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山堰塞湖应急抢险施工技术

合集下载

唐家山堰塞湖排险的探索与思考

唐家山堰塞湖排险的探索与思考

唐家山堰塞湖成功排险的探索与思考摘要:在交通、通讯完全中断的情况下,在地质情况不完全了解、施工环境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在时间紧迫、任务繁重的前提下,成功排除极高危险堰塞湖险情,创造了世界奇迹。

本文从堰塞湖排险的设计组织、统筹规划、施工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简要介绍,并进一步对堰塞湖应急排险进行探索与思考。

主题词:堰塞湖排险施工探索与思考1、概况1.1堰塞湖的定义堰塞湖是指地震后引起的大规模山体滑坡,河水冲击泥土、山石而造成堆积,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

堰塞湖形成过程有四个过程,一是原有的水系;二是原有水系被堵塞物堵住。

堵塞物可能是火山熔岩流,可能是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的山崩滑坡体,可能是泥石流,亦可能是其他物质。

三是河谷、河床被堵塞后,流水聚集并且往四周漫溢。

四是储水到一定程度便形成堰塞湖。

1.2唐家山堰塞湖成因唐家山堰塞湖形成过程是汶川大地震造成了龙门山300KM的地震断裂带,山体坠落,封闭河道,原有水系被堵塞物堵住。

河谷、河床被堵塞后,流水聚集并且往四周漫溢,水位迅速积蓄抬高,造成洪峰,威胁下游。

1.3唐家山堰塞湖规模及险情唐家山堰塞湖位于北川县上游通口河上,堰体长803.4m,宽611.8m,面积30.72万m2,体积2037万m3,堰体最高点高程791.9m,堰体低高程667.5m,最大坝高124.4m,垭口处坝高82.65m。

总库容3.15亿方,回水长度约23km。

若产生溃坝将影响下游北川县,江油市,绵阳市的涪城区、科学城、农科区以及三台县130多万人口,甚至影响到遂宁市,属此次特大地震中形成的极高危级堰塞湖。

2、设计方案与施工规划2.1设计方案及方案调整2.1.1最初抢险方案。

利用地震形成的垭口,采用工程机械开挖明渠,降低水位。

有“高、中、低”三个泄流渠方案,低标准方案,泄流渠进口高程747m、渠底宽28m,泄流漕总长670m,上游平缓段纵坡0.6%,下游陡坡段纵坡分别为24%和16%;中标准方案,泄流渠进口高程745m、渠底宽22m,泄流漕总长680m,上游平缓段纵坡0.6%,下游陡坡段纵坡分别为24%和16%;高标准方案,泄流渠进口高程742m、渠底宽13m,泄流漕总长695m,上游平缓段纵坡0.6%,下游陡坡段纵坡分别为24%和16%。

浅谈唐家山堰塞湖应急排险的安全管理

浅谈唐家山堰塞湖应急排险的安全管理
sr to ntn i tucin i e st y,c o r wde q pme t n r i g saf d e ui n sa d wo k n tfs,l r e p t ni aey rs t.;f rwh c t sa ls a g o e ta s t ik ec l f o ih he e tb ihme fs e y nto a t f
B i to u t no aeyc n tu t nma a e n rr k e miaino a gis a a d l eDa r f nr d ci nsft o s ci n g me t o i - i n t fT n j h nL n sd m ei o r o f s l o a i
构 松 散 ,加 之 湖 水 不 断 上 涨 ,压 力 增 大 ,易 形 成 较
2 建立安全制度
2 1 安全 组织 机构 与职 责 .
在唐家山堰塞湖应 急排 险前线指挥部的领导下 , 建立 了专 门 的安 全 管理机 构 ,专人 专 责 。在 现场从 各
施 工 单 位抽 调安 全 知识 丰 富 、责 任心 强 的干部 战 士组
成专 业安 全 分 队负责 所有 安全 管理 工 作 :主要 有渠 道 开挖 施工 安全 分 队 ,负责 渠 道开挖 施 工作业 安 全 ;左
岸 山坡 裂缝 发展 情况 监测 分 队 ,负 责观察 边坡 裂缝 变
大 的渗漏 通 道 ,造 成 管 涌 等 甚 至 坝 体 溃 决 的 危 险 ; ( ) 于 地 震 ,堰 塞 体 两 边 山坡 已形 成 较 大 裂 缝 , 2 由 而所 有 排 险 人 员 驻 地 就 设 在 堰 塞 体 上 ,施 工 也 在 峡 谷 中 的 堰 塞 体 上 ,若 发 生 新 的滑 坡 塌 方 ,势 必 造 成 特 大 安 全 事 故 ; ( ) 据 排 险方 案 ,施 工 采 取 3根 以 “ 挖 渠 道 引 流 、分 段 同 时 实 施 ”为 主 、铅 丝 石 开 笼 护 坡 为 辅 的 方 式 ,作 业 面 狭 小 、施 工 人 员 多 、 相 互 干 扰 大 ,易 发 生 渠 道 边 坡 垮 塌 掩 埋 、人 员 砸 伤 等 安 全 事 故 ;( 气 候 条 件 差 ,高 温 炎 热 ,能 使 4)

