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自考习题-整理-单选+多选--学生用
GIS设计自考复习题

GIS设计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GIS设计:GIS设计就是在GIS开发的整体过程中,遵循一般软件工程的原理和方法,结合GIS开发的特点、特殊规律和要求,对GIS软件从系统定义、系统总体设计、系统详细设计、空间数据库和地理模型库设计、GIS实施、GIS软件测试与评价、直到GIS维护的各个阶段进行工程化规范的方法体系。
2.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的基本思想是将系统开发看作工程项目,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工作,它认为虽然各种业务信息系统处理的具体内容不同,但所有系统开发过程都可以划分为六个主要阶段:系统开发准备、调查研究及可行性研究、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维护和评价。
3.维护副作用:因修改软件而造成的错误或其他不希望出现的情况称为维护副作用,有编码副作用、数据副作用和文档副作用三种。
4.数据传输加密:为确保数据的安全可靠,必须保障在传输过程中数据内容不被透露、避免信息量被分析(破析)、检测出数据流的修改等,称为数据传输加密。
5.数据质量P156.GIS数据流模型P467.数据字典数据字典是关于数据信息的集合。
它是数据流图中所有要素严格定义的场所,这些要素包括数据流、数据流的组成、文件、加工小说明及其它应进入字典的一切数据,其中,每个要素对应数据字典中的一个条目。
8.用例的粒度P539.完全因子分解系统:P7610.互操作接口设计P7811.地理模型P14312.模块:一个软件系统通常由很多模块组成,函数和子程序都可称为模块,它是程序语句按逻辑关系建立起来的组合体。
二、单选题1、结构化程序设计概念最早由E.W.Dijkstra于()年提出A. 1963年B. 1965年C. 1962年D. 1967年2、在程序流程图常用符号中菱形表示()A. 程序起止B. 控制流C. 处理步骤D.逻辑判断3、E-R图中椭圆表示()A. 实体B. 属性C. 关系D. 联系4、GIS设计以()为驱动A. 空间数据B. 业务数据C. 属性数据D. 功能数据5、GIS系统工程学中的三维结构包含时间维、知识维和()A. 方法维B. 理论维C. 逻辑维D. 工程学6、地理信息系统科学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理论地理信息科学、技术地理信息科学和()A. 应用地理信息科学B. 空间地理信息科学C. 虚拟地理信息科学D. 基础地理信息科学7、在用例图中,参与者之间主要是()关系A. 继承B. 包含C. 扩展D. 泛化8、OMT采用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和()等来描述一个系统A. 静态模型B. 功能模型C. 混合模型D. 结构模型9、对象模型用()来表示A. 对象图B. 类图C. 序列图D. 活动图10、动态模型用()图来表示A. 动态图B. 活动图C. 数据流图D. 状态图11、原型从本质上可分为两种类型:丢弃型原型和()A. 进化型原型B. 进取型原型C. 渐进型原型D. 试验型原型12、在用例图中,用例和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是()A. 包含关系B. 泛化关系C. 关联关系D. 扩展关系13、在一定条件下,把新的行为加入到已有的用例中,获得新用例称为()用例A. 扩展B. 包含C. 关联D. 泛化14、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采用()来组织和构造系统总体设计过程A. 类图B. 结构图C. 用例图D. 层次图15、用于建立系统与其参与者之间交互的模型称为()C. 边界类D. 控制类16、在GIS用户界面的开发中,一般采用()方法A. 原型化B. 瀑布型C. 结构化D. 面向对象型17、在序列图中,表示对象的过程处于激活状态时,生命线是()A. 虚线B. 带箭头的虚线C. 双道线D. 垂直的虚线18、基于空间关系的检索,称为()A. 开窗检索B. 分层检索C. 条件检索D. 空间检索19、用一系列状态所对应的地图来反映地理现象的时空演化过程,称为()A. 连续快照模型B. 时空合成模型C. 底图修改模型D. 混合模型20、GIS软件评价不包含下列哪项内容?A. 技术评价B. 功能评价C. 社会评价D. 经济评价21、在系统运行过程中,针对软件无法满足新的软硬件环境进行的维护叫做()A. 适应性维护B. 改正型维护C. 预防型维护D. 完善性维护1-5 BDBAC 6-10ADBAD11-15ACAAC 16-21ACDABA22、软件生命周期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阶段是()A. 软件总体设计阶段B. 软件维护阶段C. 软件详细设计阶段D. 软件实施阶段23、在系统开发时隐藏的错误,可能会在系统运行的某个特定的环境下出现,针对这种错误的维护叫做()维护。
GIS地理信息系统练习题

1. 简述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2. 简述栅格数据的数据取值方法。
3. 简述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分析方法。
