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全面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追求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最高价值理想,是未来社会的价值目标,也是现实人发展的最高理想境界。
有机统一。
人的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发展,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提出马克思初步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个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概念,明确地提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后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者的理想目标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这为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走向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资本论》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更加成熟。
马克思、恩格斯从人和社会的关系出发,从历史演变的角度揭示了三大社会形态中人的发展状态,指出人的全面发展的历程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一样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在这个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全面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和历史性、必然性,论证了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和条件,确立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最终占有自己的本质。
”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内在规定,人的全面发展包含了人的类本质、群体本质和个体本质的全面发展:作为人类存在物,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劳动,即人的实践活动能力;作为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个体的人,人的本质就是人的个性。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1.人:现实的个人:马克思研究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前提和出发点,全人类2.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主要包括人的劳动活动、劳动能力、社会关系、自由个性和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
第一,人的劳动活动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的类特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性活动;正是在劳动中人的类存在才得以体现,人的本质才得以反映,人才成其为人。
关于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及其人的全面发展

关于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及其人的全面发展【摘要】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人的全面发展观点反映出我国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本质,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价值理论可以在根本上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创新实践即健康发展进行价值观念的指导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提出及发展的理论依据。
在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于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它包括以下基本要素:个人与人类发展的统一,人的发展与生产发展、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发展的有机统一,人的发展与自然、社会关系发展的统一。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所坚持的一个价值原则与社会理想,是未来的共产主义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
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人类进行自我完善的追求,也是未来社会的追求;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1]。
人类的全面发展作为我国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人的全面发展观点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指导作用。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由于被现实条件所限制,我们对人的全面发展原则理解的不是很深刻。
党的十七届代表大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中明确的提到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所以我们要正确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及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内容,真正理解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本质要求。
本文就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联系作了探讨。
1.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马克思终生关注的问题就是人的全面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归宿和落脚点。
基于对大工业时代工人阶级的生存状况和人类前途命运的深切关注,马克思一生致力于批判资本主义的异化劳动,追求全人类的彻底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2],先后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著作中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进行了多视角的系统论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人的全面发展与主义追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人的全面发展与主义追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综合性过程。
作为一种社会理论和实践指导,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自由、平等与解放,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
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不仅强调个体的自身发展,也关注个体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在追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发展的道路上,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种富有吸引力的理念和方法。
第一部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与重要性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个体在物质、精神、道德等各个方面的全方位发展。
这种发展不仅包括个体本身的自我实现,也涉及到他们与社会的关系和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追求真正的自由和幸福的重要前提。
1.1 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经济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制度的变革可以解放生产力,并提供更好的物质基础条件,从而实现人们的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制度的引入可以消除剥削和贫困,创造更加公平的机会和条件,激发个体的潜能。
1.2 政治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政治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环境和制度保障。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一个民主、公正、透明的政治体制下,个体能够参与社会事务,行使公民权利,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思想觉悟和能动性。
政治参与的广泛与深入,有助于人们实现全面的自我发展。
1.3 文化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文化发展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通过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艺术形式和知识体系,个体可以获得更多的观念、思想和灵感,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第二部分:主义追求与人的全面发展主义追求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动力和指引。
马克思主义强调,只有在追求真理和正义的过程中,才能实现个体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2.1 真理意识与人的全面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念之一。
追求真理意味着批判性思维和无私的探索精神,这对于个体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

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个体在身心、智力、情感、道德等各个方面的全面提升和完善。
它涉及到个体的自我实现、社会适应和价值追求等多个层面,是人的生命发展的重要目标。
身心方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
身体健康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拥有良好的体魄和生活习惯,才能更好地承受各种压力和挑战。
同时,心理健康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个体对自身情绪的认知和管理能力,以及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应对能力。
智力方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
智力是人类与众不同的重要特征,它包括了认知能力、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多个方面。
个体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智力水平,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情感方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个体的情感健康与人际关系、情绪管理等密切相关。
积极的情感状态能够使个体更加乐观、自信,并且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道德方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道德修养是人类社会共同的价
值追求,它涉及到个体对正义、公平、诚信等道德价值观的树立和践行。
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个体才能在社会中获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同时也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实现人格的完善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总之,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要求个体在身心、智力、情感和道德等方面实现平衡与协调,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实现个体价值的最大化。
只有通过全面发展,个体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贡献。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诉求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诉求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和价值原则,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就是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现阶段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崇高的价值追求的体现。
认真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唯一途径。
标签:科学发展观;人的全面发展;价值诉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有人类社会以来人们不断追求的目标,更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社会理想和价值原则。
过去很长时间内,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我们对于这一基本原则的认识是模糊和不够深刻的。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党的最低纲领,是在现有的生产力条件和社会发展程度可能的前提下对于最高纲领的体现。
一、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一)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特征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①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把共产主义社会看作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其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②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
”③恩格斯也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一直统治着历史的客观的异己的力量,现在处于人们自己的控制之下了。
只是从这时起,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只是从这时起,由人们使之起作用的社会原因才大部分并且越来越多地达到他们所预期的结果。
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
”于是,“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
④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内涵的论述很多,散见于许多著作之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人的全面发展【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对于人类社会的正义、公平、自由、民主、平等的共同追求。
这一价值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对于人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加强道德建设,可以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建设法治社会,能够保障每个人的合法权益,确保人的全面发展不受侵犯。
促进经济发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经济的繁荣能够带来更多的机会和福利。
加强教育体制改革,可以提高人们的素质和能力,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人的全面发展密切相关,只有持续不断地完善和发展这一价值体系,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未来,我们应该继续坚持这一价值体系,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方向和策略,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努力奋斗。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人的全面发展,道德建设,法治社会,经济发展,教育体制改革,关系,发展方向,策略。
1. 引言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切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宗旨,是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根本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人的全面发展密不可分,二者相互促进、相互支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是推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是加强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推动力,是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
2. 正文2.1 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指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核心的一系列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
建设和发展这一核心价值体系对于社会的稳定和进步至关重要。
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凝聚全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
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增强全体公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社会共识,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观

