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历史第一单元复习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单元知识综合复习要点

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单元知识综合复习要点

㈢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⑴日本发动战争目的(原因):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
⑵黄海大战:1894年9月,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为保护旗舰,指挥舰队冲锋向前,壮烈殉国。
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单元知识综合复习要点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一、西方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
㈠ 鸦片战争(1840.6—1842.8)
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⑵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直接原因、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
⑹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⑺“落后就要挨打”是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深刻的历史教训。
㈡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
⑴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
⑵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争先恐后,掠夺珍宝。为掩人耳目,又放火焚烧。如今被焚烧后的远瀛观和大水法残迹,记录着英法联军摧残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
⑶鸦片战争爆发标志: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⑷1841年初,英军占领香港岛。
⑸1842年,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 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建、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使中国丧失领土和关税两大主权) 影响(危害):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⑹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叶岛在内约4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片战争(道光帝时)时间:1840.6-1842.8年1、林则徐虎门硝烟(1)原因:鸦片走私造成中国银荒兵弱,吏治腐败,严重威胁清王朝的统治(2)时间;1839年6月3日至25日(3)影响: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英国发动侵华战争(1)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工业品,掠夺中国廉价的原料(2)直接原因(导火线):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虎门销烟(3)战争结果:清政府战败求和,1842年8月签订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4)《南京条约》的内容: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②割香港岛给英国;③赔款2100万银元;④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5)鸦片战争的影响:①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②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鸦片战争使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③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烟片战争给我们的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

(6)为什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因为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7)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

3、补充:(1)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2)魏源编成《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帝时)时间:1856.10-1860.10年(1)根本原因:西方列强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参战国: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3)结果:①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②1858年《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国被迫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复习必备】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复习必备】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中国近代史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华民族的的抗争1、鸦片战争(1840.6—1842.8)⑴.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进入工业时代,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⑵.直接原因(导火线):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国的非法利益。

⑶.结果:1842年8月,中国战败签定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⑷.虎门销烟: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林则徐是林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2、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⑴.背景:鸦片战争后,沿海经济遭到破坏,激化了本已很尖锐的社会矛盾。

⑵.爆发: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发起金田起义,号“太平天国”。

⑶.经过: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南京为天京作为太平天国的都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构想了一个绝对公平,没有剥削的社会蓝图。

此制度反映了广大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愿望,但它充满幻想,无法实现;1856年,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1864年,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⑷.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巨大的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战争。

⑸.影响(评价):动摇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打击了外国侵略者,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的反抗精神。

⑹.启示:单纯的农民抗争不能改变中国近代的命运。

3、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⑴.背景: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⑵.主凶:英、法;洗劫焚毁了圆明园(洗劫空前)。

⑶.帮凶:美、俄;俄国割占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割地最多)。

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⑴.背景:明治维新后的日本积极对外扩张,企图获得更多资源和殖民地,实现称霸世界的梦想;⑵.经过:1894年7月25日,日本舰队突袭中国北洋舰队,黄海大战爆发,邓世昌殉国;辽东半岛之战,日本屠杀中国旅顺居民两万余人;威海卫之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1895年4月,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八上历史复习资料

八上历史复习资料

八上历史复习资料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片战争一、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虎门销烟)1、时间:1839.62、人物:林则徐3、地点:广东虎门二、鸦片战争:1、起止时间:1840-18422、皇帝:道光皇帝3、侵略者:英国2、爆发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5抗英将领:虎门——(关天培)吴淞——(陈化成)★6、战争结果:(1842)年清朝战败,签署《中英南京条约》内容:(1)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2)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3)赔款:2100万银元(4)协税: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7、鸦片战争的影响:(1)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2)中国不再享有完整领土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一、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 年到1860 年)1、爆发原因:英法等国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2、两个借口: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3、侵略者:两个主凶:英国、法国两个帮凶:美国、俄国4、结果:(1)1858年清朝与英、法、美、俄四国签订《天津》(列强获得:外国公使驻京、增辟口岸、外国船只长江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2)在《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清朝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3)1860年清朝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地区给英国,增加赔款。

)5、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的罪行:(1)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抢劫并火烧圆明园(2)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割占我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最多:《瑷珲条约条约》,割占60多万平方千米土地)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一、起义的爆发:1851年,洪秀全在金田发动起义,建号天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史称“金田起义”二、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1、过程:(1)1851年:在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组织(3)1853年:攻占南京,改名天京,作为都城(4)1853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想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社会。

历史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历史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第一学习主题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1839.6)意义:P4振奋了民族精神,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意志。