堰塞湖险情应急抢险救援技术指导书

堰塞湖险情应急抢险救援技术指导书

堰塞湖险情应急抢险救援技术指导书第一章堰塞湖主要成因堰塞湖是指山崩、泥石流或熔岩堵塞河谷或河床,储水到一定程度便形成的湖泊,通常为地震、风灾、火山爆发等自然原因所造成,也有人为因素所造就出的堰塞湖,如:炸药击发、工程挖掘等。

堰塞湖的形成,通常是不稳定的地质状况所构成,当堰塞湖构体受到冲刷、侵蚀、溶解、崩塌等作用,堰塞湖便会出现“溢坝”,最终会因为堰塞湖构体处于极差地质状况,演变“溃堤”而瞬间发生山洪爆发的洪灾,对下游地区有着毁灭性破坏。

堰塞湖形成必须具备的四个条件:①有地貌上的水系;②原有水系被堵塞物堵住,堵塞物可能是火山熔岩流,可能是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的山崩滑坡体,可能是泥石流,也可能是其他的物质;③河谷、河床被堵塞后,流水聚集并且往四周漫溢;④必须储水,到一定程度便形成堰塞湖。

第二章堰塞湖灾情判断第一节堰塞体危险性判断1.堰塞湖规模根据《堰塞湖风险等级划分标准》(SL450—2009),将堰塞湖的规模划分为大型、中型、小(1)型和小(2)型,详见表1.2-1。

表1.2-1 堰塞湖规模2.堰塞体物质组成分类及危险级别根据堰塞湖规模、堰塞体物质组成和堰塞体高度,《堰塞湖风险等级划分标准》(SL450—2009)将堰塞体危险级别分为极高危险、高危险、中危险和低危险,详见表1.2-2。

当3个分级指标所属级别相差两级或以上,且最高级别指标只有1个时,应将3个分级指标中所属最高危险级别降低一级,作为该堰塞体的危险性级别,其余情况均应将分级指标中所属最高然险级别作为该堰塞体的危险级别。

表1.2-2 堰塞体危险级别与分级指标根据还可根据堰塞湖处理条件、堰塞体上游汇流面积、水位上涨速度、堰塞体的物质组成及其宽高比和堰塞体导常渗流等因素,对表1.2.2进行适当调整堰塞体危险级别。

3.堰塞体溃决损失根据堰塞湖影响区的风险人口、重要城镇、公共或重要设施等情况,《堰塞湖风险等级划分标准》(SL450—2009)将堰塞体溃决损失严重性级别划分为极严重、严重、较严重和一般,详见表1.2-3。

