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操作系统实训-实训报告1-4(模板-)

Linux操作系统实训-实训报告1-4(模板-)
Linux操作系统实训-实训报告1-4(模板-)

Linux操作系统实训

实训报告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教师姓名

基本要求:绝对禁止作弊,所有截屏要求是显示器全屏且不能修饰处理,要尽量多的体现个性化的信息,以佐证是自己亲自动手做的实验。

实训报告提交系统:内网http://192.168.57.16,外网http://42.247.8.135:6500

一、实验名称:Linux系统的网络连接应用与管理

完成时间自评成绩最终成绩

实验目的:

理解什么是对等网,掌握使用Vmware实现Linux和windows双机互通的方法;学会使用ping、ifconfig等常用命令。

关键实验步骤(截屏):

子任务1 设置Linux和Windows实现双机互通

子任务2 设置Linux能够访问互联网

二、实验名称:VSFTPD服务器配置与管理

完成时间自评成绩最终成绩实验目的:

理解vsftp服务器的工作原理,掌握vsftp服务器配置和使用。

关键实验步骤(截屏):

子任务1 允许匿名用户上传和重命名

子任务2 限制用户切换到主目录外

子任务3 使用虚拟用户模式访问vsftpd

三、实验名称:APACHE服务器配置与管理

完成时间自评成绩最终成绩

实验目的:

理解APACHE服务器的工作原理,掌握APACHE服务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程序的安装、配置与测试。关键实验步骤(截屏):

子任务1 安装并访问APACHE服务器的默认网站

子任务2 开启APACHE服务器的用户认证功能(通过用户名和口令访问)

子任务3 在开启SELinux的情况下更改Web网站的发布目录

子任务4 在开启SELinux的情况下开启个人用户主页功能

子任务5 配置实现基于IP地址的虚拟主机

子任务6 配置实现基于域名的虚拟主机(选做)

四、实验名称:MariaDB数据库服务器应用与管理

完成时间自评成绩最终成绩

实验目的:

理解MariaDB数据库服务器的工作原理,掌握MariaDB数据库服务器配置和使用,掌握使用phpMyAdmin管理MariaDB。

关键实验步骤(截屏):

子任务1 安装MariaDB并实现启停控制

子任务2 安装并配置phpMyAdmin

子任务3 创建数据库创建表并在表里添加三条记录

操作系统实践报告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外实践报告

一、实验目标: 通过设计一个磁盘调度模拟系统,从而使磁盘调度算法更加形象化,容易使人理解,使磁盘调度的特点更简单明了,能使使用者加深对先来先服务算法、最短寻道时间优先算法、扫描算法以及循环扫描算法等磁盘调度算法的理解。 二、实验要求 系统主界面可以灵活选择某种算法,算法包括:先来先服务算法(FCFS)、最短寻道时 间优先算法(SSTF)、扫描算法(SCAN)、循环扫描算法(CSCAN)。 三.实践内容简要描述 1、实践环境 windows 2000/xp ,visual c 6.0 2、算法思路 磁盘设备在工作时以恒定的速率旋转。为了读或写,磁头必须能移动到所要求的磁道上,并等待所要求的扇区开始位置旋转到磁头下,然后或开始读或写数据。故可把磁盘访问时间分成以下三部分。 (1)寻道时间Ts 这是把磁头移动到指定磁道上所经历的时间。该时间是启动磁臂的时间s与磁头移动n条磁道所花费的时间之和,即 Ts=m*n+s 其中,m是一常数,与磁盘驱动器的速度有关。对于一般磁盘,m=0.2;对于高速磁盘,m<=0.1,磁臂的启动时间+约为2ms。这样,对于一般的温盘,对于一般的温盘,其寻道时间将随着寻道距离的增加而增大,大体上是5~30ms。 (2)旋转延迟时间Tr 这是指定扇区移动到磁头下面所经历的时间。不同的磁盘类型中,旋转速度至少相差一个数量级,如软盘为300r/min,硬盘一般为7200~15000r/min,甚至更高。对于磁盘旋转延迟时间而言,如硬盘,旋转速度为15000r/min,每转需时4ms,平均旋转延迟时间Tr为2ms;而软盘,其旋转速度为300r/min或600r/min,这样,平均Tr为50~100ms。 (3)传输时间Tt 这时指把数据从磁盘读出或向磁盘写入数据所经历的时间。Tt的大小与每次所读/写的字节数b和旋转速度有关: Tt=b/(r*N) 其中,r为磁盘每秒钟的转数;N为一条磁道上的字节数,当一次读/写的字节数相当于半条磁道上的字节数时,T3与T2相同。因此,可将访问时间Ta表示为 Ta=Ts+1/(2*r)+b/(r*N) 由上式可以看出,在访问时间中,寻道时间和旋转延迟时间基本上都与所读/写数据的多少无关,而且它通常占据了访问时间中的大头。 磁盘是可供多个进程共享的设备,当有多个进程都要求访问磁盘时,应采用一种最佳调度算法,以使各进程对磁盘的平均访问时间最小。由于在访问磁盘的时间中,主要是寻道时间,因此,磁盘调度的目标是使磁盘的平均寻道时间最少。现在我们考虑平均寻道长度:所有磁道所需移动距离之和除以总的所需访问的磁道数,所以寻道长度决定了寻道时间,我们需要

