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句子成分分析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5课《荆轲刺秦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5课《荆轲刺秦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第5课《荆轲刺秦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知识与能力】1、积累文中的文言词句并进行归类整理。

2、正确分析鉴赏荆轲这个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词语2、学习本文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教学难点】用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评价荆轲刺秦的历史【课文分析】《荆轲刺秦王》是篇文言课文,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

司马迁撰写《史记刺客列传》时,几乎照录全文。

文章记叙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刻画了一个为了捍卫自己的国家安全,不惜牺牲自己性命的英雄——荆轲的形象。

文章对荆轲行刺前的精心准备做了较详细的叙述,对行刺的过程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读来惊心动魄,荡气回肠。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斩首行动”是现代军事战争中较为常用的战术,其核心是斩杀敌方最高军事指挥首脑,借以瓦解敌军。

而且我们说美国打伊拉克的时候就是运用了这一战术。

然而在我国古代也有人用过这样的战术,那就是战国末期,燕国太子丹命令荆轲刺杀秦王,好,那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这个刺杀故事。

(教师板书:荆轲刺秦王)(板书课题)简介荆卿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

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

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

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

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

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

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二、解题:1、关于《战国策》《战国策》是西汉学者刘向所整理、校订的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是一部国别体的史书。

该书记载了战国时期二百三四十年间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一些活动,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语言流畅,记人、记事形象生动。

全书共三十三篇,十二策。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梁河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一第一次月考试卷语文试卷命制:高一语文组审核:温绍鹏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3小题。

春秋时代,战争是为了争夺霸权或政权,结盟聚会是为了消除冲突。

冲突频繁,会盟燕享频繁,言志便成最佳选择。

会盟燕享中的诗礼交锋,直接影响了士君子的价值判断与人格修养。

列国名卿的外交才能,多半表现在熟谙《诗》礼、智能达变上。

鲁襄公十六年,晋侯与诸侯在温地宴会,各国大夫皆赋诗言志,而齐国的高厚歌诗与舞不配,结果惹怒晋国,高厚只好落荒而逃。

鲁襄公二十八年,齐国庆封逃难到鲁,叔孙豹让乐工诵《茅鸱》骂他,他竞茫然不知。

鲁昭公十二年,宋华定到鲁国出差,鲁人赋《寥萧》以示友好与祝福,他毫无反应。

这些在当时都是“国际笑话”。

因而这个时代要求士君子必须熟谙《诗》礼,出使四方而能专对。

鲁昭公七年,鲁国孟僖子陪昭公到楚国参加会盟,因不能以礼应对而抱恨终身,临终前要儿子跟孔子学礼。

熟谙《诗》礼,关乎文化修养与基本素质,即春秋时所谓的“文”。

鲁襄公三十一年,北宫文子评论郑国的贤臣是:子大叔“美秀而文”,公孙挥“善为辞令”。

在礼治思潮下,整个时代的士君子,无不以《诗》礼为立身之本,以求自我实现。

因此,春秋大国曾兴起研究《诗》礼的热潮;一些小国,为了交往大国,也不得不研究诗礼;连当时的戎狄也加入此列。

但这时不像汉唐那样研究《诗》的本意或寻求圣人的微言,而是将《诗》认作与“礼”有诸多联系的圣典。

《左传》几乎是把《诗》作为“礼经”来用的,其所有的引《诗》段落似乎或多或少都与礼有些联系。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学习目标】⑴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学习概括人物形象的方法。

⑵情感目标:感受梁任公的人格魅力和爱国情怀。

【知识储备】梁实秋(1902-1987),中国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

原名治华,浙江杭县(今余杭)人。

其创作以散文小品著称,风格朴实隽永,风趣幽默,作品有:散文集《雅舍小品》、《雅舍小品》(续集);文学评论集《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秋室杂文》;译著《莎士比亚全集》、《远东英汉大辞典》等。

