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斑狼疮诊治经验记要
周信有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经验

( 2006一09一14 收稿)
WOR LD CHINE SE M E DICIN E
Jan . 2007 ,Vo1. 2 , No. 1
SLE 患者临床表现差异较大, 可因心、 肺、 脾、 肾 等不同脏腑的损害, 而表现为不同的症候群, 即中医的 证。如邪毒伤心则出现胸闷气短、 心悸胸痹, 甚则影响 神明, 出现失眠多梦、 癫痛妄想诸症;邪毒伤脾则有厌 食呕吐、 腹痛腹泻等症。但周老认为治病必求本, 对于 SLE 来说, 其致病之本即病因病机相同, 诸证均是因 风、 湿之邪侵犯脾肾虚弱之体, 风湿酿热, 致痰致毒, 邪 毒流窜于不同脏腑所致。 故治疗本病应病证结合, 在辨
病的基础上进行辨证治疗。
3 治疗方法
表红斑重者加白芷、 防风、 蝉蜕;肢节痛甚者酌加制附
子、 羌活、 独活、 细辛、 延胡索;浮肿加猪等、 获荃、 泽泻 ; 精神症状严重者加酸枣仁、 远志。此外还应分期对待, 发作期以祛邪为主, 重用清解化窟之药;缓解期则要着 重扶正。 4 病案举例
妙散加减:柴胡 12g, 赤芍、 白芍各 12g ,积壳 12g , 黄柏 15g ,惹该仁30g, 川棣子15g ,醋香附9g , 9g , 乌药 厚朴 9g ,荔枝核 30g , 制乳香、 没药各 6g , l og , 桃仁 皂角刺 15g , 延胡索 10g, 6 剂, 水煎服, 剂。服药 1 周后复 日1
150mg , 顿服。 蛇床子方煎汤熏洗外阴。 后弯窿塞人双
哇泰栓 1 枚, 局部治疗 7 天为 1 个疗程。服药 7 剂后, 诸症减轻。治疗 1 个月后 , 症状消失 , 半年无复发。 例 2 :王某, 37 岁。 女, 2005 年 9 月 1 日 初诊。 患者 近 2 个月来右下腹隐痛反复发作, 症状逐渐加重半月, 伴腰骸酸痛。 岁初潮, 14 末次月经 2005 年 8 月 20 日。 经前少腹冷痛, 经量少, 色紫黑, 夹有小痪块, 白带较 多, 质清稀。 妇科检查:外阴、 阴道: ( 一) ;宫颈:光滑;子 宫: 后位; 附件: 右侧压痛, 扣及 3cm X 3cm X 4cm 包 块, 边界欠清, 压痛; 白带常规:未见滴虫、 霉菌, 清洁度 I 度;B 超检查:右附件混合性占位(炎性包块) 。 舌暗, 苔薄白, 脉细涩。 治宜温经化痛散结。 方选四逆散合四
白玉盛主任医师辨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经验及用药特色

•名老中医经验・白玉盛主任医师辨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经验及用药特色张静打崔祎晢打白玉盛”(1.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2.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摘要:本文旨在介绍白玉盛主任医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因病机的认识、辨证思路及治疗经验。
将对吾师临证常用方药进行总结,概括其关于风药运用及诊疗心得。
吾师常教导我们研读中医要引申思考,既要将理论应用于临床,又要以临床为依据深层次、全方位地领悟理论,强化指导临床工作,要知识迁移和融汇变通。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因病机;辨证思路;治疗用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多系统脏器(皮肤黏膜、肺脏、肾脏、骨骼肌肉及脑部等)损伤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于中青年女性,病变多累及全身结缔组织,临床复杂且病程迁延,晚期多因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叭中医可通过综合调理既增效降敏,又减轻西药毒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因此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叫白玉盛主任医师从事血液免疫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三十余载,与现代医学融会贯通,通过辨病与辨证结合治疗,在降低致残率,减轻毒副作用,以及预防并发症等方面效验如期,随师跟诊,获益良多,现下介绍吾师经验。