4. GIS有哪些应用功能?5. 矢量数据的获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6. 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有哪些?7. 栅格数据的获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8. 简述基于栅格结构的空间变换的三种方式。
9. 简述GIS空间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10. 数据质量应从哪几方面分析?11. 简述DEM的主要表示模型。
12. 简述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特征。
13. 简述GIS与MIS(管理信息系统)的区别与联系。
14. 简述栅格格式向矢量格式转换通常包括的步骤。
15. 简述GIS数据库的特点。
16. 数据质量控制常见方法有哪些?17. 简述地图在GIS中的作用18. 简述地理信息系统主要软硬件的组成。
19. 简述由矢量数据向栅格数据的转换的方法。
20. 简述DEM的表示方法。
21. 简述空间元数据的概念及其作用。
22. 简述缓冲区分析的原理。
23. 简述地理信息系统设计评价的主要内容。
24. 矢量结构有哪些特点?25. 简述建立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的意义。
26. 简述空间数据模型的类型。
27. 简述DEM数据采集方法。
28. 简述缓冲区分析的方法和过程。
29. 简述空间数据元数据的获取方法。
30. 简述GIS与CAD的区别与联系。
31. 简述E-R模型向关系模型的转换方法。
32. 什么是地图投影?GIS中为什么要考虑地图投影?33. 简述WebGIS的应用。
34. 一个标准的MapInfo表由哪几个文件组成?分别说明它们的作用。
35. 简述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
36. 空间数据库与一般数据库相比,有哪些特点?37. 什么是决策?决策过程一般分哪几步?38. 简述地理信息系统设计的步骤。
39. 空间坐标的转换方式和方法。
40. 试论述地理信息标准化的内容。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1. GIS脱胎于。
GIS技术的兴起,又使地理学向精密科学迈进。
第一学期GIS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系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密封线内不答题xx 信息工程学院考试试卷20xx —20xx 学年第一学期一、选择(每题2分 共30分)下列各题 A 、B 、C 、D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填入对应括号内。
1、世界上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是: ( B )A. 中国数字城市B. 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C. 日本地理信息系统D. 美国地理信息系统 2、“二值化”是处理何种数据的一个技术步骤( A )A .扫描数据B .矢量数据C .关系数据D .属性数据3、3S 技术指的是: ( B ) A .GIS 、RS 、DSSB .GIS 、RS 、GPSC .MIS 、OS 、DSSD .精细农业、数字地球、空间信息4、缓冲区分析是是地理信息系统重要的和基本的空间操作功能之一,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D )A. 可以实现城市的噪音污染源所影响的一定空间范围分析B. 可以实现交通线两侧所划定的绿化带分析C. 可以实现公共设施(商场,邮局,银行,医院,车站,学校等)的服务范围分析D. 可以实现最佳路径分析5、以下分析方法中不属于空间统计分类分析的是(A)A.地形分析B. 主成分分析C. 系统聚类分析D. 判别分析6、遥感数据是GIS的重要数据源,遥感数据含有丰富的资源与环境信息,下列对遥感数据描述不正确的是(A)A.遥感数据是大面积的、动态的、近实时的矢量数据B.遥感数据是GIS数据更新的重要来源C.遥感数据是大面积、综合的信息D.遥感数据获取速度快7、栅格数据表示地物的精度取决于:(A)A.栅格尺寸的大小B.编码方法C.地物的大小D.数字化方法8、栅格结构是最简单最直接的空间数据结构,在栅格结构中,点用(A)A.一个栅格单元表示B.一组相邻栅格单元表示C.用记有区域属性的相邻栅格单元的集合表示,每个栅格单元可有多于两个的相邻单元同属一个区域D.整个栅格单元具有相同的属性表示9、某选址项目中,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距离公路2000米以内;2)距离湖泊1000米以外;3)地块面积大于500平方公里。
GIS考试试题汇编

GIS考试试题汇编一、简答题1. 什么是GIS?2. GIS的基本组成部分有哪些?3. 请简要描述地理数据模型的概念。
4. 请解释GIS中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是如何相互关联的。
5. 请简述GIS的应用领域。
