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解剖实验红细胞渗透脆性
实验五红细胞的渗透脆性

实验九红细胞的渗透脆性1、实验目的(1)学会测定红细胞脆性的方法和配制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观察比较红细胞在等渗NaCl溶液和等渗尿素溶液中发生的不同情况。
(2)正确判断和记录实验结果,根据结果分析血浆晶体渗透压的生理意义,理解细胞外液渗透张力的相对恒定对维持细胞正常形态与功能的重要性。
2、实验原理将血液滴入不同浓度的低渗盐溶液中,可检查红细胞膜对于低渗盐溶液抵抗力的大小。
开始出现溶血现象的低渗盐溶液浓度,为该血液红细胞的最小抵抗力(正常约为0.40%~0.45%NaCl溶液);出现完全溶血时的低渗盐溶液浓度,则为该血液红细胞的最大抵抗力(正常为0.30%~0.35%NaCl溶液)。
对低渗盐溶液的抵抗力小表示红细胞的脆性大,反之表示脆性小。
3、实验用品抗凝血液、小试管、试管架、滴管、1ml吸管、1%NaCl溶液、蒸馏水。
4、方法与步骤(1)取小试管12支,编号排列在试管架上。
(2)按表要求配制10种浓度的低渗盐溶液外加一支蒸馏水、一支1.9%尿素溶液。
(3)将兔心脏取的血液经抗凝处理后,给各式管内各加1滴,混匀后,静置30分钟后观察。
不同浓度的低渗盐溶液的配制1 2 3 4 5 6 7 8 9 10 1%氯化钠0.9 0.65 0.6 0.55 0.5 0.45 0.4 0.35 0.3 0.25蒸馏水0.1 0.35 0.4 0.45 0.5 0.55 0.6 0.65 0.7 0.75溶液浓度0.9 0.65 0.6 0.55 0.5 0.45 0.4 0.35 0.3 0.254、观察实验结果根据各管混合液的颜色和混浊度的不同,判断最大脆性和最小脆性。
(1)未发生溶血的试管:液体下层为混浊红色,上层为无色,表明无红细胞破裂。
(2)部分溶血的试管:液体下层为混浊红色,而上层出现透明红色,表明部分红细胞已破裂,称为不完全溶血。
出现不完全溶血的最大低渗盐溶液,是该血液红细胞的最小抵抗力,表示红细胞的最大脆性。
红细胞渗透脆性实验报告

红细胞渗透脆性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红细胞在不同渗透压下的脆性变化,了解红细胞的渗透脆性特点。
实验原理,红细胞在不同渗透压下会发生渗透作用,当渗透压较高时,红细胞会失去水分而收缩,导致脆性增加;而渗透压较低时,红细胞会吸收水分而膨胀,脆性减小。
实验材料与方法:
1. 材料,新鲜血液、生理盐水、离心管、显微镜、玻璃片、封片、渗透压计。
2. 方法:
a. 取新鲜血液离心,得到红细胞悬液。
b. 分别用生理盐水制备不同浓度的溶液,得到不同渗透压的溶液。
c. 取一定量的红细胞悬液,分别加入不同渗透压的溶液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制作干片。
d. 在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的形态变化,并记录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经过观察,我们得出以下实验结果:
1. 在高渗透压溶液中,红细胞明显收缩,形态不规则,脆性增加。
2. 在低渗透压溶液中,红细胞膨胀,形态圆润,脆性减小。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红细胞在高渗透压下会失去水分而收缩,导致脆性增加。
2. 红细胞在低渗透压下会吸收水分而膨胀,脆性减小。
实验结论,红细胞的渗透脆性与渗透压密切相关,渗透压较高时,红细胞的脆性增加,渗透压较低时,红细胞的脆性减小。
实验意义,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红细胞的渗透脆性特点,为进一步研究红细胞的生理功能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和理论基础。
结语,本实验通过观察红细胞在不同渗透压下的脆性变化,深入探讨了红细胞的渗透脆性特点,对于加深我们对红细胞生理特性的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本实验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红细胞渗透脆性名词解释

红细胞渗透脆性名词解释红细胞渗透脆性是指红细胞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受到渗透压作用而发生破裂的现象。
它是一种质量性指标,用于评估红细胞膜的强度和稳定性,反映红细胞对渗透压变化的敏感性。
