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塔双回特高压线路潜供电法IL和恢复电压的限制

合集下载

500kV同塔双回线路带电作业指导书

500kV同塔双回线路带电作业指导书

500kV同塔双回线路带电作业指导书目录1. 500kV同塔双回线路直线塔进入等电位作业指导书2. 500kV同塔双回线路带电检查和修补导线作业指导书3. 500kV同塔双回线路更换耐张串单片绝缘子作业指导书4. 500kV同塔双回线路更换直线塔V形串绝缘子作业指导书5. 500kV同塔双回线路带电更换直线塔悬垂串绝缘子作业指导书6. 500kV同塔双回线路带电检测绝缘子作业指导书7. 500kV同塔双回线路带电检查和维修架空地线作业指导书8. 500kV同塔双回线路沿耐张串进入等电位更换间隔棒作业指导书9. 500kV同塔双回线路一回带电、一回停电进入停电回路检修作业指导书编号:500kV同塔双回线路直线塔进入等电位作业指导书编写:年月日审核:年月日批准:年月日作业负责人:作业日期年月日时至年月日时1/121适用范围适用500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各种直线塔进入等电位。

2引用文件《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试行)》DL/T 741-2001《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GB 50233-2005《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DL/T 966 送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原国家电力公司1997.7《带电作业管理制度》原国家电力公司1997.10《带电作业操作导则》国家电网公司《500kV同塔双回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3作业前准备3.1准备工作安排2/123.2人员要求3.3工器具3/123.4材料3.5危险点分析4/123.6安全措施3.7作业分工5/124 作业程序4.1开工4.2作业内容及标准4.2.1平梯法6/124.2.2吊篮(短梯)法7/128/124.2.3滑轨—吊杆—座椅法4.2.4竖梯荡入法4.3竣工4.4 消缺记录4.5 验收总结4.6 指导书执行情况评估编号:500kV同塔双回线路带电检查和修补导线作业指导书编写:年月日审核:年月日批准:年月日作业负责人:作业日期年月日时至年月日时1适用范围适用于500kV同塔双回线路带电检查和修补导线作业。

计算同杆双回输电线路潜供电流与恢复电压的二次模

计算同杆双回输电线路潜供电流与恢复电压的二次模

N > & ’ Q A # < ( %N ) ( $ / 0 # ) 7 ( , & # $A ’ , 8 # <0 # )G ( % 3 % ( , & $ ’ # $ < ( ) ) -G 3 ) ) ’ $ , IH 19 ( $ <J ’ # L ’ ) # % , ( ’( ,6 # 3 ; % ’ Q G & ) 3 & ,N ) ( $ / 7 & / / & # $R & $ ’ / 1X I
不同的影响 F 本文假设换位后线路为平衡线路 ! 利用
%# ! 采用变换矩阵 均值法可求得 线 路 的 阻 抗 矩 阵 &"
%V B
( " D.
H ^ K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H
D.VK
#
[
D> D> 式中 $ & 于 .^K B+K ’ ( #K ( .VK B+K ’ #K D ( HG H( F
即可将线路阻抗 由 相 量 变 换 为 模 量 ! 并且消除了 $! 线间耦合 F 经过相模变换 ! 有 如 下 关 系$ &K B$ & $! ’K B
> " =
算了单回线路的潜 供 电 流 9 本文将二次模变换方法 用于同杆双回输电 线 路 ! 建立其潜供电流与恢复电 压的数学模型 ! 与一次模方程相比 ! 线路方程和未知 数的个数减少了一半 ! 使得计算过程简化 9
末端之间的传输矩阵 ) 为线路首 % D#K 引入 > 将 模 量 ’ZK % # 阶 方 阵 %! ( ( ZK 和 ’[K % [K 转 化 为二次模域中 H 维列向量,Z % 即 -Z 和,[ % -[ !

