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试题(含答案)(1)

合集下载

【好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试卷(带答案)

【好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试卷(带答案)
A.杨秀清B.李秀成C.洪秀全D.石达开
22.学习完《太平天国运动》一课后,一名同学回家给爸爸讲述有关太平天国的故事。你认为下列内容不正确的是( )
A.1851年洪秀全率众在金田村起义
B.太平军取得了北伐、东征和西征的胜利
C.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D.在中外势力的联合剿杀下失败
23.在太平天国运动中,西方侵略者指挥的“洋枪队”,和清政府共同镇压天平军,这说明
A.19世纪中期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持续增长B.五口通商便利了英国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C.英国发动战争导致了自然经济完全解体D.中国的封建经济抵制了英国的商品倾销
15.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主张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这份纲领性文件是( )
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C.《北京条约》D.《明定国是诏》
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
C.三民主义D.《警世钟》
18.下图中①②两段是中俄两国在不同时期的国界,其中确定①段国界的条约是中俄
A.《瑗珲条约》B.《尼布楚条约》C.《北京条约》D.《勘分西北界约记》
19.外国船(包括兵船)可以往来于沿海各通商口岸, 也可以在长江一带自由通航。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 )
A.太平军已攻陷北京市B.清军11.下列太平天国的诸项活动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严惩外国侵略者
C.发表《资政新篇》
D.反对封建统治
12.19世纪初的一位英国商人说:“只要中国每人买一顶棉制睡帽,就够曼彻斯特所有工厂生产几十年。”这句话揭示了( )
7.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为了把中国变为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英国借口鸦片贸易受阻,发动了鸦片战争。故B项正确;赔偿鸦片的损失是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排除A;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已经成为工业强国,排除C;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排除D。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1999年,国际天文学会决定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林则徐星”,以永久纪念他的功勋。

以下与林则徐相关的史事是()A.虎门销烟B.金田起义C.戊戌变法D .义和团运动2.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指出,“鸦片战争的进程和结果迫使林则徐重新认识对手。

于是他竭力主张买炮、买舰,同时派人翻译外国人所办的刊物”。

这说明林则徐()A.准确分析了中国战败的原因B.显示了反抗外来侵略的意志C.认清了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D.表现了接纳先进事物的开明3.清代朱琦在《关将军挽歌》中写道:“飓风昼卷阴云昏,巨舶如山驱火轮,番儿船头擂大鼓,碧眼鬼奴出杀人……将军料敌有胆略,楼橹万艘屯虎门……”,材料所述历史事件发生在()A.鸦片战争中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C.虎门销烟中D.《北京条约》签订后4.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其实英国在要求外交平等及商业机会等方面代表了西方各国的愿望。

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

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他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

”费正清认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A.合法倾销鸦片B.打开中国市场C.购买中国茶叶D.掠夺中国文物5.“从这个条约的签订,就开始改变了明清以来朝贡贸易、或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等中国与外国人之间经商的习惯和组织,开始了新的贸易制度。

一夜之间,过去原本举足轻重的行商遭到削弱。

”这个条约是()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6.关税是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的主要体现。

观察下图,分析导致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A.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B.中国纺织技术较弱C.英国机器棉纺织业发达D.关税自主权的丧失7.1825年,歇夫列里提出最佳火药配方的硝、硫、炭配比应为74.84%、11.84%、11.32%,但关天培的火药配方仍是8:1:1,也无法像英国一样在工厂中生产高纯度硝和硫。

【易错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试卷附答案(4)

【易错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试卷附答案(4)

一、选择题1.列强加紧对中国的侵略,迫使清政府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上述事件发生在A.鸦片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甲午战争期间D.八国联军侵华期间2.下图是近代某次侵华战争示意图。

侵略军的暴行是A.拆毁大沽炮台B.割台湾、澎湖列岛C.洗劫焚烧圆明园D.开放通商口岸3.19世纪初的一位英国商人说:“只要中国每人买一顶棉制睡帽,就够曼彻斯特所有工厂生产几十年。

