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市龙母庙旅游开发状况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梧州市龙母庙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及旅游开发状况调查报告Word版

梧州市龙母庙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及旅游开发状况调查报告Word版

梧州市龙母庙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及旅游开发状况调查报告梧州素有“百年商埠,千年古城”的美称,悠久的历史,连绵的山峦,覆盖的水域,使得梧州富含了独特的地域及历史文化—龙母文化。

2011年5月29日,我们小组对梧州的龙母庙进行了一番深入细致的社会历史实践调查。

一、龙母的传说:龙母是流传于我国西江流域民间的颇具特色的一位女神。

《中国神话传说》记载:“秦始皇时代,有两个传说,一个是关于陷湖的传说,一个是关于龙母的传说”。

传说龙母,本姓温,其父温天瑞,其母梁氏,温生于周赦王二十五年(公元290年)农历五月初八,出生在藤县水东街孝通坊,卒于秦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

温氏幼时因洪水被放在木盘漂流到广东悦城,被一姓梁渔翁救起并抚养成人。

传说有一天,温氏在溪边拾得一卵,里面生出五条小龙,经温氏细心养护,长大后放归大海。

从此,人们把温氏称作龙母。

龙母在五小龙的相助下,带领人民抗洪治水,让老百姓过上风调雨顺的日子。

二、梧州龙母庙的由来及概况:后人为了纪念龙母,在西江流域建了无数的龙母庙,便也有了梧州气势磅礴的龙母庙。

梧州的龙母庙又称太庙,并没有梧州龙母是悦城龙母的母亲的意思,而是说梧州龙母庙的历史比较悠久罢了。

梧州龙母庙始建于北宋初年,座落在景色秀丽的桂江岸边,枕山面水,輿地通泉,是一座真正的千年神庙。

原由山门、前殿、后殿、左右厢房、角亭组成。

后因战乱部分建筑曾受毁损。

从1987年龙母庙重光以来,经过不断修缮,既保持了古建筑的风格和特色,又增添了牌坊、行宫、龟池、观音亭、赐福亭、放生亭、龙母素食馆等主要建筑。

2005年梧州市政府在原龙母庙的北面划出10.2公顷的土地作为龙母庙的扩建用地,总投资6000多万元。

使龙母庙的占地面积由原来的5000多平方米扩展到10万平方米,现在已建成了牌坊、前殿、龙母宝颠、龙母寝宫、钟楼、鼓楼、塔楼、厢房、连廊、以及中国最高的38米龙母圣像。

一年四季,龙母庙香火旺盛,龙母庆典活动不断,龙母文化内涵非常丰富。

广西梧州龙母庙导游词

广西梧州龙母庙导游词

广西梧州龙母庙导游词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们骑楼城-龙母庙景区的龙母庙景点参观和游览。

我是导游,我叫×××,大家可以叫我小×。

龙母,是我国民间流传的周秦之世的女神,对于她,既有不少翔实的史话,更有许多神奇的传说。

袁坷的《中国神话传说》就说过;“秦始皇时代,有两个传说故事,对后代有着普遍的代表性质:一个是关于陷湖的传说,一个是关于龙母的传说。

”今天我很荣幸能和大家一起走进龙母的历史与传说中,领略龙母文化的精髓,探访龙母影响力和知名度与妈祖媲美之谜。

我们即将游览的梧州龙母庙,是梧州著名的游览景点之一,始建于北宋初年,座落在景色秀丽的桂江岸边,枕山面水,舆地通灵,是一座真正的千年神庙。

原由山门、前殿、后殿、左右厢房、角亭组成。

后因战乱部分建筑曾受损毁。

从1987年龙母庙重光以来,经过不断修缮,既保持了古建筑的风格和特色,又增添了牌坊、行宫、龟池、观音亭、赐福亭、放生亭、龙母素食馆等主要建筑。

XX年梧州市政府在原龙母庙的北面划出10.2公顷的土地作为龙母庙的扩建用地,总投资6000多万元。

使龙母庙占地面积由原来的5000多平方米扩展到10万平方米,现在已建成了牌坊、前殿、龙母宝殿、龙母寝宫、钟楼、鼓楼、塔楼、厢房、连廊、以及中国最高的38米龙母圣像。