1中医病因病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症状与中医古籍中描述的的“阴阳毒”“马樱丹”“五脏痹”“日晒疮”“温毒发斑”“蝴蝶斑”等病症相似,其属中医痹症范畴。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篇》描述“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唾脓血。
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的病症所见,并提出阳毒内蕴宜升麻汤,阴毒固结宜甘草汤,总以解毒透清滋阴为治疗大法叽1.1从外感而言《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所言:“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两虚相得,乃客其形。
”林佩琴《类证治裁》记载:“诸痹……正气为邪阻,不能宣行,因而留滞,气血凝涩,久而成痹”,阐述正气不足,外感六淫邪气,或曝晒日光,阻滞气血,凝结周身,发为众痹症。
冯宪章治疗红斑狼疮经验

C crn aa aeS s Re . 0 .4:D0 2 4 . oha eD tb yt v 2 01 () s C 0 8 3
『1 h f cso ni co il h r p n b ce i a i o i i 0 — 5 e ef t fa t T e mirb a ea yo a tr lv gn s n n t a sn
penn me . o ha eDaa aeS s R v 2 o 。3:D 0 0 5 rg a t wo n C c rn tb yt e . o 9 f) 0 6 5 . s C
行标 准服务 相 比 , 由护士 给 予 口头健 康 教 育 并结 合 非专 业 工作 人 员提 供 以患者 为 中心 的咨 询 ,可 以使 性伴 侣 治 疗率 有 小 幅提 高 。 因此有必 要对 医生 培训 与患 者 教育 相 结合 的干 预 进行 评 估 , 以及 对在 发展 中 国家开展 这 一工 作进 行 评估 。 所有 对 性伴 侣通 知进 行 的评 估 , 尤其 是在 H V阳 性 患者 中进 行评 估 , I 需要 考 虑 可 能 的不 利影 响 , 如家庭 暴力 , 以确保 性伴 侣 通知 利 大于 弊 。 在传 统 的临床 医学 实践 中 , 医生 也经 常 针 对 患者 的 问题 找资 料 、 教上 级 医生 , 请 自觉 或 不 自觉 的在 “ 证 ”但 是 只有 临 床 医生 循 , 熟 知并 应 用 准确 、 靠 和最 新 的 临 床科 学 证 据 , 能 对疾 病 的诊 可 才 治 产生有 利 的影 响[ 对 于临 床一 线 工作 的 医生 , q 。 如何 能 在繁 忙 的 工作 之余 迅速 、 准确 的 获取 最佳 证 据 呢 ? 国际 协作 网 系统 评价 正
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误治经验教训

降, 诊断 为系统性红斑狼疮 。患 者很 快进
摘 要 20 加 1 0 7~ O年 收 治 系统 性 红 斑
狼疮(L 患 者 1 S E) 4例 , 中 3例 误 诊 误 其
治 造 成 不 良后 果 , 示诊 治 思 路 要 放 宽 。 提
者 1 来 曾在 当地 医 院 按 “ 膜 炎 ” 年 脑 诊
治 , 曾按 神 经 痛 给 予 对 症 治 疗 , 痛 时 也 头
轻时重 , 但一 般状态不好 , 欲不振 、 身 食 周
乏 力 , 院前 2 人 O天无 诱 因 出 现 发 热 ( 温 体 3. 85~3 ℃ ) 咳 嗽 、 咯 血 , 胸 闷 、 9 , 无 伴 气
对 症治疗 , 用环 磷 酰胺 等免疫 抑 制剂 , 应 但 患 者 病 情 无 好 转 , 不 同 意 查 胃镜 患 者 因 上 消 化 道 出 血 原 因 , 考 虑 为 S E 导 致 仍 L 胃 黏膜 损 伤 或 激 素 大 量 应 用 所 致 , 多 日 经
减少 、 发 、 脱 口腔溃 疡 等 , 加 以重 视 , 应 早
后 第 8天 自 动 离 院 , 院 时 患 者 仍 觉 腹 离
胀、 视物不 清。
讨 论
神经系统无 阳性 定位 体 征 , 力 、 张力 肌 肌
正 常 , 病 理 反 射 。 入 院 后 查 白 蛋 白 无
短、 浮肿 ( 颜 面 部 为 著 ) 以 。查 体 : 温 体
3.℃ , 性病 容 , 应 迟 钝 , 激惹 , 87 慢 反 易 轻 度 贫 血 貌 , 发 干 枯 稀 疏 , 肺 中 上 野 可 头 右 闻及湿哕音 , 肺 下 野呼 吸音减 弱 、 双 叩诊
秦万章治疗红斑狼疮的诊治经验_范斌

秦万章治疗红斑狼疮的诊治经验范斌1,李欣1,李斌1,指导:秦万章2(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200437;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200032)摘要:秦万章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终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名誉院长。
