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文章指导

合集下载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写作 学习改写4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写作 学习改写4
1.课本剧呈现的形式要改变。课本剧以 人物对话为主,要将原文中的心理描写改为 自白或旁白,环境描写改成舞台说明。故事 情节以语言推动,突出戏剧的矛盾冲突。
2.尊重原作,人物的性格特征、情节安 排、矛盾冲突要与原作一致。
3.剧本中的时间、人物、情节、场景应 该更加集中,以适应演出的需要。
范文评点
改写《范进中举》 范进被老丈人胡屠户骂了一个狗血 喷头后,①瞒着丈人,到城里乡试。 ①略写范 到出榜那日,家里没有早饭米,范 进中举前 进奉母命去集市卖鸡。才去不到两个时 被骂的经 辰,报录人即到。一邻居飞寻范进回家 过。 后,范进亲见喜报,边看边念,拍手笑 道:“哇!好了!我中了!”而后不省 人事。醒来后,范进披散着头发拍着手 笑着上集去了。众人全没了主意。报录 人中有一人道:“范老爷这是欢喜得痰 涌上来述了心窍,只消他怕的人打他
范进包了两绽银子递与胡 屠户,屠户把银子紧紧地攥在 手里却又把拳头伸到范进跟前 推辞。但一听范进拒绝,他就 赶忙把拳头缩了回去,把银子 往腰里揣,千恩万谢,笑眯眯 地去了。⑥
⑤会见张乡 绅只写了关 键情节,略 去语言描写。
⑥对胡屠户 的刻画,动 作神态很传 神,பைடு நூலகம்写时 照旧保留。
总评: 此文语言简洁,行文流畅,语句衔接自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再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 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2022年4月5日星期二2022/4/52022/4/52022/4/5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2022年4月2022/4/52022/4/52022/4/54/5/2022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4/52022/4/5April 5, 202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写好改写文章的技巧

写好改写文章的技巧
空 , 蕴 蓄 着 一 场 战 争 风 暴 。“ 国 是 大 国 , 国 是 个 发展 中的 小 正 齐 鲁
问题 , 所以也可以把详 、 略写互换 。 曹刿论战》 , 《 中 曹刿 战前启发鲁 庄公认识取信于 民、 战中抓准战机 和详 察敌情 、 战后论 述取胜之道 等详 细交代 , 而对战因 、 规模和 战斗 的激烈程 度等都一笔带过 。我 们在改写后 , 可以主次适当的调换 , 但对表现 曹刿 的远见卓识和军 事上的杰出才能这一 主线不能变 。
5改 换 语 言 : 般 指 用 现 代 汉 语 改 写 文 言 文 , 不 是 字 与字 、 . 一 它 句与句的对译 , 不是站在文言文作品之外加以评论 , 也不是写 阅读 文言文作 品的感想和体会 ; 而是必须发挥想象力 , 用现代汉语去模 拟 当时特定环境 氛围 中人物 的语 言 、 行动 、 心理状 态 , 对语 言文 字 的 合理 的创 造 性 加 工 , 丰 富 多 彩 的 现 代 汉 语 表 达 , 作 品 的 中心 以 使 更加突出。对《 曹刿论战》 的改写 , 特别注意不能 白话 和文言杂糅。 6改 变 描 述 方 法 : 将 描 写 改 为叙 述 , 叙 述 改 为 对话 等 。 如 . 可 将
3要 有 合 理 的 细 节 描 写 。 ,
惊 险 的战争
— —
智 慧 的较 量
口 文 / 葵 花 周
改写《 曹刿论战》
回 眸 战 云 密布 的 远 天 , 慢 的 旗 帜 已经 倒 下 , 们 终 于打 败 傲 我
了齐国, 赢回 了鲁 国的尊严。我不禁热泪纵横 , 思绪万千。( 采用 倒叙 , 引起回忆。采用第一人 称便 于展 开心理描 写。)
清晰的记 得那天午后 , 我和 乡人 正在 闲聊 , 忽一队人 马奔将