红细胞渗透脆性与红细胞膜的组成和功能密切相关。
红细胞膜主要由磷脂、胆固醇、蛋白质等组成,具有半透膜的特性。
正常情况下,红细胞膜对水和溶质有一定的渗透性,能够维持细胞内外的渗透平衡。
但当红细胞受到渗透压变化的刺激时,红细胞膜受到牵拉作用,渗透脆性增加,导致红细胞的膨胀和破裂。
红细胞渗透脆性常用渗透脆性试验来评估。
试验中,通过改变外部溶液的渗透性和浓度,观察红细胞在不同渗透压环境下的破裂情况,从而判断红细胞的渗透脆性。
一般来说,红细胞在低渗透压环境下不易破裂,渗透脆性低;而在高渗透压环境下容易发生破裂,渗透脆性高。
红细胞渗透脆性的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
例如,红细胞膜的组成和结构异常,如糖尿病、遗传性贫血等病理情况下,红细胞渗透脆性通常增高;而缺乏某些营养物质,如铁、叶酸等,会使红细胞渗透脆性降低。
此外,温度、pH值、药物作用等因素也会对红细胞渗透脆性产生影响。
红细胞渗透脆性在临床上有着一定的意义。
在红细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渗透脆性可以用来评估红细胞膜的状况,指导治疗策略。
例如,在溶血性疾病中,红细胞渗透脆性的增加可帮助确定溶血的程度和类型。
此外,红细胞渗透脆性还可以用来评估药物的抗溶血效果,指导药物治疗的调整。
总之,红细胞渗透脆性是指红细胞受到渗透压变化而发生破裂的现象,是评估红细胞膜强度和稳定性的指标。
其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对于红细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红细胞渗透脆性(仅供参照)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实验目的]:学习测定红细胞渗透脆性的方法[实验原理]:将红细胞放置于等渗溶液中,红细胞的形态不发生改变。
放置于高渗和低渗盐溶液中红细胞的形态均出现改变,置于高渗液中,红细胞出现皱缩;置于低渗液中则发生膨胀,最后破裂,细胞内容物溢入血浆或溶液,这种现象称为溶血。
将血液滴入不同浓度的低渗盐溶液中,可以检查红细胞对低渗溶液的抵抗力。
开始出现溶血现象的低渗盐溶液浓度,为该血液红细胞的最小抵抗力(约0.40%~0.45%NaCl 溶液),而完全溶血则为该血液红细胞的最大抵抗力(约0.30%~-0.45%NaCl溶液)。
对低渗盐溶液的抵抗力小表示红细胞的脆性大,反之表示脆性小,最大抵抗力到最小抵抗力的范围,称脆性范围。
[实验对象]家兔[实验器材]试管架、5 ml试管十支、2 ml吸管两支、注射器、1%NaCl溶液、蒸馏水、枸椽酸钠。
[实验步骤](一)低渗盐溶液的配制取试管十支,洗净烤干,用玻璃铅笔编号,排在试管架上,参照下表向各试管中加入1%NaCl溶液,然后再加入蒸馏水,每管溶液均2 ml。
试管号1 2 3 4 5 6 7 8 9 10试管蒸馏水(ml)0.60 0.70 0.80 0.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NaCl浓度(%)0.70 0.65 0.60 0.55 0.50 0.45 0.40 0.35 0.30 0.25(二)枸椽酸钠血的制备家兔颈部解剖,剥离颈总动脉,插管,将血放入烧杯内,烧杯内事先加入3.8%枸椽酸钠溶液,血与枸椽酸钠溶液的比例为9:1,轻摇烧杯使之混匀。
[观察项目]用注射器向每个试管内加入兔血一滴,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将试管颠倒2~3次(不要用力振荡以免溶血),在室温下静置1小时,然后观察各试管的透明度以判断是否溶血。
1、试管内下层为混浊红色,上层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说明红细胞尚未破坏。
2、试管内下层为混浊红色,上层为透明淡红色,则表明红细胞部分溶解,才出现溶血的低渗盐溶液的浓度,为红细胞的最小抵力(最大脆性)。
生理解剖实验课件-红细胞渗透脆性

实验原理的详细解释
在不同渗透压的环境下,红细胞会经历 膨胀、收缩和破裂等形态变化。这些变 化与红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
当渗透压升高时,水分通过红细胞膜进 入细胞内,使红细胞膨胀。如果渗透压 过高,红细胞可能会破裂。相反,当渗 透压降低时,水分从细胞内流出,红细
胞收缩。
通过观察红细胞在不同渗透压下的形态 变化,可以评估红细胞的渗透脆性。红 细胞渗透脆性增加表明红细胞膜的结构
红细胞的代谢过程
葡萄糖代谢
01
红细胞通过糖酵解途径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产生能量供细
