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是加快水土流失治理的有效途径

合集下载

水土流失的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措施

水土流失的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措施

水土流失的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措施摘要:受到所处的地域条件和自然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宾川县属滇西边境山区,全县36.9万亩耕地中有坡耕地20多万亩,坡耕地区域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进度,从生态建设恢复和综合治理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该文剖析了宾川县土壤侵蚀的成因和负面影响,并给出了自然恢复和综合治理的方法。

关键字:水土流失;生态恢复;综合治理引言:水土流失问题和生态恢复是建设良好生态的关键问题,而水土侵蚀防治工作又是国家开展生态恢复工作的重要基石,也属于国家生态保护的重要工作内容,而提高生态建设系统的综合性能又可促进实施国家能源战略。

因而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水土侵害处理措施和生态恢复举措,来促进生态的可持续性。

而现如今,国家已经专项就有关生态变化问题出台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同时有针对性的开展了专门化培训,以最大限度的改善环境效益。

随着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以及人类对环境越来越的关注,环境保护部门目前正在积极广泛的进行对自然环境的整治与恢复工作,在进一步贯彻整治和修复的过程中,还充分重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对自然环境资源加以合理地开发利用,遵循可持续性发展的宗旨,以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终构建和谐的生态环境。

1.水土保持的重要意义现阶段,就我国的全国范围而言,在多种原因影响下,有许多地方都出现了很多土壤侵蚀现象,并且土壤侵害面呈现了逐步扩大的态势,甚至出现了千沟万壑的状况。

由于土壤腐蚀还可以损害农田,致使土地营养不断缺乏,影响到了庄稼的正常耕作效益,从而减少了农户的经济收入,并且还可能对国家粮食产量造成很大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民众生存水平的改善。

在暴雨来临,由于土地内部没有充足的土壤黏合力,抗冲刷性能减弱、地表植物覆盖面比较等因素影响,在暴雨的冲刷时会产生大量土壤侵蚀的状况,易发生城市内涝。

在干燥大风的天气环境下,由于树木较少易产生风沙,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危害,如果是不能科学高效的管理,将会导致生态环境受损害的面积不断增加,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实施造成了很大障碍。

治理水土流失的建议

治理水土流失的建议

治理水土流失的建议治理水土流失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下面我将列举10个治理水土流失的建议,以期提供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案。

1. 制定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制定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划定农田、林地、草地等不同土地类型的边界,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2. 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如秸秆还田、轮作休耕等,可以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3. 加强水土保持设施建设:加大对水土保持设施的投入,包括建设梯田、沟壑治理、水土保持林网等,提高水土保持能力,防止水土流失。

4. 推广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加强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工作,通过植树造林、草地恢复等措施,增加植被覆盖率,稳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

5. 加强水资源管理: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合理分配和利用水资源,减少过度开采和浪费,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

6. 强化农田水利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田排水条件,减少水涝和渍涝,提高土壤的透水性,减少水土流失。

7. 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大对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支持力度,提供政策激励和经济补偿,推动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开展。

8. 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公众对水土流失问题的认识和意识,增强相关从业人员的技术能力,推动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9. 加强跨区域合作和国际交流:加强跨区域合作和国际交流,借鉴和学习国内外治理水土流失的经验和做法,加强合作共享,共同应对水土流失问题。

10. 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加大对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监督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形成强大的震慑力,确保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通过以上建议,我们可以有效地治理水土流失问题,保护好宝贵的土地资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同时,这也需要各级政府、专家学者、农民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

只有形成合力,才能取得水土流失治理的良好效果。

水土流失的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措施

水土流失的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措施

水土流失的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措施作者:吕建康来源:《新农业》2021年第13期水土流失与生态修复是建设生态环境的关键,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是开展生态修复的基础,属于水土保持的工作范畴,提升生态系统的性能可推动实施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因此需采取合理的水土流失治理办法与生态修复措施来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现如今,我国专门为针对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而且还有针对性的进行专业型人才培养,最大限度的提升环境效益。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环境保护工作愈发的重视,环境保护部门正全方位的开展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修复,在深入贯彻治理与修复过程中,还充分尊重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对自然环境进行科学合理地开发,秉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最终构建和谐的生态环境。

现阶段,从全国的范围来看,在多方面因素作用下,有不少地区都发生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且水土流失面积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往往呈现千沟万壑的状态。

水土流失可以破坏耕地,土壤养分不断流失,影响到农作物的耕种效果,降低农民的收入,同时可能对粮食生产带来严重的影响,进而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当大雨降临时,因为土壤内部缺少足够的粘合力,抗侵蚀能力降低、地表植被覆盖率较低等原因,在雨水的冲刷下会出现大量水土流失的状况,容易出现洪涝灾害。

