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高一)

合集下载

高一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2Na NH 3 === 2NaNH 2 HCaO 2NH 4Cl === CaCl 2 2NHH 2O3Mg(NH 2)2 === Mg 3N 2 4NH NH 4Cl NaNH 2 === NaCl 2NH 3北京市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卷(高中一年级)竞赛时间2小时。

迟到超过30分钟者不得进场。

开赛后1小时内不得离场。

时间到,把试卷(背面向上)放在桌面上,立即离场。

竞赛答案全部写在试卷指定位置上,使用黑色或蓝色圆珠笔、签字笔、钢笔答题,使用红色笔或铅笔答题者,试卷作废无效。

·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属区、县、学校必须填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写在其他处者按废卷处理。

·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及直尺等文具。

·试卷按密封线封装。

第1题 选择题( 30 分)(单选或多选,每选5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相同质量的热水比冷水含有更多的热量B .化学反应限度大,该反应的速率也大C .在相同条件下,分子破裂为原子所吸收的能量与相应原子结合成分子所放出的能量数值相同D .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有利于节能减排与保护环境(2)秤取160 g CuSO 4(160 g/mol )250 g CuSO 4·5H 2O(250 g/mol)分别溶于水时,前者释热66 kJ/mol ,后者吸热11 kJ/mol 。

则CuSO 4(s ) + 5H 2O(l ) = CuSO 4·5H 2O (s ) 的热效应是( )A .释热77 kJ/molB .释热55 kJ/molC .吸热77 kJ/molD .吸热55 kJ/mol(3)从某些性质看,NH 3和H 2O ,NH 4+和H 3O +,OH -和NH 2-,N 3-和O 2-两两相当,据此判断下列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④ A .仅①正确B .②④正确C .全部正确 D .正确①②④(4)NaH 是离子化合物,与H 2O 反应,有气体生成,现有NaH 与Al 粉的混合物m g 投入足量水中,全部溶解,生成n g H 2。

03北京高一化学竞赛试卷及答案

03北京高一化学竞赛试卷及答案

C. S2C 2和NaOH水溶液反口, 氧化与口原口物物口的量之比
D. 13.5gS2Cl 2和NaOH反口口子口移数口
0.1NA
(6)海水中主要含有
Nat、K*、
Mg²*、Ca2*、CI、
1:1 1:1
Br、 SO、HCO 3、
CO3等离子,
排放的烟气可用海水脱硫,其工口流程如下口所示:
含SO2的
H、O的原子数,所以无法
得到口一的原子量。 Cannizzaro根据Avogadro的口点:
“同温度、同口口下,同体口气体中含有相同数的分子”
解决了口定
原子量的口口。 已知A、B、C、D四种化合物中均含有 的数据口算X的原子量(分子中元素原子数只能是整数)
气体口量(g/L)
N2
0.652
A 0.849
(1)
N2O3,写出两种;
(2)NO3F,写出一种
第9口(
10分)
有一口化合物,
AS4. C6H 6, CaH:他口的特征是分子中的每个
或三个C原子形成化学口,口些原子称骨架原子。
(1) 口分口□出以上分子构型的示意口。
(H可不画)
As,或C原子都分口同其他的三个
As,
(2)口分口指出口一口骨架上原子各自的价口子口数。
(2分)
第10口(13分)
(1)
2H202H3O2*+HO2
(2分)
(2) B中的MnO 2作氧化口, 可将口氧化口中的
而A中的口氧化口口生歧化反口,只有一半
故B中放出气体是
A中2倍
-1价氧全部氧化口氧气;
-1价氧被氧化口氧气,
MnO 2+H2O 2+H2SO 4=Mn SO 4+O 2+2H2O

2023年北京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预赛试题真题(含答案)

2023年北京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预赛试题真题(含答案)

2023年高中化学奥林匹克北京地区预选赛试题(2023年4月15日上午8:30–11:30)·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属区、县、学校必须填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写在其他处者按废卷处理。

·竞赛时间3小时。

迟到超过30分钟者不得进场。

开赛后1小时内不得离场。

考试结束后,把试卷(背面向上)放在桌面上,立即离场。

·竞赛答案全部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使用黑色或蓝色圆珠笔、签字笔、钢笔答题,使用红色笔或铅笔答题者,试卷作废无效。

·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及直尺等文具。

·试卷按密封线封装。

可能用到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R = 8.314 J·mol–1·K– 1;温度T(K)= 273.15 + t(℃);F = 96485 C·mol–1;N A= 6.022 × 1023 mol–1第1题选择题(40分)(单选,每题5分)(1)皮蛋是我国独特的传统美食,营养价值高。