胞代谢使用。
血红蛋白合成与分解02 Nhomakorabea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在代谢过程中不断合成与分解,保持动态
平衡。
细胞内物质的合成与更新
03
红细胞通过一系列生化反应合成细胞内所需物质,同时不断更
新细胞膜和细胞器等结构,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
01
红细胞渗透脆性与渗透压的关系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解读红细胞渗透脆性与渗透压之间的关系,以及这
种关系的生物学意义。
02
处理因素对红细胞渗透脆性的影响
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解读处理因素对红细胞渗透脆性的影
响及其机制。
03
实验结论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总结红细胞渗透脆性实验的主要发
现和意义。
数据分析方法
数据整理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包 括红细胞在不同渗透压下 的形态变化、数量变化等 。
统计分析
采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 ,如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 样本t检验等,对实验数据 进行处理和分析。
数据可视化
将实验数据以图表、图像 等形式进行可视化展示, 以便更直观地观察和分析 数据。
红细胞渗透脆性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实验目的]:学习测定红细胞渗透脆性的方法[实验原理]:将红细胞放置于等渗溶液中,红细胞的形态不发生改变。
放置于高渗和低渗盐溶液中红细胞的形态均出现改变,置于高渗液中,红细胞出现皱缩;置于低渗液中则发生膨胀,最后破裂,细胞内容物溢入血浆或溶液,这种现象称为溶血。
将血液滴入不同浓度的低渗盐溶液中,可以检查红细胞对低渗溶液的抵抗力。
开始出现溶血现象的低渗盐溶液浓度,为该血液红细胞的最小抵抗力(约0.40%~0.45%NaCl 溶液),而完全溶血则为该血液红细胞的最大抵抗力(约0.30%~-0.45%NaCl溶液)。
对低渗盐溶液的抵抗力小表示红细胞的脆性大,反之表示脆性小,最大抵抗力到最小抵抗力的范围,称脆性范围。
[实验对象]家兔[实验器材]试管架、5 ml试管十支、2 ml吸管两支、注射器、1%NaCl溶液、蒸馏水、枸椽酸钠。
[实验步骤](一)低渗盐溶液的配制取试管十支,洗净烤干,用玻璃铅笔编号,排在试管架上,参照下表向各试管中加入1%NaCl溶液,然后再加入蒸馏水,每管溶液均2 ml。
蒸馏水(ml)0.60 0.70 0.80 0.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NaCl浓度(%)0.70 0.65 0.60 0.55 0.50 0.45 0.40 0.35 0.30 0.25(二)枸椽酸钠血的制备家兔颈部解剖,剥离颈总动脉,插管,将血放入烧杯内,烧杯内事先加入3.8%枸椽酸钠溶液,血与枸椽酸钠溶液的比例为9:1,轻摇烧杯使之混匀。
[观察项目]用注射器向每个试管内加入兔血一滴,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将试管颠倒2~3次(不要用力振荡以免溶血),在室温下静置1小时,然后观察各试管的透明度以判断是否溶血。
1、试管内下层为混浊红色,上层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说明红细胞尚未破坏。
2、试管内下层为混浊红色,上层为透明淡红色,则表明红细胞部分溶解,才出现溶血的低渗盐溶液的浓度,为红细胞的最小抵力(最大脆性)。
红细胞渗透脆性实验

红细胞渗透脆性实验
一.原理:
本实验是测定红细胞对不同浓度低渗盐水溶液的抵抗力,这种抵抗力与红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比值有密切关系,表面积大而体积小者对低渗盐水抵抗力较大(脆性减低);反之,则抵抗力较小(脆性增加).球形细胞表面积/体积比值减少,脆性显著增加.
二.试剂:
171mmol/LNaCl溶液(10g/L):
取经100度烘干的分析纯氯化钠置100ml容量瓶中,加少量双蒸溜水溶解后,再加双蒸溜水至刻度
三.操作:
于各管中,每管1滴(贫血病人可加2滴),轻轻摇匀,室温静置.
3.每次试验均应同时作正常对照.