二、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不属于GIS的基本功能?- A. 数据采集- B. 数据存储- C. 数据分析- D. 数据销毁2. GIS最常用的数据类型是:- A. 栅格数据- B. 矢量数据- C. 属性数据- D. 拓扑数据3. 下列哪个软件不属于常见的GIS软件?- A. ArcGIS- B. QGIS- C. AutoCAD- D. MapInfo4. 属性查询是GIS中常用的操作之一,下列哪个查询条件是错误的?- A. 属性值等于某个特定值- B. 属性值大于某个特定值- C. 属性值不等于某个特定值- D. 属性值包含某个特定字符5. 下列哪个不是GIS数据采集的常用方法?- A. GPS定位- B. 遥感影像解译- C. 人工绘制- D. 数据挖掘三、解答题1. 请简要描述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2. 简述GIS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并举例说明。
3. 请解释GIS数据质量评估的概念,并列举几种常见的数据质量问题。
四、案例分析请以某个实际案例为基础,结合GIS理论知识,进行案例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1. 该案例中使用了哪些GIS数据类型?2. 通过GIS分析,该案例得出了哪些结论?3. 你认为该案例中还可以使用哪些其他的GIS功能来进一步分析和解决问题?以上是GIS考试试题汇编,祝您顺利通过考试!。
gis一级考试多选题题库答案

gis一级考试多选题题库答案GIS一级考试多选题题库答案1. 在GIS中,以下哪些数据类型可以被用来表示空间数据?A. 矢量数据B. 栅格数据C. 点数据D. 线数据答案:A, B2. GIS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哪些?A. 数据输入B. 数据存储C. 数据查询D. 数据分析答案:A, B, C, D3. 下列哪些软件可以用于GIS数据的分析和处理?A. ArcGISB. QGISC. AutoCADD. Google Earth答案:A, B4. 在GIS中,空间数据的精度可以分为哪几个级别?A. 位置精度B. 属性精度C. 时间精度D. 逻辑精度答案:A, B, C5. GIS在城市规划中可以应用在哪些方面?A. 土地利用规划B. 交通规划C. 环境监测D. 灾害管理答案:A, B, C, D6.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GIS数据的质量?A. 数据来源B. 数据处理方法C. 数据更新频率D. 数据存储介质答案:A, B, C7. GIS中的空间分析方法包括哪些?A. 缓冲区分析B. 叠加分析C. 网络分析D. 空间插值答案:A, B, C, D8. 在GIS中,地图投影的目的是什么?A. 减少地球曲率对地图的影响B. 保持地图的比例尺C. 便于地图的阅读和使用D. 提高地图的美观性答案:A, C9. GIS数据采集的方法包括哪些?A. 遥感技术B. 全球定位系统C. 地理信息系统D. 地面调查答案:A, B, D10. 在GIS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地图的可视化效果?A. 颜色的使用B. 图例的设计C. 符号的选择D. 地图的比例尺答案:A, B, C, D。
最新最全面GIS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单选题目:(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每一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编号涂写到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
1、关于软件描述中,错误的是:(c)A、软件比应用软件更贴近硬件B、由程序代码与相关文档组成C、软件都是自由软件D、软件是应用软件2、于Windows Server基本特征的描述中,正确的是(B)A、indows2000开始与IE集成,并摆脱了DOSB、indows 2003依据.NET架构对NT技术做了实质的改进C、indows2003 R2可靠性提高,安全性尚显不足D、indows2008重点加强安交全性,其他特征与前面版本类似3、于服务器操作系统的描述中,错误的是(D)A、多用户、多任务的系统B、常采用多线程的处理方式C、程比进程需要的系统开销小D、程管理比进程管理复杂4、于软件的描述中,错误的是(D)A、件由程序与相关文档组成B、统软件基于硬件运行C、hotoshop属于商业软件D、软Office属于共享软件5、TCP/IP参考模型中,实现进程之间端到端通信的是(B)A、联层B、输层C、示层D、理层6、aaS是( A )的简称?A、软件即服务B、平台即服务C、基础设施即服务D、硬件即服务7、当今互联网发展的主题是( B )?A、局域网B、移动互联网C、大数据D、云计算8、关于软件需求,下面的哪个概念是错误的( D )?A、软件需求区分为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
B、软件需求首先要满足的是客户对系统的期望值。
C、软件需求是有层次的,从客户需求、到业务流程需求、到系统功能需求到系统操作需求。
D、软件需求完全由开发团队提供,与客户没有关系。
