八年级生物上册 5.1.7 哺乳动物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5_1_7 哺乳动物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七节哺乳动物预习案一、预习提纲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有什么关系?二、预习自测题1、________动物是脊椎动物中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行为最复杂的高等动物类群。
2、与鸟类一样,哺乳动物可以维持体温恒定,是动物。
3、哺乳动物用、、撕咬、切断和咀嚼食物。
4、哺乳动物体毛有作用,用呼吸,心脏分成腔,输送和的能力强,有利于有机物的分解,能为身体提供足够的,因而体温恒定,属于温动物;与其它动物比,哺乳动物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都很;它的繁殖方式和哺育后代的方式与人类相似具有、的特征。
【展示交流】分小组交流以上内容行课案【合作探究】1、为什么说胎生哺乳提高了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2.兔和狼的牙齿有什么共同和不同特点?这说明了什么?牙齿的分化对摄食和消化有什么意义?3、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有哪些?4、哺乳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5.“鲸”,人们俗称“鲸鱼”。
“鲸”不是鱼,是哺乳动物,为什么?6.我国洞庭湖区曾经爆发过异常触目惊心的“人鼠大战”。
鼠害成灾的原因有哪些?你认为是否应该将老鼠彻底消灭?检测案1、家猫适于捕食家鼠和野鼠,其牙齿的分化特点是( )A.门齿不发达,臼齿咀嚼面宽B.有发达的门齿C.犬齿数目很多D.犬齿尖锐锋利,特别发达2、家兔适应陆地生活,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四肢,它的神经系统的组成是( )A.脑和脊髓B.大脑和小脑C.脑、脊髓和神经D.大脑、脊髓和神经3、下列关于胎生、哺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绝大多数哺乳动物以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B.哺乳为幼仔成长提供了优越的营养条件;C.胎生、哺乳大大降低了幼仔的死亡率;D.胎生提高了哺乳动物的产仔率。
4、下列动物不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A.猎豹B.响尾蛇C.企鹅D.大猩猩5、比较以下四种脊椎动物的特征:从以下备选答案中,选择相应的内容,将其序号填写在下面表格.体表:⑴皮肤裸露;⑵被毛;⑶被覆羽毛;⑷大多有鳞片.呼吸器官:⑸肺;⑹肺和气囊;⑺幼体用鳃;成体一般用肺呼吸,皮肤有辅助呼吸的作用;⑻终生用鳃呼吸.体温:⑼恒定;⑽不恒定.生殖发育:⑾变态发育;⑿胎生,哺乳;⒀卵生.动物体表呼吸器官体温生殖发育鱼蛙鸟兔课后反思:本节课切合学生实际生活,兴趣高,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对哺乳动物的特征掌握扎实,能够区分植食性动物与肉食性动物牙齿结构,掌握较好。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七节哺乳动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五、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哺乳动物特征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哺乳动物吗?它们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哺乳动物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哺乳动物的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哺乳动物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哺乳动物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5. 游戏(10分钟):
- 设计一个问答游戏,学生通过抢答的方式回答关于哺乳动物特征的问题。
- 游戏过程中,教师可适时给予反馈和纠正。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
-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哺乳动物特征。
-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7. 作业布置(5分钟):
- 布置一道有关哺乳动物特征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
d. 鼓励学生在作业中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对于没有运用所学知识或想法过于简单的作业,引导学生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e. 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注意发现学生的亮点和优势,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八、板书设计
①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哺乳、恒温、有脊椎、胎生、哺乳动物的特征如何帮助它们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5.1.7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举例说明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对教材信息的阅读分析,发展学生对信息进行整理、归纳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哺乳动物与人类关系的学习,养成爱护动物,自觉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和习惯。
二、教学重点: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三、教学难点:通过对哺乳动物与人类关系的学习,达成爱护动物,自觉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和习惯的情感目标。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五、学习方法:带着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积极观察和思考。
六、教学过程:(一)、教师以课件展示小狗吃奶图片,引发学生识图思考(二)、导入新课:教师展示图片野马、象、蝙蝠和鲸的图片,提问1:这些动物属于哪一个动物类群?学生思考回答:哺乳动物提问2:他们的形态各异。
生活环境差异也很大,为什么都属于哺乳动物呢?下面我们开始学习这些哺乳动物有哪些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特征。
(三)、自主学习:学生各自阅读教材P36—37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1、哺乳动物的体表有什么特征?什么作用?学生思考回答:体表被毛,有保温的作用。
教师讲解:哺乳动物是恒温动物。
2、哺乳动物与爬行动物的生殖方式和哺育后代的方式有何不同?学生结合课本及多媒体图片思考回答;胎生、哺乳。
提问;为什么说胎生、哺乳提高了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胎生比卵生提高了后代的出生存活率,哺乳则在短时间内解决了幼崽的温饱和营养问题。
因此,胎生和哺乳提高了后代的存活率。
)3、小组合作:完成教材P37的观察与思考。
(哺乳动物牙齿的分化)同学针对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收集学生讨论的情况。
学生展示自学和讨论的成果,教师作点评和补充讲解:4、哺乳动物还有哪些特征使得它们能很好的适应复杂多变的陆地环境?(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5、总结哺乳动物的特征。
6、哺乳动物特征的应用小活动。
