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生活需要谁教案现用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他们》道德与法治教案

四年级下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他们》道德与法治教案

四年级下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他们》道德与法治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劳动者的重要性和多样性,认识到各种职业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公民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激发他们对法治社会的认识和向往。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认识劳动者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各种劳动者的工作内容和贡献,培养尊重劳动的情感。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劳动者对社会的重要性和自己的利益关系。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各种劳动者的形象,引发学生对劳动者的好奇心。

2. 教学新课:讲解不同劳动者的职责和工作内容,让学生了解他们的贡献。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劳动者的看法和体验,培养尊重劳动的情感。

4. 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形式,表达对劳动者的敬意和感谢。

第二课时:尊重劳动者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尊重劳动者和珍惜劳动成果的价值观。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尊重劳动者的意义和自己的责任。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或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到尊重劳动者的重要性。

2. 教学新课:讲解尊重劳动者的行为表现和意义,让学生明白尊重劳动者的价值。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尊重劳动者的理解和做法,培养尊重劳动者的习惯。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志愿者活动,体验劳动的辛苦和快乐,增强对劳动者的尊重和珍惜。

第三课时:法治社会与我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法治社会的基本概念和自己的权利义务。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认识到法治社会对自己的意义和责任。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法治社会的基本特征。

2. 教学新课:讲解法治社会的概念和原则,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法治社会的理解和对权利义务的看法,培养法治意识。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体验法治的过程和价值。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评价学生在知识、能力和价值观方面的提升。

3-1我们的生活需要谁

3-1我们的生活需要谁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的资料并进行整理,多媒体课件第一课课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认识自己身边的人1、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自己一天的生活,(吃早餐——上学——到学校上课——放学——回家)。

2、剖析课件当中不同侧面体现的几个范例,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为我们服务的人,以及他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方便。

3、督促学生总结归纳,从而促使学生对各行各业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

观察自己一天的生活,(吃早餐——上学——到学校上课——放学——回家)。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为我们服务的人,以及他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方便。

总结归纳,从而对各行各业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

初步感受到自己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的服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二、组织活1、出示漫画,引导学生分欣赏漫画,讨论分析使学生进区生活的一天)(2)确定执行计划和活动方式,确定分工。

(3)模拟场景,展开体验活动。

在活动中,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提示,使学生有一个短暂回味和思考的余地。

(4)交流体验。

引导学生总结和思考如下问题:①今天你做过什么工作?②除工作外,你还去过哪里?为什么?③你的感受是什么?④你有什么疑问吗?你还想了解什么?确定执行计划和活动方式,确定分工。

模拟场景,展开体验活动。

交流体验、总结和思考如下问题:与活动前的自己进行比较。

继续进行社会思考。

对自己活动的再确认。

理解人们之间的相互依赖。

激发对生活的关注。

总结体会回应课题:我们的生活需回忆所学的内容。

疏理知识2.请学生选出合适的制服卡片来与消防队员卡片配对。

3.让学生玩配对游戏。

活动五粘贴“消防车活动目标1.能按消防车的形状拼贴消防车。

2.继续巩固粘贴的技能:抹适量的浆糊,粘贴,擦手。

活动准备1.剪好的红色消防车车身、黑色车轮人手一套。

2.浆糊、抹布,每组1筒,油画棒若干盒。

活动过程1.学生听音乐做开消防车的动作进活动室。

4年级下册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教案第三单元 生活离不开他们

4年级下册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教案第三单元 生活离不开他们

9.生活离不开他们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体会不同行业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2.懂得社会分工需要不同的职业,各行各业劳动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3.体验各行各业劳动者的辛苦付出,懂得应尊重各行各业的普通劳动者。

二、教学重难点关心了解不同行业的劳动者,尊重并珍惜特们的劳动成果。

三、教学内容本课内容来自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美好生活哪里来》。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看到这幅小区的图片,你有什么感觉?在这样舒适的小区环境背后,你能够想到哪些人的劳动与付出?【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各项职业有一个简单的认识。

(二)活动一离不开他们的劳动1.观看“李东同学和家人的一天”,边看边思考:在一天的生活中,哪些人为李东和他的家人提供了服务与方便?早晨,李东吃完早饭,走到家门口的公交车站等待公交车。

不一会儿,公交车来了,李东快步走上车,边刷卡边和司机叔叔问好。

一路上,车辆畅行无阻,没多久便到了学校。

只见保安叔叔们精神抖擞地站在校门口,微笑着迎接同学们的到来。

新一天的学习马上就要开始啦。

再来看看李东的爸爸妈妈。

因为工作原因,李东的爸爸不能回家吃午饭,他决定在公司楼下的餐厅吃一份中式快餐,这样可以节约不少时间呢。

而辛苦工作了一天的李东妈妈,决定去商场购置几件新衣服,商场的一层还有生活超市,可以顺便买晚餐需要的食材,真方便呀。

2.提问:同学们,你们找到这一天中有哪些人为李东和他的家人提供了服务与方便了吗?3.学生交流4.过渡:就像李东一家人一样,我们每个家庭中的成员每天都会接受来自各行各业劳动者的服务。