在干旱大风的气候条件下,树木少容易形成沙尘暴,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若是得不到科学有效的治理,则会造成生态环境受破坏的面积持续扩大,给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带来严重阻碍。

应针对不同的地区,因地制宜的开展工作,适当引进先进技术开展生态系统的修复,避免水土流失状况的继续恶化。

生态修复是以自然生态实际的经济规律为基础,依靠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资源情况,根据人为劳动及大自然本身的循环再生能力,加快植被的恢复速率,进而起到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的目的,实现大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处。

要想开展好生态系统修复工作,就需要充分了解区域基本生态信息,根据当地的气候和生态特征,合理配置土地、生物等自然资源,遵循基本的自然发展规律。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原则及具体措施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原则及具体措施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原则及具体措施摘要:由于生态系统具备自组织和自调控的功能,生态修复即是利用生态系统的功能或是人工调控能力的复合作用来恢复受损生态系统的健康。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作为生态修复的一种类型,主要是针对特定土壤侵蚀地区利用生态系统自身的组织和调控能力或是人工调控能力来对已受损的水土进行修复,使其恢复到相对健康的状态,从而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可持续良性循环。

关键词:水土流失;水土保持;生态修复1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原则1.1以生态学为主导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实施过程中,主要依托于生态学理论,依照生态学的规律及原则来处理,以及利用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处理,进一步对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解,全面对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进行掌握,了解物种的共生、互惠、竞争和对抗关系,以便于依靠自然之力来实现对水土流失的有效恢复。

1.2流域整体修复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主要是针对小流域综合治理中进行,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般以流域作为单位,从整体上保持生态修复的格局,即以流域作为一个单元来进行具体的规划设计,全面提升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加快推动治理水土流失的步伐。

1.3因地制宜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条件存在较大差别,因此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实施过程中要区别对待,因地制宜。

即要针对各地的实际情况,并与当地植被恢复特点有效结合,选择适宜的生态修复技术和方法,实现对水土的有效保护。

1.4经济可行性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实施过程中还要遵循经济可行性原则,即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要针对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来确定投入的资金比例,同时还要对水土保持修复手段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针对各地的具体条件来采用严格的封禁或是将封禁与利用有效结合,即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又能够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2水土保持生态的现状2.1修复措施认识不够由水土保持修复措施的具体要求可知,为了避免出现土地资源退化以及耕地面积减少的现象,要做好河道清理、洪涝灾害评估等工作。

水土流失的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措施

水土流失的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措施

水土流失的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措施发布时间:2021-04-16T14:10:29.897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1月2期作者:崔庆伟肖殿彬[导读] 目前,由于所处地理条件及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临夏州东乡县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崔庆伟1 肖殿彬2 1平邑县水利局,山东平邑 273300 2平邑县水土保持中心,山东平邑 273300摘要:目前,由于所处地理条件及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临夏州东乡县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情况较重,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应在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方面采取系列措施。

关键词:水土流失;生态修复;综合治理措施引言随着我国人口不断增长,经济也形成了同步性的提升,但是在区域性水资源保护方面却明显忽视。

国内很多地方水资源和水土环境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只有将水资源和水土保持工作进行全面结合,强化水土资源保护,才能够在生态文明建设下,推动我国经济健康发展。

多年来,我国在水土保持方面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水土保持的理念和技术等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在水土流失的预防和治理等方面缺乏有效措施。

只有在生态体系有效保护下,才可以最大程度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和调节能力,最终实现有效防控水土流失,实现生态健康发展。

1水土保持与生态环保关系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个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对于支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水土保持是对于水资源和土地资源进行保护,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都离不开这两种资源,它们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要素。

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污染往往是很难逆转的,并且对于区域生产和生活等都会产生明显的影响,阻碍区域性持续发展。

水土保持工作不仅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我国进行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要环节,对于我国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

2水土保持治理存在的问题(1)水土逐渐流失水土流失通常是由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两方面造成的,我国经济逐渐发展,公路、铁路、桥梁等经济建设崛起,实施工程难免会破坏生态环境,造成工业、化学垃圾污染生态环境,随之出现水土流失。

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

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

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1. 引言水土流失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开发、过度的农业活动和自然因素等多种因素导致的土地资源的损失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治理水土流失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包括土壤保持措施、生态修复措施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2. 土壤保持措施土壤保持是防止土壤侵蚀和减少水土流失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土壤保持措施:2.1 林地建设林地具有很强的保持土壤的能力,可以有效减少水土流失。

