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市土壤污染防治技术研究 2

合集下载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研究报告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研究报告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研究报告一、引言土壤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土壤污染不仅危害农田生产,还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为了解决土壤污染问题,研究和开发土壤污染修复技术成为当今社会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传统土壤污染修复技术1.物理方法物理方法主要包括土壤挖掘和土壤覆盖。

土壤挖掘适用于污染程度较深的场地,通过将受污染土壤挖掘出来,然后进行处理或填埋。

土壤覆盖是通过在受污染土壤表面铺设覆盖层,以隔离和阻止进一步扩散污染物。

2.化学方法化学方法包括土壤流动萃取、化学稳定化、化学氧化还原等。

土壤流动萃取是利用溶剂或萃取剂将污染物从土壤中提取出来,达到降低土壤污染程度的目的。

化学稳定化是通过添加化学物质改变土壤中污染物的性质,使其变为难挥发或不溶于水的物质。

化学氧化还原则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来降解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

3.生物方法生物方法是利用微生物或植物对土壤进行修复。

微生物方法包括生物吸附、生物分解和生物转化等。

植物方法则是通过植物的生物吸引力、生物降解和生物转化能力来修复土壤污染。

三、新兴土壤污染修复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新兴的土壤污染修复技术不断涌现。

1.电动力法电动力法是利用电场对土壤中的污染物进行修复的一种技术。

通过引入电流和电场,可以改变土壤中污染物的分布和迁移规律,加速污染物的去除和降解过程,提高修复效率。

2.化学修复剂化学修复剂是指能够与土壤中的污染物发生特定反应,将其转化为无害或难溶解的物质的化学物质。

例如,添加氧化剂可以将有机污染物氧化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添加还原剂则可以还原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使其转化为难溶性沉淀物。

3.生物电子修复技术生物电子修复技术是将微生物与电子技术相结合,通过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性来促进土壤中污染物的降解和合成。

该技术具备低成本、高效率和环境友好的特点。

四、案例分析1.电动力法在某工业区土壤污染修复中的应用案例分析该工业区土壤受到重金属污染,经过电动力法修复,污染物的浓度得到明显降低,达到国家标准要求,修复效果显著。

土壤污染治理技术研究及应用

土壤污染治理技术研究及应用

土壤污染治理技术研究及应用一、背景土壤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基础资源,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量有机和无机物质随着排放进入土壤,导致土壤污染严重。

土壤污染不仅会危害环境和生态系统,也会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危害。

因此,土壤污染治理技术研究及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二、土壤污染治理技术分类1.物理治理物理治理主要是通过物理方法使受污染土壤中的污染物质发生变化,达到清除其的目的。

其主要的应用方法包括热处理、超声处理、蒸汽吸附、压实治理等。

2.生物治理生物治理是利用微生物等生物体对有机物质或重金属进行降解、转化、稀释等处理,使有毒有害物质形成无毒、不易吸收或降解的物质,从而达到治理土壤污染的目的。

如植物修复、土地生态修复、微生物处理、生物菌剂等技术。

3.化学治理化学治理是通过化学方法对土壤或污染物进行处理,消除或减轻污染物的有害作用。

其主要的应用方法包括吸附、络合、还原、氧化等。

4.物化联合治理物化联合治理是指将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结合起来的治理技术。

以降解有机物质为例,既可采用化学氧化方法,又可配合微生物对化学氧化产生的中间产物进行降解,从而使化学氧化反应的效果得到提高,污染物质得到更好的去除。

三、土壤污染治理技术应用1.热力加速土壤修复技术通过高温干燥、热解、热解飞行等技术,在土壤表面形成一个熔合层,把污染物质燃尽,降低土中有害物质含量。

2.植物修复技术通过种植易吸收有机物或重金属的植物,在土壤中积累其污染物质并转移至植物体内,从而达到治理污染物质的目的。

3.微生物处理技术利用微生物酶的活性和对细菌、真菌、酵母等应用微生物方法修复污染土壤,加速有机物分解过程,使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机形式。