怎样改写文章

怎样改写文章

改写文章的语言主要指古汗 语改为现代汉语。这首先要认真 深入理解古代语言的实在含义, 要确切地用现代白话语言表达出 来。对小学生来说,只要把古代 语言的基本意思写出来就行了, 当然还要注意上下文意思的连贯。
改写:就是运用原 来文章的材料,保留原 作的中心思想,改变表 达形式的一种作文练习。 这种训练必须在原作充 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
改写文章,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改变体裁,如把诗歌该成记叙文; 改变体裁 改变人称,如把第三人称改成第一 改变人称 人称,或把第一人称改成第三人称; 改变文章的结构,把顺叙改为倒叙, 改变文章的结构 或把倒叙改成顺叙;改变文章语言 改变文章语言, 改变文章语言 如把古诗改成现代诗文,把古文改 成现代文;把叙述改成对话 把叙述改成对话等。 把叙述改成对话
改变文章结构,主要是指文 章表达顺序上的改变。如倒叙改 为顺叙,顺叙改为倒叙。在改变 后,特别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 运用适当的过渡语言,以 适应改变后的叙述顺序。
改变人称的改写,不仅仅是把人 第一步: 第一步:搜集资料 称改变一下,即把“他”改成“我”或 把“我”改成“他”。往往一改变人称, 文章有的内容要在取舍、详略方面作相 应的变动。如把课文《避雨》中的人称 关系改变后,文中的“姑娘”改成 “我”,那么文章中心由直接赞扬姑娘 应改为谈体会式的表达,还要注意谦虚、 得体;文中描写姑娘的“一双很俊的眼 睛……”就不写了,裁,主要指把诗歌改成记叙 把诗歌改成记叙 文,这是改写中难度较大的练习。诗的语言 精练,情节常有跳跃。改写时,必须充分理 解诗意,理解诗的整个构思,掌握诗的语言 特点。在改成记叙文时,应把诗中跳跃的地 方连贯起来,按记叙文的要求有头有尾、有 血有肉地把内容写具体写清楚。尤其要注意 诗歌中比较含蓄的地方和作者蕴含的感情, 应通过丰富的、合理的想象叙述出来。改写 文章体裁时还要注意:不能改变原作的主要 内容和中心思想。

改写作文的四大方法

改写作文的四大方法

改写作文的四大方法改写作文的四大方法写作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而改写作文更是一种需要高超技巧和细致耐心的工作。

改写作文的目的是通过改变文句结构和语言表达方式,使文章更加准确、流畅和富有魅力。

下面我将介绍四种常用的改写作文的方法。

第一,替换词汇。

这种改写方法通过用同义词或相关词替换原文中的关键词来实现。

例如,将"大"替换为"巨大",将"有"替换为"具备"。

这样的替换使文章更加丰富多样,增强了语言的表达力。

第二,改变句子的语序。

在改写作文时,可以通过调整句子的语序来改变句子的结构和语言风格。

例如,将主语放在句子的开头,将宾语放在句子的末尾。

这种改变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第三,改写句子的时态。

时态是指动词所表达的动作发生的时间。

在改写作文时,可以通过改变句子的时态来使文章更加丰富多样。

例如,将过去时改为现在时,将现在时改为将来时。

这种改变可以给读者一种时间跨度的感觉,使文章更加引人入胜。

第四,改变句子的结构。

在改写作文时,可以通过改变句子的结构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将简单句改为复合句,将主谓结构改为主谓宾结构。

这种改变可以使文章的表达更加清晰,增强了语言的表达能力。

通过运用以上四种改写作文的方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表达更加准确清晰。

当然,在进行改写作文时,还需要注意保持原文的意思和观点不变,避免出现歧义或误导读者的情况。

改写作文是一种提高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训练,只有不断练习和积累,才能在写作中独具一格,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希望以上介绍的方法对大家有所帮助。

改写与续写作文指导

改写与续写作文指导

改写与续写作文指导一、续写续写是给一段文字续写成篇,或给一篇完整文章再续内容情节,即顺着原文思路,对原文内容作补充、情节作延续发展。

续写时应注意:1.续写前要认真阅读和分析已写部分.仔细揣摩其定一}:的方问、从中领会_义章的中心和行文思路2.进行台理的想像或联想,以便续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要防止抛开提供的已写部分,凭空想像,另起炉灶续写在考试中经常出现例如,云南省的中考题就曾有一道续写题目:读下面的材料,根据题目和前面提到的有关细节,续写一篇记叙又续写部分不得超过250字。

