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宏观经济数据:1202-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当年价格)
湖北省经济发展情况及重点行业发展现状

湖北省经济发展情况及重点行业发展现状目录第一节、湖北省经济总体发展情况分析 (1)1.1湖北省经济发展概况 (1)1.2湖北省各州市经济发展情况 (2)1.3湖北省经济在中部六省中的地位分析 (4)第二节、重点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6)2.1湖北省工业整体情况 (6)2.1.1工业利润逐月好转 (6)2.1.2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 (7)2.2重点行业情况 (7)2.2.1电力行业利润增加 (7)2.2.2汽车行业产销稳步增长 (8)2.2.3冶金行业效益有所改观 (10)2.2.4房地产形势有所好转 (10)2.2.5交通运输行业建设提速 (11)2.2.6电子(设备制造)行业提速明显 (12)2.2.7轻纺行业利税快速增长 (12)2.2.8石油加工行业扭亏为盈,化工行业利润减少 (12)第三节、湖北省装备制造业发展情况 (13)3.1总体发展概况情况 (13)3.2制造业二级子行业结构特点 (14)3.3应收账款及库存情况 (15)3.4用电情况 (15)第四节、明年信用业务投向思路和建议 (16)4.1总体思路 (16)4.2主要行业及业务投向建议 (16)4.2.1电力行业 (16)4.2.2公路交通行业 (17)4.2.3铁路行业 (17)4.2.4钢铁行业 (17)4.2.5汽车行业 (18)4.2.6光电子行业 (18)4.2.7房地产行业 (18)4.2.8政府信用项目 (19)4.2.9其他行业 (19)插图清单图1.1湖北省GDP变动趋势图 (1)图1.2湖北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变动趋势图 (2)图1.3湖北省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分布图 (2)图1.4湖北省主要城市经济指标对比分析图 (4)图1.5湖北省在中部六省经济实力对比分析图 (5)图2.1工业利润增长变动趋势图 (6)图2.2工业不同分类收入、利润对比图 (7)图2.3汽车产业产量变动图 (9)图2.4房地产成交量及价格变动趋势图 (11)图3.1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变动趋势图 (13)图3.2装备制造业收入、利润变动趋势图 (14)图3.3湖北省全社会及工业用电变动趋势图 (15)表格清单表1.1湖北省各州市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3)表1.2中部六省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4)表2.1湖北省主要火电企业分布一览表 (7)湖北省经济发展情况及重点行业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第一节、湖北省经济总体发展情况分析1.1湖北省经济发展概况来自湖北省统计局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我省GDP总量为8656.8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43.3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速度为12.5%,较去年同期下降 1.7个百分点,但较今年一季度10.2%的增速提高了2.3个百分点,比二季度11.3%的增速提高了1.2个百分点,我省GDP总体呈现逐季回升的态势,变动趋势如下:图1.1湖北省GDP变动趋势图从三次产业增速分析,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283.7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8.01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3773.3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25.84亿元,增长15.2%;第三产业增加值3599.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69.5亿元,增长11.7%。
湖北畜牧业经济发展现状浅析

湖北畜牧业经济发展现状简介湖北是历史悠久的农业大省,也是全国闻名的畜牧业大省,长期以来畜牧业就是全省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第一产业中畜牧业GDP占三分之一,所谓“三分天下有其一”。
在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中畜牧业占五分之一,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门路。
近几年,畜牧业经受了重大动物疫情和市场价格低迷的严峻考验,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建设现代畜牧业已经起步,基础比较扎实。
当前我省畜牧业经济的发展概括起来有以下五个特点:一是区域化生产基本形成。
依托小区建设和规模养殖,全省基本形成了汉江流域肉牛、汉江清江流域肉羊、长江流域生猪、江汉平原家禽、宜黄高速公路沿线城郊奶牛等五大产业带。
二是产业化发展初具规模。
目前全省有省级种畜禽生产企业82家、饲料及原料企业1432家、养殖企业776家、畜产品加工企业204家、畜产品销售企业和市场2678个,另有 1.19万个畜牧业经营组织。
在上述企业中有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家,2007年产值过亿的2家;有30万头以上生猪精深加工企业10家,千万只肉禽加工企业5家,万吨蛋品加工企业4家,万吨乳品加工企业11家。
全省已形成生猪屠宰加工能力1500万头,肉禽加工能力2亿只,蛋品加工能力32万吨。
三是科技兴牧步伐加快。
近几年,全省引进了矮脚牛、波尔山羊等一大批优良畜种。
截止目前,我省拥有全国大部分优良品种和30多个地方优良品种。
湖北省畜牧兽医局自主培育的“晒湖”牌种猪连续八年获湖北省种猪拍卖会冠军,为全国二十五大种猪品牌之一。
2010年6月举办的第8届种猪拍卖会上,冠军种猪拍出8.9万元的高价。
四是疫病防控能力不断提高。
当前国内外动物疫情形势严峻,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动物疫情频繁发生,但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省多次扑灭了来势汹汹的动物疫病,成功阻遏了外来疫情的传入,同时强化动物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和流通环节检疫监管,确保动物及动物产品安全,真正做到了“有疫不流行,有病不成灾”。
湖北省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湖北省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湖北省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尊敬的省委、省政府领导、各位代表:我代表湖北省计划生育委员会,就湖北省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向大家作汇报,并提出2023年计划草案。
以下是报告内容:一、2023年国民经济发展情况2023年,湖北省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全年GDP预计达到7.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3%。
利润总额达到2100亿元,比上年增长6.5%。
1. 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的增加值预计为3000亿元,增长3.5%。
特别要注重农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民收入。
2. 第二产业:工业增加值预计为4100亿元,增长8.0%。
工业结构调整要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重点,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提高整体实力。
3. 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预计为3700亿元,增长9.0%。
要加强文化旅游、现代金融、信息技术等新兴服务业发展,提升服务业质量和发展水平。
二、2023年社会发展情况1. 就业创业:实现城镇新增就业多于100万人。
重点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培训和就业机会,降低失业率。
2. 教育科技: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
加强中小学教育资源均衡布局,推进高等教育创新发展。
同时,进一步加大科技研发和创新力度,推动科技进步。
3. 医疗卫生:加大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能力。
