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能定理应用及典型例题(整理好用)
动能和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典型例题和练习

学习目标1. 能够推导并理解动能定理知道动能定理的适用X 围2. 理解和应用动能定理,掌握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的计算,理解“代数和〞的含义。
3. 确立运用动能定理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步骤与方法类型一 .常规题型例1. 用拉力F 使一个质量为m 的木箱由静止开始在水平冰道上移动了s ,拉力F 跟木箱前进的方向的夹角为,木箱与冰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求木箱获得的速度αμ例2. 质量为m 的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假设物体受水平力F 的作用从静止起通过位移s 时的动能为E1,当物体受水平力2F 作用,从静止开始通过一样位移s ,它的动能为E2,如此:A. E2=E1B. E2=2E1C. E2>2E1D. E1<E2<2E1针对训练 材料一样的两个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且m m 124=,当它们以一样的初动能在水平面上滑行,它们的滑行距离之比s s 12:和滑行时间之比t t 12:分别是多少?〔两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一样〕类型二、应用动能定理简解多过程问题例3:质量为m 的物体放在动摩擦因数为μ的水平面上,在物体上施加水平力F 使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经过位移S 后撤去外力,物体还能运动多远?例4、一个物体从斜面上高h 处由静止滑下并紧接着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测得停止处对开始运动处的水平距离为S ,如图2-7-6,不考虑物体滑至斜面底端的碰撞作用,并设斜面与水平面对物体的动摩擦因数一样.求动摩擦因数μ.针对训练2 将质量m=2kg 的一块石头从离地面H=2m 高处由静止开始释放,落入泥潭并陷入泥中h=5cm 深处,不计空气阻力,求泥对石头的平均阻力。
〔g 取10m/s2〕针对训练3 质量为m 的球由距地面高为h 处无初速下落,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恒为重力的0.2倍,球与地面碰撞时无能量损失而向上弹起,球停止后通过的总路程是多少?类型三、应用动能定理求变力的功例5. 质量为m 的小球被系在轻绳的一端,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
物理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解析】
【分析】
对 m 受力分析,由共点力平衡条件可以求出动摩擦因数;以 m 为研究对象,求出最大加
速度,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最大推力;对系统由动能定理求出最大速
度,然后由平抛运动规律求出最大水平位移.
【详解】
(1)对 m 由平衡条件得:mgsinθ-μ2mgcosθ=0 解得:μ2=tanθ (2)对 m 设其最大加速度为 am,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水平方向:Nsinθ+μ2Ncosθ=mam 竖直方向:Ncosθ-μ2Nsinθ-mg=0
解得:N=12.5N
(3)从
D
到
E,由动能定理知:
mg
Hale Waihona Puke 2R1 2mvE 2
1 2
mvD2
解得: vD 5m / s
从
B
到
D,由动能定理知
mgL
1 2
mvD2
1 2
mvB2
解得: vB 7m / s
对物块 L vB vD t 2
解得:t=1s;
s相对 L vt 6 2 1m 8m
由能量守恒定律知: Q mgL s相对
L ),
解得,
Q= 1 2
m(
0
2gh)2 ;
考点:动能定理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求物体速度、动摩擦因数、产生的热量等问题,分析清楚运动过
程,熟练应用动能定理即可正确解题.
6.如图所示,光滑斜面 AB 的倾角 θ=53°,BC 为水平面,BC 的长度 lBC=1.10 m,CD 为光滑
的 1 圆弧,半径 R=0.60 m.一个质量 m=2.0 kg 的物体,从斜面上 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物 4
解得:Q=16J
动能定理的应用的典型题

动能定理的应用第一类:恒力作用下的直线运动,不涉及加速度与时间例1、在水平的冰面上,以大小为F=20N的水平推力,推着质量m=60kg的冰车,由静止开始运动. 冰车受到的摩擦力是它对冰面压力的0. 01倍,当冰车前进了s1=30m后,撤去推力F,冰车又前进了一段距离后停止. 取g = 10m/s2. 求:(1)撤去推力F时的速度大小.(2)冰车运动的总路程s.变式训练: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为h的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一段水平距离后停止,测得始点与终点的水平距离为s,物体跟斜面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求证:hs μ=.f第二类:变力作用下的直线运动,主要是求变力所做的功和速度、位移、路程。
例:在距离地面高为H 处,将质量为m 的小钢球以初速度v 0竖直下抛,落地后,小钢球陷入泥土中的深度为h 求: (1)求钢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v .(2)泥土对小钢球的阻力是恒力还是变力? (3)求泥土阻力对小钢球所做的功. (4)求泥土对小钢球的平均阻力大小.变式训练、汽车质量为m = 2×103kg ,沿平直的路面以恒定功率20kW 由静止出发,经过60s ,汽车达到最大速度20m/s. 设汽车受到的阻力恒定. 求: (1)阻力的大小.(2)这一过程牵引力所做的功. (3)这一过程汽车行驶的距离.v vf第三类:曲线运动中求某些变力(如各种阻力)做的功和某个位置的速度和动能。
例1、一个人站在距地面高h = 15m 处,将一个质量为m = 100g 的石块以v 0 = 10m/s 的速度斜向上抛出.(1)若不计空气阻力,求石块落地时的速度v .(2)若石块落地时速度的大小为v t = 19m/s ,求石块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W .例2、AB 是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在下端B 与水平直轨道相切,如图所示。
一小球自A 点起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
已知圆轨道半径为R ,小球的质量为m ,不计各处摩擦。
高中物理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1)滑块到达底端 B 时的速度大小 vB;
(2)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3)此过程中,由于克服摩擦力做功而产生的热量 Q.