特高压同塔双回输电线路潜供电弧

特高压同塔双回输电线路潜供电弧

2009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论文集 1特高压同塔双回输电线路潜供电弧模拟试验等价性研究堃和彦淼,宋杲,曹荣江,李炜,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市 100192)摘要:潜供电弧的自灭时间决定着单相重合闸的重合时间和成功率,潜供电弧自灭特性的研究是保证单相重合成功的关键技术。

特高压同塔双回输电线路潜供电弧试验室模拟试验是唯一行之有效的潜供电弧自灭特性研究方法,本文给出了试验室单相试验回路的由来,并证明了单相试验回路与特高压同塔双回六相回路的等价性。

另外本文提出了“长弧”和“短弧”的概念,在模拟试验中采用了较短电弧代替较长电弧,并从理论分析及试验室试验2方面,给出了特高压同塔双回输电线路潜供电弧试验室模拟试验等价性的研究。

关键词:交流特高压;单相自动重合闸;潜供电弧;自灭特性;电弧模拟试验;长弧;短弧0 引言目前,特高压电网正在紧张的规划建设阶段,为节省线路走廊,提高单位走廊宽度的输送容量,2010年国家电网公司将建成淮南—皖南—浙北—上海1000kV交流特高压同塔双回输变电工程,线路全长约640km。

由于特高压同塔双回线路的输送容量大,线路的充电功率大,导线间的静电感应和电磁耦合效应突出[1-2],如何使潜供电弧快速自灭,直接影响单相重合闸的重合时间和成功率[3]。

特高压同塔双回输电线路潜供电弧自灭特性是目前急需研究的关键课题之一。

对于1000kV的特高压线路,目前尚无实际线路进行试验的条件,并且实际线路试验有很大的局限性:方案不可能很多,次数有限,也不能任意改变试验条件。

因此,对于开放性的潜供电弧来说,由于其自灭时间受自然条件和弧道状况的影响较大[4-5],试验室模拟试验是唯一可行的办法。

1 试验室模拟实验回路等效原理为了方便,试验室模拟试验将三相电路经过合理的简化,简化为两相等值电路,其简化过程如下:基金项目:国家电网公司重大科研攻关项目(B11-07-042)。

三相输电线路发生单相故障时,线路图如图1,图中A、B两相继续受电,C相断开,末端装有对地电抗器,其中性点接有补偿小电抗X0,将线对地、线间电容和等值的线间补偿电抗考虑在内的示意图如图2,其中列入了仅与C相有关的参数,将非故障的A、B两相用一个等值的单相来代替,等值相上的电压为AU&,电流为A I&,等值的线间电容由原来的C1/2增加为C1,等值的线间补偿电抗由原来的Z AB变为Z N,由此可得图3。

1000kV特高压双回路关键技术-6

1000kV特高压双回路关键技术-6

1000kV特高压双回路关键技术-6目录1、项目概述 (315)2、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316)2.1研究内容 (316)2.2技术路线 (316)3、项目主要研究成果 (318)3.1 1000kV交流特高压同塔双回输电杆塔可靠性研究 (318)3.1.1 国内外规范大风及覆冰工况的比较结果 (318)3.1.2 不同时期500kV线路可靠性分析结果 (319)3.1.3 1000kV特高压双回输电线路目标可靠度分析结果 (320)3.1.4 对1000kV特高压双回路杆塔荷载及工况组合的建议 (321)3.2 1000kV交流特高压同塔双回输电杆塔结构优化研究 (322)3.2.1塔型规划及结构优化 (322)3.2.2高强角钢塔结构优化及应用研究 (323)3.2.3钢管塔结构优化及应用研究 (324)3.3 输电铁塔Q420角钢构件局部屈曲试验研究 (326)3.4 钢管连接节点局部屈服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327)3.4.1 试验及理论分析结果 (327)3.4.2 节点承载力计算方法 (328)3.5 高颈法兰在特高压双回路铁塔中的应用研究 (329)3.6 钢管塔变坡节点试验研究 (330)3.7 真型塔试验研究 (331)4、项目创新点及经验总结 (332)4.1 项目创新点 (332)4.2 项目组织管理经验 (332)1、项目概述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了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电网建设快速发展需要更高电压等级的输电技术。

建设特高压电网是保持我国电网的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电网发展中面临的问题的正确选择,对于解决大电源送出和大容量输电、控制电网短路水平、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线路走廊、提高电网可靠性和运行灵活性等我国电网面临的主要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1000kV晋东南~南阳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开工建设,构建全国特高压电网,使得输电网络更加坚强,成为电网建设的必然趋势。

安规考试 线路部分-企事业内部考试电力试卷与试题

安规考试 线路部分-企事业内部考试电力试卷与试题

安规考试线路部分-企事业内部考试电力试卷与试题一、单选题:1.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2009版)自()开始执行。

A. 2009年9月1日B. 2009年10月1日C. 2009年8月1日D. 2009年7月1日答案:C2. 安规是电力生产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规程,是保证()、()和()的最基本要求。