9、内存虚拟化是指( B )通过维护物理内存和虚拟化内存的映射关系,为虚拟机分配物理机的内存?A、VMQB、VMMC、VMPD、VMS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632号令,关于《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中对“计算机程序”的含义描述错误的是( D )?A、为了得到某种结果而可以由计算机等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装置执行的代码化指令序列B、可以被自动转换成代码化指令序列的符号化指令序列C、符号化语句序列D、同一计算机程序的源程序和目标程序为不同作品11、以下关于云计算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D )?A、私有云是将云基础设施与软硬件资源创建在防火墙内,以供机构或企业内各部门共享数据中心内的资源。
GIS(地理信息系统)试题及答案

GIS(地理信息系统)试题及答案GIS测验2选择题1.地理信息系统形成于20世纪: ( )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2.我国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自20世纪( )起步。
A. 60年代初 B. 70年代初 C. 80年代初 D. 90年代初3.世界上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产生于:( ) A. 中国 B. 加拿大 C. 美国 D. 澳大利亚4.空间集合分析主要完成:( ) A. 逻辑运算 B. 缓冲区分析 C. 地形分析 D. 叠置分析5.建立空间要素之间的拓扑关系属于( )功能。
A. 空间分析 B. 图形分析 C. 空间查询 D. 地图整饰6. 在GIS中,非空间数据又称为( )。
A. 属性数据 B. 几何数据 C. 关系数据 D. 统计数据7.哪个是中国的? ( ) A. ARCGIS B. SICAD C. MAPINFO D. MAPGIS8.树最适合用来表示( ): A. 有序数据元素 B. 无序数据元素 C. 元素之间具有分支层次关系的数据 D. 元素之间相关联的数据9.计算最短路径的经典算法是( )。
A. Buffer B. Morton C. Voronoi D. Dijkstra 10. 哪个是空间数据的插值方法?( ) A.Kriging B.Dijkstra C.Buffer D.Morton11. 以下设备中不属于GIS数据输入设备的是( )。
A. 扫描仪 B. 绘图仪 C. 数字化仪 D. 键盘 12.下列属于GIS输入设备的是: ( ) A.主机 B.绘图机 C.扫描仪 D.显示器 13.获取栅格数据的方法有: ( ) A.手扶跟踪数字化法 B.屏幕鼠标跟踪数字化法C.扫描数字化法 D.人工读取坐标法 14.下列能进行地图数字化的设备是: ( ) A.打印机 B.手扶跟踪数字化仪 C.主机 D.硬盘15.“二值化”是处理何种数据的一个技术步骤:( ) A. 扫描数据 B.矢量数据 C.关系数据 D.属性数据16.湖泊和河流周围保护区的定界可采用:( ) A.空间聚类 B.统计分析 C.叠合分析D.缓冲区分析 17.栅格结构与矢量结构相比较:() A.数据结构复杂,冗余度小 B.数据结构复杂,冗余度大 C.数据结构简单,冗余度小 D.数据结构简单,冗余度大 18.对同一幅地图而言,矢量结构与栅格结构相比:( ) A.图形精度高 B.图形精度低 C.图形精度相当 D.无法比较 19.地理信息区别于其他信息的显著标志是:() A.属于属性信息 B.属于共享信息 C.属于社会经济信息 D.属于空间信息 20.GIS区别于其它信息系统的一个显著标志是:() A.空间分析 B.计量分析 C.属性分析 D.统计分析21.对一幅地图而言,要保持同样的精度,栅格数据量要比矢量数据量( ) A.大 B.小 C.相当 D.无法比较 22.在栅格数据获取过程中,为减少信息损失提高精度可采取的方法是:( ) A.增大栅格单元面积 B.缩小栅格单元面积 C.改变栅格形状 D.减少栅格总数23.“3S”技术指的是: ( ) A.GIS、RS、GPS B.GIS、DSS、GPS C.GIS、GPS、OS D.GIS、DSS、RS 24.矢量结构的特点是:( ) A .定位明显、属性隐含 B.定位明显、属性明显 C.定位隐含、属性明显 D.定位隐含、属性隐含 25.在GIS中组织属性数据,应用较多的数据库模型是: () A.关系模型 B.层次模型 C.网状模型 D.混合模型25.在GIS中组织属性数据,应用较多的数据库模型是: () A.关系模型 B.层次模型C.网状模型D.混合模型26.“二值化”是处理何种数据的一个技术步骤:( ) A. 矢量数据 B.扫描数据 C.关系数据 D.属性数据 27.有一点实体其矢量坐标为P(9.5,15.6),若网格的宽与高都是2,则P 点栅格化的行列坐标为: ( ) A. P(5,8) B.P(8,5) C. P(4,7) D. P(7,4) 28.在数据采集与数据应用之间存在的一个中间环节是: ( ) A. 数据编辑 B.数据压缩 C.数据变换 D.数据处理 29.对于离散空间最佳的内插方法是: ( ) A.整体内插法 B.局部内插法 C.移动拟合法 D.邻近元法 30.下列给出的方法中,哪项适合生成DEM:( ) A.等高线数字化法 B.多边形环路法 C.四叉树法 D.拓扑结构编码法31.把GIS分为专题地理信息系统、区域地理信息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工具是按:( )A. 