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室黄瓜霜霉病非药剂防治

合集下载

黄瓜霜霉病的症状与防治方法

黄瓜霜霉病的症状与防治方法

黄瓜霜霉病的症状与防治方法霜霉病是黄瓜最主要的病害,霜霉病为高温高湿型病害,由于发病迅速也叫跑马干,一般春季3~4月发病重,出现叶肉褪绿、受叶脉限制的多角形褐色病斑,叶背生灰黑(紫黑)色霉层。

造成叶子很快干枯脱落,直至植株死亡。

其防治方法如下:1、采用高温闷棚,它是大棚防治病害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用这种方法来防治霜霉病、白粉病、角斑病,灰霉病、黑星病等多种病害。

具体方法是在晴天中午前后,浇透水后将大棚密闭,使温度升高,当温度达45~46℃时维持1.5~2小时,之后缓慢通风,降低温度,注意闷棚时温度计水银球要和植株最高点处在同一水平线上。

还可以闷棚前一天浇水,当闷棚结束后再浇水。

2、药剂防治,用66.8%霉多克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75%克抗灵1500倍液,另加300倍液的白糖和醋防治霜霉病;当混合发生角斑病时加入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400倍液。

近年的新型药剂如10%科佳悬浮剂,成分为氰霜唑,是一种新的进口药,用在黄瓜、甜瓜和葡萄的霜霉病的预防,一般在定植缓苗后喷2~3遍,用2000倍液,间隔7~10天。

也可以作为治疗剂,发病初期用1000~1500倍液,连用2~3次,间隔7~10天。

此药持效期为10~14天,施药后1小时降雨不影响药效,可于大多数杀虫剂、杀菌剂混用,如与53%金雷500倍液混合,增加内吸传导性。

另外近年推广的药剂还有42%三氯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也是防治蔬菜的霜霉病的新型铲除剂。

商品名为克菌净。

为广谱、内吸、治疗型杀菌剂。

黄瓜霜霉病喷雾用3000~4000倍液,还有0.5%氨基寡糖素水剂(施特灵)1000倍液,不但治病,还可提高植株的免疫力。

喷施药液时一定要喷匀喷透,使叶背着药,药后检查叶背病斑的霉层是否干死,一般应连用2~3次。

棚室黄瓜病虫害防治

棚室黄瓜病虫害防治
防治方法
加强棚内温湿度管理,保持适宜的温湿度;药剂防治可使用嘧霉胺、腐霉利等 杀菌剂进行喷雾防治。
细菌性角斑病及其防治
细菌性角斑病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主要危害叶片和茎部,造成叶片和茎部出现 黄色或白色角斑。
防治方法
加强棚内通风透光,降低湿度;药剂防治可使用农用链霉素、可杀得等杀菌剂进 行喷雾防治。
03
棚室黄瓜常见虫害及其防治
蚜虫及其防治
总结词
蚜虫是棚室黄瓜常见的害虫之一,它们通过吸食植物汁液造 成叶片皱缩、生长缓慢等问题。
详细描述
蚜虫通常在春季和秋季出现,繁殖迅速,容易传播。防治蚜 虫的方法包括使用黄色粘虫板、生物防治(如释放蚜茧蜂) 和化学防治(如使用吡虫啉、啶虫脒等药剂)。
白粉虱及其防治
04
棚室黄瓜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源自选择对病虫害抵抗力强的品种,从源头上减 少病虫害的发生。
培育壮苗
采用无病土和有机肥料,加强苗期管理,培 育健壮的幼苗以提高抗病性。
合理轮作
避免连作,通过轮作降低土壤中病原菌和害 虫的积累。
清洁田园
及时清除病叶、病果和残株,减少病原菌和 害虫的传播。
谢谢您的观看
详细描述
防治斑潜蝇的方法包括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杂草和落叶,使用防虫网等物理措施,以及使用阿维 菌素、灭蝇胺等药剂进行化学防治。
蓟马及其防治
总结词
蓟马主要危害棚室黄瓜的嫩叶和花朵,造成叶片卷曲、花朵畸形等症状。
详细描述
蓟马的防治方法包括使用蓝色粘虫板、加强田间管理、清除杂草和落叶等物理措施,以及使用多杀霉素、乙基多 杀菌素等药剂进行化学防治。
蚜虫
吸取叶片汁液,造成叶片皱缩 ,传播病毒病。