”这句话揭示了A.中国人不喜欢棉纺织品B.英制睡帽难以运到中国C.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D.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4.“打下了清王朝的大半江山……领导者内讧,加之清政府的围剿……最终以失败告终。

”材料描述的是A.武昌起义B.黄花岗起义C.太平天国运动D.义和团运动5.电影《湄公河行动》讲述了行动小组为解开中国商船船员遇难所隐藏的阴谋,最终揪出毒品贸易幕后黑手诺卡的故事,早在170多年前,一位民族英雄在广州已经用行动表达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决心和勇气,他就是A.关天培B.魏源C.林则徐D.郑和6.据《洪仁玕自述》记载:“丙辰年(1856年)……东王升天,北王亦丧。

丁巳,翼王远征。

”材料所述事件的影响是A.太平天国运动爆发B.太平天国达到全盛C.太平天国由盛转衰D.太平天国运动失败7.1853年,太平天国制定并颁布了建国纲领,该纲领规定按照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反映了农民获得土地、平均分配产品的愿望。

这个纲领是A.《天朝田亩制度》 B.《论持久战》C.《申报》D.《资政新篇》8.从2017年12月1日起,中国187项消费品进口税下调,海关称创历年之最。

关税收入是一个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之一,中国近代史上,失去关税自主权开始于哪一条约的签订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9.《马关条约)中反映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丰的内容是A.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B.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D.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10.沙俄外交大臣曾经得意地说:“1900年的对华作战,是历史上少有的最够本的战争。

新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试题带答案

新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试题带答案
18.帝国主义国家组织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
A.镇压义和团运动B.维护清王朝统治
C.维护和扩大在华权益D.迫使清政府妥协
19.八年级某班同学学习了《鸦片战争》一课之后,对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形成了四种意见。正确的是
A.清政府被西方列强打败
B.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16.在一节“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的研讨课上,四位同学达成了“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小了阻力”的共识,并指明了自己的依据,你认为正确的是
A.甲同学: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
B.乙同学:太平天国颁布了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资政新篇》
C.丙同学:太平天国运动加速了清王朝和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
D.丁同学:太平天国运动是几千年来农民战争反封建的最高峰
17.鸦片战争后,鸦片大量进口,清政府极力搜刮,加捐加税。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由上述材料,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是由于
A.鸦片大量流人,威胁人民健康B.中英贸易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C.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激化社会矛盾D.第二次鸦片战争严重威胁中国主权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为“太平军”。1853年,占领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政权;为推翻清朝统治,进行北伐和西征,全盛时拥有中国半壁江山,故C符合题意;ABD与题干无关,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2.C
解析:C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鸦片战争中,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最后一项内容,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对中国危害最大,是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税率(关税)变化的主要原因。C项符合题意;图表中变化的时间是1843年,结合所学,1958年中俄签订《瑷珲条约》,A项不合题意;1895年签订中日《马关条约》,C项不合题意;1901年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最新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试题含答案

最新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试题含答案
2.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表格信息分析可知,1842年—1855年,英国对华鸦片贸易数量是越来越大,越来越多,据此可知中国清朝禁烟运动以失败告终,所以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在表格中体现不出来,排除,故选D。
3.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中示意图上的文字信息“英法联军”“圆明园”“北京”,可知是指英法联军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拆毁大沽炮台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结果,故A不符合题意。割台湾、澎湖列岛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结果,故B不符合题意。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洗劫焚烧圆明园,犯下了举世震惊的暴行,故C符合题意。开放通商口岸与题干中“侵略军的暴行”不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4.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A.俄国Fra bibliotekB.美国
C.法国
D.英国
15.如图是《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表中所反映现象造成的结果不包括
A.严重摧残了中国人民身心健康B.造成清政府白银大量外流
C.导致了清政府的禁烟D.是鸦片战争战败的主因
A.太平天国运动爆发B.太平天国达到全盛
C.太平天国由盛转衰D.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2.恩格斯曾说,俄罗斯“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使中国蒙受此损失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瑷珲条约》D.《辛丑条约》
13.晚清时期,外国列强能够在重庆开办工厂,这一现象始于下列哪一条约?( )
5.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中提到:“战争的本身并没有什么了不得之处,但这是第一次戮破‘天朝’威严门面。……不久他们即占领舟山之定海,封锁长江的出海口及珠江,才继续北上威胁中国首都。”下列对于这场战争影响的描述,正确的是

