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章

合集下载

《无机化学》答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第一单元

《无机化学》答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第一单元

第1章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和能量关系 习题参考答案1.解:1.00吨氨气可制取2.47吨硝酸。

2.解:氯气质量为2.9×103g 。

3.解:一瓶氧气可用天数33111-1222()(13.210-1.0110)kPa 32L 9.6d 101.325kPa 400L d n p p V n p V −×××===×× 4.解:pV MpV T nR mR== = 318 K 44.9=℃5.解: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i i n p p n=p (N 2) = 7.6×104 Pap (O 2) = 2.0×104 Pap (Ar) =1×103 Pa 6.解:(1) 0.114mol; 2(CO )n =2(CO )p = 42.8710 Pa ×(2)22(N )(O )(CO )p p p p 2=−−43.7910Pa =×(3)4224(O )(CO ) 2.6710Pa 0.2869.3310Pan p n p ×===× 7.解:(1)p (H 2) =95.43 kPa(2)m (H 2) = pVM = 0.194 g 8.解:(1)ξ = 5.0 mol(2)ξ = 2.5 mol结论: 反应进度(ξ)的值与选用反应式中的哪个物质的量的变化来进行计算无关,但与反应式的写法有关。

9.解:U = Q Δp − p ΔV = 0.771 kJ10.解: (1)V 1 = 38.310×-3 m 3= 38.3L(2) T 2 = nRpV 2= 320 K (3)−W = − (−p ΔV ) = −502 J(4) ΔU = Q + W = -758 J(5) ΔH = Q p = -1260 J11.解:NH 3(g) + 45O 2(g) 298.15K ⎯⎯⎯⎯→标准态NO(g) + 23H 2O(g) = − 226.2 kJ·mol \m r H Δ−1 12.解:= Q m r H Δp = −89.5 kJ= − ΔnRTm r U Δm r H Δ= −96.9 kJ13.解:(1)C (s) + O 2 (g) → CO 2 (g)= (CO \m r H Δ\m f H Δ2, g) = −393.509 kJ·mol −1 21CO 2(g) + 21C(s) → CO(g) \m r H Δ = 86.229 kJ·mol −1CO(g) +31Fe 2O 3(s) → 32Fe(s) + CO 2(g) = −8.3 kJ·mol \m r H Δ−1 各反应之和= −315.6 kJ·mol \m r H Δ\m r H Δ−1。

无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大全【优秀】

无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大全【优秀】

无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大全【优秀】(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可编辑推荐下载)无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大全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 (1)第二章分子结构 (4)第三章晶体结构 (6)第4章酸碱平衡 (9)第五章化学热力学基础 (15)第六章化学平衡常数 (16)第七章化学动力学基础 (23)第八章水溶液 (29)第9章配合物 (32)第十章沉淀平衡 (34)第11章电化学基础 (39)第12章配位平衡 (43)第13章卤素 (44)第14章氧族元素 (46)第15章氮磷砷 (48)第16章碳硅硼 (51)第17章S区金属(碱金属与碱土金属) (55)第18章过渡元素(一) (58)第18章过渡元素(二) (63)第19章镧系与锕系金属 (66)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1-1:区分下列概念(1) 质量数和相对原子质量(2) 连续光谱和线状光谱(3) 定态、基态和激发态(4) 顺磁性和逆磁性(5) 波长、波数和频率(6) 经典力学轨道和波动力学轨道(7) 电子的粒性与波性(8) 核电荷和有效核电荷答:(1) 质量数:指同位数原子核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是接近同位素量的整数。

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被定义为元素的平均原子质量与核素12C 原子质量的1/12 之比,代替“原子量”概念(后者已被废弃);量纲为1(注意相对概念)。

