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粉中亚油酸GC测定的预处理方法研究

合集下载

微藻油脂中酸值与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关系

微藻油脂中酸值与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关系

微藻油脂中酸值与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关系刘亚男;孟迎迎;褚亚东;薛松【期刊名称】《可再生能源》【年(卷),期】2013(031)012【摘要】为获得适合测定微藻油脂酸值的方法,研究酸值和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关系,给转酯化方法的选择提供基础.采用滴定的方法测定微藻油脂的酸值,并通过模拟样品获得酸值与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关系.通过HPLC方法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对藻类油脂进行了酸值的测定和游离脂肪酸含量的计算.获得了适合微藻油脂的酸值测定方法,并确定了酸值和游离脂肪酸含量的线性关系.通过测定酸值从而快速地获得游离脂肪酸含量并可对所保存的藻粉的质量进行评估,为进一步的藻粉炼制提供基础数据,也为认识微藻油脂代谢过程的脂肪酸水解酶奠定基础.【总页数】4页(P126-129)【作者】刘亚男;孟迎迎;褚亚东;薛松【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辽宁大连 116023;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大连 116024;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辽宁大连 116023;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辽宁大连 116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K6;S216.2【相关文献】1.汽提蒸汽量在脱臭工艺中对微藻DHA油脂品质的影响 [J], 蒋露;胡耀池;梁井瑞;龚东平;陈园力;张红漫2.无溶剂体系中酶法催化微藻油脂乙酯化制备生物柴油工艺研究 [J], 库流鹏;贺珧珈;姚杰;曹海;闫云君3.苏丹黑B染色处理细胞技术在快速检测微藻油脂含量中的应用 [J], 林汝榕;邢炳鹏;蔡文旋;柯秀蓉;林锡煌4.饲粮中添加微藻和亚麻籽提高鸡蛋黄中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对比研究 [J], 吴永保;杨凌云;闫海洁;蔡辉益;武书庚;于会民;岳洪源;郑尚宁5.破壁方式对微藻油脂提取物中脂肪酸的影响 [J], 付懿;罗琴;李萌;陈亚兰;刘秋艳;罗敏;丁青芝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种超临界co2萃取螺旋藻中γ-亚麻酸的方法

一种超临界co2萃取螺旋藻中γ-亚麻酸的方法

一种超临界co2萃取螺旋藻中γ-亚麻酸的方法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种超临界CO2萃取螺旋藻中γ-亚麻酸的方法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超临界CO2技术从螺旋藻中提取γ-亚麻酸的方法。

MMFSCNG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亚油酸的测定

MMFSCNG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亚油酸的测定

MMFSCNG0224 婴幼儿食品乳粉亚油酸气相色谱法MM_FS_CNG_0224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亚油酸的测定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中亚油酸的测定。

2.原理概要样品中游离的亚油酸和亚油酸甘油酯经皂化后均以盐类形式存在,在酸性条件下用正己烷萃取,经气相色谱与其他成分分离后,测定其含量。

3.主要试剂和仪器.主要试剂石油醚(沸程40℃~60℃)、正己烷(色谱纯)。

乙醇(体积分数为95%)、无水硫酸钠。

氢氧化钾溶液:质量比为500∶1000。

硫酸溶液:体积分数为20%。

亚油酸标准溶液:浓度为每毫升正己烷含1mg亚油酸。

.仪器分液漏斗:250mL、旋转蒸发器。

气相色谱仪:带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色谱柱:1m×3mm,填充GP10%SP-216-PS,100~120目经DMCS处理的酸洗硅藻土载体填充剂,或同等性能的柱子。

4.过程简述.取样:准确称取样品,用10mL水移入250mL平底烧瓶中,加入10mL乙醇、5mL氢氧化钾溶液,回流30min。

在回流中至少三次振摇烧瓶,以使样品完全皂化。

迅速冷却至室温。

.样品处理:用硫酸溶液调节皂化液至pH<,转移溶液至250mL分液漏斗中,用至少20mL 水分几次冲洗烧瓶,合并洗液于分液漏斗中。

加入25mL正己烷,振摇1min,静置分层,收集正己烷相,用正己烷萃取水相至少两次,每次用量20mL。

合并正己烷相。

用无水硫酸钠柱过滤正己烷到一个100mL容量瓶中,用少量正己烷冲洗柱子,定容。

.气相色谱条件柱温为195℃。

检测器温度为230℃。

进样器温度为250℃。

进样体积为2μL。

检测器为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氮气流速为20mL/min。

.测定分别注射2μL亚油酸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进入气相色谱仪中进行测定。

5.结果计算样品中亚油酸的含量(mg/100g)=Ai×C s×100×100 (1)Bi×m式中:A i——样品中亚油酸的峰面积;B i——标准溶液中亚油酸的峰面积;Cs——亚油酸标准溶液浓度,mg/mL;m——样品的质量,g。