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施工总结

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施工总结
家 山处 ,堰 体 长 8 34 m,宽 6 2 m,高 约 8 .5~ 0 . 1 26
风险的堰塞湖要加强监测预警,制定转移预案,及时 转 移受威 胁 区群 众 和抢 险 人员 。组织专 家进 行全 面评 估 ,制定 除 险方 案 ,实行 工程除 险 。部 队和 国土 资源
部 在人 力 、技术 和设 施上 予 以支持 。 5月 2 日下 午 , ” 2 国务 院抗震救 灾前方 指挥 部水利 组在 绵 阳召开会议 并 印发会 议纪要 ,明确 了北 川 唐 家山堰 塞湖 工程排 险施 I 工 及施 工 期 水 位 、坝 体 变 化 监测 由武 警 水 电部 队 负
5月 2 0日,我 部 先 遣 人 员 到 成都 金 牛 山庄 向 国家 抗 震救 灾 总指挥部 四川 前 方 指挥部 水利组 领 受 了对 唐家 I
下游地区的影响 ;制定 了“ 、中、低 ” 个 泄流槽 高 3
方案 。
低标准方案: 泄流槽进口高程 770 底宽2 , 4. m、 8 m
144m,堰 塞 体 底 部 高 程 695 m,最 高 点 高 程 2 . 6.
7 1 9m,滑坡 体估 算 方量 约 20 7万 m 。堰 塞 湖总 9 . 3

库容 约 3 1 .5亿 m ,水 头 高 8 0多 m。唐 家 山堰 塞 湖
是本 次地 震 形 成 的堰 塞 湖 中堰 塞 体 最 高 、蓄 水 量 最
刘建军 , 等∥唐家 山堰塞湖抢险施工总结
高标 准方案 :泄流槽进 口高程 720m、底宽 1 4 . 3m,
( 0 20 0万 m ) ,堰 塞 体 存 在 多 处 管 涌 ,最 大 的管 涌
责。5 2 月 2日又连夜召开会议 ,传 达温家宝总理在 绵 阳召开 的唐家 山堰塞 湖除 险减灾 专题会 议上 的有关

唐家山堰塞湖应急处置技术特点与体会

唐家山堰塞湖应急处置技术特点与体会

第39卷第22期2008年11月  人 民 长 江Y angtze River  Vol.39,No.22Nov.,2008收稿日期作者简介杨启贵,男,长江水利委员会设计院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文章编号:1001-4179(2008)22-0001-03唐家山堰塞湖应急处置技术特点与体会杨启贵 李勤军(长江水利委员会设计院,湖北武汉430010)摘要:四川汶川大地震造成北川附近唐家山山体大滑坡,形成一座危害程度极高的堰塞湖。

为避免堰塞坝溃决而导致严重的次生灾害,由水利部组织实施了唐家山堰塞湖除险工程措施。

工程应急处置方案为开挖泄流渠引流冲刷,并在实施过程对方案进行动态调整优化。

唐家山堰塞湖排险施工历时17d ,成功地解除了险情,工程施工与泄流过程未造成人员伤亡。

在唐家山应急除险中,充分体现行业专业优势和技术支撑作用,应急处置中采取的“因势利导、借力自然、安全可控”的技术思路,可作为其他大型堰塞湖抢险的科学指导原则。

关 键 词:应急除险;次生灾害;工程措施;唐家山堰塞湖中图分类号:P315.9 文献标识码:A1 概况唐家山堰塞湖是汶川大地震35座堰塞湖中唯一的一座极高危级堰塞湖,位于北川县城上游3.2km 的通口河峡谷中。

最大可蓄水量3.16亿m 3,其下游有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绵阳、运输大动脉宝成铁路、能源大通道兰成渝成品油输油管道等重要设施,堰塞湖水一旦溃泄,下游130多万人民的生命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

堰塞湖区为高山峡谷地带,地质环境复杂,气象条件恶劣,地震后滑坡、崩塌、泥石流频发,水陆交通、电力、通信完全中断。

技术专家多次冒险徒步查勘均告失败。

5月18日,在解放军陆航部队的帮助下,用直升机运送专家首次飞抵唐家山上空进行了低空近距离观察。

5月21号上午,利用连续雨雾天气之后的晴天,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水利组前方领导小组领导率领专家首次乘直升机悬降唐家山坝顶,实地查勘堰塞坝现场,会商后认为,堰塞坝现状总体稳定、堰塞湖险情危急,但湖内水情基本具备实施工程除险的时间可能。