A. 用户安全、电网安全、设备安全B. 用户安全、电网安全、设备安全C. 人身安全、电网安全、设备安全D. 人身安全、电网安全、设备安全答案:C3. 作业现场的()和()等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工作人员的劳动防护用品应合格、齐备A. 工作人员、生产条件B. 生产条件、安全设施C. 生产设施、生产条件D. 生产设施、安全设施答案:B4. 任何人发现有违反《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的情况,应立即制止,经()后才能恢复作业。

A. 汇报领导B. 纠正C. 加强监护答案:B5. 电气设备分为高压和低压两种,高压电气设备是指电压等级在()V及以上者。

A. 380B. 1000C. 10000答案:B6. 在试验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同时,应制定相应的(),经本单位分管生产的领导(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A. 组织措施B. 技术措施C. 安全措施D. 应急措施答案:C7. 所谓()的电气设备,系指全部带有电压,一部分带有电压或一经操作既带有电压的电气设备。

A. 试验中B. 检修中C. 运用中答案:C8. 各类作业人员应被告知其作业现场和()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紧急处理措施。

A. 办公地点B. 生产现场C. 工作岗位答案:C9. 作业人员应具备必要的(),且按工作性质,熟悉()的相关部分,并经考试合格。

A. 电气知识和业务技能本规程B. 工作能力工作规定答案:A10. 各类作业人员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在发现直接危及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或者在采取可能的紧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并立即报告。

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采用同塔双回路技术的探讨 霍静文

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采用同塔双回路技术的探讨 霍静文

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采用同塔双回路技术的探讨霍静文摘要:近年来,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工程采用同杆架设将极大缓解经济发达地区没有路径走廊的矛盾。

本文就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采用同塔双回路技术的各方因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同塔双回路技术;探讨在特高压电网中,为输送大容量电力,往往需要沿着同一方向,甚至同一通道,并行架设2回或多回主干线路。

在这种情况下,有同塔并架双回路和分开架设的单回路可供选择。

一般而言,采用建设同塔双回路和同塔多回路线路,是节省线路走廊,提高输送容量的最有效方法。

欧洲、日本等都采用这个方法。

1同塔双回路的技术特性1.1线路走廊线路通过一般地区,两边相导线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与附近建筑物间保持电气安全距离;通过林区时,通道净宽度应不小于线路宽度加林区主要树种高度的2倍。

按满足上述2个基本条件估计,330、500kV单回路走廊宽度分别为45~50m、55~60m,2条单回路之和达90~100m和110~120m。

上述数值的大小与导线排列方式、塔型及档距等设计条件有关。

就此而言,同塔双回代替2个单回,走廊宽度可缩小一半,这对于土地昂贵、走廊紧缺的地区,无疑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2运行安全同塔双回路的运行安全性与2条单回路对比是有明显差别的。

特别是双回塔500kV线路的杆塔和导线悬挂位置都比单回路高出很多,由此引起的电气、机械性故障也会增多,出现跨回路故障,并诱发更大事故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应该予以重视。

1.2.1耐雷性能首先是线路遭受雷击的次数随着导、地线的平均高度增高而增多。

如500kV同塔双回路的导、地线平均高度比单回路的增高约20m,因而雷击次数为单回路的1.7~2.1倍。

其次是绕击,当地线保护角相同时,塔高增加20m,绕击率大约增大1倍。

山区线路绕击率为平原线路的3倍,山区高塔双回路绕击闪络将更显突出。

至于反击,同塔双回路塔高增加,铁塔的波阻和电感随之增大,雷击塔顶时,沿铁塔传播至接地装置所引起的反射波返回到塔顶或上横担所需时间相对延长,电位升高值较大,因此反击引起绝缘闪络跳闸率也比单回路高。

500kV同塔双回线一回带电一回停电感应电压计算研究

500kV同塔双回线一回带电一回停电感应电压计算研究

500kV 同塔双回线一回带电一回停电感应电压计算研究摘要:500kV同塔双回线路一回运行一回停电检修时停电回路上的感应电压将会对检修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通过对500kV同塔双回伊冯甲乙线一回带电一回停电情况下停电线路上的感应电压进行了测量计算,可明确感应电压的具体数值,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就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同塔双回;感应电压;操作过电压;事故:负载:1.线路概况线路简图见图1-1,线路总长度为378km,其中伊冯甲乙线同塔并架190km。