因此,加强林地的建设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之一。

•建立植被覆盖率高的森林,可以有效减少降雨对土壤的冲刷,保持土壤的稳定性。

•种植乔木和灌木,可以增加林地的固土作用,防止水土流失。

2.2 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是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手段。

通过科学地划定各类土地的功能区域,合理规划农田、林地和建设用地的布局和结构,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土地的破坏和水土流失。

2.3 建设防护林带和风道建设防护林带和风道也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有效方式。

•防护林带可以起到屏障作用,阻挡风沙和降雨的侵蚀。

同时,防护林带还可以修复退化土地,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

•风道的建设可以减弱风的速度,阻挡风沙的传播,保护土地不受风沙的侵蚀。

3. 生态修复措施生态修复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手段之一。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生态修复措施:3.1 河岸修复河岸修复是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环节。

通过加固河岸,种植浸根植物和护岸植被,可以减少土壤的侵蚀和水土流失。

3.2 湿地建设湿地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能力。

通过建设湿地,可以有效减少水流速度,防止水土流失。

湿地还可以净化水质,改善生态环境。

3.3 植被恢复植被恢复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在退化地区种植适应性强、根系发达的植物,可以帮助土壤保持,减少水土流失。

4. 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农业活动是导致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治理水土流失,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浅谈塔里木河流域干流生态恢复与治理

浅谈塔里木河流域干流生态恢复与治理

dB《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年第12期浅谈塔里木河流域干流生态恢复与治理克衣木•买卖提(塔里木河流域干流管理局新疆库尔勒841000)丿\摘要:虽然近年来塔里木河流域干流中游生态环境得以初步改善,但是在经济、社会、自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之下,塔里木河流域生态恢复与治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状态#对造成塔河流域干流生态恶化的原因进行梳理,对塔河流域生态修复目标及治理措施进行分析与论述,并指出,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修复是塔河干流生态恢复及治理的有效措施,具体包括退耕封育措施、加强林草生态建设、强化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管理、流域水量统一调度、兴建输水堤防及应急输水等$、关键词:塔里木河流域;干流;水土流失;生态恢复;治理引言生态系统退化必然伴随着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水土流失又反过来加剧了生态环境的退化,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的生态恢复是水土流失治理的有效途径叫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塔里木河也不断面临生态环境退化危机,塔河流域生态恢复是在当前技术水平下,基于流域生命运动的自然规律以及流域允许承载能力,调整人们开发利用塔里木河水土资源的行为方式,不断提升塔河可持续发展能力及自然状态,达到流域水资源永续利用的目的。

本文就塔里木河流域干流生态恢复与治理进行探讨#1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现状塔里木河流域具体在亚欧大陆腹地的的塔里木盆地,流域全年降水稀少、蒸发剧烈,水土资源十分匮乏#流域生态体系依河而生,并以灌溉农业生产为主,河流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载体'2][3]0近年来,人们对塔里木河流域绿洲面积不断拓展的做法在实现水土资源时空分布状态调整改变的同时,因缺乏统一规划、科学调度,而使流域下游原本的绿洲资源以及局部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使绿洲的屏障功能和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不断弱化,区域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不断加剧,塔河流域干流生态恢复与治理迫在眉睫#随着流域水资源开发及利用规模的持续增大,源流水量持续减少,目前仅存和田河、阿克苏河、开都河-孔雀河、叶尔羌河四条源流,年天然径流量均值为261X108,3,年际变化小,且汇入塔河干流的水量以2500x104m3的速度呈递减趋势,塔河干流径流量持续减少,如表1所示#表1塔河阿拉尔水文站年平均径流时间1950〜1960〜19/0〜1980〜1990〜多年19591969197919891999平均径流量均值(108m3)50.451.9845.1244.3743.0146.982塔里木河流域干流生态恢复的目标塔里木河位于极端干旱的内陆区域,自然绿洲与人工绿洲仅占流域总面积的25%,原本脆弱的生态系统还要不断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为加强塔河流域生态修复,必须不断强化水资源总量监控、既有河道的生态修复、自然绿洲科学规划与动态维护、流域水携砂排盐及自净能力,也应作为流域治理开发于管理长期奋斗的终极目标45(#2.1河道、绿洲不萎缩塔河干流输水至台特玛湖尾闾湖,通过对输水资源的充分利用,不断完善干流河道人工绿洲建设,为干旱区域提供生存和发展的水资源条件,尽快恢复干流中上游植被,改善下游生态环境嘔2.2水量不减少,污染不超标塔河干流本身不产流,由源流输送一定水量,这也为流域生态环境维护提供了基本条件,近年来,源流向干流输水量以及干流向下游的输水量均持续减少,必须增加源流输水以维持河道两岸生态及尾闾湖湿地叫源流向干流输水水质必须达到水功能区划和国家河道水质标准#3塔里木河干流生态恢复与治理措施3.1退耕封育保护工程针对近年来塔河流域干流灌溉面积持续增加的情况,流域管理当局严格按照《水土保持法》,采取积极有效I施打击毁林开荒等行为。