小镇变了在通往小镇的转弯处,有一间破旧的木屋.住着盲人张大娘,她从年轻时就帮人按摩以维持生活。

有一天,她带着积蓄,拐杖拐杖,艰困地从家门前坑坑洼洼的小路启程,捏过大木桥,至镇内打听电器行的陈老板,恳请他上装几盏路灯。

陈老板非常惊讶,问道:“你又看不到,上装路灯干什么啊?”大娘说道:“从前过路人太少,那时我也没多余的钱,现在过路的人越来越多,我也积攒了一些钱,为了使别人走路便利,明你给装几盏路灯吧!”陈老板很敬佩,同意打折为张大娘上装路灯。

盲人张大眼装路灯的消息第二天就传遍全镇.大家都被感动一了,于是……再如2002年辽宁省中考作文第一个题目也是续写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从前,在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个很大很大的迷宫,里面住着四个家伙:一个是叫“嗅嗅”的小老鼠,性格开明,乐观灵活;一个是叫“匆匆”的小老鼠,性格机敏,行动果敢;一个是叫“哼哼”的小矮人,性格固执,安于现状,喜欢抱怨;一个是叫“仰卿”的小接人,性格开始时胆小怕事,缩手缩脚。

四个小家伙守着不知是谁存放的堆积如山的好吃的奶酪,过着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

可是有一天早晨,他们忽然辨认出奶酪不见踪影了。

为什么?怎么办?故事就从这里已经开始了……建议:1.以“奶酪不见踪影了!”为结尾,展开缔造。

2.想像和联想要丰富,记叙描写要具体,情节展开要符合各自的性格特征。

3.在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前提下,文体不限(如可以写成小小说、故事、寓言、童话、戏剧等)。

六年级作文指导《改写成语故事》

六年级作文指导《改写成语故事》


顺风很快将船腿到江心,船夫问那人:“公子, 您贵姓,一定是出生于名剑世家吧。”“是啊,那又 怎么样?”剑客不屑地说。忽然一个大浪打来,把剑 吞入水中,他惊慌不安,十分着急。船夫刚要帮他找 剑,他想了想说:“不用了,这里是剑掉落的地方, 我先刻一个记号,到岸边再找剑也不迟。”这人真蠢, 我到要看看你怎么找,艄公这样想着。 不知不觉就靠岸了,剑士对船家说:“等我找到 了剑,再付钱给你。”也不等船夫说什么,纵身跳入 水中,找了一阵,什么也没有。他问船夫:“老人家, 我记得剑是从这里掉下去的,怎么找不到呢?”船家 笑着说:“船可以行使,而剑可以移动,你怎么找得 到呢?”剑士听后恍然大悟,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名扬写作
改写
成 语 故事
——六年级作文指导
常见的成语故事
拔苗助长
买椟还珠 掩耳盗铃 亡羊补牢 画假虎威 滥竽充数 瓜田李下
改写成语故事的方法
1、紧紧围绕故事的旨意进行合理的想象。
重点内容:就是能表现文章旨意的内容。 要添加人物的动作(3个以上动作)、语言、 心理、神态,必要时加上外貌。
在古代宋国(今商丘),有个急性子的农民, 总嫌(xián)田里的秧苗长得太慢。他成天围 着那块田转悠,隔一会儿就蹲(dūn)下去, 用手丈量秧苗有没有长高,但秧苗好像总是 那么高。用什么办法可以让苗长得快一些呢? 他转啊想啊,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我把秧 苗向上拔一拔,秧苗不就一下子长高了一大 截吗?于是,他就动手把秧苗一棵一棵拔高。 可是,还没有三天,秧苗全都死了。这个故 事告诉我们,不要刻意去违反自然界的生长 过程,否则必适得其反。后来也被用来比喻 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
习作要求
• 改写其中一则成语故事。
• 或者利用其中一则故事进行故事新编。 如《拔苗助长》新编—利用科学技术

[体裁作文]文章改写的技巧

[体裁作文]文章改写的技巧

[体裁作文]文章改写的技巧文章改写的技巧改写是一种根据原文思想内容而改变其表现形式的作文训练方,。

是在原有基础上再的创作。

改写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在不改变原文思想内容的前提下改换表现形式,如改换体裁,改换人称,改换叙述方法等。

也可以对原文进行取舍,丰富和补充。

改写需要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分析、综合的基本功。

A.改变人称,即把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或把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

