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六章 新诗(一)课件内容 现代文学三十年 尹康庄教授课堂课件
现代文学新诗1精品PPT课件

《尝试》选
希望
我从山中来, 带着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 希望开花好。
一日望三回, 望到花时过; 急坏看花人, 苞也无一个。
眼见秋天到, 移花供在家; 明年春风回, 祝汝满盆花!
1921
蝴蝶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二)初期其他白话诗人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 西天还有些儿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她?
由胡适、朱徵签字的赵杨自制结婚证书及结婚照
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作
二、湖畔诗人和小诗运动
湖畔诗人
“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的, 是‘湖畔’的四个年轻人”
——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 系 • 诗集导言》
湖畔诗人
1922年春,汪静之(1902~1996)、冯雪峰 (1905~1976)、潘漠华(1902~1 934)、应修人 (1900~1933)等四人在杭州西子湖畔成立诗社。
效仿英国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作家湖畔派三诗 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的风格,以中国的 湖畔派诗人自居,并于1922年出版了第一本诗歌 合集,书名为《湖畔》(1922)和《春的歌集》 (1923)。
刘半农和刘大白,都着力于学习民间歌谣,刘半农有仿江 阴民歌而作的《瓦釜集》,而刘大白的《旧梦》也收有不 少歌谣体的白话诗
——歌谣化
“早些日子 做新诗的人如果 不是受了《尝试 集》的影响,就 是受了周作人先 生的启示”
(冯文炳)。 摄于1912年。前排右起羽太信子(怀抱的婴儿是丰一)、
鲁瑞(周老太太)、羽太芳子。 后排右起是周作人、(中间那个不知道)、周建人
现代文学三十年第六章新诗【一】之一

苏曼殊、柳亚子之流的新诗,虽然有意境,有新 意,但其末流又“成为一种靡靡之音,除填塞小 报,供人茶余酒后之消遣外,别无用处。”
梁启超“诗界革命”:目标定为“以旧风格含 新意境”,“虽间杂一二新名词,亦不为病”, 却拒绝引入“新语句”,拒绝对传统格律与语 法进行任何变革 "五四"文学革命在创作实践上是以 新诗的创作为突破口,而新诗运动 则从诗形式上的解放人手
《乐观》
一 这株大树很可恶, 他碍着我的路! 来! 快把他砍倒了, 把树根也掘去, 哈哈!好了! 二 大树被砍做柴烧, 树根不久也烂完了。 砍树的人很得意, 他觉得很平安了。 三
但是那树还有许多种子! 很小的种子,裹在有刺的壳儿里! 上面盖着枯叶, 叶上堆着白雪, 很小的东西,谁也不注意。
四
雪消了, 枯叶被春风吹跑了。 那有刺的壳都裂开了,每个上面长出 两瓣嫩叶,笑眯眯的好像是说: “我们又来了!”
胡适的新诗理论:
1】“作诗如作文”: 打破诗的格律…白话
写诗…
2】“诗的经验主义”:“有我” …“有
人”…
第二节:早期白话诗创作(1921年之前)
(一)新诗发展概况
阵地: 在发展初期,新诗主要发表在《新青年》、 《新潮》、《少年中国》、《星期评论》、《学灯》、 《觉悟》等“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 第一批白话诗人:如胡适,刘半农,刘大白、周作人, 沈尹默、俞平伯、康白情都是新文化运动的骨干,李大 钊、陈独秀、鲁迅 最早的诗社:1922年,叶绍钧、刘延陵、朱自清等以 "中国新诗社"名义创办第一个新诗刊物《诗》月刊。
一念
胡适
“我笑你绕太阳的地球,一日夜只打得一个回旋; /我笑你绕地球的月亮,总不会永远团圆;/我笑 你千千万万大大小小的星球,总跳不出自己的轨 道线;/我笑你一秒钟行五十万里的无线电,总 比不上我区区的心头一念!/我这心头一念;才从 竹竿巷,忽到竹竿尖;/忽在赫贞江上,忽在凯 约河边;/我若真个害刻骨的相思,便一分钟绕 遍地球三千万转!"
新诗(一)课件 现代文学三十年 尹康庄教授课堂课件

