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鉴赏《非洲歌舞音乐》

合集下载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教案非洲歌舞音乐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教案非洲歌舞音乐

非洲歌舞音乐[课题]:非洲歌舞音乐[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五单元《亚非音乐神韵》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

教材和教参所提供的教学内容与参考资料较多,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设计。

因为学生对黑非洲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知识了解的比较少。

要在一堂课内对非洲音乐的风格特点、表现形式、演奏乐器等有全面、准确的了解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我设计了以非洲音乐的节奏特点、鼓乐风格内容为主线的教学思路。

课堂中选择了二首有代表性的曲目,并尽可能采用音像资料。

内容的设计涉及了鉴赏、体验、表现、创作、探究等教学领域,引导学生充分地感受和体验音乐。

[学情分析]: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特别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所有音乐作品的欣赏、分析、创造都是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并让学生以审美的眼光欣赏音乐作品。

音乐还是一门实践性的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尤其在表现领域更体现了这一特点,长期以来,我们的高中音乐课堂在注重学生感官体验的同时,却忽略了对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的培养,我们一直认为活泼、律动的音乐课是小学和初中的音乐课特点,而高中音乐课堂应该是知性的,理性的。

但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合理的设计学生的律动及创编活动,活跃了我们的课堂氛围,同时也给学生足够的音乐发展和表现的空间。

让我们的课堂不再单一和枯燥。

[教学内容]:1、布隆迪《鼓舞》(片段)2、《加纳鼓乐》(片段)[教学目标]:1、体验非洲音乐中复杂多变的节奏特点,了解鼓在非洲音乐中的重要地位。

2、从乐器、舞蹈、歌曲三个方面,对非洲的音乐进行体验和学习;鼓励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唱、拍、跳等音乐实践活动,加深对非洲歌舞音乐的理解。

3、拓宽学生文化视野,理解、尊重并热爱非洲音乐文化,共享与理解人类不同的音乐文明。

[教法学法]: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共包括了:激趣导入,欣赏与探讨,创编与表演,拓展与延伸四个部分组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法与学法的选择上尽可能的突显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

2023年《非洲歌舞音乐》说课稿

2023年《非洲歌舞音乐》说课稿

2023年《非洲歌舞音乐》说课稿2023年《非洲歌舞音乐》说课稿1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第五单元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

我说课的内容分为四个部分: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

一、说教材本课的教学内容是第五单元《亚非音乐神韵》这一章节中非常重要的一课。

非洲音乐是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黑人传统音乐。

在非洲音乐中,节奏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是非洲音乐的灵魂。

而非洲鼓在乐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整个乐队的灵魂。

绝大多数情况下,非洲的音乐和舞蹈是紧密结合的。

《非洲赞歌》是一首加纳民歌,歌曲乐句短小,曲调音域窄,类似于说白,伴有喊叫声。

伴奏乐器是马林巴琴《鼓舞》是由布隆迪圣鼓演奏,节奏鲜明而强烈,与舞蹈结合紧密。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了解非洲音乐中丰富多彩鼓乐和歌舞,以积极的态度参加于音乐实践活动,开阔音乐视野。

(2)体验非洲音乐中复杂多变的节奏特点,感受非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及其丰富的感染力。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作品的音乐内涵及其艺术价值。

教学难点是:了解、掌握非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体验非洲音乐中复杂多变的节奏。

教具:为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我选用的教具是鼓、多媒体播放器、教学光盘、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我认为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去感知、体验、理解、鉴赏音乐,就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为此,我精心设计了以下教法:1、情境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音画情境,使学生在视觉和听觉双重感受下,体验到音乐表现的情绪,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更加有助于学生了解非洲歌舞音乐。

2、采用感知、体验、实践、探究的欣赏教学法,并结合“情境法”,使学生感受音乐表达的情感,积极参与探究实践活动,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欣赏能力,又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三、说学法欣赏音乐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为此我用以下方法指导学生学习。

