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化学部分熟记内容

合集下载

浙教版科学-化学必背知识点

浙教版科学-化学必背知识点

1、元素周期表前20号元素:氢(H )、氦(He )、锂(Li )、铍(Be )、硼(B )、碳(C )、氮(N )、氧(O )、氟(F )、氖(Ne )、钠(Na )、镁(Mg )、铝(Al )、硅(Si )、硫(S )、氯(Cl )、氩(Ar )、钾(K )、钙(Ca )。

2、元素化合价顺口溜: 必背初中化合价顺口溜1、口诀一钾钠银氢正一价,钙镁钡锌正二价;K +、Na +、Ag +、H +,Ca +2、Mg +2、Ba +2、Zn +2 铁正二三铜一二,三铝四硅二四碳;Fe 2+、Fe 3+,Al 3+、Si 4+、C 2+、C 4+氟氯溴碘负一价,单质零价永不变。

F -、Cl -、Br -、I -2、口诀二钾钠银氢正一价,氟氯溴碘负一价。

钙镁钡锌正二价,铝正三(来)氧负二。

亚铁正二铁正三,亚铜正一铜正二。

氢氧硝酸负一价,碳酸硫酸负二价。

铵根却是正一价,勿忘单质是零价。

初中常见根价口诀一价铵根硝酸根;氢卤酸根氢氧根。

-3NO 、OH -、-23CO 、-24SO高锰酸根氯酸根;高氯酸根醋酸根。

-3HCO 、4NH二价硫酸碳酸根;氢硫酸根锰酸根。

暂记铵根为正价;负三有个磷酸根。

3、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制氧气:① 2KMnO 4 △ K 2MnO 4+MnO 2+O 2↑ 加热分解高锰酸钾② 2KClO 3 2KCl +3O 2↑ 加热分解氯酸钾③ H 2O 2=======H 2O↑+O 2↑ 分解过氧化氢(2)二氧化碳融入水CO 2 +H 2O = H 2CO 3碳酸受热易分解:H 2CO 3= CO 2↑ +H 2O(3)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CaCO 3 ====== CaO + CO 2↑(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CaCO 3+2HCl==CaCl 2+H 2O+CO 2 ↑(5)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与澄清石灰水反应):CO 2+Ca(OH)2= CaCO 3 ↓+H 2O MnO 2 MnO 2。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化学部分熟记内容学习资料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化学部分熟记内容学习资料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化学部分熟记内容初中科学化学部分熟记内容一、常见物质的俗称和化学式生石灰—— CaO 熟石灰、消石灰——Ca(OH)2 石灰石、大理石—— CaCO3食盐——NaCl 火碱、烧碱、苛性钠—— NaOH 纯碱、苏打——Na2CO3小苏打—— NaHCO3铁锈、赤铁矿——Fe2O3磁铁矿—— Fe3O4金刚石、石墨—— C 干冰——CO2水银——汞天然气(甲烷)—CH4酒精(乙醇)—— C2H5OH 醋酸(乙酸)——CH3COOH二、物质的检验和鉴别:1、检验稀盐酸(或Cl-)——滴入少量AgNO3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

如AgNO3+KCl=AgCl↓+KNO32、检验稀硫酸(或SO42-)——滴入少量BaCl2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

滴加Ba(NO3)2溶液和稀HNO3 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样品含有 SO42-(Ba(NO3)2+H2SO4=BaSO4↓+2HNO3)\3、检验CO32-——滴入几滴稀HCl,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

K2CO3+2HCl=2KCl+ CO2↑+H2O4、检验NH4+——滴入适量NaOH溶液并加热,有使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的气体产生。

5、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分别取少量待检液体于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各滴入几滴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原溶液是稀硫酸,无现象产生的原溶液是稀盐酸。

6、鉴别Ca(OH)2和NaOH溶液——分别取少量待检液体于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分别通入CO2气体(或各滴入几滴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原溶液是Ca (OH)2,无现象产生的原溶液是NaOH。

