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组织行为学-复习题(印)
《组织行为学》综合测试复习题及答案

[题型]:多选题1.人的行为是指人这种主体对所处环境这种客体所做的反应。
按照狭义的行为来看,人的行为特点是( )A.适应性B.单一性C.动态性D.可控性E.多样性答案:A ,C ,D ,E2.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的学科,是研究一切人的行为规律性。
( )答案:错误题型:判断题3. 关于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边缘性B.多学科交叉性C.两重性D.应用性答案:D题型:单选题4.组织行为学的第二层次是( )A.群体B.组织C.个体D.外部环境答案:A题型:单选题5.组织行为学是由哪个学科发展而来( )A.社会学B.经济学C.心理学D.政治学E.法律学答案:C题型:单选题6.组织行为学演技你方法的特性( )A.研究程序的公开性B.收集资料的客观性C.分析方法的可控性D.所得结论的再现性E.对未来的预见性答案:A ,B ,D ,E题型:多选题7.关于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本过程正确的是( )A.观察和实验、预测和推断、分析和评价、检查和验证B.观察和实验、分析和评价、预测和推断、检查和验证C.预测和推断、分析和评价、观察和实验、检查和验证D.预测和推断、观察和实验、分析和评价、检查和验证答案:B题型:单选题8.组织行为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A.案例研究法B.观察法C.心理测验法D.调查法E.实验法答案:A ,B ,C ,D ,E题型:多选题9.度量离中趋势的常用指标是( )A.算数平均数B. 中位数C.加权平均数D.标准差答案:D题型:单选题10.感觉的特点是只反映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 ) 答案:正确题型:判断题11.下列属于社会知觉的是( )A.对他人的知觉B.对人际关系的知觉C.对角色的知觉D. 自我知觉E.对因果关系的知觉答案:A ,B ,C ,E题型:多选题12.造成错误知觉的思想方法主要有( )A.知觉防御B.首因效应C.晕轮效应D.投射E. 近因效应答案:A ,B ,C ,D题型:多选题13.关于归因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般人会做出四种归因:努力程度,能力大小,任务难度,运气与机会。
华师组织行为学-复习题(印)

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测验法答案:B2 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梅约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人性假设,即()。
A.经济人假设?B.社会人假设?C.复杂人假设D.自我实现人假设答案:B3 在紧急情况下或与公司利益关系重大的问题上,冲突的处理方式是( )。
A.强制B.开诚合作C.妥协D.回避答案:A5 工作比较单纯,不需要复杂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大家的配合,或从事连锁性的工作,( )可能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A.同质群体B.异质群体C.混合群体D.简单群体答案:A7 通过社会知觉获得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其扩大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这种知觉属于()。
A.知觉防御B.晕轮效应C.首因效应D.定性效应答案:B8 提出认知的失调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菲斯廷格B.海德C.墨菲D.布鲁纳答案:A10 根据弗洛姆的期望理论,下列哪个选项是错误的?()A.E高?V高=M高D.E零?V高=M中答案:D11 以下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A.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通常都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B.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通常都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C.保健因素通常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而激励因素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D.保健因素通常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而激励因素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答案:C13 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 )A.马斯洛B.赫兹伯格C.麦克利兰D.波特答案:B14 行为测量的有效性,既反映某种行为特征的真实性和正确性,被称为测量的()。