上海市名老中医,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
历任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皮肤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秦教授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部顾问,英国伦敦医学研究中心及传统医学会顾问,其突出的成就被收入英国剑桥、美国北卡国际传记中心的《世界名人录》,列入世界有杰出贡献的人物之列。
秦教授融贯中西,率先提出从“肾阴虚”和“血瘀”为治疗红斑狼疮切入点。
其数十年行医经验,被学术界遵从收益,并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做出巨大贡献。
关键词:红斑狼疮;名医经验;秦万章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0-1719(2013)06-1086-03Professor QIN Wanzhang'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Lupus ErythematosusFAN Bin 1,LI Xin 1,LI Bin 1,Advisor :QIN Wanzhang 2(1.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Yueya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 ,Shanghai 200437,China ;2.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Zhongsh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2,China )Abstract :Professor QIN Wanzhang ,who works in Zhong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is a tenured professor ,chief physi-cian ,doctoral tutor ,honorary president of the Shanghai Chinese medicine.He enjoys the state council special allowance.And He is the chairman of Former National Integrative Medicine Institute of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 Professional Committee ,the mem-ber of the dermatology branch of the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the vice chairman of Chinese Integrative Medicine Institute of Rheumatology Branch.Professor QIN is also consultant of the Columbia University Medical School as well as United Kingdom Medical Research Center.His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have been recorded in World Who's Who.Professor QIN first proposed the treatment of lupus erythematosus from Yin deficiency of kidney and blood stasis.The practice experience in decades proceeds to make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treatment of skin diseases.Key words :lupus erythematosus ;clinical experience of famous physicians ;QIN Wanzhang 收稿日期:2012-12-15基金项目: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项目(2010QL013B );上海市高校创新团队(第二期)资助项目作者简介:范斌(1976-),男,上海人,主治医师,硕士,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皮肤病。