【答案】(1)
2gh (2) v02 2gh (3) m v0
2
2gh
2gl
2
【解析】
试题分析:(1)滑块在由
A
到
B
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mgh= 1 2
(1)求运动员在 AB 段下滑时受到阻力 Ff 的大小; (2)若运动员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为其所受重力的 6 倍,则 C 点所在圆弧的半径 R 至少应为 多大? 【答案】(1)144 N (2)12.5 m 【解析】
试题分析:(1)运动员在 AB 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设 AB 的长度为 x,斜面的倾 角为 α,则有 vB2=2ax
mvB2
0
,
解得:
=
B
2gh ;
(2)滑块在由 B 到 C 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μmgL= 1 mv02− 1 mvB2,
2
2
解得, =v02 2gh ; 2gL
(3)产生的热量:Q=μmgL
L 相对, 相对
0 B 2
2 g
= ( 0
2gh)2 2 g
(或
(0 v02
2 gh )2 2gh
(3)传送带的速度大于或等于 v1,则滑块回到水平轨道时的速度大小仍为 v1
mgs
0
1 2
mv12
得 s=0.9m,即滑块在水平轨道上滑行的路程为 0.9m,则最后停在离 B 点 0.2m 处。
若传送带的速度 7 m/s <v<3m/s,则滑块将回到 B 点,滑上圆弧轨道后又滑到水平轨道,
动能定理的几种典型应用

动能定理的几种典型应用应用一:动能定理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例1、一个质量m=2kg 的小物体由高h=1.6m 倾角︒=30α的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物体到达斜面底端时速率是4m/s ,那么物体在下滑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是多少焦耳?由公式20222v v aS -=可知222022/5.22.3242s m S v v a =⨯=-= 对物体受力分析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a f mg =-αsin 所以N N ma mg f 55.2221102sin =⨯-⨯⨯=-=α J J fS W f 16)1(2.35180cos -=-⨯⨯=︒= 解法二:由动能定理221mv W mgh f =+ 可得:J J mgh mv W f 166.110242212122-=⨯⨯-⨯⨯=-= 应用二:动能定理解决曲线运动问题例2、在离地面高度h=10m 的地方,以s m v /50=水平速度抛出,求:物体在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解法一:由221gt h =得 s s g h t 2101022=⨯== 所以s m s m gt v y /210/210=⨯== 所以s m s m v v v y /15/)210(522220=+=+=解法二:由动能定理可得 20222121mv mv mgh -=所以:s m s m v gh v /15/51010222202=+⨯⨯=+= 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完全一致,可见:动能定理同样适用于曲线运动。
并且可以求变力的功,如下题。
例3.质量m=2kg 的物体从高h=1.6m 的曲面顶部静止开始下滑,到曲面底部的速度大小为4m/s 。
求物体在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应用3:利用动能定理求解多个力做功的问题例4、如图所示,物体置于倾角为37度的斜面的底端,在恒定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
F 大小为2倍物重,斜面与物体的动摩擦因数为0.5,求物体运动5m 时速度的大小。
动能定理应用典型例题及解析

动能定理应用典型例题及解析
动能定理是经典力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定理,它描述了物体的动能与物体所受力的关系。
动能定理的数学表达式是:$K = \frac{1}{2}mv^2$,其中,$K$表示物体的动能,$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下面是一个应用动能定理的典型例题及解析:
【例题】一个质量为 $m$ 的物体在 $t=0$ 时刻从高为 $h$ 的平台上自由落下,其速度在落地瞬间达到最大值 $v$。
假设空气阻力可以忽略不计,求物体与地面接触瞬间物体的动能。
【解析】由于物体自由落下,因此只受到重力的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为 $g$,即 $a=g$。
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可以得到物体从高为 $h$ 的平台上落到地面所需的时间为$t=\sqrt{\frac{2h}{g}}$,物体在落地瞬间的速度为$v=\sqrt{2gh}$。
根据动能定理,物体在落地瞬间的动能为:
$K = \frac{1}{2}mv^2 = \frac{1}{2}m(2gh) = mgh$
因此,物体与地面接触瞬间物体的动能为 $mgh$。
以上就是一个简单的应用动能定理的例题及解析。
动能定理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定理,涉及到许多不同的物理问题,需要我们在学习时认真掌握并多做练习。
动能定理的应用举例

动能定理的应用举例动能定理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它描述了物体的动能与应用力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通过几个实际的例子来说明动能定理的应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定理。