林则徐是近代史上的民族英雄。

二、1840-1842)1、 英国根本目(原因)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直接原因:虎门销烟——导火线2、 鸦片危害:1.白银大量外流,威胁到清朝的财政,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2.人们身心健康收到严重摧残。

3.官吏更加腐败,军队战斗力削弱。

3、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1842年8月,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

4、南京条约性质: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5、南京条约主要内容:2100万银元;③开放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4协定关税 6、 签订《南京条约》对中国的危害:破坏中国领土完整。

加重中国人民负担。

便利外国的倾销和他们原材料。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856——1860) 1、 根本原因:英法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

美国俄国是帮凶 借口:“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2、 结果:(1)英法攻占北京,抢劫、火烧圆明园。

(2)两次签订不平等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3)抽醒清朝官员,开始“洋务运动”的自救运动。

3、 火烧圆明园对中国影响:不仅给中国文化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也对世界文明的践踏和破坏。

4、清政府2次鸦片战争战败的根本原因:封建制度的腐朽1.1851年1月,洪秀全发动农民起义,定国号为“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为都城。

在浙江的一次战役中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

2、性质:反帝反封建的旧式农民运动 3. 意义:充分表现了中华儿女反侵略斗争的英雄气概。

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还同外国侵略者进行了坚决事迹:1875年率领大军进军新疆,收复除伊利以外的全部新疆地区。

(曾记泽出使俄国收回伊利) 1884年,清政府设立行省,任命刘锦棠为新疆第一任巡抚。

八上历史第一单元复习

八上历史第一单元复习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第1课鸦片战争(1840-1842)侵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反抗: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

1、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料。

2、导火线:1939年6月,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

3、虎门销烟的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领导这次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4、主要经过:1840年6月,英国挑起战争。

1842年8月,英舰开抵南京江面,清政府被迫求和,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5、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条约规定:(1)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这一条反映了英国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协定关税)6、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7、★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启示?原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1856-1860)侵略: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反抗:太平军抗击洋枪队1、根本原因: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时间: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3、国家: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4、、主要经过:1856年10月英法发动,1860年,英法联军攻进北京城,火烧圆明园。

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

5、影响: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化。

6、1851年——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第一单元提纲.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第一单元提纲.




二、俄国趁火打劫
1、二鸦前后,俄国割让中国东北和西北领 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2、列强强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俄国。

三、太平军痛打洋枪队(1851—1864)
1、太平军的领袖是:洪秀全,1853年太平 军占南京,改名为天京。


2、太平天国的首都是:天京。

3、太平军建立的最大意义是:建立和清朝 对峙的政权。 4、太平军与之前的农民起义最大的不同是: 既反封建又反帝国主义。原因是:清朝地 方军员和英法侵略军勾结共同抵抗太平军。
3、黄海大战后,清军主帅李鸿章命令舰队 躲进威海卫军港,“避战保船”。1895年 初,北洋舰队腹背受敌,全军覆没。


二、《马关条约》(1895年)
1、1895年4月,中国与日本在日本马关签 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中方代表是 李鸿章,日方代表是首相伊腾博文,这一 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 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5、西方列强第一次进北京是:1860年英法 联军;第二次进北京是:1900年八国联军。


二、《辛丑条约》(1901年)
1、《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是:1901年, 中方代表是:李鸿章;八国分别是:俄、 英、美、日、德、法、意、奥。这一条约 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完全变成了“洋人 的朝廷”。


2、《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是:(1)清政府向 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收作担保,分39 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2)划定北京东交 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 在界内居住;(3)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 活动;(4)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炮台,允许各国 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上)期末复习提纲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英国发动的首次打开中国大门的侵略战争是鸦片战争。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 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这个是指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是: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其依据或根本原因是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的新课题是:捍卫民族独立,发展近代文明。

3、近代史上西方列强不满既得利益,以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为目的而发动的侵华战争是第二次鸦片战争。

战争前后,俄国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列强的侵略势力由沿海向内地发展。

4、1860年,火烧圆明园的军队是英法联军,属于历史史实。

它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

5、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主要内容是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等。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要除去中国设在经商道路上的无数障碍。

”鸦片战争结束。

该条约主要内容不包括严禁鸦片。

《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内容最能体现英国这一意图。

《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这说明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

6、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彪炳青史的民族英雄。

他的主要功绩是领导虎门销烟。

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衙门中吸食最多,如幕友、官亲、长随、书办、差役,嗜鸦片者十之八九,皆力能包庇贩卖之人。

