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溴碘作业答案
高考化学氯、溴、碘及其化合物测试题及答案

专题 4 常见的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 1 讲氯、溴、碘及其化合物一、单项选择题 (此题包括 6 个小题,每题3 分,共 18 分)1.常温下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响放出氯气,现按以下图进行卤素的性质实验。
玻璃管内装有分别滴有不同溶液的白色棉球,反响一段时间后,对图中指定部位颜色描述正确的选项是()①②③④A黄绿色橙色蓝色白色B无色橙色紫色白色C黄绿色橙色蓝色无色D黄绿色无色紫色白色2.氯气可损害人体全身器官和系统,大剂量氯气可以在两分钟内致人缺氧并发生急速中毒死亡。
近两年来我国发生了多起液氯泄漏事故,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作为救援消防干警在氯气泄漏现场的以下处理方法和过程较合理的是()①及时转移疏散人群,同时向有关部门如实报告事故有关情况;②被转移人群应戴上用浓NaOH 处理过的口罩;③用高压水枪向空中喷洒含碱性物质的水溶液;④被转移人群可戴上用Na2CO3处理过的口罩 (湿润 );⑤将人群转移到地势较低的地方,即可不必走太远;⑥及时清理现场,检查水源和食物是否被污染;⑦常温下氯气能溶于水,所以只要向空气中喷洒水就可以解毒。
A .②③④⑤B.①③④⑥C.①②⑤⑥D.①③⑤⑦3.自来水常用氯气进行消毒。
如果在实验室用自来水配制以下物质的溶液,不会产生明显药品变质问题的是(A .FeCl2B.Na2SO3C.NaOH ) D.AlCl34.以下对有关化学反响过程或实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选项是A .Cl2的水溶液可以导电,说明Cl 2是电解质()B.在高温条件下, C 能置换出 SiO2中的 Si,说明 C 的氧化性强于SiC.向淀粉 -碘化钾的溶液中参加氯水,溶液变为蓝色,说明 Cl2的氧化性强于 I2D.在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参加BaCl2溶液后,溶液褪色,说明 BaCl2溶液有酸性5.将2缓缓通入含2SO3和 0.02molHBr 的混合溶液中,在此过程溶液的c(H+)与 Cl2用量的关系示意图是 (溶液的体积视为不变 )()6.ClO2是一种广谱型的消毒剂,根据世界环保联盟的要求,ClO2将逐渐取代 Cl 2成为生产自来水的消毒剂。
高考化学总复习 21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课时作业(含解析)苏教版

高考化学总复习 21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课时作业(含解析)苏教版(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2年山东济南高三模拟)2011年8月26日,日东高速公路上发生了一起运输液氯灌车翻车事故,导致氯气发生泄漏,致使多人中毒,作为消防干警,在现场的下列处理方法和过程较合理的是()①及时转移疏散人群,向有关部门如实报告事故有关情况②被转移人群应戴上用浓NaOH溶液处理过的口罩③用高压水枪向空中喷洒含碱性物质的水溶液④被转移人群可戴上用肥皂水打湿的口罩⑤将人群转移到地势较低的地方即可,不必走太远⑥及时清理现场,检查水源和食物等是否被污染⑦常温下氯气能溶于水,所以只要向空气中喷洒水就可以解毒A.②③④⑤B.①③④⑥C.①②⑤⑥D.①③⑤⑦解析:②浓NaOH溶液有较强的腐蚀性;⑤Cl2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地势较低的地方聚集的氯气浓度大;⑦直接向空气中喷洒水,吸收Cl2的效果差。
答案:B2.(2013年广州市白云中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B.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C.某溶液中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D.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解析:保存液溴时,加水封是常用方法,A项正确。