4.吸附材料治理技术通过吸附剂对有机和无机污染物进行吸附和浓缩,再将吸附剂与污染物分离,在堆肥中进行处理,达到去除有害物质的效果。

四、结论土壤污染治理技术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目前仍存在技术水平不够的问题。

科研人员应注重不断完善治理技术的研究,同时更好地应用治理技术,为建立一个绿色环境、全面发展的未来奠定坚实基础。

彭州市蔬菜基地土壤中重金属污染评价

彭州市蔬菜基地土壤中重金属污染评价

文章编号:1001-4829(2003)Z1-0122-04 收稿日期:2003-06-30 基金项目:四川省科技厅“十五”招标项目(无公害蔬菜施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作者简介:佟洪金(1977-),男,山东临沂人,西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2001级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农业生态环境工程方面的研究。

彭州市蔬菜基地土壤中重金属污染评价佟洪金1,涂仕华2,赵秀兰1,孙锡发2,秦鱼生2,廖呜兰2,韩秀英3(11西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重庆 400716;21四川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四川成都 610066;31山西省农业厅太原土壤测试中心,山西太原030001)摘 要:为了解彭州市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铜、铅、镉、铬、汞、砷)的污染现状与程度,对该区蔬菜基地土壤进行采样分析。

结果表明该区土壤存在汞、镉污染,其污染程度达到国家规定的三级标准,属于轻度污染;铜仅在对照区大宝乡土壤中存在污染,亦属于轻度污染。

铜污染是由于铜矿开采产生,汞、镉的污染尚不清楚,需进一步调查分析。

关键词:无公害蔬菜;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中图分类号:S626;S15814 文献标识码:AAssessment of metals pollution in soil of Pengzhou cityTON G Hong 2jin 1,TU Shi 2hua 2,ZHAO Xiu 2lan 1,SUN Xi 2fa 2,QIN Yu 2sheng 2,L IAO Ming 2lan 2,HAN Xiu 2ying 3(11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Department of Southwest Agriculture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6,China ;21Soil and Fertilizer Institute of Sichu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Chengdu 610066,China ;31Soil Analgsis Center of Shanxi Agricultural office ,Taiyuan 030001,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assess the pollution of hazardous heavy metals in the soil of non 2contaminating vegetable base ,soil samples were taken from Chengdu suburb and the hazardous heavy metals (Cu ,Hg ,Cd ,Cr ,As ,Pb )were analyzed 1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imary prob 2lematic heavy metals in the soils were mercury and cadmium ,giving values higher than the allowable criteria 1Copper pollution was detect 2ed in the mountain areas adjacent to the copper mines 1The reason of Hg and Cd pollution is not clear ,and still needs further investigation 1K ey w ords :harmless vegetable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assessment 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也是十分重要的经济作物。

彭州市丽春镇地区土壤氡浓度测量

彭州市丽春镇地区土壤氡浓度测量

彭州市丽春镇地区土壤氡浓度测量作者:孙永鹏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3年第27期【摘要】在彭州市丽春镇地区大约4km的区域内,利用IED3000R土壤测氡仪开展多剖面土壤氡浓度测量。

根据测量结果绘制土壤氡测量剖面图及目标区土壤氡浓度分布的平面等值图,得出丽春镇地区隐伏断裂的位置、走向以及宽度等信息。

将断裂信息与前人成果相比较,讨论汞污染与隐伏断裂的关系。

【关键词】成都平原;汞污染;隐伏断裂;氡测量【分类号】:S1531 前言隐伏断裂的研究可以为区域地质研究、找矿、平原区域许多大型工程场地选址、城市的烈度区划、平原区地真危险性分析及潜在震源深部构造破裂在地壳浅层的表现特征等问题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隐伏断裂不仅与地质、地震等研究有关,而且与地球物理效应也有关。

根据刘红樱、朱礼学等人对成都地区土壤环境研究发现,彭州市地区存在汞污染[1、2]。

同时姚学良、朱礼学等人提出成都平原的汞污染除人为来源之外,还可能与成都平原下基底隐伏断裂有关[3、4],但目前尚未有与之有关的验证及直接证据。

本次利用现场土壤测氡仪,在成都平原彭州市丽春镇地区进行多剖面土壤氡测量,研究该地区隐伏断裂的位置、走向及宽度等信息。

并与前人地质资料相对照,探讨当地汞污染与地下隐伏断裂的关系,同时为成都平原地质构造研究提供参考信息。

2 仪器简介仪器采用IED3000R,其特点是没有探测器污染问题,也不存在氡射气的干扰影响,并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操作简便,现场可获取结果。