龙母,姓温,诞生在战国时期的楚国,而生活于并吞六国的秦代。

大概在距今二千二百九十一年前的楚怀王辛未年(也就是东周周赧王的二十五年)的农历五月初八日,古老的梧州之地的藤县水东衔孝通坊温天瑞的家里。

龙母的诞生与众不同,带有“苍天呈瑞”的色彩。

《孝通祖庙旧志》说她“甫生发长竞尺,仪容瑰伟”,译成现代汉语就是,龙母刚刚生下来,头发就有一尺多长,而且容貌长得非常奇异魁伟。

这当然不是一般初生婴儿可以比拟的了。

所以说,龙母从来以这个世间的那一刻起,就已经颇具神奇色彩了。

龙母是一位奇女子,她一生下来,黑油油的头发就有一尺来长,而且身体儿很奇伟,脸庞儿很漂亮。

梧州骑楼城龙母庙景区导游词

梧州骑楼城龙母庙景区导游词

梧州骑楼城龙母庙景区导游词据中国当代著名家、文化学者肖健介绍,龙母庙是珠江流域人民为纪念战国时期南方百越民族女首领“龙母”而兴建的庙宇,珠江流域沿江各地均建有龙母庙,尤以广西梧州龙母庙和广东德庆龙母庙为祖庭,享誉海内外。

梧州龙母庙,始建于北宋初年,位于梧州桂林路,依珠投岭西麓、面临桂江,该庙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进行了维修复原,此后逐步进行扩建,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建有牌坊、五龙喷水壁、前殿、龙母宝殿、龙母寝宫、钟楼、鼓楼、塔楼和中国最高的38米龙母圣像等。

德庆龙母庙始建于秦汉时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堪称一座凝聚了历代岭南建筑和造型艺术的殿堂,与广州陈家祠、佛山祖庙齐名为“岭南古建筑三瑰宝”,该庙完整地保存着明代开国皇帝的洪武诏书碑,德庆龙母庙是海内外”龙的传人“寻根问祖的圣地,连年香火鼎盛。

相传龙母姓温,温氏细心哺育五条小龙长大后,五条小龙感温氏养育之恩,帮助温氏与水灾、旱灾和土豪恶吏作斗争,造福黎民百姓,珠江流域人民便将温氏尊为“龙母”,世代不忘龙母恩泽,建龙母庙、年年祭祀,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梧州骑楼城龙母庙景区大家好!欢迎各位贵宾来到因展示岭南骑楼文化和西江流域龙母文化而得名的梧州骑楼城—龙母庙景区,我是景区的讲解员小培。

主要景点:龙母龙母是春秋战国时期百越族女首领,姓温,名凤娇。

千百年来,一直被西江流域的民众信奉为“水神”而建庙敬拜。

以对龙母图腾崇拜为基础,西江流域诞生了龙母文化,成为西江文化的内核,她的流传和影响力不亚于海神妈祖。

梧州的龙母庙始建于北宋年间,明清两朝都有修葺。

2019年梧州对龙母庙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和翻新,把原来5000多平方米的庙宇扩展到10万平方米,建成和修缮了牌坊、前殿、龙母宝殿、龙母寝宫、钟楼、鼓楼、塔楼、厢房、连廊以及国内最高的38米龙母圣像。

2019年2月10号举行了龙母圣像揭幕仪式。

主要景点:龙母文化龙母文化是一种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岭南文化,生活气息浓厚。

