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乙 卯 正 月 江 苏二 城 轼十 子 日 夜 记 梦
江城子· 乙卯正月 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 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 凉。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 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 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 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 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 短松冈。
写作背景
“乙卯”年是宋神宗熙宁八年 (1075),苏东坡任密州(今山东诸 城)知州,年已四十。 正月二十日这天夜里,他梦见爱 妻王弗,便写下了这首悼亡词。
赏析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十年生死两茫茫”生死相隔,死者对 人世是茫然无知了,而活着的人对逝者不 也同样吗? “不思量,自难忘”人虽云亡,而过去美 好的情景“自难忘”呵!这十年间,诗人 颇受压制,心境悲愤;到密州后,又忙于 处理政务,生活困苦,他又怎能“不思量” 那聪慧明理的贤内助呢。作者将“不思量” 与“自难忘”并举,看似矛盾的心态,真 实而深刻地揭示自己内心的思念。
赏析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作者料想长眠地下的爱侣,年 年伤逝的这个日子,为了眷恋人世、 难舍亲人,该是柔肠寸断了吧?推 己至人,作者设想此时亡妻一个人 凄冷幽独的“明月”之夜的心境, 可谓用心良苦。这番痴情苦心实可 感天动地
艺术特色
1.内容层层推进,引出梦中相遇,抒发悼亡 之情。 2.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抒发对亡妻的 掉念和自己对自己身世经历的感慨。
赏析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爱妻华年早逝,远隔千里,无 处可以话凄凉。其实即便坟墓近在 身边,隔着生死,就能话凄凉了吗? 这是抹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这三个长短句,又把现实与梦幻混 同了起来,把死别后的个人忧愤,包括 在苍老衰颓之中,这时他才四十岁,已 经“鬓如霜”了。妻子辞别人世已经十 年了,“纵使相逢”恐怕也认“我”不 出了。这个不可能的假设,感情深沉悲 痛,表现了对爱侣的深切怀念,也寄寓 了自己的身世之感。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原文及注释.doc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原文及注释《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东坡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陈师道语)且传诵千古的悼亡词。
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整理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原文及注释,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原文及注释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代: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肠断一作:断肠)译文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
不想让自己去思念,自己却难以忘怀。
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
即使相逢也应该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
两人互相望着,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
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与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
注释乙卯:公元1075年,即北宋熙宁八年。
十年:指结发妻子王弗去世已十年。
思量:想念。
千里:王弗葬地四川眉山与苏轼任所山东密州,相隔遥远,故称“千里”。
孤坟:其妻王氏之墓。
幽梦:梦境隐约,故云幽梦。
小轩窗:指小室的窗前,轩:门窗顾:看。
明月夜,短松冈:苏轼葬妻之地,短松:矮松。
赏析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
王弗年轻美貌,且侍亲甚孝,二人恩爱情深。
可惜天命无常,王弗二十七岁就去世了。
这对东坡是绝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
苏轼在《亡妻王氏墓志铭》里说:“治平二年(1065)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名弗),卒于京师。
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
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译文-注释-大意-赏析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译文|注释|大意|赏析《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译文|解释|大意|赏析《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译文|解释|大意|赏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①,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②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③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④冈。
【解释】这是北宋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堪称情意缠绵、字字血泪,是悼亡词中的经典之作。
乙卯(mǎo):北宋熙宁八年,即公元1075年。
①思量(liáng):想念。
②纵使:即使。
③顾:看。
④短松:矮松。
【大意】十年生死相隔,思念茫茫,相见无法。
压抑思念,却难以忘怀。
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