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色的物质只能说明能氧化I-,不能确定是Cl2,B项错误。
CCl4不能萃取I-,CCl4层显紫色说明溶液中有I2,C项错误。
Ba2SO4也不溶于稀硝酸,D项错误。
答案:A3.(2012年济南模拟)下列关于Cl2的说法正确的是() A.Cl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B.氯水光照时会放出Cl2,久置后只剩下水C.实验室制备Cl2时可用排饱和食盐水集气法收集Cl2D.Cl2能杀菌消毒,不需要进行尾气处理解析:Cl2和水反应时,Cl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氯水中含有HClO,光照时放出O2;Cl2能杀菌消毒,但本身有毒,需要进行尾气处理。
p2氯、溴、碘及其化合物1-1(答案) (1)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氯气可以用来消灭田鼠,使用方法是将氯气通过软管灌入田鼠洞中,这是利用了氯气以下性质中的( B )①黄绿色 ②密度比空气大 ③有毒 ④较易液化 ⑤能溶解于水A 、①②③B 、②③C 、③④D 、③④⑤2、下列各组物质在反应时生成棕黄色烟的是( D )A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B 、镁条在氧气中燃烧C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D 、细铁丝在氯气中燃烧3、如今人们把食品分为绿色食品、蓝色食品、白色食品等类型。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的食品叫绿色食品;而直接从海洋获取的食品叫蓝色食品;通过微生物发酵制得的食品叫白色食品。
下面属于蓝色食品的是( C )A 、食醋B 、面粉C 、海带D 、白酒4、医生建议患甲状腺肿大的病人多吃海带,这是由于海带中含较丰富的( A )A 、碘元素B 、铁元素C 、钾元素D 、锌元素5、实验室从海带中提取碘有如下化学反应:2NaI+Cl 2=2NaCl+I 2 这一反应所属类型( C )A 、化合反应B 、分解反应C 、置换反应D 、复分解反应6、市场上销售的“84”消毒液,其商品标识上注明;①本品为无色液体呈碱性;②使用时应加水稀释;③可对餐具、衣物进行消毒,可漂白浅色衣物。
其有效成分可能是( C )A 、Cl 2B 、H 2SO 4C 、NaClOD 、KMnO 47、将Cl 2制成漂白粉的主要目的是( B )A 、增强漂白和消毒作用B 、使它转化为较稳定物质,便于保存和运输C 、使它转化为较易溶于水的物质D 、增加氯的百分含量,有利于漂白、消毒8、在常温常压下,将盛满氯气的一支试管倒立在水槽中,当日光照射一段时间至不再反应为止,试管中最后残留气体体积占整个试管体积的( A )A 、21B 、31C 、41D 、32 9、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增铁酱油”、“高钙牛奶”、“富硒茶叶”、“含氟牙膏”等商品。
这里的碘、铁、钙、硒、氟,应理解为( C )A 、单质B 、分子C 、元素D 、氧化物10、用MnO 2和浓盐酸制取氯气。
实验八氯溴碘

实验八氯、溴、碘
1、I2在水、氯化钾溶液和四氯化碳中的溶解情况和颜色如何?溴在水和四氯化碳中的溶解情况和颜色又如何?
答:碘在不同溶剂中所形成溶液的颜色随相剂不同而有区别。
碘仅微溶于水(100克水在常温下能溶解约0.02克碘),得到黄色到棕色溶液。
碘易溶于有机溶剂中,在四氯化碳溶剂中呈紫红色且溶解度很大(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25℃)是2.9g)。
在KI中颜色不定,一般是紫红色且随I2的量增多颜色加深,溶解度较大,主要是发生了反应: I- + I2-I3-
Br2在水中棕黄色或橙色,溶解度较小(20°C时溴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38克/100克水);在CCl4中为橙红色或黄色,溶解度较大。
2、总结Cl2、Br2、Fe3+、和I2的氧化性强弱顺序。
从氧化性而论,Cl2>Br2>Fe3+> I2 ,由Fe3+可以和I2反应而不能和Br2反应知氧化性介于两者之间。
同主族元素单质从上到下氧化性依次降低,
3、氯酸盐在什么条件下有明显的氧化性?能否选用硝酸或盐酸来酸化它?