linux实验报告

实验一 实验名称:Linux 基本命令的使用 实验时间:2学时 实验目的:熟练使用Linux字符界面、窗口系统的常用命令。 实验内容 (一)Linux操作基础 1.重新启动linux或关机(poweroff,shutdown,reboot,init 0,init 6) 2.显示系统信息(uname),显示系统日期与时间,查看2014年日历(date,cal) ①uname:查看系统与内核相关信息 uname -asrmpi 参数: -a :所有系统相关的信息; -s: 系统内核名称; -r: 内核的版本; -m:本系统的硬件名称,如i686或x86_64; -p: CPU的类型,与-m类似,只是显示的是CPU的类型; -i :硬件的平台(ix86). ②date:显示日期的命令 ③cal:显示日历 单独cal:列出当前月份的日历 cal 2014:列出2014年的日历 cal 5 2014:列出2014年五月的目录 3.使用帮助命令(man,help) ①man:是manual(操作说明)的简写,是在线帮助系统 man后跟某个命令就会详细说明此命令,例如:man man就会详细说明man 这个命令的用法; ②help:也是帮助命令,一般会在命令后,例如:cd --help 就会列出cd命令的使用说明。 4.查看当前登陆用户列表(who),显示当前用户(whoami) ①who:显示目前已登录在系统上面的用户信息; ②whoami:查询当前系统账户 5.建立一个新用户mytest,设定密码(useradd,passwd) ①useradd mytest(建立新用户mytest);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应用系课程设计报告操作系统原理

目录 1 题目简述 (2) 2 需求分析 (2) 2.1设计思想 (2) 2.2要求 (3) 2.3任务 (3) 2.4运行环境 (3) 2.5开发工具 (3) 3 概要设计与详细设计 (3) 3.1系统流程图 (3) 3.2算法流程图 (5) 4 编码与实现 (10) 4.1数据结构和算法设计 (10) 4.2程序调试与截图 (10) 5 课程设计总结 (17) 参考文献 (18) 附录 (19)

动态分区分配算法的模拟 1 题目简述 动态分区分配是根据进程的实际需要,动态地为之分配内存空间。在实现可变分区分配时,将涉及到分区分配中所用到的数据结构、分配算法和分区的分配与回收操作。常用的数据结构有空闲分区表和空闲分区链两种,分区分配算法主要有首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最坏适应算法等。 本次试验通过C语言进行编程调试并运行,形象地表现出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直观地展示了首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最坏适应算法对内存的释放和回收方式之间的区别。加深了我对三种算法优缺点的理解,帮助我了解一些数据结构和分配算法,进一步加深我对动态分区存储器管理方式及其实现过程的理解。主要问题在于,如何解决三种算法对内存的释放和回收空间的表示。 动态分区分配又称为可变分区分配,这种分配方式并不是事先将主存划分成一块块的分区,而是在作业进入主存时,根据作业的大小动态地建立分区,并使分区的大小正好适适应作业的需要。因此,分区中的大小是可变的,分区的数目也是可变的。 2 需求分析 2.1设计思想 (1)首次适应算法(First_fit) 空闲分区链以地址递增的次序连接。在分配内存时,从联手开始顺序查找,直到找到一个大小能满足要求的空闲分区为止;然后再按照作业大小,从该分区划出一块内存空间给请求者,余下的空闲分区仍然留在空闲链中。若从链首直至链尾都找不到一个能满足要求的分区,则此次内存分配失败。 (2)最佳适应算法(Best_fit) 它从全部空闲区中找出能满足作业要求的、且大小最小的空闲分区,这种方法能使碎片尽量小。为适应此算法,空闲分区表(空闲区链)中的空闲分区要按从小到大进行排序,自表头开始查找到第一个满足要求的自由分区分配。该算法保留大的空闲区,但造成许多小的空闲区。(4)最坏适应算法(Worst_fit) 最坏适应分配算法要扫描整个空闲分区或链表,总是挑选一个最大的空闲分区分割给作业使用。该算法要求将所有的空闲分区按其容量从大到小的顺序形成一空闲分区链,查找时只要看第一个分区能否满足作业要求。优点是可使剩下的空闲分区不至于太小,产生碎片的几率最小,对中、小作业有利,同时该算法查找效率很高。 (4)内存回收(Free)

LINUX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 2014/ 2015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操作系统A 实验名称文件系统 实验时间2014 年12 月8 日指导单位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指导教师徐鹤 学生姓名王生荣班级学号B12040809 学院(系) 计算机学院专业软件工程

实验名称文件系统指导教师徐鹤 实验类型设计实验学时 2 实验时间2014.12.08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 学习LINUX系统下对文件进行操作的各种命令和图形化界面的使用方法。 2. 深入学习和掌握文件管理系统的基本原理和LINUX等操作系统下常用的系统调用,编写一个使用系统调用的例程。 3.实现一个文本文件的某信息的插入和删除 4.实现一个记录文件的某记录的插入和删除 二、实验环境(实验设备) Windows XP + VMWare + RedHat Linux 8