推进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4. 农村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农村金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改革。
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生活品质。
5. 生态环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三、2023年计划草案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湖北省根据当前形势和未来发展需求,制定了2023年计划草案。
具体内容如下:1. 经济发展:继续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科技研发投入。
湖北一季度GDP同比增长9

湖北一季度GDP同比增长9.2% 经济开局平稳结构趋优4月21日,湖北省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一季度湖北经济运行情况。
一季度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137.26亿元,同比增长9.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九位。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省委、省政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竞进提质,升级增效”工作总要求,着力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改善民生,全省经济开局平稳,结构趋优。
但与上年同期相比,部分指标增速趋缓,宏观环境复杂多变,经济仍然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据初步核算,一季度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419.78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2787.93亿元,增长9. 9%,其中全部工业增加值2468.38亿元,增长9.9%;第三产业增加值1929.5 5亿元,增长8.9%。
农业生产开局良好一季度,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速快于上年同期1.7个百分点。
夏收作物长势良好,目前苗情整体好于上年。
畜牧水产稳步发展。
生猪出栏1243.2万头,比上年同期增长6.7%;牛、羊分别出栏42.1万头和158.4万只,均增长2. 4%。
水产品产量达到125.5万吨,增长5.8%。
工业生产加快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7%,较上年同期加快0.9个百分点,较1-2月加快0.1个百分点。
工业生产主要特点集中表现在:重工业增长快于轻工业。
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2.0%,快于轻工业0.9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加快2.6个百分点;股份制企业优势明显。
股份制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3.3%,“三资”企业、集体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分别增长10.1%、6.9%、7.9%;多数行业快速增长。
全省41个大类工业行业中有38个实现同比增长。
汽车制造业增长13.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1.7%,钢铁行业增长9.3%,建材行业增长12.5%,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2.8%,棉纺业增长13.6%,计算机通信设备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34.4%;工业用电量增长加快。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批转省发改委关于2021年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批转省发改委关于2021年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2.22•【字号】鄂政发〔2021〕1号•【施行日期】2021.02.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其他规定正文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批转省发改委关于2021年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的通知鄂政发〔2021〕1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省发改委《关于2021年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已经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现批转给你们,请据此安排工作。
各专项计划由省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另行下达。
2021年2月22日关于2021年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省发改委2021年是开局“十四五”、开启新征程之年,也是我省加快经济重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
主要预期目标安排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城镇新增就业7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6%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态环境质量巩固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5%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粮食产量保持在500亿斤以上。
根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围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开好局、起好步、见到新气象,以“拼”“抢”“实”的状态和作风实现“进”的目标,2021年重点做好九个方面工作:一、在着力扩大内需上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一)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
抓好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加强“两新一重”建设,实施“5G+”智能制造、智慧交通等示范工程,力争新建5G 宏基站3.5万个以上。
争取鄂州花湖机场、陕北—湖北特高压等标志性工程顺利建成,争取沿江高铁、杜家台分蓄洪区蓄滞洪和安全建设工程等4274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工。
把促进民间投资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强招商引资,常态化开展项目推介和政银企对接,用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基础设施不动产公募基金(REITs)等工具,更大力度吸引社会资本。
我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表格-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我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表格-范文模板及概述示例1:【主题】我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表格及其分析【引言】农林牧渔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粮食安全、农民收入和乡村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表格进行分析,旨在了解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表格】以下是我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表格:年份农业总产值(亿元)林业总产值(亿元)牧业总产值(亿元)渔业总产值(亿元)2015 65348 12805 3417 47142016 66994 13125 3567 49032017 70790 13802 3729 51322018 73717 14362 3865 53592019 76100 14723 40235569【分析】通过观察表格,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分析:1. 农业总产值:我国农业总产值在过去五年中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从2015年的65348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76100亿元。