广西梧州龙母庙

广西梧州龙母庙

广西梧州龙母庙
梧州桂江东岸有一座依山面水的龙母庙。

始建于北宋初年,明万历、清康熙、雍正年间都曾扩建重修。

龙母文化是梧州的历史传承,龙母庙是珠江流域为纪念战国时期南方百越民族女首领“龙母”而兴建的庙宇,广西梧州的龙母庙和广东德庆的龙母庙为祖庭,享誉海内外。

每年农历五月初八和农历八月十五,相传分别是龙母的诞辰和升仙日,这期间庙内张灯结彩,人山人海,海外侨胞都组团前来,十分热闹。

这座具有宋代建筑的“龙母庙”是梧州宝贵的历史文物古迹,也是梧州一处吸引游客的景区。

梧州龙母文化保护性旅游开发探讨

梧州龙母文化保护性旅游开发探讨

梧州龙母文化保护性旅游开发探讨张正欢陈炜黄玲芳(桂林工学院旅游学院,广西桂林541004)[摘要]文章简述了梧州龙母文化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并剖析了当前其旅游开发的现状及其实施保护性旅游开发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梧州龙母文化实施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梧州;龙母文化;保护性旅游开发梧州龙母文化概况龙母,中国第一河神,与海神妈祖齐名。

梧州龙母文化以信仰龙母为核心,以传说、神话、故事、祭典民俗等无形文化和由信仰产生的宫庙建筑、雕刻、壁画、文献等有形文化为基本内容,历经民间2000多年的口传、文字记载,得以丰富和发展。

2000多年来,民间为纪念龙母,每年举办众多活动,迄今为止流传至今的仍有10多种,如;春天的“龙母开金库”,夏天的“龙母诞”,秋天的/龙母得道,冬天的/朝母节等,这些活动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善男信女。

民间的龙母传说以及对龙母精神的崇拜促进了西江流域一带龙母庙宇的大规模修建,据不完全统计,分布在珠江、西江流域,港澳及东南亚地区的龙母庙就有300多座[1],其中梧州龙母庙是最具影响力的,梧州龙母庙具有/更古、更高、更大、更灵的特点。

梧州龙母文化渊源龙母文化的口头传说,始于秦代,而龙母事迹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则是晋朝沈怀远所撰5南越志6一书,比海神娘娘妈祖事迹早700多年。

从史籍得知,龙母由一个普通民妇升华成为一位圣洁尊严的女神祗,历经了四个时期。

1)战国时期,主要是以民间口头讲述、传说形式使龙母的故事得以流传。

2)晋朝时期,龙母事迹得以文字记载,晋沈怀远所撰的《南越志》一书叙述了龙母豢养龙,秦始皇礼聘的龙母事迹,为龙母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文字记载资料。

3)龙母文化形成期,唐代《岭表录异》记载龙母传说,明确记述了龙母的身世、龙母豢养五龙,温氏被尊为/龙母,秦始皇礼迎进京、龙母墓东岸移西岸等民间故事。

到宋代的《太平广记》记载的龙母传说内容就更详细,此时拜祭龙母的民间活动逐步形成,4)主要以明《永乐大典》,清《古今图书集成》、《粤中见闻》、《孝通庙旧志》等书籍为标志,此时的书籍对龙母历史(包括龙母的籍贯、父母、生卒年月、拾卵豢龙、历朝诰封等)有明确的叙述。

梧州龙母庙心得体会

梧州龙母庙心得体会

梧州龙母庙心得体会梧州龙母庙是位于广西梧州市的一处历史悠久、庄严肃穆的宗教场所。

我有幸能够游览龙母庙,并且参与其中的宗教仪式,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宗教信仰的力量和人们的虔诚。

接下来,我将就我的参观体会写一篇1000字的心得,与大家分享。

龙母庙位于梧州市区的一处山脚下,建筑庄严宏伟,犹如一座宫殿般屹立在这片土地上。

进入庙内,耸立在中心的一尊金身龙母让我感到崇敬和敬畏。

她高大威严,面容庄重,手持宝珠,宛如一个仁慈神圣的母亲,给人一种宁静和安抚的感觉。

我来到这里的目的是参与一次宗教仪式,亲身感受宗教的独特魅力。

在仪式开始之前,我先行准备,洗手入洞房,蓄意洗净身心,以示对神灵的尊敬和欢迎。

进入大殿,人们庄重而肃穆地排队等候,神职人员身穿庄重的服饰,手持仪仗,行进于大殿之中,犹如将神圣的氛围萦绕于整个空间。

仪式开始,我们共同诵读经文,向龙母祈求保佑和庇佑。

紧接着,神职人员开始进行祈福仪式,烟雾缭绕、香烛熏天,让整个仪式显得更加庄重而神秘。

在这一过程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信众们内心的诚挚和虔诚,他们眼神专注、心神凝聚,全身心地投入到祈祷之中,这种虔诚的力量令我着实震撼。