三、实验过程描述与结果分析 1. 目录/proc下与系统相关的文件和目录 (1) /proc/$pid/fd:这是一个目录,该进程($PID号码进程)每个打开的文件在该目录下有一个对应的文件。 例如:#ls /proc/851/fd 0 1 2 255 这表示,851号进程目前正在使用(已经打开的)文件有4个,它们的描述符分别是0、1、2、255。其中,0、1、2 依次分别是进程的标准输入、标准输出和标准错误输出设备。 (2)/proc/filesystems:该文件记录了可用的文件系统类型。 (3)/proc/mounts:该记录了当前被安装的文件系统信息 例如:#cat /proc/mount (4)/proc/$pid/maps:该文件记录了进程的映射内存区信息。 例如:#cat /proc/851/maps 2.常用命令讲解 ls 命令 用来查看用户有执行权限的任意目录中的文件列表,该命令有许多有趣的选项。例如: $ ls -liah * 22684 -rw-r--r-- 1 bluher users 952 Dec 28 18:43 .profile

2《Linux基础》实验报告 基本配置Linux

实验序号: 2 《Linux基础》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基本配置Linux操作系统 姓名: 学院:计算机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实验地址:N6-113 实验日期:2017.3.7

说明 一.排版要求 1.实验报告“文件名”按模板要求填写。 2.一级标题:顶格排版。汉字用宋体,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字 体,四号字体,加粗。 3.二级标题:顶格排版。汉字用宋体,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字 体,小四号字体,加粗。 4.三级标题:顶格排版。汉字用宋体,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字 体,五号字体。 5.正文:每段缩进量:2个汉字。两端对齐;汉字用宋体,阿拉伯数字用 Times New Roman字体,五号字体。 6.图形要求 (1)在正文中要有引用。 (2)要有图名,图名位于图的下方,汉字用宋体,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字体,五号字体。 (3)图和图名“居中”。 7.表格要求 (1)在正文中要有引用。 (2)要有表名,表名位于表的上方,汉字用宋体,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字体,五号字体。 (3)表和表名“居中”。 二.注意事项 1.复制、拷贝、抄袭者取消成绩。 2.没有安实验报告排版要求者不及格。

实验2基本配置Linux操作系统实验 【实验目的】 1.。。。。 2.。。。。 3.。。。。 4.思考: (1)Linux默认的系统超级管理员帐户是什么? (2)Linux的操作系统引导器是什么?它有哪几种的操作界面? (3)RHEL的支持哪几种X-Window图形管理器?默认是使用哪一种?(4)RHEL支持哪几种Shell?默认是使用哪一种? 【实验原理】 1.。。。 。。。 2.。。。 。。。 (1)。。。 。。。 (2)。。。 。。。 3.。。 【实验环境】 1.实验配置 本实验所需的软硬件配置如表1所示。 表1 实验配置 本实验的环境如图1所示。

Linux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 --linux系统移植

目录 目录 (2) 1. 实习目的 (3) 2. 基础知识 (3) 2.1 硬件设备 (3) 2.2 linux系统的基础知识 (4) 2.2.1 linux系统简介 (4) 2.2.2 linux系统的基础命令 (6) 3. 实习内容 (11) 3.1 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与设置 (11) 3.2 linux开发环境的搭建与移植 (13) 3.2.1 开发环境搭建 (13) 3.2.2 系统编译 (14) 3.2.3 系统定制 (17) 3.2.2 linux系统的USB模块移植 (21) 3.3 基于硬件平台的应用 (23) 4. 结论 (29)

1. 实习目的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3C(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合一的加速,微型化和专业化成为发展的新趋势,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已经成为了信息产业的热点。基于ARM硬件平台及linux操作系统的嵌入式产品应用开发已成为主流。而在嵌入式开发过程中,针对目标平台的操作系统移植成为影响嵌入式产品开发进度的一个关键因素。 基于上述现状,本次实习主要是学习嵌入式开发的基础--linux系统的移植。主要的实习内容有: (1)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与设置:包括VMware的安装,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及设置; (2)linux开发环境的构建和移植:包括交叉编译工具的安装,x-loader及u-boot 的配置与编译,linux内核的配置与编译,文件系统的生成以及系统定制; (3)linux基本操作命令的使用; (4)基于硬件平台及linux移植的应用。 通过以上实习,初步掌握linux系统的一些基础知识以及linux系统移植的过程,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2.基础知识 2.1 硬件设备 DevKit8000评估套件是深圳市天漠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基于德州仪器(TI)OMAP3530处理器的评估套件。OMAP3530处理器集成600MHz的ARM Cortex-A8内核及430MHz的具有高级数字信号处理算法的DSP核,并提供了丰富的外设接口。DevKit8000外扩了CPU外设接口中的网口、S-VIDEO接口、音频输入输出接口、USB OTG、USB HOST、SD/MMC接口、串口、SPI接口、IIC接口、JTAG接口、CAMERA接口、TFT屏接口、触摸屏接口、键盘接口和总线接口,并扩展出了HDMI接口。 DevKit8000评估套件为开发者使用OMAP3530处理器提供了完善的软件开发平台,支持linux-2.6.28及WinCE 6.0操作系统,并包含完善的底层驱动程序,方便用户快速评估OMAP35x处理器、设计系统驱动及其定制应用软件,并提供有成熟的操作系统google android 及angstrom(GPE)的发布版本,DVI输出可达到720P的显示标准,方便用户体验OMAP3530处理器的强大的数据运算处理能力。 其功能模块图如下: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实验二进程调度1.目的和要求 通过这次实验,理解进程调度的过程,进一步掌握进程状态的转变、进程调度的策略,进一步体会多道程序并发执行的特点,并分析具体的调度算法的特点,掌握对系统性能的评价方法。 2.实验内容 阅读教材《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二章和第三章,掌握进程管理及调度相关概念和原理。 编写程序模拟实现进程的轮转法调度过程,模拟程序只对PCB进行相应的调度模拟操作,不需要实际程序。假设初始状态为:有n个进程处于就绪状态,有m个进程处于阻塞状态。采用轮转法进程调度算法进行调度(调度过程中,假设处于执行状态的进程不会阻塞),且每过t个时间片系统释放资源,唤醒处于阻塞队列队首的进程。 程序要求如下: 1)输出系统中进程的调度次序; 2)计算CPU利用率。 3.实验环境 Windows操作系统、VC++6.0 C语言 4设计思想: (1)程序中进程可用PCB表示,其类型描述如下:

structPCB_type { intpid;//进程名 intstate;//进程状态 2——表示“执行”状态 1——表示“就绪”状态 0——表示“阻塞”状态 intcpu_time;//运行需要的CPU时间(需运行的时间片个数) } 用PCB来模拟进程; (2)设置两个队列,将处于“就绪”状态的进程PCB挂在队列ready中;将处于“阻塞”状态的进程PCB挂在队列blocked中。队列类型描述如下: structQueueNode{ structPCB_typePCB; StructQueueNode*next; } 并设全程量: structQueueNode*ready_head=NULL,//ready队列队首指针 *ready_tail=NULL,//ready队列队尾指 针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报告要点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姓名 班级学号 指导教师 2011 年05月16 日 实验一在LINUX下获取帮助、Shell实用功能 实验目的: 1、掌握字符界面下关机及重启的命令。 2、掌握LINUX下获取帮助信息的命令:man、help。 3、掌握LINUX中Shell的实用功能,命令行自动补全,命令历史记录,命令的排列、替

换与别名,管道及输入输出重定向。 实验内容: 1、使用shutdown命令设定在30分钟之后关闭计算机。 2、使用命令“cat /etc/cron.daliy”设置为别名named,然后再取消别名。 3、使用echo命令和输出重定向创建文本文件/root/nn,内容是hello,然后再使用追加重定向输入内容为word。 4、使用管道方式分页显示/var目录下的内容。 5、使用cat显示文件/etc/passwd和/etc/shadow,只有正确显示第一个文件时才显示第二个文件。 实验步骤及结果: 1.用shutdown命令安全关闭系统,先开机在图形界面中右击鼠标选中新建终端选项中输入 命令Shutdown -h 30 2、使用命令alias将/etc/cron.daliy文件设置为别名named,左边是要设置的名称右边是要更改的文件。查看目录下的内容,只要在终端输入命令即可。取消更改的名称用命令unalias 命令:在命令后输入要取消的名称,再输入名称。 3.输入命令将文件内容HELLO重定向创建文本文件/root/nn,然后用然后再使用追加重定向输入内容为word。步骤与输入内容HELLO一样,然后用命令显示文件的全部内容。 4.使用命令ls /etc显示/etc目录下的内容,命令是分页显示。“|”是管道符号,它可以将多个命令输出信息当作某个命令的输入。

linux实验报告

Linux技术上机实验指导

实验一Linux系统安装与简单配置 一、实验目的 1.掌握Linux系统安装的分区准备。 2.掌握Linux系统的安装步骤。 3.掌握Linux系统分区的挂载和卸载。 4.掌握Linux系统的启动和关闭操作。 二、实验内容 1.安装VMware虚拟机,设置光盘驱动器,为Linux系统安装做准备。2.在虚拟机下安装Linux操作系统(如Ubuntu桌面版本)。 3.配置Linux系统运行环境。 4.利用空闲分区创建新的Linux系统分区。 5.将新的Linux系统分区挂载到系统中;卸载新挂载的分区,重新挂载到目录树中的其他位置。 三、主要的实验步骤 1.制定安装系统的分区计划。 2.配置光驱引导镜像文件iso,启动系统,开始安装过程。 3.根据安装计划,对磁盘空间进行分区设置。 4.根据系统安装指导,完成Linux系统的安装过程。 5.安装成功后,退出系统,重新启动虚拟机,登陆Linux操作系统。6.对Linux系统进行配置,如网络设备等。 7.利用磁盘使用工具和mount,将新创建的Linux系统分区挂载到系统中。将新挂载的分区卸载,并重新挂载到目录树的其他位置。