防治大棚黄瓜霜霉病有方法

防治大棚黄瓜霜霉病有方法

防治大棚黄瓜霜霉病有方法
黄瓜霜霉病,俗称”跑马干,苗期成株都可受害,主要为害叶片和茎,卷须及花梗受害较少。

黄瓜霜霉病最适宜发病温度为16-24℃,低于10℃或高于28℃,较难发病,低于5℃或高于30℃,基本不发病。

霜霉病的发生与植株周围的温湿度环境关系非常密切,发生起始温度为16℃左右,而流行适温为20~ 24℃,且要求相对湿度在 85%以上。

在大棚黄瓜生长期间,合理喷施叶面肥加菜果壮蒂灵补充营养,可迅速有效地向植株提供所需的营养,促使黄瓜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能力。

一般每隔10天左右喷施1次。

配合新高脂膜一起使用,可提高防治效果。

巧防温室黄瓜霜霉病

巧防温室黄瓜霜霉病

巧防温室黄瓜霜霉病
一、巧调温湿度:避开霜霉病发生的最适宜温湿度(温度18℃左右,湿度83%以上)。

白天上午将棚温调控在28℃左右,湿度在75%以下;下午调温在23℃左右,湿度在70%左右。

夜晚上半夜巧用低湿度,将棚内湿度调控在80%以下;下半夜巧用低温,将棚内温度调控
一、巧调温湿度:避开霜霉病发生的最适宜温湿度(温度18℃左右,湿度83%以上)。

白天上午将棚温调控在28℃左右,湿度在75%以下;下午调温在23℃左右,湿度在70%左右。

夜晚上半夜巧用低湿度,将棚内湿度调控在80%以下;下半夜巧用低温,将棚内温度调控在13℃以上,即可控制病害的发生。

二、巧用高温焖棚:选在晴天中午将棚封死,使棚温迅速升至43℃以上,持续2小时后多处放风,每周一次。

三、巧浇适时水:浇水要在晴天早晨进行,阴雨天不要浇,要看地、看苗、看时确定浇水多少和次数。

四、巧补适期肥:在结瓜期补施二氧化碳气肥,后期喷施0.1%尿素加0.3%磷酸二氢钾,可提高黄瓜抗病能力。

1。

大棚黄瓜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大棚黄瓜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时之 后进 行 。②播 种后 必须 浇足水 ,墒
情差 、排 灌方 便 的地块 可进 行灌 水 。③
覆 土要均 匀 , 能 露种 子 。④播 后畦 面
分期追 肥才 能取得 高产 , 收期每 采收 1 采 次用二 元复 合肥 5 千 克 ,随水追 肥 。 ~8 4采收 。一般 播种 后 3 ~4 天 ,当 5 5
左右 。
2栽培要 点 : . 栽培 技术 同大 田栽培 。 秋 季栽培 成 败的 关键是 齐苗 问题 ,因此 在播 种 时要 注意 以下几 个事 项 :①将播
3 水管理 . . 肥 . 空心菜 是多 次采 收的作
物, 因此 ,除施足基 肥外 , 须进行 多 次 必
种 u l最好 安 排在 每 天的 早 晨或 下午 4 , ̄ t l
空心 菜植 株生 长到 3 厘 米高时 应及 时采 5 收上市 , 陆续可 以收获到 8 月上 旬 。 然后 种胡 萝 卜。
期、成株期均可发病, 主要危害叶片。叶片染 病, 叶缘或叶背面出现水浸状病斑 , 早晨尤为 明显 , 病斑逐渐扩大 ,受叶脉限制, 呈多角形 淡褐色或黄褐色病斑, 湿度大肘, 叶背面或叶 面长 出大量灰黑色霉层。 后期病斑破裂成连片 ,