(2) 连续光谱: 波长连续分布的光谱。

炽热的固体、液体或高压气体往往发射连续光谱。

电子和离子复合时,以及高速带电离子在加速场中运动时亦能发射这种光谱。

线状光谱:彼此分立、波长恒定的谱线。

原子受激发(高温、电孤等)时,电子由低能级轨道跃迁到高能级轨道,回到低能级时产生发射光谱(不同原子具有各自特征波长的谱线)。

(3) 定态是由固定轨道延伸出来的一个概念。

电子只能沿若干条固定轨道运动,意味着原子只能处于与那些轨道对应的能态,所有这些允许能态统称为定态。

主量子数为1 的定态叫基态,其余的定态都是激发态。

无机化学高职书答案

无机化学高职书答案

高职书答案第一章 物质及变化 ......................................................................................................... 1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 4 第三章 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平衡 ................................................................................... 13 第四章 氧化和还原 ....................................................................................................... 30 第五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 39 第六章 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 44 第七章 配合物 ............................................................................................................... 49 第八章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 54 第九章 铝锡铅砷锑铋 ................................................................................................... 58 第十章 氢 稀有气体 卤素 ......................................................................................... 62 第十一章 氧硫氮磷碳硅硼 ........................................................................................... 66 第十二章 铜锌副族 ....................................................................................................... 68 第十三章 铬锰铁钴镍 (70)第一章 物质及变化GZP14-1.在30℃时,在一个10.0L 的容器中,N 2,O 2,CO 2混合气体的总压为93.3kPa 。

无机化学第五版习题答案

无机化学第五版习题答案

无机化学第五版习题答案第一章:化学元素、化合物和物质的分子结构1. 对Boron的五种常见同素异形体进行了描述,分别是?答:Boron的五种同素异形体分别是α-Rhombohedral、β-Rhombohedral、β-Tetragonal、γ-Orthorhombic和δ-Tetragonal。

2. 银属于哪一族元素,其原子序数是多少?答:银属于IB族元素,其原子序数为47。

第二章:价键理论3. 请解释共价键的性质和特点。

答:共价键是由两个非金属原子的外层电子轨道中的电子对共享而形成的。

共价键的性质和特点包括:a. 共价键的共用电子对能够保持原子之间的引力。

b. 共价键的长度取决于电负度差异。

c. 共价键的极性取决于原子间的电负差异。

d. 共价键的性质可通过价键角度和长度表示。

第三章:离子键和金属键4. 铁的晶体结构是什么?答:铁的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结构。

5. 碳酸根离子的化学式是什么?答:碳酸根离子的化学式是CO3^2-。

第四章:配位化合物及配位化学6. 请说明涉及电子对的转移过程中存在的条件。

答:涉及电子对的转移过程中存在的条件包括价电子数、配体的电荷和配合物的稳定性等因素。

7. 请介绍一下Fe(H2O)6Cl3的晶体结构。

答:Fe(H2O)6Cl3的晶体结构是八面体结构。

第五章:反应动力学8. 简述活化能及其在反应动力学中的作用。

答:活化能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分子需要克服的能量障碍。

在反应动力学中,活化能决定了反应速率的快慢,活化能越高,则反应速率越慢。

第六章:电化学9. 电解质溶液中的电导率表示什么?答:电解质溶液中的电导率表示电流通过单位横截面积的溶液所需要的电压。

10. 请问在锌电池中,锌的作用是什么?答:在锌电池中,锌的作用是作为阳极溶解释放电子,从而导致电化学反应的进行。

以上是无机化学第五版习题的部分答案,仅供参考。

更多内容建议阅读原书内容进行学习和理解。

无机化学第二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无机化学第二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无机化学第二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晶体结构与晶体化学
练习题
1.什么是晶体结构?
2.描述组成配位数和形貌相同的正交晶系、四方晶系和六方晶系的特点。