A.常模B.信度?C.效度D.变量答案:C16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当被领导者群体已经表现出相当程度的工作成熟度时,最适宜的领导方式是( )A.指令型领导B.说服式领导C.参与式领导D.授权式领导答案:C17 老心理分析论的代表人物是()A.莱格B.阿德勒C.麦迪?D.弗洛依德答案:D19 在组织行为学中,把一个人对于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的认识称为(???? )A.角色知觉B.角色冲突C.角色期待?D.角色定式答案:A20 如果职工A认为和职工 B相比,自己报酬偏低,根据公平理论,A会采取以下哪种行为()。
(完整word版)组织行为学考试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着重对人的个别差异研究的学科是【】A.普通心理学B.社会心理学C.人事心理学D.劳动心理学2.行为的理论模式用函数关系式表达为【】A.B=f(s·p) B.B=f(p·E) C.B=f(s·E) D.B=f(p·M)3.组织行为学家西拉杰和华莱士,把研究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的系统过程归纳为【】A.四个步骤B.五个步骤C.六个步骤D.七个步骤4.人们较容易注意观察能满足需要的事物,而对于满足需要无关的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是【】A.知觉防御B.晕轮效应C.投射效应D.首因效应5.激发人的行为并给行为以方向性的心理因素是【】A.需要B.动机C.态度D.信念6.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美国心理学家是【】A.麦克里兰B.史布兰格C.海德D.特尔曼7.创造性行为的主要特点是【】A.系统性B.有用性C.社会性D.差异性8.对个人今后所要从事的职业、要去的工作组织、要担负的工作职务和工作职位的发展道路,作出设想和计划的过程是【】A.事业生涯开发B.事业生涯设计C.事业生涯决策D.事业生涯管理9.在满足成员的社会需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群体是【】A.正式群体B.非正式群体C.命令群体D.任务群体10.影响群体有效性的因素是群体任务的复杂性和【】A.群体结构B.群体规范C.性格特点D.相互依赖性11.最能集中体现民主或参与管理的沟通网络形式是【】A.轮式B.全方位式C.链式D.Y式12.小道消息传播的方式主要是【】A.流言式B.偶然式C.单线式D.集束式13.最早提出社会测量理论的学者是【】A.莫里诺B.霍曼斯C.韦伯D.阿西14.最简单、花费最低的管理群体间互动的方法是【】A.运用层次等级B.设立特别工作组C.构建规则与程序D.成立工作团队15.对组织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的分配权称为领导的【】A.奖罚权B.专长权C.资源控制权D.决策权16.衡量领导有效性的最重要的指标是【】A.工作绩效B.工作计划C.德才兼备D.工作目标17.影响领导有效性的最重要的权变因素是【】A.领导者自身的特点B.被领导者的特点C.领导的情景D.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互动关系18.无论是个体、组织,还是管理过程,其成功的保证都依赖于【】A.决策的合理性B.决策的科学性C.决策的前瞻性D.决策的有效性19.动机会由于行为的良好结果而加强,使该行为重复出现,这表明了动机具有【】A.始发机能B.反馈机能C.选择机能D.强化机能20.在组织行为学中,把权力、成就、情谊等这类动机称为【】A.原始动机B.习得动机C.一般动机D.生理性动机21.用奖酬,如认可、奖赏、增加工资、提升等,对员工的某一行为进行肯定,从而使员工在类似条件下重复这一行为,这是【】A.正强化B.负强化C.自然消退D.惩罚22.期望理论的提出者是著名心理学家【】A.马斯洛B.麦克里兰C.弗鲁姆D.亚当斯23.在现代组织结构的形式中,事业部制也被称为【】A.斯隆模型B.直线职能制C.立体组织制D.职能制24.组织变革力场分析的提出者是【】A.勒温B.卡斯特C.罗西D.艾诺芬25.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把组织成员结合在一起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总和称为【】A.组织理念B.组织伦理C.组织规范D.组织文化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6.态度的构成因素有【】A.认知B.情感C.意向D.行为E.价值观27.研究群体发展的模型有【】A.五阶段模型B.群体阶段模型C.生命周期模型D.间断—平衡模型E.激励模型28.按沟通的表现形式来划分,沟通可分为【】A.正式沟通B.口头沟通C.书面沟通D.非言语性沟通E.非正式沟通29.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A.容貌B.个性特点C.邻近D.相似E.互惠30.根据需要的功能特征的不同,可以把需要划分为【】A.自然需要B.社会需要C.物质需要D.生理需要E.精神需要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31.组织行为学32.群体结构33.角色冲突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34.决定群体规范重要性的因素有哪些?35.在哪些情况下运用回避策略处理冲突最合适?36.什么是领导二元四分图模式?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20分)37.联系实际谈谈组织管理者如何制定组织变革的方案。