”这反映当时政府吏治腐败。

1841年林则徐有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列强侵略中国的史实最能证明林则徐预言的是沙俄割占中国领土150多片平方千米。

6、虎门销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

7、1851年1月洪秀全率众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朝历史上的康熙帝和林则徐都( ) A.严厉禁止鸦片泛滥 B.坚决维护民族利益 C.打败了沙俄侵略者 D.促进了台湾的发展 南京静海寺安置一尊1.842米高的警世钟,钟上 刻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八个大字。其中 的“前事”指的是( ) A.英美等国向中国输入鸦片 B.虎门销烟 C.《南京条约》的签订 D.开放南京为通商口岸
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富于反抗精神; 落后就要挨打。

“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 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 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 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 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 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
你认为材料中所说的“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 指的是哪三次战争?
《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相比较,最主要 的不同在于( ) A.列强索取的赔款更大 B.列强获得了向中国商品输出的特权 C.列强获得了向中国资本输出的特权 D.列强割占了台湾

19世纪末以“扶清灭洋”为旗帜的反帝斗争是 ( ) A.禁烟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洋务运动
1896年的某天苏州一家日本工厂内机器轰鸣……这 种情况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温馨提示: (可以从列强的侵略和
中国人民的抗争等方面考虑.)
从西方列强的侵略认识到: 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清政府的腐败 无能;勿忘国耻,奋发图强等等; 从中国人民的抗争认识到: 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勇于斗争、敢于反抗 的勇气和精神。
《南京条约》中破坏中国关税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规定分别是( ) A.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 B.割让香港岛,中英共同协定关税 C.中英共同协定关税,割让香港岛 D.领事裁判权,割让香港岛 19世纪70年代,利用阿古柏事件出兵占领伊犁 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俄国
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中国的民族危机。 大大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八国联军侵华
背景: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经过: 大沽口→天津→北京 结果: 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 内容:①赔②划③禁④拆 驻 影响: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 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与中 国人民的抗争
列强的入侵
四次侵华战争
鸦片战争——英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 中日甲午战争——日本 八国联军侵华——英俄德法美日意奥
三大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鸦片战争
原因:虎门销烟(直接原因); 打开中国市场(根本原因) 经过: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结果: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 内容: 割赔五协 影响: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开始沦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0世纪初的八国联军侵略战争与前几次侵华战争的 不同点是( ) A.列强联合发动 B.是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 C.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而发动 D.侵略者获得了在中国投资设厂的权利
清政府被称为洋人的“守土长官”、“洋人的朝 廷”是在( )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后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最主 要表现在( ) A.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向外国侵略者开放中国 内地 C.划定使馆界,不允许中国人居住 D.严禁中国人参加反帝活动
从《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反映出列强侵华 的趋势是( ) A.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B.从经济侵略到政治侵略 C.从开通商口岸到割占领土D.从单独侵略到共同侵 华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慈禧太后批准了《议和大 纲》,提出了“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这说明(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清政府腐败无能 C.北洋舰队的失利使中国无力再 战 D.中国割让了黑龙江北岸大片国土
林则徐—— 虎门销烟 (师夷长技以制夷) 魏源——《海国图志》 太平军—— 痛打洋枪队 (打击外国侵略者) 左宗棠—— 收复新疆 (维护主权、领土) 邓世昌—— 黄海大战中殉国 (打击外国势力,振奋人心,鼓舞士气)
即中国是怎样一步 步地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的?
鸦片战争 (1840—1842)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南京条约》
开始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
大大加深半殖 民地化 完全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
《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 (1900—1901)
《辛丑条约》
认识中国失败的原因

根本原因:
中国社会(封建制度)的落后

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原因: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领导者指 挥错误、官兵的贪生怕死妥协 投降、武器的落后等
学了这段历史,你有什么感想?
第二次鸦片战争
原因:英国不满足既得利益。英国的无理要 求遭到清政府的拒绝。 经过:火烧圆明园 结果:签订,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影响:进一步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
甲午中日战争
背景:日本蓄意挑起甲午战争 过程:黄海大战(重要战役) 结果: 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 内容:①赔款②割地③增开通商口岸④设工厂 影响: 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对文中所说的“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中国 人民“反侵略”的斗争有哪些?请列举出来。
林则徐虎门销烟(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太平 天国运动中太平军痛打“洋枪队”;左宗棠抗击 沙俄收复新疆的斗争;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等 清军将领抗击日军斗争。
针对中国19世纪这种“入侵和反入侵“的斗争, 你有什么感想和看法?请说说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