气相色谱归一化法测定高油酸花生中油酸、亚油酸含量

气相色谱归一化法测定高油酸花生中油酸、亚油酸含量

第1期总第301期2021年1月农业科技与装备Agricultural Science&Techno】ogy and EquipinentNo.l Total No.3()lJan.2021气相色谱归一化法测定高油酸花生中油酸、亚油酸含量金诚诚,杨振中,曹莹,于慧佳(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沈阳110866)摘要:油酸和亚油酸是花生中主要不饱和脂肪酸,且油酸/亚油酸(0/1J是决定花生油货架期的取要指标,因此油酸与亚汕酸含最的测定对于花生品质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采用气相色谱归-化法,以37种脂肪酸甲酯(FAME)标准物为基础,初步建立测定花生中油酸和亚油酸含量的方法•通过校正响应因子对面积百分比法进行比校与优化该方法可以补偿仪器的响应差异,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花生;油酸;亚油酸;气相色谱;归一化法;响应因子中图分类号:S565.2;0657.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161(2021)01-0052-04油酸普遍存在于植物的油脂中,是人体有益脂肪酸,具有降低高血脂症患者血脂水平及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脂肪酸中的不饱和键越多,就越容易氧化变质。

油酸只有…个不饱和键,比有两个不饱和键的亚油酸稳定,所以高油酸低亚油酸的花生稳定性好、抗氧化性强、营养价值高。

普通花生中油酸含量为36%~67%,而高油酸花生品种中能达到75%以上。

利用气相色谱法(湿化学方法)分析花生中脂肪酸可以获得准确的参考值,主要方法包括面积百分比法、归一化法、内标法和外标法。

其中,面积百分比法操作最为简单,但其以检测器响应都相同为假定,多用于探索性研究及平行比较试验;以十七烷酸甲酯为内标物的内标法目前广泛用于测定花生中脂肪酸,其缺点是在未知样品中加入内标化合物,引入的内标量必须相同、准确。

为了探索花住中各脂肪酸甲酯最优化分离效果的色谱条件,更好地为未知样品中各脂肪酸甲酯定性,本课题以37种脂肪酸甲酯标准物为基础,通过校正响应因子来校正检测器对不同组分的不同响应,对面积百分比法进行比较与优化,同时引入脂肪酸甲酯与脂肪酸的换算系数,准确地得到归一化结果「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样品37种FAME标准物质:美国NU-CHEK公司。

油酸检测--检测技术

油酸检测--检测技术

迪信泰检测平台
油酸检测
油酸(Oleic acid)是一种单不饱和Omega-9脂肪酸,以甘油酯的形式存在于动植物油脂中,是动物食物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素。

油酸有顺反异构体,天然油酸都是顺式结构 (反式结构人体不能吸收),对软化血管有一定效用,在人和动物的新陈代
谢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双键反式异构体称为反油酸。

迪信泰检测平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液质联用(LC-MS)、气质联用(GC-MS)和生化法,可高效、精准的检测油酸的含量变化。

此外,我们还提供脂肪酸检测服务,以满足您的不同需求。

HPLC、LC-MS和GC-MS测定油酸样本要求:
1. 请确保样本量大于0.2g或者0.2mL。

周期:2~3周。

项目结束后迪信泰检测平台将会提供详细中英文双语技术报告,报告包括:
1. 实验步骤(中英文)。

2. 相关质谱参数(中英文)。

3. 质谱图片。

4. 原始数据。

5. 油酸含量信息。

迪信泰检测平台可根据需求定制其他物质测定方案,具体可免费咨询技术支持。

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食品中的油酸_亚油酸_亚麻酸的含量

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食品中的油酸_亚油酸_亚麻酸的含量

·检验技术·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食品中的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的含量黄湘东,黄伟雄,梁春穗 【摘要】 目的 建立用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食品中油酸(C18∶1)、亚油酸(C18∶2)、亚麻酸(C18∶3)含量的方法。

方法 采用外标法,将样品用氢氧化钾-甲醇溶液甲脂化后进行气相色谱法测定,通过对不同极性毛细管柱的分离效果比较,同时对三种物质的分离条件进行优化。

并在所选最佳分离效果的毛细管柱及优化条件下进行回收率、精密度及线性关系的试验。

结果 使用S UPE LC OW AX T M210柱建立的检测方法在较短时间内能将三种物质完全分离,目标物出峰时间由原来的110min缩短到10min内。

该方法对油酸、亚油酸、亚麻酸三个不同浓度(即C18∶1为8315、24517和36815mg/L,C18∶2为15215、64817和97310mg/L,C18∶3为5519、12913和19410mg/L)的平均回收范围在9510%~10211%之间;精密度RSD%范围在210~612之间;最低检出限均为015mg/L。

结论 使用S UPE LC OW AX T M210柱建立的检测方法能快速、准确地测定食品中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的含量。