华中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行政管理”《组织行为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卷1

华中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行政管理”《组织行为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强化的主要类型包括:()。
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消减2.员工的态度好,工作效率不一定高。
()A.错误B.正确3.态度是指个体对待一类人和社会事物所持的评价和行为倾向,它不具有的成分是()。
A.认知B.情感C.意向D.性格4.一个人的气质就是他/她呈现的外在风度表现。
()A.错误B.正确5.合理的动机可能引起不合理的甚至错误的行为。
()A.错误B.正确6.领导特质理论认为,领导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领导的先天特质,那些成功的领导者有共同的特质。
()A.错误B.正确7.性格有好坏之分。
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一定要考虑到性格的因素。
() A.错误B.正确8.个人从事某种有目的的活动遇到阻碍或干扰,其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的情绪状态称为()。
A.冲突B.挫折C.倒退D.防卫9.管理方格理论中,哪一种管理方式被称为“乡村俱乐部型管理”?()A.1.9型B.9.1型C.5.5型D.9.9型10.智力测验也称一般能力测验,它常用来测儿童的智力,是由()首创。
A.比奈和西蒙B.沙洛维和梅耶C.韦克斯勒D.李波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ABCD2.参考答案:A3.参考答案:D4.参考答案:A5.参考答案:B6.参考答案:B7.参考答案:B8.参考答案:B9.参考答案:A10.参考答案:A。
组织行为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组织行为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32题,每题1分,共32分)1.在个体方面,心理契约主要受到与个体( )相关因素的影响。
A、工作经历B、性格特征C、受教育程度D、成长环境正确答案:A2.激励机制是指激励赖以生存运转的( )等的总称。
A、手段、环节B、办法、手段C、办法、手段、环节D、办法、环节正确答案:C3.对于同一场考试,某位同学的考试成绩很好,我们通常会认为这是由于具有天赋或足够努力等个人因素所决定的。
这属于对应推断理论的( )。
A、区别性B、选择自由性C、社会期望D、非共同性效应正确答案:D4.补足式的契合度是指个人( )组织不足的程度。
A、改变B、满足C、弥补D、适应正确答案:C5.电子邮件使成百上千的员工可以同时分享信息,并使普通员工可以直接与高级高级主管进行交流,这属于( )。
A、女性化组织B、无边界组织C、虚拟组织D、团队结构正确答案:B6.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哪三个层次( )。
A、生存、健康、美好B、奋斗、成长、成熟C、生存、享受、发展D、出生、成长、死亡正确答案:C7.员工的( )能够通过其灵活性、流畅的沟通转变成有效的组织创新。
A、创造性B、认知性C、能动性D、积极性正确答案:A8.异步通信是指沟通的参与者需要轮流发送和接收信息,也就是说发送者的信息和接收者的信息不是同步的。
下列不属于异步通信的是( )。
A、电子邮件B、社交网络C、博客D、电视会议正确答案:D9.电视会议、即时信息、聊天室属于电子化信息沟通主要方式中的( )。
A、异步通信B、双向沟通C、同步通信D、单向沟通正确答案:C10.莉莲·吉尔布莱斯的《管理心理学》中强调工人的( )与需求是运用科学管理的前提。
A、欲望B、共性C、积极性D、个性正确答案:D11.( )年,海德在《人际关系心理学》中提出归因理论。
A、1956B、1958C、1965D、1968正确答案:B12.归因理论是关于知觉者解释和( )自己与他人行为原因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组织行为学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组织行为学考试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1、下面哪些是属于复杂性高、依赖性也高的工作( )。
A、工厂生产B、销售C、高校教研D、高管团队正确答案:D2、激励机制是指激励赖以生存运转的( )等的总称。
A、办法、手段、环节B、办法、手段C、办法、环节D、手段、环节正确答案:A3、能力一般被分为三类,下列各项不属于能力的类别的是( )。
A、一般能力B、普通能力C、创造力D、特殊能力正确答案:B4、激励就是使之产生实现组织目标的( )的过程。
A、行为B、特定行为C、任意行为 B.产生行为正确答案:B5、从学习内容看,个人学习包括( B )和( ),组织学习的内涵除了包括组织成员这两个方面的改变外,还应包括组织体系的改变。
A、思想改变B、认知改变C、行动改变D、行为改变正确答案:D6、费德勒的权变模型认为,领导的有效性取决于领导风格和领导者所处情境的合理匹配,他将领导风格二分为。
( )A、关系导向型和任务导向型B、目标导向型和任务导向型C、关系导向型和目标导向型D、关系导向型和环境导向型正确答案:A7、随着分权化组织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将面临新的问题是( )。