浅谈葫芦岛市水土保持的防洪减灾作用

浅谈葫芦岛市水土保持的防洪减灾作用

浅谈葫芦岛市水土保持的防洪减灾作用摘要:葫芦岛市是辽西部丘陵地区,随着环境的恶化,洪涝灾害出现的机率上升,洪灾的启示和灾后的反思,提高了全社会的水土保持意识。

市政府把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建设项目列入重点水利工程,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条件,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体系起到了巨大的减灾作用。

关键词:水土保持防洪引言葫芦岛市造成洪劳灾害的原因是什么呢?怎样才能有效地防御洪涝灾害呢?经过调查分析,暴雨成灾的主要原因是河道淤积严重,而河道淤积的主要原因是水土流失严重,水土保持在防洪减灾中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1 水土保持作用更加突显严重的水土流失,致使生态环境恶劣,浇灌灾害频繁,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损失。

多年来,虽然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采取了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缓解了部分洪涝灾害,但忽视了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仍有许多大的灾害发生。

水土保持在防洪减灾中的作用显得更加重要。

1.1 水土保持在防洪中的重要性水土保持与防洪关系密不可分,水保工程是防洪的根本措施,而防洪工程措施是疏通洪水的关键性措施,却永远代替不了水土保持。

1.2 水土保持是防洪体系重要组成部分葫芦岛市地处低山丘陵区,属大陆性气候,洪涝旱频繁。

据气象资料1957年记载,旱灾接近2年一遇、洪灾约5年一遇。

忽视水土保持的作用,把水土保持排斥在防洪体系建设之外的观点是错误的。

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称为点工程;整个流域水土保持综合防洪体系,称为面工程。

只有点线面相结合,防洪体系建设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据资料可查,六股河流域有记载的大洪水发生11次,1930年发生历史特大洪水,洪水流量9020m3/s,死亡714人,灾民5.8万人。

在1998年“7·24”洪水中,平均降雨198.6mm,最大降雨254mm,相当30年一遇。

但由于水土保持工程和防洪工程的作用,直接经济损失降到了6197.6万元,且没有伤亡人员,确保了河道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达 3 6×1 m2占全 国 总 面积 的 3 我 调控 的 内在 规 律 性 , 个 自然 生 态 量 40 5 0k , 7 一 0 mm左 右 的丘 陵 山 区封 山育林
%,而 且每 年 还 在 以 1 0 m 的速 系 统通 过 自 组 织 和 自我 调控 , 够 育草 , 0 0 2 0 k 我 能 既可保证按照植物的地带性分 又可 加 快植 被 度递增 。水土 流失使 我 国每年 流失土 自身 抵 抗 一 定 的 外 界 干 扰 而 达 到 自 布 规 律进 行 植被 重 建 ,
塔 经 源危 机 以及气 候 变 异 、 牧 业 生产 条 措施 ” 农 。水利部原部长汪恕诚多次强 控 制 ; 里 木 河 下 游 地 区 , 过 人 工 件 恶化 和各种 自然 灾害频 繁发 生 。 2 生态 系统 的 自我修 复功能 调 ,要 树 立 人 与 自然 和 谐 共 处 的思 放 水 、 下 水 位 回 升后 , 被 大 量 生 地 植 绿 江 想, 依靠大 自然 的力量 , 充分发挥生 长 , 洲 面 积 明显 扩 展 ; 西 贡 水 流
沙漠 化 、 水土流失 、 湿地萎缩 以及 由 大 的问 题是 植 被恢 复 问题 , 面 积植 增 加 ( 括 植物 、 大 包 鸟类 、 昆虫 )形成 良 , 水土流失得到基本 此引发的水资源 、 森林资源等 自 资 被恢 复要靠退耕 、 然 禁牧 、 飞播造林 等 好生态演替趋势 ,