7、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或者加入锌粒,有气泡产生。

8、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9、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红色的固体——Cu、Fe2O3、P(红磷)黑色的固体——C、CuO、Fe3O4、FeO、MnO2白色的固体——KClO3、P2O5、P(白磷)、CuSO4(无水硫酸铜)、KCl、NaCl 等暗紫色的固体——KMnO4黄色的固体—— S蓝色的固体——CuSO4•5H2O蓝色絮状沉淀——Cu(OH)2红褐色絮状沉淀——Fe(OH)3常见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BaSO4、AgCl溶于酸并放出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白色沉淀——BaCO3、CaCO3等不溶性碳酸盐的沉淀溶于酸但不产生气体的白色沉淀—Mg(OH)2、Al(OH)3等不溶性碱的沉淀蓝色的溶液—— CuSO4、CuCl2、Cu(NO3)2等含Cu2+溶液浅绿色的溶液——FeSO4、FeCl2等含Fe2+溶液黄色的溶液——FeCl3、Fe2(SO4)3、Fe(NO)3等含Fe3+溶液三、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一)质量增加的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二)质量减少的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最新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化学部分知识点

最新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化学部分知识点

九上第一章基础知识归纳一、概念:1、酸的组成——氢离子+酸根离子2、碱的组成——金属离子+氢氧根离子3、盐的组成——金属离子+酸根离子4、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AB+CD=AD+CB5、稀释浓硫酸的方法——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

6、中和反应——酸跟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二、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口诀:(正价)一氢钾钠银,二钙镁钡锌,三铝、四硅、五氮磷。

(负价)负一价:氟、氯、溴、碘;负二价:氧和硫。

(可变正价):一二铜汞,二三铁,二四碳,四六硫。

(原子团的化合价负一价:氢氧根(OH),硝酸根(NO3),氯酸根(ClO3),高锰酸根(MnO4);负二价:硫酸根(SO4),碳酸根(CO3),亚硫酸根(SO3),锰酸根(MnO4);负三价:磷酸根(PO4);正一价:铵根(NH4)。

三、熟记下列反应方程式:(一)酸的性质(1)与指示剂反应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2)酸+碱=盐+水。

(3)酸+某些金属氧化物=盐+水。

(4)酸+活泼金属=盐+氢气。

(5)酸+盐=新盐+新酸。

1、锌跟稀盐酸反应:Zn + 2HCl = ZnCl2 + H2 ↑有气泡产生,锌粒逐渐减少。

2、锌跟稀硫酸反应:Zn + H2SO4 = ZnSO4 + H2↑3、铁跟稀盐酸反应:Fe + 2HCl = FeCl2 + H2 ↑有气泡产生,铁逐渐减少,4、铁跟稀硫酸反应:Fe + H2SO4 =FeSO4 + H2↑溶液变成浅绿色。

5、铁锈跟稀盐酸反应:Fe2O3 +6HCl = 2FeCl3 + 3H2O 红色铁锈逐渐消失,6、铁锈跟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溶液变成黄色7、氧化铜跟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H2O 黑色氧化铜逐渐消失,氧化铜跟稀硫酸反应:CuO +H2SO4 = CuSO4 + H2O 溶液变成蓝色。

浙江初中科学中考复习知识点归纳:化学部分

浙江初中科学中考复习知识点归纳:化学部分

浙江初中科学中考复习知识点归纳:化学部分1.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特征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都是混合物。

溶液是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体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悬浊液是不溶性固体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过后会分层,不均一,不稳定。

乳浊液是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而成,会分层,不稳定,不均一。

2.溶液的电离电离是指物质涉于水或受热熔化而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书写电离方程式时需要考虑电荷守恒。

3.溶解度物质溶解性的大小用溶解度来量度。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克)。

完整理解此概念要抓住四要素:条件(在一定温度下)、标准(在100克溶剂里)、状态(达到饱和状态)和单位(溶解的质量,单位是克,不是度或千克等)。

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有: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以及温度。

大多数固态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KNO3;有些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NaCl;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熟石灰。

4.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之比。

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以通过基本公式计算。

常见的计算类型有溶液的稀释和浓缩、浓溶液质量和稀溶液质量等。

浓溶液和稀溶液的质量分数可以通过混合来得到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当相同溶质但质量分数不同的两种溶液混合时,可以使用下列公式来计算混合后的质量分数:(浓溶液质量分数×浓溶液体积 + 稀溶液质量分数×稀溶液体积)/(浓溶液体积 + 稀溶液体积) = 混合后的质量分数。

另外,溶液的质量可以通过溶液体积和溶液密度的乘积来计算。

为了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需要使用天平、玻璃棒、量筒、药匙、烧杯(胶头滴管)等实验仪器。