在仪式的最后,我得到了一段宝贵的时间,与神职人员交流、请教问题,对于一位曾经疑惑过宗教的我来说,这是难得的机会。

我向他们请教了一些有关信仰和宗教仪式的问题,他们不厌其烦地一一解答,让我对宗教信仰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他们告诉我,信仰并非一味追求神灵的庇佑,更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和追寻。

在信仰中,人们能够找到平静与力量,能够找到回归内心的宁静。

参观龙母庙的这次经历,让我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

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对于整个社会,信仰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是人们内心对于生活的希望和力量的源泉,让人们能够积极向上、不畏艰险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是信仰能够给予我们鼓励和支持,让我们坚持不懈地追求理想和目标。

梧州龙母庙作文

梧州龙母庙作文

梧州龙母庙作文
梧州龙母庙,坐落在广西梧州市区的西北部,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
底蕴的古老庙宇。

龙母庙建筑气势宏伟,庙宇内供奉着龙母,被誉为“南方第一庙”。

龙母庙不仅是一座宗教圣地,更是一座历史文化的见证者,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

走进龙母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庄严肃穆的大殿。

大殿的建筑风格典雅古朴,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展现出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

在大殿内,供奉着龙母的神像,神态庄严,神韵悠远,让人不由得心生敬畏之情。

大殿两侧还有众多的神像和壁画,描绘了古代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让人仿佛置身于古代传奇之中。

龙母庙不仅有着宏伟壮丽的建筑,更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

庙内传承着丰
富的宗教文化,每年农历三月初九的龙母诞辰日,庙会盛大,香火鼎盛,信徒络绎不绝,庙内外都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此外,龙母庙还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庙内珍藏着大量的历史文物和碑刻,其中不乏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献和古代艺术品,让人们对古代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除了宗教文化和历史文化,龙母庙还有着独特的民俗文化。

每逢传统节日,龙
母庙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如庙会、龙舟赛、舞狮表演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这些民俗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是传承和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使龙母庙成为了一个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总的来说,梧州龙母庙是一座集宗教、历史、文化、民俗于一体的综合性古老
庙宇,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它不仅是梧州市的一张重要文化名片,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龙母庙将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成为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

浅谈家乡梧州的龙母文化

浅谈家乡梧州的龙母文化

浅谈家乡梧州的龙母文化我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西江流域上一颗享有“百年商埠”声誉的明珠。

龙母文化在这里起源,也在这里发展。

千百年来,西江流域的民众把龙母信奉为"水神",这种对龙母的信仰形成了"龙母文化"。

在梧州,随处可见跟龙母文化有关的事物:梧州龙母庙、以龙母利泽天下为题材的粤剧、跟龙母有关的建筑图案以及各种各样的龙母文化的特产......作为“龙的传人”,寻根问祖是我们的光荣使命,下面我来简单介绍一下家乡梧州的龙母文化。