主要塔型为自立塔,主要塔形和分布如表1-1、图1-2所示。

表1-1 线路杆塔分布简表其它参数如下:导线型号、根数:4 LGJ-300/40地线型号:GJ70线路平均档距:432m避雷线接地方式:线路全长的1/3短接,分段绝缘线路换位方式:全换位2次乙线作为主测试线路,甲线作为辅助测试线路。

表1-2 线路参数注:带×号的是伊冯甲线两端接地的值单机组单线运行时,正常情况输送功率350MW,负荷电流500A左右。

图1-1伊冯甲乙线线路简图ZLV图1-2 线路采用的三种塔形图计算过程中将伊冯乙线48km段等分为10个区间,每个区间的第1基杆塔作为一个观测点,以0~9表示,伊冯乙线189km并架段等分为40个区间,每个区间的第1基杆塔作为一个观测点,以10~49表示,伊冯乙线140km段等分为10个区间,每个区间的第1基杆塔及线路最后一基杆塔作为一个观测点,以50~60表示。

线路两端地网接地电阻按0.1Ω,铁塔接地电阻按10Ω考虑。

2.工况1的计算2.1 运行线路负载工况(负载电阻800欧)电源端、共架段首端、共架段末端、负荷端相电压峰值分别为408kV、415kV、432kV、435kV;电源端、共架段首端、共架段末端、负荷端电流峰值分别为790A、732A、593A、543A;感应电压(V)观测点(0-9:48km单回;10-49:189km同塔双回;50-60:140km单回)图2-1停电线路沿线感应电压示意图2.2 运行线路空载工况电源端、共架段首端、共架段末端、负荷端相电压峰值分别为408kV、417kV、441kV、446kV;电源端、共架段首端、共架段末端、负荷端电流峰值分别为659A、577A、261A、0A;感应电压(V)观测点(0-9:48km单回;10-49:189km同塔双回;50-60:140km单回)图2-2停电线路沿线感应电压示意图3.工况2的计算停电线路两端接地电阻为两端地网的接地电阻,计算中设定为0.1Ω。

特高压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的潜供电流

特高压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的潜供电流

特高压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的潜供电流李召兄;文俊;徐超;张慧媛;肖湘宁【摘要】特高压输电线路的潜供电弧燃烧时间长,如果不能及时熄灭,将造成单相自动重合闸失败,从而影响供电安全和系统稳定。

因此,有必要研究特高压输电线路的潜供电流。

本文首先归纳总结了潜供电流的各种数学计算方法及其优缺点,并指出目前特高压输电线路潜供电流研究中的不足是缺乏仿真和实测数据以及没有考虑电弧模型。

接着针对我国在建的淮南—上海1000kV特高压交流同塔双回输电工程,采用PSCAD/EMTDC软件建立了其详细的仿真模型,包含系统模型、线路模型以及电弧模型。

最后利用所建模型,对该工程潜供电流进行了仿真研究,计算了单点故障、两点故障和不同线路负载率下的潜供电流及其持续时间。

研究结果表明,该工程潜供电流不会影响单相自动重合闸的成功重合。

【期刊名称】《电工技术学报》【年(卷),期】2010(000)011【总页数】8页(P148-154,163)【关键词】特高压;潜供电流;电弧模型;仿真分析;单相自动重合闸;集中参数;分布参数;二次模【作者】李召兄;文俊;徐超;张慧媛;肖湘宁【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7231 引言输电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保护动作使故障相两侧断路器断开。

由于故障相和健全相之间的电容和电感耦合,故障点的电弧不能迅速熄灭,弧道中仍流过不大的感应电流,此电流称为潜供电流(或二次电流),相应的电弧称为潜供电弧(也称二次电弧)。

潜供电流由容性和感性两个分量组成。

容性分量是健全相的电压通过相间电容向故障点提供的电流;感性分量是健全相的电流通过相间互感在故障相上产生感应电动势,经过故障相对地电容、并联电抗器和故障点构成的回路,向故障点提供的电流。

从国内外输电线路运行记录看,超高压、特高压输电线路故障90%以上是单相接地故障,而单相接地故障中有 70%~80%为“瞬时性”故障[1]。

为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供电的可靠性,我国超高压、特高压输电线路一般采用单相自动重合闸,重合时间主要取决于潜供电流持续时间和系统稳定要求[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ircuits when
phase sequence transposed
a相
(cts+czz+臼・)÷(c2a+ca2+c--’丁l(c33+ftz+cz-)÷
b相(clz+以l+f33’了1(czz+f3l+n3’了l(c32+cll+c23)÷
c相
(f--+c23+f32’丁l(czl+c33+c12’了1(c31+c13+c22)÷