A、僵化危机B、资源分散危机C、突发性危机D、领导危机正确答案:B8、( )是组织成员之间共享的价值、信仰、规范及行为方式。
A、组织行为B、组织创新C、组织沟通D、组织文化正确答案:D9、正式群体主要靠_____维系成员之间的关系(A、工作B、结构C、情感D、绩效正确答案:A10、领导权威有两个特点,一是持久性,二是( )。
A、内在性B、系统性C、外在性D、短期性正确答案:A11、马斯洛将人类千差万别的需要归为几类( )。
A、5B、3C、1D、4正确答案:A12、想要调动人的积极性,要注意物质利益和工作条件等( )因素。
A、主要B、次要C、外部D、内部正确答案:C13、最早提出“情绪劳动”的学者是( )。
A、霍克希尔B、弗农C、瑟顿D、迈尔斯-布里格斯正确答案:A14、1916年,( )发表的《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他把管理分为五项职能。
华师组织行为学复习题

1.第2题面谈法属于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
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测验法答案:B2.第3题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梅约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人性假设,即()。
A.经济人假设?B.社会人假设?C.复杂人假设D.自我实现人假设答案:B3.第4题在紧急情况下或与公司利益关系重大的问题上,冲突的处理方式是( )。
A.强制B.开诚合作C.妥协D.回避答案:A4.第8题工作比较单纯,不需要复杂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大家的配合,或从事连锁性的工作,( )可能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A.同质群体B.异质群体C.混合群体D.简单群体答案:A5.第9题通过社会知觉获得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其扩大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这种知觉属于()。
A.知觉防御B.晕轮效应C.首因效应D.定性效应答案:B6.第18题提出认知的失调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菲斯廷格B.海德C.墨菲D.布鲁纳答案:A7.第24题根据弗洛姆的期望理论,下列哪个选项是错误的?()A.E高?V高=M高B.E中?V中=M中C.E低?V低=M低D.E零?V高=M中答案:D8.第25题以下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A.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通常都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B.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通常都与工作容和工作本身有关C.保健因素通常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而激励因素与工作容和工作本身有关D.保健因素通常与工作容和工作本身有关,而激励因素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答案:C 9.第26题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 )A.马斯洛B.赫兹伯格C.麦克利兰D.波特答案:B11.第31题行为测量的有效性,既反映某种行为特征的真实性和正确性,被称为测量的()。
A.常模B.信度?C.效度D.变量答案:C12.第32题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当被领导者群体已经表现出相当程度的工作成熟度时,最适宜的领导方式是( )A.指令型领导B.说服式领导C.参与式领导D.授权式领导答案:C14.第34题老心理分析论的代表人物是()A.莱格B.阿德勒C.麦迪?D.弗洛依德答案:D15.第5题人的行为特征有:( )A.自发的B.有原因的C.有目的的D.持久性的E.可改变的答案:A,B,C,D,E16.第10题麦克利兰的激励需求理论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 )A.成就需要B.生存需要C.安全需要D.权力需要E.社交需要答案:A,D,E标准答案:A|D|E17.第11题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下列因素中属于激励因素的有( )A.工作本身的特点B.责任感C.提升和发展D.工作的物理条件E.上司的赏识答案:A,B,C,E18.第12题组织的共同特征有()。
《组织行为学》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组织行为学》练习测试题库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测验法;案例分析法。
2.水平差异;类型差异;早晚差异。
3.社会文化因素;学校教育因素;家庭因素;个体因素。
4.个体因缺乏某种东西而引起的需要(驱力或欲望);个体之外能满足需要的客体、情境、条件等诱因。
5.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6.权力需要;友谊需要和成就需要7.生存需要;相互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
