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摔不破的鸡蛋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摔不破的鸡蛋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摔不破的鸡蛋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摔不破的鸡蛋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摔不破的鸡蛋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 幼儿能够了解鸡蛋的基本结构,包括蛋壳、蛋白和蛋黄。

2.幼儿通过探索不同的方法,知道如何保护鸡蛋使其在一定高度摔下而不破,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幼儿能够描述自己保护鸡蛋的方法和过程,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实验、观察和讨论等活动,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意识和方法。

2. 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大胆尝试、创新,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探索、不怕失败的科学精神。

2. 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 引导幼儿探索保护鸡蛋不破的方法。

2. 帮助幼儿理解不同材料和方法对保护鸡蛋的作用。

(二)教学难点1. 鼓励幼儿创造性地运用材料保护鸡蛋。

2. 引导幼儿在实验过程中总结经验,得出有效的保护鸡蛋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1. 鸡蛋若干(确保每个幼儿或小组都能有一个鸡蛋进行实验)。

2.各种各样的材料,如棉花、海绵、报纸、塑料泡沫、纸盒、绳子、透明胶等。

3.安全的实验场地,如教室的一角或者室外空旷的地方,周围没有尖锐的物体,地面平坦。

4. 记录表格(用于幼儿记录自己的实验方法、结果等),笔若干。

四、教学方法1.游戏教学法:通过“鸡蛋宝宝历险记”的游戏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

2.探究教学法: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自主探索保护鸡蛋的方法,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组合和方式,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3.小组合作法: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合作完成实验任务,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直观演示法:在幼儿进行实验前,教师可以简单演示一些基本的保护鸡蛋的方法,如用棉花包裹鸡蛋,让幼儿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启发。

五、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鸡蛋宝宝历险记1.教师讲述故事:“今天,鸡蛋宝宝想要出去旅行,可是它很害怕,因为它很容易受伤。

大班科学活动摔不破的鸡蛋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摔不破的鸡蛋教案

一、活动名称:大班科学活动《摔不破的鸡蛋》二、活动目标:1. 了解鸡蛋的结构,知道鸡蛋为什么不容易摔破。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积极探索精神。

三、活动准备:1. 鸡蛋若干个2. 透明胶带3. 盐4. 玻璃杯5. 盆子6. 记录表格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鸡蛋,引导幼儿观察鸡蛋的外形特征,激发幼儿对鸡蛋的兴趣。

2. 探索鸡蛋的摔不破特性:a. 教师将鸡蛋放在桌子上,轻轻摔打,让幼儿观察鸡蛋是否破碎。

b. 教师提问:“为什么鸡蛋不容易摔破呢?”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

3. 实验一:鸡蛋浮在盐上a. 教师向盆子中倒入适量盐,让幼儿将鸡蛋放入盐中。

b. 教师提问:“为什么鸡蛋能在盐上浮起来呢?”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

4. 实验二:鸡蛋沉入水底a. 教师向玻璃杯中倒入适量水,让幼儿将鸡蛋放入水中。

b. 教师提问:“为什么鸡蛋会沉入水底呢?”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

5. 实践活动:保护鸡蛋a. 教师向幼儿讲解如何用透明胶带将鸡蛋包裹起来。

b. 幼儿动手操作,将鸡蛋包裹起来。

c.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这样包裹后的鸡蛋能不能摔破?”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

d.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摔鸡蛋比赛,观察包裹后的鸡蛋是否摔破。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和探索周围的科学现象。

2. 环境创设:教师在科学角放置相关科学玩具和材料,引导幼儿自主探索。

3. 科学课程:教师在本节课后,继续开展其他科学活动,培养幼儿的科技创新能力。

六、活动名称:大班科学活动《摔不破的鸡蛋》七、活动目标:1. 理解鸡蛋的结构和保护机制,提高幼儿的科学知识水平。

2. 培养幼儿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提升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八、活动准备:1. 鸡蛋若干个2. 透明胶带、棉花、纸箱等保护材料3. 盐、水、玻璃杯4. 记录表格、画笔5. 保护鸡蛋的实验材料九、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个已经用各种材料包裹起来的鸡蛋,引发幼儿的好奇心。