想一想,生活中你和家人都接受过哪些人提供的哪些服务?5.学生交流6.小结:各行各业的人们为我们提供了服务,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美好。

7.辨析:这位同学说,周末时,我在家里看电视,不需要任何人为我服务。

是不是这样呢?你有什么想说的吗?8.学生交流:在我们看电视时,幕后的导演、演员等剧组的工作人员,还有发电厂的工人、生产电视机的工人都在为我们服务。

小学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生活中的他们》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生活中的他们》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生活中的他们》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到生活中不同职业的人,以及他们的工作内容和职责。

2. 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职业、不同背景的人,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心。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深入了解各种职业的特点和价值。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尊重他人的态度,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在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培养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到生活中不同职业的人,以及他们的工作内容和职责。

2. 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职业、不同背景的人,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心。

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各种职业的特点和价值。

2. 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图片展示不同职业的人,如医生、教师、警察等,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这些职业的特点和价值。

2. 自主学习- 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职业进行调查和研究,了解该职业的工作内容、职责以及所需的技能和素质。

- 学生通过观察、采访、查阅资料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3. 课堂讨论-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为什么我们要尊重不同职业的人?如何理解和关爱他们?-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形式,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4. 案例分析- 教师呈现一些案例,如公共场所的不文明行为、对职业人的不尊重现象等,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 学生通过讨论、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5. 总结与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尊重和理解不同职业、不同背景的人的意识。

- 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提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尊重他人的行动。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展示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学生作业和实践活动- 评估学生在作业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调查报告的质量、对案例的分析等。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生活需要法律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生活需要法律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生活需要法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认识到法律对生活的必要性。

2.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3.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法律对生活的必要性3. 遵守法律的意识和习惯三、教学难点1. 法律的具体内容和实践运用2. 运用法律知识维护合法权益的方法和技巧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和生活中的应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法律对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准备1. 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2. 课件: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和生活中的应用3. 案例材料:典型案例及相关法律分析【导入】教师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法律的思考,导入新课。

一、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和生活中的应用)1. 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

2. 讲解法律的作用: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和应该履行的义务,也为我们批评、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3. 讲解法律在生活中的应用:生活中处处有法律,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二、法律对生活的必要性(分析法律对生活的影响)1. 分析法律对个人的影响:法律保护个人合法权益,维护个人尊严。

2. 分析法律对家庭的影响:法律维护家庭和谐,保障家庭成员的权益。

3. 分析法律对社会的影响:法律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进步。

三、遵守法律的意识和习惯(培养学生的法治素养)1. 讲解遵守法律的重要性:遵守法律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利于维护自身权益,有利于社会稳定。

小学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他们在生活中的角色》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他们在生活中的角色》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他们在生活中的角色》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父母、老师和同学在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

2. 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在不同的角色中都有其独特的职责和担当。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公共表达能力。

2. 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和理解他人,培养同理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尊敬父母、尊敬老师、关爱同学的品质。

2. 培养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责任,培养责任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父母的角色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和讨论,让学生了解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父母在家庭中的责任和付出,讨论如何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3.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父母,体验父母的责任和关爱,引导学生从父母的角度思考问题。

4. 总结:让学生认识到父母的不易,培养尊敬父母的品质。

第二课时:老师的角色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和讨论,让学生了解老师在校园中所扮演的角色。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老师在课堂和生活中的关心与指导,讨论如何感谢老师的付出。

3.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老师,体验老师的责任和关爱,引导学生从老师的角度思考问题。

4. 总结:让学生认识到老师的辛勤付出,培养尊敬老师的品质。

第三课时:同学的角色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同学在校园中所扮演的角色。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同学之间的互助和友谊,讨论如何珍惜和维护同学关系。

3.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同学,体验同学间的互助和关爱,引导学生从同学的角度思考问题。

4. 总结: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校园中的责任和担当,培养关爱同学的品质。

三、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环节的参与度、表达能力和同理心来进行评价。

同时,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评估他们在尊敬父母、尊敬老师、关爱同学等方面的进步。

四、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父母、老师、同学在不同场景下的图片。

小学四年级下册《生活里的他们》道德与法治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生活里的他们》道德与法治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生活里的他们》道德与法治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角色,每个角色都有其独特的职责和使命。

2. 使学生理解到每个人在生活中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尊重和珍惜的。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利用角色扮演等互动形式,提高学生的同理心和理解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各种角色的尊重和理解,培养良好的公民意识。

2. 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珍惜身边人的付出,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各种角色的存在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感恩他人的态度。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不同角色的职责和使命。

2. 如何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生活中的行为准则。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 通过图片展示或故事引入,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角色。

2.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都遇到过哪些角色?这些角色有哪些特点和职责?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不同角色的介绍,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工作。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不同角色的艰辛和付出。

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生活中真实的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不同角色的职责和使命。

2. 小组讨论:如何尊重和理解生活中的各种角色?角色扮演1.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体验不同角色的生活和困难。

2. 分享扮演心得,讨论如何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他人。

总结提升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尊重、理解和感恩的重要性。

2. 提问: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课后作业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思考如何尊重和理解身边的角色。

