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塔城市第三中学苏教版高三语文高考精读基础练习(六)(含答案)
三中高考语文试卷真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漫步B. 沸腾C. 纷至沓来D. 沸沸扬扬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充分展示了我国科技创新的强大实力。
B. 近年来,我国空气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但仍需加大治理力度。
C. 他工作认真负责,深受领导和同事的喜爱。
D.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3. 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A. 我在图书馆里翻阅了一本关于历史的书籍。
B. 这位作家的作品在我国文坛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C. 他刚参加工作,就担任了重要的职务。
D. 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果。
4. 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准确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勃勃。
B. 夏天的夜晚,蝉鸣声声,使人难以入睡。
C. 秋天到了,金黄的稻田一望无际,丰收的景象令人喜悦。
D. 冬天的雪景,洁白无瑕,美不胜收。
5.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B. 岁月如歌,时光荏苒。
C. 花开富贵,竹报平安。
D. 雪花飘飘,如诗如画。
6.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不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我们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改写后:我们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B. 原句: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
改写后:他成绩优异,是因为他勤奋好学。
C. 原句: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改写后:不断增强的经济实力,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果。
D. 原句:他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付出了辛勤的努力。
改写后:辛勤的努力,他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付出了。
7. 下列各句中,表达效果不佳的一项是()A.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城市的夜晚格外美丽。
B. 那片湖泊,宛如一面镜子,倒映着天空的美丽。
C. 这座山峰,巍峨壮观,犹如一座天然屏障。
D. 那个孩子,聪明伶俐,是个讨人喜欢的小家伙。
新疆塔城市第三中学苏教版高三高考语文热点题型训练:正确使用实词(含答案)

高考语文热点题型训练板块一正确使用实词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台湾当局决定________“国统会”和“国统纲领”,是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公然挑衅和对台湾地区和平稳定的严重破坏。
②第一次庭审时,原告律师向法庭所作的________,揭露了三年来原告在这起家庭暴力案件中遭受虐待的真相。
③学校武术队参加省中学生运动会,________了七个单项比赛的六项冠军。
A.终止申诉囊括B.中止申述斩获C.中止申诉囊括D.终止申述斩获解析:“终止”表示结束或者停止的意思;“中止”着重指做事中途停止,适用范围比“终止“狭窄。
句①应选“终止”。
“申述”指详细说明(理由、来意等);“申诉”的词义较“申述”的词义范围小,它是指诉讼当事人或其他公民对已发生效力的判决或裁决不服时,依法向法院提出重新处理的要求。
句②指明了是“第一次庭审”,因此应该用“申述”。
