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十校2016届新高三摸底联考卷

合集下载

2015-2016学年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上)摸底数学试卷(文科)(解析版)

2015-2016学年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上)摸底数学试卷(文科)(解析版)

2015-2016学年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上)摸底数学试卷(文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5分)设全集为R,集合M={x|x2≤2},N={x|log2x<1},则M∩N=()A.(﹣∞,2)B.(﹣∞,]C.(0,]D.(0,2)2.(5分)已知复数z=a+bi(a,b∈R,且ab≠0),若z(1﹣2i)为实数,则=()A.2B.﹣2C.﹣D.3.(5分)已知||=3,||=5,与不共线,若向量k+与k﹣互相垂直,则实数k 的值为()A.B.C.±D.±4.(5分)设a,b∈R,则“a+b>2且ab>1”是“a>1且b>1”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5.(5分)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S的值为()A.1023B.1024C.2047D.20486.(5分)在等差数列{a n}中,若3(a4+a6)+2(a7+a9+a11)=24,则此数列的前13项之和为()A.13B.26C.52D.1567.(5分)过双曲线C:(a>0,b>0)的一个焦点F作双曲线C的一条渐近线的垂线,若垂足恰好在线段OF的垂直平分线,则双曲线C的离心率是()A.B.C.2D.8.(5分)设函数f(x)=A sin(ωx+φ)(A>0,ω>0,|φ|<)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为了得到函数y=cos2x的图象,只需将函数y=f(x)的图象()A.向左平移个单位B.向右平移个单位C.向左平移个单位D.向右平移个单位9.(5分)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俯视图是一个边长为2的正方形切去了四个以顶点为圆心1为半径的四分之一圆,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A.8﹣πB.8+πC.8﹣2πD.8+2π10.(5分)过点P(1,2)的直线l与圆C:x2+(y﹣1)2=4交于A,B两点,当∠ACB 最小时,直线L的方程为()A.2x﹣y=0B.x﹣y+1=0C.x+y﹣3=0D.x=111.(5分)已知函数f(x)=x2﹣2alnx+(a﹣2)x,对任意x1,x2∈(0,+∞),且当x1>x2时,f(x1)﹣ax1>f(x2)﹣ax2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a>﹣B.a<﹣C.a≥﹣D.a≤﹣12.(5分)若关于x的方程4﹣x2=|x﹣a|有负的实数根,则a的取值范围为()A.[﹣,]B.(﹣,)C.[﹣,4)D.[﹣,4]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13.(5分)盒子中装有编号为1,2,3,4,5的5个球,从中有放回的取两次球,每次取一个,则这两次取出球的编号之积为偶数的概率为.14.(5分)在如图所示的表格中,如果第一格填上一个数后,每一行成等比数列,每一列成等差数列,则x+y+z=.15.(5分)已知椭圆+=1以及椭圆内一点P(2,1),则以P为中点的弦所在的直线方程为.16.(5分)已知函数f(x)=ax2+bx+1(a,b∈R,a<0)有两个零点,其中一个零点在(﹣2,﹣1)内,则的取值范围是.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2分)已知a,b,c分别是△ABC内角A,B,C的对边,且S=a2﹣(b﹣c)2,其中S为△ABC的面积.(1)求sin A;(2)若b+c=6,求△ABC的面积的最大值.18.(12分)从某体校学生中选出男生14人,女生6人测量身高,被测学生身高的茎叶图如图所示(单位:cm),现规定,身高在180cm以上的参加校篮球队,180cm以下的参加田径队.(I)求女生身高的平均值;(Ⅱ)①先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分别从篮球队和田径队中选出5人参了加某项活动.篮球队和田径队分别选出多少人?②若从这5人中随机选2人,那么至少1人选自篮球队的概率是多少?19.(12分)如图,四边形ABCD是直角梯形,AB∥CD,AB=CD,AH⊥AD,平面ABCD ⊥平面P AD,且△P AD为等边三角形,E是P A的中点,CF=CD.(I)证明:EF∥平面PBC;(Ⅱ)若AB=,AD=1,求几何体P ABCD的体积.20.(12分)已知函数f(x)=lnx﹣ax2﹣2x+b(a,b∈R).(I)若函数f(z)的图象在点(1,f(1))处的切线方程为x﹣y+2=0,求a,b的值;(Ⅱ)若f(x)在区间(0,2〕上单调递增,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21.(12分)已知椭圆C的中心在原点,左右焦点分别为F1(﹣1,0)和F2(1,0),点M (1,)在椭圆上,过点P(﹣4,0)的直线l与椭圆交于A,B两点.(1)求椭圆的方程(2)记△ABF1的面积为S,求S的最大值.选修4一1:几何证明选讲22.(10分)如图,圆O的半径为2,等腰△ABC的底边的两端点B,C在圆O上,AB与圆O交于点D,AD=2,圆O的切线DE交AC于E点.(I)求证:DE⊥AC;(Ⅱ)若∠A=30°,求BD的长.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23.已知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是p sin(θ+)=2,以极点为原点,极输为x轴的非负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两种坐标系中取相同的长度单位,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θ为参数).(1)求直线l的普通方程;(2)求曲线C上的点到直线l的距离的最小值.选修4一5:不等式选讲24.已知函数f(x)=|x﹣m|+|x+|(m>0).(Ⅰ)证明:f(x)≥4;(Ⅱ)若f(2)<5,求m的取值范围.2015-2016学年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上)摸底数学试卷(文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解答】解:∵M={x|x2≤2}={x|},N={x|log2x<1}={x|0<x<2},∴M∩N={x|0}=(0,].故选:C.2.【解答】解:∵z(1﹣2i)=(a+bi)(1﹣2i)=(a+2b)+(b﹣2a)i为实数,∴b﹣2a=0,即.故选:A.3.【解答】解:||=3,||=5,与不共线,向量k+与k﹣互相垂直,可得(k+)(k﹣)=0,得k2||2﹣||2=0,k2=,解得k=.故选:D.4.【解答】解:∵a>1且b>1,∴a+b>2且ab>1,若已知a+b>2且ab>1,可取a=,b=8,也满足已知,∴“a+b>2且ab>1”是“a>1且b>1”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5.【解答】解:由已知中的程序语句可知:该程序的功能是利用循环结构计算并输出变量S =2°+21+22+…+29的值,∵20+21+22+…+29=210﹣1=1023,故选:A.6.【解答】解:由等差数列{a n},3(a4+a6)+2(a7+a9+a11)=24,可得6a5+6a9=24,∴2a7=4,∴此数列的前13项之和==13a7=26.