一、关于龙母的传说小时候经常听到家里的老人说有关于龙母的传说,他们说龙母出生在广西梧州藤县,其父亲系藤县人氏,叫温天瑞;母亲系广东德庆县悦城人氏,姓梁。

一天温女到江边去洗衣服捡到一个巨蛋,于是把它抱起来带回家里,当作宝贝一样珍藏起来。

经过了七个月又二十七天,那只石蛋忽然裂开,从中窜出五条如蛇状能活动的蜥蜴,个个非常喜欢玩水,温氏象母亲对待自己的孩子似的细心喂养。

到长大它们却是五条活灵活现的小龙。

五小条感于温女的养育之恩,衔鱼孝敬温女,不断帮助温女与水灾、旱灾、虫灾和官灾斗,造福黎民百姓。

于是,温女被西江流域的百姓们尊称为“龙母”,成为造福百姓,保平安的“神女”。

我在家乡梧州的地方志《藤县志-卷六》,找到了对龙母传说的考证:“按龙母赢秦祖龙(即秦始皇)时之神也。

温姓或曰蒲姓(“温”即龙母原居于“温水”,古人随其祖居地而作姓“温”也。

)……今考粤东肇庆府旧志及悦城孝通祖庙旧志,咸以为藤县人,则无论毓于何都,其为藤之神固可考核而无疑者,然其墓独在悦城,何也?父天瑞娶悦城梁氏,生三女,龙母其仲也……随其母至悦城,心喜其地,欲以为安厝所。

因熟记之,及归于溪也,得石卵,剖之出五物,如守宫状,喜水,母豢渐长,放之江遂去,越数年,鳞甲辉煌,复来见母,母知龙子之远迎也。

别其父母曰:儿当乘龙至悦城,遂跨龙,薄暮抵江口。

……”龙母仙逝后,“立庙祀,极显应,故至今香火独盛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梧州市龙母庙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及旅游开
发状况调查报告
梧州素有“百年商埠,千年古城”的美称,悠久的历史,连绵的山峦,覆盖的水域,使得梧州富含了独特的地域及历史文化—龙母文化。

2011年5月29日,我们小组对梧州的龙母庙进行了一番深入细致的社会历史实践调查。

一、龙母的传说:
龙母是流传
于我国西江流域
民间的颇具特色
的一位女神。

《中
国神话传说》记
载:“秦始皇时
代,有两个传说,
一个是关于陷湖
的传说,一个是
关于龙母的传说”。

传说龙母,本姓温,其父温天瑞,其母梁氏,温生于周赦王二十五年(公元290年)农历五月初八,出生在藤县水东街孝通坊,卒于秦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

温氏幼时因洪水被放在木盘漂流到广东悦城,被一姓梁渔翁救起并抚养成人。

传说有一天,温氏在溪边拾得一卵,里面生出五条小龙,经温氏细心养护,长大后放归大海。

从此,人们把温氏称作龙母。

龙母在五小龙的相助下,带领人民抗洪治水,让老百姓过上风调雨顺的日子。

二、梧州龙母庙的由来及概况:
后人为了纪念龙母,在西江流域建了无数的龙母庙,便也有了梧州气势磅礴的龙母庙。

梧州的龙母庙又称太庙,并
没有梧州龙母是悦城龙母的母亲的意思,而是说梧州龙母庙的历史比较悠久罢了。

梧州龙母庙始建于北宋初年,座落在景色秀丽的桂江岸边,枕山面水,輿地通泉,是一座真正的千年神庙。

原由山门、前殿、后殿、左右厢房、角亭组成。

后因战乱部分建筑曾受毁损。

从1987年龙母庙重光以来,经过不断修缮,既保持了古建筑的风格和特色,又增添了牌坊、行宫、龟池、观音亭、赐福亭、放生亭、龙母素食馆等主要建筑。

2005年梧州市政府在原龙母庙的北面划出10.2公顷的土地作为龙母庙的扩建用地,总投资6000多万元。

使龙母庙的占地面积由原来的5000多平方米扩展到10万平方米,现在已建成了牌坊、前殿、龙母宝颠、龙母寝宫、钟楼、鼓楼、塔楼、厢房、连廊、以及中国最高的38米龙母圣像。

一年四季,龙母庙香火旺盛,龙母庆典活动不断,龙母文化内涵非常丰富。

春天有“龙母开金库”、夏天有“龙母诞”、秋天有“龙母待道诞”、冬天有“朝母节”,前来龙母庙参拜的人群万头攒动,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其中以龙母诞为之最。

梧州龙母庙是国家四A级景区,与龙母庙同时在2007年成为国家四A级景区的广西景区有“乐业大石围天坑”、“百色起义纪念馆”、“靖西古龙山峡谷”、“德天跨国大瀑布”。