具体实验步骤包括计算所需质量、称重和溶解等步骤。

原子、分子、离子、元素和物质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和比较。

物质的构成是由原子构成的,而原子又由夸克组成。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元素的种类由原子核内质子数目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化合价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浙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基本概念1. 物质的组成- 物质由原子和分子组成。

- 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

- 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

2. 元素与化合物- 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

-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不同元素的原子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物质。

3. 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由两种或更多物质混合而成,各组成部分保持其原有性质。

- 纯净物:由单一物质组成,具有固定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4.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原子重新排列形成新物质的过程。

- 反应物和生成物是化学反应的输入和输出。

- 化学方程式用于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物质的变化。

二、化学实验基础1. 实验仪器- 常用仪器包括试管、烧杯、滴定管、酒精灯等。

- 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需要严格遵守。

2. 实验操作- 实验操作应遵循安全原则,如穿戴防护装备、使用防护眼镜等。

- 实验中常见的操作包括溶解、过滤、蒸发、蒸馏等。

3. 实验安全- 了解化学品的性质和危险性,正确处理化学品。

- 熟悉实验室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如火灾、化学品泄漏等。

三、元素及其化合物1. 常见元素- 金属元素:如铁、铜、锌等,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延展性。

- 非金属元素:如氧、氢、碳等,性质多样,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

2. 酸碱盐- 酸是能够提供氢离子(H+)的物质。

- 碱是能够提供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 盐是由阳离子(通常是金属离子)和阴离子(通常是非金属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3.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电子转移的过程,包括氧化和还原两个半反应。

- 氧化是失去电子的过程,还原是获得电子的过程。

四、物质的量1. 摩尔概念-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任何物质。

- 阿伏伽德罗常数是每摩尔物质中所含粒子数的常数。

2. 物质的量计算- 通过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

- 质量、体积和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用于计算物质的量。

浙教版科学化学知识点汇总

浙教版科学化学知识点汇总

浙教版科学化学知识点汇总咱先来说说化学这门神奇的学问,在浙教版科学里,那可是藏着不少有趣的知识点呢!从最基础的开始,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可得搞清楚。

就像有一次我在家做实验,把白糖放在锅里加热,一开始只是白糖慢慢融化,这就是物理变化,形态变了但本质还是白糖。

可接着加热下去,白糖就变黑了,还散发出一股焦味,这可就是化学变化啦,生成了新的物质。

再来说说元素,元素周期表那可是化学的“密码本”。

像氢元素、氧元素,这些都是构成万物的基础。

就好比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想象一下,我们每天喝的水,里面藏着这么多小秘密。

化学反应也是个重点。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一个比一个有趣。

比如说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铁把硫酸铜里的铜给置换出来,溶液颜色从蓝色变成浅绿色,那场面可神奇了!还有化学用语,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这可都是和化学交流的“语言”。

就像 H₂O 代表水,2H₂+ O₂= 2H₂O 这个方程式表示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

说到酸碱盐,那也是大有学问。

酸有盐酸、硫酸,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盐的种类更是繁多。

有一回在实验室里,我不小心把盐酸滴到手上,那刺痛感让我一下子就记住了盐酸的腐蚀性。

化学实验操作更是关键。

比如过滤,要做到“一贴二低三靠”,少一个步骤都可能得不到想要的结果。

化学计算也不能马虎。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要找准比例关系。

就像做蛋糕要按配方来,化学计算也要按“配方”准确算出结果。

物质的性质也是重要的一部分。

像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这个顺序决定了金属之间置换反应能不能发生。

化学肥料也得了解,氮磷钾,各有各的作用。

就像我们人要吃不同的食物来补充营养,植物也需要不同的肥料来茁壮成长。

总之,浙教版科学里的化学知识就像一个神秘的宝藏,等着我们一点点去挖掘,去探索。

只要我们用心,就能发现其中无尽的乐趣和奥秘!。

浙教版初中科学化学部分内容复习

浙教版初中科学化学部分内容复习

浙教版初中科学化学部分内容复习绪言一.什么是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变化、性质以及制法的一门自然科学。

二.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2.化学变化(即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⑴ 镁(Mg +氧气(02)[点燃]T氧化镁(MgO银白色金属无色无味气体白色粉末现象:剧烈燃烧,发出明亮耀眼的强光,生成白色粉末。

⑵ 高锰酸钾(KMnO [加热]T锰酸钾(KMnQ)+二氧化锰(MnO)+氧气(Q)紫黑色固体褐色固体黑色固体无色无味气体现象:带火星的香棒伸入试管口,复燃。

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联系:化学变化一定伴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一定伴有化学变化。