由于他们(主要是闻一多)针对新诗创 作的“滥情”和“诗文不分”提出要 “理性节制情感”和提倡格律,因此也 被称为新诗格律派。
•闻一多1925年发表了《诗的格律》,认为如 果是高手,格律诗并不是束缚,反而“乐意 戴着脚镣跳舞”。他提出格律包括两个方面: (1)视觉方面,表现为节的匀称、句的 均齐; (2)听觉方面,则有格式,有音尺,有 平仄,有韵脚。
主 讲 尹 康 庄 教 授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史
第五章 新诗(一)
• 一、新诗的诞生——“五四”新诗运动 • 二、“尝试”中的新诗——早期的白话诗
• 三、创作流派 这一时期称得上是流派的有前期新月派、象征 诗派。它们不仅有群体、风格大致相同的创作, 而且有理论建树。
• (一)前期新月派
1927年以前,以北京《晨报副刊》“诗镌” 为基本阵地的诗人群。创作上以徐志摩为代 表,理论上的代表是闻一多。还有朱湘、饶 孟侃、杨世恩、孙大雨、刘梦苇、于赓虞等。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赏析:
诗句以音节、平仄的变化和隔行押一韵而 具有音乐美,以色彩性词藻的运用而具有绘画 美,又以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具有建筑美。
闻一多在留美期间及归国后所写的诗歌, 以秾丽的词藻、严格的韵律等而突出了诗歌的 形式美,从而被认为有唯美倾向。
闻一多
他认为绝对的写实主义是艺术的破产,同时批评了浪漫主 义只顾将自我合盘托出就以为大功告成的作法。 稍后,他进一步提诗的“三美”:音乐的美(音节)、 绘画的美(词藻)、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死水》
(节选)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饭∣残羹。
30年代新诗PPT课件

❖ 1、主张消除诗歌的所谓“三美”,他说 “诗不能借重音乐,它应该去了音乐的成 分。”“诗不能借重绘画的长处。”“单是 美的字眼的组合不是诗的特点。”
❖ 2、强调要写有‘诗’的诗,他说”虽以佶 屈聱牙的文字写来也是诗;没有‘诗’的诗, 虽韵律整齐音节铿锵,仍然不是诗。”
19
有诗的诗?
❖ “纯诗”:二十年代末就有人提出“纯诗”的概念,标立诗 的审美独特性,对新诗语言过于直白进行批判和否定。穆木 天、李金发等前期象征派诗人提出“我们要求的是纯粹诗 歌……我们要求诗与散文的清楚的分界。”由此对诗歌语言 做出新的要求:“诗是要暗示的,诗最忌说明的。说明是散 文的世界的东西。诗的背后要有大的哲学,但诗不能说明哲 学。”
❖ 强调紧贴现实生活,要求诗人“从正面把握 血淋淋的现实”作为作品的血肉,因此创作 大多是采用直接描摹现实的表现方式
9
新诗与歌谣的关系
❖ 政治抒情诗主张口语化,形象化,特别是中 国诗歌会的诗人强调诗歌应当同音乐结合在 一切成为民众所歌唱的东西
10
当个人情感完全抽离诗歌
❖ 无边的大海波涛汹涌……
❖
30年代新诗
1
主要流派
❖ 以殷家等为代表的后期新月派浪 漫主义诗歌流派
❖ 以戴望舒,卞之琳等为代表的中国现代象征 主义诗歌流派
❖ 以臧克家为代表的反映人生,为人生的现实 主义诗歌流派
2
别了 哥哥
❖ 别了,我最亲爱的哥哥, 你的来函促成了我的决心, 恨的是不能握一握最后的手, 再独立地向前途踏进。 二十年来手足的爱和怜, 二十年来的保护和抚养, 请在这最后的一滴泪水里, 收回吧,作为恶梦一场。
12
与革命诗歌相对照的特点
❖ 1具有“超功利性”,强调诗歌“表现自我”; ❖ 2注重个人情感; ❖ 3 不是描摹生活,而是写外在生活的内在感
1第一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一) 现代文学三十年 尹康庄教授课堂课件