摔不碎的鸡蛋

摔不碎的鸡蛋

鸡蛋极易破碎,人们常用“鸡蛋碰石头”比喻自不量力。

如果有人说鸡蛋能从高处落下而安然无恙,你一定会觉得那是天方夜谭。

但科学有时就是能将不可思议的事情变为现实。

一、实验步骤
1.将一张长方形卡纸的长边与短边对折,再将对折后的纸张进行长边与短边的第二次对折,将一边外部多余的小三角形折入另一边内侧,再用胶带纸将折好的纸固定,把纸张内部撑开,形成漏斗状。

2.将鸡蛋固定在纸张内部(漏斗状内部),最后将该装置从高空抛掷下来。

二、实验原理
将鸡蛋放入漏斗内部后,鸡蛋与漏斗内部形成一个三角形空间。

与地面接触时,该
三角形空间缓冲了地面对该装置的挤压,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鸡蛋。

在这个实验中,鸡蛋的缓冲装置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前几次实验中,我用硬卡纸制作外保护装置,均以失败告终。

反思
之后,我查找了相关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将硬卡纸换为较软的纸,加强了缓冲效果。

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常见的缓冲装置,比如接收快递的瓦楞纸箱。

瓦楞纸板的瓦楞波纹好像一个个连接的拱形门并列成一排,相互支撑,形成三角结构,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并富有弹性,缓冲作用好。

(指导老师:任俊华)
文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第九中学赵梓娟
摔不碎的鸡蛋。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摔不破的鸡蛋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摔不破的鸡蛋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摔不破的鸡蛋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理解物体的保护原理,初步了解力学中的缓冲作用。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提高孩子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孩子们探索如何使鸡蛋从一定的高度摔下而不破裂。

教学准备:1. 鸡蛋若干个2. 各种材料如:泡沫、棉花、纸巾、气球、胶带、塑料袋等3. 计时器4. 地垫或软垫教学过程:1. 引入主题:教师先讲述一个关于鸡蛋的故事,引发孩子们对如何保护鸡蛋不破裂的兴趣。

2. 分组实验:将孩子们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发一个鸡蛋和各种材料。

让他们利用这些材料设计一个装置,使得鸡蛋从一米高的地方摔下而不破裂。

3. 实验展示: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设计,并解释其工作原理。

4. 实验测试:教师按照每个小组的设计进行实验,记录结果。

5. 反馈讨论:对实验结果进行反馈和讨论,引导孩子们理解物体的保护原理和缓冲作用。

教学延伸:鼓励孩子们在生活中寻找类似的例子,比如汽车的安全气囊、运动鞋的缓冲垫等,进一步理解和应用缓冲原理。

教学总结:本节课我们通过动手实验,学习了如何利用材料保护鸡蛋不破裂,理解了物体的保护原理和缓冲作用。

希望孩子们能在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评估:1. 观察和记录孩子们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合作情况。

2. 通过实验结果评估孩子们对保护原理和缓冲作用的理解程度。

3. 在课后进行问答或小测验,检查孩子们的知识掌握情况。

4. 鼓励孩子们分享他们在生活中应用本节课知识的例子,以此评估他们的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摔不破的鸡蛋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摔不破的鸡蛋

[活動目標]
(1)在實驗中不怕失敗,敢於克服困難。

(2)在操作中能與同伴協商,共同配合解決操作中的困難。

(3)能積極開動腦筋設計使雞蛋摔不破的包裝方法。

[活動重難點]
幼兒能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探索包裝雞蛋的方法。

能使自己包裝的雞蛋具有防震和固定的作用。

[活動準備]
(1)與幼兒共同收集的材料:紙盒、塑膠盒、泡沫塑料、米鳳梨、棉花、報紙、硬紙板。

(2)熟雞蛋、皮筋、透明膠帶、曲別針、剪刀、毛線、粘釘、橡皮。

[活動過程]
1、激發興趣:
教師:前幾天小朋友共同搜集了許多包裝盒,通過觀察小朋友發現了包裝對東西可以起到保護作用,把東西固定住,再墊上一些比較軟的材料,就不易摔碎了。

出示溜溜球包裝盒,共同觀察分析包裝盒的作用。

2、提出問題:今天請小朋友當運輸雞蛋的工人,包裝雞蛋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
3、猜想並記錄:
師:你們兩人一組商量一下包裝雞蛋需要什麼材料?怎麼包裝?
師:你們想出了這麼多的好方法,咱們試一試,看用哪種方法包裝摔不破雞蛋。