数据容量B.用户类型C.内容D.用途 32.描述地理实体本身位置、形状和大小等的数据为:( ) A. 属性数据 B.几何数据 C.关系数据 D.统计数据 33.从历史发展看,GIS脱胎于:( ) A. 地图学 B.地理学 C.计算机科学 D.测量学 34.地理数据一般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 ) A.空间特征、属性特征和时间特征 B.空间特征、地理特征和时间特征 C. 地理特征、属性特征和时间特征 D.空间特征、属性特征和拓扑特征 35.存在于空间图形的同类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是:( ) A. 拓扑邻接 B.拓扑关联 C.拓扑包含 D.以上三者 36.通过记录坐标的方式表示点、线、面地理实体的数据结构是:( ) A. 矢量结构 B.栅格结构 C.拓扑结构 D. 多边形结构1.地理信息系统形成于20世纪: (B )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2.我国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自20世纪(C)起步。
GIS复习题(打印版)

GIS复习题单项选择题:1.地理信息系统形成于20世纪: (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2.地理信息区别与其他信息的显著标志是()A.属于属性信息 B.属于共享信息C.属于社会经济信息 D.属于空间信息3.“3S”技术指的是:()A.GIS、RS、GPS B.GIS、DSS、GPSC.GIS、GPS、OS D.GIS、DSS、RS4.获取栅格数据的方法有:()A.手扶跟踪数字化法 B.屏幕鼠标跟踪数字化法C.扫描数字化法 D.人工读取坐标法5.下列栅格结构编码方法中,具有可变分辨率和区域性质的是()A.直接栅格编码 B.链码C.游程编码 D.四叉树编码6.在GIS中组织属性数据,应用较多的数据库模型是:()A.关系模型 B.层次模型C.网状模型 D.混合模型7.下列属于GIS输入设备的是:()A.主机 B.绘图机 C.扫描仪 D.显示器8.世界上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是:()A.美国地理信息系统B.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C.日本地理信息系统D.奥地利地理信息系统9.在GIS数据中,把非空间数据称为:()A. 几何数据B.关系数据C.属性数据D.统计数据10.地理数据一般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是:()A.空间特征、属性特征和时间特征B.空间特征、地理特征和时间特征B. 地理特征、属性特征和时间特征 D.空间特征、属性特征和拓扑特征11.通过记录坐标的方式表示点、线、面地理实体的数据结构是:()A. 矢量结构B.栅格结构C.拓扑结构D. 多边形结构12.在栅格数据获取过程中,为减少信息损失提高精度可采取的方法是:()A.增大栅格单元面积B.缩小栅格单元面积C.改变栅格形状D.减少栅格总数13.对同一幅地图而言,矢量结构与栅格结构相比:()A.图形精度高B.图形精度低C.图形精度相当D.无法比较14.对于估算长度、转折方向的凹凸度方便的编码方法是:()A.游程编码B.块码C.四叉树编码D.链15.在记录之间没有明确的主从关系,任何一个记录可与任意其它多个记录建立联系的数据库模型是:()A.关系模型B.层次模型C.网状模型D.以上三者16.GIS区别于其它信息系统的一个显著标志是:()A.空间分析B.计量分析C.属性分析D.统计分析17.GIS所包含的数据均与:()A.地理空间位置相联系B.非空间属性相联系C.地理事物的质量特征相联系D.地理事物的类别相联系18.GIS与机助制图的差异在于:()A.是地理信息的载体B.具有存储地理信息的功能C.具有显示地理信息的功能D.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19.有关信息的论述错误的是:()A.信息具有传输性B.信息具有共享性C.信息具有适用性D.信息具有主观性20.存在于空间图形的不同类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属于:()A.拓扑邻接B.拓扑包含C.拓扑关联D.以上都不是21.下列既是获取矢量数据的方法,又是获取栅格数据的方法是:()A.手扶跟踪数字化法B.扫描仪法C.数据结构转换法D.分类影象输入法22.栅格结构与矢量结构相比较:()A.数据结构复杂,冗余度小B.数据结构复杂,冗余度大C.数据结构简单,冗余度小D.数据结构简单,冗余度大23.对于游程编码而言,图形复杂程度与压缩比的关系为:()A.图形越简单,压缩比越高B.图形越简单,压缩比越低C.图形越复杂,压缩比越高D.二者之间无关24、解决道路拓宽中拆迁指标的计算问题,可应用的空间分析方法是:()A.缓冲区分析B.包含分析C.网络分析D.最短路径分析25.下列有关数据的叙述正确的是:()A.信息是数据的表达,数据是信息的内涵B.数据是信息的表达,信息是数据的内涵C.数据不随载荷它的物理设备的形式而改变D.地图符号不是数据26.GIS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A.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地理数据和用户B.