第一个十年(1917--1927)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一)一、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第二卷第五号发表《文学改良刍议》,2月,陈独秀在《新青年》第二卷第六号上发表《文学革命论》,这两篇文章,标志着中国古典文学的结束和中国现代文学的起始;它们也标志被后人称为“五四文学革命”的开始。
五四文学革命的先声是晚清以来的文学变革。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在从事政治维新的同时,也看到了文学对国民进行思想启蒙的重要性。
严复在1895年中日甲午海战硝烟未尽之时即写下《原强》等文,指出“收大权、练军实”不过是“标”,中国的自强之“本”在于开民智,奋民力,新民德。
而作为维新派宣传家的梁启超,进而看到了文学在国民思想启蒙中的意义,把文学作为唤醒民众愚昧,使之了解变法的一种手段;1898年9月21日“百日维新”失败,梁启超流亡海外,他更清楚地认识到以文学进行思想启蒙的重要性,于次年12月起先后提出“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的口号。
“诗界革命”不仅承接了黄遵宪的“我手写我口”的主张,更重要的是要求把诗歌写成具有鼓舞性、激励作用的文字;“文界革命”的根本目的在于以“俗语文体”写“欧西文思”。
梁启超尤其看重小说。
他在1902年11月发表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提出惊人的论断:“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
”梁启超的文学启蒙主张,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响应,王无生、夏曾佑、狄平子、吴趼人等都表示支持。
1898年,在思想方面亦属于维新派的裘廷梁、陈荣衮也先后发文,明确主张废除文言文,实行白话文,目的同样在于使民众了解变法、支持变法,改变愚昧状态,获得民族自强。
这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国兴起的启蒙文学思潮,从直接的思想资源上说,五四文学革命正是对此的继承和发展。
从五四文学革命爆发的外部原因上说,则是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为中国社会的转型创造了基本条件。
中国新诗现代诗的ppt_ppt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我的记忆
我的记忆是忠实于我的, 忠实甚于我最好的友人。 它生存在燃着的烟卷上, 它生存在绘着百合花的笔杆上, 它生存在破旧的粉盒上, 它生存在颓垣的木莓上, 它生存在喝了一半的酒瓶上, 在撕碎的往日的诗稿上,在压干的花片上, 在凄暗的灯上,在平静的水上, 在一切有灵魂没有灵魂的东西上, 它在到处生存着,像我在这世界一样。
巷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 她默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李广田(1906-1968 )
山东邹平人。 诗集除《汉园集》外,还 有《画廊集》、《银狐 集》,散文集《雀蓑集》、 《圈外》、《回声》、《日 边随笔》等。
卞之琳(1910-2000)
1910年生,江苏海门人。前期诗 作,内容多写下层社会生活,如《酸 梅汤》、《叫卖》、《几个人》,并 探索宇宙与人生哲理如《断章》、 《鱼化石》,也写过爱情如《无题》。 先后出版诗集《三秋草》(1933)、
“中国新诗”派认为,“现代诗接受了现
代文化底复杂性,丰富性,而表现了同样的 复杂与丰富” ,因而, “现代化的诗是辨 证的(作曲线行进),包含的(包含可能溶 入诗中的种种经验),戏剧的(从矛盾到和 谐),复杂的(因此有时也是晦涩的),创 造的(诗是象征的行为),有机的,现代 的。”他们提出诗歌的新倾向:“纯粹出自 穆旦
中国现代文学史全30年课件