故选:B.7.【解答】解:∵﹣=1(a>0,b>0)的一条渐近线为y=x,∵过其焦点F(c,0)的直线l与y=x垂直,∴l的方程为:y=﹣(x﹣c),∴由得垂足的横坐标x===,∵垂足恰好在线段OF的垂直平分线x=上,∴=,∴=2,∴双曲线C的离心率e=.故选:D.8.【解答】解:根据函数f(x)=A sin(ωx+φ)(A>0,ω>0,|φ|<)的部分图象,可得A=1,T==﹣,求得ω=2,再根据五点法作图可得2×+φ=,求得φ=,故f(x)=sin(2x+).故将函数y=f(x)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可得y=sin[2(x+)+]=sin(2x+)=cos2x的图象,故选:A.9.【解答】解: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得;该几何体是棱长为2的正方体,在它的四周都挖去了圆柱,且圆柱的底面圆半径为1;所以,几何体的上下两底面面积之和为2×2×2﹣2π=8﹣2π,4个侧面刚好围成一个圆柱的侧面积,其侧面积之和为4π;所以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8+2π.故选:D.10.【解答】解:圆C:x2+(y﹣1)2=4的圆心为C(0,1),当∠ACB最小时,CP和AB垂直,∴AB直线的斜率等于﹣=﹣1,用点斜式写出直线l的方程为y﹣2=﹣(x﹣1),即x+y﹣3=0,故选:C.11.【解答】解:当x1>x2时,f(x1)﹣ax1>f(x2)﹣ax2恒成立.令g(x)=f(x)﹣ax,即有g(x)在(0,+∞)为增函数.又函数g(x)=x2﹣2alnx﹣2x.考查函数g′(x)=x﹣﹣2==,要使g′(x)≥0在(0,+∞)上恒成立,只要﹣1﹣2a≥0,即a≤﹣,故选:D.12.【解答】解:如图:由题意可得直线y=x﹣a和y=4﹣x2=相切于y轴的左侧时,满足条件,易得a=﹣,当直线经y=﹣x+a过点(0,4)时,此时,a=4,不满足条件,故a的范围是[﹣,4),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3.【解答】解:从中有放回的取两次球,共有15种结果,满足条件的由有(1,2),(1,4),(2,1),(2,2),(2,3),(2,4),(2,5),(3,2),(3,4),(4,1),(4,2),(4,3),(4,4),(4,5),(5,2),(5,4),共16种.故这两次取出球的编号之积为偶数的概率为故答案为:14.【解答】解:依题意,第一行通项公式a n==,∴a3=,a4=,a5=,第3行通项公式b n==,∴b3=1,b4=,b5=,∴x=b3=1,∵=,即,∴y=,∵,即,∴z=,∴x+y+z=2,故答案为:2.15.【解答】解:设弦的端点为A(x1,y1)、B(x2,y2),则、,两式相减并化简得:=﹣×,∵x1+x2=4、y1+y2=2,∴k==﹣,∴以P为中点的弦所在的直线方程为:y﹣1=﹣(x﹣2),化简得:3x+2y﹣8=0,故答案为:3x+2y﹣8=0.16.【解答】解:由题意得,f(﹣1)•f(﹣2)<0,∴(a﹣b+1)(4a﹣2b+1)<0.且a<0.∴视a,b为变量,作出可行域如图.的几何意义是区域内的点(a,b)与(1,0)连线的斜率,由图可得∈(﹣1,2).故答案为:(﹣1,2).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解答】解:(1)∵S=a2﹣(b﹣c)2=a2﹣b2﹣c2+2bc=bc sin A:又由余弦定理得:a2﹣b2﹣c2=﹣2bc cos A,∴﹣2bc cos A+2bc=bc sin A,即sin A=4﹣4cos A,又由sin2A+cos2A=1,∴sin2A+(1﹣sin A)2=1,解得:sin A=,或sin A=0(舍去);(2)∵b+c=6,∴S=bc sin A=bc≤()2=,当且令当b=c=3时取等号,即△ABC的面积的最大值为.18.【解答】解:(Ⅰ)由茎叶图,得女生身高的平均值:==181cm.(Ⅱ)①篮球队有8人,田径队有12人,∴8×=2人,=3人,∴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从篮球队和田径队分别选出2人和3人.②从从这5人中随机选2人,基本事件总数n==10,2人至少1人选自篮球队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m==7,∴至少1人选自篮球队的概率p==.19.【解答】证明:(Ⅰ)取PB的中点G,连接EG,CG,则在△P AB中,EG∥AB,EG=,又∵,且AB∥CD,AB=,∴EG∥CD,,∴EG∥CF,EG=CF,∴四边形EFCG为平行四边形,∴EF∥CG,又EF⊄平面PBC,CG⊂平面PBC,∴EF∥平面PBC;解:(Ⅱ)∵AB=,AD=1,且ABCD为直角梯形,∴,取AD的中点H,连接PH,在等边三角形P AD中,PH⊥AD,又平面ABCD⊥平面P AD,且平面ABCD∩平面P AD=AD,∴PH⊥平面ABCD,且PH=1×sin60°=,∴.20.【解答】解:(I)函数f(x)=lnx﹣ax2﹣2x+b的导数为f′(x)=﹣ax﹣2,由在点(1,f(1))处的切线方程为x﹣y+2=0,可得1﹣a﹣2=1,f(1)=﹣a﹣2+b=3,解得a=﹣2,b=4;(Ⅱ)若f(x)在区间(0,2〕上单调递增,即为f′(x)≥0在(0,2)恒成立,即有﹣ax﹣2≥0,即a≤的最小值,由=(﹣1)2﹣1,当x=1∈(0,2)时,取得最小值﹣1.则a≤﹣1.即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1].21.【解答】解:(1)∵左右焦点分别为F1(﹣1,0)和F2(1,0),∴c2=a2﹣b2=1,①设椭圆方程为:=1(a>b>0),又∵点M(1,)在椭圆上,∴=1,②联立①、②,解得:b2=3或b2=﹣(舍),∴a2=1+b2=1+3=4,∴椭圆的方程为:;(2)∵直线l过点P(﹣4,0)与椭圆交于A,B两点,且点P(﹣4,0)在椭圆外,∴直线l的斜率存在且不为0,设直线l方程为:x=my﹣4(m≠0),则点F1(﹣1,0)到直线l的距离d==,联立直线l与椭圆方程,消去x整理得:(4+3m2)y2﹣24my+36=0,设A(x1,y1)、B(x2、y2),则y1+y2=,y1y2=,∴|y1﹣y2|2=(y1+y2)2﹣4y1y2=()2﹣4•=,即|y1﹣y2|=,∴|x1﹣x2|=,∴|AB|2=(x1﹣x2)2+(y1﹣y2)2=()2+()2=,∴|AB|=12•,∴=•d•|AB|=••12•=18•,记=t(t>0),则m2=t2+4,∴==≤=,当且仅当3t=即t=时取等号,∴S的最大值为.选修4一1:几何证明选讲22.【解答】(I)证明:设AC交圆O于点F,则∠B=∠AFD,∠C=∠ADF,∵∠B=∠C,∴∠AFD=∠ADF,∴AD=AF=2,∵OD=OF=2,∴四边形ADOF是菱形,∴OD∥AC,∵DE为切线,∴OD⊥DE,∴DE⊥AC;(Ⅱ)作OG⊥BD于点G,则G是BD的中点,∵OD∥AC,∴∠BDO=∠A=30°,∴DG=OD cos30°=,∴BD=2.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23.【解答】解:(1)∵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是p sin(θ+)=2,∴ρsinθcos+ρcosθsin=2,∴,∴x+y﹣4=0,∴直线l的普通方程:x+y﹣4=0,(2)∵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θ为参数).∴,设与直线l平行的直线方程为:x+y+m=0,∴联立方程组,∴13y2+6my+3m2﹣12=0,∴△=(6m)2﹣4×13×3(m2﹣4)=0,∴m2=13,∴m=±,∴曲线C上的点到直线l的距离的最小值d==.选修4一5:不等式选讲24.【解答】(Ⅰ)证明:∵函数f(x)=|x﹣m|+|x+|≥|x+﹣(x﹣m)|=|+m|=+m≥2=4,当且即当=m,即m=2时,取等号,∴f(x)≥4.(Ⅱ)∵f(2)<5,即|2﹣m|+|2+|<5,①,或②.解①求得<m<2;解②求得2≤m<4,综上可得,不等式的解集为{m|<m<4}.。