2024年《非洲歌舞音乐》说课稿_1

2024年《非洲歌舞音乐》说课稿_1

2024年《非洲歌舞音乐》说课稿2024年《非洲歌舞音乐》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全一册)第五单元《亚非音乐神韵——大自然和谐和平》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

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非洲最具代表性的歌舞音乐《非洲赞歌》和《鼓舞》。

《非洲赞歌》是一首加纳民歌,歌曲乐句短小,曲调音域窄,伴有喊叫声,伴奏乐器是马林巴琴。

《鼓舞》是由布隆迪圣鼓演奏,节奏鲜明而强烈,与舞蹈结合紧密。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两点)2.教学目标:①引导学生认识、了解非洲音乐中丰富多彩的鼓乐和歌舞,积极参与音乐实践,开阔音乐视野。

②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非洲音乐中复杂多变的节奏特点,以及非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

(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目标,我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3.教学重点、难点:①让学生感受、体验和模仿非洲音乐的节奏特点。

二、说教法说学法高中的学生,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

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达到视觉听觉的高度结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将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下面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三、说教学过程①导入部分:首先播放电影片断《我是谁》。

通过欣赏电影《我是谁》导入,营造氛围,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

②接下来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非洲歌唱家卡拉巴罗比演唱的加纳民歌《非洲赞歌》,欣赏完后,我将请同学们谈谈感受。

下面我来总结:①非洲音乐的节奏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高度发展的节奏是非洲音乐的最主要的特点。

歌唱最常见的形式是呼应歌,乐句短小,且多重复。

绝大多数情况下音乐都与舞蹈紧密结合。

③接下来有请课代表为大家介绍乐曲的主奏乐器马林巴琴,并同时播放马林巴琴图片:(②马林巴琴是流行于非洲的木琴的总称,非洲最有代表性的乐器之一。

马林巴琴种类繁多,音乐清脆而流畅)④下面让我们来一起感受布隆迪圣鼓,看看这段民间舞曲能带给同学们什么样的感受。

非洲歌舞音乐课件

非洲歌舞音乐课件

《阿伊瓦多》作品介绍与分析
背景介绍
阿伊瓦多是由加纳歌手艾尔维斯·奥拉维斯于1980年创作的,它融合了多种非洲音乐元素,如节奏、旋律和和声。
音乐特点
阿伊瓦多以强烈的节奏感和独特的旋律而闻名,其中运用了复杂的打击乐器和合唱,创造出一种热烈、欢快的氛围。
作品概述
01
恩戈玛是一种广受欢迎的非洲传统音乐形式,通常由女性表演,以歌唱和舞蹈形式呈现。
非洲歌舞音乐的传承方式与途径
师徒传承
在非洲,许多专业音乐人会通过收徒方式传承自己的音乐技艺。师傅将自己的经验和技巧传授给徒弟,徒弟在师傅的指导下不断练习和改进,这种传承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音乐的影响力。
社区传承
非洲的社区传承是通过集体的方式进行的。在村落中,音乐家会组织一些音乐活动,通过演奏、歌唱和舞蹈等形式将音乐传承给整个社区的人,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社区内的音乐人才。
2
3
非洲歌舞音乐具有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演方式,学习和传承非洲歌舞音乐有助于培养音乐人才,提高音乐素养和表现能力。
培养音乐人才
学习非洲歌舞音乐可以拓宽人们的知识视野,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艺术形式,有助于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和意识。
拓宽知识视野
非洲歌舞音乐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可以激发人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非洲歌舞音乐的特点和元素
非洲歌舞音乐对世界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流行音乐和爵士乐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非洲歌舞音乐在当今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了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促进了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融合。
非洲歌舞音乐的影响和地位
02
非洲歌舞音乐类型与流派
1
非洲传统歌舞音乐

