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煤田构造-水文地质对煤层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浅析煤层气开采中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e of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in Coalbed Methane MiningXushuang ZHU Xingyu ZHANG xuejian HUA135Team of Sichuan Coalfield Geological Bureau,Luzhou,Sichuan,646000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in our country,the scale of coalbed methane exploitation is also expanding.In the process of coalbed methane exploitation,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o strengthen hydrogeological exploration,so as to provide accurate reference for mining personnel.To ensure that the exploitation of coalbed methane is fully guaranteed.Key WordsCoalbed Methane,Hydrogeology,Mining,Influence,ContentDOI:10.18686/dzyj.v1i2.549浅析煤层气开采中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祝旭双张行昱华学建四川省煤田地质局一三五队,四川泸州,646000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煤层气的开采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在煤层气开采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加强水文地质勘查工作,这样才能够为开采人员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确保整个煤层气的开采得到充分的保障。
关键词煤层气;水文地质;开采;影响;内容1.引言在水文地质勘察的过程中,必须要对整个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分析,这样才能够为整个煤层气项目的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如果没有进行严格细致的水文地质勘查工作,就容易导致煤层气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各种意外情况而引发安全事故。
水文地质条件对煤层气赋存的控制作用分析

286煤层气,也就是现在生活当中人们常常提到的瓦斯气体,是一种参与现代化经济建设的一种清洁能源气体,诞生历史悠久。
煤层气经过千万年的演变之后形成存储与地质当中,被人们开采使用的一种气体,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煤层气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对煤层气的控制开采利用,逐渐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
存储在地质当中的煤层气开采具有很大价值,但是水文地质条件是主要影响重要因素。
1 煤层气在现实生活当中,人们常常听到的瓦斯泄漏,瓦斯爆炸,让人们误以为煤层气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气体,认为也存在潜在危险,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煤层气无污染性,能量大、燃烧效率非常高。
现代需求提高,这些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地球上可供给的能源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重点开发清洁能源。
煤层气作为一种具备极大优势的能源,理应成为重点能源被开发和利用。
但是在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在煤层气的开采利用方面形成了诸多意识,因此研究了多项技术,开发和开采事和使用煤层气。
我国地大物博,地域辽阔,不同地区都分布着丰富的煤层气资源,但是煤层条件、性质、压力、水文等自然环境条件的不同,导致煤层气的控制因素变得十分复杂,增加了开采与利用的难度。
尤其是在现阶段的企业能源需求的增加刺激人们对煤层气的开采与利用,文章从水文地质条件出发,分析具体的控气形式。
煤层气主要是以吸附的形式赋存在地质当中的煤层孔隙当中,地下水系统与地层压力之间的吸附作用,吸附煤层且聚集煤层气,从而起到对煤层气的控制作用。
但是水文地质条件对煤层气赋存与运移产生极大影响,在开采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
2 控制作用分析2.1 水力逸散作用水利运移、逸散作用常常在导水性强的断层构造发育地区,地质内部导水层断裂以及因为各种地质原因产生地质裂缝,沟通了煤层和含水层。
水文地质单元具备补充、径、排的系统非常完整,在内力作用下不断完善,含水层具有很强的富水性、水动力强,含水层和煤层之间的水力性联系非常好。
水文地质条件对煤层气赋存的控制作用分析

