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 第1课第1框感受社会变化教学案 苏教版

合集下载

苏人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课 第一框了解社会发展 教案

苏人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课   第一框了解社会发展  教案

苏人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课第一框了解社会发展教案第一课感受社会变迁第一框了解社会发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2、认识到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变化巨大。

能力目标能通过观察社会建筑物的变更、生产工具的革新、重大技术的诞生,分析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目标认识到社会的变化发展与我们每个人相关,应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教学重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变化巨大的认识。

教学难点:应以健康的心态亲近社会、融入社会,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教学过程漫长的暑假同学们一定有不人出去旅游了,哪位介绍一下,你所浏览的名胜古迹?近的有扬州古城遗址,泰州安定书院等,参观这些名胜古迹你感受到了什么?这些既反映了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也反映了社会的巨大变迁。

请同学们观察P3页上面的四幅图片,谈谈你有什么感慨?四图片从生产工具的巨大反差,可见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大跃进。

请同学们说说我国什么时候使用青铜器?什么时候大规模使用铁器的?中国使用铜的历史年代久远。

大约在六、七千年夏朝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并开始使用铜,这时我国进入奴隶社会时代,我国大规模使用铁器大约在春秋晚期,我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请大家想想我们要了解社会发展,可以通过哪些途径?P4页的四幅邮票指的是什么?它们带来了什么影响?我国的四大发明给世界文明发展带来了很大影响,古丝绸之路同样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现在我国的“一带一路”得到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

“一带一路”(The Belt and Road,缩写B&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9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

[1] 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第一框 感受社会变化课件 苏教版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第一框 感受社会变化课件 苏教版
(2)青少年要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确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 实践能力,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 报国。
❖1、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2022年3月1日星期二2022/3/12022/3/12022/3/1 ❖2、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 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人。2022年3月2022/3/12022/3/12022/3/13/1/2022 ❖3、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里没有窗户。2022/3/12022/3/1March 1, 2022 ❖4、享受阅读快乐,提高生活质量。2022/3/12022/3/12022/3/12022/3/1
平显著提高。这些成就的取得( A )
A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艰 苦奋斗、开拓创新取得
B表明我国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表明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全面建成了 小康社会
D我国已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5.材料一:根据统计,在发达国家,科技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从20世纪初的 2% —20%上升到90年代的70%—80%。
一样的 蓝色,
不一样
的感觉

六、七十年代,由于 物质匮乏,人们只能穿 蓝色制服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1949年
1998年
60年代,人们
平均2个月才
可以领到半斤
肉,并且还要
凭票供应。
(右图)
全国油、肉 产品产量图
人均油料产量 (公斤) 人均猪牛羊肉 产量(公斤)

今天,超市出售 的方便食品,种 类繁多。

九年级思想品德 第一单元教案 苏教版

九年级思想品德 第一单元教案 苏教版

第一课成长在社会第一框感受社会变化【教学目标】1、了解社会的发展、文明、进步;2、知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不断的发展;3、知道我国目前社会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以及我们采取的对策;4、熟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书本知识整理】1、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造着,改造着。

2、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们的不断提高,不断变化。

人们往往从日常生活的变化中感受到、。

3、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用于的消费不断增长,、、、、等,已成为许多城乡居民的生活内容。

4、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断增强,积极参与本地的、、等政治生活。

5、人类社会从原始的野蛮时代到创立古代文明,从古代文明发展到现代文明,是、、相互促进、全面发展的过程。

6、在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极大的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

7、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家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8、在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开拓进取,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9、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面临着许多问题、新的挑战,、、、、等。

10、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的社会。

11、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

【课堂训练】1、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的生活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有学业进修、技术培训、上网浏览、休闲娱乐等,这些变化主要反映了()A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B文化生活日益丰富C政治生活日益扩大D民主法治观念的不断增强2、“鼓起来的钱袋子,多起来的私人轿车,靓起来的衣着服饰,快起来的通信方式”反映了我国百姓的生活变迁,对于这些日常生活的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变化的原因是社会生产的发展②既表明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表现为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③表明了社会在发展,文明在进步④表明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小康社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3、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A科学技术B自然资源C劳动者的数量D教育4、有关现代文明的产生说法正确的是()①经历了从原始的野蛮时代到创立古代文明,从古代文明发展到当代的现代文明的过程②是经济、政治、文化相互促进、全面发展的过程③反映了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造着社会,改造着自身④极大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5、伴随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政治文明建设也在不断推进。