【关键词】 油酸; 亚油酸; α亚麻酸; 色谱法,气相 中图分类号:O657.71;TS20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5039(2004)03-0057-03 油酸、亚油酸、亚麻酸是人体所必须的不饱和脂肪酸[1,2],主要存在于小麦胚芽油中,具有降低胆固醇、调节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作用,亚麻酸对视网膜还具有较高营养生理作用[3],由于这三种物质的结构和相对密度近似,相对分子质量彼此仅相差2个H,要将它们分离并不容易,本方法通过采用不同长度和不同极性毛细管柱进行分析,找出了最佳的测定方法。

1 材料和方法111 仪器与试剂 惠普HP25890(Ⅱ)气相色谱仪,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 D,载气N2,燃气H2,助燃气空气,标准品均为美国Singma公司产品,甲醇为色谱醇,氢氧化钾为分析纯,混合液(石油醚和苯1+1,石油醚、苯均为重蒸馏液)。

样品的预处理方法

样品的预处理方法

样品的预处理方法样品的预处理方法是指在进行分析和测试之前对样品进行处理和准备的过程。

预处理方法的选择和操作对于后续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样品类型和分析对象需要采用不同的预处理方法。

下面将介绍常见的样品预处理方法。

1. 样品采集与保存:在进行分析前,首先需要采集样品。

样品采集需要注意避免污染和样品损失。

采集后的样品应该尽快保存,避免过长时间的保存对样品造成影响。

样品保存通常采用冷冻、冷藏、真空密封等方法,在特殊情况下还可以使用特殊保存液体。

2. 样品粉碎:对于固态样品,如植物组织、土壤等,常常需要将其粉碎成细粉末状以便于后续处理。

粉碎可以使用研钵和研钉、球磨仪等设备进行。

3. 样品溶解:对于固态样品或者不溶于溶剂的样品,需要将其溶解以便于后续处理。

溶解可以使用溶剂进行,如水、酸、碱等。

不同的样品和分析需求需要选择不同的溶剂。

4. 样品过滤:对于液态样品或者溶解后的样品,通常需要进行过滤以去除杂质和微粒。

过滤可以使用滤纸、滤膜、滤芯等过滤装置进行,需要注意选择适合的孔径大小和过滤速度。

5. 样品浓缩:对于稀溶液或含水样品,通常需要进行浓缩操作以提高目标物的浓度。

浓缩可以使用浓缩仪、膜过滤等方法进行,需要注意避免目标物的损失和污染。

6. 样品提取:对于复杂的样品矩阵,需要进行样品提取以分离和富集目标物。

样品提取可以使用固相萃取、液液萃取、超声波提取等方法进行。

提取方法的选择需要根据目标物的特性和样品矩阵的复杂程度进行。

7. 样品预处理方法:样品预处理方法包括除杂、富集等步骤,用于提高目标物的检出限和分析灵敏度。

常见的样品预处理方法有固相萃取、液相萃取、气相萃取、亲水剂和疏水剂分离等方法。

8. 样品稀释:对于浓度过高的样品,需要进行适当的稀释以符合分析方法的要求。

稀释可以使用纯净水、酸、碱等稀释液进行。

9. 样品清洗:对于容器、仪器等与样品接触的物品,需要进行清洗和处理以避免样品交叉污染和误差。

花生中油酸与亚油酸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花生中油酸与亚油酸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花生中油酸与亚油酸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赵星;张嘉楠;杨华;王瑾;宋亚辉;陈四龙;李玉荣【摘要】油酸和亚油酸是花生中的主要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具有降低高血脂症患者血脂水平以及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且油酸/亚油酸(O/L)是决定花生油货架期的重要指标.因此,油酸与亚油酸的含量测定对于花生的品质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气相色谱法,以十七烷酸甲酯为内标,对脂肪酸甲酯的制备方法进行比较与优化,建立了花生中油酸与亚油酸的含量测定方法.经方法学验证,该法专属性强、准确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简便,适用于花生中油酸与亚油酸的定量分析.【期刊名称】《石家庄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21)003【总页数】5页(P13-17)【关键词】花生;油酸;亚油酸;气相色谱;内标法【作者】赵星;张嘉楠;杨华;王瑾;宋亚辉;陈四龙;李玉荣【作者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河北省作物遗传育种实验室,河北石家庄 050035;石家庄学院化工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35;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国家谷子改良中心,河北石家庄 050035;石家庄学院化工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35;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河北省作物遗传育种实验室,河北石家庄 050035;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河北省作物遗传育种实验室,河北石家庄 050035;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河北省作物遗传育种实验室,河北石家庄 050035;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河北省作物遗传育种实验室,河北石家庄 05003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5.20 引言花生又名落花生、长生果,是全球最重要的四大油料作物之一,在世界油脂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花生生产国,除西藏、青海外,其他省份均有种植,并以山东、河南、河北、广东、安徽等地的产量和种植面积最大.