“囊括”只适用于全部包罗的情况,用于句③,显然不如“斩获”恰当。
答案:D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李金华掀起的“审计风暴”,让普通的中国百姓看到了激浊扬清的希望,让________中国法治进程的人们聆听到了拨动法治政府琴弦的优美乐音。
②李存葆力求回避被日常生活________了审美效应的词语,自炼丹炉,让无知觉的汉字脆响出铁马冰河。
③台湾当局分裂祖国的________行径,必将受到历史的制裁。
A.关注消失卑鄙B.关注消逝卑劣C.关心消逝卑鄙D.关心消失卑劣解析:“关注”比“关心”多一层“重视”的意思,与句①强调的内容吻合,故选“关注”。
“消失”强调结果;“消逝”含有一个逐渐消失的动态过程,与句②的语境“渐渐失掉审美效应”相呼应,故选“消逝”。
句③的语境意义是明显的,是指台湾当局分裂祖国的丑恶行径。
“卑鄙”与“卑劣”虽然均为形容词,都可表示(言行)恶劣不道德。
相比之下,“卑鄙”强调丑恶,不道德,心地肮脏;而“卑劣”的意思是“卑鄙恶劣”,强调低下恶劣,词义更重,符合句意。
新疆塔城市第三中学苏教版高三高考语文热点题型训练:图表类转换(含答案)

高考语文热点题型训练板块一图表类转换1.下列图表是对我国少儿电视节目有关情况的抽样调查结果。
请仔细阅读,用简明语言完成后面的题目。
(1)由图表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针对结论提出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此题重点考查图文转换能力,要求考生根据图表信息,分析作答。
第(1)题要求准确分析所给图示并写出结论,第(2)题提建议看似开放性较强,实际上受第(1)题限制,要针对上面的结论至少从两方面提出建议。
答案:(1)动画节目收视成为少儿节目主流;动画片来源,日本一家独大。
(2)精选动画片,启迪少儿心智;打造国产动画精品。
2.分析下图,得出结论,并合理推断其原因。
要求:①语言表达准确、简明;②结论和原因均不超过25字。
宜万铁路开通前后恩施州公路、铁路和民航客运量对比图(1)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首图文转换题,考查考生对图表的理解能力。
答案:(1)结论:铁路开通后,客运量超过公路、民行、成为出行首选。
(2)原因:铁路出行比公路速度快,比民航费用低。
3.阅读方式在数字时代已发生变化,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最近完成了“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请根据以下两个统计表简要说明调查结果。
(数字媒介阅读包括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图文转换的能力。
对于本题,考生解答的关键是比较两个图表提供的不同信息。
新疆塔城市第三中学苏教版高三高考语文热点题型训练:古文阅读(含答案)

2015届高考语文热点题型训练 7.4古文阅读(含解析)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
《会试录》《乡试录》,主考试官序其首,副主考序其后,职也。
凡书亦犹是矣。
且.如国初时,府州县志书成,必推其乡先生之齿尊..而有文者序之,不则官于其府州县者也。
请者必当.其人,其人亦必自审其无可让而后为之。
官于.是者,其文优,其于是书也.有功,则不让于乡矣;乡之先生,其文优,其于是书.也有功,则官不敢作矣。
义取于独断,则有自为之而不让于乡与官矣:凡此者,所谓职也。
故其序止一篇,或别有发明,则为后序①,亦有但纪岁月而无序者。
今则.有两序矣,有累.三四序而不止者矣。
两序,非体也。
不当其人,非职也。
世之君子不学而好多言也。
凡书有所发明,序可也;无所发明,但纪成书之岁月可也。
人之患在好为人序。
唐杜牧《答庄充书》曰:“自古序其文者,皆后世宗师其人而为之。
今吾与足下并生今世,欲序足下未已之文,固不可也。
”读此言,今之好为人序者可以止矣。
娄坚《重刻〈元氏长庆集〉序》曰:“序者,叙所以作之指也,盖始于子夏之序《诗》。
其后刘向以校书为职,每一编成,即有序,最为雅驯矣。
左思赋三都成,自以名不甚著,求序于皇甫谧。
自是缀文之士多有托于人以传者,皆汲汲于名,而惟恐人之不吾知也。
至于其传既久,刻本之存者或漫漶..不可读,有缮写而重刻之,则人复序之,是宜叙所以刻之意可也。
而今之述者,非追论昔贤,妄为优劣之辨,即过称好事,多设游扬之辞,皆我所不取也。
”读此言,今之好为古人文集序者可以止矣。
——选自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九【注】①后序:写在书后面的序文,类似于后记。