3.TaCl5的结构类型是什么?给出TaCl5的点阵参数。

4.描述共价晶体和离子晶体的结构特点并给出两个例子。

答案
1.晶体结构是指对于一种给定的化学元素或化合物,其原子或离子分别
按一定的规律有序排列,形成具有规则重复的空间排列的结构。

–正交晶系:组成配位数为8,形貌倾向于长方体或正方体,一般相互垂直,如NaCl、MgO等。

–四方晶系:组成配位数为8,形貌为正方形或长方形板状,沿着一个轴和对角线对称。

如ZnS、TiO2、CaF2等。

–六方晶系:组成配位数为12,形貌为六边形柱状或针状,有沿着一个轴对称的等边六边形截面。

如α-石墨、SiC等。

2.TaCl5的结构类型是正交晶系。

TaCl5的点阵参数为a = 5.73 Å,b
= 5.28 Å,c = 11.85 Å,α = β = γ= 90°。

–共价晶体:由原子间较强的共价键构成,如金刚石、氧化硅(SiO2)。

–离子晶体:由阳离子和阴离子通过电滑移力相互结合而成,如NaCl、MgO。

1。

高等无机课后答案

高等无机课后答案

高等无机课后答案高等无机课后答案【篇一:高等无机化学习题】txt>一、判断题3.杂化轨道中含p成分越多,原子的电负性越大。

2-4.根据vsepr理论,在sif6中,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总数为10个。

5.根据vsepr理论,氧族原子提供的电子数为6。

-6.在so3中,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总数为12个。

7.sncl2几何构型为直线型。

—8.icl4几何构型为四面体。

-9.nh3和no3的几何构型均为平面三角型。

10.h2o和xef2的几何构型均为平面三角型。

2--11.so3和no3的几何构型均为平面三角型。

3+2++12.下列三种离子,其极化作用顺序为:al mg na2+2+2+13.下列三种离子,其极化作用顺序为:pb fe mg++++14.ag的极化作用大于k的极化作用,因此ag的极化率小于k 的极化率。

+15.h的极化能力很强。

16.极化作用愈强,激发态和基态能量差愈小,化合物的颜色就愈深。

17.温度升高,离子间的相互极化作用增强。

18.半径相近、电子层构型相同时,阳离子正电荷越大,极化作用越强。

19.其它条件相同或相近时,阴离子半径越大,变形性越大。

20.无机阴离子团的变形性通常较大。

二、选择题3、与元素的电离能和电子亲和能有关的电负性标度是():(a)鲍林标度(b)密立根标度(c)阿莱-罗周标度(d)埃伦标度4、下列基团中,电负性值最大的是():(a)cf3- (b)ccl3- (c)cbr3- (d)ci3-5、在以下化合物中,碳原子电负性最大的是():(a)ch4 (b)c2h4 (c)c2h2 (d)电负性相同7、xeo3离子的几何构型为()(a) 三角锥 (b) 四面体 (c) v型 (d) 平面三角形8、根据vsepr理论,多重键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作用最大的是()(a) 叁重键 (b) 双重键 (c) 单重键9、根据vsepr理论,成键电子对(bp)和孤电子对(lp)之间相互排斥作用最大的是()(a) lp-lp (b) lp-bp (c) bp-bp-10、clo3离子的几何构型为()(a) 三角锥 (b) 四面体 (c) v型 (d) 平面三角形11、clf3的几何构型为():(a)平面三角型(b)三角锥型(c)t型(d)v型12、nf3的几何构型为():(a)平面三角型(b)三角锥型(c)t型(d)v型13、brf3的几何构型为():(a)平面三角型(b)三角锥型(c)t型(d)v型14、下列分子中键角最大的是():(a)nh3 (b)nbr3 (c)ncl3 (d)nf315、下列分子中键角最大的是()(a) ch4 (b) nh3 (c)h2o (d)h2s16、下列分子中键角最大的是()(a) nh3 (b) ph3 (c) ash3 (d)sbh317、下列分子中键角最小的是():(a)pi3 (b)pbr3 (c)pcl3 (d)pf318、若阳离子电荷相同,半径相近,则最外层电子层构型为()电子构型的阳离子的变形性最小。