【好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模试题含答案(3)

【好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模试题含答案(3)

一、选择题1.有史学家指出:“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

”能够论证该观点的是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B.日本割占辽东半岛C.八国联军攻入北京D.北洋军阀割据混战2.鸦片战争前,英国运到中国的呢绒、布匹滞销的最主要原因是A.不符合中国人的消费习惯B.中国人民对侵略者的抵抗C.没有通商口岸,交易不便D.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排斥3.阅读下图。

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关税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中俄签订《瑷珲条约》B.中日签订《马关条约》C.中英签订《南京条约》D.清政府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4.范文澜在《中国近代史》中说,这一伟大行动“第一次向世界表示中国人纯洁的道德心和反抗侵略的坚决性,一洗多年来被贪污卑劣的官吏所给予中国的耻辱”。

“伟大行动”是( )A.虎门销烟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5.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有①白银大量外流②官员吸食鸦片,政治腐败③军队战斗力削弱④国土大量流失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6.1853年,太平天国制定并颁布了建国纲领,该纲领规定按照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反映了农民获得土地、平均分配产品的愿望。

这个纲领是A.《天朝田亩制度》 B.《论持久战》C.《申报》D.《资政新篇》7.中国以条约许外国通商,实以五口通商之约为始……自有五口通商之约,各国纷纷援例,而闭关之局,遂不复能守。

与“五口通商”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8.太平天国运动期间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前者是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B.后者成为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C.前者体现了农民阶级的革命理想D.后者为维新派所制定并实际施行9.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右图是小王同学的听课笔记摘录。

据此可以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A.林则徐虎门销烟B.郑成功收复台湾C.戚继光抗击倭寇D.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2.《南京条约》签订后,条约的文本一直存放在两广总督衔门,而且并未颁行,可见,清政府并不准备认真执行,但《南京条约》的签订却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表现在()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C.民族交融的趋势不断加强D.科学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3.1909年5月,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率领四艘老旧的舰船,缓缓驶出三亚榆林港,开始对西沙群岛进行巡阅。

这是沉默多年的中国海军重返南海的一次努力,也是晚清时期一次意义深远的主权宣示行动。

近代中国主权遭到破坏始于()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雅克萨之战D.太平天国运动4.“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中人中国,而女红失业。

”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A.《南京条约》签订后B.《援挥条约》签订后C.《北京条约》签订后D.《天津条约》签订后5.“中国皇帝陛下同意,英国臣民及家人仆从,从今以后获准居住广州、厦门、福州府、宁波和上海的城市或镇,以进行通商贸易,不受阻挠和限制……”材料描述的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6.1838年,林则徐上书道光帝,痛陈鸦片“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由此可知,他主张严厉禁烟的原因是()A.闭关锁国,腐败不堪 B.兵弱银荒,国力日衰 C.列强瓜分,国家危亡 D.惩治毒贩,打击侵略7.以下是某班同学搜集的反映历史的四部影片,若按影片主题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鸦片战争》②《甲午风云》③《火烧圆明园》④《林则徐》A.④①③②B.①②③④C.②①④③D.③①②④8.有史学家指出:“如果说鸦片战争主要是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测试题-部编版(含答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测试题-部编版(含答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测试题-部编版(含答案)一、选择题1. 下图是1820—1840年间,中国一项进口物品的统计图。

请根据这一时段的历史知识判断,该物品指的是()A. 谷物B. 棉纱C. 鸦片D. 茶叶2.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这反映了中国()A.开始丧失司法自主权B.对外贸易处于入超地位C.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D.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3.“列强的炮声惊醒了清王朝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抗争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