8.报酬的绝对值报酬的相对值。
9.正强化;负强化;惩罚和消退10.波特——劳勒罗伯特·豪斯11.个体所期望或追求的目标是重要的;个体认为该目标是有可能达成的;在目标与现实中存在难以克服的障碍12.第一印象(初次印象);刻板印象(人际知觉的定型化);光环效应(晕轮效应)13.共变原则;打折扣原则;非共同效果原则;非预期性原则;三度归因原则。
14.双向沟通和单向沟通15.平行的交往和交叉的交往16.高效率、高绩效;规模较小;成员技能互补;善于变化17.领导者、被领导者以及环境变量18.领导—成员交换理论;领导归因理论;领导魅力理论;转变型领导理论和超越型领导理论19.环境;战略;规模和技术20.学院型;俱乐部型;棒球队型;堡垒型二、名词解释1.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多学科、多层次相互交叉和渗透的边缘性综合性学科,具有边缘性、综合性、两重性、实用性的特点。
2.气质气质就是个人与生俱来的、与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心理活动特征。
3.激励激励就是指管理者创设各种既能朝向组织目标又能满足职工合理需要的物质性和精神性条件,持续激发职工的动机,以调动职工行为积极性的过程。
4.激励因素来自工作本身实质上是人们对工作本身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题1 面谈法属于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
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测验法答案:B2 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梅约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人性假设,即()。
A.经济人假设?B.社会人假设?C.复杂人假设D.自我实现人假设答案:B3 在紧急情况下或与公司利益关系重大的问题上,冲突的处理方式是( )。
A.强制B.开诚合作C.妥协D.回避答案:A5 工作比较单纯,不需要复杂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大家的配合,或从事连锁性的工作,( )可能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A.同质群体B.异质群体C.混合群体D.简单群体答案:A7 通过社会知觉获得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其扩大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这种知觉属于()。
A.知觉防御B.晕轮效应C.首因效应D.定性效应答案:B8 提出认知的失调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菲斯廷格B.海德C.墨菲D.布鲁纳答案:A10 根据弗洛姆的期望理论,下列哪个选项是错误的?()A.E高?V高=M高B.E中?V中=M中C.E低?V低=M低D.E零?V高=M中答案:D11 以下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A.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通常都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B.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通常都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C.保健因素通常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而激励因素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D.保健因素通常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而激励因素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答案:C13 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 )A.马斯洛B.赫兹伯格C.麦克利兰D.波特答案:B14 行为测量的有效性,既反映某种行为特征的真实性和正确性,被称为测量的()。
A.常模B.信度?C.效度D.变量答案:C16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当被领导者群体已经表现出相当程度的工作成熟度时,最适宜的领导方式是( )A.指令型领导B.说服式领导C.参与式领导D.授权式领导答案:C17 老心理分析论的代表人物是()A.莱格B.阿德勒C.麦迪?D.弗洛依德答案:D19 在组织行为学中,把一个人对于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的认识称为( )A.角色知觉B.角色冲突C.角色期待?D.角色定式答案:A20 如果职工A认为和职工 B相比,自己报酬偏低,根据公平理论,A会采取以下哪种行为()。
A.增加自己的投入B.减少自己的投入C.努力增加B的报酬D.使B减少投入答案:B24 一个人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是:( )。
A.气质B.能力C.个性D.性格答案:B25 决定人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是()。