2017年04月水文地质条件对煤层气赋存的控制作用分析王浩(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韩城分公司,陕西韩城715400)摘要:煤层气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瓦斯”,它是一种非常规的天然气,经过千万年的演化逐渐形成并保存于地层之中。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能源的需要也越来越大,煤层气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它的控制,开采和利用正在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水文地质条件是影响煤层气储存,开采的重要因素之一,能够对煤层气赋存的控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因而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投身于相关课题的研究。
本文以此为基础,分析水文地质条件对煤层气赋存的控制作用。
关键词:水文地质;煤层气;赋存;控制作用我们常常在新闻中听到“瓦斯泄漏,瓦斯爆炸”等字眼,导致很多人认为煤层气是非常危险的,有害无益的。
这是一种误解,煤层气是一种清洁能源,能量大,燃烧效率高。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理应作为一种重点能源进行开发和利用。
但是,煤层气的形成和储存受到多方面地质因素的影响,例如地质构造,煤层条件,性质,压力,水文条件等,因而煤层气的控制也就变得十分困难和复杂。
本文主要针对水文地质条件这一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究其对煤层气赋存的控制作用。
1水动力特质对煤层气赋存的控制作用煤层气存在于煤的缝隙之中,状态是吸附式的,而地下水水系统可以控制煤层气的吸附状态,这就意味着它可以影响煤层气的储存或者逸散。
越是高压的地区越容易造成煤层气的赋存,反之,煤层气逸散的可能性较大。
基本上,水力特质的相关控制作用有三大特点。
1.1水力的转移和逸散作用对于一些导水性比较强的地质区域,水力的转移和逸散作用比较明显。
地下水在断层构造发育地区不断地运动过程中,将吸附在煤的缝隙中的煤层气转移,进而逸散开来,导致区域性的煤层气缺乏。
1.2水力封闭控气作用水力封闭控气作用能够控制煤层气的赋存,一般情况下,在断裂发育较弱的斜向地带容易出现这种作用,前提是,这种断裂带不具有导水性,甚至断层形成了一定的隔水层,抑制了导水作用。
关于水文地质条件对低煤阶煤层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探讨 张朝月

关于水文地质条件对低煤阶煤层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探讨张朝月摘要:水文地质条件是指有关地下水形成、分布和变化规律等条件的总称,包括地下水的补给、埋藏、径流、排泄、水质和水量等,会对地区环境带来很大影响。
基于此,本文以煤层气的成因类型作为切入点,简述热成因煤层气、生物成因煤层气等内容,再以此为基础,重点论述水文地质条件对低煤阶煤层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并结合实例加以说明,以期通过分析明确相关理论,为实际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文地质条件;低煤阶煤;甲烷风化带前言:低煤阶煤层气成藏受到多重因素影响,此前的工作中,一般以甲烷风化带作为计算界线,但随着实践工作不断深入,人员渐渐发现以甲烷风化带为界线进行计算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美国粉河盆地最浅的层气开发井深度只有70-80m,最深的开发井则能达到200米以上,深入分析表明,形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探讨这种影响的具体情况有一定实际意义。
1.煤层气的成因类型1.1热成因煤层气煤层气俗称瓦斯,是近些年得到重视的一种洁净、高能能源,主要成分为甲烷,是煤的伴生矿产资源,富集成藏后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热成因是一种长期作用因素,随着地壳不断运动,煤炭资源的埋藏深度也会不断变化,跃进到焦煤、长焰煤阶段后,已经接近成熟门限,可燃的甲烷气体不断生成,此后煤阶还会进一步变化,变成贫煤、瘦煤、无烟煤以及石墨,甲烷气体也会持续产生、不断富集,最终成藏。
1.2生物成因煤层气生物成因煤层气包括两类,一是早期生物成因,二是晚期生物成因,二者都是通过微生物参与下的生物化学反应实现气体成藏,区别主要是微生物作用的时间。
早期生物气只能形成于烃源岩热演化之前,微生物只能对原始有机质作用形成生物气,微生物不能利用干酪根为食物形成生物气,而晚期生物气则是经过热演化的烃源岩再次被微生物作用而产生的。
2.水文地质条件对低煤阶煤层气成藏的控制作用2.1水分布情况的控制作用水的分布情况对低煤阶煤层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最为明显,主要是指地下水和地上水资源的总体分布状况、移动状况,尤其是径流,最突出的代表是美国粉河盆地煤层气富集成藏的情况[1]。
西山煤田地质构造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分析