2.了解背景1922年3月,梁启超应清华文学社之邀,在清华学校作了《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的专题演讲。

本文即是梁实秋对这次演讲的记述。

课文题为记一次演讲,好像是记事,其实是写人,通过写一次演讲的情景来表现梁任公的一些特点,并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本文撷取最有价值的记忆片段构思成文,篇幅短小,语言简练,意味深长,精彩纷呈,把对老师的真挚情感融于叙述描写之中。

【课前作业】1、阅读相关资料,对梁实秋、梁启超有所了解。

(见资料一、二)2、给加点的字注音:戊.()戌.()主角.()箜.()篌.()激亢.()迥.()乎不同蓟.()北叱.()咤.()风云莅.()临【课堂探究】1、作者通过记一次演讲刻画出来一个鲜活的梁任公,那么作者给我们刻画了一个怎样的梁任公呢?勾画的语句属于人物哪方面的描写?表现人物什么样的性格?请同学们用最简练的语言旁注在书上。

1、小组展示:小组代表将勾画的语句及旁注的内容用简练的语言抄在小黑板上(写本小组认为最精彩的三处即可),进行交流展示。

(小组在交流展示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诵读有关精彩语句或片段或适当点拨。

)1. 作者是怎样描写梁启超先生的开场白的?他对此作何评价?答案:“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这是开场前的动作。

开场白的语言:“‘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从中我们也可以感觉到一位活生生、有那么一点点谦逊其实又非常自信的梁启超先生了。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一:1《沁园春·长沙》学案缺答案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一:1《沁园春·长沙》学案缺答案

《沁园春·长沙》学案【学习目标】1。

感知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有感情地诵读、背诵并默写。

2.品味诗歌语言,体会其中画面美以及其中的炼字艺术。

3。

了解诗歌中景物描写手法、修辞手法、抒情手法等表现手法的运用.【知识储备】1.作者简介、背景探寻、文体知识等(详见《创新设计课堂讲义》第1、2页)2.意象和意境意象:“意"是指作者的思想感情,“象”就是具体事物,又叫“物象”。

“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指包含作者思想感情的具体事物或景象.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

也就是融入了作者情感特点的画面。

3.表现手法包括:修辞手法、描写手法和抒情手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比、排比、反复、设问、反问、对偶、对比、借代、引用等。

描写手法包括人物描写手法、景物描写手法。

对人物的正面描写手法有: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对人物的侧面烘托(描写)手法有:环境烘托、他人言语烘托、他人评价或作者主观倾向、故事情节烘托等。

对人物的描写还有细节描写。

描写景物的手法有:白描、工笔、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衬托(正衬反衬)、视觉变化(远近结合、俯视仰视)、色彩变化、通感、细节描写、点面结合、多种修辞结合等.常见的抒情手法有:⑴直接抒情(直抒胸臆)⑵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衬托(包括正衬、反衬: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象征、虚实结合、借古讽今、怀古伤今、用典抒情等。

3.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方法:⑴知人论世,通过了解作者,联系写作背景来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

(2)根据诗歌内容找关键词(情感词、色彩词)、关键句(表现情感的句子)(3)根据诗歌表现手法来推敲思想情感.【课前学习】1.做好课文预习,结合课文注释,借助《创新设计课堂讲义》来标注读音、辨析字形、勾画并理解文中重点字词和成语的意思。

2.熟读诗歌,并完成知识储备内容的识记和了解.3.结合诗歌内容,感知诗歌画面,说说词的上片写了哪些景物(意象),描绘了什么画面?词的下片叙述了哪些事,讲述了哪些情景?【合作探究】1.词的上片在写景上有什么特色?2.词的上片写景部分用词精炼,请找出哪些字用得好,并说明其巧妙之处?3.结合词的上下片内容,说说上下片分别抒发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怀,分别用了哪些表现手法?【目标检测】1.完成《创新设计分层训练》基础达标第6题默写题。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 5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 5