A.气质B.能力C.个性D.性格答案:A27 由组织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群体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有规定的权力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和分工的群体属于:( )。
A.非正式群体B.正式群体C.小群体D.参照群体答案:B30 过程型激励理论包括( )A.期望理论、公平理论B.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激励需要理论C.X理论、Y理论D.挫折理论、归因理论、强化理论答案:A33 当某种行为出现后,给予某种带有强制性、威胁性的不利后果,以减少这种行为出现的可能性或消除该行为,这种强化方式是()。
A.惩罚B.正强化C.自然消退D.消极强化答案:A34 以期望理论为基础的波特-劳勒模型表明:职务工作中的实际成绩()A.主要取决于所作的努力B.主要取决于一个人做该项工作的能力(知识和技能)C.主要取决于一个人对所做工作的理解力(对目标、所要求的活动以及任务的其他要素的理解程度)D.在很大程度上受所作的努力的影响答案:D37 表扬、奖励员工,让他们参与管理,给他们提供培训机会,能满足员工的()。
A.尊重需要B.交往需要C.安全需要D.生理需要答案:A39 领导是指引和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目标的行动过程。
A.个人B.群体C.组织D.社会成员答案:D40 ()指个体对他人、人际关系、社会事件等的知觉。
A.知觉B.印象C.观念D.社会知觉答案:D42 当知觉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印象后,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就叫做()。
A.晕轮效应B.刻板印象C.投射D.首因效应答案:A45 被称为研究组织内部人的行为的里程碑是()。
A.1949 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科学讨论会??B.霍桑试验C.1914年利莲吉尔布雷斯出版的《管理心理学》D.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答案:A47 组织行为学研究认为,在人的诸多个性品质之中,决定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印象的关键性因素是(? )A.聪明能干B.热情C.刻苦认真D.有责任心答案:B50 神经活动过程强、均衡、灵活属于()气质类型。
A.多血质B.胆汗质C.黏液质D.抑郁质答案:A53 “途径——目标”理论是( )提出的。
A.费德勒B.豪斯C.布莱克D.耶顿答案:B57 任务角色多而维护角色少的群体属于( )A.人际群体B.团队集体C.无序群体D.任务群体答案:D59 麦克利兰的研究表明,对主管人员而言,比较强烈的需要是()。
A.成就需要B.权力需要C.社交需要D.安全需要答案:A61 归因是指个体对他人或自己行为的()进行理解的过程。
A.结果B.原因C.态度D.过程答案:B64 领导是个体运用()影响其他人自愿努力去完成群体或组目标的过程。
A.强迫手段B.非强迫手段C.显性手段D.隐性手段答案:B67 对某一个体、某一群体或某一组织在较长的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研究其行为发展变化全过程的方法称为()。
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案例研究法答案:D68 明确目的,自觉支配行为的性格属于()。
A.理智型B.情绪型C.意志型D.中间型答案:C73 具有高水平的专长,善于在活动中进行创造性思维,引发灵感,活动成果突出而优异的人属于()。
A.能力低下?B.一般能力C.天才D.人才答案:C76 赫兹伯格认为,激励员工的关键在于()。
A.提供给员工更高的工作报酬B.加强对员工的监督和控制C.设计出一种能让员工感到工作本身就是激励的工作任务D.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答案:C85 从众是指在从众规范压力下,个体改变自己的(),从而与其他成员保持一致。
A.态度B.行为C.形象D.言论答案:B87 学习型组织的支持者们认为传统组织的问题是由其固有的特性引起的,这些固有特性主要有( )。
A.分工、竞争和反应性B.竞争C.反应性D.协作您的答案:A88 弗洛依德认为个性中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
A.自我B.本我C.超我D.以上都对91 把性格划分为外倾型与内倾型,是依据下列哪类划分标准( )A.按何种心理机能占优势B.按思想行为的独立性C.按心理活动的某种倾向性D.按人的行为模式您的答案:C93 在组织行为学中,把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的倾向称为( )A.群体促进效应B.社会惰化效应C..协同效应D.责任分摊效应您的答案:B二、多选题99 人的行为特征有:( )A.自发的B.有原因的C.有目的的D.持久性的E.可改变的答案:A,B,C,D,E100 麦克利兰的激励需求理论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 )A.成就需要B.生存需要C.安全需要D.权力需要E.社交需要答案:A,D,E标准答案:A|D|E104 组织的共同特征有()。
A.目标B.资源C.结构D.互动答案:A,B,C,D106 非正式组织具有以下特点()。