4、實驗驗證並記錄結果:
重點指導:
(1)容器不能太小,要有足夠的空間填充軟的材料。

(2)雞蛋要放在中間,使雞蛋的上下和四周都要有軟的材料保護好。

(3)填充物要充滿容器,使雞蛋固定。

教師在活動中注重引導幼兒大膽嘗試。

5、交流與總結:你的實驗和猜想一樣嗎?為什麼?
6、活動延伸:站在更高的地方去試一試。

如:站在椅子上舉起來讓雞蛋掉下去能不能摔破。

大班科学教案:摔不破的鸡蛋

大班科学教案:摔不破的鸡蛋

大班科学教案:摔不破的鸡蛋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途径,了解鸡蛋的结构和摔不破的原因。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二、教学内容1. 鸡蛋的结构认识2. 鸡蛋摔不破的实验3. 鸡蛋的保护方法探讨三、教学准备1. 鸡蛋若干个2. 透明胶带3. 碎纸屑4. 沙子5. 实验操作盘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鸡蛋,引导幼儿说出鸡蛋的外形特征。

2. 鸡蛋的结构认识:通过实物展示,讲解鸡蛋的结构,如蛋壳、蛋白、蛋黄等。

3. 鸡蛋摔不破的实验:a. 教师演示将鸡蛋放入实验操作盘,covered with transparent tape,将鸡蛋从一定高度摔下,观察鸡蛋是否摔破。

b. 邀请幼儿动手操作,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4. 鸡蛋的保护方法探讨:让幼儿思考如何使鸡蛋摔不破,引导幼儿说出保护鸡蛋的方法,如包裹鸡蛋、减缓摔落速度等。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倾听幼儿在探讨过程中的想法和观点,评价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 关注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兴趣,评价幼儿对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延伸1. 邀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鸡蛋保护的实验,观察不同保护方法对鸡蛋摔不破的效果。

2. 让幼儿尝试用鸡蛋进行绘画创作,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幼儿的安全,提醒幼儿摔鸡蛋时要小心。

2.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3.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反应,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拓展1. 邀请幼儿探讨为什么鸡蛋摔不破,引导幼儿了解鸡蛋的结构和摔不破的原因。

2. 让幼儿尝试用其他物品进行类似的实验,如摔不破的气球、摔不破的塑料杯等,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

九、家园共育1. 教师与家长保持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和实验成果。

大班科学教案:摔不破的鸡蛋

大班科学教案:摔不破的鸡蛋

大班科学教案:摔不破的鸡蛋1. 教学目标在本节课中,学生将:•了解鸡蛋的结构和蛋壳的特性;•通过实验了解物理现象和科学原理;•学会合理规划实验步骤,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准备•鸡蛋•塑料袋•测量杯•面粉•水3. 教学步骤步骤一:了解鸡蛋的结构和蛋壳的特性讲师首先介绍鸡蛋的结构和蛋壳的特性。

鸡蛋由蛋壳、蛋白和蛋黄组成,蛋壳由钙质和碳酸盐组成,相当坚硬。

但是,蛋壳表面有许多的毛孔,可以通过毛孔加水或者气体交换。

步骤二:规划实验步骤在课前,讲师已经在鸡蛋表面涂上了一层薄薄的润滑油。

讲师让学生分组,规划如何能摔不破这个鸡蛋。

每组最多可以用以下物品中的两个作为辅助工具:•塑料袋•测量杯•面粉•水提醒学生,实验前需要想好每个步骤和计量数据。

步骤三:进行实验在学生完成规划后,讲师让学生开始进行实验。

学生根据自己组的方案,将鸡蛋安全地摔在桌子上。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发现,只要在鸡蛋的上下两端贴上一些松软的物品,就可以起到保护作用,使得鸡蛋不破。

步骤四:总结实验完成后,学生和讲师一起总结这次实验。

讲师提醒学生,鸡蛋是一种被人们广泛使用的膳食食品,学生要养成保护食品的好习惯。

在实验中,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鸡蛋的特性,探究实验原理,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并能够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4. 拓展实验实验完成后,讲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鸡蛋的结构和特性:1.通过加热、浸泡、冷冻等方式处理鸡蛋,学习影响鸡蛋质地和口感的因素;2.比较不同类型的鸡蛋的差异,如有机鸡蛋、普通鸡蛋、土鸡蛋等;3.探究食品加工对鸡蛋质量的影响,如蒸蛋、煮蛋、煎蛋等。