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地理数据和分析程序C.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地理数据和绘图机D.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网络和用户27.GIS进入推广应用阶段是20世纪:()A.60年代B.70年代C.80年代D.90年代28.矢量数据量与表示地物精度之间的关系是:()A.数据量越大,精度越高B.数据量越小,精度越高C.数据量越大,精度越低D.以上三者都有可能29.GIS的主要工作方式是:()A.批处理方式B.人机对话的交互方式C.模拟方式D.增量方式30.在GIS中,明确定义空间结构关系的数学方法称为:()A.邻接关系 B.关联关系 C.包含关系 D.拓扑关系名词解释1、缓冲区分析:是研究根据数据库的点,线,面实体,自动建立其周围一定宽度范围内的缓冲区多边形实体,从而实现空间数据在水平方向得以扩展的信息分析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选题第一章绪论1、地理信息系统形成于20世纪_____?A.50年代B.60年代C.70年代D.80年代2、地理信息区别与其他信息的显著标志是____?A.属于属性信息B.属于共享信息C.属于社会经济信息D.属于空间信息3、“3S”技术指的是____?A.GIS、RS、GPSB.GIS、DSS、GPSC.GIS、GPS、OSD.GIS、DSS、RS4、下列属于GIS输入设备的是____?A.主机B.绘图机C.扫描仪D.显示器5、把GIS分为专题地理信息系统、区域地理信息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工具是按____?A.数据容量B.用户类型C.内容D.用途6、从历史发展看,GIS脱胎于____?A.地图学B.地理学C.计算机科学D.测量学7、世界上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是____?A.美国地理信息系统B.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C.日本地理信息系统D.奥地利地理信息系统8、有关地理系统的论述错误的是____?A.地理系统是一个多层次的巨系统B.地理系统是地理信息系统的科学依据C.地理系统就是统一地图学D.地理系统是以哲学思维和高度现代化的技术为支撑的科学体系9、GIS进入推广应用阶段是20世纪____?A.60年代B.70年代C.80年代D.90年代10、GIS的主要工作方式是____?A.批处理方式B.人机对话的交互方式C.模拟方式D.增量方式11、GIS与机助制图的差异在于____?A.是地理信息的载体B.具有存储地理信息的功能C.具有显示地理信息的功能D.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12、有关信息的论述错误的是____?A.信息具有传输性B.信息具有共享性C.信息具有适用性D.信息具有主观性13、下列哪些属于GIS产品的输出设备____?A.键盘B.硬盘C.主机D.显示器14、下列GIS软件中哪一个不是ESRI公司的产品____?A.ArcViewB.ArcSEDC.MapXtremeD.MapObject15、地理信息区别与其他信息的显著标志是____?A.属于属性信息B.属于共享信息C.属于社会经济信息D.属于空间信息16、以下不属于GIS输出设备的是____?A.绘图仪B.打印机C.图形显示终端D.图形数字化仪第二章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构1、对一幅地图而言,要保持同样的精度,栅格数据量要比矢量数据量____?A.大B.小C.相当D.无法比较2、有一点实体其矢量坐标为P(9.5,15.6),若网格的宽与高都是2,则P点栅格化的行列坐标为____?A.P(5,8)B.P(8,5)C.P(4,7)D.P(7,4)3、获取栅格数据的方法有____?A.手扶跟踪数字化法B.屏幕鼠标跟踪数字化法C.扫描数字化法D.人工读取坐标法4、矢量结构的特点是____?A.定位明显、属性隐含B.定位明显、属性明显C.定位隐含、属性明显D.定位隐含、属性隐含5、下列栅格结构编码方法中,具有可变分辨率和区域性质的是____?A.直接栅格编码B.链码C.游程编码D.四叉树编码6、用数字化仪数字化一条折线,合适的操作方式为____?A.点方式B.开关流方式C.连续流方式D.增量方式7、描述地理实体本身位置、形状和大小等的数据为____?A.属性数据B.几何数据C.关系数据D.统计数据8、在GIS数据中,把非空间数据称为____?A.几何数据B.关系数据C.属性数据D.统计数据9、地理数据一般具有三个基本特征是____?A.空间特征、属性特征和时间特征B.空间特征、地理特征和时间特征C.地理特征、属性特征和时间特征D.空间特征、属性特征和拓扑特征10、存在于空间图形的同类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是____?A.拓扑邻接B.拓扑关联C.拓扑包含D.以上三者11、通过记录坐标的方式表示点、线、面地理实体的数据结构是____?A.矢量结构B.栅格结构C.拓扑结构D.多边形结构12、在栅格数据获取过程中,为减少信息损失提高精度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A.增大栅格单元面积B.缩小栅格单元面积C.改变栅格形状D.