A.自发性B.内聚性C.领袖作用大D.稳定性答案:A,C107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层次有:( )A.个体B.群体C.组织D.集体E.环境答案:A,B,C111 阻碍组织变革的因素可以分为()A.管理因素B.心理因素C.经济因素D.环境因素E.社会因素答案:B,C,E115 气质差异的应用应遵循的原则是:( )A.气质绝对原则B.气质互补原则C.气质合理安排原则D.气质发展原则E.阀值原则答案:A,B,D116 按何种心理机制占优势来划分,可把性格分为:( )A.理智型B.内倾型C.情绪型D.意志型E.中间型答案:A,C,D,E118 在行为研究中,对变量处理的方式有:( )A.置之不顾B.随机化和不加控制C.保持衡定D.匹配E.规定特定的标准和范畴答案:A,B,C,D,E标准答案:A|B|C|D|E120 过程型激励理论主要有哪几种?( )A.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B.弗罗姆的期望论C.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D.亚当斯的公平理论E.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答案:B,D122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调查法B.面谈法C.实验法D.个案研究法E.观察法答案:A,C,D,E124 根据奥德弗的ERG理论,员工的相互关系需要主要包括( )A.社交需要B.自我实现需要C.安全需要D.人际关系和谐的需要E.相互尊重的需要答案:A,C,E126 人们在群体中可以获得的需要和满足有( )A.安全需要B.情感需要C.尊重和认同需要D.完成任务的需要E.实现组织目标的需要答案:A,B,C,D127 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基础有:( )A.心理学B.社会学C.人类学D.政治学E.生物学答案:A,B,C,D,E133 组织设计的新形式有()A.职能结构B.事业部结构C.团队结构D.模块结构E.虚拟组织答案:C,D,E135 组织行为学的两重性来自于:( )A.管理的两重性B.人的两重性C.组织的两重性D.多学科性E.多层次性答案:A,B,D136 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有:( )A.个人主观内在因素B.心理因素C.客观外在环境因素D.生理因素E.人群团体因素答案:A,C标准答案:A|C141 组织文化的精神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经营哲学B.组织精神C.组织风气D.组织目标E.组织道德答案:A,B,C,D,E142 学习型组织具有以下几个特征()A.有一个人人赞成的共同远景B.人们能够摈弃其原有的思考方式,以及解决问题或执行工作的标准规程C.组织成员把组织的过程、活动、功能及其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看成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整体的一部分D.人们能够坦率地交流(跨越纵向和水平界限),不必担心受到批评和惩罚E.人们升华个人利益和部门利益,为实现组的共同愿景一起工作答案:A,B,C,D,E146 一个人在组织内的职业生涯变动,一般是向:( )A.纵向变动B.横向变动C.核心变动D.水平变动E.外围变动答案:A,B,C150 社会中的每个人或群体中的成员之间相互交往和联系的状态称为()。
A.群体关系B.社会互动C.人际关系D.社会关系答案:B,C153 当出现认知不协调时,认知主体消除不协调的方法有:()A.改变行为B.改变态度C.引进新的知元素D.不予理采E.重新进行角色定位答案:A,B,C155 科学的研究方法应遵循的原则是:()A.研究程序的公开性B.收集资料的客观性C.分析方法的系统性D.观察与实验条件的可控性E.所得结论的再现性答案:A,B,C,D,E156 组织变革大致涉及:( )A.组织的人员B.组织的任务及技术C.组织的结构D.组织的环境答案:A,B,C,D160 斯布兰格按何种生活方式最有价值,把性格分为:( )A.理性型B.政治型和审美型C.社会型D.宗教型E.经济性答案:A,B,C,D,E163 社会知觉主要包括:( )A.对人知觉B.人际知觉C.角色知觉D.因果关系知觉E.自我知觉答案:A,B,C,D165 需要层次论的内容有:( )A.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爱和归属需要B.尊重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D.工作和工作条件的需要E.文艺、文化娱乐生活的需要答案:A,B,C172 以人为中心的变革措施主要包括:()A.调查反馈B.群体建议C.咨询活动D.激励答案:A,B,C179 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下列因素中属于激励因素的有( )A.工作本身的特点B.责任感C.提升和发展D.工作的物理条件E.上司的赏识答案:A,B,C,E188 个性的特点是:( )A.社会性B.组合性C.独特性D.稳定性E.倾向性答案:A,B,C,D,E191 行为测量量表有:( )A.名称量表B.等级量表C.等距量表D.比率量表E.等值量表您的答案:A,B,C,D198 知觉偏差主要表现有:()A.知觉防御B.晕轮效应C.首因效应D.近因效应E.定型效应您的答案:A,B,C,D,E206 希波克拉底划分的气质类型有:( )A.多血质B.粘液质C.胆汁质D.黑胆汁E.抑郁质您的答案:A,B,C,E三、填空题208 ( )又称成长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