氯酸盐在酸性环境下氧化性较强,大大大于其在中性和碱性中的氧化性。
一般用硫酸酸化,用硝酸也无所谓,但盐酸不行,会被KClO3氧化放出氯气。
(完整word)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练习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总分100分,1小时)答题时可能用到的数据:H~1 O~16 C~12 N~14 S~32 Fe~56 Na~23 K~39Cu~64 Zn~65 Cl~35。
5 Ca~40 Al~27 Ag~108 Mn~55 I~127第Ⅰ卷(非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3分×8;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从1897年英国首次使用氯气对给水管网消毒以来,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已经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
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仍然采用氯气消毒法对自来水进行净化、消毒。
氯气之所以长期用于自来水消毒,原因是()A.氯气有毒,可以毒死细菌、病毒B.氯气具有刺激性气味,可以熏死细菌、病毒C.氯气与水反应生成具有强氯化性的HClO,可以杀死细菌、病毒D.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没有任何有毒物质残留2、下列微粒或物质中,化学性质最活泼的是()A.氯气分子 B.氯原子 C.氯离子 D.液氯3、M、X、Y、Z是四种元素,其常见化合价均为+2价,且X2+与单质M不反应;X2++Z=X+Z2+;Y+Z2+=Y2++Z.这四种离子被还原成0价时表现的氧化性大小符合()A.M 2+>X 2+〉Z 2+〉Y 2+ B.X 2+〉M 2+>Y 2+>Z 2+C.Y 2+〉Z 2+>M 2+〉X 2+ D.Z 2+〉X 2+〉M 2+>Y 2+4、在一密闭容器中,盛aLCl2和H2的混合气体,用电火花引燃,恢复原来的状态,发现混合气体仍为aL,用足量的NaOH吸收引燃后的气体,结果气体被完全吸收,由上可知原混合气体中Cl2和H2的体积比一定为( )A.1∶1 B.≥1∶1 C.≤1∶1 D.任意比5、某同学在奥运五连环中填入了5种物质,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
你认为“五连环"中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和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个数有()A.复分解反应、1个B.分解反应、2个C.化合反应、3个D.置换反应、2个6、中学化学教材中,常借助于图像的这一表现手段清晰地突出实验装置的要点、形象地阐述化学过程的原理。
卤族元素习题答案

卤族元素习题答案
《卤族元素习题答案》
卤族元素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一组元素,包括氟、氯、溴、碘和砹。
它们在化学反应中具有独特的性质和重要的应用价值。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关于卤族元素的习题答案。
1. 问:卤族元素的原子编号分别是多少?
答:氟的原子编号是9,氯的原子编号是17,溴的原子编号是35,碘的原子编号是53,砹的原子编号是85。
2. 问:卤族元素的电子排布是怎样的?
答:卤族元素的电子排布都遵循着原子结构的规律,分别为2, 7;2, 8, 7;2, 8, 18, 7;2, 8, 18, 18, 7;2, 8, 18, 32, 18, 7。
3. 问:卤族元素具有什么共同的化学性质?
答:卤族元素具有一些共同的化学性质,如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与金属形成盐类化合物等。
4. 问:卤族元素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答:卤族元素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氯气用于消毒、氟化物用于牙膏和水处理、碘用于制备碘酒等。
通过以上习题答案,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卤族元素的相关知识,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应用这些知识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希望大家能够加强对卤族元素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化学知识水平。
课时规范练11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课时规范练11氯、溴、碘及其化合物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2019湖北恩施月考)有关Cl2的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l2有毒但可用于自来水消毒B.Cl2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两种正盐C.Cl2能与Fe反应生成FeCl2D.一定条件下与H2反应产生苍白色火焰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C.某溶液加入CCl4,CC1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D.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3.(2019四川南充模拟)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①氯气与水反应:Cl2+H2O2H++Cl-+ClO-②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2OH-Cl-+ClO-+H2O③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共热:MnO2+4HCl Mn2++2Cl-+Cl2↑+2H2O④漂白粉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气体:Ca2++2ClO-+H2O+CO2CaCO3↓+2HClO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4.从海带中提取碘要经过灼烧、浸取、过滤、氧化、萃取、分液、蒸馏等操作,下列对应的装置合理、操作规范的是()5.(2019湖北华师一附中周测)A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B、C为化合物。
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省略)。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B.A、B、C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C.B、C的水溶液一定都呈碱性D.反应①②不一定都是氧化还原反应6.(2019湖南株洲调研)我国有广阔的海岸线,建设海峡经济区,海水的综合利用大有可为。