即使相逢也应该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
两人互相望着,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
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山坡,就是思念妻子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
【赏析】在爱人逝世十年之际,远在千里之外的苏轼无法抑制对夫人的思念而在梦中与夫人相会,醒后写下这首词,这是深深的怀念,这是浓浓的情意。
十年的生死相隔,死者对人世是茫然无知了,活着的人对逝者也是同样的一无所知。
恩爱夫妻,撒手永诀,转瞬间十年已过。
想当初,年方十六的王弗嫁给了十九岁的苏东坡,少年夫妻自是情深意重,王弗更是蕙质兰心、善解人意。
然而,人生总是充满意外,上天总是厌倦完满。
好端端的陆游与唐婉,硬生生被礼教拆散,如今堪称天造地设的苏轼和王弗也抵不过命运的无常。
逝者已矣,生者铭记,虽然不是经常想念,但绝不是已经忘却,只是在心中埋得太深而已。
往事蓦然来到心间,久蓄的情感潜流,忽如闸门大开,奔腾澎湃难以遏止。
于是乎有梦,是真实而又自然的。
对王弗的英年早逝,苏轼感慨万千,远隔千里,无处诉说凄凉。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翻译及赏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前言】《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
此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
上阙写词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写实;下阙记述梦境,抒写了词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写虚。
上阙记实,下阙记梦,,虚实结合,衬托出对亡妻的思念,加深全词的悲伤基调。
词中采用白描手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
全词思致委婉,境界层出,情调凄凉哀婉,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注释】江城子:词牌名。
乙卯:公元1075年,即北宋熙宁八年。
十年:指结发妻子王弗去世已十年。
思量:想念。
“量〞按格律应念平声liang。
千里:王弗葬地四川眉山与苏轼任所山东密州,相隔遥远,故称“千里〞孤坟:孟启《本领诗·征异第五》载张姓妻孔氏赠夫诗:“欲知肠断处,明月照孤坟。
〞其妻王氏之墓。
纵使:即使。
尘满面,鬓如霜:形容饱经沧桑,面容憔悴。
幽梦:梦境隐约,故云幽梦。
小轩窗:指小室的窗前,小轩:有窗槛的小屋。
顾:看。
料得:料想,想来肠断处:一作“断肠处〞。
明月夜,短松冈:苏轼葬妻之地,短松:矮松。
十年生死两茫茫:十年来,生死双方隔绝,什么都不知道了。
肠断:一做断肠。
【翻译】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
不想让自己去思念,自己却难以忘怀。
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
即使相逢也应该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晚上突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
两人互相望着,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
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与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
【鉴赏】“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这正是东坡笔力奇崛之处,妙绝千古。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原文、翻译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原文、翻译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原文、翻译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
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原文、翻译,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原文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翻译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
不想让自己去思念,自己却难以忘怀。
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
即使相逢也应该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
两人互相望着,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
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与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注释⑴江城子:词牌名。
⑵乙卯(mǎo):公元1075年,即北宋熙宁八年。
⑶十年:指结发妻子王弗去世已十年。
⑷思量:想念。
“量”按格律应念平声liáng。
⑸千里:王弗葬地四川眉山与苏轼任所山东密州,相隔遥远,故称“千里”。
孤坟:孟启《本事诗·徵异第五》载张姓妻孔氏赠夫诗:“欲知肠断处,明月照孤坟。
”其妻王氏之墓。
⑹纵使:即使。
⑺尘满面,鬓如霜:形容饱经沧桑,面容憔悴。
⑻幽梦:梦境隐约,故云幽梦。
⑼小轩窗:指小室的窗前,小轩:有窗槛的小屋。
⑽顾:看。
⑾料得:料想,想来。
肠断处:一作“断肠处”。
⑿明月夜,短松冈:苏轼葬妻之地,短松:矮松。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赏析中国文学史上,从《诗经》开始,就已经出现“悼亡诗”。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赏析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赏析《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创作的一首悼亡词。
以下是该词的翻译和赏析:翻译:我与你一生一死,隔绝已十年,生死相隔,死实在生之上。
只留下梳妆台啊!可不要小视它,依然那么清晰、那么亲切。
还是你生前梳妆的样子容貌。
你总是说:“青春易过”。
小轩窗前的月光仍旧映照出了你的身影。
淡淡的眉毛似乎凝聚着忧愁,如今怎能忍心再长久地分开心烦苦闷。