急管理案例分析—以唐家山堰塞湖为例

急管理案例分析—以唐家山堰塞湖为例

• 25日上午,抢险指挥部果断决定,将以工程机械开 25日上午,抢险指挥部果断决定, 日上午 掘引流明渠为主的方案变为机械施工与人工爆破 双管齐下” 以人工爆破为主的新方案。 “双管齐下”,以人工爆破为主的新方案。通过空 中运送施工设备,并派武警部队等寻找新的水陆、 中运送施工设备,并派武警部队等寻找新的水陆、 陆路进入堰塞体。 陆路进入堰塞体。 • 26日深夜,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对唐家山堰 26日深夜 胡锦涛总书记、 日深夜, 塞湖排危抢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塞湖排危抢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一定要坚持 以人为本,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以人为本,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 29日16时,唐家山堰塞湖避险疏散指挥部指挥长、 29日16时 唐家山堰塞湖避险疏散指挥部指挥长、 绵阳市委书记谭力发布一号令, 绵阳市委书记谭力发布一号令,按三分之一溃坝方 案全部启动, 30日 时开始至31 31日 案全部启动,从30日8时开始至31日8时,预案涉及 19万多下游群众 万多下游群众, 19万多下游群众,要求撤离到预先安排好的安全地 同时, 带。同时,唐家山堰塞湖下游的数家化工厂也开始 大撤退。 大撤退。 • 5月31日,指挥部决定放弃爆破分洪方案,采取自然 31日 指挥部决定放弃爆破分洪方案, 泄洪的方法分洪。 机中阶段 唐家山堰塞湖应急案例介绍---危机中阶段 --• 22日晚,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在四川绵 日晚, 日晚 阳召开会议, 阳召开会议,决定立即成立唐家山堰塞湖应 急处置指挥部 指挥部; 急处置指挥部; • 23日, 唐家山堰塞湖应急处置指挥部确认了 日 应急处置方案 方案: 应急处置方案:在堰塞湖坝体上方开挖一条 导流明渠; 导流明渠; • 23日,唐家山堰塞湖坝前水位上升 日 唐家山堰塞湖坝前水位上升3.59米, 米 达到721米的高度。 米的高度。 达到 米的高度

浅谈唐家山堰塞湖抢险过程中部队管理的有效做法

浅谈唐家山堰塞湖抢险过程中部队管理的有效做法
地 势复 杂 ,抢 险行 动 影 响 较 大 。 特 别 是 地 震后 形 成
危堰塞湖 ,随着降雨量的加大 ,其风险等级在不 断 上升 。这个 蓄 水 最 终 将 形 成 近 3亿 m 的 悬 湖 ,如
果溃 坝 ,将 会 给 下 游 10多 万人 民生 命 财 产 带 来 灭 0
顶 之灾 !在这 危 难 关 头 ,中 央决 定 指 派 武 警 水 电部
“ . 2 汶 J 大 地 震发 生 后 ,在 四JI 区发 现 了 5 1” i I i 震
较 为危 险 的 3 4处 堰 塞 湖 ,其 中 ,唐 家 山堰 塞 湖 被 水利 部 抗震 救 灾 指 挥 部前 方 专 家 列 为 1号 风 险 的高
2 堰塞湖抢险工作的特点
堰塞 湖 是 大规 模 山体 滑 坡 堵 截 河 谷 或 河 床 后 储 水 而形 成 的 湖泊 。其 抢 险 作 战 主 要 特 点 :一 是 地 形
维普资讯
水利水电技术
第3 9卷
20 0 8年 第 8期
浅 谈 唐 家 山 堰 塞 湖 抢 险 过 程 中 " g O队 管 理 的 有 效 做 法
刘 永 光
( 中国人 民武装 警察部 队 水 电第三 总队 , 四川 成都 603 ) 106
关 键词 :堰 塞湖 ;排 险 ;部 队管理
J 地 震 次 生灾 害 的一 个 特 大 威 胁 ,创 造 了世 界 上 处 I I
理 大型 堰 塞湖 的奇 迹 。取 得 这 次 胜 利 ,离 不 开 水 电始 终 坚 持 以正 规 的部 队 管 理 为 支 撑 点和 着 眼点 ,加强 抢 险 战 斗全 过 程 中部 队管 理 教 育 工作 。服务 抢 险 ,保 障抢 险 ,围绕 抢 险 任 务 抓 管