安徽省江南十校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摸底联考试卷(含解析)

安徽省江南十校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摸底联考试卷(含解析)

江南十校2016届新高三摸底联考卷历史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东海县博物馆于1 993年从尹湾六号汉墓发掘出土《集簿》载:(公元前13年)前后的东海郡“县、邑、侯国卅八:县十八,侯国十八,邑二”。

其中所载“县、邑、侯国卅八”和《汉书·地理志》东海郡完全吻合,它虽然只有短短的650余字,却包括了数十个项目的综合统计,此段材料所提供的信息有 ( )A.说明封国仍是朝廷的严重威胁B.《集簿》对研究东汉地方行政制度有学术价值C.当时仍然实行郡国并行制D.表明西汉以前郡县制尚未推行2. 1775年一位英国作者写的《中国旅行者》中对某制度的优越性有这样的描述:“年轻人总是毁于游手好闲、懒懒散散,而持续不断的工作可使他们避免误人歧途……第三,能人为官……第四,既然官职是授予的,皇帝就可以十分公正的黜退那些无能之辈。

”他所描述的制度产生的影响是 ( )A.国家权力由贵族世代把持B.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儒学得以大兴C.官员队伍素质低下,出身低微有才能的人很难出任高官D.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中央集权3.某同学暑期到一博物馆参观,看到的下列文物,其中一定为赝品的是 ( )①夏朝的瓷器②商朝的青铜农具③唐朝的秘色瓷④北朝的青花瓷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4.清史专家黄爱平指出:“明末清初,是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传统学术发展演变的重要转折阶段……在天地翻覆的磨难中,中国传统学术(儒家思想)完成了由宋明时期的思辨哲学向清代传统经学的转变。

”对出现这种“转变”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这种转变表现为理学向经世致用思想转变B.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是这种转变的根源C.明清学术思想的发展受政治环境的变化影响D.明清儒学冲破了宋明理学的弊端5.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 100万元下降到1 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