《无机化学》习题册及答案

《无机化学》习题册及答案

《无机化学》课程习题册及答案第一章溶液和胶体一、是非题:(以“+”表示正确,“-”表示错误填入括号)1.渗透压力比较高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也一定比较大。

()2.相同温度下,物质的量浓度均为200mmol·L-1的NaCl溶液和葡萄糖溶液,其渗透压相等()3.相同温度下,渗透浓度均为200mmol·L-1的NaCl溶液和CaCl2溶液,其渗透压相等()4.临床上的两种等渗溶液只有以相同的体积混合时,才能得到等渗溶液。

()5. 两种等渗溶液以任意比例混合所得溶液在临床上必定是等渗溶液()6.临床上,渗透浓度高于320 mmol⋅L-1的溶液称高渗液()7.在相同温度下,0.3 mol⋅L-1的葡萄糖溶液与0.3 mol⋅L-1的蔗糖溶液的渗透压力是相等的()8. 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2mol·L-1的NaCl液和葡萄糖液渗透浓度相等()9. 对于强电解质溶液,其依数性要用校正因子i来校正。

()二、选择题1.使红细胞发生溶血的溶液是()A.0.2mol·L-1 NaCl B.0.1mol·L-1葡萄糖C.0.3mol·L-1葡萄糖D.0.4mol·L-1 NaCl2.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其渗透压最大的是()A.葡萄糖B.NaCl C.CaCl2D.无法比较3.使红细胞发生皱缩的溶液是()A.0.1mol·L-1 NaCl B.0.1mol·L-1葡萄糖C.0.3mol·L-1葡萄糖D.0.2mol·L-1 NaCl4.在相同温度下,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其渗透压最小的是()A.葡萄糖B.NaCl C.CaCl2D.无法比较5.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在临床上属于等渗溶液的是()A.葡萄糖B.NaCl C.CaCl2D.蔗糖6. 试排出在相同温度下下列溶液渗透压由大到小的顺序( )a. c(C6H12O6)= 0.2 mol·L-1b. c[(1/2)Na2CO3]= 0.2 mol·L-1c. c[(1/3)Na3PO4]= 0.2 mol·L-1d. c(NaCl)= 0.2 mol·L-1A. d>b>c>aB. a>b>c>dC. d>c>b>aD. b>c>d>a7. 医学上的等渗溶液,其渗透浓度为()A. 大于280 mmol·L-1B. 小于280 mmol·L-1C. 大于320 mmol·L-1D. 280-320 mmol·L-18.欲使同温度的A、B两种稀溶液间不发生渗透,应使两溶液(A、B中的基本单元均以溶质的“分子”式表示)( ) A 质量摩尔浓度相同 B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C 质量浓度相同D 渗透浓度相同9. 质量浓度为11.1g·L-1CaCl2 (M=111.0 g·mol-1)溶液的渗透浓度是( )A.100mmol ·L-1B.200mmol ·L-1C.300mmol ·L-1D.400mmol ·L-1三、填充题:1.10.0 g·L-1NaHCO3(Mr=84)溶液的渗透浓度为__________mol·L-1。