红斑狼疮怎么治疗比较好【医学养生常识】

红斑狼疮怎么治疗比较好
文章导读
红斑狼疮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皮肤疾病,这种疾病的影响非常大,可造成患者出现平皮肤破损红肿的现象,而且对于患病的人造成极大的瘙痒感觉,让患者感觉非常的难受。
红斑狼疮的发病原因非常复杂,因此这种疾病从诊断到治疗方法上面都要下一番功夫才行。
红斑狼疮的类型非常多,治疗起来要仔细辨别,否则会给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
下面就来看看红斑狼治疗有哪些方法的讲解吧。
希望患者们能够了解一下。
1.一般治疗
(1)应该树立和疾病作斗争的坚强信心。
(2)避免日晒,对日光敏感者尤应注意。
外出应注意防晒,忌用光敏作用药物,如吩噻嗪、氢氯噻嗪、磺胺类药和灰黄霉素等。
(3)避免过劳,急性或活动期SLE应卧床休息。
避免妊娠,也不宜服用避孕药,有肾功能损害或多系统损害者避孕失败宜早做治疗性流产。
(4)避免受凉感冒或其他感染。
(5)增强抵抗力,注意营养及维生素补充。
2.皮肤红斑狼疮的治疗
(1)系统治疗①抗疟药如羟氯喹,待病情好转后减为半量。
一般总疗程为2~3年。
②沙利度胺可试用,出现疗效后药物减量维持,并继续治疗3~5个月,在大多数患者有效,但停药易复发。
③泛发病例可口服小剂量激素。
(2)局部治疗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每天2次,或封包。
或皮损内注射糖皮质激素。
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指南

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指南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其特点为自发性起病、病情反复迁延,并与其他自身免疫病有交叉重叠现象。
SLE患者血清中含有多种抗体,导致组织损伤和多个系统和器官损害。
女性患病率高,近年来重庆地区女性发病率约为77%,平均年龄为10.7岁。
我国SLE患病率约为7/1万,儿童SLE患病率约为0.5-0.6/10万。
根据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标准(ACR 1997),符合以下11项中任何4项或4项以上者,可诊断SLE:蝶型红斑、盘状狼疮、日光过敏、口腔溃疡、关节炎、浆膜炎(胸膜炎或心包炎)、肾病变(蛋白尿>0.5g/24h或持续+++)、神经系统异常(抽搐或精神症状,除药物或其他原因)、血液学异常(溶血性贫血、白细胞<4.0x109/L至少2次以上、淋巴细胞<1.5x109/L、血小板减少<100x109/L)、免疫异常(抗dsDNA抗体效价增高、抗Sm抗体阳性、抗磷脂抗体阳性)、抗核抗体阳性。
评估SLE病情活动度时,应使用SLEDAI评分,该评分以评估前十天内的症状和检查为准,总分为105分。
评分为5-9分时,为轻度活动,多无明显器官受累;评分为10-14分时,为中度活动,伴有内脏器官的累及但程度相对较轻;评分≥15分时,为重度活动,常有重要器官严重损伤,即为重症狼疮。
总之,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其病情迁延反复,女性患病率高。
诊断标准为符合11项中任何4项或4项以上。
评估SLE病情活动度时,应使用SLEDAI评分。
及时诊断和治疗对于SLE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SLE患者可能出现视网膜病变,如絮状渗出、视网膜出血、严重的脉络膜渗出或出血以及视神经炎。
但需要排除高血压、感染和药物等因素。
此外,新发的感觉或运动神经病、严重持续的头痛、脑血管意外、溃疡、坏疽、痛性指端结节、甲周梗死、片状出血或血管造影证实存在血管炎等都需要注意。
SLE患者还可能出现关节炎、肌炎、管型尿、血尿、蛋白尿、脓尿、皮疹、脱发、粘膜溃疡、胸膜炎、心包炎、低补体、抗ds-DNA抗体等症状。
范永升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七法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范师认为, SLE的发生主要是先天肾阴亏虚,以致五脏之精生化 乏源,形成以阴虚内热为本的狼疮体质。复因外邪侵 袭,与痰、瘀胶结,变为邪毒,随经脉气血散布全身,产 生复杂多变的狼疮症候群。狼疮素体以虚热为主,易感 受阳热之毒邪而发病,感受寒邪,也易从热化。结合 SLE的病机特点,范师总结出以解毒、祛瘀、滋阴为主 的狼疮治疗七法,简述如下。