安徽省“江南十校”联考2016届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完整 参考答案 解析版

安徽省“江南十校”联考2016届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完整 参考答案 解析版

2016年安徽省“江南十校”联考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化学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重要应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和蛋白质等高分子化合物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B.自来水厂用明矾净水,也可以用ClO2代替C.居室中放置一盆石灰水可以吸收CO,预防中毒D.用二氧化碳生产聚碳酸酯可以减少碳排放,以减缓温室效应【考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分析】A.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下;B.明矾净化水与水解生成的胶体有关,ClO2具有强氧化性;C.CO不溶于石灰水;D.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解答】解:A.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下,不是高分子,而蛋白质为高分子,葡萄糖和蛋白质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故A错误;B.明矾净化水与水解生成的胶体有关,ClO2具有强氧化性,可杀菌消毒,则自来水厂用明矾净水,也可以用ClO2代替,故B正确;C.CO不溶于石灰水,则居室中放置一盆石灰水可以吸收CO,不能预防中毒,故C错误;D.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则用二氧化碳生产聚碳酸酯可以减少碳排放,以减缓温室效应,故D正确;故选BD.2.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的一种原子没有中子,Y、Z易形成质量比为3:4和3:8的两种常见化合物,W所在的周期数和族序数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强碱B.原子半径:Y<Z<WC.X、Y可以形成既有极性键也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W>Z>Y【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分析】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元素X的一种原子核内无中子,应为H元素;Y、Z易形成质量比为3:4和3:8的两种常见化合物,则形成两种化合物为YZ、YZ2,所以该常见化合物为CO、CO2,则Y为C元素,Z为O元素;W所在的周期数和族序数相同,而且原子序数大于O,所以W为Al元素;结合对应的化合物的性质以及元素周期律知识解答该题.【解答】解: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元素X的一种原子核内无中子,应为H元素;Y、Z易形成质量比为3:4和3:8的两种常见化合物,则形成两种化合物为YZ、YZ2,所以该常见化合物为CO、CO2,则Y为C元素,Z为O元素;W所在的周期数和族序数相同,而且原子序数大于O,所以W为Al元素,A.W为Al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两性氢氧化物,故A错误;B.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电子层相同时,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所以原子半径:Z<Y<W,故B错误;C.H、C可以形成既有极性键也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如C2H6,故C正确;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O>C>Al,即Y>Z>W,故D错误.故选C.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反应SiO2+4HF═SiF4+2H2O,可知SiO2是碱性氧化物B.由酸性溶液中MnO4﹣可以氧化Cl﹣,可知酸性溶液中MnO4﹣也能氧化Br﹣C.由反应CuSO4+H2S═CuS+H2SO4,可知酸性H2S>H2S04D.由常温下金属钠、铝可溶于NaOH溶液,可知金属镁也能溶于NaOH溶液【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氧化还原反应.【分析】A、SiO2属于酸性氧化物;B、溴离子的还原性强于氯离子,能被高锰酸根离子氧化;C、氢硫酸是弱酸,硫酸是强酸;D、金属铝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但是金属镁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解答】解:A、SiO2属于酸性氧化物,但是可以和氢氟酸之间反应,故A错误;B、溴离子的还原性强于氯离子,氯离子能能被高锰酸根离子氧化,所以溴离子更能,故B 正确;C、氢硫酸是弱酸,硫酸是强酸,酸性H2S<H2S04,反应发生不是强酸制弱酸原理,而是因为反应生成更难溶的物质,故C错误;D、金属铝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但是金属镁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故D错误.故选B.4.我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已知二羟甲戊酸是生物合成青蒿素的原料之一,下列关于二羟甲戊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产物的分子式为C8H18O4B.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C.在铜的催化下与氧气反应的产物可以发生银镜反应D.标准状况下1mol该有机物可以与足量金属钠反应产生22.4L H2【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分析】由结构可知,含2个﹣OH、1个﹣COOH,结合醇、羧酸的性质来解答.【解答】解:A.只有﹣COOH可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由原子守恒可知,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产物的分子式为C8H16O4,故A错误;B.含﹣COOH,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B错误;C.含﹣OH,﹣CH2OH在铜的催化下与氧气反应的产物含﹣CHO可以发生银镜反应,故C 正确;D.﹣COOH、﹣OH均与钠反应生成氢气,则标准状况下1mol该有机物可以与足量金属钠反应产生1.5mol×22.4L/mol=33.6LH2,故D错误;故选C.5.常温下向25mL 0.1mol.L﹣1NaOH溶液中逐滴滴加0.2mol•L﹣1的HN3(叠氮酸)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溶液混合时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叠氮酸的K a=10﹣4.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电离出的c(H+):A点小于B点B.在B点,离子浓度大小为c(OH﹣)>c(H+)>c(Na+)>c(N3﹣)C.在C点,滴加的V(HN3)=12.5 mLD.在D点,c(Na+)=2c(HN3)+2 c(N3﹣)【考点】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分析】A.A点为氢氧化钠溶液,B点为氢氧化钠和NaN3的混合液,氢氧化钠浓度越小,水的电离程度越大;B.B点呈碱性,则c(OH﹣)>c(H+),由于pH=8,氢离子、氢氧根离子浓度较小,则c (Na+)>c(N3﹣)>c(OH﹣)>c(H+);C.当加入12.5mLHN3(叠氮酸)溶液时,恰好反应生成NaN3,N3﹣部分水解,溶液呈碱性;D.根据D点的物料守恒判断.【解答】解:A.A点为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浓度越大,水的电离程度越小,B点为氢氧化钠和NaN3的混合液,N3﹣水解促进了水的电离,则水电离出的c(H+):A点小于B点,故A正确;B.B点呈碱性,则c(OH﹣)>c(H+),由于pH=8,混合液中的氢离子、氢氧根离子浓度较小,则正确的离子浓度大小为:c(Na+)>c(N3﹣)>c(OH﹣)>c(H+),故B错误;C.滴加的V(HN3)=12.5 mL时,恰好反应生成NaN3,N3﹣部分水解,溶液呈碱性,而C 点溶液的pH=7,所以C点V(HN3)>12.5 mL,故C错误;D.在D点,V(HN3)=25 mL,根据物料守恒可知:2c(Na+)=c(HN3)+c(N3﹣),故D 错误;故选A.6.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8 g H216O和20 g H218O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B.1L 1mol/L的KAl(SO4)2溶液中阳离子总数为2N AC.0.2mol的铁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生成氢气的分子数目为0.3N AD.反应N2+3H2⇌2NH3达平衡时,每消耗3molH2同时有2N A个N﹣H断裂【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A、求出两者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H216O和H218O中均含10个质子来分析;B、铝离子水解导致阳离子个数增多;C、铁和稀硝酸反应不能生成氢气;D、反应达平衡时,每当消耗3mol氢气则反应掉2mol氨气.【解答】解:A、18gH216O和20gH220O均为1mol,而H216O和H218O中均含10个质子,故1mol两者中均含10N A个质子,故A正确;B、铝离子在溶液中水解:Al3++3H2O⇌Al(OH)3+3H+,导致阳离子个数增多,故溶液中的阳离子个数多于2N A个,故B错误;C、铁和稀硝酸反应不能生成氢气,生成的是NO,故C错误;D、反应达平衡时,每当消耗3mol氢气则反应掉2mol氨气,而1mol氨气中含3molN﹣H 键,故反应掉2mol氨气则有6N A条N﹣H键断裂,故D错误.故选A.【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分析】A.银镜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B.