制在 1 ~2 ℃,后半夜将温度控制在 1' 8 0 4 C以 三 、白粉 病 下 ,同时适时浇水。 2 ( )高温闷棚 :进入 4 月 化学防治: 在发病初期喷药, 可选用的药 后, 如果发现病株 , 可选晴天上午密闭棚室 , 将 剂有: 0 4 %福星乳油8 0 ~10 0 00 00 倍液、 5 2 % 温度升到4℃并保持2 5 小时, 以杀灭棚内的病 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10 倍液、5 %多菌灵可 0 5 0 菌 为了防止霜霉病的发生,每星期可闷棚 1 湿性粉剂6 0~ 0 倍液, 0 80 用以上药剂交替喷 次 ,闷棚后适当放风 ,放风量先小后大。同时 雾 , 每隔7 0 ~1天用药 1 , 次 连续防治2 3次。 ~

黄瓜霜霉病防治方法

黄瓜霜霉病防治方法

黄瓜霜霉病防治方法
生态防治:方法是早晨开棚放风排湿30分钟,然后闭棚,温度控制在25~30℃,最高不超过33℃,湿度降到75%以下,可抑制霜霉病的发生。

午后放风,温度控制在20~25℃,湿度降到70%左右,如果夜间棚外最低温度在12℃以上,可整夜放风。

阴天、下雨天也应适当放风,尽量缩短叶缘吐水及叶面结露持续时间。

烟熏防治:此法省时、省工、省力。

未发病时,可于傍晚用15%霜疫清烟剂或45%百菌清烟剂熏杀,每次每亩用250克。

熏蒸时,关闭温室,药剂分放4~5个点,点燃冒烟后关门熏杀。

每隔7天熏1次,连熏2~3次。

发病初期,每亩用45%百菌清烟雾剂(安全型)200~300克,密闭熏蒸1夜,次晨开窗通风,隔7天熏1次。

喷雾防治:未发病时,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预防,7~10天1次。

一旦发现中心病株,即用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喷细喷透,3天内喷2次。

农药要交替使用,以防产生抗药性。

粉尘防治:喷粉成本低,方法简便,不增加室内湿度。

可用5%百菌清粉尘或7%防霉灵粉尘,每次每亩喷1千克,傍晚用喷粉器喷,密闭一宿,次日放风。

隔7天喷1次,连
喷4~5次。

用药时不能直接对着植株喷,应喷在植株的上空,让粉尘自然飘落到黄瓜植株上。

温棚黄瓜病虫害防治

温棚黄瓜病虫害防治

黄瓜结露时间长 ,以及受气候因素影响时 ,黄瓜细
菌性 病 害易 发生 。防 治 药剂 用 1%绿 乳铜 乳油 3 0 2 0
倍 液 ,或 1 %络 氨铜水 剂 3 0倍液 ,或 7 %农 用链 4 0 2
1 黄瓜 霜霉病 黄瓜 霜霉 病 发生较 为普遍 ,一 般棚 室病 株率 为
2 %~3 %,主要 发病 部位 是 下部 成熟 叶片 , 别棚 0 0 个
种 业 导 刊
温 棚 黄 瓜 病 虫 害 防 治
崔 艳 玲
( 濮阳 县文 留镇农 业服 务 中心 ,河 南 濮 阳 4 70 5 1 0)
黄 瓜病 虫害 有霜 霉病 、灰霉 病 、角斑病 、炭疽 病 等 ,害虫 有瓜 蚜和 红叶 螨等 ,易发生 且 容 易蔓延 ,
必须及 时 防治 。
刊 ,0 76 :3 3 . 2 0 ()3 - 4
黄瓜灰霉病是 由真菌侵染引起的病害 ,一般易
在 棚 室湿 度大 ,放 风不 及 时且 低温 时发 生 。一 般病 株 率为 2 %~3 %,个 别棚 病株 率达 7%~8%, 0 0 0 0 病 瓜 率 为 4 %~5%。防 治方 法可 用 5 %速 克 灵可湿 0 0 0
霉素 30 0 倍液 ,或 4 %加瑞农 80 0 ~4 0 7 0 倍液喷雾,
隔6 ~7 d喷 1 ,连 喷 3 次 ~4次 。
4 美 洲斑 潜蝇 近 几年 来 ,濮 阳县 温 室大 棚每 年 都有 发生 ,以
室发 病严 重 , 病株率 达 8 %~9 %, 叶率 为 5%~ 0 0 病 0 6 %,上部 叶片 已见发 病 。防 治 方 法可 采 用高 温 闷 0
3 0 倍 , 2 %啶 虫眯 可湿粉 8 0 0 0 液防 治 。 00 或 0 0 ~1 0 倍