实验二Linux常用命令使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Linux一般命令格式。 2.掌握有关文件和目录操作的常用命令。 3.熟练使用man命令。 二、实验内容 1.熟悉cd、date、pwd、cal、who、echo、clear、passwd等常用命令。2.在用户主目录下对文件进行操作:复制一个文件、显示文件内容、查找指定内容、排序、文件比较、文件删除等。 3.对目录进行管理:创建和删除子目录、改变和显示工作目录、列出和更改文件权限、链接文件等。 4.利用man命令显示date、echo等命令的手册页。 5.显示系统中的进程信息。 三、主要实验步骤 1.登陆进入系统,修改个人密码。 2.使用简单命令:date、cal、who、echo、clear等,了解Linux命令格式。Date: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4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序号: 4 实验项目名称:进程控制

Printf(“child Complete”); CloseHandle(pi.hProcess); CloseHandle(pi hThread); ﹜ 修改后: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VOID) { STARTUPINFO si; PROCESS_INFORMA TION pi; ZeroMemory(&si,sizeof(si)); si.cb=sizeof(si); ZeroMemory(&pi,sizeof(pi)); if(!CreateProcess(NULL, "c:\\WINDOWS\\system32\\mspaint.exe", NULL, NULL, FALSE, 0, NULL, NULL, &si,&pi)) { fprintf(stderr,"Creat Process Failed"); return -1; } WaitForSingleObject(pi.hProcess,INFINITE); printf("child Complete"); CloseHandle(pi.hProcess); CloseHandle(pi.hThread); } 在“命令提示符”窗口运行CL命令产生可执行程序4-1.exe:C:\ >CL 4-1.cpp

实验任务:写出程序的运行结果。 4.正在运行的进程 (2)、编程二下面给出了一个使用进程和操作系统版本信息应用程序(文件名为4-5.cpp)。它利用进程信息查询的API函数GetProcessVersion()与GetVersionEx()的共同作用。确定运行进程的操作系统版本号。阅读该程序并完成实验任务。 #include #include

linux实训报告

实训报告 实训名称:Linux操作实训 学院:计算机学院 专业、班级09级计科1班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1 年12 月26 日

实训报告内容 一、实训名称 Linux操作实训 二、实训时间 第16-17周 三、实训地点 K4-508 四、实训目的 通过本实训,熟悉Linux操作系统以及操作系统当中的部分概念,掌握Linux控制台的基本命令和使用方法,能够对Linux操作系统的一些应用进行简单的配置。 实训的实施应使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收获: (1)加深对操作系统原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查阅参考资料的习惯,增强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该实训,使学生基本掌握如何使用Linux操作系统。 五、实训理论基础知识 1.什么是Linux操作系统? Linux是一套免费使用和自由传播的类Unix操作系统,是一个基于POSIX和UNIX的多用户、多任务、支持多线程和多CPU的操作系统。它能运行主要的UNIX工具软件、应用程序和网络协议。它支持32位和64位硬件。Linux继承了Unix以网络为核心的设计思想,是一个性能稳定的多用户网络操作系统。它主要用于基于Intel x86系列CPU的计算机上。这个系统是由全世界各地的成千上万的程序员设计和实现的。其目的是建立不受任何商品化软件的版权制约的、全世界都能自由使用的Unix兼容产品 ! Linux以它的高效性和灵活性著称。Linux模块化的设计结构,使得它既能在价格昂贵的工作站上运行,也能够在廉价的PC机上实现全部的Unix特性,具有多任务、多用户的能力。Linux是在GNU公共许可权限下免费获得的,是一个符合POSIX标准的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软件包不仅包括完整的Linux操作系统,而且还包括了文本编辑器、高级语言编译器等应用软件。它还包括带有多个窗口管理器的X-Windows图形用户界面,如同我们使用Windows NT一样,允许我们使用窗口、图标和菜单对系统进行操作。Linux

操作系统安装的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网络操作系统 实验项目名称: Windows Server 2003的操作系统的安装; Red Hat Linux 9的操作系统的安装 学生姓名:胡廷 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 学号:1200007833 实验地点: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实训楼六机房 实验日期:2013 年11月16 日

目录 实验项目名称: Windows Server 2003的操作系统的安装; (1) Red Hat Linux 9的操作系统的安装 (1) 实训1: Windows Server 2003的安装 (3) 一、实验目的 (3) 二、实验内容 (3) 三、实验步骤 (3) 四、结论 (13) 五、思考题 (14) 实训2: Red Hat Linux 操作系统的安装 (15) 一、实验目的 (15) 二、实验内容 (15) 三、实验步骤 (16) 四、结论 (31) 五、思考题 (32)

实训1: Windows Server 2003的安装 一、实验目的 1、掌握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统网络授权模式的选择和确定 2、了解各种不同的安装方式,能根据不同的情况正确选择不同的方式来安装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统。 3、熟悉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统的启动与安装步骤。 二、实验内容 为新建的虚拟机安装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统,要求如下: 1、Windows Server 2003分区的大小为20GB,文件系统格式为NTFS; 2、授权模式为每服务器15个连接,计算机名称srever47-win2003,管理员密码为wlczxt0912$47; 3、服务器的IP地址为192.168.15.47,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DNS地址为218.194.208.5、211.98.72.8,网关设置为192.168.15.252,属于工作组workgroup。 三、实验步骤 1、启动VMWARE,新建一个虚拟机,将光盘指向Windows Server 2003安装映像文件,启动虚拟机,进入安装界面;