花生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并含有多种对心脏有益的物质,例如不饱和脂肪酸、钾、镁、烟酸、甾醇、白藜芦醇、类黄酮等[1-3].长期以来,我国60%的花生用于榨油[4],花生油气味醇香,深受人们喜爱,被誉为“中国的橄榄油”.脂肪酸的组成是决定花生油质量的重要因素,花生中的脂肪酸包括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达85%以上,且以对心血管疾病有益的油酸与亚油酸为主[2,3,5].油酸具有降低高血脂症患者血脂水平以及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而油酸/亚油酸(O/L)影响着油脂的氧化稳定性,即货架期,是决定花生油品质的重要因素[6].因此,对花生中的油酸与亚油酸进行定量分析,是进行花生原料品质评价的重要步骤.本研究以花生仁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获得的正己烷提取液为样品溶液,以十七烷酸甲酯为内标,确定最佳气相条件,并进行方法学验证,为花生中油酸与亚油酸的含量测定建立专属性强、准确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简便的气相分析方法.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仪器与材料安捷伦6890N型气相色谱仪(配有FID检测器与气相色谱工作站,美国安捷伦公司);SB-5200D型数控超声波清洗机(宁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L204型电子天平购自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HHS-21.6型水浴锅购自山西省文水医疗器械厂;PICO21型离心机购自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Research型移液器购自德国Eppendorf公司.正己烷(色谱纯,德国默克公司);甲醇(色谱纯,美国Fisher公司);十七烷酸甲酯、油酸甲酯、亚油酸甲酯对照品均购自美国Sigma-Alorich公司;氢氧化钾为国产分析纯;去离子水由美国Milli-Q Academic纯水器制备.花生仁样品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花生组自采,采制日期为2013年10月.1.2 溶液的制备1.2.1 内标溶液的制备取十七烷酸甲酯适量,精密称定,置50 mL的量瓶中,以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后得浓度为0.298 6 mg/mL的内标溶液,置4℃冰箱中保存,备用.1.2.2 标准储备液的制备取油酸甲酯与亚油酸甲酯适量,精密称定,分别置5 mL的量瓶中,以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得浓度分别为58.60 mg/mL和54.85 mg/mL的标准储备液,置4℃冰箱中保存,备用.1.2.3 系列标准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油酸甲酯与亚油酸甲酯的标准储备液适量,置同一5 mL量瓶中,以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得浓度分别为10.15 mg/mL和7.032 mg/mL的混合标准储备液;取混合标准储备液,以甲醇逐级稀释制成油酸甲酯(亚油酸甲酯)浓度分别为 10.15(7.032),5.074(3.516),2.029(1.406),1.015(0.703 2),0.5074(0.351 6),0.2029(0.140 6),0.101 5(0.070 32)mg/mL 的系列标准溶液,临用现配.1.2.4 甲酯化试剂的制备取氢氧化钾适量,加入少量水溶解,以甲醇稀释,配制成浓度为0.4 mol/L的KOH-甲醇溶液,室温放置24 h,即得.1.3 油酸与亚油酸样品提取液的制备取粉碎并烘干至恒重的花生仁样品0.1 g,精密称定,置于10 mL量瓶中,加入正己烷1 mL,浸泡30 min后,于45℃下超声(功率250 W)提取20 min,冷却至室温,以正己烷稀释至刻度,摇匀,离心15 min(室温,14 000 r/min)后,上清液以正己烷稀释5倍,即得.1.4 油酸甲酯与亚油酸甲酯供试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上述样品提取液250 μL、甲醇100 μL、内标溶液100 μL于2 mL离心管中,加入甲酯化试剂0.5 mL,混匀,于60℃水浴反应20 min,期间振荡混匀3次.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加入0.6 mL去离子水,摇匀,离心15 min(室温,14 000 r/min),分离正己烷层于200 μL离心管中,进行气相色谱分析.1.5 气相色谱分析色谱柱:Agilent DB-23 毛细管柱(0.25 μm×320 μm×30 m);载气:氮气;升温程序:初始温度140℃,以8℃/min升至220℃,保持3 min,然后以10℃/min上升到220℃,保持5 min;进样口及检测器温度:250℃;柱流量:0.7 mL/min;分流比:1∶20;进样量:2 μL.1.6 数据处理采用安捷伦6890N工作站计算内标、油酸甲酯、亚油酸甲酯色谱峰的保留时间(tR)、峰面积(A)、对称因子(T)、分离度(R)与理论塔板数(N),并将内标、油酸甲酯、亚油酸甲酯色谱峰面积分别代入公式(1)、(2),计算花生样品中油酸与亚油酸的含量.