这体现了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2. 林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相比,我国林业总产值增幅较小,从2015年的12805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14723亿元。
这可能与我国林业发展相对滞后、林木资源的短缺以及林业经营模式的改进有关。
3. 牧业总产值:我国牧业总产值也呈现增长态势,从2015年的3417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4023亿元。
这可能是由于人们对于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和畜牧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
4. 渔业总产值:我国渔业总产值也在逐年增长,从2015年的4714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5569亿元。
这主要得益于我国渔业业态的多样化和渔业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
【结论】总体来看,我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在过去五年中持续增长,显示了我国农业发展的积极态势。
然而,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各个子行业之间的差异,尤其是林业的发展相对滞后。
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大对林业的投入和推动林业的现代化发展,以促进我国农林牧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湖北省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湖北省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公布日期】•【字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湖北省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湖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2007年)2006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地各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抢抓"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机遇,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全省经济继续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和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改善,实现了"十一五"时期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2006年,全省完成生产总值7497.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1%,是1998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
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140.41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363.76亿元,增长15.9%;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993.00亿元,增长11.0%。
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16.6∶43.1∶40.3调整为15.2∶44.9∶39.9。
在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增长8.4%,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2.3%,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0.7%,房地产业增长7.3%,其他服务业增长12.4%。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1.6,涨幅比上年回落1.3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1.4%,农村上涨1.9%。
分类别看,食品类价格上涨2.0%,衣着类价格下降0.7%,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3.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0.6%,居住类价格上涨4.9%。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9%,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4%。
年末全省从业人员356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7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129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6万人。
据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统计,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2%,比上年末下降0.11个百分点。
2012年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报告

2012年,全省新登记民营企业(含个体户)61.57万户,增长31.2%,占新登记企业户数的98.1%,新登记注册资本金2042.25亿元,增长16.4%,占新注册资本的76.9%。
其中,新登记私营企业6.9万户,新登记注册资本金1388.90亿元。
新登记个体工商户53.82万户,新登记注册资本金327.11亿元。
新登记私营企业和新登记个体工商户占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的比重为96.7%,新登记私营企业和新登记个体工商户注册资金占全省新登记资本的比重为64.6%。
(二)民营工业地位突出,科技含量稳步提升全省积极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引导民营工业企业从一般的加工制造业,向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高端制造业、农产品深加工等新兴产业发展,培育了一批创新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民营工业企业,提高了民营企业的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了民营工业企业市场主导地位。
截止12月末,全省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10191家,比上年增加1075家。
全年全省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完成增加值6487.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2012年,全省民营经济完成税收收入2004.61亿元,比上年增收534.77亿元,增长19.3%,占全省税收总收入的74.5%。
其中,国税完成1034亿元,占国税税收收入的比重为68.7%;地税完成970.61亿元,占地税税收收入的比重为82.7%。
二、民营经济在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近年来,全省各级党委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民营经济得到了较快地发展。
但从监测情况看,全省民营经济发展还面临着较大的困难与问题。
(一)民营企业数量多,但规模不大我省民营企业主要以中小型为主,大型民营企业相对不多。
2012年全省登记民营企业(个体户)数占全省工商登记总户数的93.9%,但注册总资本只占全省企业总注册资金的54.2%。
而国有及控股企业户数仅占全省工商登记总户数的6.6%,但注册总资本占全省企业总注册资金的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