操作系统实践报告

操作系统实践报告

多进程题目 sh1.c: 实现shell程序,要求具备如下功能 ?支持命令参数 ?$ echo arg1 arg2 arg3 ?$ ls /bin /usr/bin /home ?实现内置命令cd、pwd、exit ?$ cd /bin ?$ pwd ?/bin 思路: 说明:首先设置一个死循环模仿shell终端,读取用户的输入,并且根据空格将输入拆分成字符串数组,然后调用excute这个子函数进行处理。 1.echo 根据数组第一个元素来判断命令是什么,判断出是ehco后,fork一个新的进程,将其后的内容一个个输出出来,并且父进程等待子进程退出后再执行,确保输出在屏幕上时不被打断。 2.ls 读取用户输入并且根据拆分的数组判断出是ls命令后,fork一个新的进程,调用execlp函数将/bin/ls下的ls程序装入子进程并将拆分的数组参数部分传递给ls即可,同样的,父进程等待子进程退出,确保输出在屏幕上不被打断。 3.cd 同样是根据输入并拆分成数组后判断出是cd命令后,fork一个新的进程,然后调用chdir并将拆分数组的参数部分传递给chdir作为实参即可。 4.pwd 同样是根据输入并拆分成数组后判断出是pwd命令后,fork一个新的进程,然后调用 system("pwd")即可,此命令也可以用来验证上面的cd命令是否正确执行。 5.exit 根据用户输入逼格拆分的数组判断出是exit命令后,excute子函数返回-1,在循环中检测excute 的返回值,如果是-1则直接return,退出模仿的shell终端。 sh2.c: 实现shell程序,要求在第1版的基础上,添加如下功能 ?实现文件重定向 ?$ echo hello >log ?$ cat log ?Hello 思路: 接sh1.c的描述,若判断出是echo命令后,要再次判断拆分的字符串数组中有无“>”出现,如果有,则把“>”之前、echo之后的内容作为输出,把“>”之后到“>”之后的第一个空白字符作为文件名,fopen创建文件并fwrite将输出内容输出到该文件中,并关闭文件。

Linux常用命令实验报告

实验二 姓名:陈辉龙学号:201407010201 班级:14计科(1)一.实验目的: 掌握Linux常见命令,为今后的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验内容 1.新建用户为chenhuilong,配置密码为passwd: 2.切换到chenhuilong用户,并在/home/chenhuilong目录下新建文件夹dir: 3.在文件夹dir下新建文件hello(内容为"printf hello world!"),并将其拷贝至/home/user目录: 4.统计/home/user目录下文件的个数,包括子目录里的首字符为-的普通文件:

5.统计/home下目录的个数,包括子目录里的目录: 6.显示/home/user目录下名为hello的文件的行数、字数以及字符数(使用输入重定向): 7.将上步的结果输出重定向到名为cnt_hello的文件: 8.删除/home/user目录下的hello文件: 9.进入/home/user/dir文件夹,将hello文件属性变为-rwxrw-r--(使用符号标记方式),并为hello文件在/home/user目录下建立软链接,链接文件名为link_hello:

10.查看/home/user/dir/hello文件的详细信息: 11.切换至根目录下查找hello文件: 12.打包home/user/dir/hello文件,并进行压缩,然后再进行解压缩解包: 13.退出user用户,删除/home/user文件夹:

14.将文件夹/home的所有者改为user用户,并删除user用户: 三.实验总结: 本实验旨在熟悉Unix的常用命令,实验较简单,操作起来还算顺利,做了一遍感觉还不是很熟悉,因此做了两遍,第二遍就很得心顺手。通过这次实验,熟悉了一些常用的命令操作,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linux 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 实习性质:linux操作系统课程实习 学生姓名:xx 专业班级:xx 指导教师:xx 实习时间:2013年12月16日- 2013年12月20日实习地点:4112、4212、4312、4412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实习考核表

目录 1.实习目的 (1) 2实习概况 (1) 2.1实习要求 (1) 2.2实习时间 (1) 2.3实习基本情况 (1) 2.4硬件环境 (1) 3 实习内容 (2) 3.1 linux安装 (2) 3.2 Linux操作系统命令 (5) 3.3 ftp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 (5) 3.3.1 启动vsftpd服务 (5) 3.3.2 查看本机IP地址信息 (6) 3.3.3 打开FTP服务器并配置权限 (6) 3.3.4 配置FTP服务器 (7) 3.3.5 重启ftp服务 (8) 3.4 配置samba服务器 (8) 3.4.1 查看是否安装Samba服务器 (8) 3.4.2 添加/删除程序 (9) 3.4.3 启动Samba (11) 4 实习体会 (11) 4.1学习所得 (11) 4.2经验教训 (11) 4.3实习体会 (12)