非洲歌舞音乐

非洲歌舞音乐

马林巴是世界上广泛流行,而且深受人们喜爱 的一种旋律型打击乐器。
G6成员:谈谈非洲的歌唱有哪
些形式?
无资料…小灰灰补充啊啊啊啊
无资料…小灰灰补充啊啊啊啊
G5成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非洲音乐的节奏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2.非洲人偏爱敲击乐器,鼓和马林巴是非洲使用得最多的乐器; 3.非洲的歌唱常见的形式是呼应歌,即一人领唱,众人应和,或轮唱重叠,有 多声性倾向; 4.非洲音乐的旋律通常是围绕着一个或几个骨干音进行; 5.在多数情况下,非洲音乐都与舞蹈紧密结合。
G2 G3成员:介绍一
下马林巴琴.
鸣体和孔上的薄漠上,听起来嗡嗡作响,产生 出一种特殊的共鸣效果。
马林巴传入拉丁美洲大约是在17、18世纪,后 来成为印第安人的乐器。而且,演奏马林巴也 已成为某些印第安部族的仪式的一部分。这些 仪式祈求的是宇宙的和谐以及人们的幸福,危 地马拉的圣马可斯德古纳地方演奏的马林巴乐 曲与非洲加纳的西斯沙拉人的乐曲十分相似。
非洲黑人音乐与社会生活有着极为直接、紧密的联系,音乐几乎伴随着 人们所有的活动,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在非洲,音乐
活动多数是随着日常生活进行的,许多劳动往往有音乐相伴随,音乐在 许多重要仪式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喜庆节日或农闲时节,各种音乐活 动常常带有社交的性质。他们通常都是在露天环境中进行,或者是一个 广场、市场,或者是一片树林、一个庭院、一处陵墓。在这种公众活动 中,自发聚集在一起的一般都是同一部落或使用同一语言的人。他们通 过集体音乐舞蹈演出、载歌载舞的狂欢,加强彼此的感情,加强部落成 员间的联系。这时无论男女老幼,都既是观众又是演员。他们都可以参 加到合唱、乐器合奏和舞蹈中去。即使在有专业音乐家表演的场合,他 们与观众也没有截然分开的界线。总之,在非洲,音乐是一种社会性的

《非洲歌舞音乐》

《非洲歌舞音乐》

《门库尔雅》
《门库尔雅》是一首由两架马林巴琴演奏 的坦桑尼亚民间乐曲。两架马林巴琴中一 架是高音琴,另一架为低音琴。 马林巴是流行与非洲的木琴的总称,是非 洲最有代表性的乐器之一。马林巴种类繁 多,有的仅有几个键有的数十个键。既可 独奏也可合奏,甚至有一二十架马林巴合 奏。音乐清脆而流畅,如铃声般叮当而来, 又在不断的重复中不断变化。
再 见
布隆迪圣鼓
1
非洲鼓舞表演,第七届(深圳)国 际文化产业博览会.flv 2 鼓舞.mp3 曲中大量运用了什么乐器?节奏变化 如何?
大量运用鼓; 节奏复杂。 在布隆迪,“圣鼓”象征着国王的权利,
象征皇族的正统与种族的延续。圣鼓是在 特定的场合表演的一种鼓乐,如国王加冕 时或播种季节来临时进行表演。圣鼓表演 时,首席鼓手以有力的身体动作,带领众 鼓手敲击出洪亮的、富有震撼的鼓声。
认识Leabharlann 洲拇指钢琴在非洲民族乐器中,除了鼓和木琴之外, 还有一件很有特色的民族乐器就是“姆比拉” 也称“拇指钢琴”、“散扎”、“薄片琴”。
非洲音乐的特征
一、非洲音乐的节奏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二、非洲人偏爱敲击乐器,鼓和马林巴是非 洲使用最多的乐器。 三、非洲的歌唱最常见的形式是呼应歌,即 一人领唱众人应和,或轮唱重叠。 四、在多数情况下非洲音乐都与舞蹈紧密结 合。
男孩之舞mp3

这是塞内加尔的一首为舞蹈伴奏的鼓乐曲, 鼓乐合奏伴随着乡村舞蹈。这段鼓乐有六 个鼓手演奏,其中包括一个打击基本节奏 的低音鼓和另外五个不同的高音鼓。各个 鼓节奏互不相同,相互配合,构成多线条, 多层次极为复杂的节奏。表现热烈、奔放 的情绪。
节奏练习
非洲赞歌_标清.flv
《非洲赞歌》是一首由加纳罗比部落