(四)、教师展示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图片,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是人类食物中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2、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3、是人类得力的助手;4、危害人类生活,比如传播疾病。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1.7哺乳动物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分类及生理功能。
2.难点:哺乳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展示哺乳动物的图片、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哺乳动物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突破重点,深入讲解:以学生已有知识为基础,通过讲解、举例、对比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哺乳动物的特征、分类及生理功能。
b.设计小组合作任务,让学生共同探讨哺乳动物的特征、分类等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和问题解决能力。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a.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哺乳动物的保护,培养其关爱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b.通过学习哺乳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引导学生尊重生命,关注生育健康。
6.教学评价:
a.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课堂提问、作业、实验报告、小组讨论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b.关注哺乳动物研究的前沿动态,了解生物学领域的最新成果,提高科学素养。
5.家长参与:
a.家长协助监督学生完成作业,关注学习进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b.鼓励家长与学生共同参与实践作业,增进亲子关系,共同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1.7哺乳动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如体表被毛、体温恒定、哺乳等。
2.掌握哺乳动物的分类方法,能够识别并区分不同类群的哺乳动物。
3.了解哺乳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如胎生、哺乳等。
4.掌握哺乳动物的运动、消化、呼吸、循环等生理功能的基本特点。
b.家长协助,开展一次哺乳动物亲子活动,如参观动物园、自然保护区等,增进对哺乳动物的了解和关爱。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1.7《哺乳动物》教学设计

4.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哺乳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四、板书设计
1.哺乳动物的特征
2.哺乳动物的分类及主要特征
3.哺乳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对哺乳动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二)新课内容
1.哺乳动物的特征
(1)体表被毛:保持体温、保护皮肤等作用。
(2)体温恒定:适应各种环境,提高生存竞争力。
(3)哺乳:提供营养、增强免疫力等。
2.哺乳动物的分类及主要特征
(1)食肉目:如猫、狗、狼等,具有尖锐的牙齿和爪子。
(2)奇蹄目:如马、猪、牛等,具有奇数个脚趾。
(3)偶蹄目:如羊、鹿、骆驼等,具有偶数个脚趾。
c.简答题:解释哺乳动物胎生、哺乳的意义。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解答和讲解。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哺乳动物的特征、分类、生殖发育特点等。
2.强调哺乳动物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3.提醒学生关注哺乳动物的保护,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对哺乳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比较和归纳,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哺乳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增强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八年级生物上册517哺乳动物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七节哺乳动物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1.举例所包含的动物:野马、鲸、大象等。
2.哺乳动物的特征:(1)体表:大多数体表都被毛,具有很好的保温作用。
⑵体温:恒定。
(3)生殖和发育: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是胎生,雌性用自己的乳汁哺育后代。
胎生、_ 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4)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它们的功能分别是切断、撕皎和咀嚼食物。
这样的分化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5)调节: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作出反应。
3.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知识点2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4.与人类生活的关系:⑴益处:①可以食用,家畜是人类食物中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
②野生动物在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③某些动物的皮毛具有经济价值。
⑷导盲犬、警犬和军马等是人类得力的助手。
⑵害处:鼠类猖獗会对农、林、牧业造成危害,有时还会传播疾病。
课堂基础达标知识点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1.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是(C)A.老虎B.野马C.非洲象D.狮子2.在南美考察的动物学家,发现一种被称为“树懒”的动物,具有以下特征:行动非常缓慢,皮肤上长有毛发,胎生,体温恒定,用肺呼吸,根据这些特点可以把树懒归为(C)1A.两栖动物B.鱼类C.哺乳动物D.爬行动物3.下列关于胎生、哺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A.绝大多数哺乳动物以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B.哺乳为幼仔的成长提供了优越的营养条件C.胎生、哺乳大大降低了幼仔的死亡率D.胎生提高了哺乳动物的产仔率【解析】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并不能提高产仔率,D项错误。
4.下列是四条有关动物的谜语,请你猜猜并回答有关问题:①像鱼不是鱼,终身海里住,远看似喷泉,近看像岛屿。
②头上两根须,全身毛茸茸,跳舞传信息,采蜜又传粉。
5.1.7哺乳动物教学设计八年级生物上册同步(人教版)

1.培养学生对哺乳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2.增强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自觉性。