1.实习目的 (一).通过综合实训进一步巩固、深化和扩展学生的专业技能。 1.熟练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及基本配置。 2.熟练掌握Linux系统管理。 3.掌握Linux下用户和组的管理。 4.掌握Linux下FTP服务器的管理。 (二)训练和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充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会通过网站、书籍等方式收集所需的资料。 (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Linux使用、管理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其基本工作素质。 (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独立工作的能力,树立自信心。 (五)训练和培养学上的团队协作精神与合作能力。 2实习概况 2.1实习要求 具体来讲,《linux操作系统》课程包括以下实习内容: (一)独立完成实训。 (二)要求熟练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与基本配置。 (三)熟练掌握Linux系统管理基本方法。 (四)掌握Linux下用户和组的管理。。 (五)掌握Linux下的FTP服务器的管理。 2.2实习时间 2013年12月16日至2013年12月20日 2.3实习基本情况 实习地点:四教学楼 4112、4212、4312、4412 实习环境:RedHat9软件 实习内容:掌握linux操作系统 2.4硬件环境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教程 实 验 指 导 书 姓名: 学号: 班级:软124班 指导老师:郭玉华 2014年12月10日

实验一WINDOWS进程初识 1、实验目的 (1)学会使用VC编写基本的Win32 Consol Application(控制台应用程序)。 (2)掌握WINDOWS API的使用方法。 (3)编写测试程序,理解用户态运行和核心态运行。 2、实验内容和步骤 (1)编写基本的Win32 Consol Application 步骤1:登录进入Windows,启动VC++ 6.0。 步骤2:在“FILE”菜单中单击“NEW”子菜单,在“projects”选项卡中选择“Win32 Consol Application”,然后在“Project name”处输入工程名,在“Location”处输入工程目录。创建一个新的控制台应用程序工程。 步骤3:在“FILE”菜单中单击“NEW”子菜单,在“Files”选项卡中选择“C++ Source File”, 然后在“File”处输入C/C++源程序的文件名。 步骤4:将清单1-1所示的程序清单复制到新创建的C/C++源程序中。编译成可执行文件。 步骤5:在“开始”菜单中单击“程序”-“附件”-“命令提示符”命令,进入Windows“命令提示符”窗口,然后进入工程目录中的debug子目录,执行编译好的可执行程序: E:\课程\os课\os实验\程序\os11\debug>hello.exe 运行结果 (如果运行不成功,则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 有可能是因为DOS下路径的问题 (2)计算进程在核心态运行和用户态运行的时间 步骤1:按照(1)中的步骤创建一个新的“Win32 Consol Application”工程,然后将清单1-2中的程序拷贝过来,编译成可执行文件。 步骤2:在创建一个新的“Win32 Consol Application”工程,程序的参考程序如清单1-3所示,编译成可执行文件并执行。 步骤3: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运行步骤1中生成的可执行文件,测试步骤2中可执行文件在核心态运行和用户态运行的时间。 E:\课程\os课\os实验\程序\os12\debug>time TEST.exe 步骤4:运行结果 (如果运行不成功,则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 因为程序是个死循环程序 步骤5:分别屏蔽While循环中的两个for循环,或调整两个for循环的次数,写出运行结果。 屏蔽i循环: 屏蔽j循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整循环变量i的循环次数:

实验一 Linux基本操作实验报告

实验一Linux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1. 二.实验环境: 虚拟机+Red Hat Enterprise Server 5.0 三.实验内容: 根据以下的文字提示,调用相应的命令来完成,记录相应的运行结果。一)用户和组基本操作 1.添加一个user01用户,家目录为/home/sub2,并设置密码 2.添加一个group1 组 3.将user01用户添加到group1组中 4.修改group1组名称为group2 5.修改user01的家目录为/home/user01 6.判断/etc/password这个目录是否包含user01这个用户 7.修改user01的shell为/bin/tcsh 8.添加一个group3组,把user01和root用户都添加到该组

https://www.360docs.net/doc/0512714687.html,er01用户从group2组切换到group3组 10.设置user01的密码在2012-5-20过期 11.把/home/user01目录所属的组修改为group3 12.删除user01帐号 13.查看内核版本号 二)进程管理 1.运行cat命令:vi test,输入若干字符如this is a example,挂起vi进程 2.显示当前所有作业 3.将vi进程调度到前台运行

4.将vi进程调度到后台并分别用kill/pkill/killall命令结束该该进程。 三)磁盘管理 1.通过fdisk 将为硬盘增加一个分区(主分区或者逻辑分区)。 2.并格式化ext3系统,

3.检测分区是否有坏道 4.检测分区的完整性 5.加载分区到/mnt目录(或者其他分区)下,并拷贝一些文件到该目录下 6.(选做)为test用户设置磁盘配额(软限制和硬限制参数自行设定) 7.退出/mnt目录后卸载该分区 8.用du查看/usr目录的大小

Linux实训报告范例2014

《Linux系统应用实训》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 Linux系统应用实训 专业:网络技术 班级:12网络(1)班 姓名: 指导教师:李浩 二0一四年六月三日

目录 1.课程设计目的 (2) 2.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 (3) 3.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4) 3.1 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 (4) 3.2 Linux操作系统网络参数配置 (7) 3.3 Samba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 (11) 3.4 DNS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 (15) 3.5 FTP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 (15) 3.6 Apache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 (15) 4.总结 (17)