(收稿日期:2007一06—07)
[编辑:洪
涛]
万方数据
中药1个月,强的松每日口服5mg,2002年2月28复 发,面部红斑,伴发热、关节痛,人某市级医院,予 甲基强的松龙针40mg,每日2次,静脉滴注,1个月 后好转出院,改美卓乐片早15mg,午15mg,晚10mg, 5月21日因右侧髋关节疼痛回此院复诊,诊断为右侧 髋关节无菌性坏死。2002年7月12日,因血沉持续升 高来诊。查:血沉69mm/h,尿白细胞(十),舌质暗 红、苔白脉细,拟清热解毒、活血通络。青蒿309,生 地黄189,赤芍129,牡丹皮129,水牛角209(先 煎),升麻69,制鳖甲129(先煎),威灵仙309,稀莶 草159,七叶一枝花159,白花蛇舌草309,地龙129, 桃仁129,凌霄花99,桑寄生129,川牛膝129,生黄 芪309,佛手109。半个月后复诊,尿检正常,血沉 59mm/h,加半枝莲189、皂角刺109、柴胡99。3个 月后患者停用激素,坚持中药治疗近两年,症情稳定。 按:SLE可分为四个阶段:初为热毒炽盛,继为阴 虚内热,后为瘀毒阻络,终因反复发作,瘀毒痹阻脉络 而成络痹。总的治疗原则为解毒祛瘀滋阴,后期可重用 通络之品。此患者初期证属热毒炽盛,毒热伤络,故出 现红斑、皮疹、脱发,膝为筋之会,筋脉失养则出现膝关 节酸痛无力,故以升麻鳖甲汤为主,又激素应用后可使 许多患者出现精神亢奋,加芍药甘草汤敛阴,夜交藤安 神,兼可通络。益母草清热解毒、活血利水,促进有毒物 质排泄。急性期宜活血不宜破血,少佐凌霄花凉血祛 风,病情稳定后可加用水蛭之属。SLE患者体质本虚, 应慎用苦寒,此患者膝关节痛伴苔腻微黄,故加二妙 散,但药后出现转筋,此苦寒伤阳,寒则收引,去苦寒之 品后,以温通之法愈之。总之,SLE急性期应以中西医 结合治疗为主,特别是有系统损害者不主张单用中药。 急性期配合中药可以起到增效减毒作用。缓解期可配 合小剂量激素以中药调治为主。待病情缓解1年以上, 再可考虑单用中药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斑狼疮诊治经验记要红斑狼疮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在患者血液和器官中能找到多种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可累及身体多系统、多器官。
红斑狼疮主要分为盘状红斑狼疮(DLE)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其间还有播散性盘状红斑狼疮、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深部红斑狼疮等亚型。
盘状红斑狼疮以皮肤损害为主,全身症状不明显,很少累及内脏,皮损好发于颜面部,如颧部、鼻尖、鼻梁、口唇、头皮等,病程缓慢持久,常伴有色素脱失、毛细血管扩张、皮肤萎缩、头皮部损害,偶有继发癌变,约有5%的盘状红斑狼疮可转为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除了皮肤出现红斑外,更主要的是累及多个脏器系统,临床症状复杂多变,病程缠绵。
由于本病的病因不明,临床表现变化多端,多系统、多器官受损,死亡率高,是世界公认的难治病,所以有人称其为“准癌症”。
为总结诊治这一疾病的临床经验,增进学术交流,6月12日由中国中医药报社主办、北京国泰医院协办在京召开了“首届红斑狼疮临床经验专家研讨会”。
与会专家就红斑狼疮的中西医诊断标准、临床研究新进展和新疗法等进行了研讨。
准确把握自身抗体检测指标北京协和医院风湿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于孟学就SLE临床诊断、病情活动性的判断、SLE的免疫机理及自身抗体检测等最新进展进行了论述,指出SLE目前仍然病因不明,发病机理复杂。
其患病率在美国是15/10万~50/10万,中国约75/10万,其中90%为30~39岁的女性,男女比例约为8∶1,5年生存率为98%,10年生存率为84%。
最新的诊断标准应是1997年ACR修订标准,与1982年ACR修订标准比较,把狼疮细胞阳性改为抗磷脂抗体阳性。
关于SLE病情活动性判断,则依据2000年SLE活动性指数(SLEDAI)进行。
如癫痫样发作、精神症状、器质性脑病综合征、视力受损、颅神经异常、狼疮性头痛、脑血管意外、血管炎为8分。
关节炎、肌炎、管型尿、血尿、蛋白尿、脓尿为4分。
皮疹、脱发、黏膜溃疡、胸膜炎、心包炎、低补体、抗ds-DNA抗体增加为2分。
除外感染因素发热>38℃、血小板降低<100×109/L、血白细胞减少<3×109/L,除外药物因素者得1分。
SLE的免疫机理,目前认为是因突变产生与自身抗原起反应的细胞系,形成自身免疫反应,也就是对宿主自身组分表现了免疫反应性,产生“自身中毒性恐怖”,激活了那些在正常情况下安静的而不对自身组织起反应的细胞。
自身抗体的检测是诊断的支柱,临床意义十分重要。