2. 撰写心得体会,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成长。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在知识掌握、能力提升、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

同时,关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行为转化,考查其对尊重、理解和感恩的实践应用。

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他们在生活中的重要角色》教案

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他们在生活中的重要角色》教案

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他们在生活中的重要角色》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在生活中的重要角色,如父母、老师、医生、警察等。

2. 了解这些重要角色在社会中的职责和义务。

3. 培养学生对这些重要角色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明确不同重要角色的职责和义务。

2. 学生能够理解并表达对这些重要角色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教学准备1. 课件:包括图片和文字介绍各个重要角色。

2. 教具:黑板、彩笔等。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回答问题:“你们记得上节课学习了哪些重要角色吗?”2. 提醒学生重要角色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学习(20分钟)1. 通过课件展示不同的重要角色,包括父母、老师、医生、警察等。

2. 向学生介绍每个重要角色的职责和义务,以及他们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些角色的作用和意义。

活动(15分钟)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重要角色进行讨论。

2. 每个小组根据自己选择的重要角色,设计一份海报或宣传册,介绍该角色的职责和义务,以及对他们的感激之情。

3. 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设计的海报或宣传册。

总结(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不同重要角色的职责和义务。

2. 强调对这些重要角色的尊重和感激之情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尊重并感谢这些重要角色。

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请学生与父母讨论他们在生活中的重要角色,以及对他们的感激之情。

2. 自主阅读:鼓励学生阅读相关故事书籍,了解更多关于这些重要角色的信息。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不同重要角色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培养了学生对这些角色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课后作业和自主阅读的安排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些重要角色的理解和认识。

整体而言,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
《我们的生活需要谁》教学设计
金凤六小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体验,认识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从事各种服务的劳动者,感受各行业劳动者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2.初步感受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相互依赖、相互服务的共生共存关系。

3.能够根据主题,观察生活中不同行业的劳动者,体会他们劳动的辛苦,增强对他们的尊重和感谢之情,懂得要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活动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观察自己一天的生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一天中都有哪些人在为自己服务。

2.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欣赏、初步感知
1.孩子们,在家里你们最离不开谁?
(师小结:其实我们的生活同样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我们的生活需要谁》)
二、唤醒生活,拓展经验
活动一:我们的一天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同桌相互说一说,看看这一天都有那些人为我们服务?
2、观察图画,交流体会
(师小结:孩子们,老师听出来了,从你们的言谈中,老师发现我们的生活需要你、需
要我、需要他)
活动二:寻找物品背后的劳动者
1、刚才我们看了我们一天的生活,下面老师再给你们请出一位朋友。

2、出示衣服图片(画外音配以衣服的自述)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朋友,一件漂亮的衣服。

想知道我是怎么制成的吗?最开始我是一粒种子,在农民伯伯的精心照料下,我长大了,并且结出雪白雪白的棉花(图片)。

接着,由纺织厂的阿姨们将我纺成线,织成布(图片)。

再由印染厂的叔叔阿姨给我染上五彩的颜色,印上流行的图案(图片)。

最后,经过服装厂工作人员的加工制作(图片),就变成了现在的我。

1、听完衣服的自述,你们有什么感受?
2、学生交流,适时点拨
活动三、放眼生活调查交流
一、认识身边的人
1、你们看,我们身边的每一件物品都包含着许多劳动者的付出,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41页,看看书上给我们介绍了哪些人?他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2、学生交流,教师适时适度点播并总结。

(师总结:孩子们,我们的生活正是有让我们精神焕发的理发师,知冷知热的气象员,带来快乐的演员等我们生活需要的人,才能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美好,更和谐。


三、调查交流感受需求
1、课前,老师请大家深入生活,调查爸爸妈妈的职业,看他是怎样辛苦的工作为我们提供服务,并记录下自己调查后的感受。

现在把你的调查情况交流一下吧!
2、学生交流调查情况。

3、学生交流(师适时板书)
(师小结:正是这些普普通通的劳动者,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才有我们幸福美好的每一天,老师相信你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一定会尊重劳动者,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四、反向思考、感受真情
1、孩子们,这么多平凡的身影,也许平时我们并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存在有多么重要,可是假如有一天,他们都停止了劳动,我们的生活会是怎么样?
①出示图片,假如我们的生活没有清洁工。

②学生展开想象畅谈。

五、激情导行总结延伸
1、正是有了各行各业默默无闻、辛勤工作的人们,我们的生活才越来越美好,我们的社会才越来越和谐!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们,怎样对待他们的劳动成果呢?请你想一想,写在这颗可爱的星星上。

(背景音乐《感恩的心》)
2、总结延伸
师:说得真好,每一位劳动者都是我们心中一颗闪亮的明星!我们理应用实际行动去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们的生活需要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我们的社会就是这样相互依赖、相互服务的。

让我们一起大声对他们说:“生活因你们而精彩,感谢你们!”(课件出示)板书设计:
我们的生活需要谁
(贴图片)
你我他
相互依赖,相互服务
《我们的生活需要谁》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
学校:金凤六小
教师:张永梅
日期:2013年3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