区别: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三.物质的性质1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2 化学性质:物质必须通过化学性质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稳定性、不稳定性、助燃性、可燃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分解性四.我国的化学发展史1商代就会制青铜器。

2春秋晚期会炼生铁,战国晚期会炼钢。

3古代的造纸、制火药、烧瓷器等工艺是世界闻名的。

4.近代我国著名科学家和工程师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

5.我国在世界上首先人工合成了蛋白质和核糖核酸等构成生命的物质。

第一章:纯净物和混合物1.1 组成物质的微粒.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和离子1分子⑴定义:能够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⑵特点:① 很小② 不停的运动③ 分子和分子之间有间隙⑶ 氧化汞(HgQ)[加热]t 汞(Hg)+ 氧气(Q2)桔红色固体银白色液体无色无味气体现象:加热氧化汞,试管内壁有银白色的液体生成,带火星的香棒伸入导管口,复燃。

氧化汞分子t 汞原子+ 氧原子氧原子+ 氧原子t 氧分子2 原子⑴ 定义: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⑵特点:①很小②不停的运动③分子和分子之间有间隙1.2纯净物和混合物一. 纯净物和混合物1.纯净物和混合物⑴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

浙教版科学化学必背知识点

浙教版科学化学必背知识点

浙教版科学化学必背知识点浙教版科学化学必背知识点一、基础概念1、分子:化学变化中可分的最小微粒。

2、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3、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4、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5、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6、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7、化合价: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的数目,等于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的电子总数。

二、化学用语1、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表示化学反应的条件、结果,是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础。

2、离子符号: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离子,表示离子的带电情况。

3、原子结构示意图:用圆圈表示原子核,弧线表示电子层,数字表示电子数。

4、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表示物质的组成关系。

5、电离方程式:表示电解质在水中电离成离子的式子。

三、重要物质的性质和制法1、盐酸:重要的工业原料,主要用于生产氯化物、染料、药物等。

制备方法主要有电解食盐水法和氢气还原法。

2、烧碱:重要的工业原料,主要用于纺织、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

制备方法主要有电解食盐水法和氯碱工业。

3、钾肥:农业上的重要肥料,主要用于促进植物生长和增加植物抗病能力。

主要成分有硝酸钾、氯化钾、硫酸钾等。

制备方法主要有盐湖卤水提取法和电解法。

4、合成氨:重要的工业生产过程,主要用于生产氮肥、硝酸、炸药等。

制备方法主要有哈伯-博施法、天然气制氨法等。

5、硫酸:重要的工业原料,主要用于生产化肥、染料、药物等。

制备方法主要有硫黄燃烧法和硫铁矿焙烧法。

四、实验操作和安全1、实验室规则:实验室是进行科学实验的重要场所,必须保持安静、整洁,遵守安全规定。

2、实验操作规程:在进行实验前,必须了解实验目的、步骤和操作方法,正确使用仪器和试剂。

3、安全注意事项:实验室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必须注意防火、防爆、防毒等安全问题,正确使用防护用具和急救药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科学化学部分熟记内容一、常见物质的俗称和化学式生石灰—— CaO 熟石灰、消石灰——Ca(OH)2 石灰石、大理石—— CaCO3 食盐——NaCl 火碱、烧碱、苛性钠—— NaOH 纯碱、苏打——Na2CO3小苏打—— NaHCO3铁锈、赤铁矿——Fe2O3磁铁矿—— Fe3O4金刚石、石墨—— C 干冰——CO2水银——汞天然气(甲烷)—CH4酒精(乙醇)—— C2H5OH 醋酸(乙酸)——CH3COOH二、物质的检验和鉴别:1、检验稀盐酸(或Cl-)——滴入少量AgNO3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

如AgNO3+KCl=AgCl↓+KNO32、检验稀硫酸(或SO42-)——滴入少量BaCl2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

滴加Ba(NO3)2溶液和稀HNO3 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样品含有SO42-(Ba(NO3)2+H2SO4=BaSO4↓+2HNO3)\3、检验CO32-——滴入几滴稀HCl,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

K2CO3+2HCl=2KCl+ CO2↑+H2O4、检验NH4+——滴入适量NaOH溶液并加热,有使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的气体产生。

5、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分别取少量待检液体于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各滴入几滴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原溶液是稀硫酸,无现象产生的原溶液是稀盐酸。