式中(A油/A内)样,(A亚油/A内)样分别代表供试溶液中油酸甲酯、亚油酸甲酯与内标色谱峰面积的比值;(A油/A内)对,(A亚油/A内)对分别代表对照品中油酸甲酯、亚油酸甲酯与内标色谱峰面积的比值;c油,c亚油分别代表对照品溶液中油酸甲酯、亚油酸甲酯的浓度(单位:mg/mL);V样为样品提取时所用量瓶的体积(单位:mL);F油,F亚油分别代表油酸、亚油酸的校正系数,F油=1.905 4,F亚油=1.904 8;W 样为样品提取时的称样量(单位:g).2 结果与讨论2.1 系统适用性精密吸取内标溶液、对照溶液和无内标的供试溶液各2 μL进样,记录色谱图(图1),内标物、油酸甲酯、亚油酸甲酯的保留时间分别为8.29,9.38,9.84 min,对称因子、各峰与相邻峰的分离度均符合气相色谱的定量要求[7],理论板数按油酸甲酯峰计算不低于5 000,且内标物与样品中的各成分无交叉干扰.精密吸取供试溶液2 μL,重复进样6次,记录色谱图,分别计算油酸甲酯、亚油酸甲酯与内标物峰的相对峰面积(A油/A内)、(A亚油/A内)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43%和0.51%,色谱系统重复性符合定量要求[7].2.2 线性与范围精密量取系列标准溶液各100 μL,分别置于2 mL离心管中,以250 μL正己烷代替样品提取液,加入内标溶液100 μL,按1.4节的方法处理,照1.5节的色谱条件进样分析,记录色谱图.每个浓度3样本分析,分别以油酸甲酯与亚油酸甲酯质量浓度(mg/mL)为横坐标(X),平均相对峰面积为纵坐标(Y),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回归,权重系数以1/X2计算,所得的回归方程即为标准曲线.按照上述方法计算,油酸甲酯、亚油酸甲酯的回归方程与相关系数(r)分别为:油酸甲酯:Y=4.210X-0.027,r=0.999 3(n=7);亚油酸甲酯:Y=3.906X-0.042,r=0.999 3(n=7).结果表明,油酸甲酯、亚油酸甲酯分别在质量浓度0.101 5~10.15 mg/mL和0.070 32~7.032 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在样品定量分析过程中,可采用“一点法”进行浓度计算,经推导得公式(1)和(2).油酸甲酯、亚油酸甲酯混合标准溶液的推荐浓度分别为1 mg/mL与0.7 mg/mL.图1 内标溶液、对照溶液和无内标物的供试溶液色谱图2.3 重复性2.3.1 衍生化反应重复性取来源相同的样品提取液,按照1.4节的方法处理进行衍生化处理,平行6样本,进行气相色谱分析,记录峰面积,分别计算油酸甲酯与亚油酸甲酯相对峰面积的RSD,考察油酸与亚油酸衍生化反应的重复性.结果表明,油酸甲酯与亚油酸甲酯相对峰面积的RSD分别为4.33%和4.04%,衍生化反应重复性良好,可满足油酸与亚油酸的定量测定要求.2.3.2 方法重复性取来源相同的花生样品,按1.3节和1.4节的方法处理,平行6样本,进行气相色谱分析,记录峰面积,分别代入公式(1)、(2)计算油酸、亚油酸的含量及其RSD,考察方法的重复性.结果表明,花生样品中油酸与亚油酸6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分别为179.5 mg/g和150.6 mg/g,RSD分别为2.43%和2.11%,方法重复性良好.2.4 回收率取与2.3.2节来源相同的花生样品0.05 g,精密称定,置10 mL量瓶中,精密加入含油酸(亚油酸)17.98(15.06)mg/mL的溶液0.5 mL,按照1.3和1.4节的方法处理,平行6样本,进行气相色谱分析,记录峰面积,并按照公式(3)计算回收率:结果表明,油酸、亚油酸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59%和97.42%,RSD分别为1.97%和2.11%,方法准确度高,能够满足花生中油酸、亚油酸定量分析的要求.2.5 稳定性2.5.1 油酸与亚油酸样品提取液的稳定性取来源相同的花生样品3份,照1.3节的方法制备样品提取液,分别在室温下放置0,1,2,3,5 h后,按照1.4节方法处理,进行气相色谱分析,记录峰面积,分别计算各时间点相对峰面积与0 h相对峰面积的相对误差(RE),考察油酸与亚油酸样品提取液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室温下放置2 h以内,油酸、亚油酸的RE 分别为-2.24~4.59%和-2.98~4.74%,放置3 h之后,个别样品中油酸、亚油酸的RE>5.0%.由此可见,油酸与亚油酸样品提取液的稳定性较差,应临用现配,制备完成后应尽快进行衍生化,不宜长时间放置.2.5.2 油酸与亚油酸甲酯供试溶液的稳定性取新制备的3份衍生化溶液,分别在室温放置0,1,3,7,24,48 h后进样,记录峰面积,分别计算各时间点与0 h相对峰面积的RE,考察油酸甲酯与亚油酸甲酯供试溶液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室温下放置48 h,油酸甲酯、亚油酸甲酯的RE分别为-1.24~3.80%和-0.76~2.34%.由此可见,供试溶液于制备后48 h内稳定,在气相分析过程中,因放置时间与进样顺序不同而引入的误差可忽略不计.2.6 讨论2.6.1 衍生化方法的选择本研究比较了三氟化硼法[8]与氢氧化钾-甲醇法对油酸与亚油酸甲酯化的衍生效果,发现三氟化硼的加入会使花生中油酸、亚油酸样品提取液在甲酯化过程中产生白色沉淀,且气相色谱图中油酸甲酯与亚油酸甲酯色谱峰响应降低,出现比采用氢氧化钾-甲醇法进行甲酯化更多的“本底峰”.因此,本研究采用操作简便、“本底峰”较少、毒性相对较低的氢氧化钾-甲醇法进行衍生化.考察了反应温度与时间对油酸与亚油酸甲酯化效率的影响,为了缩短反应时间,排除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并且兼顾油酸与亚油酸样品提取液的稳定性,最终确定于60℃下反应20 min.2.6.2 校正因子的应用本研究以油酸甲酯与亚油酸甲酯为对照品,通过加校正因子对花生中的油酸、亚油酸的含量进行计算.