”“列强的炮声”指的是()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鸦片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4..关于鸦片战争,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虎门销烟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B.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C. 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D.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5..英国和法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A. “亚罗号事件”B. 到北京换约受阻C.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D. “马神甫事件”6.作为鸦片战争的胜利者,英国人倍感失望,因为中国人不愿与他们接触,通商口岸并没有带来所期望的贸易扩张。

英方认为,唯一的解决办法是获得更多的租界。

1856年,曼彻斯特商会声称:”我们同中国的贸易直到买卖权扩展到我们现在所局限的港口以外的地方,才能得到充分发展。

”材料主要体现了() A.鸦片战争对中英双方的全面影响B.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C.中英两国不同的经济结构和政策D.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和趋势7.陈旭麓说:“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因在“这场战争”中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A.《尼布楚条约》B.《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8.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主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1.有史学家指出:“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

”能够论证该观点的是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B.日本割占辽东半岛C.八国联军攻入北京D.北洋军阀割据混战2.恩格斯曾说,俄罗斯“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

使中国蒙受此损失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瑷珲条约》D.《辛丑条约》3.他创立了拜上帝会,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时间最长的农民起义运动,在南京建立了和清政府相对抗的革命政权……建立政权之后,开始乐享其成,不思进取,最终太平军内部争权夺利,以失败而告终。

“他”是A.韦昌辉B.洪秀全C.杨秀清D.石达开4.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有①白银大量外流②官员吸食鸦片,政治腐败③军队战斗力削弱④国土大量流失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5.英国对华鸦片贸易统计表(单位:箱)据此可知中国()A.中国沦为英国的原料产地B.清政府丧失了海关管理权C.中国的半封建化程度加深D.清朝禁烟运动以失败告终6.“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

”诗句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是A.虎门销烟B.签订《北京条约》 C.义和团运动D.签订《马关条约》7.据《洪仁玕自述》记载:“丙辰年(1856年)……东王升天,北王亦丧。

丁巳,翼王远征。

”材料所述事件的影响是A.太平天国运动爆发B.太平天国达到全盛C.太平天国由盛转衰D.太平天国运动失败8.1853年,太平天国制定并颁布了建国纲领,该纲领规定按照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反映了农民获得土地、平均分配产品的愿望。

这个纲领是A.《天朝田亩制度》 B.《论持久战》C.《申报》D.《资政新篇》9.中国以条约许外国通商,实以五口通商之约为始……自有五口通商之约,各国纷纷援例,而闭关之局,遂不复能守。

与“五口通商”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0.太平天国运动期间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前者是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B.后者成为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C.前者体现了农民阶级的革命理想D.后者为维新派所制定并实际施行11.晚清时期,外国列强能够在重庆开办工厂,这一现象始于下列哪一条约?()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2.近代史上某条约规定:“长江一带各口,英商船只俱可通商……准将至汉口溯流至海各地,选择不逾三口,准为英船进出货物通商之区。

”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B.《黄埔条约》C.《天津条约》D.《北京条约》13.能够区分历史事实描述、历史史料、历史观点及历史评价等是我们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

下列属于历史评价的是A.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将农民起义推到历史最高峰B.第二次鸦片战争沙俄割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C.《北京条约》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外,又增开天津为商埠D.以上三条酌定银数共二千一百万元14.太平天国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保暖”的理想社会的方案体现在A.“拜上帝会” 的创立 B.《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C.《资政新篇》的提出 D.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15.外国船(包括兵船)可以往来于沿海各通商口岸,也可以在长江一带自由通航。

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A.《南京条约》签订后B.《天津条约》签订后C.《辛丑条约》签订后D.《九国公约》签订后16.下图是1843年前后我国主要进口货物关税税率统计表。

导致图中税率发生剧变的主要原因是A.割地赔款B.五口通商C.协定关税D.公使进京17.鸦片战争后,鸦片大量进口,清政府极力搜刮,加捐加税。

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由上述材料,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是由于A.鸦片大量流人,威胁人民健康B.中英贸易中国处于出超地位C.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激化社会矛盾D.第二次鸦片战争严重威胁中国主权18.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A.长期的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B.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C.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D.民族矛盾取代阶级矛盾19.八年级某班同学学习了《鸦片战争》一课之后,对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形成了四种意见。