《无机化学》习题解析和答案

《无机化学》习题解析和答案

1、教材《无机化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第4版。

2、参考书《无机化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5月第3版。

《无机化学》邵学俊等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2版。

《无机化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4月第3版。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徐家宁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无机化学习题精解》竺际舜主编,科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无机化学》电子教案绪论(2学时)第一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8学时)第二章分子结构(8学时)第三章晶体结构(4学时)第四章配合物(4学时)第五章化学热力学基础(8学时)第六章化学平衡常数(4学时)第七章化学动力学基础(6学时)第八章水溶液(4学时)第九章酸碱平衡(6学时)第十章沉淀溶解平衡(4学时)第十一章电化学基础(8学时)第十二章配位平衡(4学时)第十三章氢和稀有气体(2学时)第十四章卤素(6学时)第十五章氧族元素(5学时)第十六章氮、磷、砷(5学时)第十七章碳、硅、硼(6学时)第十八章非金属元素小结(4学时)第十九章金属通论(2学时)第二十章s区元素(4学时)第二十一章p区金属(4学时)第二十二章ds区元素(6学时)第二十三章d区元素(一)第四周期d区元素(6学时)第二十四章d区元素(二)第五、六周期d区金属(4学时)第二十五章核化学(2学时)1 .化学的研究对象什么是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与变化的一门自然科学。

(太宽泛)●化学研究的是化学物质(chemicals) 。

●化学研究分子的组成、结构、性质与变化。

●化学是研究分子层次以及以超分子为代表的分子以上层次的化学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的科学。

●化学是一门研究分子和超分子层次的化学物种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的自然科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习题答案2概述弱场和强场方法的处理步骤并比较其结果。

弱场方法:一、电子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电子组态的原子或离子通过电子的轨道角动量之间,自旋角动量之间以及轨道角动量和自旋角动量的偶合作用,产生具有不同能量的状态或谱项,利用微扰理论计算谱项分裂后的能量得到分裂的能级。

二、配体场作用:金属离子受到配体电场的影响,电子状态发生改变,导致自由金属离子的谱项2S+1L也相应地改变,主要表现为自由金属离子谱项分裂产生配离子谱项,即光谱项。

最后的光谱项通过群论得出。

其中配体场球对称部分的作用使离子谱项能量升高,配体场对称性部分的作用使离子谱项分裂。

强场方法:一、配体场作用:金属离子的d轨道在配体场的作用下产生分裂形成电子组态,并按能量高低进行排列。

二、电子相互作用在每一电子组态中,电子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产生具有不同能量的谱项(即配体场状态),每一电子组态所产生的谱项可以通过群论的知识得到。

对比两种处理方法的结果:A.得到谱项的种类和数目相同B.得到的谱项能量都是B, C和Dq的函数,决定了谱项能量标度上的相对位置C. 两种方法的谱项能量有别,是方法上近似结果造成的3. Co(NH 3)+36和Fe(H 2O)+36离子是高自旋组态还是低自旋组态?利用表3-7,表3-8和表3-9的数据加以验证。

Co(NH 3)+36:=f 氨×g 钴=1.25×18.2=22.75 kK =22750 cm -1P =23625 cm -1理论上分裂能小,所以分裂,高自旋(实验上应该是低自旋)。

又因为配合物金属离子的成对能要比自由气态离子时的成对能值小15%到30%,综合考虑后Co(NH 3)+36是低自旋。

Fe(H 2O)+36:=f 水×g 铁=1×14=14 kK =14000 cm -1 P =29875 cm -1 配合物金属离子的成对能要比自由气态离子时的成对能值小15%到30% 综合考虑后,成对能大,所以不成对,高自旋。

4.在下列离子中哪些会发生结构的畸变?(ML 6为O h ,ML 4为T d 或D 4h )Cr(H 2O)+36;3d 3,高自旋,无简并,不畸变 Ti(H 2O)+36,3d 1 ,八面体场,三重简并,畸变; Fe(CN)-46,3d 6,低自旋,无简并,不畸变;CoCl -24:3d 7,配位轨道sp 3杂化,高自旋,T d 对称性,四面体场,无简并,不畸变;Pt(CN)-24 dsp 2,5d 8,低自旋,四面体场,D 4h 对称性,无简并,不畸变; ZnCl -24:3d 10,sp 3杂化,无简并,不畸变; Cu(en)+23对称性位阻,形成螯合物,有二重简并,但不畸变;FeCl -4,3d 5高自旋,配位轨道sp 3杂化, T d 对称性,无简并,不畸变;Mn(H 2O)+26:3d 5,高自旋,无简并,不畸变。