5. 总结本节课的实验,让学生了解了鸡蛋的结构和蛋壳的特性,并通过实践探究了保护鸡蛋的方法。

实验过程中,学生规划实验步骤,观察实验现象,分析鸡蛋的特性,探究实验原理,培养了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食品保护的了解,提高了食品安全意识。

大班科学教案:摔不破的鸡蛋

大班科学教案:摔不破的鸡蛋

大班科学教案:摔不破的鸡蛋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探索如何使鸡蛋摔不破,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实验发现使鸡蛋摔不破的方法。

难点:让幼儿理解为什么鸡蛋摔不破,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三、教学准备:1. 鸡蛋若干个。

2. 报纸、棉花、海绵等填充物。

3. 盆子、桌子等实验器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鸡蛋,引导幼儿观察鸡蛋的特点,激发幼儿对鸡蛋的兴趣。

2. 探索实验:(1)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实验,将鸡蛋从高处摔向填充物(如报纸、棉花、海绵等),观察鸡蛋是否摔破。

(2) 幼儿分组进行实验,尝试不同的填充物,记录实验结果。

3. 交流分享:(1) 教师引导幼儿分享实验过程中发现的方法,让幼儿总结使鸡蛋摔不破的原理。

(2) 教师讲解鸡蛋摔不破的科学原理,如缓冲作用、力的分散等。

4. 拓展延伸:(1)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还有哪些方法可以使鸡蛋摔不破?(2) 幼儿进行创意实验,尝试运用不同方法使鸡蛋摔不破。

五、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师通过幼儿在交流分享环节的发言,了解幼儿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3. 教师通过幼儿在拓展延伸环节的创意实验,评价幼儿的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教学步骤:1. 准备阶段:教师提前准备实验材料,确保鸡蛋、填充物和实验器材的完好无损。

2. 实验阶段: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实验,摔鸡蛋并观察结果,让幼儿亲身体验并感受实验过程。

3. 探索阶段:教师引导幼儿尝试不同的填充物,摔鸡蛋并观察结果,让幼儿自主探索并发现问题。

4. 分享阶段: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和发现,让幼儿互相交流并学习他人的经验。

5. 总结阶段: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实验结果,讲解鸡蛋摔不破的原理,并让幼儿理解并掌握相关科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秀的幼儿园教案
摔不破的鸡蛋
[活动目标]
(1)在实验中不怕失败,敢于克服困难。

(2)在操作中能与同伴协商,共同配合解决操作中的困难。

(3)能积极开动脑筋设计使鸡蛋摔不破的包装方法。

[活动重难点]
幼儿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探索包装鸡蛋的方法。

能使自己包装的鸡蛋具有防震和固定的作用。

[活动准备]
(1)与幼儿共同收集的材料:纸盒、塑料盒、泡沫塑料、米菠萝、棉花、报纸、硬纸板。

(2)熟鸡蛋、皮筋、透明胶带、曲别针、剪刀、毛线、粘钉、橡皮。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
教师:前几天小朋友共同搜集了许多包装盒,通过观察小朋友发现了包装对东西可以起到保护作用,把东西固定住,再垫上一些比较软的材料,就不易摔碎了。

出示溜溜球包装盒,共同观察分析包装盒的作用。

2、提出问题:今天请小朋友当运输鸡蛋的工人,包装鸡蛋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3、猜想并记录:
师:你们两人一组商量一下包装鸡蛋需要什么材料?怎么包装?
师:你们想出了这么多的好方法,咱们试一试,看用哪种方法包装摔不破鸡蛋。

4、实验验证并记录结果:
重点指导:
(1)容器不能太小,要有足够的空间填充软的材料。

(2)鸡蛋要放在中间,使鸡蛋的上下和四周都要有软的材料保护好。

(3)填充物要充满容器,使鸡蛋固定。

教师在活动中注重引导幼儿大胆尝试。

5、交流与总结:你的实验和猜想一样吗?为什么?
6、活动延伸:站在更高的地方去试一试。

如:站在椅子上举起来让鸡蛋掉下去能不能摔破。

文库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