1.下列各句全都体现作者观点的一组是()①主考试官序其首,副主考序其后②两序,非体也③无所发明,但纪成书之岁月可也④自是缀文之士多有托于人以传者⑤读此言,今之好为古人文集序者可以止矣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⑤D.③④⑤解析:用排除法。
①只是介绍《会试录》《乡试录》写序文的格式,不是作者的观点。
苏教版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①在黄昏的阳光下,你站在窗前,看着窗外的天空,你会看到云朵在天空中缓缓移动,它们时而聚集成团,时而散开成片,时而变幻出各种形状,仿佛在讲述着什么故事。
你可能会想象,那是一群无忧无虑的羊,它们在草原上悠闲地漫步;或者是一群翩翩起舞的仙子,她们在云端轻盈地旋转。
这些云朵,仿佛是天空的画家,用无尽的想象力绘制出美丽的画卷。
②然而,云朵并不是真正的画家,它们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在科学家眼中,云朵是大气中的水汽凝结而成的,它们的存在和变化,都与大气运动和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因此,云朵既是自然现象,也是气象研究的对象。
③云朵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从形状上,可以分为积云、层云、卷云等;从高度上,可以分为低云、中云、高云等。
每种云朵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象征意义。
比如,积云形态饱满,给人以厚重感,象征着稳重和力量;层云则像一层薄纱,给人以柔和感,象征着温柔和细腻;卷云则像细丝般缠绕,给人以轻盈感,象征着自由和飘逸。
④云朵在天空中的运动,也充满了神秘和魅力。
它们时而缓缓上升,时而急速下降,时而翻滚变幻,时而静止不动。
这些运动,既有规律性,又有随机性,让人捉摸不透。
正是这种运动,使得云朵在天空中的变化无穷,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⑤然而,云朵并非总是美丽的。
有时,它们会带来风雨雷电,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困扰。
这时,人们会对云朵产生厌恶之情。
但无论如何,云朵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它们的存在和变化,都是自然界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尊重自然,理解云朵的喜怒哀乐,与它们和谐共处。
【乙】⑥云朵,这个自然界中的奇妙现象,自古以来就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的笔触。
他们从云朵中汲取灵感,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以下是一些描写云朵的古诗词:①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②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苏教版高三语文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高三语文试卷(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位诗人是“初唐四杰”之一?A. 杜甫B. 王之涣C. 杨炯D. 白居易2.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曹雪芹B. 吴承恩C. 罗贯中D. 施耐庵3. 以下哪个成语出自《左传》?A. 画龙点睛B. 亡羊补牢C. 纸上得来终觉浅D. 一鼓作气4.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诗的作者是谁?A. 苏轼B. 李白C. 杜牧D. 王安石5. 下列哪部作品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A. 《呐喊》B. 《彷徨》C. 《故事新编》D. 《朝花夕拾》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论语》是孔子所著。