《荆轲刺秦王》知识检测姓名:班级:一、基础知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荆轲.(Kē)拜谒.(yè)督亢.(hánɡ)戮.没(lù)B. 偏袒.(tǎn) 扼.腕(è) 濡.染(rú) 怯懦.(ruò)C. 淬.火(cù) 忤.视(wǔ) 铁杵.(wǔ) 拊.心(fǔ)D. 创.伤(chuānɡ) 瞋.目(chēn) 箕.踞(jī) 目眩.(xuàn)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见:看见B. 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涕:眼泪C. 乃遂私.见樊於期私:私自、私下D.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被:受3.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今行而.无信②图穷而.匕首见③丹不忍以.己之私④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A.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B.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C.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B.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C.秦王还柱而走 D.卒起不意,尽失其度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B.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C.吾每念,常痛于骨髓..D.愿大王少假借..之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进兵北.略地②函.封之③箕.踞以骂曰④樊於期乃前.曰⑤其人居远.未来⑥使使以闻.大王⑦太子迟.之⑧发尽上.指冠⑨群臣怪.之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③⑧⑨/④/⑤/⑥⑦C.①②③⑧/④/⑤/⑥/⑦⑨D.①②③/④⑥⑦⑨/⑤⑧7.下列句子中,特殊句式现象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B.见燕使者咸阳宫C.嘉为先言于秦王D.使毕使于前8.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②使工以.药淬之③以.次进④以.故荆轲逐秦王⑤乃以.手共搏之⑥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⑦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⑧箕踞以.骂曰A. ②③B. ①⑦C. ④⑤D. ⑥⑧二、课文精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社科类小阅读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1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社科类小阅读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1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社科类小阅读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从次贷危机到金融风暴(一)低利率的诱惑和对经济形势的乐观情绪,让无数尚无力购房的美国人选择了贷款买房。

放房屋抵押贷款的金融机构提供的按揭贷款便是次级贷。

次级贷主要是对信用分数较低、没有收入证明或负债较重的人提供3到7年的短期贷款。

风险也就由此产生。

近年来,美联储连续l7次提息,大幅攀升的利率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负担。

美国住房市场开始大幅降温。

借款人无法按期偿还借款,购房者难以将房屋出售或者通过抵押获得融资。

由于抵押资产价值缩水,导致次级贷危机爆发。

金融衍生品放大危机。

包括放贷公司、投行、资产评级公司、对冲基金在内的整个金融链条都受到危机冲击。

原因就在于,美国的金融衍生品发展得太快了。

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华尔街投行将原始金融产品分割、打包、组合开发出多种金融产品,根据风险等级出售给不同的金融机构或个人。

在这个过程中,原始金融产品被放大为高出自身价值几倍或十几倍的金融衍生品(比如担保债务权证等),这就极大地拉长了交易链奈。

从本质上看,这类金融衍生品并没有降低投资风险,它仅仅是将风险进行转移,而且随着金融衍生品的不断开发,风险在无限分散的同时,也变得越来越隐蔽。

由于金融衍生品蕴含着巨大利润,无论美国本土还是海外,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了对这种金融产品近乎疯狂的追求,这正是次贷危机能够波及到全球的原因。