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一课感受社会变化学案(无答案)苏教版

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一课感受社会变化学案(无答案)苏教版

感受社会变化一、预习1、随着经济社会的变化发展,人们的___生活、___生活、___生活不断变化。

2、在当代,______迅猛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3、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成绩的原因?P44、跨入21世纪,我国人民的奋斗目标?P55、促进社会和谐的意义?P56、我国面临的不和谐问题有哪些?P57、不和谐问题存在有什么影响?P5二、课堂演练(一)、单项选择:()1、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的生活化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有学业进修、技术培训、上网浏览、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等,这些变化主要反映了A、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B、人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C、人们的政治生活日益扩大D、人们的民主法制观念不断增强()2、“鼓起来的钱袋子,多起来的私人轿车,靓起来的衣着服饰,快起来的通信方式”反映了我国老百姓的生活变迁,对于这些日常生活的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1)变化的原因是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2)既表现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表现为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3)表明了社会在发展,文明在进步(4)表明我国已步入全面小康社会A、(1)(2)(3)B、(2)(3)(4)C、(1)(2)(3)(4)D、(1)(3)(4)()3、下列反映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是A、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表决通过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B、纪念香港回归10周年庆祝活动在各地隆重举行C、常州市公安局出台规定,鼓励群众积极举报盗窃、销赃自行车的犯罪行为D、2006年,我国GDP为209407亿元,比上年增长10.7%()4、当代,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A、科学技术B、自然资源C、劳动者的数量D、教育()5、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是一个四分五裂、贫穷落后的国家。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家日益昌盛,人民的社会地位、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这些成就的取得A、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结果B、表明我国已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C、表明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D、我国已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6、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我们要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九年级思想品德 第一单元教案 苏教版 教案

九年级思想品德 第一单元教案 苏教版 教案

第一课成长在社会第一框感受社会变化【教学目标】1、了解社会的发展、文明、进步;2、知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不断的发展;3、知道我国目前社会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以及我们采取的对策;4、熟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书本知识整理】1、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造着,改造着。

2、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们的不断提高,不断变化。

人们往往从日常生活的变化中感受到、。

3、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用于的消费不断增长,、、、、等,已成为许多城乡居民的生活内容。

4、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断增强,积极参与本地的、、等政治生活。

5、人类社会从原始的野蛮时代到创立古代文明,从古代文明发展到现代文明,是、、相互促进、全面发展的过程。

6、在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极大的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

7、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家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8、在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开拓进取,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9、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面临着许多问题、新的挑战,、、、、等。

10、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的社会。

11、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

【课堂训练】1、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的生活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有学业进修、技术培训、上网浏览、休闲娱乐等,这些变化主要反映了()A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B文化生活日益丰富C政治生活日益扩大D某某法治观念的不断增强2、“鼓起来的钱袋子,多起来的私人轿车,靓起来的衣着服饰,快起来的通信方式”反映了我国百姓的生活变迁,对于这些日常生活的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变化的原因是社会生产的发展②既表明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表现为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③表明了社会在发展,文明在进步④表明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小康社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3、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A科学技术B自然资源C劳动者的数量D教育4、有关现代文明的产生说法正确的是()①经历了从原始的野蛮时代到创立古代文明,从古代文明发展到当代的现代文明的过程②是经济、政治、文化相互促进、全面发展的过程③反映了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造着社会,改造着自身④极大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5、伴随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政治文明建设也在不断推进。

九年级政治全册 1.1《感受社会变化》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九年级政治全册 1.1《感受社会变化》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第一框感受社会变化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生活的发展变化,增强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

【知识与能力】了解社会变化,领略现代文明,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发展中的成果与困难。

知识体系:(2分钟)物质生活变化体验生活变化文化生活变化感受社会变化政治生活变化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领略现代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巨大变化(成就、原因、目标)正确认识社会的变化发展(问题、影响)活动过程:(21分钟)一、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5分钟)1.随着经济社会的变化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日益丰富,政治生活日益扩大。

(p3§1)2.在当代,迅猛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极大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生活。

(p4§1)3.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万众一心,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为到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p5§1)二、体验生活变化(阅读课文 p2-3,参加下列活动,独立思考。

6分钟)●镜头聚焦:请把我们的目光投向我国百姓生活的十大变化——(1)收入:“万元户”成为历史名词;(2)住:从生存到舒适;(3)行:从“自行车”到“汽车”;(4)穿:从“布票”到丰富多样的时装;(5)食:从“填饱肚子”到“食不厌精”;(6)医疗:有病从“扛”到积极治疗;(7)通信:从“邮票”到微信、视频对话;(8)教育:从精英到大众;(9)政治:从“拍拍手、举举手”到积极参加水价电价听证会、积极参与微博问政;(10)娱乐:从“听评书”到逛书店、上网、泡茶馆、看比赛、听演唱会、扭秧歌、做美容等。

●畅所欲言:结合自身观察,列举改革开放以来,你家乡的巨大变化。

●水到渠成:从上面材料“我们老百姓生活的巨变”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三、领略现代文明(阅读课文 p3-5,独立思考后,合作交流。

九年级政治 第1课 成长在社会教案 苏教版

九年级政治 第1课 成长在社会教案 苏教版

D、练习巩固(一)、单项选择题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看,其依据是( )A.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进步B.社会由个人组成,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地结果 C.有助于我们增强关心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感D.有助于我们了解社会、了解世界、拓宽视野2.粮食危机、石油涨价、气候变暖、资源日益短缺等问题都是当今社会热议的内容,这说明() A.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B.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新的问题和挑战C.自然问题严重于社会问题 D.自然界是整个世界的主宰3.下表主要反映了( )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还不完善②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③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④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③④明朝东林党领袖顾宪成的名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启示我们青少年学生要关心社会发展。