棚室黄瓜霜霉病出现与防治和治疗办法

棚室黄瓜霜霉病出现与防治和治疗办法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棚室黄瓜霜霉病出现与防治 和治疗办法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棚室黄瓜霜霉病出现的原因 • 棚室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方法 • 棚室黄瓜霜霉病的治疗办法 • 防治和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总结与展望
01
棚室黄瓜霜霉病出现的原因
气候因素
温度和湿度
霜霉病在低温高湿的环境下容易发生 。当棚室内温度低于15℃,且相对 湿度超过85%时,霜霉病的发生概率 增加。
对未来防治工作的展望
随着气候变化和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 ,棚室黄瓜霜霉病的防治将面临新的 挑战和机遇。
同时,应加强霜霉病发生规律和流行 机制的研究,为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 提供科学依据。
未来应加强霜霉病抗性育种研究,培 育具有优良抗性的黄瓜品种,为防治 工作提供更为有效的手段。
此外,还应加强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 和推广,提高农民的防治意识和技能 ,促进霜霉病的科学防治和黄瓜产业 的可持续发展。

化学防治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杀菌剂进行 防治,如百菌清、烯酰吗啉等。 在使用化学药剂时,应注意轮换 使用不同种类的药剂,避免病菌
产生抗药性。
04
防治和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注意安全用药
选择低毒、低残留农药
避免连续使用同一种农药
优先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确保 使用后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影响较小。
为防止病菌产生抗药性,应交替使用 不同类型的农药,提高防治效果。
严格控制用药量
按照农药使用说明和安全间隔期用药 ,避免过量使用,以免造成药害和残 留超标。
定期检查和预防
定期巡பைடு நூலகம்棚室
定期检查棚室内黄瓜的生长情况,留意是否有霜霉病的迹象,做 到早发现、早防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棚室黄瓜霜霉病非药剂防治
-、变温管理措施
早上拉开草帘后,放风排湿半小时,然后紧闭棚室,将棚温迅速提到28摄氏度以上。

温度上升到30摄氏度时开始放小风,上午将温度控制在28摄氏度一32摄氏度,午后如果棚温继续升高,可加大放风量,将温度降到20摄氏度一25摄氏度。

入夜后,前半夜将温度控制在l8摄氏度一20摄氏度,后半夜将温度控制在l4摄氏度以下。

二、适时浇水措施
根据天气、土壤墒情和苗情适时浇水。

浇水时间应选在晴天上午,可小水勤浇,切忌大水漫灌。

浇水完毕后马上关闭棚室,将温度提高到32摄氏度,在此温度下维持1小时,然后放风排湿。

阴雨天气严禁浇水,降低棚室内湿度,缩短黄瓜叶片结露时间,减轻黄瓜霜霉病的发生。

三、改善栽培条件措施
棚膜应尽量选用聚氯乙烯无滴膜。

无滴膜透光性好,可避免棚膜结露,提高棚内的温度,降低棚内的湿度。

也可在棚室后墙上张挂反光幕,增强棚内的光照,提高棚内的温度。

此外,还可在行间铺撒干草或草朩灰等以避免土壤水分蒸发,降低棚内的湿度。

也可组织实施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提高棚室土壤温度,促使蔬菜植株健康生长,增强抗病性能。

四、高温闷棚措施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