例子1:汽车碰撞实验假设有两辆汽车,质量分别为m1和m2,初速度分别为v1和v2,它们相向而行,在某一时刻发生碰撞。
根据动能定理,碰撞前后的总动能应该守恒,即:1/2 * m1 * v1^2 + 1/2 * m2 * v2^2 = 1/2 * m1 * v1'^2 + 1/2 * m2 *v2'^2其中,v1'和v2'分别是碰撞后两辆汽车的速度。
通过这个方程,我们可以计算出碰撞后汽车的速度。
例子2:弹簧振动考虑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连接在一个弹簧上,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当物体受力向右移动时,它的速度随时间增加,根据动能定理,我们可以得到:1/2 * m * v^2 = 1/2 * k * x^2其中,v是物体的速度,x是物体的位移。
这个方程描述了物体的动能和弹簧的弹性势能之间的关系。
例子3:自由落体当一个物体自由落体下落时,它的动能也在不断变化。
根据动能定理,物体的动能变化等于外力对物体做功。
在自由落体时,只有重力对物体做功,而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下落高度有关。
因此可以得到动能变化的表达式:ΔK = m * g * h其中,ΔK代表动能的变化量,m是物体的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h是下落的高度。
通过以上三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动能定理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无论是碰撞实验、弹簧振动还是自由落体,动能定理都能帮助我们理解物理现象,并进行相关计算。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可以运用动能定理来解决一些问题,例如交通事故的分析和能量转化的计算等。
总结起来,动能定理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定理,它描述了物体的动能与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一定理,我们可以理解和解释各种物理现象,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计算中。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对动能定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应用。
动能定理应用典型例题及解析

动能定理应用典型例题及解析
例题:一物体质量为2kg,速度为5m/s,撞向另一物体,两物体碰撞后,第一个物体反弹回来,速度为3m/s。
第二个物体
的质量为3kg,碰撞后向前运动的速度为多少?
解析:
首先,我们要明确动能定理的公式:
动能定理公式:$E_k=\frac{1}{2}mv^2$
动能定理的原理:物体所具有的动能的增量等于所受动力的功。
根据动能定理的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碰撞前后两个物体的动能,然后通过它们在碰撞过程中的总动能守恒,来求解所需的速度。
1. 碰撞前,第一个物体的动能为:
$E_{k1}=\frac{1}{2}mv^2=\frac{1}{2} \times 2 \times 5^2=25
J$
2. 碰撞后,第一个物体的动能为:
$E'_{k1}=\frac{1}{2}mv'^2=\frac{1}{2} \times 2 \times 3^2=9 J$ 其中,$v'$表示第一个物体反弹后的速度。
3. 碰撞后,第二个物体的动能为:
$E_{k2}=\frac{1}{2}mv^2=\frac{1}{2} \times 3 \times v_f^2$ 其中,$v_f$表示第二个物体碰撞后向前运动的速度。
4. 动能守恒式:
$E_{k1}+E_{k2}=E'_{k1}+E'_{k2}$
代入数值,得到:
$25+\frac{1}{2} \times 3 \times v_f^2=9+\frac{1}{2} \times 3 \times v_f^2$
化简后得到$v_f=\frac{4}{3}m/s$。
因此,第二个物体碰撞后向前运动的速度为4/3m/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能定理及应用
动能定理
1、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动能定理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①F合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F合做正功时,物体动能增加;F合做负功时,物体动能减少。
②动能定理揭示了合外力的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
4、适用范围:适用于恒力、变力做功;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
5、应用动能定理解题步骤:
A、明确研究对象及研究过程
B进行受力分析和做功情况分析
C确定初末状态动能
D列方程、求解。
1、一辆5吨的载重汽车开上一段坡路,坡路上S=100m坡顶和坡底的高度差h=10m汽车山坡前的速度是10m/s,
上到坡顶时速度减为 5.0m/s。
汽车受到的摩擦阻力时车重的0.05倍。
求汽车的牵引力。
2、一小球从高出地面H米处,由静止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球落至地面后又深入沙坑h米后停止,求沙坑对
球的平均阻力是其重力的多少
倍。
3、质量为5 x 105kg的机车,以恒定的功率沿平直轨道行驶,在大
速度15m/s •若阻力保持不变,求机车的功率和所受阻力的数值.