而广西十佳景区为“漓江”、“桂林乐满地”、“桂林二江四湖”、“北海银滩”、“德天瀑布”、“乐业大石围天坑”、“桂平西山”、“南宁青秀山”、“贺州姑婆山”、“钦州三娘湾”。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梧州龙母庙虽然有四A级景区的称号,但是在
其发展及宣传上仍有欠缺,游玩人数也有一点差距。

但我们同时也注意到了随着时代的发展、更新,人们越来越喜欢自然风景区,现代的都市人更喜欢与自然亲密接触,对历史文化的景区正逐步失去兴趣。

三、龙母庙景点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龙母庙目前在进行小规模的维修,体现龙母庙管理方对景区保护的重视。

但从我们小组的社会历史实践调查得出结论:龙母庙虽然在进行维修,但却忽视了对一些老问题的处理,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梧州龙母庙景区的形象。

我们小组发现的问题如下:
㈠据我们采访的一位带队导游反映,景区里游人游玩之后留下的垃圾太多,游人乱扔垃圾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地方甚至被游人留下“某某到此一游”的字样,龙母庙管理方没有对这一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以进行整治。

㈡走在龙母庙的景区小路上,时常发现景区公物被破坏的现象,但龙母庙的管理方也没有及时地采取措施对景区公物进行修复。

(图中的供游人休息的石椅破损后无人修复)
四、龙母庙旅游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
㈠根据我们小组的现场采访得知,到龙母庙旅游的游客以梧州本地及周边城市的居多,且这些游客多选择一日游或两日游为主,这说明梧州龙母庙的知名度小,管理方对龙母庙的宣传力度不够,广西区外对梧州龙母庙的了解比较少。

㈡龙母庙周边的为旅游而服务的酒店、旅馆、餐馆比较少,难以接待多数游客的到来,特别是远途的游客。

㈢梧州市内通往龙母庙的公交车辆较少,交通不便,也是导致游人较少的原因。

㈣在龙母庙工作的人员多数是一些中老年人,这些中老年人普通话说不好,有些工作人员甚至连普通话都不会说。

他们
难以应对多数的外地游人,更不用说国外的游人了。

㈤龙母庙基本上没有自己的导游,根据我们的采访得知带队来游玩的导游基本上是外地旅游团的。

五、对龙母庙景点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建议:
㈠在大景点进行维修的同时,也要注意对景区里小设施的维修与保护。

㈡加强对景区环境的保护,同时对游人乱仍垃圾等破坏环境的行为加大处罚的力度。

㈢龙母庙可以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宣传媒介加大对龙母庙的宣传,以吸引广西区内及区外的广大游客前来游玩。

㈣吸引开发商在龙母庙周边地区,在不影响周边居民及自然环境的前提条件下建筑酒店、旅馆及餐馆。

㈤建议政府多开通一些通往龙母庙的公交车,特别是由汽车站、火车站通往龙母庙的公交车。

同时可以在高速公路两旁、市区、车站等地多挂一些宣传龙母庙的宣传牌。

㈥对龙母庙的工作人员进行普通话培训,以及必要的外语培训,同时要适当的招聘一些年轻的员工,这样可以更好地应对外地游人。

㈦龙母庙要适当地培养自己的导游。

还可以与广西区内区外的多家旅行社合作,打造“一条龙”式的旅游服务。

同时还可与一些高校的有关旅游方面的社团合作,开发大学生这一
块旅游市场。

㈧利用梧州一年一度的国际宝石节,面向国内外的商家、游人加大对龙母庙的宣传。

同时利用梧州知名的龟苓膏,吸引梧州龟苓膏厂商的赞助,利用梧州龟苓膏的国际知名度来对梧州龙母庙进行宣传。

㈨可以出一本关于龙母事迹的连坏画册,介绍龙母的故事、龙母庙的历史,还可建一条关于龙母事迹的文化长廊,类似可参照《云南十八怪》、《刘三姐历史壁画》等。

㈩在龙母庙景点保护和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好梧州别具特色的龙母文化。

社会历史调查小组成员:
庞运龙、张兴毅、钟艳芬、
卢花水、农海晨、肖雪君、
吴秋婵。

二〇一一年六月十三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