引言
特高压线路具有电压等级高、输电距离远、输送

高抗接中性点小电抗限制潜供电流原理
国内主要采用并联电抗器中性点接小电抗的方
容量大、相间电容大等特点,使得其潜供电流问题较 其他电压等级更为突出D-z],严重影响单相重合闸成 功率。同塔双回线路具有多种优越性,在特高压系 统中将被大量采用。由于同塔双回线路回路间存在 较强的耦合作用,使其潜供电流产生机理较为复 杂[争4。,必须合理地设计线路和选择限制措施才能保 证潜供电弧熄灭,提高单相重合闸成功率[5。]。 长距离特高压线路上多采用在高抗中性点加装 小电抗来限制潜供电流D-2],其原理是通过小电抗将 部分高抗容量分配至相问,用以补偿通过相间电容 流至故障相的潜供电流容性分量,阻断健全相与故 障相之间的电容耦合。合理的小电抗配置可使潜供 电流容性分量大幅降低,同时能将恢复电压限制到 很低水平¨J。 双回线路则由于回路间存在电容耦合,结构复 杂,一般认为难以通过线路和高抗参数直接计算得 出小电抗阻抗值,目前对双回线路用小电抗限制潜 供电流的原理和可行性进行系统分析的研究较少。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对同塔双回线路潜供电流 的产生原理进行分析,研究了中性点小电抗对各种 换位方式下潜供电流的限制效果,提出了常用换位 方式下通过线路参数直接计算双回线路小电抗的 方法。
C21
对比式(2)、式(4)可知,双回运行方式下小电抗
9C13‘C31,C23。C32

同向换位方式如图6所示。按照逆相序反向换 位方式的讨论方法,得到线路不同回路导线问的电 容如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同名相电容与某 一异名相电容均为(fz,+c。。+f。。)1/3,另一异名相
:7
可得逆相序换位线路不同回路导线间的电容, 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逆相序换位下,同名相之间的 电容均为(c。。+f。。+f。。)113,异名相之间2个电容
(3)
孽整≥瑾三建 卜—一吾—十舌——十一舌——_
phase sequence transposition
则可使两健全相与故障相之间均形成并联谐振,从 而阻断潜供电流容性分量流通路径,并将恢复电压 容性分量限制到最低值。此时对应的小电抗最佳阻

为研究3个相邻回路与故障相之间耦合电容大 小,先作如下假设:①线路长度为l;②一回路上导 线与另一回路上、中、下导线间单位长度的电容分别
可以看出,回路之间的电容可转换为对地电容,
图2(b)中,Co=Cb+C&+C毫b+艮,回问电容不会
向故障相提供潜供电流,潜供电流全部由本回健全 相通过相间电容提供,潜供电流的产生原因与单回 线路完全相同。 故要使一回线路接地时的单回运行方式下潜供 电流最小,等效相间电抗X。M。应完全补偿本回相间 电容CM,即XLMl=XcM=1/(∞CM)。此时,小电抗 计算公式与单回线路完全一致:
a相(csz+c・。+c21)—rl(cn+c2s+csl)÷(czz+r。3+c,-)÷ b相(css+ct-+czz)÷(cu+旬・+c。z)÷(czs+f3-+ct。)÷
摘要:为保证同塔双回特高压线路重合闸成功率,必须对其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进行限制。针对 特高压线路广泛采用的高抗中性点加小电抗限制措施,分析了同塔双回线路潜供电流的产生机理, 研究了不同换位方式对潜供电流限制效果的影响,并提出了中性点小电抗阻抗值的直接计算公式。 结果表明,综合考虑潜供电流限制效果和实现可能性,逆相序反向换位最佳。实际算例验证了所提 出的小电抗计算公式的准确性,能够简单、快速地计算出双回线路小电抗阻抗值。 关键词:特高压;潜供电流;恢复电压;同塔双回线路;中性点小电抗

悬空的C相提供的总电流不为0。图3可变化为 图4(a)所示的电路,由于A相与a相、B相与b相 的电压基本相同,故将a相与C相之间、b相与C相 之间剩余的电容分别与A相与C相之间、B相与C 相之间的相间电容合并,Rg为弧道电阻。
图2单回运行方式电容示意图
Fig.2 Schematic diagram of single-circuit work mode capacitance
2双回线路潜供电流限制
收稿日期;2010-08—25}修回日期:2010-12-03。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辰计划(973计划)责助项目
(2011CB209405)。
2.1单回运行方式 同塔双回线路在只有一回运行时,另一回线路 一般两端接地。此时故障相周围耦合电容、相间电 一83—
万方数据