非洲歌舞音乐-教案

非洲歌舞音乐-教案

非洲歌舞音乐教材分析本课系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非洲歌舞音乐》,。

1、《非洲赞歌》是一首加纳民间音乐家——卡拉巴罗比演唱的独唱歌曲。

卡拉巴罗比是加纳的罗比部落的著名音乐家。

被称为非洲西部最著名的音乐家之一。

演唱伴以非洲古老的马林巴,故演唱形式是“歌唱和马林巴演奏”。

2/4拍,全曲可分六个乐句,为单乐段歌曲。

音乐狭窄,歌曲采用曲调与伴奏、说唱、独奏等交替进行,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

2、《门库尔雅》是一首由两架马林巴琴演奏的坦桑尼亚民间乐曲。

其中一架高音琴、一架低音琴。

两架马林巴紧密配合,快速、连续的琴声像珍珠一般晶莹、清脆,既像清澈潺潺的流水,又像不断散落的雨滴。

3、《鼓舞》。

这是布隆迪“圣鼓”表演的一个片段。

“圣鼓”表演时,首席鼓手以有力的身体动作,带领众敲手敲击出洪亮的、富有震撼性的鼓声。

学情分析学生这个年龄处于好奇好动好学的时期,应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节奏的积极性,活跃整个课堂。

学生对非洲的风土人情可能不太了解,先让同学们了解非洲的风土人情,把非洲音乐与非洲人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同学们包容万象的理解音乐。

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设置适合他们能力的问题,要让他们充满自信地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几首代表性的非洲民间音乐,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非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征。

2、初步知道非洲音乐的概况,知道非洲音乐的社会功能。

3、初步认识非洲鼓乐、非洲音乐的节奏和马林巴的特点。

教学重点1、欣赏布隆迪的《鼓舞》片段;2、节奏练习。

教学难点了解非洲音乐的功能,感受、体验并掌握节奏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2010南非足球世界杯主题曲《OH Africa Aicon》视频大家刚才进课室时听到的音乐是2010南非世界杯足球赛主题曲。

问:音乐带来的感觉、情绪是怎样的?(热烈、奔放的)问:根据演唱者肤色、演奏乐器(鼓)、画面背景判断哪个国家?(非洲)问:大家对非洲印象是?(撒哈拉沙漠、斑马、热带雨林等等)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近非洲,感受非洲歌舞音乐的魅力。

高中音乐《非洲歌舞音乐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非洲歌舞音乐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音乐鉴赏》第五单元第十一节
《非洲歌舞音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非洲音乐的概况,知道非洲音乐的社会功能;
(2)、初步感受非洲鼓乐、非洲音乐的节奏和马林巴音色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在欣赏作品时,引导学生聆听、体验、探究、对比、表现等方法,让学生
探究、体验、了解非洲音乐文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探究非洲的音乐文化。

非洲音乐是世界
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真正做到弘扬民族文
化、尊重多元文化。

【教学重难点】
1、欣赏布隆迪《鼓舞》片段;加纳民歌《非洲赞歌》
2、了解非洲音乐的特点,鼓乐节奏练习。

【教材分析】
《非洲歌舞音乐》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第五单元第十一节。

这一课所指的非洲音乐是按音乐文化范畴划分的,不是地理概念上的划分,主要是指撒哈拉沙漠以南黑人居住地区的音乐,因此在教学中可称其为“黑非洲音乐”或“非
洲黑人音乐”。