测量结果校正公式如2-1和2-2所示:真实值(校正值)=测量值(实测计数)×A (2-1)A = P0 / Px (2-2)式中: A为气压校正系数;P0为当地的平均气压;Px为第X个测孔的初始气压。

仪器测得的结果为计数,也即氡及其子体衰变放出的α粒子的个数,如果要将其换算成标准的氡浓度测量单位,可按照公式2-3计算:1个计数=0.35(Bq/L)=350(Bq/m3)(2-3)3 测网布置按研究隐伏断裂的位置、走向、宽度等要求,选择跨越垂直隐伏断裂层的方式布线,工作区面积约4km2,共布置2条测线,D测线和E测线(图3-1)。

土壤污染的防治与修复

土壤污染的防治与修复

土壤污染的防治与修复在土壤污染方面,防治与修复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本文将介绍土壤污染的原因和影响,以及防治与修复的方法。

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措施,我们可以减少土壤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一、土壤污染的原因和影响1. 主要原因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包括工业废物的不当处理、农药和化肥的过量施用、化学品泄漏以及垃圾填埋等。

这些活动会导致土壤中的有害物质积聚,进而影响土壤的质量和功能。

2. 影响土壤污染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首先,它会导致农作物和植物的生长受限,降低了农业产量和品质。

其次,土壤中的有害化学物质可能通过作物进入食物链,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

此外,土壤污染还破坏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影响了土壤的保持和水资源的净化功能。

二、土壤污染的防治1. 管理和监测建立土壤污染的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报告潜在的污染源。

加强环境管理,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规范土壤污染治理的工作。

2. 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对工业废物的处理和处置采取科学和环保的方式,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量。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提高工业生产过程中有害物质的回收利用率。

3. 控制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加强对农药和化肥的管理,合理施用,避免过量使用造成土壤污染。

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采用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

三、土壤污染的修复1. 生物修复生物修复是利用植物、微生物等生物体来降解或吸收土壤中的有害物质。

通过植物的吸收、微生物的降解和生物组合的协同作用,可以有效修复受污染的土壤。

2. 物理修复物理修复是通过物理方法来处理土壤污染,如挖掘污染土壤,进行物理分离和清洗,然后将处理后的土壤填埋或作为建筑材料利用。

3. 化学修复化学修复主要是利用化学物质对污染土壤进行处理,包括化学溶解、氧化还原和沉淀等反应,以降低有害物质的浓度。

四、土壤污染修复的挑战和前景土壤污染修复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技术难题、成本高昂和时间周期长等。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修复技术不断涌现,为土壤污染修复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农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研究

农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研究

农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研究农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研究1. 引言农田是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而土壤污染对于农田的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由于农业生产活动和工业污染等原因,农田土壤中广泛存在着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污染物质,严重损害了土壤的肥力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因此,农田土壤污染的治理与修复技术的研究非常重要。

2. 农田土壤污染的特点和影响农田土壤污染具有以下特点:污染物质来源广泛、富集能力较强,易对农作物和地下水造成二次污染,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长期的不良影响。

农田土壤污染对农产品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农作物吸收过多的污染物质会引发生长异常和产量降低,严重时甚至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食用污染农产品可能危害人体健康,引发中毒和疾病。

此外,污染物质还会通过土壤迁移和地下水污染影响农田周边环境和生态系统。

3. 农田土壤污染的治理与修复技术针对农田土壤污染,我国已经提出了一系列治理与修复技术。

3.1 物理治理技术物理治理技术主要包括土壤覆盖、土壤液化和土壤热解技术等。

土壤覆盖是通过外部覆盖物层阻隔土壤与大气和降水的接触,减少污染物的进入和迁移。

土壤液化则是利用特定的溶液在土壤中与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将其转化为不易溶解或不活性的物质。

土壤热解则是利用高温对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热分解和分解,以减少其对土壤和农作物的危害。