金融衍生品是一把双刃剑,它能分散风险,但它的滥用则会导致金融链条上的环节一个接一个失控。

监管政策的失误助长风暴。

在格林斯潘执掌美联储期问,他主张美国央行降低抵押贷款的标准,导致相当一部分信用不佳的贷款人以低廉成本通过贷款购买房屋。

监管机构的失职到了可笑的地步:华尔街的银行和证券公司可以光明正大地把亏损投资不列入“资产负债表”,以达到欺骗投资者的目的。

错误的股市政策推波助澜。

美国证交会鼓吹实行“裸卖空”措施。

“裸卖空”是投资者在向券商交纳一定数量的保证金后,在没购入股票之前就可以直接在市场上卖出这些股票,待股价下跌时再买入股票,以获取利润。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一中2021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检测题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一中2021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检测题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一中2021高中语文第一单元检测题新人教版必修1一、基础知识(35分)1.以下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2.以下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 ) (3分)A.悠长風子斐然成章榆荫另辟蹊径B.浮藻迷盲通宵达旦编纂拭目以待C.有尝徇私怨天尤人笙萧过犹不及D.责骂刍议天伦叙乐砥砺风雨如晦3.以下句中加点词语的说明不准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3分)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像染过一样)B.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飞翔在空中)C.彳亍(走走停停的样子)..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阻止)4.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3分)A.词是我国古代的诗体,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朝,它可配乐演唱,句式犬牙交错,又名诗余、长短句、曲词、曲子词、乐府等。

B.《沁园春·长沙》中,“沁园春”是词牌名,它规定了一首词的字数、句数、阕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题目,它揭露词的内容。

C.按字数的多少,词可分为小令(58字之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

以是不是分段来划分,词又有单调、双调、三调、四调的区别。

D.文学史上一样把“五四”后创作的诗歌称为现代诗歌,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因沿用了古典诗词的形式,因此属于古典诗词。

5.补出以下各句中的空缺部份。

(11分)(1)看万山红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百舸争流。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主沉浮?(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粪土昔时万户侯。

(4)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软泥上的青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甘愿做一条水草!(6)撑一只长篙,______________________,满载一船星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云南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上册

云南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上册

云南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一上册梁河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题(本试卷满分150,考试时间150分钟)第I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即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

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不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它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

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收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林非子》。

《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本书成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

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佚籍大量出土,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1973牛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比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以抄写于文帝初。

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黄”、“老”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

郭沐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

《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妙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

同时,《黄帝书》与《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二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皇帝书》的引用阐发。

申不害和慎到的年代,前人推为战国中期,《皇帝书》不应更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句子成分分析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 知识要点
1.句子成分的名称及划分符号
六种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划分符号:主语谓语——宾语
定语()状语 [ ] 补语 < >
①句子主要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

修饰成分是:定语、状语、补语。

②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可用‖划开。

2.(1)划分句子成分,首先要研究主语、谓语、宾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谓语:是陈述主语,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做什么”或“怎么样”。

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句子一般有两种情况:写人、写物(写事)。

①.写人
格式:“谁”+“做”+“什么”
(主语)(谓语)(宾语)
例:杨亚‖写字
主谓宾
(一中的)杨亚║[在课桌上]写<着>(毛笔)字。

②.写物
格式:“什么事”或“什么物”+“怎么样”
(主语)(谓语、宾语)
例:猫‖捉鱼
主谓宾
(一只)小猫‖[在盆边]捉了(一条)大鱼
(2)划分句子成分,还要抓住枝干(定语、状语、补语)
定语:在句子中起着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中心语的作用。

状语: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一般在谓语中心语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时间、地点、范围、情况等。

补语:对谓语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一般放在谓语中心语之后。

例:画眉唱歌
这是一个把主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单提出的句子。

原句是“两只美丽的画眉高兴地唱一首歌。


①.(两只美丽的)画眉
“两只美丽”是“画眉”——主语中心语的修饰部分,叫“定语”。

②.[高兴地]唱
谓语中心语“唱”前边的修饰、限制成分——“高兴”为“状语”。

③.(一首)歌
宾语中心语“歌”前的修饰、限制部分——“一首”为“定语”。

④.歌唱得<好动听>
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唱”,并放在它后面的部分——“好动听”为“补语”。

3.划分句子的口诀:主谓宾,定状补
主要成分主谓宾
修饰成分定状补
定语必在主宾前
谓前为状谓后补
“的”定“地”状“得”后补
例句:1、(英雄的)人民解放军<英勇地>保卫着(伟大的)祖国。

2、<通过暑假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

3、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4、(我们班)班长小红‖[每天]复习﹤一次﹥课文。

5、(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
的智慧和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