5.为什么FeCl -36是无色的,CoF -36具有蓝色?FeCl -36中Fe 3+离子高自旋,有5个d 电子分填充在5个不同的轨道,所以基态离子谱项是6S ,产生的基态光谱项是6A 1g ,激发态中没有相同多重态谱项,电子跃迁禁阻,溶液为无色。

CoF -36中Co 3+是d 6电子组态,根据= B /B 0、(1-) = h x ·k M 、表3-13和表3-14可以求出B =(1-h x ·k M B 0=(1-0.33×0.8)×1050=772.8 cm -1。

772.8 cm -1是橙色光吸收光谱(书P113),所以CoF -36的透过光为蓝色光,溶液呈蓝色。

(橙色的互补光是蓝色)6.Cr(H 2O)+36的光谱图上观察到1~ν=17400cm -1和2~ν=23000cm -1,指出它们对应于何种谱项间的跃迁?计算和B 值?预测第三个吸收峰的位置? Cr d 3即 =σ1=17400cm -1,σ2=23000cm -1化简得B =529.5cm -1 再将 和B 代入σ3可得σ3=31742cm -19.说明产生下列化合物颜色的原因:FeF -36无色,FeCl -4黄色, FeBr -4红色FeF -36中心金属离子为d 5组态由于没有自旋多重度相同的d -d 跃迁方式,溶液为无色。

而FeCl -4与FeBr -4主要是L -M 跃迁所致;在L -M 跃迁中v 1的能量变化次序与Cl >Br >I 的电离能的降低次序一致;FeCl -4到FeBr -4的跃迁时v 1降低,吸收光由紫光变为蓝绿光,所以透射光也就是溶液呈现的光由黄光变为红光。

(红色与绿色为互补色,黄色与紫色为互补色,蓝色和橙色为互补色)13.下列化合物哪些有轨道磁矩的贡献:(I -<Br -<Cl -~SCN -<N 3-<F -<(NH 2)2CO<OH -<C 2O 42-~CH 2(COO)22-< H 2O <NCS -< C 5H 5N ~NH 3~PR 3<NH 2CH 2CH 2NH 2 ~SO 32-<NH 2OH<NO 2-~联吡啶~ 邻-菲绕啉< H-~CH 3-~C 6H 5-<CN -~CO <P(OR)3)FeCl -24:高自旋sp 3杂化,T d 对称,e 轨道有一个单电子,但无等价轨道,t 2轨道有3个单电子,所以没轨道贡献。

Cr(NH 3)+36:O h 对称,t 2g 轨道有三个未成对电子,没有轨道贡献。

Fe(H 2O)+26:O h 对称高自旋,t 2g 轨道两个未成对电子,xz 和yz 轨道等价,有轨道磁矩。

Fe(CN)-36:O h 对称低自旋,t 2g 轨道一个未成对电子,有轨道磁矩。

14.Cu(en)2(H 2O)+22具有畸变八面体结构,在光谱图上的17800cm -1出现一个吸收峰(I. Bertiniet. al. Inorg . Chem ., 19, 1333(1980)),假如考虑旋-轨偶合,计算该离子的磁矩。

o=17800 cm -1=10 Dq ,d 9组态的基谱项是E g ,激发态谱项是T 2g 所以在O h场下不应该有轨道贡献,畸变后,轴向拉长,应该是D 4h 对称性,单电子不在等价的简并轨道上,所以也不应该有轨道贡献。

如果考虑轨道贡献,可用公式)1()1(4+++=+L L S S L S μ,其中S =1/2,L =2,则μS +L =3 B.M.。

用精确公式n d >5; λ=-ξd /n =-830/1=-830 cm -1 (n 是单电子数)因为d 9组态的基谱项是E g 是所以α=2;μeff =μ0*(1-αλ/10Dq) =1.73*(1+2*830/17800) =1.8915.Os 4+离子的八面体配合物具有42g t八面体42g t 组态应该有两个未成对电子,按正常计算应该是)2()1(2+=+=n n S S s μ=2.828 B.M.,而实测值远小于理论值。