三中高考语文试卷答案及答案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恬静(tián jìng)暮气沉沉(mù qì chén chén)B. 碧落(bì luò)沧海一粟(cāng hǎi yī sù)C. 沧桑(cāng sāng)风和日丽(fēng hé rì lì)D. 遐想(xiá xiǎng)轰轰烈烈(hōng hōng liè liè)答案:C解析:A选项中“恬静”应读作“tián jìng”,B选项中“沧海一粟”应读作“cāng hǎi yī sù”,D选项中“遐想”应读作“xiá xiǎng”。
2. 下列句子中,语病最严重的是:A. 他虽然在学习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并没有骄傲自满。
B. 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药物,可以有效治疗癌症。
C.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D. 这个问题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因素,需要我们共同解决。
答案:A解析:A选项中“虽然”应放在“他”之前,语序不当。
3.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是:A. 月亮像一个大玉盘,高高地挂在天空。
B.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令人爱不释手。
C. 小明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孩子,他每天早早地起床学习。
D. 雨过天晴,阳光明媚,让人心情愉悦。
答案:B解析:B选项中使用了比喻修辞,将书的内容比作“丰富”,生动形象。
二、填空题1. 《离骚》的作者是______,这首诗主要反映了作者对______的强烈愿望。
答案:屈原;美政解析:《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主要反映了作者对美政的强烈愿望。
2. 下列词语中,属于成语的是______。
A. 满载而归B. 风和日丽C. 破釜沉舟D. 水落石出答案:C解析:C选项“破釜沉舟”是一个成语,表示下定决心,不顾一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读基础练习㈥A 组1.对下面一段文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看电影要张着嘴,边看边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看到恐怖场面要龇牙咧嘴蒙上眼睛。
看到好人受苦要叹息和抹眼泪。
看到英雄骑着马奔来要拚命喝彩。
看到扑朔迷离的场面要发出狐疑的“嗯?嗯?”声,并且要问周围的观众(不管是否相识):“他是谁?好人还是坏人?他死了吗?”看到结局要拍大腿而且大呼:“原来如此!”你试着这样做一做,你会获得不知道多少轻松,多少娱乐,多少天真活泼可爱趣味盎然,你会感到人生是多么美丽而电影艺术是多么灿烂辉煌。
A.看电影要轻松,不能过于严肃B.看电影要投入,领会其中趣味C.电影情节曲折,往往引人入胜D.电影虚假僵化,大多味如嚼蜡2.对下面一段文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不写作有利于自身修养,含而不露,晕而不眩,无欲无愠,不言不争,和众尚同,随波逐流,如智如愚,若存若没,大肚能容,开口便笑,随天地而周旋,寄日月以消长……这是何等的境界!何等的功夫,何等的太极阴阳八卦!A.不写作也自有一番独特的好处B.不写作难免会变得庸俗而迷信C.热爱写作的人是离不开写作的D.从事写作势必面对矛盾和斗争3.对下面一段文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万里长城吸引着八方的游客,不仅八达岭,还有慕田峪,修葺一新,缆车、旅店、餐馆、咖啡厅……一应俱全。
附近农民也忙于向中外游客兜售土特产,创收换汇,利国利民。
又成立了高规格的“长城学会”。
还举办了“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征文与捐款活动。
真好。
A.万里长城举世闻名,有重要的旅游开发价值B.万里长城受到普遍重视,得到了很好的开发C.对万里长城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尽如人意D.珍爱万里长城,根本不应把它变为旅游景点4.对下面一段文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回顾历史的时候,对于传统文化主体部分的儒学不能掉头不顾或视而不见;不仅应该辨别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和有利于人民的精华及与其相反的糟粕,而且应该弄清在今天的条件下哪些有利于现代化而哪些则于现代化不利。