夜夜都梦见你、想你。
只能在夜半里悲痛地低语千言万语,新的、旧的伤心事,到如今却只能在梦中缠绕徘徊。
赏析:这首词是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创作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
此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
上阕写词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写实;下阕记述梦境,抒写了词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写虚。
虚实结合,衬托出对亡妻的思念,加深全词的悲伤基调。
全词采用白描手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思致委婉,境界层出,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时代背景方面,苏轼所处的北宋时期,政治上虽然较为黑暗、腐败,但文化艺术却十分繁荣。
苏轼本人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
他的诗歌和词作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风尚和文化氛围。
在作者境遇方面,苏轼一生怀才不遇,仕途坎坷。
他多次被贬谪流放,生活颠沛流离。
尽管如此,他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在这首词中,他通过描绘对亡妻的思念和哀伤之情,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总的来说,《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苏轼的一首代表作之一,通过对亡妻的思念和哀伤之情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同时,这首词也展现出了苏轼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精神。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原文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原文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原文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扩展资料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翻译
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
可终究难以忘怀。
千里之外那座遥远的.孤坟啊,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
纵然夫妻相逢你也认不出我,我已经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
昨夜我在梦中又回到了家乡,在小屋窗口。
正在打扮梳妆。
你我二人默默相对惨然不语,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
料想得到我当年想她的地方,就在明月的夜晚,矮松的山冈。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626(高中诗词翻译赏析)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前言】《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
此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
上阙写词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写实;下阙记述梦境,抒写了词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写虚。
上阙记实,下阙记梦,,虚实结合,衬托出对亡妻的思念,加深全词的悲伤基调。
词中采用白描手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
全词思致委婉,境界层出,情调凄凉哀婉,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注释】江城子:词牌名。
乙卯:公元1075年,即北宋熙宁八年。
十年:指结发妻子王弗去世已十年。
思量:想念。
“量”按格律应念平声liang。
千里:王弗葬地四川眉山与苏轼任所山东密州,相隔遥远,故称“千里”孤坟:孟启《本事诗·征异第五》载张姓妻孔氏赠夫诗:“欲知肠断处,明月照孤坟。
”其妻王氏之墓。
纵使:即使。
尘满面,鬓如霜:形容饱经沧桑,面容憔悴。
幽梦:梦境隐约,故云幽梦。
小轩窗:指小室的窗前,小轩:有窗槛的小屋。
顾:看。
料得:料想,想来肠断处:一作“断肠处”。
明月夜,短松冈:苏轼葬妻之地,短松:矮松。
十年生死两茫茫:十年来,生死双方隔绝,什么都不知道了。
千里孤坟:作者妻子的坟墓。
肠断:一做断肠。
【翻译】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
不想让自己去思念,自己却难以忘怀。
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
即使相逢也应该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
两人互相望着,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
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与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特色
1.内容层层推进,引出梦中相遇,抒发悼亡 之情。 2.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抒发对亡妻的 掉念和自己对自己身世经历的感慨。
3.虚实结合,以虚衬实,抒发悼亡之情。
妻已逝,夫独留, 万般凄情蚀九肠。
人归去,情依旧, 千载缘分绵且稠。
周邦彦
燎沈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 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辑轻舟,梦入芙蓉浦
整体感知
此词以咏雨后荷花为中心,表现 思念故乡的情怀。全词天然真美,不 事雕饰,别具风韵。词以写雨后风荷 为中心,由此而引入故乡归梦。
赏析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作者料想长眠地下的爱侣,年 年伤逝的这个日子,为了眷恋人世、 难舍亲人,该是柔肠寸断了吧?推 己至人,作者设想此时亡妻一个人 凄冷幽独的“明月”之夜的心境, 可谓用心良苦。这番痴情苦心实可 感天动地!