堰塞湖应急处置施工技术概述

堰塞湖应急处置施工技术概述

<15 15-30 30-7070-120 >120堆高/m1.^ 15m ;2.15~30m ,3.30-70 m,4.70~120 m ;5. > 120m图2堰塞湖堰塞体堆高统计情况超过10 d,如易贡、舟曲等堰塞湖处置时间相对 较长,特别是易贡堰塞湖库容约30亿m3,处置时间 超过1个月(见图3)。

50 - 45 . ♦40 -10 15 2025 30 35 40处置时间/d图3处置时间统计2.2交通不便人机进场不易由于堰塞湖多数由地震、降雨、冻融等引发的 滑坡或泥石流形成,地处高山峡谷,灾害发生时往往道路中断,人机进场困难。

根据统计,四川汶川1堰塞湖处置情况从2000年4月至2018年11月,原武警水电部 队先后参与应急处置堰塞湖累计39个,参与了 21 世纪以来大多数规模较大的堰塞湖处置工作。

从 分布区域看,参与处置的堰塞湖主要分布在青藏高 原及周边,其中四川境内26.5个(金沙江白格堰塞 湖为西藏位于四川交界)、西藏2.5个、重庆5个、云 南2个、甘肃1个。

从处置时节看,多集中于5~8月 份,其他时节相对较少。

这些堰塞湖均属于高危堰塞湖,库容多在100 万~1 000万m3(见图1),且处置工作多集中在汶川地震时期。

堰塞体堆高一在30~70 m之间(见图2)。

库容/万m3图1堰塞湖库容统计2处置施工特点分析2.1处置时间紧应急性强堰塞湖处置的施工时间一般在10 d内,极少数收稿日期= 2019-01-20作者简介:周志东,男,高级工程师,客座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水利水电施工和应急救援工作。

E -mail :463525748@•22 •文章编号:1006 - 0081 (2019)03 - 0022 - 04堰塞湖应急处置施工技术概述周4i12,惠脅1,林振本1(1.中国安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第三工程局,成都温江610000;2.中国科学院寒区与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摘要:近年来,我国地质灾害呈多发频发态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普资讯
水利水 电技术
第3 9卷
20 0 8年 第 8期
唐 家 山 堰 塞 湖 应 急 l l 胞 工 技 市 gl ,i
吴 国如 ,岳 曦
10 5 ) 00 5 ( 中国人 民武装警察部 队 水电指挥部 ,北京
关键 词 :唐 家山堰塞 湖 ;应 急抢 险 ;施 工技 术
地貌再 次 进 行 了勘察 ,确 定 采 取 应 急抢 险工 程 措 施 , 最大 限度 减轻其对 下游人 民群众 生命财产 的影响 。
图 1 堰 塞 体 形体
0~1 5m。滑坡 前 地 形 见 图 2 堰 塞 体 由右 岸 山体 整 。
体滑 坡形 成 ,从 现场 观察 到 的情况 看 ,组成 堰 塞体 的
经过测量 , 堰塞体平面形态近似为长条形 ,顺河 长约 83m,横河宽最大约 6 1m,顶面宽 10~ 0 0 1 5 30m, 高 8 ~14 m,平 面面积 约 3 2 2 0万 m ,初估 体积 约
207万 m 。堰塞 体表 面地 形起伏 较 大 ,横 河 方 向大 3 致呈 左高 右低 ,左 侧最 高 点高 程 739m,右 侧 最 高 9 .

维普资讯
吴国如 , 等∥唐家山堰塞湖应急抢 险施工技术
江 一级 支 流 ,控 制 集 水 面 积 45 0 k 2 m ,主 河 长 1 3 7
人 工挖坑 装药 ,爆 破法 开槽 。装药 坑在平 面上呈 正方
形 布设 ,孔 排 距 均 为 4 m,沿 泄 槽 轴 线 布 设 3列 4 2 排 ,共计 需挖 坑 1 6个 。单个 坑 深 度 为 2 5 m,呈倒 2 .