没有抽象意义上的精华;某些成分、某些材料可能只对过去或将来的某个时期产生积极的价值。
今天我们只能持今天的标准。
A.儒学是传统文化的主体,应该在研究中给予高度的重视B.对儒学,应该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科学态度C.研究儒学的原则是在具体分析中看其对现代化是否有利D.在儒学研究中,超前、泥古都不可取,应以现实为标准5.对下面一段文字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新文化队伍中的人士,写毛笔字在总体上不如前代。
他们有旧学根基,都能写;但当主要精力已投注到新的文化方式之后,笔墨的优劣已不是他们的价值系统中的敏感部位。
陈独秀和胡适的毛笔字都写得一般,鲁迅、郭沫若、茅盾写得较好,鲁、郭两位或许还能跻身书法家的行列。
对他们来说,毛笔字主要已成为一种并不强悍的工具形态。
“文房四宝”,已完全维系不住他们的人格构架。
A.总的说来,从事新文化的人写毛笔字比不上旧文化人B.新文化人在毛笔字上的退步,是因为未投入主要精力C.新文化运动主将由于有旧学根基,毛笔字还差强人意D.是否以毛笔做单纯的书写工具,是新旧文化人的区别6.首句说“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春帆楼谈判的对话,可算是世界外交史上的奇谈”,为什么称为“奇谈”?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春帆楼谈判的对话,可算是世界外交史上的奇谈。
伊藤提出苛刻的媾和条件,开门见山不许讨价还价,说:“中堂见我此次节略,但有允不允两句话而已。
”李鸿章心虚胆怯,用被告的口吻问道:“难道不许分辩?”伊藤的回答是“只管辩论,但不能减少。
”活脱是上海的白相人攀谈:“闲话一句。
”关于台湾割让的时间,伊藤急不及待,限定一个月办完手续,李鸿章感到为难,说:“头绪纷繁,两个月才较宽裕。
台湾已是日本口中之物,何必着急?”伊藤竟覥着脸说:“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利害!”真是语妙天下,但一方何其蛮横,一方何其卑怯!B 组1.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他俨然换了个人:兴奋、激动、年轻了。
天气,真好;车子,轻快。
要不是马路上人多,自己又是快四十的人了,他真想痛痛快快喊上两嗓子:“我胜利啦!”他提着一网兜好吃的,怀揣着自学高考单科结业证书,敲开了家门。
“怎样?”她迎上来,关切地问。
“怎样?嘿。
一分没糟蹋!”他得意地点上一支平时招待客人的好烟,畅快地吸一口,笑着。
“一分没糟蹋?”她疑惑地扬起了眉。
“对,六十分,及格喽!咱哪,福大命大造化大,哈哈,可爱的六十分!”菜,摆好了,酒,启了封。
“来,干一杯!祝贺爸爸,两个月攻下一门!”“好,干一杯!”她,若有所思,一字一句,格外平静:“说。
祝爸爸得了六——十——分!”“祝爸爸得了六——十——分!”儿子站在椅子上,一本正经地“学舌”。
他极欣喜地举起酒杯,又立即停住——他从妻子那双紧盯着自己的眸子里捕捉到了什么。
瞧,真有意思,堂堂正正一个男子汉,酒还没沾一点儿,脸倒红了,红得发热、发烫,直烫到心里,热遍了全身。
他,冒汗了……①下面对文意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A.文中的丈夫,是一个性格坦率,勤奋自学,努力上进的中年人。
B.文中的妻子,是一个支持丈夫自学,又对丈夫要求特别高的人。
C.文中的儿子,是一个年龄还小,不太懂事,但是挺听话的孩子。
D.文中的家庭,因为这一次不太愉快的谈话,可能出现某些误会。
②文中的“他”为什么脸红发烫,全身冒汗?2.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恋爱时,他很喜欢和她下棋,尽管她并不是对手。
可那时却似乎是“两强相遇”,今天他赢,明日她胜,总杀得难解难分。
其中奥秘,只有他心里清楚。
她走棋很认真。
有一次,她棋势危险,凝眉揣摩了十多分钟,终于反败为胜。
她很兴奋。
他连声称赞:“你的棋锋好厉害!”他曾对人说,棋,是他们爱情的纽带。
婚后,有好一段时间他们没下棋。
这天晚饭后,妻子棋兴突发,但棋不知丢到了哪里。
翻箱倒柜,找了半天才找到。
他和她纹枰对坐,不一会儿,她竟连输三盘。
“这盘我非赢不可!”她兴致还浓,重新摆开阵势。
可他却不由皱起了眉,思忖片刻,到底还是站起,随手把棋盘一推:“算了吧,没多大意思……”①下面对文意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A.恋爱时,他很喜欢和她下棋——其实只是为了讨“她”喜欢,很虚伪。