赏析小结
小结 这首词以“梦前----梦中---梦后”为时间线索,将“现实---梦境----现实”交织起来。 题虽为记梦,实际是通过记梦 来抒写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 沉的思念。全词感情深挚,充 满一种凄婉哀伤的调子。
赏析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爱妻华年早逝,远隔千里,无 处可以话凄凉。其实即便坟墓近在 身边,隔着生死,就能话凄凉了吗? 这是抹煞了生死界限的痴语,情语, 因此格外感人。
赏析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这三个长短句,又把现实与梦幻混 同了起来,把死别后的个人忧愤,包括 在苍老衰颓之中,这时他才四十岁,已 经“鬓如霜”了。妻子辞别人世已经十 年了,“纵使相逢”恐怕也认“我”不 出了。这个不可能的假设,感情深沉悲 痛,表现了对爱侣的深切怀念,也寄寓 了自己的身世之感。
这个世界上 有一种别离叫伤心欲绝。 有一种回忆叫痛彻心扉。
苏幕遮
周邦彦
诗人小传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自号 清真居士,北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曾提举大晟府。做过知州等官,卒年六十 六。 周邦彦“负一代词名”,其词“浑厚 和雅”(《词源》),“缜密典丽”,对 后世影响较大。
苏幕遮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 量,自难忘。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 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 窗,正梳妆。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 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赏析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十年生死两茫茫”生死相隔,死者对 人世是茫然无知了,而活着的人对逝者不 也同样吗? “不思量,自难忘”人虽云亡,而过去美 好的情景“自难忘”呵!这十年间,诗人 颇受压制,心境悲愤;到密州后,又忙于 处理政务,生活困苦,他又怎能“不思量” 那聪慧明理的贤内助呢。作者将“不思量” 与“自难忘”并举,看似矛盾的心态,真 实而深刻地揭示自己内心的思念。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 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21岁 中进士,开始为宦生涯。这首词作于宋神 宗熙宁八年。当时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 和,自请外调,在密州做地方官。那时他 已经40岁了,二十年仕途奔波,妻子亡故。 这一切的一切都令他感伤……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 十日夜记梦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辑轻舟,梦入芙蓉浦
作者面对着象征江南陂塘风 色的荷花,很自然地会钩起乡 心,词的结尾用“小辑轻舟, 梦入芙蓉浦”绾合,上下片联 成一气,融景入情,不着痕迹。 下片抒思乡之情。
艺术特色
1.此词通过回忆、想象、联想, 以荷花贯穿,既细致传神地写景 状物,又颇有诗意地表现思乡之 情。 2.值得注意表现手法还有:细 节描写,写出夏天早晨雨过天晴 的美好;转换叙述角度,使用曲 笔,含蓄表达.全词语言自然明丽,淡雅素 洁,别具一格,词境清新而爽朗。
苏轼
崂 山 八 中 陈 锋
乙 卯 正 月 江 苏二 城 轼十 子 日 夜 记 梦
公元1055年,一对新人结婚了。新郎 是19岁的四川才子苏东坡,新娘是16 岁的王弗。新郎羽扇纶巾,雄姿英发, 新娘也是年轻美貌,天资聪颖,一对 新人可谓才子佳人。王弗贤淑端庄, 曾对苏轼的事业、为人处事进行过多 次有识见的告诫、嘱咐。王弗生前, 不但是苏轼生活上的伴侣,而且是文 学上的知音,事业上的贤内助。
谢谢
燎沈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 一一风荷举。
这三句所写荷花的神态。写当 宿雨初收,晓风吹过水面,红艳 的初日照耀下,圆润的荷叶,绿 净如拭,亭亭玉立的荷花,随风 一一颤动起来。这样作者用十分 生动的素描将一个活泼清远的词 境,再现于读者面前。只一个 “举”字,便刻画出荷花的动态。 词之上片描写盛夏晨景。
赏析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这五句,才入题 “记梦”。“夜来幽 梦忽还乡”,是记叙,写自己梦中忽然 回到了时念中的故乡,那个两人曾共度 甜蜜岁月的地方。“小轩窗,正梳妆” 那小室,亲切而又熟悉,她情态容貌, 依稀当年,正梳妆打扮。夫妻相见,没 有出现久别重逢、卿卿我我的亲昵,而 是“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无 言”,包括了千言万语,表现了“此时 无声胜有声”的沉痛,别后种种从何说 起?
可惜天妒良缘,红颜薄命,王弗 26岁时就去世了。这对诗人是一个沉 重的打击。 公元1075年,苏东坡来到密州 (今山东诸城县),这一年正月二十 日夜,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江 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悼 亡词。此时诗人三十八岁,其妻王弗 去世整十年。题目上“乙卯”,指的 就是这一年。
诗人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