虑到坝上条件限制无法采取支护 ,这是可能挖掘成形 的最大 深度 。按加 强抛 掷 爆 破设 计 装 药量 ,采用 非 电
毫 秒接 力 网络 进 行 起 爆 ,预 计 可 形 成 宽 约 1 3m,深 约 2 3m 的泄槽 ,可 降低 堰 塞 湖过 流 水 位 约 2 3m, . . 减少 库容 约 20 0万 m 。 0
47 901。 因流 域 内地 形 复 杂 ,高 差 悬 殊 ,气 候 垂 6 . 3 1
直变化很大。据 ̄ J县气象站资料统计 ,多年平均年 kl l
降水 量 13 54 mm,5 ~1 月 降 水 量 占 全 年 的 5 . 0 9 .% ,历年 一 日最 大 降 水 量 为 334m 11 2 . m,6月 份
泥 灰 岩 、泥 岩 组 成 ,岩 层 软 硬 相 间 ,产 状 N 0 E 6。 / N /6 。 W 0 。左岸 为逆 向坡 ,右岸 为顺 向坡 。基 岩裂 隙
较发 育 ,岩体 较破 碎 ,强 风 化带 厚度 5~1 0 m川 盆地 西北 边缘 山区地带 ,系涪
槽 ,沟槽 为 右 弓形 ,沟 槽 底 宽 2 4 0~ 0m,其 挡 水 前 缘最 低 高程 7 22m,见 图 1 5. 。堰塞 湖 上 游 集 水 面 积
约 35 0k 5 m ,最大 蓄水量 约 3 2亿 m ,截 至 到 5月 . 2 1日, 堰塞湖的蓄水量约7 5 万 m , 0 2 3 水位为730m, 1 .
收 稿 日期 :2 0 — 8 1 080—1
为弱风 化 岩 。两岸 岸坡分 布有 残坡积 的碎 石土 ,厚 度
W ae trReo  ̄ sa dHy r o r g n e n 1 su e n do we En ien g Vo. No 8 p 39
作者简介 :吴国如( 9 l ) 16 一 ,男 ,高级工程师 ,副总工程师。
点高 程 7 5 0m。偏 右侧 顺河 方 向有 一 贯通 上 下 游 沟 7 .
物质大部分为基岩挤压或解体形成 的碎裂岩 , 从左至 右 ,堰塞 体上 部覆 盖 2—1 厚 的残坡 积碎 石 土 ,苦 5m
竹 坝库 区沉积 的含 泥 粉 细砂 ,受 滑 坡 下 滑挤 压 隆起 , 覆 盖 于堰 塞体 上游 ,厚 度 约 2 8 0~ 5m。
中图分类号 :P 4 . (7 ) 62 2 2 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 —8 0 2 0 )8 0 0 — 6 0 0 0 6 (0 8 0 —0 5 0
1 概

1 1 唐 家 山堰 塞 湖基本 情 况 .
唐 家 山堰塞 湖是 “ .2 地 震 四川省 境 内 3 堰 5 1” 4个 塞 湖 中危 险级最 高 、危 害性最 大 的一个 ,其 位置 位 于 涪 江支 流 湔 江 上 ,在 北 川 县 城 上 游 约 32k 处 。5 . m 月1 4日发现 该堰 塞 湖 , 由于气 象 原 因 ,2 日第一 批 0 专 家组 人员 飞抵 堰塞 体 ,对其 形体 和堰 前水 位进 行 了 测 量 ,对其组成 物质 的地 质情 况进 行 了描述 ,2 1日第 二批 专家再次 飞抵 堰塞 体 ,对堰 塞体 及 其周 边 的 地形
圆锥 形 ,下部 直径 0 6 1,上 部 开 口直径 2 0 m,考 . I T .
k m,流经江 油 县 青莲 场 附 近 注 入 涪 江 右 岸 。湔 江 流
至: JI 内 ,山高谷 深 ,相 对高 差较 大 ,一 般海拔 高 ll L 境
程 均 在 10 0 0~1 5 0 0 1 以 上 ,最 高 峰 插 旗 山 0. 0 . I T
与堰塞 体 挡水 前 缘 最 低 处 的 高差 约 3. 9 2m,湖 水 以 每天约 3m 的速度 上涨 。
1 2 堰塞 体物 质组 成 . 根 据成 都勘 测设 计研 究 院提供 的地 质资 料 ,堰塞
图 2 滑 坡 前 地 形
体 两岸基 岩 由寒 武 系 下 统 清平 组 薄 层 硅 质 岩 、砂 岩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