B.终于反败为胜。
她很兴奋——不只是因为赢棋,更为赢得“他”的心。
C.她兴致还浓,重新摆开阵势——“她”沉浸在昔日的爱河,还不觉悟。
D.算了吧,没多大意思——“他”心中的爱已退潮,不只下棋意思不大。
②“他还想说点什么,但终于没有说出来”,你觉得“他”可能还想说点什么呢?3.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每天清晨,她出门锻炼,练习一套很难的操。
每天清晨,他临窗阅读,阅读一本很难的书。
有一天,他们互相发现。
从此,他常向窗外看,她常往窗里瞟。
她想,他多么好学!他想,她多么优美!于是有一天清晨,她出门不是做操,却朗读一本书。
他呢?也不再守窗读书,却出门锻炼。
他们对视。
她突然发现,他那么孱弱,动作拙笨。
他突然发现,她文化浅薄,满口白字。
次日清晨,她依旧出门做操,换了一套更难的动作。
他呢,临窗用功,开始读一本更深的书。
只是,她不再向窗里瞟;他也不再往窗外看。
①下面对文意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A.“很难的操”“很难的书”并不是说真难,这里说的是在对方心目中的印象。
B.“他常向窗外看,她常往窗里瞟”,一“看”一“瞟”之差,既准确又传神。
C.“他多么好学”“她多么优美”,“多么”也不是写实,写的还是人物感受。
D.他“孱弱”,她“浅薄”,对比中揭示身体锻炼和智力开发不可偏废的道理。
②从“她不再向窗里瞟;他也不再往窗外看”的这一结果,你能想到什么道理?4.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金舟有一种屈辱感。
这里竟没有一个人认出他就是金舟---全省颇有名气的歌坛新秀。
“你妻子难产,要剖腹产,请签字。
”冷冰冰!金舟稍加犹豫,在手术单上潇洒地签上自己的名字。
助产士只瞥一眼,转身就走。
望着白色背影,金舟简直愤愤然了。
婴儿降生,暂时拂去了金舟的不快。
突然,一个陪床的青年惊呼一声:“金舟?您是金舟吧?”金舟微微一笑,边往妻子嘴里送红糖水,边问:“你喜欢歌?听过我的歌?”“岂止听过?您那首著名的‘尊严’,我都能唱的。
”青年眼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稍停,他兴冲冲地问:“可以为我签个名吗?”“我一向不大爱四处签名的!不过,看在你我都刚当父亲的缘分上,给你签一个义不容辞喽。
”金舟话音刚落,青年双手递过一张金舟专辑,包装盒上印着四个醒目的大字:人的尊严。
金舟写下“歌以咏志”之后,潇洒地签上自己的名字。
然后,含笑环顾室内。
同室另两位陪床的人并无请他签名之意,一丝不快从心头掠过。
少顷,金舟端起茶缸,继续往妻子嘴里喂红糖水,有几次竟然把空勺送到了妻子唇边。
①下面对文意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A.金舟“有一种屈辱感”,这“屈辱感”,来自于没人认出自己,也来自自己颇有名气。
B.金舟“简直愤愤然了”,这“愤愤然”含有悔意,早知助产士只瞥一眼,不如不签了。
C.金舟“微微一笑”,这“微笑”,有着疼爱、关护妻子的原因,更因为青年那一声惊呼。
D.金舟两次“潇洒地签上自己的名字”,字如其人,从中可见金舟是一个性格洒脱的人。
②“尊严”、“人的尊严”、“歌以咏志”和“空勺”等细节,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A组参考答案1.D、2.D、3.D、4.C、5.A、6.因为在谈判中日方极其蛮横,中方十分卑怯,完全违背世界外交谈判的惯例,所以被称为“奇谈”。
B组参考答案1.①C、②因为他从妻子的眸子里捕捉到了批评的信息,开始认识自己自学的目的只是混个结业证书,并不是真才实学,这样的父亲是没有资格教育儿子的。
2.①D、②他可能想说:其实,下棋你赢不了我,恋爱时你有时赢我,那都是我有意让的啊。
3.①B、②能想到的道理,例如: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都有自己的不足,我们不必盲目羡慕别人,效法别人;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都有自己的不足,我们不能只是羡慕,要学习别人所长,就要坚持不懈,不能浅尝辄止。
4.①A、②“尊严”是金舟的著名歌曲,“人的尊严”是金舟专辑的名称,“歌以咏志”是金舟给人的题词。
但是这些只是挂在他的嘴边,写在他的笔下,而并没有真正为他所认识和实行。
金舟孜孜以求的是虚名,是人们的崇拜。
也正因为此,他也就失去了真正的“尊严”和“志向”,形同一只“空勺”。
这些细节在塑造人物、揭示主题上很有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