辩证唯物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观辩证唯物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原理,通过对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结合,提出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新观点,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提供了重要的哲学指导。
辩证唯物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观,包含着丰富的哲学内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观强调人的本质是社会人。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的本质是指人类社会存在的根本属性和本质特征。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是社会性动物,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能够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不是孤立的个体行为,而是与社会的整体发展密切相关的。
只有通过共同的社会实践和互助合作,才能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观倡导人的自由发展。
自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人类自身解放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自由不是脱离社会和规范的绝对自由,而是在社会制约和规范下实现的相对自由。
只有在社会关系的范围内,人才能够实现自由发展,实现个性和人格的完善。
再次,辩证唯物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观提倡人的多维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和物质方面的追求,更包括精神和文化等方面的需求。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应该全面发展自身的道德、智力、审美等各种潜能和才能,实现个体的多维发展。
只有在多元的文化环境中,人才能够得到广泛的人文熏陶,实现自身的多样化发展。
最后,辩证唯物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观强调人的历史使命是为全人类发展进步服务。
作为人类社会的一员,每个个体都应当为全人类利益和共同发展而努力。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整体,每个人都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和合作,才能够实现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
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贡献,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总之,辩证唯物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以“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主导当代价值取向

以“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主导当代价值取向摘要: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关于人类发展的伟大理想,是马克思的主导价值取向,是人的解放的最高境界。
人的全面发展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手段和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根本目的,应当得到更多的重视。
社会主义应当立足于本国基本国情,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为指导,积极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进程。
关键词: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价值取向一、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价值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我们应该始终坚持的主导价值取向,也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着眼点。
明确人的全面发展的地位,对于深入领会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精华所在,对于切实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进程,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重要价值。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解放的最高目标。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不是闭门造车,它是在实践中,应广大劳动人民获得解放的强烈愿望而生的。
马克思意识到,人的解放就是国家从宗教神权的统治中解放出来,与此同时,人也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获得精神解放。
劳动人民的解放是人类的解放的首要对象。
无产阶级不仅仅是人类解放的对象,更重要的是,它又是人类解放的物质力量。
马克思从对人的本质认识为出发点,提出“人的实质就是人的真正的共同体”这一思想。
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基本结论出发,对人所处的社会关系,特别是对现实的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及其上层建筑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和实质做了规律性的论证,揭示了人类解放的最高目标。
(二)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手段。
恩格斯说:“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制度将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
”从马克思的这句话可以看出,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就是解放全人类,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不重视人的价值和人的发展,社会也就不会长久存在下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的全面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追求
作者:麻艳香, 蔡中宏
作者单位: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兰州,730070
刊名:
甘肃社会科学
英文刊名:GANSU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9(4)
被引用次数:2次
1.扈中平"人的全面发展"内涵新析[期刊论文]-教育研究 2005(05)
2.杨春花人的自由发展与全面发展关系探讨[期刊论文]-贵州社会科学 2009(01)
3.郝文武教育哲学 2006
4.温家宝在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2007
5.孙美堂文化价值论 2005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995
7.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04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972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972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960
1.白立强.BAI Li-qiang人的全面发展:经典阐释与现实历程[期刊论文]-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34(3)
2.贺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点与基本内涵新论[期刊论文]-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5)
3.付洪.Fu Hong浅谈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实现条件的理论[期刊论文]-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4.陈艳玲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价值诉求[期刊论文]-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36(3)
5.吴向东对人的全面发展内涵的解释[期刊论文]-教学与研究2004,1(1)
6.刘明松.Liu Mingsong马克思的 "个人观" 与人的全面发展[期刊论文]-江汉论坛2009(12)
7.顾相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的全面发展[期刊论文]-求实2009(6)
8.吴远.樊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期刊论文]-求实2008(8)
1.杨军.朱明江论高校体育文化和人的社会化[期刊论文]-考试周刊 2010(43)
2.殷运岚思想政治教育与和谐社会建设问题研究[期刊论文]-甘肃社会科学 2010(4)
引用本文格式:麻艳香.蔡中宏人的全面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追求[期刊论文]-甘肃社会科学 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