3.2 化学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土壤改良和污染物去除技术。

土壤改良通过添加或混合特定的物质来改变土壤性质,促进有机和无机物质的稳定化和减缓其迁移。

常见的土壤改良材料包括石灰、有机质和沉积物等。

污染物去除技术包括离子交换、化学沉淀和吸附等,利用化学反应将污染物吸附或转化为不溶性的物质,通过物理方法将其去除。

3.3 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生物体对污染物的吸附、降解和转化等作用,来修复农田土壤污染。

常见的生物修复技术包括菌根菌和植物修复等。

菌根菌可以与植物共生,促进植物根系吸收和转化污染物质。

土壤污染治理技术与策略

土壤污染治理技术与策略

土壤污染治理技术与策略土壤污染治理技术与策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壤污染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个严重问题。

土壤污染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也对农业生产和人民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因此,土壤污染治理成为了当今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土壤污染治理技术与策略。

一、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微生物、植物和其他生物体来清除土壤中的有害污染物的方法。

其中,微生物修复是最常见的一种技术,它利用土壤中的某些细菌、真菌和酵母菌等微生物来降解、转化或吸附污染物。

例如,铬污染土壤可以通过添加铬还原菌来将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从而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此外,植物修复技术和植物和微生物共同修复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土壤污染治理。

通过植物的根系吸收和富集污染物,或者与根际微生物共同作用,可以有效地清除土壤中的有害物质。

二、物理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是指利用物理手段来清除土壤中的有害物质。

其中,热解技术是一种常见的物理修复技术,利用高温将有机污染物分解为无害的物质。

此外,土壤水分管理和土壤通气改善也是有效的物理修复方法。

适当调节土壤的水分含量和通气条件,可以促进有害物质的自然降解。

三、化学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通过向土壤中添加化学物质来清除有害污染物。

例如,土壤酸化处理是一种常见的化学修复技术,通过添加酸性物质调节土壤pH值,使有害物质转化为不溶于水的形态,减少其对环境的危害。

此外,化学梯度修复和化学还原修复也是常用的化学修复技术。

四、管理策略除了上述的治理技术,科学合理的管理策略也是土壤污染治理的关键。

首先,加强监测与评估工作,及时了解土壤污染情况。

其次,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规范土壤污染治理工作。

此外,加强科研与技术创新,推动土壤污染治理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最后,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土壤污染问题。

综上所述,土壤污染治理技术与策略多种多样,包括生物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以及科学管理策略。

彭州工程试验检测方案

彭州工程试验检测方案

彭州工程试验检测方案一、前言彭州工程试验检测方案是为了确保彭州市所有工程项目建设达到国家标准和质量要求而制定的。

该方案将涵盖各种工程项目的试验检测流程、标准、方法和要求,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数据和保障。

二、试验检测范围1. 土壤和地基工程试验检测2. 混凝土和水泥制品试验检测3. 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试验检测4. 地下管道和设施试验检测5. 施工材料试验检测6. 建筑装饰和保温材料试验检测7. 桥梁和隧道结构试验检测8. 环境污染治理试验检测三、试验检测流程1. 项目准备在进行试验检测前,需要对工程项目的施工图纸、材料清单、设计文件等进行审核,确定试验检测的范围和要求。

2. 现场取样根据试验检测的要求,现场进行取样工作,确保取样样品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3. 试验检测对取样的样品进行实验室试验和现场测试,包括物理性质、力学性能、耐久性等方面的检测。

4. 数据分析对试验检测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对,得出结论和建议。

5. 报告编制编制试验检测报告,包括试验数据、分析结果、结论和建议等内容。

6. 结果评定对试验检测结果进行评定,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和改进建议。

四、试验检测标准和方法在进行试验检测时,需要遵循相关的国家标准和方法,确保试验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比如,土方工程试验需要遵循《建筑工程土工试验规程》(GB/T 50123-2019)等国家标准。

五、试验检测设备和人员在进行试验检测时,需要使用专业的试验检测设备和器材,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试验检测人员也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完成试验检测工作。