1.课程设计目的 《Linux操作系统应用》课程实训与《Linux操作系统应用》理论课程紧密结合,是学习Linux网络操作系统应用不可缺少的实践环节。它可以使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学生学完此门课程后,能胜任中小企事业单位中的Linux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配置以及管理等工作。此门课程是考取“网络管理员”以及“网络工程师”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之一。

2.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 本课程设计属于实践环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从应用和实践的角度出发,使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本课程所讲述的理论知识,为提高学生的组网能力打下基础。 它要求学生了解服务器作为企业日常应用的重要性,掌握Linux网络操作系统下常用服务器的配置方法与技能,并能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的重要实训课程。 根据教学要求,本课程共设20学时,围绕时下流行的Linux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包括有Linux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Linux系统桌面环境下配置网络参数、Samba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DNS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Apache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FTP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等内容。

《linux操作系统实训》总结报告

《linux操作系统实训》总结报告 班4 组姓名赵笑笑、何勇、王儒霖、宋泽琛、杨浩全文结束》》年12月2日目录 一、分组计划及评分表2 二、实训总结报告:4 (一)linux操作系统安装与基本配置4 (二)配置LINUX与windows共享资源7 (三)配置WEB服务器,发布网站12 (四)配置FTP服务器,上传资料19 (五)配置Webmin服务器33 (六)分析与总结(实训过程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收获体会)40 一、分组计划及评分表分组准备及评分表班级60935组长赵笑笑项目小组编号4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小组的组成(任务分配、根据组员的表现确定其个人系数):编号姓名学号在项目小组中的任务个人贡献系数(0、0 – 1、0)1赵笑笑配置WEB服务器,制作一个简单的静态网页展示小组风貌及实训情况并发布到web服务器上2何勇配置实现linux与windows资源共享3王儒霖配置FTP服务器,将小组的相

关学习资料发布到网上供大家分享4宋泽琛组建LINUX局域网,在服务器上安装配置LINUX操作系统5杨浩在客户端,安装windows xp操作系统6 二、实训总结报告: (一)linux操作系统安装与基本配置一、实验目的: 1、熟悉和掌握Red Hat Linux 9、0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 2、掌握Linux网络配置命令的功能和使用。二、实验内容: 1、利用Vmware 6、0虚拟机来安装与配置Red Hat Linux9; 2、 Linux系统下网络配置和连接。三、实验步骤: 1、配置vmware 6、0虚拟机:1) 启动vmware虚拟机2) 单击“文件>CD-ROM>CD-ROM>网络设备控制)。重复上述过程,实现Linux虚拟机和Windows系统主机的网络连接。写出详细实验过程,包括命令和IP地址。四、思考题:1)Linux有几种安装方法?2)什么是主分区?什么是扩展分区?什么是逻辑分区?这些分区在Linux中如何表示?3)怎样使用Disk Druid 工具建立磁盘分区?说明过程。4)ifconfig指令能对哪些参数进行配置?5)ipconfig指令有哪些用法?

操作系统实践报告

操作系统实践报告 多进程题目 : 实现shell程序,要求具备如下功能 ?支持命令参数 ?$ echo arg1 arg2 arg3 ?$ ls /bin /usr/bin /home ?实现内置命令cd、pwd、exit ?$ cd /bin ?$ pwd ?/bin 思路: 说明:首先设置一个死循环模仿shell终端,读取用户的输入,并且根据空格将输入拆分成字符串数组,然后调用excute这个子函数进行处理。 1.echo 根据数组第一个元素来判断命令是什么,判断出是ehco后,fork一个新的进程,将其后的内容一个个输出出来,并且父进程等待子进程退出后再执行,确保输出在屏幕上时不被打断。 2.ls 3.读取用户输入并且根据拆分的数组判断出是ls命令后,fork一个新的进程,调用execlp函数将 /bin/ls下的ls程序装入子进程并将拆分的数组参数部分传递给ls即可,同样的,父进程等待子进程退出,确保输出在屏幕上不被打断。 4.cd 5.同样是根据输入并拆分成数组后判断出是cd命令后,fork一个新的进程,然后调用chdir并将 拆分数组的参数部分传递给chdir作为实参即可。 6.pwd

同样是根据输入并拆分成数组后判断出是pwd命令后,fork一个新的进程,然后调用 system("pwd")即可,此命令也可以用来验证上面的cd命令是否正确执行。 7.exit 8.根据用户输入逼格拆分的数组判断出是exit命令后,excute子函数返回-1,在循环中检测excute 的返回值,如果是-1则直接return,退出模仿的shell终端。 : 实现shell程序,要求在第1版的基础上,添加如下功能 ?实现文件重定向 ?$ echo hello >log ?$ cat log ?Hello 思路: 接的描述,若判断出是echo命令后,要再次判断拆分的字符串数组中有无“>”出现,如果有,则把“>”之前、echo之后的内容作为输出,把“>”之后到“>”之后的第一个空白字符作为文件名,fopen创建文件并fwrite将输出内容输出到该文件中,并关闭文件。 和的源代码: #include <> #include <> #include <> #include <>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 #define LEN 256 #define WIDTH 256 #define HEIGHT 10 void split(char source[],char dest[HEIGHT][WIDT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