减少栅格总数13、对同一幅地图而言,矢量结构与栅格结构相比____?A.图形精度高B.图形精度低C.图形精度相当D.无法比较14、下列能进行地图数字化的设备是____?A.打印机B.手扶跟踪数字化仪C.主机D.硬盘15、GIS所包含的数据均与____?A.地理空间位置相联系B.非空间属性相联系C.地理事物的质量特征相联系D.地理事物的类别相联系16、存在于空间图形的不同类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属于____?A.拓扑邻接B.拓扑包含C.拓扑关联D.以上都不是17、栅格结构的特点是____?A.定位明显,属性隐含B.定位明显,属性明显C.定位隐含,属性明显D.定位隐含,属性隐含18、下列既是获取矢量数据的方法,又是获取栅格数据的方法是____?A.手扶跟踪数字化法B.扫描仪法C.数据结构转换法D.分类影象输入法19、矢量数据量与表示地物精度之间的关系是____?A.数据量越大,精度越高B.数据量越小,精度越高C.数据量越大,精度越低D.以上三者都有可能20、栅格结构与矢量结构相比较____?A.数据结构复杂,冗余度小B.数据结构复杂,冗余度大C.数据结构简单,冗余度小D.数据结构简单,冗余度大21、下列栅格数据编码方法中,接近矢量结构,不具有区域性质的编码方法是____?A.四插树编码B.块码C.游程编码D.链码22、矢量结构与栅格结构相比____?A.结构紧凑,冗余度小B.结构紧凑,冗余度大C.结构松散,冗余度小D.结构松散,冗余度大23、在GIS中,明确定义空间结构关系的数学方法称为____?A.邻接关系B.关联关系C.包含关系D.拓扑关系24、下列给出的方法中,哪种可获取矢量数据____?A.手扶跟踪数字化法B.扫描法C.遥感信息提取D.手工网格法25、在多边形矢量编码方法中,由点索引与边界线号相联系,以线索引与各多边形相联系的编码方法是____?A.多边形环路法B.树状索引编码法C.拓扑结构编码法D.四叉树编码法26、____决定了栅格数据的精度。
A.网格边长B.网格数C.顶点数D.像元27、以下哪种不属于数据采集的方式____?A.手工方式B.扫描方式C.投影方式D.数据通讯方式28、在GIS数据中,把非空间数据称为____?A.几何数据B.关系数据C.属性数据D.统计数据29、在地理数据采集中,手工方式主要是用于录入____?A.属性数据B.地图数据C.影象数据D.DTM数据30、栅格数据表示地物的精度取决于____?A.栅格尺寸的大小B.编码方法C.地物的大小D.数字化方法31、为了唯一标示每个记录,必须有记录的标识符,这个标识符是____?A.代码B.主关键字C.辅关键字D.记号32、对于游程长度编码而言,图形程是度与压缩比的关系式____?A.图形越简单,压缩比越高B.图形越简单,压缩比越低C.图形越复杂,压缩比越高D.二者间无关系33、____是数据组织的基本对象。
A.点B.线C.面D.弧段34、以下哪种不属于我国常用的大地坐标系____?A.1954北京坐标系B.1980西安坐标系C.地心坐标系D.南京坐标系35、以线性四叉树表示8*8的栅格矩阵时,第6行第5列位置处的栅格的MORTON(MD)码值为____?(行列下标从0开始)A.57B.50C.54D.36第三章空间数据处理1、在数据采集与数据应用之间存在的一个中间环节是____?A.数据编辑B.数据压缩C.数据变换D.数据处理2、“二值化”是处理何种数据的一个技术步骤____?A.扫描数据B.矢量数据C.关系数据D.属性数据3、对于离散空间最佳的内插方法是____?A.整体内插法B.局部内插法C.移动拟合法D.邻近元法4、解决点、面之间是否存在直接联系的算法是____?A.直线插补法B.扫描线法C.铅垂线法D.邻近元法5、有关数据处理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A.数据处理是实现空间数据有序化的必要过程B.数据处理是检验数据质量的关键环节C.数据处理是实现数据共享的关键步骤D.数据处理是对地图数字化前的预处理6、在进行图形比例变换时,若比例因子SX≠SY,则图形变化为____?A.图形没有变化B.图形按比例缩小C.图形按比例放大D.图形发生变形7、由矢量数据向栅格数据转换时,网格尺寸的确定一般是根据制图区域内____?A.所有图斑的面积平均值来确定B.较小图斑面积来确定C.较大图斑面积来确定D.中等图斑面积来确定8、有一点实体P,其矢量坐标为P(16.5,13.4),若网格的宽与高都是3,则P点栅格化的行列坐标为____?A.P(6,4)B.P(4,6)C.P(5,6)D.P(6,5)9、下列只能用于矢量数据压缩的方法是____?A.压缩软件B.游程编码C.链码D.特征点筛选法10、完成直线网格化可采用下列哪一种方法____?A.扫描线法B.内部点扩散算法C.复数积分算法D.局部内插法11、广泛应用于等值线自动制图、DEM建立的常用数据处理方法是____?A.数据内插B.布尔处理C.数据提取D.合成叠置12、下列属于地图投影变换方法的是____?A.正解变换B.平移变换C.空间变换D.旋转变换13、地形图采用分带投影的主要目的是____?A.使变形不超过一定的限度B.便于分割图纸C.分幅编号需要D.便于地图使用14、以信息损失为代价换取空间数据容量的压缩方法是____?A.压缩软件B.消冗处理C.特征点筛选法D.压缩编码技术15、要保证GIS数据的现势性必须进行____?A.数据编辑B.数据变换C.数据更新D.数据匹配16、一般用于模拟大范围内变化的内插技术是____?A.邻近元法B.整体拟合方法C.局部拟合方法D.移动拟合方法17、邻近元法是____?A.离散空间数据插值的方法B.连续空间内插的方法C.生成dem的一种方法D.