如图所示为海水综合利用的部分流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工艺流程中涉及化合、分解、复分解和置换反应B.①只发生了化学变化,②是用电解熔融NaCl 制备Cl 2C.③④涉及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⑤只需要蒸馏即可得到单质Br 2D.④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 2+Br 2+2H 2O 4H ++S O 42-+2Br -7.(2019甘肃武威模拟)下图所示是验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a 、b 、d 、e 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
(课标通用)山东省高考化学专题四第2讲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溴和碘练习(含解析)

第2讲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溴和碘A组基础题组1.实验室保存下列试剂,其中保存方法和理由描述都正确的是( )答案 C A项,白磷极易与氧气反应而发生自燃,与水不反应,保存在水中,A错误;B项,液溴易挥发,密封保存在细口瓶中并加水,B错误;C项,氯水中的次氯酸见光易分解,存放在磨口玻璃塞的棕色瓶中,C正确;D项,氢氟酸能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存放在塑料瓶中,D错误。
2.Br和Cl同属卤族元素,其单质在性质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Cl2比Br2活泼,下面是根据氯的性质对溴的性质的预测,其中不正确的是( )A.溴单质常温下为液态,但易挥发为溴蒸气B.溴单质只具有氧化性C.溴原子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1个电子,表现氧化性D.溴离子可以用AgNO3酸性溶液来检验答案 B 溴单质中溴元素化合价为0价,处于中间价态,具有氧化性也具有还原性,故B错误。
3.氰[(CN)2]的化学性质与卤素(X2)相似,化学上称之为拟卤素,其氧化性介于Br2和I2之间,下列有关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CN)2和NaOH溶液反应:(CN)2+2OH- CN-+CNO-+H2OB.MnO2和HCN反应:MnO2+4HCN(浓) Mn(CN)2+(CN)2↑+2H2OC.向KCN溶液中加入碘水:I2+2KCN 2KI+(CN)2D.在NaBr和KCN混合溶液中通入少量Cl2:Cl2+2CN- 2Cl-+(CN)2答案 C C项,(CN)2的氧化性比I2强,不能发生题给反应。
4.(2018上海崇明二模)下列装置或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 A B项, 氯气和氯化氢气体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应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故B错误;C 项,氯气与饱和食盐水不反应,应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尾气处理,故C错误;D项,氯水中含有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可漂白pH试纸,不能测定pH大小,故D错误。
5.在粗碘中含有IBr和ICl,受热时,I2、ICl、IBr均可升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关于电解氯化钠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解时在阳极(电源正极)得到氯气,在阴极(电源负极)得到金属钠B.在阳极附近有黄绿色的气体产生C.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D.电解一段时间后,将电解液全部转移到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中性【解析】A错,阴极得到H2和NaOH,无单质钠产生;C错,加入酚酞后呈红色;D 错,溶液中有NaOH,呈碱性。
【答案】 B2.某化学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氯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装置图中只存在两处错误B.该实验中收集氯气的方法正确C.为了防止氯气污染空气,必须用饱和食盐水进行尾气处理D.在集气瓶的导管口处放一片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可以证明是否有氯气逸出【解析】A项,不能用长颈漏斗,应加热,收集时应从长管进气,没有尾气处理等错误;B项,收集时应从长管进Cl2;C项,Cl2不溶于饱和食盐水,不能被吸收。
【答案】 D3.向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注入约五分之一的下列液体并轻轻振荡,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如图所示,判断瓶中注入的液体是()A.AgNO3溶液B.NaOH溶液C.水D.碳酸钠溶液【解析】下层溶液为浅黄绿色,说明溶有部分Cl2分子,则溶液与Cl2不易反应,C正确。
【答案】 C4.下列关于氯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铜与氯气反应时,剧烈燃烧并产生蓝色的烟B.液氯和氯水都能用钢瓶储运C.Fe与Cl2反应生成FeCl2D.次氯酸不如次氯酸盐稳定,故通常用次氯酸盐作为漂白剂和消毒剂的主要成分【解析】A项,不是蓝色烟是棕黄色烟;B项,氯水中含有盐酸能与Fe反应,氯水不能用钢瓶储运;C项,应生成FeCl3。
【答案】D5.氯气有毒,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第一次把氯气用于战场。
毒气弹爆炸后,氯气随风飘散。
在战场上能有效防御氯气的方法是()A.躲到地势低洼处B.躲到地势较高处C.可用NaOH溶液浸湿的布蒙面D.可顺风跑开【解析】氯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应躲到地势较高处;A错;NaOH具有强腐蚀性,C错;Cl2随风飘散,应逆风跑开。
【答案】 B6.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试管壁上黏附有少量MnO2,除去黏附的MnO2可选用的试剂是() A.蒸馏水B.KOH溶液C.稀盐酸D.浓盐酸【解析】浓盐酸与MnO2加热可反应除去MnO2。
【答案】 D7.有经验的阿姨在用氯气消毒过的自来水洗有色衣服之前,都会将自来水在日光下暴晒一段时间,目的是()A.使水中的杂质沉淀B.使水中的HClO分解C.起到杀菌作用D.增加水中O2的含量【解析】氯水中有HClO具有漂白性,故暴晒使其分解,洗衣服不会褪色,B正确。