因为在回收率的考察中,油酸、亚油酸对照品在实验过程中未表现出与花生样品所含油酸、亚油酸相同的甲酯化效率,且花生样品提取液甲酯化得到的油酸甲酯、亚油酸甲酯色谱峰在保留时间、对称因子、理论板数等方面,均与油酸甲酯、亚油酸甲酯对照品无统计学差异.推测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本研究测定总油酸与总亚油酸,而花生中的油酸、亚油酸存在多种顺、反异构体[9],不同异构体在甲酯化效率上可能存在着差异.2.6.3 定量方法的选择在精密度验证中发现,直接以油酸与亚油酸甲酯峰面积计算含量时,RSD分别为6.47%和5.90%,不符合定量分析的要求,故本研究采用内标法,可有效控制甲酯衍生化过程和气相色谱分析进样误差,获得了满足定量分析要求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在稳定性试验过程中,发现由于正己烷的挥发性强,供试溶液放置48 h后可能出现溶液被浓缩或挥干现象,以正己烷稀释或复溶处理后,采用内标法计算,不影响油酸甲酯与亚油酸甲酯的定量结果.虽有文献[10]报道,花生中含有十七烷酸,然而在所选样品浓度范围内,花生中十七烷酸甲酯化后产生的色谱信号低于仪器的检测限(信噪比S/N<3),在所选条件下,不产生色谱峰,对油酸、亚油酸定量分析的干扰可忽略不计.3 结论本研究以正己烷为提取溶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制备样品提取液,氢氧化钾-甲醇法进行甲酯衍生化制备供试溶液,并以十七烷酸甲酯为内标,建立了花生中油酸与亚油酸含量测定的气相色谱方法.经方法学验证,本研究所建立的定量分析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准确可靠、重现性好,且操作简便、耗时短、毒性小、检测费用低,适用于花生中油酸与亚油酸的常规定量分析,为花生原料品质的评价与质量的控制研究奠定了基础.参考文献:【相关文献】[1]KERCKHOFFSDA,BROUNSF,HORNSTRAG,etal.Effectson the Human Serum Lipoprotein Profileofβ-Glucan,Soy Protein and Isoflavones,Plant Sterolsand Stanols,Garlic and Tocotrienols[J].TheJournal of Nutrition,2002,132(9):2494-2 505.[2]KRIS-ETHERTONPM,PEARSONTA,WANY,etal.High-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 DietsLowerboth Plasma Cholesteroland Tria-cylglycerol Concentrations[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1999,70(6):1009-1015.[3]STEPHENSAM,DEANLL,DAVISJP,etal.Peanuts,Peanut Oil,and Fat Free Peanut Flour Reduce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Fac-torsand the Development of Atherosclerosisin Syrian Golden Hamsters[J].JFood Sci,2010,75(4):H116-H122.[4]禹山林,王传堂,张吉民,等.中国花生品种及其系谱[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5]刘大川,孙伟,俞伯群,等.花生低温预榨、浸出、低温脱溶制油同时制备脱脂花生蛋白粉工艺研究[J].中国油脂,2008,33(12):13-15.[6]LIENERIE.Toxic Constitutens of Plant Foodstuffs[M].Salt Lake City:Academtc Press,1980.[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17377-2008动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酯的气相色谱分析[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17376-2008动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酯制备[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9]肖海龙,芮昶,林赛君,等.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油脂中的十八碳反式脂肪酸[J].化工时刊,2007,21(7):49-51.[10]李京华,李国琛,王晓钰,等.花生仁脂肪酸GC-MS指纹图谱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3,34(17):65-6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藻粉中亚油酸GC测定的预处理方法研究李金穗,汪苹*,李奥搏(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北京100048)摘要:亚油酸作为一种新兴保健油脂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研究了气相色谱法测定异养小球藻藻粉中亚油酸的预处理方法。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优化工艺参数。