据此回答4~5题。

4.从社会对个人影响.......的角度来看,我们青少年学生之所以要关心社会发展,是因为( )A.关心社会发展能使我们拓宽视野、增长知识 B.社会为我们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种种条件 C.积极关心社会的变化发展,是现代人应有的品质D.人们的生产劳动等活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5.青少年学生关心社会,更重要的是明确自己作为社会成员和国家公民的责任。

责任有轻有重,我们应该承担的最重要的责任是( ) A.对个人和职业的责任B.对父母和家庭的责任 C.对老师和学校的责任 D.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上海世博会正在招募志愿者,志愿者无年龄限制,市民可业余参加志愿服务,目前报名人数超过41万。

据此回答6—7题。

6.市民积极参与忠愿者活动,对我们的启示有( ) A.我们要遵守社会公德B.我们要善丁明辨是非 C.我们要自觉服务社会 D.我们要忠于职守7.有同学认为今年5月也应该请假去上海,参与志愿者活动,你的观点是( ) A.应该,这样可以展示自己对社会的爱心和力量 B.应该,这样可以使自己在奉献社会中健康成长 C.不可取,因为这是成年人的事,与我们青少年无关D.不可取,亲近社会、服务社会首先要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的野蛮时代到创立古代文明,从古代文明到现代文明,是经济、政治、文化相互促进、全面发展的过程。

九年级政治全册1_1感受社会变化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

九年级政治全册1_1感受社会变化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

第一单元 1.1 感受社会变化【教学目标】1.感受生活的发展变化,增强关心社会的兴趣和热情;2.领略现代文明,正确对待社会发展中的成果与困难。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社会发展发生的主要变化及其根本原因【教学难点】2.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个方面理解现代文明的发展。

【自主学习】要养成阅读、思考的好习惯哦!※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思品课本P1—P6内容,认真完成下面的预习作业,相信你一定行的!1.从古代文明发展到现代文明,是、、相互促进、全面发展的过程。

2.在当代,迅猛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极大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

3.跨入21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加快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

4.在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过程中,我国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新的挑战,比如、、等【课中交流】爱动脑筋让你变得更聪明!1.举一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感悟祖国面貌的巨大变化。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2.议一议: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目标检测】有目标才能成功!1.社会生活是发展变化的。

下列内容能体现社会生活发展变化的是()①我家从农村搬进县城,住进了楼房②王维以前上班骑自行车,现在买了个轿车上下班③春天到了,鸟儿开始歌唱,树木开始发芽,冰雪开始融化④以前的烽火不见了,现在只要鼠标一点,信息即刻到达⑤“三个代表”“与时俱进”“网上购物”等词汇进入寻常百姓家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2.当代,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A.教育 B.科学技术 C.中国共产党 D.三大文明3.人们的日子好了,也更会消费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自助旅游、考驾照、去健身房健身、自费到国外留学,其根本原因是()A.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B.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的变化C.人们用于文化生活的消费不断增长 D.人类本身具有追求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4.当前我国还面临着人口问题突出、资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扩大等,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第1框感受社会变化
一、 教学目标
1.能用生活的实例说明人类社会及我国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2.知道我国目前社会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以及我们应采取的对策;
3.能够理解我国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学会辨证的看待人类社会的变化发展;明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的重要性;
4.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增强学生爱党爱国情感。
二、 教学重难点
1.我国目前社会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以及我们应采取的对策;
2. 明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三、 学习与交流
(一)、基础知识:

(二)共同探究:
1.列举一些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感悟祖国面貌的巨大变化。

2.这些成就的取得说明了什么?取得这些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结合七年级26课的知识,进入21世纪,我们党提出了哪些奋斗目标? 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
四、 典型题例
1.2011年中央财政拟投入423亿元,用于扶助和促进就业拟安排补助资金1030亿元今年全国人均基本公
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25元中央财政20年的民生大单,凸显了我国政府①致力于实现社会的公平正
义②贯彻平均主义原则 ③关注民生问题
A.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五、 达标检测
1.“锦绣山河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朱德的诗句主要表明 ( )
A.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B.人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C.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D.人们渴望国家的繁荣昌盛
2、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用于文化生活的消费不断增长,学业进修、技术培训、上网浏览、休闲娱乐、
旅游观光等,已经成为许多城乡居民的生活内容。材料说明 ( )
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②生活方式不断变化
③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④民主意识不断增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当代,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 ( )
A.教育 B.科学技术
C.中国共产党 D.三大文明
4、“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朱德诗句主要表明 ( )
A.我们祖国非常美丽
B.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C.国家需要长治久安、繁荣昌盛
D.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
5、当前我国还面临着人口问题突出、资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扩大等,
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
①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②影响着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③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 ④影响着和谐社会的构建
⑤不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6、2004年9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促进社会
和谐,这是 ( )
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③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④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义务
A.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六、教学反馈(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