其中抗核抗体(ANA)的概念,传统定义是指抗细胞核抗原成分的自身抗体的总称,而现代定义为抗细胞内所有抗原成分的自身抗体的总称。
对ANA的理解已不再局限于核成分,而是指抗核酸和核蛋白抗体的总称。
在诸多自身抗体指标中,有的为标记性指标,有的为特异性指标,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各不相同,必须准确把握和区分,不能一概而论。
(赵万标)免疫吸附疗法更有效北京医院风湿科主任黄慈波教授指出血浆净化疗法是血液净化领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是借助体外循环以及相关的血浆分离、血浆吸附技术祛除患者血浆内致病物质,达到净化血液目的的一系列技术。
近年来该技术治疗的疾病谱被日益扩展,正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所谓免疫吸附就是将具有高度特异性的抗原、抗体或具有特定理化亲和力的物质(配基)与吸附材料(载体)结合,制成吸附柱,使其可以选择性或特异性地吸附体内相应的致病因子,以治疗疾病。
免疫吸附治疗的目的及意义,在于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使免疫性、排异性疾病度过病情危重期和免疫风暴期,使病情缓解。
在与药物联合治疗中,增强机体对药物治疗的敏感性,使药物疗效增加、副作用减少、疗程缩短、降低复发率。
甚至对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患者可能达到临床治愈。
免疫吸附疗法可治疗许多疾病,红斑狼疮正是其适应症之一,通过吸附柱,特异性吸附SLE的主要致病物质抗DNA 抗体(分子量约150kD)、抗核抗体、抗Sm抗体、狼疮抗凝物资、免疫复合物等,使病情缓解。
黄教授他们利用免疫吸附技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观察到病人在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水肿、蛋白尿、血压高、神经病变、心肌炎、血小板减少及白细胞减少,补体低、血沉快、C反应蛋白及免疫球蛋白高等病情活动指标。
治疗后水肿、蛋白尿渐退、免疫球蛋白降低,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
免疫吸附疗法临床应用安全,副作用小。
如穿刺部位血肿、出血、低血钙、血容量扩张、低血压和低血容量等,发生率近3%~4%,而且反应很轻。
由于术中采用完全封闭的体外循环,不需要输血及血浆,所以不会感染病毒。
黄教授介绍说,个体化、特异性的免疫吸附技术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已展现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其适应症可推广到人工肝、高脂血症、重症病毒感染、器官移植的排异反应、中毒性疾病、肿瘤(尤其是血液系统肿瘤)等方面。
治疗疾病谱的进一步推广,特别是其远期疗效和安全性也有待于多中心、大样本和更长期的临床验证。
曾有专家这样评价免疫吸附疗效的价值:血浆置换已使血液净化疗法冲破肾病范围,跨入多学科和多种疾病治疗的领域,如果说血浆置换对过去认为的某种难治性疾病显示出奇妙的疗效,那么免疫吸附将比血浆置换更有效,更具有特异性及先进性。
分阶段治疗效果好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黄敬彦指出:红斑狼疮在中医古代医籍中没有确切的记载。
其病症以皮肤损害为主,特别是在颜面部出现斑疹,红赤如涂丹,状如蝴蝶,故称之“蝴蝶疮”、“红蝴蝶”或“马樱丹”等。
本病与日晒有关,日晒后出现红斑或加重,也可归属“日晒疮”的范畴。
盘状红斑狼疮患者由于皮肤损害较严重,甚至因颜面部损害而损容,故也有称之“鬼脸疮”或“流皮漏”。
中医认为红斑狼疮的病因病机,主要是禀赋不足,体质虚弱,加之七情内伤、劳累过度或久病失养,以致阴阳气血失去平衡,气滞血瘀,经络阻隔。
精血亏虚是其本,外受邪毒侵扰为其标,本虚标实,虚实挟杂。
其病位在经络血脉,以三焦为主,与心、脾、肾关系最为密切。
黄敬彦主任医师认为,诊治红斑狼疮必须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抓住各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才能取得满意疗效。
黄敬彦主任医师谈了个人对红斑狼疮治疗的一些体会。
一、活动期:高烧,烦躁,全身关节肌肉疼痛,皮肤可见水肿性红斑,甚至神昏谵语或有出血现象(瘀斑、紫癜、鼻衄、吐血、便血)。
此期对机体组织的损伤是严重而迅速的,要早期、足量、迅速给与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控制病情,保护重要脏器,同时辅以清热解毒、凉血护阴的中药(鼻饲或灌肠),可达到较好疗效,使病人转危为安。