六、试验检测质量控制为了确保试验检测质量,需要严格遵循质量控制程序,包括样品的采集、保存、检验、试验设备的校准、试验结果的确认等环节。

七、验收和监督对完成的试验检测工作进行验收,并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和评定,确保试验检测结果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八、安全保障在进行试验检测工作时,需要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试验检测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ge
14
工程措施三(针对土壤中有机污染偏高) 施用酵素菌肥--EM技术方法进行防治工程降低土壤中有机污 染物
①酵素菌肥特点 酵素菌肥是将有机肥、无机肥、生物肥的有效结合。体现了多种营养 元素的配合,这种肥料养分全面,肥效均衡,持久,其中有益菌可使 有机肥,化肥尽快降解转化为土壤所需养分,提高化肥利用率。酵素 菌肥作用的持续时间长,效率高,增效快。
Page
7
1.1有机肥的施用
传统的有机肥有:饼肥、绿肥、秸秆直接还田、泥肥等; 通过堆、沤等方式腐熟后施用的有:堆肥、沤肥、厩肥、 沼气肥等。此类肥料一般作为基肥施用,而人粪尿、沼气 肥主要用作追肥。施用传统有机肥料不仅能为农植物提供 全面营养,而且肥效长,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促进 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是绿色食 品生产的主要养分来源。所以我们在进行套种的同时施用 传统的有机肥,以获得更好的土壤修复效果。
Page
16
3.2 有机污染土壤修复路线
Page
17
四 治理后总结
Page
18
通过采样的土壤监测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双孢蘑菇与黄瓜的套种对土 壤中的重金属镉、汞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土壤耕作层重金属污染平均去除率 可 吸附效果比较明显,可以广泛推广。
Page
19
五、效应分析 土壤污染防治试点生态工程的实施将从根本上改 善彭州的土壤现状,使得农作物质量得到了提高, 促进了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建成。并且使该地 区农民的经济效益得到极大的提高,促进该地区 经济的发展。
Page
6
(一)主导方案:双孢蘑菇与黄瓜的套种进行土壤污染防治工 程