溴乙烷中检验溴元素,先将溴元素转化为溴离子,再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检验溴离子;C.碱不足,氢氧化铜与葡萄糖的反应在碱性条件下;D.乙醇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解答】解:A.银镜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该实验过程中没有滴加NaOH中和酸,所以实验不成功,故A错误;B.溴乙烷中检验溴元素,先将溴元素转化为溴离子,再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检验溴离子,其检验方法是溴乙烷与NaOH溶液共热后,加HNO3酸化呈酸性,加AgNO3溶液,生成淡黄色沉淀,说明溴乙烷发生水解生成溴离子,故B正确;C.碱不足,氢氧化铜与葡萄糖的反应在碱性条件下,则实验中不会出现红色沉淀,但葡萄糖中含醛基,故C错误;D.加热时乙醇挥发导致Y中含有乙醇,乙醇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Y是混合物,故D错误;故选B.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个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29分)8.丙烯酸甲酯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某实验小组制取丙烯酸甲酯的装置如图1所示:CH2=CHCOOH+HOCH3→CH2=CHCOOCH3+H2O①取10.0g丙烯酸和6.0g甲醇放置于三颈烧瓶中,连接好冷凝管,用搅拌棒搅拌,水浴加热.②充分反应后,冷却,向混合液中加入5%Na2CO3溶液洗至中性.③分液,取上层油状液体,再用无水Na2SO4干燥后蒸馏,收集70﹣90℃馏分.(1)仪器c的名称是分液漏斗.(2)混合液用5%Na2CO3溶液洗涤的目的是除去混合液中的丙烯酸和甲醇(降低丙烯酸甲酯的溶解度).(3)请写出配制100g 5%Na2CO3溶液的所使用的玻璃仪器烧杯、玻璃棒、量筒.(4)关于产品的蒸馏操作(夹持装置未画出),图2中有2处错误,请分别写出温度计水银球位置、尾接管与锥形瓶接口密封.为检验产率,设计如下实验:①将油状物质提纯后平均分成5份,取出1份置于锥形瓶中,加入2.5mol/L的KOH溶液10.00mL,加热使之完全水解.②用酚酞做指示剂,向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加0.5mol/L的HCl溶液,滴到终点时共消耗盐酸20.00mL.(5)计算本次酯化反应丙烯酸的转化率54.0%.(6)请列举2条本实验中需要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通风橱中实验、防止明火.【考点】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分析】(1)根据装置图可知仪器c的名称;(2)混合液中有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醇,丙烯酸能与Na2CO3溶液反应,甲醇能溶于碳酸钠溶液中;(3)配制100g 5% Na2CO3溶液通常用的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量筒;(4)蒸馏装置中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尾接管与锥形瓶接口不能密封,据此答题;(5)中和过量的KOH,滴到终点时共消耗盐酸20.00mL,即0.5×0.02mol=0.01mol,所以用于水解的KOH的物质的量为0.025mol﹣0.01mol=0.015mol,所以用于生成CH2=CHCOOCH3的CH2=CHCOOH的质量为0.015mol×72g/mol=1.08g,参加实验的样品为原样品的,据此可计算丙烯酸的转化率;(6)丙烯酸和甲醇都是易燃的所以要防止明火,甲醇易挥发,所以要在通风橱中实验.【解答】解:(1)根据装置图可知仪器c的名称为分液漏斗,故答案为:分液漏斗;(2)混合液中有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醇,丙烯酸能与Na2CO3溶液反应,甲醇能溶于碳酸钠溶液中,所以用5%0Na2CO3溶液洗涤的目的是除去混合液中的丙烯酸和甲醇(降低丙烯酸甲酯的溶解度),故答案为:除去混合液中的丙烯酸和甲醇(降低丙烯酸甲酯的溶解度);(3)配制100g 5% Na2CO3溶液通常用的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量筒,故答案为:烧杯、玻璃棒、量筒;(4)蒸馏装置中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尾接管与锥形瓶接口不能密封,所以装置图中的错为温度计水银球位置、尾接管与锥形瓶接口密封,故答案为:温度计水银球位置、尾接管与锥形瓶接口密封;(5)中和过量的KOH,滴到终点时共消耗盐酸20.00mL,即0.5×0.02mol=0.01mol,所以用于水解的KOH的物质的量为0.025mol﹣0.01mol=0.015mol,所以用于生成CH2=CHCOOCH3的CH2=CHCOOH的质量为0.015mol×72g/mol=1.08g,参加实验的样品为原样品的,所以丙烯酸的转化率为×100%=54.0%,故答案为:54.0%;(6)丙烯酸和甲醇都是易燃的所以要防止明火,甲醇易挥发,所以要在通风橱中实验,所以本实验中需要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为通风橱中实验、防止明火,故答案为:通风橱中实验、防止明火.9.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的源头多种多样,比如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甚至火山喷发等.(1)汽车尾气中的NO(g)和CO(g)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可净化.2NO(g)+2CO(g)⇌N2(g)+2CO2(9)△H=﹣538kJ/mol②若上述反应在恒温、恒容的密闭体系中进行,并在t.时刻达到平衡状态,则下列示意图不符合题意的是ABC(填选项序号).(下图中V正、K、n、P总分别表示正反应速率、平衡常数、物质的量和总压强)(2)在t1℃下,向体积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人NO和CO,测得了不同时间时NO CO1K=500,既能增大反应速率又能使平衡正向移动的措施是加压.(写出一种即可)(3)如图l所示,以N2O4为原料采用电解法可制备新型绿色硝化剂(一种氮氧化物)写出生成这种硝化剂的阳极电极反应式N2O4+2HNO3﹣2e﹣=2N2O5+2H+.(4)NH3催化还原氮氧化物(SCR)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烟气氮氧化物脱除技术.在氨气足量的情况下,不同c(NO2)/C(NO)、不同温度对脱氮率的影响如图2所示(已知氨气催化还原氮氧化物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请回答温度对脱氮率的影响300℃之前,温度升高脱氮率逐渐增大,而300℃之后,温度升高脱氮率逐渐减小,给出合理的解释:300℃之前,反应未平衡,反应向右进行,脱氮率增大;300℃时反应达平衡,后升温平衡逆向移动,脱氮率减小.【考点】反应热和焓变;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化学平衡的计算.【分析】(1)①化学反应的焓变等于反应物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和产物中新键生成释放的能量之差,据此回答计算;②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2)依据平衡常数概念是利用生成物平衡浓度的幂次方乘积除以反应物平衡浓度幂次方乘积,代入平衡浓度即可计算出平衡常数;根据影响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因素来回答;(3)电解池中阳极上N2O4失电子生成N2O5,结合电子守恒计算分析;(4)根据图示得到温度和脱氮率的关系300℃之前,温度升高脱氮率逐渐增大;300℃之后,温度升高脱氮率逐渐减小,据此结合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知识来回答即可.【解答】解:(1)①化学反应的焓变等于反应物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和产物中新键生成释放的能量之差,所以2NO(g)+2CO(g)⇌N2(g)+2CO2(g)的△H=(2×632+1072×2)﹣kJ/mol=﹣538kJ/mol,故答案为:﹣538kJ/mol;②A、t1时正反应速率仍然在变化,说明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B、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反应在恒温、恒容的密闭体系中进行,K始终不变,故B错误;C、t1时二氧化碳和一氧化氮的物质的量还在变化,说明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C错误;D、反应前后气体的系数和变化,所以总压不变的状态达到了平衡状态,故D正确;故选ABC;(2)NO和CO反应生成CO2和N2,反应方程式为:2NO+2CO⇌2CO2 +N2起始浓度:1×l0﹣2 3.6×l0﹣20 0转化浓度:0.9×l0﹣2 0.9×l0﹣2 0.9×l0﹣2 0.45×l0﹣2平衡浓度:0.1×l0﹣2 2.7×l0﹣2 0.9×l0﹣2 0.45×l0﹣2反应的平衡常数K==500,加压既能增大反应速率又能使平衡正向移动,故答案为:500;加压;(3)Pt是阳极,阳极上N2O4失电子生成N2O5,电极反应式为:N2O4+2HNO3﹣2e﹣=2N2O5+2H+,故答案为:N2O4+2HNO3﹣2e﹣=2N2O5+2H+;(4)根据图示信息得到:300℃之前,温度升高脱氮率逐渐增大;300℃之后,温度升高脱氮率逐渐减小,这是因为:300℃之前,反应未平衡,反应向右进行,脱氮率增大;300℃时反应达平衡,后升温平衡逆向移动,脱氮率减小,故答案为:300℃之前,温度升高脱氮率逐渐增大,而300℃之后,温度升高脱氮率逐渐减小;300℃之前,反应未平衡,反应向右进行,脱氮率增大;300℃时反应达平衡,后升温平衡逆向移动,脱氮率减小.10.硫酸的工业制备是一个重要的化工生产过程,但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染,需要在生产工艺中考虑到绿色工艺.以硫酸工业产生的二氧化硫尾气、氨水、石灰石、焦炭、碳酸氢铵为原料可以合成硫化钙、硫酸铵、亚硫酸铵等物质.合成路线如下:(1)写出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2CaCO3+O2+2SO2=2CaSO4+2CO2.(2)反应Ⅲ中每生成lmol硫化钙理论上转移电子数8N A;为充分利用副产品CO,有人提出以熔融的K2C03为电解质,设计燃料电池,请写出此电池的负极反应CO+CO32﹣﹣2e﹣=2CO2.