在以西医为主治疗的原则下,加上中药还可以减少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防止和减轻感染等。
此期中医辨证为毒热炽盛,气血两燔。
治宜清热凉血、解毒化斑。
自设基本方:生石膏30g(先煎)、生玳瑁10g、知母10g、丹皮10g、生地12g、紫草10g、白茅根15g、金银花15g、天花粉12g、赤芍10g、元参12g、甘草10g。
高烧不退加水牛角粉、黄连、大黄;神昏谵语加安宫牛黄丸、紫雪丹。
二、缓解期:危重病情控制后病人出现低烧、五心烦热、乏力少言、自汗盗汗、毛发枯少、面色不华、腰膝酸软、关节酸楚,月经不调等,此为前期毒热耗伤阴血,气阴两虚。
治宜益气养阴,通经活络。
其基本方:人参12g、黄芪15g、石斛10g、麦冬10g、五味子10g、南北沙参各30g、生地12g、当归10g、丹参15g、鸡血藤15g、秦艽12g、威灵仙10g。
气虚明显加西洋参;长期低烧不退加银柴胡、地骨皮;月经不调加益母草、泽兰;关节痛楚加独活、桑寄生;睡眠不佳加合欢皮、夜交藤等。
黄敬彦主任医师说,此期病情缓解,治疗应中西医并重,可以逐渐减少激素用量,但不能过快过急,也不宜完全停掉。
可在辨证论治基础上适当选用一些具有激素及免疫抑制作用的中药。
如补气药中的人参、党参、黄芪、甘草;补阳药中的熟附子、肉桂、鹿茸、何首乌、枸杞子、菟丝子等;具有免疫抑制剂样作用的苦参、穿心莲、蛇床子、黄芩、夏枯草、天花粉等。
对于长时间、大剂量使用激素引起的糖尿病、高脂血、骨坏死、兴奋及失眠等,用中药配合治疗也能起到一定效果。
肾脏是最易受累的脏器,因而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狼疮性肾炎,是红斑狼疮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病人常有神疲畏寒、腰痛腹胀、颜面下肢浮肿、尿少频数、蛋白尿等。
此为热邪耗伤肾阴,真阴亏损,病久及阳,脾肾阳虚,治宜温阳益肾,扶脾利水。
基本方:炮附片6g、干姜10g、仙灵脾10g、茯苓12g、白术10g、淮山药12g、党参10g、车前子10包、大腹皮10g。
若伴全身浮肿加玉米须、赤小豆;腰痛加杜仲、川断;蛋白尿持续不退时加黄芪、白僵蚕、黑豆等;患者抵抗力弱,容易感冒及发生交叉感染,从而加重病情,故可在有咽痛、咳嗽等症状时慎重选用既能控制感染又不会诱发病情的药物,如金银花、连翘、大青叶、鱼腥草、黄芩、夏枯草等;有尿路感染时选用黄连、黄柏、苦参、白头翁、秦皮、马齿苋、槐花等。
黄敬彦主任医师特别强调,临床上许多病人往往都是病情比较重才来就医,这提示我们一定要重视预防,并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防止出现多脏器损害,尤其是肾损害。
临床医生脑子里要有红斑狼疮这根弦,发现可疑病人一定要做细致深入的检查。
(海霞)D3中药两种作用相得益彰全国中医皮肤病专科医疗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陈凯曾师从我国著名中医皮外科专家赵炳南教授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他说,赵炳南教授最早提出盘状红斑狼疮为“红蝴蝶疮”、“鬼脸疮”,指出其病因病机为标实本虚,阴阳不调,上火下寒,上实下虚,经络阻隔,气血凝滞,并以秦艽丸为主方,根据病人不同证型辨证施治。
陈凯主任医师认为,治疗红斑狼疮一定要掌握激素的适应症,中医药可干预红斑狼疮治疗的全过程,达到治疗作用和减轻激素副作用相得益彰。
他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中医药治疗红斑狼疮和中医药减轻激素副作用的经验。
他说,激素属于温性,适合于阳虚患者,不适用于阴虚患者,且易出现副作用,而温阳中药有类似激素的作用,却无激素的副作用。
将补肾中药与激素合用,可减轻或消除长期应用皮质激素所致的脑垂体前叶的形态改变。
滋阴中药有减轻或防止较长期应用皮质激素所引起的肾上腺皮质萎缩的作用,在长期使用激素的同时,辅以滋阴药,可防止激素单独使用时所致的HPA轴的功能紊乱,使其处于相对正常的动态平衡。
另外,陈凯还提出了运用雷公藤、甘草、青蒿等中药治疗红斑狼疮的经验和建议,提出运用络病学说研究开发新药的思路,提醒医生和病人注意光敏药物、食物对红斑狼疮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疗效显著北京国泰医院院长朱楚汉副主任医师介绍了该院从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住院时间超过30天以上的121例SLE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免疫指标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