B.改变叙述方式,即把人物对话改为叙述形式。

C.改变文章的体裁,把古诗改为短文,诗歌改成记叙文等。

D.结构的改写。

如将顺叙改为倒叙、插叙,或重新组织材料。

①改写后的文章不能出现与原文不一致的.中心思想。

要抓住原文的中心思想和重点部分,确定其取舍、详略和结构安排。

② 要处理好原文和改写文的关系,既要符合原文的意思,又应加上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借助联想又不凭空乱想。

③要处理好不同体裁、不同写法的关系,既要保持原文的精彩之处,又应符合新体裁、新写法的要求。

① 明确改写要求。

要想把改写文章写好,必须认真审清改写的要求,明确改写后的文章与原文有什么不同。

② 读懂原文。

虽然改写是一种再创作,但必须忠实于原文,不能把原文改得面目全非,随意增删大量的内容,那样改弦更辙,也是不符合改写要求的。

③ 讲究改写方法,展开合理想象。

以诗歌改写成记叙文为例,主要应做到三点: A.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进行巧妙构思。

B.要对原文做大量的情节、细节的增补工作。

如对人物的外貌、心理、语言、行为进行较为细致的刻画;对诗中提供的环境、场面、气氛做必要的充实和渲染,形成完整的符合要求的记叙文。

C.改写要有扩写的基本功。

④在代词和名词的使用上,仔细推敲,使之合于情理和叙述习惯。

以转换人称的改写为例,应做到以下三点:A.要弄清原文中“你”、“我”、“他”等代词所指的对象。

B.改写后的人称一定要准确,不能有遗漏。

在名词和代词的使用上,要根据上下文环境,确定用名词或用代词。

改写---作文指导课教案 (1)

改写---作文指导课教案 (1)

作文指导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改写作文的方法和技巧。

2.巩固记叙文的写作方法。

3.指导学生完成这次作文。

【课时安排】两课时【作文指导】一、什么是改写?根据要求,改动原文,使之与原文既相关又不同的一种写作形式。

二、改写的几种类型:1、改变体裁:如把小说改为剧本,把诗歌改为记叙文等。

2、改变人称:如把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把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等。