(3)为检验反应Ⅱ得到的产品是否因部分被氧化而变质,需选择的化学试剂有稀盐酸、BaCl2溶液.(4)根据合成流程,可以循环利用的是CaCO3.(5)(NH4)2SO3溶液可用于电厂产生的烟道气的脱氮,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氮气,同时生成一种氮肥,形成共生系统.写出二氧化氮与亚硫酸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NO2+4SO32﹣=N2+4SO42﹣.【考点】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基本操作综合应用.【分析】由流程可知,I中发生2CaCO3+O2+2SO2=2CaSO4+2CO2,反应Ⅳ为NH4HCO3、CaSO4、NH3反应生成碳酸钙和硫酸铵,发生NH4HCO3+NH3+CaSO4=CaCO3↓+(NH4)2SO4,可知碳酸钙可循环使用,Ⅱ中发生SO2+2NH3.H2O=(NH4)2SO3+H2O,Ⅲ中发生CaSO4+4C=CaS+4CO↑,以此来解答.【解答】解:(1)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O2+2SO2=2CaSO4+2CO2,故答案为:2CaCO3+O2+2SO2=2CaSO4+2CO2;(2)Ⅲ中发生CaSO4+4C=CaS+4CO↑,每生成lmol硫化钙理论上转移电子数1mol×[6﹣(﹣2)]×N A=8N A;充分利用副产品CO,有人提出以熔融的K2C03为电解质,设计燃料电池,此电池的负极反应为CO+CO32﹣﹣2e﹣=2CO2,故答案为:8N A;CO+CO32﹣﹣2e﹣=2CO2;(3)检验反应Ⅱ得到的产品是否因部分被氧化而变质,即检验硫酸根离子,则选择试剂为稀盐酸、BaCl2溶液,先加盐酸排除亚硫酸根离子干扰,再加氯化钡观察是否生成沉淀,故答案为:稀盐酸、BaCl2溶液;(4)由反应Ⅰ、Ⅳ可知,循环使用的物质为CaCO3,故答案为:CaCO3;(5)二氧化氮与亚硫酸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O2+4SO32﹣=N2+4SO42﹣,故答案为:2NO2+4SO32﹣=N2+4SO42﹣.(二)选做题:[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1.高炉炼铁的烟尘中主要含有锌、铁、铜等金属元素.从烟尘中提取硫酸锌,可以变废为宝,减少其对环境的危害.图是用高炉烟尘制取硫酸锌的工业流程.已知:﹣1pH③ZnSO4+4NH3=[Zn(NH3)4]SO4,[Zn(NH3)4]SO4易溶于水.回答下列问题:(1)为提高烟尘中金属离子的浸出率,除了适度增加硫酸浓度外,还可以采取什么措施?(举出1种)升高温度.(2)上述流程测得溶液pH=5.0,此处可以选择的测量仪器是pH计.(3)加入MnO2的目的是将Fe2+氧化成Fe3+.(4)写出还原过程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Zn+Cu2+=Zn2++Cu.(5)写出过二硫酸铵把硫酸锰(MnSO4)氧化的化学方程式MnSO4+(NH4)2S2O8+2H2O=MnO2+(NH4)2SO4+2H2SO4.(6)操作甲中为使锌离子完全沉淀,添加的最佳试剂是CA、锌粉B、氨水C、(NH4)2CO3D、NaOH(7)若pH=5.0时,溶液中的Cu2+尚未开始沉淀,求溶液中允许的Cu2+浓度的最大值10﹣1.6mol/L.【考点】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基本操作综合应用;"三废"处理与环境保护.【分析】高炉炼铁的烟尘中主要含有锌、铁、铜等金属元素,用硫酸酸浸,过滤得到滤液中含有锌离子、亚铁离子、铜离子等,用二氧化锰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再加氨水调节pH值使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过滤除去,用过二硫酸铵除去锰离子,再加入足量的锌除去铜离子,得到硫酸铵、硫酸锌的混合溶液,在溶液中加足量的(NH4)2CO3使锌离子完全沉淀,过滤分离后用硫酸溶解得到硫酸锌.(1)提高浸出率可从浓度、温度、搅拌等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角度分析;(2)测量溶液pH可以用pH计;(3)加入MnO2可以将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4)还原过程中锌置换出铜;(5)过二硫酸铵和硫酸锰反应生成二氧化锰、硫酸铵、硫酸,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书写;(6)使锌离子完全沉淀,要调节溶液的pH值且要不引入新的杂质;(7)根据0.1mol.L﹣1Cu2+开始沉淀时pH=4.7,可计算出Ksp[Cu(OH)2],根据Ksp可计算出pH=5.0时,溶液中的Cu2+浓度的最大值.【解答】解:高炉炼铁的烟尘中主要含有锌、铁、铜等金属元素,用硫酸酸浸,过滤得到滤液中含有锌离子、亚铁离子、铜离子等,用二氧化锰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再加氨水调节pH值使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过滤除去,用过二硫酸铵除去锰离子,再加入足量的锌除去铜离子,得到硫酸铵、硫酸锌的混合溶液,在溶液中加足量的(NH4)2CO3使锌离子完全沉淀,过滤分离后用硫酸溶解得到硫酸锌.(1)升高温度、搅拦、增加浸出时间等可以提高烟尘中金属离子的浸出率,故答案为:升高温度;(2)测量溶液pH可以用pH计,故答案为:pH计;(3)加入MnO2可以将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通过调节溶液pH使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除去,故答案为:将Fe2+氧化成Fe3+;(4)还原过程中锌置换出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Cu2+=Zn2++Cu,故答案为:Zn+Cu2+=Zn2++Cu;(5)过二硫酸铵和硫酸锰反应生成二氧化锰、硫酸铵、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SO4+(NH4)2S2O8+2H2O=MnO2+(NH4)2SO4+2H2SO4,故答案为:MnSO4+(NH4)2S2O8+2H2O=MnO2+(NH4)2SO4+2H2SO4;(6)由于在前面的步骤中已经加过锌,所以锌不能使锌离子完全沉淀,氨水与锌离子形成配合离子溶于水,氢氧化钠会引入新杂质,所以要使锌离子完全沉淀,只能用碳酸铵,故选C;(7)根据0.1mol.L﹣1Cu2+开始沉淀时pH=4.7,可知Ksp[Cu(OH)2]=0.1×(10﹣9.3)2=10﹣19.6,根据Ksp可知pH=5.0时,所以溶液中的Cu2+浓度的最大值为mol/L=10﹣1.6mol/L,故答案为:10﹣1.6mol/L.[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2.安徽省具有丰富的铜矿资源,请回答下列有关铜及其化合物的问题,(1)请写出基态Cu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3d104s1.焰火中的绿色是铜的焰色,基态铜原子在灼烧时外围电子发生了跃迁而变为激发态.(2)新型农药松脂酸铜具有低残留的特点,图1是松脂酸铜的结构简式请分析1个松脂酸铜中π键的个数6;加“*”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3)图2是某铜矿的晶胞图,请推算出此晶胞的化学式(以X表示某元素符号)2X;与X等距离且最近的X原子个数为8(4)黄铜矿在冶炼的时候会产生副产品SO2,SO2分子的几何构型V形,比较第一电离能:S<O(填“>”或“<”)(5)黄铜合金可以表示为Cu3Zn,为面心立方晶胞,晶体密度为8.5g/cm3,求晶胞的边长(只写计算式,不求结果)..【考点】铜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晶胞的计算.【分析】(1)Cu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9,根据能量最低原理书写外围电子排布式;基态铜原子在灼烧时外围电子获得能量,发生跃迁而变为激发态,焰色反应为绿色;(2)单键为σ键,双键含有1个σ键、1个π键;加“*”碳原子形成4个σ键,没有孤对电子,杂化轨道数目为4;(3)根据均摊法计算晶胞中Cu原子、X原子数目,进而确定化学式;体心X原子与晶胞顶点的X原子距离最近;(4)计算S原子孤对电子、价层电子对数确定其空间结构,同主族自上而下第一电离能减小;(5)为面心立方晶胞的物质的量为,所以晶胞的体积为:,所以晶胞的边长为:cm.【解答】解:(1)Cu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9,根据能量最低原理,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基态铜原子在灼烧时外围电子获得能量,发生跃迁而变为激发态,焰色反应为绿色,故答案为:3d104s1;跃迁;(2)1个松脂酸铜中含有个双键,则含有6个π键,加“*”碳原子形成4个σ键,没有孤对电子,杂化轨道数目为4,采取sp3杂化,故答案为:6;sp3;(3)晶胞中Cu原子数目为4,X原子数目为1+8×=2,故化学式为Cu2X,体心X原子与晶胞顶点的X原子距离为晶胞棱长的倍,而位于面心对角线X原子之间距离为棱长的倍,故体心X原子与晶胞顶点的X原子距离最近,X原子配位数为8,故答案为:Cu2X;8;(4)S原子孤对电子数为=1、价层电子对数=2+1=3,故其空间结构为V形,同主族自上而下第一电离能减小,则第一电离能S<O,故答案为:V形;<.(5)为面心立方晶胞的物质的量为,所以晶胞的体积为:,所以晶胞的边长为:cm,故答案为:cm.[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3.阿伐他汀是一种临床广泛使用的降血脂药,它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部分步骤省略),根据题意回答问题:已知:R、R′代表烃基)(1)写出的名称对氟苯甲醛.(2)判断反应类型①氧化反应;④消去反应.(3)写出有机物C的结构简式.(4)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5)写出一种符合下列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①分子含有一个5元环.②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氢原子的峰值比为:1:l:l:2.(6)参考上述流程,设计由环戊二烯合成产品G的流程如下,反应条件1所选择的试剂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条件2所选择的试剂为HCHO;产品G的结构简式为.【考点】有机物的合成.【分析】A发生氧化反应得到B,同时还生成HOOC﹣COOH,B与苯胺反应得到C,C与苯甲醛反应得到D,结合D的结构简式可知,反应②中羧基与氨基发生脱水反应,反应③为C与苯甲醛发生加成反应,则C为;由F的结构简式可知,D发生消去反应得到E,E与对氟苯甲醛发生加成反应得到F.(6)中环戊二烯被酸性高锰酸。