研究表明双孢蘑菇对降解土壤中的重金属有很好的效果 (四JlI大学徐恒教授等的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双孢蘑菇修复 技术在07年获得国家专利,同时也是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 计划(863计划)的成果)。同时也可起到一定的降解土壤农 药和化肥污染的效果。以双孢蘑菇为主要生物富集器,充 分利用其生长周期短,田间栽培技术成熟,富集重金属离 子能力强等特点,结合化学电泳或螯合沉淀等简单成熟的 化学方法电析出或沉淀出重金属离子,从环境中完全去除 重金属污染,土壤耕作层重金属污染平均去除率可达60"-90%
Page
4
模式适宜条件 土壤中重金属与有机污染物含量较高,有机质氮磷过剩,长期不加控 制地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造成土壤板结,肥力下降。 技术思路 选取的防治研究区内土壤重金属含量高、有机污染严重、土壤板结、 肥力下降,应充分利用本区的条件,采取土壤自净、生物修复相结合 措施,通过选取4块大小相当的农田(四块样地共计160亩,平均每块 样地为40亩为试点工程的样地A、B、C、D。样地D用作对比
Page
9
施用腐殖酸作用 ①改良土壤的物理结构 ②改善土壤化学性状 ③对肥料的增效作用 ④对微量元素的增效作用。 ⑤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作用。
Page
Hale Waihona Puke 101.3收获农作物的处理
采摘的农作物有3种方式 ①采收的双孢蘑菇与黄瓜经搅碎、匀浆、腐烂、过滤得到富含重金属离 子的菇浆液,再采用化学电泳或螯合沉淀方法将菇浆液中的重金属离 子去除。 ②收获的双孢蘑菇和黄瓜,制作成饲料,通过分散销售,将饲料中重金 属的量降到最低,达到可以忽略的程度。 ③收获的双孢蘑菇和黄瓜,可以售卖给发电厂。用于生物发电原料
Page
11
1.4 重金属污染区治理技术路线
Page
12
工程措施二(针对土壤肥力降低与土壤板结)
秸秆还田 秸秆还田对土壤的改良作用: a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b改善土壤化学性状; c提高土壤生物活性: d降低土壤污染: e具有增产效应。 油菜种植
Page
13
2.1纺织土壤板结修复技术路线
Page
5
(一) 工程措施一:针对重金属的污染,采用双孢蘑菇与黄瓜的套种、同时考 虑到双孢蘑菇的种植对温度要求比较精细,在某些地方冬天需要大棚种植来 保持温度,而大棚种植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做到的,所以我们还准备了备选方 案花卉种植。 (二) 工程措施二:针对土壤板结、肥力下降,我们在油菜田使用土壤改良剂 (PAM)一秸秆还田进行防治试点工程。 (三) 工程措施三:针对土壤中农药化肥残留量高、有机污染严重,我们在蔬 菜田采用酵素菌肥一EM技术进行防治试点工程。 (四) 同时对于一些微量的污染通过一定的农业技术手段可以避免,就利用生 物多样性的原理对其进行防治。这样符合了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的原 则。
Page
20
Page
8
1.2石灰、腐殖酸的施用
石灰石作用 ①调节土壤酸碱度,减少土壤酸度对作物生长 的危害;减少活性铝对作物的危害,因酸度大,活性铝多,很少量的活性铝就 能使作物中毒。 ②石灰中的钙使土壤胶体起凝聚作用而形成稳定性团粒结构, 从而改善土壤的水分和通气状况,钙与腐殖质结合形成的团粒结构是水稳性 的 (水浸不散),能促进矿物质胶体和腐殖质固定下来,不被淋失。 ③增加土壤有效养分。酸性土壤含游离铁、铝多,施过磷酸钙容易使磷被固定, 形成磷酸铝和磷酸铁,很难被作物吸收利用,当施石灰后,土壤酸度改变, 从而减少了磷的被固定,生成的磷酸钙,较易被植物吸收利用;施用石灰, 改善土壤酸度,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使有机质的分解的速度加快,同时也 增加土壤有效养分; ④防治虫害。每亩施消石灰100—150公斤,翻入土中,可防治瓜类蔬菜白绢病; 茄果类蔬菜、姜、草莓等的青枯病;十字花科蔬菜的根肿病;番茄病毒病(钝 化土壤中病残体上的烟草花叶病毒);胡萝b细菌性软腐病;甜瓜枯萎病;豌 豆立枯病(茎基腐病)等。
Page
15
3.1EM技术
EM技术 是由光合细菌、乳酸菌群、酵母菌群、放线菌群、丝状菌群等5科80余种微生 物组成的。EM技术是目前世界上应用范围最大的一项生物工程技术。和一般 生物制剂相比,它具有结构复杂、性能稳定、功能齐全的优势。 EM的作用机理 EM中的各种微生物在其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有用物质,成为各自或相互生长的 基质和原料,它们通过这种相互间的共生增殖关系形成一个复杂而稳定的微 生态系统,发挥多种功能。在土壤中施加EM,有效微生物活体在适宜的条件 下大量繁殖,加速了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转化,改善了土壤的团粒结构,增 加了土壤肥力,有利于作物生长;改变了土壤的微生物区系,形成了更加复 杂稳定的植物一微生物生态环境,起到了有效控制土壤病虫害减少病虫害的 作用。
彭州市土壤污染防治技术研究
彭州市九尺镇高林村简介
彭州九尺镇位于彭州市东部 (彭州是我国五大菜篮子基 地之一)九尺镇地处四川盆 地亚热带湿润气区的“盆 地北部区’’,气候温和, 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农 业发展,特别是小家禽养 殖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 优势。种植业中粮食作物 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以 蔬菜、油菜、中药材为主。 养殖业以鹅、鸭、鸡、兔 等小家禽畜养殖为主。乡 镇企业,涉及化工、机械、 建筑建材、羽绒加工、制 品、印染以及蔬菜加工等 行业。
Page 2
主要污染问题
土壤板结、肥力下降
有机质氮磷过剩 重金属含 量偏高
农药的残留过高
Page
3
土壤污染修复方案
结合该九尺镇的实际情况,由于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滞 后性、累积性、不可逆转性,完全治理污染土壤现在来说 还是比较困难。 现有的土壤污染治理措施主要有: 化学修复治理技术、 物理修复治理技术 生物修复治理技术。 该防治试点工程主要采用生物修复治理技术(包括植物修 复治理和微生物修复治理等)配合一定的化学修复治理技 术,加速其自身生态系统的修复治理过程,恢复土壤的肥 力,做到以较小的投入得到较好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