传统的腌料配方含生石灰、纯碱、PbO、茶叶、食盐等。

现代食品工业通过研究各成分功能,以人体必需的重金属Zn和Cu代替Pb,成功研制出“无铅皮蛋”。

Pb(OH)-,该离子扩散到蛋壳和蛋膜时,逐渐生成碳酸盐或硫化传统腌料中的PbO能溶于强碱生成24物沉淀,堵塞孔道,从而控制OH–的渗入以达到合适的“成熟度”。

“无铅皮蛋”的腌料将PbO改为ZnSO4和CuSO4,达到同样的效果。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腌料配制成糊状物时发生反应:CaO +H2O =Ca(OH)2;Ca(OH)2+ Na2CO3=2NaOH+CaCO3 B.蛋膜是一种半透膜,允许离子和小分子通过C.腌制过程中,使蛋白质变性的主要物质是NaOHD.腌制“无铅皮蛋”时,Zn2+和Cu2+直接扩散到蛋膜上形成难溶物(2)某无色溶液....进行如下实验,所得结论正确的是A.滴加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不变蓝,则原溶液中一定无NH+4 B.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试验,火焰呈黄色,则原溶液中一定有Na+,无K+C.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原溶液中一定含2SO-4D.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紫色,则原溶液中一定含I-(3)已知:反应Ⅰ:N2(g) + 3H2(g)2NH3(g)ΔH1 = a kJ·mol–1反应Ⅱ:C3H8(g)CH2=CHCH3(g) + H2(g)ΔH2 = + 125 kJ·mol–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H3中的N与C3H8中的C杂化轨道均为sp3B.反应Ⅰ中a = 92C.反应Ⅱ升高温度可促进反应进行D.通过反应Ⅱ可以计算生成1 mol碳碳π键放出能量271 kJ(4)利用废蚀刻液(含FeCl2、CuCl2及FeCl3)制备碱性蚀刻液[Cu(NH3)4Cl2溶液]和FeCl3·6H2O,主要步骤:用H2O2氧化废蚀刻液、制备氨气、制备碱性蚀刻液[CuCl2 + 4NH3= Cu(NH3)4Cl2]、固液分离、用盐酸溶解沉淀并制备FeCl3·6H2O。

北京高一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北京高一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2Na NH 3 === 2NaNH 2 HCaO 2NH 4Cl === CaCl 22NH H 2O3Mg(NH 2)2 === Mg 3N 2 4NH NH 4Cl NaNH 2 === NaCl 2NH 北京市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卷(高中一年级)·竞赛时间2小时。

迟到超过30分钟者不得进场。

开赛后1小时内不得离场。

时间到,把试卷(背面向上)放在桌面上,立即离场。

·竞赛答案全部写在试卷指定位置上,使用黑色或蓝色圆珠笔、签字笔、钢笔答题,使用红色笔或铅笔答题者,试卷作废无效。

·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属区、县、学校必须填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写在其他处者按废卷处理。

·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及直尺等文具。

·试卷按密封线封装。

第1题 选择题( 30 分)(单选或多选,每选5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相同质量的热水比冷水含有更多的热量B .化学反应限度大,该反应的速率也大C .在相同条件下,分子破裂为原子所吸收的能量与相应原子结合成分子所放出的能量数值相同D .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有利于节能减排与保护环境(2)秤取160 g CuSO 4(160 g/mol )250 g CuSO 4·5H 2O(250 g/mol)分别溶于水时,前者释热66 kJ/mol ,后者吸热11 kJ/mol 。

则CuSO 4(s ) + 5H 2O(l ) = CuSO 4·5H 2O (s ) 的热效应是( )A .释热77 kJ/molB .释热55 kJ/molC .吸热77 kJ/molD .吸热55 kJ/mol(3)从某些性质看,NH 3和H 2O ,NH 4+和H 3O +,OH -和NH 2-,N 3-和O 2-两两相当,据此判断下列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 ) ① ②③④ A .仅①正确 B .②④正确 C .全部正确 D .正确①②④(4)NaH 是离子化合物,与H 2O 反应,有气体生成,现有NaH 与Al 粉的混合物m g 投入足量水中,全部溶解,生成n g H 2。