生态建设 ・
【 文章编号 】 05 40(00 0 —04 2 1 — 7721 )5 1 —0 0
生态修复是加快水土流失治理的有效途径
徐 少 华
( 山西省水 土保持 生 态环境 建设 中心 , 山西 太原 0 00 ) 302
【 要】随着我 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 , 摘 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加大。 介绍 了生态环境现状 、 生态系统的 自我
壤 5 亿 t并带走大量氮 、 、 0 , 磷 钾元素 , 然的适应和 自 控制。但在人为过度干 恢 复再造 速度 。这是 对 自然生态 规律
使土地 贫瘠 化现象 愈加 严重 。再 加上 扰 和其 他 因素 的压 力 下 , 大量 的 生态 认识 的升 华 , 按 照 自然生 态规 律 和 是 我 国人 多耕 地少 , 地 后备 资 源相 对 系统 处 于不 良状态 , 载 着超 负 荷 的 经济规律办事 , 经济建 设 、 土 承 把 社会发 匮乏 , 年 的 净 增人 口数 大 , 耕 地 人 口和 环 境负 担 ,导致水 源枯 竭 、 每 而 水 展 、 生态环境保护 、 资源开发利用 、 培 却 以每年 数 百万 亩 的 速度 锐 减 , 地 土流失和荒漠化加剧 、沙尘暴肆虐, 育 生态 产 业 、 高 生 产水 平 和生 活 质 人 提 矛盾 越来 越 突 出 , 土 流失 则 加速 了 水 生态 系统 和谐遭 到 了破 坏 。人类 要摆 量有 机结 合起 来 的重大举 措 。 本 来 就十 分珍 贵 的土地 资 源 的丧 失 。 脱 这种 困境 , 必须 从 根本 上 改 变人 与 近 年来 ,全 国各地 实行 的封 山育
修 复功能, 论述 了只有修复 生态才能加快水土流失治理 , 出了生态修复的思路与; 治理 ; 途径 【 中图分类号 】 ¥5 . 745 【 文献标识码 】 C
1我国 生态环境 现状
体 系统 , 处于和谐 、 高效和健康 的状 科技水平而言,单靠人工的力量 , 速
近 2 年 的封 禁 , O 纸坊 沟流域 的植 被覆
原 全 国政 协 副 主 席 钱 正 英 在 考 盖 度 大 幅度 增 加 ,生 物 多样 性恢 复 ,
“ 物 环境 破坏 集 中表 现在 林 地破 坏 、 地 察 黄 河 中游 时 指 出 : 生 态建 设 中 最 黄 土 高原 濒 危 植物 也 出现 , 种数 量 土
15 9 0年 以来 , 国因水 土流 失 而毁 掉 自然 的关 系 , 我 必须 对 生 态 系统进 行 科 林 、 山 禁牧 、 立 自然 保 护 区 、 封 建 围栏
的耕 地 达 2 0 14 m ,平 均 每年 损 学管理 , 7 0 x h 为生 态系统 健康服 务 , 把经 轮 牧等 措施 ,已经在 增 加地 表 植 被 , 失约 4 . 5×14 m 土地 , 0h 这还 不 包 括 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统一 , 建立持 控 制水 土 流 失 方 面 起 到 了意 想 不 到 远高 于这 个数 字 的土地贫 瘠化 。生 态 续 发展 的生 态 系统 , 充分 发 挥 生态 系 的良好效果 。例如 , 中国科学 院、 水利 环境 一 旦 遭到 破 坏 ,生 态平 衡 失调 , 统的 自然维护功能 , 借助大 自然 自身 部 水 土保 持研 究 所 设 立 在 黄 土 高 原 其恢 复 是非 常 艰难 的 , 主要 表 现 在恢 的力 量对 退化 的生态 系统 进行 修复 。 复 时 间 长 、 金 投 入 大 , 且 有 些 破 3修 复生态 能够 加快 水土流 失治 理 资 而 坏是 不可人 为逆 转 的。 目前全球 生 态 典 型 流失 区 的安 塞生 态 试验 站 , 过 经
我 国是 世 界 上 水 土 流 失 最 为 严 态 , 有较 高 的 物种 多 样性 和 群 体稳 度太 慢 , 以满 足 国 民经 济 和社 会 发 具 难
重 的 国家 之一 , 乎所 有 的 大 流域 都 定 性 , 有较 高 的 生 产 力 , 满 足 人 展 对 水 土保 持 和 生 态 环 境 建 设 的要 几 具 能 存 在着严 重 的水土 流失 。据 全 国第 二 类 物 质 的需求 , 同时 能 给人 类 提供 优 求 。而 依靠 大 自然 的力 量 , 分 发挥 充 次水 土 流 失遥 感 调查 , 土流 失 面积 良的生 存 环境 ; 具 有 自我 组织 和 自 生 态 系统 的 自我修 复 功 能 , 年 降水 水 对 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