安徽省江南十校2016届高三理综下学期联考试题

安徽省江南十校2016届高三理综下学期联考试题

2016年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联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个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净后,再选择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本试卷共16页。

如遇缺页、漏页、字迹不清等情况,考生需及时报告监考教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Fe 56 Cu 64 Zn 65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实验和研究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A .绿叶中色素提取的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越大,在滤纸上扩散越快 B .盐酸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中的作用原理相同C .萨顿用假说演绎法证实了基因在染色体上D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可以用是否产生二氧化碳予以确定2.小肠上皮细胞跨膜运输葡萄糖的过程如图所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已知与人体血红蛋白合成有关的一对等位基因是Hb 和Hb 。

只有纯合子(Hb Hb )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大多于幼年期死亡。

只含一个致病基因的个体不表现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并对疟疾具有较强的抵抗力。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致病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可以用显微镜检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B .杂合子不易感染疟疾,显性纯合子易感染疟疾C .基因Hb A 和Hb S不可能存在于一个染色体组中组织液 小肠上皮细胞 肠腔 高Na + 低Na + 高Na + 低K + 高K + 低葡萄糖 低葡萄糖 高葡萄糖D.非洲某流行疟疾的地区消灭疟疾后,Hb A基因频率会上升4.科学家在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维生素C(实验组)以研究其对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安徽省江南十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联考 数学理试卷 PDF版含答案

安徽省江南十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联考 数学理试卷 PDF版含答案
理科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选 择 题 每 小 题 共 %分 $ "分
椭 圆 的 离 心 率 为# 双 曲 线 的 离 心 率 为 # 它 们 的
!*# 槡 # !%# 槡
题 号 ! " # $ % & ' ( ) ! * ! ! ! " 答 案& ' ( ) ) ( ) ( ' ' & &
7 # %
! 7
取 值 范 围 是 数 )的 ) /%#' # !分 因 为 面 面 明 ! #! * ! ( ! =0平 ! & 0 1 > 3" 1 ?0平 ! & 0 1 > 3" #证 所 以 又 面 面 ! = ) 1? " 1? 2 平 1 >? " ! =3平 1 >? " 所 以 面 ! =)平 1 >? ' #*!*! * ) *! " #" ! 6' 因 为 正 六 边 形 所 以 又 面 " ! & 0 1 > 3是 ! & )1 >" 1 >2平 解 析 由 三 视 图 可 知 该 几 何 体 是 一 个 正 方 体 四 周 ! # ! $ 8*! ! 面 所 以 面 又 1 >? " ! &3平 1 >? " ! &)平 1 >? " ! =与 都 切 去 了 四 分 之 一 圆 柱 上 下 两 底 面 面 积 之 和 为 " ! ! / /!% 相 交 于 所 以 平 面 面 " % 分 !点 ! & =)平 1 >? ' 四 个 侧 面 刚 好 围 成 一 个 圆 柱 的 侧 面 积 且 侧 面 积 之 和 !& " " ! 为 几 何 体 表 面 积 为 " + 2该 8*! '

江南十校2016届高三摸底联考数学文

江南十校2016届高三摸底联考数学文

安徽省江南十校2016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数学(文) 命题单位:马鞍山二中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全集为R ,集合 {}{}222,log 1M x x N x x =≤=< 则 M N =A. (),2-∞B. (-∞C. (D.()0,2 (2)已知复数z =a-+-bi(a,b ∈R, 且ab ≠0),若z(1-2i)为实数,则b a =( ) A.、2 B.-2 C.-12 D. 12(3)已知|a |=3,|b |=5,a 与b 不共线,若向量k a +b 与k a 一b 互相垂直,则实数k 的值为 ( )A. 53B. 35C. 53±D.35± (4)已知x ,y ∈R,则“x +y >2且xy >1"是“x >1且y >1”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5)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S 的值为( )A. 1 023B. 1 024C.2 047D.2 0486、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4679113224a a a a a ++++=,则此数列的前13项之和为( ). A.13 B.26 C. 52 D.1567、过双曲线的一个焦点F 作双曲线的一条渐 近线的垂线,若垂足恰好落在线段OF 的中垂线上,则此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A. B. C. D.2(8)设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为了得到函数y = cos 2x 的图象,只需将函数的图象( )A.向左平移6π个单位B.向右平移6π个单位C.向左平移3π个单位D.向右平移3π个单位(9)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俯视图是一个边长为2的正方形切去了四个以顶点为圆心1为半径的四分之一圆,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A .8一πB .8+π C. 8一2π D .8+2π(10)过点P(1,2)的直线l 与圆C :x 2+(y -1)2 =4交于A,B 两点,当∠ACB 最小时,直线L 的 方程为( )A. 2x 一y =0B. x 一y 十1 = 0C. x +y 一3=0D. x =111、已知函数()()212ln 22f x x a x a x =-+-中,对任意的()12,0,x x ∈+∞,且当x 1>x 2时,则()()1122f x ax f x ax ->-恒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A. 12a >-B.12a <-C. 12a ≥-D.12a ≤- 12、若关于x 的方程24x x a -=-有负的实数根,则a 的取值范围为( ).A.1717,44⎡⎤-⎢⎥⎣⎦B.1717,44⎛⎫- ⎪⎝⎭C.17,44⎡⎫-⎪⎢⎣⎭D.17,44⎡⎤-⎢⎥⎣⎦ 第II 卷(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13)盒子中装有编号为1,2,3,4,5的5个球,从中有放回的取两次球,每次取一个,则这两次取出球的编号之积为偶数的概率为(14)在如图所示的表格中,如果第一格填上一个数后,每一行成等比数列,每一列成等差数列,则x +y +z =15、已知椭圆221129x y +=以及椭圆内一点P (2,1),则以点P 为中点的弦所在直线方程为16、已知函数()()21,,0f x ax bx a b R a =++∈<有两个零点,其中一个零点在(-2,-1)内,则1b a -的取值范围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a ,b ,c 分别是△ABC 内角A ,B,C 的对边,且S =a 2一(b一c )2 , 其中S 为△ABC 的面积.(I )求sin A ;(2)若b +c=6,求△ABC 的面积的最大值.(18)(本小题满分12分)从某体校学生中选出男生14人,女生6人测量身高,被测学生身高的茎 叶图如图所示(单位:cm),现规定,身高在180 cm 以上的参加校篮球队,180 cm 以下的参加 田径队.(I )求女生身高的平均值;(II)先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分别从篮球队和田径队中选出5人参了加某项活动. ①篮球队和田径队分别选出多少人?②若从这5人中随机选2人,那么至少1人选自篮球队的概率是多少?(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四边形ABCD 是直角梯形,AB //CD ,AB =12CD ,AH ⊥AD ,平面ABCD ⊥平面PAD ,且△PAD 为等边三角形,E 是PA 的中点,CF =14CD (1) 证明:EF //平面PBC ;(2)若AB =12,AD =1,求几何体PABCD 的体积(20)(满分12 分)已知函数()21ln 22f x x ax x b =--+ (I )若函数f(x)的图象在点(1,f (1))处的切线方程为x 一y +2=0,求a,b 的值;(2)若f (x)在区间(0,2〕上单调递增,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1)(满分12 分)已知椭圆C 的中心在原点,左右焦点分别为F 1(一1,0)和F 2(1,0),点31,2M ⎛⎫ ⎪⎝⎭在椭圆上,过点P (-4,0)的直线l 与椭圆交于A ,B 两点(I )求椭圆的方程; (II )记△ABF 1的面积为S ,求S 的最大值.请考生在第22,23,24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一1:几何证明选讲如图,圆O 的半径为2,等腰△ABC 的底边的两端点B,C 在圆O 上,AB 与圆O 交于点D,AD =2,圆O 的切线DE 交AC 于E 点.(I )求证:DE ⊥AC ;(II )若∠=300,求BD 的长(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已知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是sin()26πρθ+=,以极点为原点,极轴为x 轴的非负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两种坐标系中取相同的长度单位,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2cos ,(x x θθθ=⎧⎪⎨=⎪⎩为参数) (I )求直线l 的普通方程; (II )求曲线C 上的点到直线l 的距离的最小值.(24)(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一5:不等式选讲已知函数()()40f x x m x m m=-++> (1)证明:()4f x ≥ (2)若()25f <,求m 的取值范围。