2020年北京市高一化学竞赛试题新人教版

2020年北京市高一化学竞赛试题新人教版

2020年北京市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卷(高中一年级)题号 1234 5 6 7 8 9 10 总分 满分 13 10 16 8 12 6 6 11 8 10 100 得分 评卷人·竞赛时间2小时。

迟到超过30分钟者不得进场。

1小时内不得离场。

时间到,把答题纸及试题纸(背面向上)放在桌面上,立即离场。

·竞赛答案全部写在答题纸上,使用黑色或蓝色圆珠笔、签字笔或钢笔答题,使用红色或铅笔答题者,试卷作废无效。

·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属区、县、学校必须填写在答题纸上方指定位置,写在他处者按废卷处理。

·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及直尺等文具。

·答题纸按密封线封装。

H C N O Na Al S Fe Cu Zn Ag 1.00812.0114.0116.0022.9926.9832.0755.8563.5565.39107.9第一题 单选或多选题(共13分,选对一个答案得1分,多选一个错误答案扣0.5分)1. 1.地球上的大部分水为海水,若能找到海水淡化的大规模生产方法,将可极大地缓解目前人类面临的水资源日益短缺的状况。

下列有关海水淡化的方法在原理上完全不可行的是 A :A )加明矾使海水中的盐分沉淀而淡化B )利用太阳能将海水蒸发淡化C )在一定条件下将海水缓慢凝固以获得淡水D )选择一种特殊的膜,在一定条件下使水分子通过,而离子不能通过 2.向钒酸(HVO 3)溶液中滴加H 2O 2溶液,得到过氧钒酸(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HVO 3 + H 2O 2 = HVO 4 + H 2O 说法正确的是 C & D 。

A) HVO 3发生了还原反应 B) 反应中H 2O 2被还原成H 2O C) 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 H 2O 2和钒酸间发生过氧团的转移 3.“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理想状态是反应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利用率100%。

北京市高一下化学竞赛试题

北京市高一下化学竞赛试题

北京市高一下化学竞赛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元素周期表,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A. 钠(Na)B. 镁(Mg)C. 铝(Al)D. 硅(Si)2.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氧化钠(Na2O)B. 氧化镁(MgO)C. 氯化钠(NaCl)D. 硫酸(H2SO4)3.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下列反应中氧化剂是:A. 铁与盐酸反应B. 氢气还原氧化铜C. 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D. 铜与硝酸银反应4. 根据化学平衡原理,下列条件中不能使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A. 增加反应物浓度B. 减少生成物浓度C. 增加压强D. 增加温度5.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中性盐B. 弱酸与强碱反应生成碱性盐C. 强酸与弱碱反应生成酸性盐D. 弱酸与弱碱反应生成中性盐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是______。

7. 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表示的是______。

8. 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1摩尔任何物质都含有______个粒子。

9. 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被称为______。

10. 根据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的速率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化学键的形成原理。

12. 描述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13. 解释什么是催化剂,以及它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某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Kc = 10^-5,初始时A的浓度为0.1M,B 的浓度为0.1M,C的浓度为0M。

求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

15. 已知某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求其摩尔质量。

五、实验题(共30分)16. 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铁和铜的活动性顺序。

请列出实验步骤、预期结果和结论。

17. 描述如何使用滴定法测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的浓度,并说明实验原理。

高一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高一化学竞赛试题考试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Mg-24 Al-27 Cl-35.5 Fe-56 Cu-64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炼金废水中含有剧毒的CN,其性质与卤素离子相似,还原性介于I和Br之间,HCN为弱酸。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CN可以和稀硫酸反应生成HCNB。

CN可被Cl2氧化成(CN)2C。

在水溶液中(CN)2可被F还原D。

XXX的电子式为H+CN-2.下列离子组在一定条件下能共存,且加入相应试剂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离子组加入试剂加入试剂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2、NO3、K 稀硫酸 3Fe2+ + NO3- + 4H+ → 3Fe3+ + NO↑ + 2H2OFe3、I、ClO- NaOH溶液 Fe3+ + 3OH- → Fe(OH)3↓Ba2、HCO3、Cl NaOH溶液 HCO3- + OH- → CO32- +H2OAg、F、NO3 过量浓氨水 Ag+ + OH- → AgOH↓3.三氟化氮(NF3)是微电子工业中优良的等离子刻蚀气体,它在潮湿的环境中能发生如下反应:NF3 + H2O → NO + HNO3 + HF。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