3min内行驶了1450m,其速度从10m/s增加到最
4、质量为M、厚度为d的方木块,静置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如图所示,一子弹以初速度V。
水平射穿木块,子弹
的
质量为m,木块对子弹的阻力为f且始终不变,在子弹射穿木块的过程中,木块发生的位移为L。
求子弹射穿木块后,子弹和木块的速度各为多少?
5、如图所示,质量m=1kg的木块静止在高h=1.2m的平台上,木块与平台间的动摩擦因数使木块产生位移S=3m时撤去,木块又滑行9=1m时飞出平台,求木块落地时速度的大小?"=0.2,用水平推力F=20N,
2
(空气阻力不计,
g=10m/s )
图6-3-1
6. 小球在竖直放置的光滑圆轨道内做圆周运动,圆环半径为 r ,且刚能通过最高点,则球在最低点时 的速度和对
圆轨道的压力分别为:
[ ]
A 、4rg,16mg
B 、. 5gr ,5mg
C 、2gr,5mg
D 、. 5gr ,6mg
7、如图所示,半径 R = 0.4m 的光滑半圆轨道与粗糙的水平面相切于 A 点,质量为 m = 1kg 的小物体(可视为质
点)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从 C 点运动到A 点,物体从A 点进入半圆轨道的同时撤去外力 F ,物体沿半圆轨
道通过最高点 B 后作平抛运动,正好落在 C 点,已知AC = 2m, F = 15N, g 取10m/s2,试求: (1) 物体在B 点时的速度以及此时半圆轨道对物体的弹力. (2) 物体从C 到A 的过程中,摩擦力做的功.
8如图过山车模型,小球从 h 高处由静止开始滑下,若小球经过光滑轨道上最高点不掉下来,
9、如图所示,ABCD 是一个盆式容器,盆内侧壁与盆底 BC 的连接处都是一段与 BC 相切的圆弧,B 、C 为水平的, 其距离d=0.50m 。
盆边缘的高度为 h=0.30m 。
在A 处放一个质量为 m 的小物块并让其从静止出发下滑。
已知盆内侧 壁是光滑的,而盆底 BC 面与小物块间动摩擦系数为 = 0.10。
小物块在盆内来回滑动,最后停下来,则停的地点
到B 的距离为 A.0.50m
B.0.25m
C. 0.10m D .
10、从离地面H 高处落下一只小球,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空气阻力是它重力的 k ( k<1)倍,而小球与地面相碰
后,能以相同大小的速率反弹,求: (1)
小球第一次与地面碰撞后,能够反弹起的最大高度是多少?
求h 的最小值
?
(2)小球从释放开始,直至停止弹跳为止,所通过的总路程是多少?
11、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对一辆自制遥控车的性能进行研究。
他们让这辆小车在水平地面上由静止开始运动,并将小 车运动的全过程记录下来,
通过数据处理得到如图所示的
v-t 图像,已知小车在0〜t i 时间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1〜
10s 时间内小车牵引力的功率保持不变, 7s 末到达最大速度,在10s 末停止遥控让小车自由滑行, 小车质量m = 1kg ,
整个过程中小车受到的阻力 f 大小不变。
求: (1) 小车所受阻力f 的大小;
(2) 在t 1〜10s 内小车牵引力的功率 P ;
(3) 求出t 1的值及小车在0〜t 1时间内的位移。
(4)0-10s 内牵引力做功
12、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刘翔重归赛场,以打破亚运会记录的成绩夺得 110 m 跨栏的冠军•他采用蹲踞式起跑,
在发令枪响后,左脚迅速蹬离起跑器,向前加速的同时提升身体重心•如图所示,假设刘翔的质量为 m ,起跑过
程前进的距离为s ,重心升高为h ,获得的速度为 v ,克服阻力做功为 W 阻,则在此过程中( )
1 2
B .运动员的机械能增加了 qmv + mgh 1 2
D .运动员自身做功 W 人=^mv + mgh
13、一质量为1kg 的物体被人用手由静止向上提升
1m 这时物体的速度 2 m/s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手对物体做功12J
B 、合外力对物体做功 12J
C 、合外力对物体做功 2J
D 、物体克服重力做功 10 J
14、如图所示,摩托车做特技表演时,以 V 0= 10.0 m/s 的初速度冲向高台,然后从高台水平飞出•若摩托车冲向高
台的过程中以P = 4.0 kW 的额定功率行驶,冲到高台上所用时间 t = 3.0 s ,人和车的总质量 m = 1.8 >102 kg ,台高
2
h = 5.0 m ,摩托车的落地点到高台的水平距离
x = 10.0 m .不计空气阻力,取
g = 10 m/s .求:
1 2 A •运动员的机械能增加了 ^mv
C .运动员的重力做功为 mgh
(1)摩托车从高台飞出到落地所用时间;
(2) 摩托车落地时速度的大小;
(3) 摩托车冲上高台过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