安徽省江南十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联考 文科数学答案

安徽省江南十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联考 文科数学答案

+
# # %9! ## !# 9! >! ##+ )' & )" 9 # # %# !
! ) 当 " # #) ! "" >! ##" #* ! )%! * 6 #时 % 9 + )" #
! !

! # ' &!
知 焦 点 到 渐 近 线 的 距 离 为 如 图 所 示 设 双 解 析 易 " +" 曲 线 的 一 个 焦 点 为 点 一 条 渐 近 线 的 垂 线 与 渐 近 线 3" 3到 交 于 点 中 点 为 且 则 等 腰 !" 4 3的 &" &! '4 3" !3 为 (4 直 角 三 角 形 " + 5 "! +" + ) "+% 6" 槡 !'
! !
+
# 即 即 # %! #%! ) + "" +! ) " # %! #" ) "% ' ! ! # ! " &!
解 析 如 " 图 所 示 当 直 线 切 . "#%) 与 . "/%# 相
!
# 0 当 左 侧 时 满 足 条 件 易 得 直 线 " 于 )"% ' .轴 . "%#*) / # 0 ! " #时 " " " 过 点 此 时 不 满 足 条 件 / ' " / ) "/ + )) + % " / #

2016年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联考汇总

2016年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联考汇总

2016年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联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实验和研究方法,叙述正确的是A.绿叶中色素提取的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越大,在滤纸上扩散越快B.盐酸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中的作用原理相同C.萨顿用假说演绎法证实了基因在染色体上D.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可以用是否产生二氧化碳予以确定2.已知与人体血红蛋白合成有关的一对等位基因是Hb A和Hb s。

只有纯合子( Hb s Hb s)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大多于幼年期死亡。

只含一个致病基因的个体不表现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并对疟疾具有较强的抵抗力。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致病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可以用显微镜检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B.杂合子不易感染疟疾,显性纯合子易感染疟疾C.基因Hb A和Hb s不可能存在于一个染色体组中D.非洲某流行疟疾的地区消灭疟疾后,Hb A基因频率会上升3.小肠上皮细胞跨膜运输葡萄糖的过程如图所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B.图中同向转运蛋白可同时转运Na+和葡萄糖,所以该载体蛋白不具有特异性C.人体温发生变化时,不会影响Na+进出小肠上皮细胞D.小肠上皮细胞Na+排出的方式和神经细胞K+外流的方式不同4.科学家在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维生素c(实验组)以研究其对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培养过程中定时检测处于分裂期细胞的百分比,得到如图曲线。

据此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实验组细胞培养液中的尿嘧啶在l0-llh消耗速率比其他时间段快B. 在l0-llh时,实验组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而对照组细胞DNA复制已完成C.在l0h时,对照组细胞中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D. 由图可推测,维生素c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癌细胞增殖5.红圆蚧是美国加州南部的一种柑桔害虫,蔷薇轮蚧小蜂能寄生红圆蚧而抑制其爆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南十校2016届新高三摸底联考卷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无论是对中国社会还是对中国文化而言,五四运动都是一个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深远影响的历史事件。

与此相关联,五四新文化运动成为近年来中国思想文化界关注和讨论的焦点之一。

其中一个颇受关注的问题是:新文化运动是否真的造成了中国文化传统断裂?应当说,新文化运动的确对中国文化传统形成一定冲击,但这种冲击究竟是不是造成了中国文化传统断裂,恐怕是一个需要在更为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加以认真考量的事情。

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历程是在西方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下被迫起步的。

对于后起的文化系统而言,这种“外在冲击”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个重要阶段,因为没有这种外在冲击作为解构的力量,要想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建构必然困难重重。

对中国文化而言,利用西方现代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落后东西进行揭露批判,可以为中国文化现代化价值系统的重建廓清内涵的空间。

同时,正是通过“外在冲击”,源起于西方的科学、民主等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现代化价值目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并没有停留在被动接受外在冲击的阶段,而是在经历冲击的过程中,逐渐开启了通过将现代化内化为现代中国文化生命的基本价值目标,从而实现由“外在冲击”到“内在转化”转变的历史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新文化运动成为历史性的转折点。

一方面,新文化运动标志着西方现代文化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冲击已深入到精神理念的层面,在形式上可以看作是对中国文化传统中腐朽成分的解构达到了较为彻底的程度。

正是在新文化运动中,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终于认识到中西更为深刻的差距不在物质与制度层面而在文化理念层面。

由此,以新文化运动为标志,利用西方现代文化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批判与解构深入到核心层面,荡涤了几千年来的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从而真正完成中国文化现代重建中“破”的历史任务提供了可能性。

另一方面,新文化运动构成了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中由“破”到“立”的历史分界线。

如果说此前主要体现为中国文化逐渐被由外而里不断解构的过程,那么,此后中国文化发展演进的主旋律则是要寻求中国文化的现代重建。

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保守主义者葚至是西化派的共同的理想目标,而马克思主义无疑成为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主导。

由此,新文化运动也就为20世纪中国文化的发展规定了基本方向。

此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虽然并没有径直走上坦途,但通过近一个世纪的曲折发展,中国文化不仅没有衰败,反而迎来了由复苏到兴盛的新发展。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华民族复兴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文化所内蕴的强盛生命力也在得到越来越充分的体现。

尽管新文化运动中确实存在着对中国文化传统彻底批判的一面,尽管这种批判曾经对中国文化传统形成了一定冲击,但它没有也不可能造成中国文化传统的断裂,反而在“破”与“立”的双重变奏中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新起点。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