NF3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B。

NF3是极性分子,在潮湿空气中泄漏会看到红棕色气体C。

若生成1 mol HNO3,转移4 NA个电子D。

每消耗0.02 mol氧化剂,可收集到2.464 L气体4.下列四图中,小白球代表氢原子,大灰球代表氦原子。

最适合表示标准状态时,等质量的氢气与氦气的混合气体的是:A.5.14 g铜、银合金与足量的某浓度的硝酸完全反应,将生成的气体与1.12 L(标准情况下)氧气混合,通入水中恰好全部被吸收,则合金中铜的质量为:A。

北京高一化学竞赛试卷及答案

北京高一化学竞赛试卷及答案

北京市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卷(高中一年级)·竞赛时间2小时。

迟到超过30分钟者不得进场。

开赛后1小时内不得离场。

时间到,把试卷(背面向上)放在桌面上,立即离场。

·竞赛答案全部写在试卷指定位置上,使用黑色或蓝色圆珠笔、签字笔、钢笔答题,使用红色或铅笔答题者,试卷作废无效。

·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属区、县、学校必须填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写在其他处者按废卷处理。

·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及直尺等文具。

·试卷按密封线封装。

第1题选择题(16分)(每选2分,多选,对一错一不得分,无负分)(1)荧光棒发光的原理是利用H2O2氧化草酸酯产生能量,该能量传递给荧光物质而发光。

草酸酯是一种粘稠度较高的有机化合物。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荧光棒发光,凑近可燃性气体,会导致气体燃烧B.当荧光棒亮度减弱时,敲打荧光棒亮度可能增强C.荧光棒放入冷冻室亮度可能减弱甚至消失D.荧光棒发光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热能转化为光能(2)碘可能呈金属性,下列事实能说明这一事实的是()A.已经制得I(NO3)3、I(ClO4)3 2H2O等含I3+ 的化合物B.已经制得IBr、ICl 等卤素互化物C.碘易溶于KI溶液形成I3-D.I4O9 可以看成是碘酸盐(3)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向碳酸氢镁溶液中滴加少量石灰水:Mg2+ +2HCO3-+2Ca2+ +4OH-=Mg(OH)2↓+2CaCO3↓+ H2OB.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氢氧化铁反应生成Na2FeO4:3ClO-+ 2Fe(OH)3 = 2FeO42-+3Cl-+ H2O + 4H+C.向NaAI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制取AI(OH)3AIO2-+ CO2 + 2H2O = AI(OH)3↓+ HCO3-D.漂白粉[主要成分Ca(ClO)2,Ca(OH)2]在空气中失效:ClO-+ CO2 + H2O = HClO + HCO3-(4)主族元素M和N,M位于短周期,且M2-和N+ 的电子数之差为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和N的原子序数之差为11B.M和N的原子序数之和为11C.M和N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8D.M和N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差为8(5)将Cl2通入熔融的硫磺制得S2Cl2,S2Cl2是黄红色油状发烟液体,遇水分解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溶液变浑浊;S2Cl2与NaOH 溶液反应得到澄清溶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007年北京市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卷(高中一年级)·竞赛时间2小时。

迟到超过30分钟者不得进场。

1小时内不得离场。

时间到,把答题纸及试题纸(背面向上)放在桌面上,立即离场。

·竞赛答案全部写在答题纸上,使用黑色或蓝色圆珠笔、签字笔或钢笔答题,使用红色或铅笔答题者,试卷作废无效。

·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属区、县、学校必须填写在答题纸上方指定位置,写在他处者按废卷处理。

·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及直尺等文具。

·答题纸按密封线封装。

1.(2007年北京高一竞赛)科学家正拟合成一种“二重构造”的球形分子,即把足球型的C60分子熔进Si80的分子中,外围的硅原子与里面的碳原子以共价键结合。

关于这种分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它是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B.它是一种硅酸盐C.它是一种新型化合物D.它是一种高聚物2.(2007年北京高一竞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A.1 mol Na2O2晶体中阴离子的个数为2N AB.1 mol Na2O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C.常温常压下,1mol任何气体单质都含有2N A个原子D.31 g白磷含有1.5 N A的共用电子对3.(2007年北京高一竞赛)氯化碘(ICl)的化学性质跟氯气相似,预计它跟水反应的初步生成物是(B)。

A.HI和HClO B.HCl和HIOC.HClO3和HIO D.HClO和HIO4.(2007年北京高一竞赛)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B )。