1 西 山煤 田地质 构 造发 育规 律 1 1 区域 构造 背景 。
主控构 造 马兰 向斜 初 步 形 成 。据 北 东 东 向鸦 崖底 断
层 将北 北 东 向断层 错开 的实 例证 明 , 西 向应 力晚 于 东 南 北 向应 力 。
据 中 国区域 构造应 力 和 中 、 新生 代 断裂 网络 的分
受 力情 况 关 系、 生构 造 与主体 构 造 关 系。论述 了构造 对 于 西 山煤 田 水文 地 质 、 溶 陷 落柱 发 育 、 伴 岩 瓦
斯 地质 、 煤种 分 布等 生产 地质 因素 的控 制作 用 。
关键 词 分期 构 造 ; 构造特 征 ; 造控 制作 用 ; 育规律 ; 响 ; 构 发 影 分析 中图分 类号 :D1 文献标 识 码 : 文章编 号 :6 2— 6 2 2 0 )6— 0 7~ 3 T 6 B 17 0 5 (0 8 0 0 1 0
1 )华力西期 ( P : C— ) 形成祁 吕贺山字形构造控
制 的北东 向展 布 的 问互 排 列 的 一 系列 聚煤 坳 陷 和 隆
起 。开始 形成 三 角洲相 为 主 的含 煤建 造 。 2 )燕 山期 早 ( ) 受南 北 应 力 挤压 , 承 了晚 古 T : 继
上具有持续活动的特征 , 白家庄井 田南坑 的北西向 如
起状 态并 广泛遭 受 剥蚀 。煤 田北部 抬 升 出露 煤 层 与
奥灰 岩 , 与宁武 煤 田分 离 。
6 )西 山煤 田构造 总态 势 : 个煤 田构 造 形 态 似 整
一
3 燕 山期 中()受东西向应力挤压形成经向构 ) J:
造, 主要 为少 数近 南 北 向逆 断层 与北 西 、 东 向两 组 北
浅析煤田水文地质工作

浅析煤田水文地质工作随着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加,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煤田水文地质工作也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主要从煤田水文地质工作的实践应用、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来进行讨论。
一、煤田水文地质工作的实践应用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由于煤层下伏的地层含水量较大,在采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井下水和地表水。
这些水资源既是必要的生产水源,也是对环境和开采安全的威胁。
因此,在煤炭开采中,进行水文地质勘探及调查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煤田水文地质工作有助于了解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
在进行煤田开采前,必须了解该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地下水位、水质、岩层结构等等。
这些数据可以对采煤过程中的排水、岩爆等问题提供科学的依据。
其次,煤田水文地质工作可以制定合理的采煤方案。
在了解了区域的水文地质状况后,便可以制定出更科学、更合理的采煤方案,使采煤过程更加高效、安全。
最后,煤田水文地质工作可以指导井下排水工作。
由于采煤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井下水,因此需要对井下水进行处理和排放。
在水文地质勘探的基础上,可以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井下排水方案,保障采煤的正常进行。
二、存在的问题然而,在煤田水文地质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是勘探技术不够先进。
在一些煤矿中,水文地质勘探的技术手段较为简单,导致对煤矿的水文地质状况了解不足,难以制定更加科学的采煤方案。
其次是水文地质监测体系不完善。
在一些煤矿中,水文地质监测设备相对较为简陋,也没有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因此对井下水的监测和排放不够及时和准确。
最后是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问题。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井下水和地表水大量产生,而一些煤矿在处理和排放这些水资源时并不够合理,导致水资源浪费和污染问题。
三、未来发展方向为了解决煤田水文地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首先,需要加强勘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应用新技术对煤矿进行精细化勘探,得到更加精确的水文地质数据,为采煤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水文地质条件对煤层气赋存的控制作用