本课通过欣赏非洲民间的鼓乐和歌舞音乐,使学生体验非洲民间音乐的风
格特征,了解世界音乐,拓宽音乐视野。

【评价建议】
学生对本课教学是否产生兴趣。

学生能否掌握本课的知识与技能,是否加深对世界音乐文化的热爱。

学生是否能打ft非洲鼓节奏,演唱部分歌曲和乐曲的旋律。

【教学过程】
练习拍ft节奏,体会节奏的多种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林巴
《鼓舞》
这是布隆迪“圣鼓”表演 的片段。在布隆迪“圣鼓” 象征皇族的正统与种族的 延续,他在特定的场合表 演,如国王加冕或播种季 节来临。
非洲鼓的地位
鼓是非洲普遍流行的乐器, 被称为非洲音乐之魂。
非洲人生活中舞蹈是不可缺 少的,而舞蹈又离不开鼓。 非洲音乐中最突出的、最主 要的因素是节奏,鼓正是非 洲音乐节奏的基础。是表达 音乐语言最重要的乐器。
非洲赞歌
带着问题聆听,然后讨论: a、这首歌曲的特点(旋律上、节奏上) b、伴奏乐器是什么? c、演唱形式(独唱?重唱?) d、音乐与语言的联系
a、风格、特点: 节奏感强、旋律重复较多,音域窄 b、伴奏乐器: 马林巴,音色清脆、(质地)木头做的 c、演唱形式:独唱(歌唱与马林巴琴演奏)随意性强 d、音乐与语言:节奏模仿语言
非洲赞歌

马林巴
• 马林巴是流行于非洲各地的木琴。有三种形式:
一、容器式,即把系列木琴键置于一个容器的共 鸣箱上,流行于西非和中非一些国家;
二、把木琴键架在两根香蕉树干上,用插在树干 上的小木棍固定琴键的位置,这种木琴主要流 行于西非、中非和东非;
三、把琴键悬挂在木架上,在它的下面吊有许多 干葫芦作为共鸣器,这种木琴多见于森林地带。
小结:
非洲音乐是最朴实无华, 最真纯的音乐,其丰富多彩 和变化多端的节奏,是世界 音乐的宝贵资源,人们常说, 非洲是节奏的故乡,非洲音 乐的节奏带给世界音乐许多 灵感。我相信课后每一位同 学都会对非洲音乐有更深的 认识和探索。
课后探讨:
• 非洲的音乐节 奏影响了世界 上哪些音乐和 舞蹈?
马林巴琴(非洲木琴)
一、鼓的功能和用途
主要用于歌舞和舞 蹈伴奏,有时还是 民族、部落或宗教 的象征,或用来传 送各种信息,即所 谓“会说话的鼓”。
二、鼓的种类
筒鼓
非洲鼓 木 头 鼓
非洲低音鼓 动 物 腹 皮 鼓
三、鼓的演奏方式
1、持鼓 把鼓置放在两腿之间,也有把鼓夹在
腋下,或挂在颈上,挎在肩上。 2、演奏方式
有独奏、重奏和合奏。独奏和重奏鼓的节 奏复杂多变,抑扬顿挫、铿锵有力。集体 击鼓或一个人同时击多只鼓时,鼓声气势 磅礴,有如万马奔腾,雄壮激越。
说话鼓
形 状:像沙漏计时器 演奏方式:夹在腰间 鼓 槌:弯的
拓展:
节奏游戏
(1)2/4 ||: xxxx x | xxxx x | xxxx xx |xxxx x :|| (2)2/4 ||: xx x |xx x | xx xx | xx x :||
非洲音乐的特点
1、高度发展的节奏。 2、非洲人偏爱敲击乐器,鼓和马林巴是使 用得最多的乐器。 3、非洲歌唱最常见的形式是呼应歌。 4、多数情况下非洲音乐都与舞蹈紧密结合。 5、与劳动相伴随,与宗教仪式紧密联系 6、有强烈的自娱性质
欢迎来到音乐课堂
聆听音乐:
1、音乐的情绪怎样?
热情 奔放 充满激情
2、你见过他们演奏的乐器吗?
鼓 笛 排箫等
非洲印象
黑人的故乡 动物的王国 美丽的风景
沙漠 贫穷 疾病等
非洲音乐
概念:特指撒哈拉沙漠以南黑人地区的音乐,这 个是按音乐文化范畴的划分,不是一个地理概 念。非洲以北主要是“阿拉伯音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