A.Cl 2溶于水:Cl 2 + H 2O ==2H++ Cl-+ ClO-B.向Na2CO3溶液中通入少量的SO2气体:2CO32-+ H 2O + SO2 ==2HCO3-+ SO32-C.用氨水吸收少量的SO2:NH3·H 2O + SO2 ==NH4++ HSO3-D.向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恰好为中性:Ba2++ OH-+ H++ SO 42-==BaSO4↓+ H 2O5.(2007年北京高一竞赛)Cu2S与一定浓度的HNO3反应,生成Cu(NO3)2、CuSO4、NO2、NO和H 2O,当NO2和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实际参加反应的Cu2S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

A.1:7 B.1:9 C.1:5 D.2:96.(2007年北京高一竞赛)有一种混合气体,它可能由CO、CO2、SO2、HCl 中的一种或多种气体组成。

该混合气体依次通过下列物质的现象如下:先通入澄清石灰水无白色沉淀析出;通过品红溶液,溶液红色褪去;再通过炽热的氧化铜,固体变成红色;最后通过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

该混合气体组成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D)。

A.肯定不含有CO2B.只含有SO2和COC.含有SO2、CO、和CO2,可能含HClD.含有HCl、SO2和CO,可能含CO27.(2007年北京高一竞赛)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 W2+、b X+、c Y2-、d 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B)。

A.质子数c >bB.离子的还原性Y2->Z-C.氢化物的稳定性H 2Y <HZ D.原子半径X <W8.(2007年北京高一竞赛)使5.6 L CO2气体迅速通过Na2O2固体后得到4.48 L(标准状况下)气体,这4.48 L气体的质量为(C)。

A.8.8 g B.6.4 g C.8.2 g D.6.2 g第二题(2007年北京高一竞赛)(共8分)运用原子和分子结构的知识解释B、N、P所形成的下列化合物的性质:(1)B F3、BCl3为非极性分子,而NH3、NCl3、PH3却都是极性分子。

为什么?B原子的价电子数是3,它通过sp2等性杂化方式形成平面三角形BF3、BCl3非极性分子。

N和P原子的价电子数是5,它通过sp3不等性杂化方式形成四面体形的4个杂化轨道,其中一个轨道容纳一对孤对电子,其余3个轨道用于形成3个共价键。

因此NH3、PH3、NCl3都是三角锥体的极性分子。

(只答出平面三角形,四面体形,三角锥体不扣分)(2)对比NH3和PH3谁的极性大?对比NH3和NCl3谁的极性大?理由何在?NH3的极性比PH3大,因为N的电负性比P高;NH3的极性比NCl3大,因为N-Cl键的偶极矩方向跟N-H键相反,因而造成正负电荷重心距离减小,故NCl3的极性小于NH3。

(若未答出正负电荷重心距离减小,则理由一问不得分)第三题(2007年北京高一竞赛)(共12分)试确定下题中B、C、D、E各为何物质?写出下述①、②、③、④各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硫代硫酸钠(Na2S2O3)A溶于水后,①加入稀盐酸,有刺激性气体B SO2产生,同时有黄色沉淀C S析出,反应为:S2O32-+ 2H+= SO2↑+ S↓+ H2O。

②气体B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反应为:5SO2 + 2MnO4-+ 2H2O = 5SO42-+ 2Mn2++ 4H+。

③若通足量Cl2于A的溶液中,Cl2消失并得到溶液D H2SO4或SO42-,反应为:S2O32-+ 4Cl2 + 5H2O = 2 SO42-+ 8Cl-+ 10H+。

④D与钡盐作用,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E BaSO4,反应为;Ba + SO42-= BaSO4↓。

第四题(2007年北京高一竞赛)(共8分)回答关于卤素F、Cl、Br、I的下列问题(1)单质的活泼性次序为:F2>Cl2>Br2>I2;原因是:因为卤素的电负性依次减小或非金属性依次减小。

(不能用电子亲和能解释)(2)在常温常压下,它们的物理状态是:氟、氯为气体,溴为液体,碘为固体;原因是:它们都是非极性分子,随着分子量增加,分子变形性增大,分子间作用力(色散力)增强 。

(分子变性性和分子间作用力或色散力有一即可)(3)HX 水溶液的酸强度次序为: HF <HCl <HBr <HI ;原因是:原子半径由F →I 依次增大,造成H —X 键长由F →I 依次增长,造成H 容易解离成H +,因而酸性HF →HI 依次增强。