结果表明:GC测定藻粉中亚油酸的优化预处理方法为酸催化甲酯化法,选用2mL体积比为1:1的正己烷/异丙醇溶液,为提取剂,提取时间1h,加入3mL体积分数为2%的H2SO4-甲醇溶液甲酯化,1mL乙醚萃取。

优化产率为3.00mg/g。

关键词:异养小球藻;亚油酸;气相色谱;预处理中图分类号:TS224.4 文献标志码:ASample Pretreatment Methods for Linloeic acid inChlorella Powder by GC AnalysisLI Jin-sui, W ANG Ping*,LI Ao-bo(College of Food Science, 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8, China) Abstract: Linoleic acid as a kind of novel functional oil ,has receiv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Sample pretreatment methods for linloeic acid in chlorella powder by GC analysis was studied. The optimal pretreatment conditions were established by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s and an orthogonal experiment . The optimum parameters were listed as follows: the best pretreatment method is acid-catalyzed methylation,2 mL of volume ratio of 1:1 N – hexane and isopropyl alcohol .Reaction time 1 hour, 3 mL of 2% of the volume fraction H2SO4 - methanol solution for methylation. 1mL ether for extract methyl linoleate . Under these conditions, the content of linoleic acid was 3.00mg/g .Key words:Heterotrophic chlorella;Linloeic acid;Gas chromatography ;Pretreatment 近年来,人们发现食用较多油脂会造成高血脂、高胆固醇、肥胖、糖尿病等为消费者所顾虑的不良影响。

由此国外相继开发出一大类新型保健型油脂,其功能主要有降胆固醇、降血脂、减肥、抗癌等保健作用,其中的主要功效成分即为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亚油酸、亚麻酸(LNA)、花生四烯酸(AA)、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磷脂及现在新兴起的结构油脂等[1]。

亚油酸(LA)作为最早被确认的必需脂肪酸和重要的多不饱和脂肪酸[2],研究表明[3],亚油酸可维持体内细胞膜完整,控制细胞新陈代谢,降低胆固醇水平,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等。

小球藻藻粉富含丰富的亚油酸,由于亚油酸沸点较高,通过气相色谱定量测定时需要进行甲酯化,降低汽化温度,因此藻粉中亚油酸的提取条件及甲酯化条件对亚油酸含量的测定i结果有很大影响。

尽管从玉米中提取测定亚油酸有较多的文献报道,但从藻粉中高效提取测定亚油酸的研究尚不多见,因此有必要对藻粉中亚油酸GC测定的预处理方法进行研究与探索。

本实验在碱酸催化酯化法的基础上,通过对藻粉提取溶剂、亚油酸甲酯的萃取溶剂和酯化方法的优化,为藻粉中亚油酸的GC测定提供可靠的测定方法。

1 材料与方法小球藻FACHB-270:购自中科院武汉水生物研究所,通过异养培养收获藻细胞,离心冻干制备成藻粉。

亚油酸、亚油酸甲酯标样( Sigma),正己烷、乙醚、石油醚、甲醇、硫酸、异丙醇、氢氧化钾均为分析纯。

1.2 仪器与设备HH2SH24型电热恒温水浴锅(北京长安科学仪器厂),TGL-16G型高速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V ARIAN CP-3800气相色谱仪(美国,V ARIAN)。

1.3 实验方法藻粉中亚油酸GC测定的预处理的步骤为:1)从藻粉中提取亚油酸;2)亚油酸的甲酯化;3)加入用萃取剂将亚油酸甲酯萃取至有机层;4) GC测定亚油酸甲酯。

具体实验流程见图1。

图1 亚油酸GC测定预处理流程图Fig.1 The flow chart on GC determination pretreatment of Linoleic acid其中,亚油酸甲酯化过程反应式如下:CH3(CH2)4CH=CHCH2CH=CH(CH2)7COOH +HO-CH3→CH3(CH2)4CH=CHCH2CH=CH(CH2)7- COO-CH3+ H2O1.3.1 亚油酸GC测定预处理步骤初步选用酸碱甲酯化法从藻粉中提取亚油酸,称取0.1000g研磨后的藻粉,加入2mL 体积比为1:1的无水乙醚和石油醚,震动混匀2h,提取液在8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5min ,上清液选用酸碱催化甲酯化的方法,即加入3mLKOH-甲醇溶液(0.5mol/L),70℃水浴15min,取出并冷却,加入4.5mL体积分数为3%的H2SO4-甲醇溶液,充分振荡后70℃水浴20min,使之甲酯化。