正确的是A.清政府被西方列强打败B.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C.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D.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0.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认为:“在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是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

”以上观点,说明了鸦片战争A.爆发的历史背景B.对中国社会的影响C.失败的根本原因D.过程中的重要战役21.恩格斯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这个国家是A.英国B.日本C.法国D.俄国22.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

版图的变化与哪国有关?()A.美国B.日本C.英国D.俄国23.在禁烟运动中,林则徐主张对外商“正常贸易者,加以优待,倘有带烟发觉,立正刑诛。

”材料表明林则徐①支持正常贸易②反对鸦片走私③维护民族利益④反对协定关税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4.范文澜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在概括太平天国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时说:“宗派、等级、享乐主义三种思想,总根源在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私有性……正是这些特性的反映,也决定了太平天国的必然崩溃。

”最能体现这些特性的是A.金田起义B.定都天京C.天京事变D.北伐西征2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他不计个人得失,上书皇帝,严禁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二百多万斤鸦片。

“他”是( )A.林则徐B.关天培C.左宗棠D.邓世昌【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10月---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圆明园,并抢劫财物烧毁圆明园全园,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故A 符合题意;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割占辽东半岛,故B不合题意;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北洋军阀割据混战与题干无关,故C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A。

2.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使中国蒙受此损失的条约是《瑷珲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中俄《瑷珲条约》条约是近代割地最多的条约,C符合题意;鸦片战争后中英签订《南京条约》,A排除;《天津条约》不是与俄国签订,B排除;《辛丑条约》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与材料内容无关,D排除。

故选择C。

【点睛】注意掌握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的史实。

3.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时间最长的农民起义运动——太平天国运动,B符合题意;ACD项人物都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代表人物,但不是拜上帝会的创立者,排除。

故选择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理解与识记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史实。

4.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国土大量流失不是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④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鸦片的输入,造成了白银大量外流,严重影响清政府的财政,①符合题意;银价上涨,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大批官僚、地主吸食鸦片,政府更加腐败,②符合题意;士兵也吸食鸦片,军队战斗力被削弱,③符合题意。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本题选择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理解与识记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的相关史实。

5.D解析:D【解析】【详解】依据表格信息分析可知,1842年—1855年,英国对华鸦片贸易数量是越来越大,越来越多,据此可知中国清朝禁烟运动以失败告终,所以D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ABC三项均在表格中体现不出来,排除,故选D。

6.A解析: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

”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粤海销烟……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分别是指虎门销烟,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的内容,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掌握重大历史事件的识记能力,近年来创设新情境,挖掘新史料或从新史观的角度看待传统重大历史事件的情形越来越明显,需要学生多锻炼这方面的能力。

7.C解析:C【解析】【详解】依题干据材料“丙辰年(1856年)……东王升天,北王亦丧。

丁巳,翼王远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材料所说的“东王升天,北王亦丧。

翼王远征。

”指的是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发生内讧,先是韦昌辉杀了杨秀清,继而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负气出走。

史称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发生在1851年,B项发生在1853年,D项发生在1864年。

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点睛】本题是材料型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认真阅读材料并根据题意抓住关键语句“东王升天,北王亦丧、翼王远征”,提取有效信息,排除无效信息。

联系教材及相关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将材料反映的内容同相关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准确做出判断—天京事变。

8.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853年,太平天国制定并颁布了建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这反映了农民获得土地、平均分配产品的愿望,A正确;《论持久战》是指导全国抗战的理论纲领,排除B;《申报》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的标志,排除C;《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排除D。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识记能力。

在理解《天朝田亩制度》内容的基础上来解答此题。

9.A解析: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五口通商之约、闭关之局不复能守”是关键词语,结合所学知识,1842年8月,中英签订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内容是: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