3、改变语言:如改变语体、语气语调等。

4、改变结构:如把顺叙改为插叙,把倒叙改为顺序等。

5、改变重点:如把主要人物改为次要人物,把次要人物改为主要人物等。

三、改写的要求:1、符合原作:要认真研读原作,掌握基本内容、中心思想和基本情节。

2、想象发挥:由于诗歌的精练性和感情跳跃很大,需要发挥想象、生动描述。

3、补充细节:注意运用人物的描写方法,将人物具体化。

4、语言生动:注意描写语言的生动形象,要比原作的描写更细腻、形象。

四、改写原则:1、把握原文精神,体现原著精髓。

无论改写什么样的作品,必须理解原文,体现原文思想情感。

2、明确文章中心,拟订合适标题。

如有的原文是记事的,要求改成写人的,那么中心要相应变,标题自然不应用原文的,要按照要求确定中心,按中心拟定标题。

3、理解具体要求,确保依据章法。

这里的章法是指命题对改写的要求。

写之前应先明确要求,再按要求写,切不可过分地自我发挥,另起炉灶。

4、融入个人风格,展示独特魅力。

改写是需要想象力的,应融入自己的风格,避免千人一面,要展示自己的语言风格和行文风格。

五、改写的方法改写,先要认真领悟原文思想内容,把握人物思想性格特征和主要故事情节,这样改写起来才胸有成竹。

然后确定怎样取舍材料和组织材料,不妨先拟出提纲,以便心中有数。

人称和语言的运用,也要恰当处理。

六、练习:1.西山公园有一则通告:“公园内严禁捕鸟,严禁攀折树木,违者罚款10元,情节严重者扭送公安部门处理”请你用委婉得体的语言改写这则通告。

参考答案:草木有情,小鸟有意,请爱护我们的共同的家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亲心想:“儿子一个人在 外,如果衣服破了,谁为他缝呀! 我得给他缝结实点。” 不知不觉,天亮了。孟郊起 床看着忙碌了一夜的母亲,心想: 母亲就像温暖的阳光,我们子女 就像小草一样沐浴着的阳光,而 小草永远报答不了阳光给它的哺 育之恩,我们做子女的也永远报 答不了母亲对我们的爱。
改写《游子吟》
夜暮降临了,村庄里的人都回自己 家休息了,只有孟郊家的灯还亮着,孟闻 的母亲正在为即将远出的儿子做准备。 亲一会儿为儿子装点干粮,一会儿 往儿子的葫芦里装水,一会儿再装点盘缠。 母亲看见孟郊的衣服已经破了,就拨亮油 灯,拿出针和线,准备缝。 突然,孟郊从屋子里走出来,把母 亲手中的针和线抢过来说:“娘,您已经 劳累了一天了不要再缝了,快回屋睡吧。” 说着,就扶母亲进了屋。
咦?是什么人在这里吵吵闹闹的?原来 是几个孩子正在趁着东风放风筝,高鼎看着 这些可爱的孩子,仿佛自己也回到了童年时 代。首先出场的是一只“蝴蝶”,它时上时 下,时近时远,有的翩翩起舞,有时玩俯冲。 忽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蝴蝶越飞越低, 最后掉了下来,“唉!”放“蝴蝶”的孩子 叹了一口气。“怎么样,你该认输了,看我 的。”一个手拿“老鹰”的孩子骄傲地说。 说完,一只“老鹰”腾空而起,忽高忽低, 一会儿俯冲,一会儿前进。 “嘿嘿,你认输吧。”放“老鹰”的孩 子傲慢地对放“蝴碟”的孩子说。“哼,没 那么容易。”放“蝴蝶”的孩子不甘示弱。 就在这时,一条“巨龙”拔地而起,很快就 超过了“老鹰”……孩子们叫啊,笑啊,玩得 非常开心。 高鼎也被这气氛感染了,随口吟道:“草 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
《游子吟》改写
一个漆黑的夜晚,小村庄四周静悄 悄的,所有人家的灯都熄灭了,只有大 诗人孟郊家的灯还在亮着。原来,母亲 正为孟郊远行准备着。 母亲给孟郊带了一些盘缠,又往葫 芦里倒满了水给孟郊带上,还从柜里拿 了几件衣服和书。 在母亲叠衣服时,发现有几件衣服 破了,于是,母亲就拿出针线,借着油 灯的微光,一针一线,仔细地缝着,生 怕没有缝好。忽然,母亲一不小心,把 手扎出血了,母亲怕儿子看了伤心,就 赶紧把出血的手指往衣服上擦了擦,又 接着缝。
改写诗歌指导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最为脍炙人 口的诗作。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通过回 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 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 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 爱与尊敬。
Hale Waihona Puke 《村居》 【清】高 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注解: 1、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 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 2、纸鸢: 鸢:老鹰。纸鸢:风筝。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 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 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 致勃勃地方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 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 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 赞美。
《村居》改写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 步近了,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高鼎走 出居所,漫步在乡间的小路上。 蔚蓝的天空中飘浮着千姿百态的云朵, 让人浮想联翩。太阳把金子般的光辉洒在村 子的每一个角落,使人感到特别温馨。小河 的水清澈透明,水面上不时泛起鱼鳞般的涟 漪。小草不知什么时候从地里探出了小脑袋, 正在新奇地看着世界,高鼎仰望蓝天,有几 只黄莺在一边飞翔一边唱歌,岸边杨柳的枝 条垂下来,好像少女正在用水梳理美丽的秀 发。高鼎为这美丽的春光陶醉了,嘴角不知 不觉荡漾起了微笑……
夜已经很深了,伸手不见五指。 母亲听孟郊屋里没有动静,就把 油灯再次点燃,把衣服拿过来, 一针一线细细地缝着。母亲看扣 子松了,就把它缝得牢牢的,母 亲看衣服破了个洞,就拿来一块 颜色差不多的布小心翼翼地缝在 那个破洞上,她一不小心,把手 扎破了,流了很多的血。由于天 快亮了,母亲顾不上疼痛,又拿 起针线缝了起来。
母亲想:儿子这次出去,不知 什么时候回来,我得细细地缝,把 衣服缝结实了,好让他多穿些日 子。” 天亮了,孟郊走出来,发现母 亲一夜没睡为他缝补衣服,当他看 到母亲手上的血以及缝好的衣服时, 感动得流下了热泪。孟郊心想:我 们儿女好比是小草,永远报答不了 阳光的哺育之情,当儿女的也永远 报答不了母亲给予的恩情,母爱是 多么伟大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