用精确公式n d <5; λ=ξd /n =ξd /2>0 (n 是单电子数) (1-αλ/10Dq)<1μeff =μ0*(1-αλ/10Dq)<0 2.449μ=== 偏差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自旋轨道偶合对磁性造成的影响。

第四章1.如何利用活化参数判别反应机理,利用Al 3+和Ga 3+水合离子的水交换反应为例加以说明。

答:对于气相反应和在溶液中由反应物到形成活化配合物时的溶剂化能的变化可以忽略的反应,大而正的H 和S 值(过程中多半伴有键的断裂和质点数的增加),强烈地示意过渡态只有解离的活化模式,反应机理为D 或I d 机理。

小而正的H 和负的S 通常反映缔合的活化模式,反应为A 或I a 机理。

从表4-2中的数值可以看到,对Al 3+和Ga 3+的水交换反应的H 分别为112.9kJ ·mol -1和26.3 kJ ·mol -1,这样大的差值示意这两种合场离子的水交换反应经由不同的机理进行。

Al 3+的S=117J ·K -1·mol -1,这一大而正的数值强烈地示意反应是通过解离的活化模式进行的。

Ga 3+的S=-92J ·K -1·mol -1,则有缔合的活化模式。

这些情况也与金属离子的结构相吻合,Ga 3+离子的体积较大,形成配位数增加的过渡态较容易。

2.写出[Co(NH 3)5NO 3]2+的酸式水解和碱式水解反应机理,用方程式表示之。

酸式水解:[Co(NH 3)5NO 3]2+=[Co(NH 3)5]3+ +NO 3-; [Co(NH 3)5]3++H 2O=[Co(NH 3)5 (H 2O)]3+ 碱式水解:[Co(NH 3)5NO 3]2++OH [Co(NH 3)4(NH 2)NO 3]++H 2O ; [Co(NH 3)4(NH 2)NO 3]+→[Co(NH 3)4(NH 2)]2++ NO 3-; [Co(NH 3)4(NH 2)]2++ H 2O →[Co(NH 3)5(OH)]2+3. 对于在溶液中Co(Ⅲ)配合物的取代机理,下列事实有何重要意义?(1)酸式水解的速率定律总是为速率=K A [Co(NH 3)5X]2+(2)经常观察到离去的配体X -不是直接被进入的配体Y -取代,而是首先有水进入,然后再被Y -取代。

(1) 说明反应为解离机理, [Co(NH 3)5X]2+慢[Co(NH 3)5]3+ + X -(2) 同样说明了反应为解离机理 [Co(NH 3)5]3+ + H 2O快3)5H 2O]3+[Co(NH 3)5H 2O]3+ + Y -快[Co(NH 3)5Y]2+ + H 2O4. 对于[Cr(NH 3)5X]2+的水合反应,实验上在50℃时测得其反应速率为:X - K aq / S -1 NCS - 0.11×10-4 Cl - 1.75×10-4 Br - 12.5×10-4 I - 102×10-4说明这些反应的机理。

配离子半径增大,配离子与金属之间形成的键长也增大,键能减弱,容易断裂。

从题目中可知,水解速率随着配离子的变大而增大,这说明反应是受Cr-X 键强度的影响的,因而这些反应应该具有解离模式。

5. 实验测得下列配合物的水交换反应的活化体积(单位cm 3mol -1) Co(NH 3)5(H 2O)3++1.2(25,35℃) Cr(NH 3)5(H 2O)3+ -5.8(25℃) Rh(NH 3)5(H 2O)3+ -4.1(35℃)Zr(NH 3)5(H 2O)3+-3.2(70.5℃)解释这些反应的机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