【答案】 B8.下列氯化物,既能由Cl2与金属单质化合生成,又能由盐酸与金属单质反应生成的是() A.FeCl3B.ZnCl2C.CuCl2D.AgCl【解析】Fe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Cu、Ag与盐酸均不反应。
【答案】 B9.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混有Cl2可采用的方法是()A.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B.用干燥的有色布条C.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D.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解析】氯气遇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和干燥的有色布条都不会发生化学反应,故A、B无法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混有Cl2;C中由于HCl也能使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从而无法达到实验要求。
【答案】 D10.(2012·西宁高一期末)吸收多余的氯气,最好选用()A.澄清石灰水B.浓NaOH溶液C.饱和食盐水D.浓硫酸【解析】A项中由于Ca(OH)2的浓度较小,吸收Cl2的能力弱;C、D项均不吸收Cl2。
【答案】 B11.下列关于Cl-和Cl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都能与Fe反应生成FeCl3B.与AgNO3溶液反应都能生成白色沉淀C.均有毒D.均为黄绿色【解析】Cl-与Fe不反应,Cl-无毒、无色。
【答案】 B12.实验室制取氯气时有如下操作,操作顺序正确的是()①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②缓慢加热,加快反应,使气体均匀逸出③在烧瓶中加入MnO2粉末④往分液漏斗中加入浓盐酸,再缓缓滴入烧瓶中⑤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将尾气通入吸收试剂中A.①②③④⑤B.④③①②⑤C.①③④②⑤D.①④③②⑤【解析】操作顺序为: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加药品→加热反应→收集气体→处理尾气。
【答案】 C13.(2012·唐山高一期末)如图所示,①②两个集气瓶装满干燥的氯气,依次分别投入干燥的红纸和湿润的红纸,过一段时间,红纸的变化是()A.①和②都褪色B.①和②都不褪色C.①褪色,②不褪色D.①不褪色,②褪色【解析】干燥的氯气无漂白作用;氯水有漂白作用,起漂白作用的是次氯酸,D正确。
【答案】 D14.(2011·大纲高考节选)下图是用KMnO4与浓盐酸反应制取适量氯气的简易装置。
装置B、C、D的作用分别是: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将浓盐酸中的氯离子氧化为氯气,装置B用来收集比空气重的氯气,装置D吸收尾气,装置C起到了防倒吸的作用。
【答案】向上排气收集氯气安全作用,防止D中的液体倒吸进入集气管B中吸收尾气,防止氯气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15.(2012·呼伦贝尔高一质检)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欲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备Cl2,同时进行与氯气有关的某些实验,按要求回答问题。
(1)A是浓盐酸,B是二氧化锰,将A滴入B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用含有0.2 mol HCl 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 2反应制Cl 2,结果制得的Cl 2体积(标准状况下)小于1.12 L ,这是由于反应过程中盐酸浓度变小造成的,请列举导致盐酸浓度变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室中,乙同学欲用下图中的装置净气氯气,则瓶①②中应盛放的试剂分别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填试剂名称)。
【解析】 因为反应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 可知反应过程中HCl消耗同时又生成水,同浓HCl 挥发等导致反应过程中盐酸浓度变小。
【答案】 (1)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2)①氯化氢挥发;②反应生成水;③反应消耗HCl(3)饱和食盐水或水 浓硫酸16.(2012·青岛高一质检)为了探究氯水的成分,现实验如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实验②和实验③中的“实验现象”: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②的“实验现象”,同学们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
这两个结论可能是a.________,b.________。
请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哪一个是正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4)若实验中使用的是久置的氯水,实验方法不变,对上述________实验无影响。
【解析】 对于(3)问可能的结论是Cl 2的漂白性和HClO 的漂白性,要证明哪个正确,可用干燥的氯气通入盛有干燥布条的瓶中。
【答案】 (1)氯水中含有Cl -(2)有色布条褪色 有气泡生成 (3)Cl 2具有漂白性HClO 具有漂白性 用干燥的Cl 2通入盛有干燥布条的瓶中观察是否褪色,若褪色证明a 正确;若不褪色,证明b 正确(4)①③17.(2012·日照高一年级上学期期中)饮用水消毒的主要目的是杀灭可引起霍乱、伤寒、痢疾等疾病的病菌,含氯消毒剂由于杀菌力强,价格低等优点,一直是当今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杀菌剂,为人类的健康立下了汗马功劳。
回答下面各小题。
(1)氯气是一种________色、具有刺激性气味、_______(填“无”或“有”)毒的气体。
(2)在水灾后,卫生防疫部门向广大居民发放了漂粉精,用于饮用水的杀菌消毒,漂粉精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工业生产漂粉精的反应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已知H 2CO 3的酸性比HClO 强,若把漂粉精暴露在空气中,请你推测会发生什么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____。
【答案】 (1)黄绿 有(2)Ca(ClO)2(3)2Cl 2+2Ca(OH)2===CaCl 2+Ca(ClO)2+2H 2O(4)Ca(ClO)2+CO 2+H 2O===CaCO 3+2HClO,2HClO=====光照2HCl +O 2↑(只写第1个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