结果判断
静置室温2小时,观察结果,从高浓度管开始观察,上层溶液开始出现透明红色且管底有红细胞者为开始溶血管;溶液透明红色,管底完全无红细胞者为完全溶血管.。
红细胞渗透脆性实验

红细胞渗透脆性实验红细胞渗透脆性实验是一种常用的血液分析方法,用于评估红细胞膜的稳定性和弹性。
该实验利用了红细胞在不同渗透压下的脆性变化,可以对红细胞膜的功能、水平和吸收能力进行评估和分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实验原理:红细胞内部有一定的渗透压,当红细胞分离出体外时,如果外部环境的渗透压高于红细胞内的渗透压,则会通过半透膜透过膜进入红细胞内部,使红细胞体积膨胀,红细胞膜被撑开。
反之,当外部环境的渗透压低于红细胞内的渗透压时,水会从红细胞内部流出,红细胞体积缩小。
实验过程:1、准备标准盐水浓度,即0.9%的氯化钠溶液。
2、取一定量的患者血液样本,离心去上清液,弃去上清液后,将沉淀物用相同体积的0.9%氯化钠溶液洗涤3次。
3、取少量的红细胞沉淀,加入不同浓度的盐水,称出每种浓度的盐水加入相应的样本内。
4、使样本和盐水充分混合,放置不同的时间(一般为30分钟),孵育后进行离心处理。
5、标记沉淀物的红细胞体积,对分离出的上清液测定其吸光度(或乳胶凝集率)。
6、计算红细胞的溶血率,溶血率越高,表示红细胞的渗透脆性越高。
实验结果:在不同盐水浓度下孵育后,红细胞和盐水发生渗透压差异,导致红细胞脆性变化,失去完整性。
通过测定溶血率,可以得到红细胞的溶血程度,从而分析红细胞渗透脆性的高低,反映红细胞膜的稳定性和弹性。
一般来说,红细胞膜的完整性越强,渗透脆性越低,溶血程度越小;反之,红细胞膜的完整性越弱,渗透脆性越高,溶血程度越大。
实验注意事项:1、样本应在离心前密闭保存,避免污染。
2、孵育时间需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过长过短都会影响实验结果。
3、盐水和样本的比例应准确。
4、实验过程需严格按照操作流程,避免误差。
结论:红细胞渗透脆性实验可以反映红细胞膜的稳定性和弹性,对于临床疾病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
在具体应用时,需结合其他临床检测项目综合分析,才能准确地诊断疾病并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凝固是复杂的生化反应过程,受许多 因素的影响。
血涂片染色后,显微镜下可认识形态特点。
实验材料
▪ 家兔(体重2.0 kg左右):取血用
▪ 人末梢血涂片
实验器材与药品
家兔实验用 ▪试管架、试管、移液管、注射器 ▪1%NaCl、蒸馏水、3.8%枸橼酸钠溶液
人血涂片观察用 ▪血涂片、显微镜
实验步骤
(一)取家兔动脉血(教师操作) 取血过程同“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实
验 1、加抗凝剂的血用于红细胞渗透脆性测定 2、毛刷搅拌的血用于观察纤维蛋白的生成 (二)按书90页表2-4加样,摇匀 (三)室温下静置1.0 h (四)到实验五室观察人末梢血涂片
观察项目
1、记录家兔红细胞的脆性范围
思考题
1、什么是红细胞的渗透脆性? 2、测定红细胞渗透脆性时,应注意什么? 3、简要说明红细胞渗透脆性实验的意义? 4、用毛刷搅拌血液后,血液为什么不易凝固? 5、 Ca2+在% 0.60% …0.45% …0.35% …0.3%
0.25%
部分溶血
全部溶血
脆性范围
2、绘制人外周血涂片
要求绘制: 红细胞 中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
实验记录
项目
0.70%NaCl 0.65%NaCl 0.60%NaCl 0.55%NaCl 0.50%NaCl 0.45%NaCl 0.40%NaCl 0.35%NaCl 0.30%NaCl 0.25%NaCl
记录图 描 述
(分层情况、颜色变化)
绘制人末梢血涂片
绘图要求: 1、给出视野范围。 2、标注所绘制的细胞名称。 3、标注所绘制图形的名称。 4、标出放大倍数。
注意事项
1、吸取液体时,溶液量要准确。 2、每支试管加血液量应尽可能一致。 3、试管要轻轻颠倒2~3次摇匀,不可剧烈振动。 4、实验结束后要将试管洗净。
红细胞渗透脆性测定 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血细胞镜下观察
主要内容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动物 实验器材和药品 实验步骤 观察项目 注意事项 思考题
实验目的
1、学习动物红细胞的渗透脆性。
2、观察Ca2+和纤维蛋白原在凝血 过程中的作用,加深对血液凝固机 制的理解。
3、认识人末梢血细胞的形态特点。
实验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