冷却至室温,加入萃取剂1mL乙醚。

静置分层后,取上层乙醚定容到1mL定容,待GC测定。

1.3.2 藻粉提取剂及亚油酸甲酯萃取剂的比较从溶剂的毒性、化学性质以及价格方面综合考虑,选取了四组备选提取溶剂:①乙醚/石油醚(1:1,V/V);②正己烷;③正己烷/异丙醇(3:2, V/V);④乙醇。

三组备选萃取溶剂:①乙醚;②正己烷;③石油醚。

其余步骤同1.3.1。

1.3.3 酯化方法的优化选取三种酯化方法,分别为碱酸催化甲酯化法:步骤同1.3.1;碱催化甲酯化法:加入3mLKOH-甲醇溶液(0.5mol/ L),70℃水浴20min;酸催化脂肪酸甲酯化法:加入3mL体积分数为2%的H2SO4-甲醇溶液,70℃水浴20min,分别测定每种酯化方法对亚油酸含量的影响。

1.4 正交试验结合以上试验结果,采用采用L9(34)正交实验对亚油酸甲酯化条件进行优化。

实验因素水平见表1。

表1 正交实验因素水平表Tab.1 Factors and levels of the orthogonai experiment水平因素A B C D正己烷/异丙醇(V:V)提取时间(h)提取温度(℃)H2SO4体积分数(%)1 3:1 1 4 12 3:23 20 23 3:3 5 40 31.5气相色谱分析条件用气相色谱仪分析样品中的脂肪酸组成。

检测条件:采用安捷伦DM-35ms型毛细管柱,分流进样,分流进样体积比30∶1,进样量0.0002 mL;进样口温度250℃;程序升温条件:初始温度150℃,保留1min(升温速率5 ℃/ min)至220℃,再升温至280 ℃(升温速率20℃/min) ,保留15 min;检测器采取氢火焰(FID)检测器,检测温度280℃。

各气流速:载气N2为2 mL/ min ,H2为30mL/ min,空气为300 mL/min。

1.6标准曲线的绘制样品的配制:购得10mg/mL的亚油酸甲酯标准样品,用正己烷定容,配成0.2、0.4、0.5、0.8、1.0 g/L的溶液,每个溶液分别上机测定三次,取平均值。

以标准溶液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如图2所示) 。

y=2317.308x-64.960,R2= 0.9957,说明在0.2─1.0μg 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

峰面积浓度(ug/uL)图2 亚油酸含量标准曲线 Fig.2 Calibration curve of LA根据回归曲线方程得出小球藻中LA 含量的计算公式:7308.231960.6410)1.0(10308.2317960.64313+=×××+=−−A A ω式中:ω—每克小球藻粉中所含亚油酸的质量(mg/g ),实验中每次藻粉用量为0.1000g 。

A—样品经过气相色谱检测到的峰面积。

1.7 加标回收率的测定样品加标回收:取两份相同质量的藻粉,其中一份加入定量的亚油酸标样;两份同时按相同的步骤进行预处理,计算加标回收率。

加标回收率的计算公式:-%=100%C AP B×测定值本底值回收率()加标量2 结果与分析2.1 不同藻粉提取溶剂对LA 测定含量的影响通过对不同溶剂体系测得亚油酸含量进行比较,确定合适的提取剂。

以不同的溶剂体系为横坐标,以亚油酸含量为纵坐标作图3,从图3可见,采用正己烷/异丙醇体系提取小球藻亚油酸时,提取的亚油酸含量最大,为1.87 mg/g ;其次为乙醚/石油醚体系1.47 mg/g ;采用乙醇体系时其提取率最低,只有0.67 mg/g ,仅相当于采用正己烷/异丙醇体系提取量的35.6%。

当溶剂加入藻粉中时,溶剂直接从破碎细胞溶出油脂;对于未破碎的细胞,溶剂由于扩散渗透作用必须通过细胞壁透入细胞内,溶解可溶性物质后,而造成细胞内外形成的浓度差,细胞内的高浓度溶液不断向外扩散,溶剂又不断进入组织细胞中,如此多次往返,从而将藻粉中油脂提取出来。

Grima等[4]曾经比较了7种常用提取体系对球状鞭金藻中粗脂肪的提取率,结果表明:采用正己烷-异丙醇体系的提取率较高;赵薇等[5]比较了KOH-甲醇、乙醚-石油醚、氯仿-甲醇、乙醇、HCL-甲醇5种溶剂体系对紫球藻中花生四烯酸(AA)和EPA的影响,其结果也显示乙醚-石油醚体系优于乙醇体系。

因此选择正己烷/异丙醇体系进行后续实验研究。

图3 不同提取溶剂对LA测定的影响Fig.3 Effect of the diferent solvents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LA2.2 不同亚油酸甲酯萃取剂对LA测定含量的影响通过不同亚油酸甲酯萃取剂对亚油酸含量测定结果相互比较,确定合适的萃取剂。

以不同的萃取剂体系为横坐标,以亚油酸含量为纵坐标作图4,从图4我们可以得到萃取效果由强到弱依次是乙醚>正己烷>石油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