例如 , 煤 层 气 煤 层 与 常 规 天 然 气储 层 的 不 同主 要 表 现 在 。 大 多 各 样 的 地 质 构 造 形 态 对煤 层 气赋 存 产 生 着 不 同的 影 响 。 封 闭性 地 质 构造 对 煤 层 气 赋 产 生 着 极 为 有 利 的 条 件 。 而相 对 数 的 气 体 都是 以吸 附 的 方式 在 煤 层 中储 存 的 。 测 算 结 果表 明 。 开 放 性 的 地 质 构 造 则 能 够 多煤 层 气 逸 散 产 生 有 利 条 件 。 最具 吸 附状 态 的 气 在 煤 中 气体 总量 中大 约 占到 的 0 ~ 9 5 %还 多 . 具 特 色的 莫 过 于褶 皱 和 断 层 这 两 种 地 质 构 造 形 态 褶 皱 式 的地 体 比 例 需要 看煤 的 变质 程 度 , 埋 藏 深度 等 方 面的 影 响 。 质 形 态 在 不 同褶 皱地 区有 着 不 同的 作 用 ,褶 皱 式 地 形 有 背斜 煤 吸 附煤 层 气 ( 甲烷 ) 的 能 力 与 多种 因素 有 关 , 主要 有 以 和 向斜 之 分 , 在 背斜 闭合 的 地 方 是 煤层 气储 存 的有 利 位 置 。 下几 个 方 面 : ① 一般 情 况 下 , 随 着 煤 变质 程 度 的提 高 , 其吸 附 2 . 2 水文因素对煤层气赋存的影响控制因素 气 的 能 力 逐 渐增 加 。 ② 煤 吸 附 气量 与 压 力 的 关 系是 : 当压 力 不 由 于煤 层 气 主要 存 在 于 煤 所 存 在 的 孔 隙 中 .所 以地 下 水 大时 , 吸 附量 随 压 力 增 大 而 增 加 ; 压 力越 高 。 增长幅度越 小: 当 压 力 达 到 一 定值 时 , 吸附量接近一个常数。这就是说 . 煤 吸 附 系统 就 通 过 相 应 的 地 质 压 力 对 煤 层 气 赋 存 着 较 强 的 控 制 作 气 量 是 随 压 力 的增 加 按 双 曲 线规 律 变化 。③ 由 于 吸 附 作 用 本 用 ,这 种控 制 作 用 不仅 能 够 帮 助 煤 层 气 逸散 还 能 够 保 存 聚 集 水 文 对 煤 层 气赋 存 的控 制作 用主 要 表 现 在 : 水动 力对 身是 一 个放 热过 程 , 因此 当温 度 升 高 时 , 煤 对 煤 层 气 的 吸 附能 煤 层 气 。 煤 层 气赋 存 所 具 有 的 逸散 控 制 作 用 、 水 动 力 所 具 有 的 封 闭控 力下降。 ④ 随着煤的湿度加大, 吸附量将 变小。这是 因为煤的 气 作 用 以及 水动 力所 具 有 的封 堵 控 气作 用 3个 方 面 部 分微 孔 隙 已被 水 分 了所 占据 , 而将 煤 层 气分 子挤 出所 致 。
太原西山煤田古交区块煤层气成藏地质单因素分析

太原西山煤田古交区块煤层气成藏地质单因素分析刘燕海;刘东娜;常锁亮;陈强;常泽光;邹雨;程剑波【摘要】为了分析太原西山煤田古交区块内影响煤层气成藏的地质因素,本文从含煤岩系地层分析入手,讨论了煤储层顶底板岩性与厚度、煤层厚度、煤岩煤质、煤化程度、储层埋深、区域构造热事件以及地质构造与煤层气成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煤层顶底板厚度与储层气含量不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气含量与煤储层厚度呈正相关,与煤中灰分、挥发分和水分含量呈负相关.含煤岩系煤储层至少经历了三次生烃高峰,煤层热演化是影响煤层气生成量的主控因素;区内主体向斜和正断层的断裂构造是控气的主要原因.研究区煤层气成藏主要受控于煤化作用与构造特征,同时受煤储层埋藏深度和煤层厚度影响,是多种因素影响下综合作用的结果.【期刊名称】《中国煤炭》【年(卷),期】2017(043)004【总页数】6页(P38-42,47)【关键词】太原西山煤田;煤层气成藏;相关性分析;地质因素【作者】刘燕海;刘东娜;常锁亮;陈强;常泽光;邹雨;程剑波【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山西省太原市,030024;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山西省太原市,030024;煤与煤系气地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省太原市,030024;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山西省太原市,030024;煤与煤系气地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省太原市,030024;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山西省太原市,030024;煤与煤系气地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省太原市,030024;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山西省太原市,030024;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山西省太原市,030024;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山西省太原市,0300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1★ 煤炭科技·地质与勘探★我国煤层气资源储量十分丰富,据统计,我国煤层气资源储量高达3~4万亿m3。
近几年,沁水盆地南部高阶煤的煤层气开发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低—中阶煤的煤层气研究也取得了重要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