6、鉴别Ca(OH)2和NaOH溶液——分别取少量待检液体于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分别通入CO2气体(或各滴入几滴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原溶液是Ca(OH)2,无现象产生的原溶液是NaOH。

7、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或者加入锌粒,有气泡产生。

8、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9、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红色的固体——Cu、Fe2O3、P(红磷)黑色的固体——C、CuO、Fe3O4、FeO、MnO2白色的固体——KClO3、P2O5、P(白磷)、CuSO4(无水硫酸铜)、KCl、NaCl等暗紫色的固体——KMnO4黄色的固体—— S蓝色的固体——CuSO4•5H2O蓝色絮状沉淀——Cu(OH)2红褐色絮状沉淀——Fe(OH)3常见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BaSO4、AgCl溶于酸并放出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白色沉淀——BaCO3、CaCO3等不溶性碳酸盐的沉淀溶于酸但不产生气体的白色沉淀—Mg(OH)2、Al(OH)3等不溶性碱的沉淀蓝色的溶液—— CuSO4、CuCl2、Cu(NO3)2等含Cu2+溶液浅绿色的溶液——FeSO4、FeCl2等含Fe2+溶液黄色的溶液——FeCl3、Fe2(SO4)3、Fe(NO)3等含Fe3+溶液三、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一)质量增加的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二)质量减少的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四、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一)、气体的检验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二)、离子的检验.1、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2、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3、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4、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5、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6、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7、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8、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三)、相关例题1、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2、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3、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五、初中化学之三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8、收集方法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12、三大化学肥料:N、P、K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二氧化碳和水)。

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全为混合物)1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21、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23、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4、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2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

26、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

六、初中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1、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2、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3、煤气:一氧化碳(CO)4、天然气:甲烷(CH4)5、石灰石/大理石:(CaCO3)6、生铁/钢:(Fe)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8、铁锈:(Fe2O3)七、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俗称1、氯化钠(NaCl):食盐2、碳酸钠(Na2CO3) :纯碱,苏打,口碱3、氢氧化钠(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4、氧化钙(CaO):生石灰5、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6、二氧化碳固体(CO2):干冰7、氢氯酸(HCl):盐酸8、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9、硫酸铜晶体(CuSO4 .5H2O):蓝矾,胆矾10、甲烷(CH4):沼气11、乙醇(C2H5OH):酒精12、乙酸(CH3COOH):醋酸13、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14、汞(Hg):水银15、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八、物质的除杂1、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2、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3、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4、CuO(C):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5、Cu(Fe)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7、FeSO4(CuSO4): 加入足量的铁粉8、NaCl(Na2CO3):加入足量的盐酸9、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10、NaCl(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11、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12、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13、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14、NaCl(KNO3):蒸发溶剂15、KNO3(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

16、C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九、化学之最1、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H2。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

3、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2。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H2 。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

6、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原子。

7、PH=0时,酸性最强,碱性最弱。

PH=14时,碱性最强,酸性最弱。

8、土壤里最缺乏的是N,K,P 三种元素,肥效最高的氮肥是尿素。

9、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10、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是中国。

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13、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14、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

15、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16、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碳十:有毒的物质1、有毒的固体:亚硝酸钠(NaNO2),乙酸铅等;2、有毒的液体:汞,硫酸铜溶液,甲醇,含Ba2+的溶液(除BaSO4);3、有毒的气体:CO,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十一、常见元素的化合价钾(K)钠(Na)银(Ag)氢(H)+1价;钙(Ca)镁(Mg)钡(Ba)锌(Zn)+2价;氟(F)氯(Cl)溴(Br)碘(I)-1价;通常氧(O)是 -2价;铝(Al)+3;硅(Si)+4;铜(Cu)有 +1、+2价;铁(Fe)有 +2、+3价;碳(C)有 +2、+4价;硫(S)有 -2、+4、+6价;氮(N)、磷(P)-3、+5价。

NH4(+1)铵根 NH4+铵根离子OH (-1)氢氧根 OH- 氢氧根离子NO3(-1)硝酸根 NO3-硝酸根离子CO3(-2)碳酸根 CO32-碳酸根离子SO4(-2)硫酸根 SO42-硫酸根离子MnO4(-1)高锰酸根 MnO4-高锰酸根离子MnO4(-2)锰酸根 MnO42-锰酸根离子SO3(-2)亚硫酸根 SO32-亚硫酸根离子超市仓库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