(若答出HF 酸性弱是因为氢键缔合造成可给一半分;若从键能角度解释,只要正确也可得满分)。

第五题(2007年北京高一竞赛)(共10分)X 、Y 、Z 属于周期表前面4个周期的元素。

X 、Y 、属于同一主族,Z 属于过渡金属元素。

Y 的原子序数是X 的2倍,Z 的原子序数比Y 大13。

X 与Y 可形成YX 2和YX 3型化合物;X 与Z 可形成Z 2X 和ZX 型化合物。

Z 与Y 形成的ZY 化合物为不溶于水的黑色固体。

(1) 试写出X 、Y 、Z 三种元素的元素符号;X :O ; Y :S ; Z :Cu ;(2) 它们的原子基态电子构型(表示各原子的原子轨道占据方式);O :1s 2 2s 2 2p 4(或[He]2s 2 2p 4);S :1s 2 2s 2 2p 6 3s 2 3p 4(或[Ne]3s 2 3p 4);Cu :1s 2 2s 2 2p 6 3s 2 3p 6 3d 10 4s 1(或[Ar]3d 10 4s 1 )(3) 化合物YX 3、Z 2X 、ZX 、ZY 的化学式。

SO 3、Cu 2O 、CuO 、CuS第六题(2007年北京高一竞赛)(共6分)金属钠的晶胞呈立方体(如右图所示),有两个钠原子,立方体的体对角线上的钠原子是相切的,设钠原子的半径为r ,求晶胞的边长a 。

答:a r 34=; r a 334=a cb 2SO 22+ + SO 32第七题(2007年北京高一竞赛)(共6分)液态SO 2是一种非水溶剂,可发生电离:二氧化硫分子SO 2+ 和SO 32-。

把带有标记硫原子的Na 2*SO 3、*SOCl 2分别加到液态SO 2中。

不久,在加Na 2*SO 3的溶液中发现有带标记硫原子的*SO 2,而加*SOCl 2的溶液中没有*SO 2,可能原因是什么?(注:元素符号前*表示该原子是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溶解后,Na 2SO 3中SO 32-离子参与 平衡,不久,就有*SO 2。

SOCl 2不是离子型化合物,“没有SO 2+”,未参与电离平衡。

第八题(2007年北京高一竞赛)(共6分)区域熔融可把硅的纯度提高 到99.9999%以上。

右为硅的区域加热示意图。

把要提纯的硅制成条状,实验时可移动加热装置C ,使局部硅熔融,当它慢速(~0.25cm/min )右移时,前进方向一端固态硅熔融,而另一端熔态硅转化为固态。

除杂质原理和凝固点下降——稀溶液开始析出固态溶剂的温度低于纯溶剂——相同。

请问,当加热装置C 从a 移动到b 时,原先硅中的杂质将主要集中在a 端还是b 端?,简述理由。

主要集中在b 端。

如把熔态硅中所含杂质看成是溶液,“冷却”时析出固态纯溶剂硅,杂质(相当于溶质)集中在硅溶液中,最终集中在b 端。

第九题(2007年北京高一竞赛)(共12分)因 (CN)2、CN -、N 3-的某些性质分别与X 2、X -相似,故被称为拟卤素(pseudo halogen )、拟卤离子。

(1)(CN)2和NaOH 溶液的反应方程式为:(CN)2 + 2NaOH = NaCN + NaOCN + H 2O(若写成NaCNO 不扣分) (2)足量HN 3和Na 2CO 3溶液的反应方程式为:Na 2CO 3 + 2HN 3 = 2NaN 3 + CO 2 + H 2O(3)把N 2O 通入熔融的NaNH 2(190º~194ºC )能制得NaN 3,反应方程式为(注:NaNH 2能与N 2O 反应):2NaNH 2 + N 2O = NaN 3 + NaOH + NH 3(4)I 2溶于液态HN 3中形成具有导电性的红色溶液,反应式为:I 2 + HN 3(l )= H + + I - + IN 3(不能把IN 3写成I +和N 3-,这样I +将和I -结合成I 2,若把H +和I -写成HI ,不扣分)第十题(2007年北京高一竞赛)(共8分)将m 克铜屑、铁屑的混合物溶解在过量稀硝酸中,得到NO 气体(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 L ;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过量的1 mol/L 的NaOH 溶液,得到沉淀。

请分别写出铜和铁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给出得到沉淀的质量(请简述得到沉淀质量的表达式的推导过程)Fe + HNO 3 = FeNO 3 + NO ↑Cu + HNO 3 = CuNO 3 + NO ↑ M = ( m + ) (g)51 V 22.4 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