2.2.1
双回运行方式电容如图3所示。图中:左边回 路的C相为故障后的悬空相,A相、B相为带电的健 全相,a,b,c相正常工作,LM和LD分别为等效后的 相问电抗和对地电抗。 在图4(a)基础上进行如下变换: 1)将A相、B相支路各分出一个大小为C&的

图4双回运行方式潜供电流等值电路
Fig.4 Equivalent circuit of
果。
系,由此根据双回线路的导线位置分布可得回间电 容存在以下关系: fCl2≈白l:>c13 Iell≈c33>C22 故
2.2.2换位方式对潜供电流限制的影响 异名相之间的2个电容是否相等主要由线路换 位方式决定,下面分别讨论各换位方式下[1¨,双回 线路在双回同时运行时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的限 制。 1)逆相序反向换位 逆相序反向换位方式如图5所示。
xLNl一矗一面葡1
双回运行方式潜供电流限制机理
(2)
式中:X。M。为线路相间电容的阻抗;X。,为高抗阻抗 (X。P=1/(Kcc,C。));c£,为系统工作频率;K为高抗补 偿度;C,和CM分别为线路正序电容和相间电容。 此时,由于健全相与故障相间阻抗趋近无穷大, 电弧熄灭之后的恢复电压也将被限制在最低水平。 2.2双回运行方式
(c12+f21+%)吾≈(“+f23+c32)吾> (c13+f22+%)寺
即异名相之间2个电容大小比较接近,且均大于同 名相之间的电容。对国内在建的某特高压双回线路 进行计算得[1 2】,其C相与a相、b相、C相间电容分 别为9.94×i0~pF/km,10.41×10~p.F/km,
5.80×10—4弘F/km。
早整≥螫;遗芝
图5逆相序反向换位方式示意图
Fig.5 Schematic diagram of
reverse
卜————————一,—————————一
近似认为异名相之间2个电容大小相等,即 Cc.=Ccb,则CM+Ccb—Ccc=CM+Cca—Ccc。若 L№将该电容完全补偿:
jcc,L抛= j(cJ(CM+Ccb—Ccc) j∞(CM+Cc,一Cc,)
reverse
1)若异名相之间的2个电容相等,即免一Cc“,
则CM+Ccb—Ccc与CM十C&~Ccc相等,只要LM2大 小合适,即可同时使A和C之间、B和C之间形成 并联谐振支路,从而阻断2个电压源向弧道提供潜 供电流的通道。理论上可将潜供电流容性分量限制 到0。同时,由于相间阻抗达到无穷大,恢复电压的 容性分量也将被限制到0。 2)若异名相之间的2个电容不相等,即Cca≠
第35卷第10期 2011年5月25日
电力系统自动化
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
V01.35
No.10
May 25・2011
同塔双回特高压线路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的限制
易 强1,周
浩1,计荣荣1,苏
菲1,孙
可2,陈稼苗3
(1.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浙江省杭州市310027;2.浙江省电力公司,浙江省杭州市310027; 3.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浙江省杭州市310027)

强。等
同塔双回特高压线路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的限制
此时,潜供电流能否被限制依赖于异名相电容晚
和Cc-的相对大小:
分别为(f12+C2I+C33)//3和(f11+f23+c32)U3。
裹1逆相序换位时不同回路间各相导线间的电容
Tab.1 Capacitance between conductors of different
Schematic diagram of shunt neutral
reactor reactor
Fig.j
with
XLD和XLM与XLN和xLP的关系如下№引:
fXLD=3XLN+XLP
1 xLM:孕+3xLP
-L
q’
ALN
若小电抗阻抗值选择合适,健全相通过相间电 抗流至悬空相的感性电流恰好可完全补偿掉通过相 间电容(双回线路还包括回间电容)流至悬空相的容 性电流,则潜供电流幅值最小。同时,由于相间阻抗 接近无穷大,从而使故障相上通过相间阻抗耦合过 来的恢复电压降至最低水平。
早耋≥鳢三连仨 孽盎≥盎三遵t亡
图6同向换位方式示意图
Fig.6
卜吾十号—十一号叫
Schematic diagram of same direction transposition
表2
Tab.2
同向换位时不同回路间各相导线问的电容
Capacitance between conductors of different circuits when same direction transposed
—85—
万方数据







卜——————————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