3.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科学精神。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尊重他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针对以上教学目标,以下是具体的教学设计:
5.作业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发挥优点,改正不足。
-选取部分优秀作业进行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7.课堂小结与课后作业: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布置与哺乳动物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巩固能力。
8.教学评价: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知识掌握、能力提升、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设计意图: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提高教学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5.1.7哺乳动物教学设计八年级生物上册同步(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如体表被毛、体温恒定、哺乳胎生等。
2.了解哺乳动物的分类,包括食肉目、偶蹄目、奇蹄目等,以及各类别中的代表动物。
3.掌握哺乳动物的生活习性,了解它们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4.学会运用比较法,分析哺乳动物与其他动物类别的区别和联系。
1.教学内容: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包括填空、选择、简答等类型。
2.教学方法: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对答案进行讲解,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3.教学目标:巩固学生对哺乳动物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评价反馈:教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七节哺乳动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学生可以参观动物园、自然保护区等地,观察哺乳动物的实际生活状态,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
-组织学生开展课后小组活动,共同探讨哺乳动物保护的意义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教学反思与总结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们对哺乳动物的特征、生态作用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
3.随堂测试:通过随堂测试,我发现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情况较好,能够准确回答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生态作用等问题。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对某些细节知识掌握不够牢固,需要在课后加强复习。
4.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从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完成练习题,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巩固。但也有部分学生作业中存在错误,需要在课堂上进行纠正和指导。
学生在行为习惯上,部分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探究和质疑的精神,这对课程学习有一定影响。他们对哺乳动物的了解可能局限于生活经验,对于更专业、系统的知识需要教师引导和激发。此外,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交流能力参差不齐,这对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等教学环节的实施效果产生影响。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结合课本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实例,向学生传授哺乳动物的基础知识,确保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七节哺乳动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来自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七节,主题为“哺乳动物”。教学内容详细介绍了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包括体表被毛、体温恒定、哺乳胎生等,并具体讲解了哺乳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哺乳动物
10
1.阐明兔在运动、呼吸等方面与其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与技
观察兔的形态结构,总结兔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因而属于哺乳
1.兔子是如何与环境相适应的。
兔有家兔野兔之分,兔的体温总是恒定的,靠哪些特点使兔的体温恒定?
2.兔的跳跃与其前后肢长度有什么关系?
3.兔和狼的牙齿不同有什么异同?二者的不同说明了什么?
4.牙齿的不同是与它们的食性密切相关的。
你们再来观察兔的内部结构。
它的心、肺结构和位置与人的有什么相似?这说明了什么?兔的消化道与人体的有什么差异?这说明了什么?
5.对照教材上的彩图讨论一下:兔子内部结构还有哪些特点?有什么意义呢? 观察小白兔的标本并进
行记录:家兔体表被_
_,分为__和__两
种。
__主要具有保护作
用,__主要具有保温作
用。
家兔的后肢(强大、弱
小),有__趾。
家兔的
尾(粗长、短小)。
兔的牙齿分为门齿和臼
齿,而狼的牙齿分为门
齿、犬齿和臼齿;门齿的
功能是切断食物;犬齿是
撕裂食物;臼齿是磨碎食
物;牙齿的不同表明这两
种动物的食性不同。
心脏:家兔的心脏位于分
为四个腔,其中左心室的
肌肉壁最厚。
思考并回答:家兔心脏的
结构特点,使动、静脉血
在心脏处(分开、混合),
血液运输氧气的能力(较
高、较低)。
肺的呼吸作用较(强、
弱);加之血液运氧能力
强,体内产热(多、少);
体表有__保温;通过汗
液蒸发散热等,因此具有
完善的体温调节能力,属
恒温动物。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主动获取知识。
15分
树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
相统一的观点。
10分
6.综上所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有哪些呢?
7.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怎样保护陆地生活的这些动物呢? 家兔的盲肠(粗大、短
小)。
家兔的心脏和肺的结构
及部位与人的相似,说明
了人与兔都属于哺乳动
物。
兔的消化道与人体的有
差异:兔有发达的盲肠,
这与兔子以植物为食有
关,而人是杂食性的,盲
肠退化。
兔有发达的大脑及遍布
全身的神经,有发达的四
肢使它们能够对外界不
断变化的环境灵敏地感
知,并迅速地作出反应。
学生归纳:
体表被毛,心脏四腔,用
肺呼吸,牙齿有门齿、犬
齿和臼齿的分化,胎生哺
乳等。
保护动物的栖息地是保
护动物的根本措施;颁布
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自
然保护区;看到不良的行
为及时地制止;加强宣传
工作等。
师:希望你们把所说的落
实到实际行动中去,因为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
力。
5分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
5分
快速运心脏四腔、用肺呼
家兔的牙齿分化为D.门齿
第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