生成DTM的一种方法第四章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1、在GIS中组织属性数据,应用较多的数据库模型是____?A.关系模型B.层次模型C.网状模型D.混合模型2、数据库的模式之间进行联系和转换是通过____?A.用户B.系统程序员C.数据库管理员D.映射关系3、在图形比例变换时,若比例因子SX=SY<1时,图形变化为____?A.按比例放大B.按比例缩小C.发生变形D.图形无变化4、在记录之间没有明确的主从关系,任何一个记录可与任意其它多个记录建立联系的数据库模型是____?A.关系模型B.层次模型C.网状模型D.以上三者5、在计算中实际存在的数据库为____?A.用户数据库B.概念数据库C.物理数据库D.逻辑数据库6、应用程序对数据库的操作全部通过____?A.DBMSB.OSC.GISD.GPS7、模型表达的基本联系是一对多的关系,但能清楚反映数据之间隶属关系的数据库模型是____?A.关系模型B.网状模型C.层次模型D.混合模型8、地理信息数据库与事物管理数据库的根本区别在于表征____?A.属性数据B.统计数据C.文本数据D.图形数据9、有关地理数据库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A.是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存储在一起的互相关联的地理数据集合B.由地理信息数据库和程序库组成C.它描述的是地理要素的属性关系和空间位置关系D.它描述的是事物属性之间的抽象逻辑关系第五章空间分析的原理与方法1、质心量测可用于____?A.缓冲区分析B.人口变迁分析C.人口预测D.人口分布2、有关DEM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A.DEM是构成DTM的基础B.三角网可生成DEMC.DTM的质量决定DEM的精确性D.等高线数字化法是普遍采用的生成DEM的方法3、解决点、线、面之间是否存在直接联系的分析方法是____?A.包含分析B.统计分析C.多边形叠置分析D.网络分析4、在GIS中可用于对地理分布变化跟踪的量算方法是____?A.长度量算B.面积量算C.曲率量算D.质心量算5、下列哪些是矢量数据的分析方法____?A.坡向分析B.谷脊特征分析C.网络分析D.地形剖面分析6、解决道路拓宽中拆迁指标的计算问题,可应用的空间分析方法是____?A.缓冲区分析B.包含分析C.网络分析D.最短路径分析7、利用DEM数据可以进行____?A.包含分析B.缓冲区分析C.洪水淹没损失估算D.网络分析8、若某线段的两个端点均在多边形内,则此线段与多边形的关系为____?A.相交B.包含C.邻接D.无法判断9、湖泊和河流周围保护区的定界可采用____?A.空间聚类B.统计分析C.叠置分析D.缓冲区分析10、GIS区别于其它信息系统的一个显著标志是____?A.空间分析B.计量分析C.属性分析D.统计分析11、将较复杂的类别转换为较简单的类别使用的方法是____?A.空间聚类B.空间聚合C.类型叠置D.形状化简12、查询某个结点由哪些线相交而成属于____?A.线点查询B.点线查询C.线线查询D.点面查询13、查询某条道路上有哪些桥梁属于____?A.线点查询B.点线查询C.线线查询D.点面查询14、已知A点坐标为(2,3),B点坐标为(4,5),则AB间的曼哈顿距离为____?A.3B.4C.5D.615、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属于GIS网络分析的功能____?A.流分析B.动态分段C.资源分配D.路由分析第六章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模型1、下列有关GIS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A.GIS是一个决策支持系统B.GIS是研究地理系统的科学技术保证C.地图学理论与地图分析方法是GIS重要学科基础D.GIS是数字地球演变的必然趋势2、利用GIS进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时,可使用的分析方法是____?A.空间聚类B.空间聚合C.合成叠置D.网络分析第七章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评价1、GIS设计中系统分析的核心是____?A.需求分析B.可行性分析C.业务调查D.逻辑分析2、GIS整个研制工作的核心是____?A.系统分析B.系统设计C.系统实施D.系统维护第八章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输出与设计1、生成电子地图必须要经过的一个关键技术步骤是____?A.细化B.二值化C.符号识别D.符号化2、数字地球是美国人1998年由____?A.戈尔提出的B.克林顿提出的C.布什提出的D.基辛格提出的3、电子地图的生成一般要经过的三个步骤是____?A.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符号化B.数据采集、空间分析和符号化C.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D.地图数字化、地图编辑和地图分析4、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均以____(比例尺)地形图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