沿海城市的文学流派。他们依托于文学市场,享受着现代 都市文明,又感染了都市“文明病”,是东南沿海城市商 业文化和消费文化的产物。正是对都市文明的留恋与幻灭, 使他们更接近于西方现代派艺术,有着较为自觉的先锋意 识。张资平、叶灵凤是第一代,刘呐鸥等是第二代。 (160\248)
海,成员有鲁迅、冯雪峰、郭沫若、郁达夫等50余人。鲁 迅作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讲话》。他们的纲领是:反 对封建阶级、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文艺,从事无产阶 级文艺的产生。后来,他们办有《拓荒者》、《萌芽月刊》 等刊物,在日本设有分盟,在国内一些城市设有小组,在 北平设有“北方左翼作家联盟”,吸引了一批追求革命的 青
• (鲁迅)杂文的意义:1、与现代传播媒介、现代
大众生活紧密联系,是富有现代性的文体;2、没 有固定的样式,是具有先锋性的文体。(290)
• 鲁迅杂文的特点:1、内容的批判性;2、剖析的
深刻性;3、分类的概括性;4、言说的主观性;5、 语言的创造性。(291-298)
• 《野草》诗化写作 生命体验,开创了独语体; • 《朝花夕拾》旧事重提,开创了闭话风。
• “自叙传”抒情小说:是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最初体式,
作者多集中于创造社。他们留学日本接受了欧洲19世纪浪 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也学习了日本当时流行的“私小说” 和现代主义小说的技巧。他们主张再现作家自己的生活和 心境。主要的代表作家有郭沫若、郁达夫、庐隐、淦女士。 (56)
• 郁达夫的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沉
• 第一个十年文学的特点:理性精神的显现、感伤情怀的流
行、主体个性的张扬、多种方法的尝试。(24-30)人与文。
由九书网__提供下载
中国现当代文学三十年PPT学习教案

第三编 第三个十年 (1937年7月——1949年9月)
第二十一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三)
第二十二章 赵树理
第二十三章 小说(三)
第二十五章 艾青
第二十六章 诗歌(三)
第二十七章 散文(三)
第二十八章 戏剧(三)
第3页/共20页
现代文学重要作家
鲁迅 郭沫若 茅盾 巴金 老舍 曹禺 沈从文 赵树理 艾青
第有强烈的主观性、抒情性, 与茅盾、老舍的客观性、写实性的中、长篇一起, 构成了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中、长篇小说的艺术高 峰。 第二个十年: 小说:内容:“青年世界”
艺术:主观性、抒情性,情感汪洋恣肆,语言 行云流水。
第三个十年: 小说:内容:1旧家庭的没落
2抗战时期现实生活 艺术:单纯、朴素、流畅中表现鲜明的感情,以 情动人是其一贯的风格。
男女》《升官图》等。
明朗素朴的基调,歌颂新社会新制度,描写农民士兵干部,描写解放了的新人。小说有赵树理《小二黑 结婚》《李有才板话》孙犁《荷花淀》,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暴风骤雨》等;诗歌有 李季《王贵与李香香》,阮章竞《漳河水》等,戏剧出现了秧歌剧和新歌剧,新歌剧《白毛女》《赤叶 河》等。
芜靳以、钱钟书
4通俗与先锋张爱玲苏青梅 娘徐吁、无名氏
4七月诗派 5冯至等校园诗人群
3小品散文萧红、何其 芳巴金、李广田冯至、 丰子恺梁实秋沈从文张 爱玲
二剧场戏剧 一)大后方、孤岛
5现实与民间赵树理孙犁康 濯孔厥刘白羽丁玲周立波欧 阳山柳青
6讽刺诗臧克家、袁水 拍
1历史剧:郭沫若、阳 翰笙、欧阳予倩、阿英
沦陷 区
倡导乡土文学、转向“日常生活”与“永久的人性”的描写、出现了雅俗接近的趋向。小说有张爱玲 《倾城之恋》等,苏青《结婚十年》,梅娘《蚌》《鱼》《蟹》等;诗歌有时代的抗战之歌,乡土之歌, 青春与爱之歌等;也有杂文和小品散文的创作;沦陷区的戏剧创作出现了职业化、商业化的“剧场戏剧” 的繁荣,职业性剧团大量出现、商业性演出空前繁荣;剧作中有相当部分是所谓“通俗话剧”,杨绛的 《称心如意》和《弄假成真》被称为“喜剧双璧”。“改编”取得了更为瞩目的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新诗(一)
三、创作流派
这一时期称得上是流派的有前期新月派、象征诗派。
它们不仅有群体、风格大致相同的创作,而且有理论建树。
(一)前期新月派
1、前期新月派,是1927年以前,以北京《晨报副刊》“诗镌”为基本阵地的诗人群,创作上以徐志摩为代表,理论上的代表是闻一多。
还有朱湘、饶孟侃、杨世恩、孙大雨、刘梦苇、于赓虞等。
2、由于他们(主要是闻一多)针对新诗创作的“滥情”和诗文不分提出要“理性节制情感”和提倡格律,因此也被称为新诗格律派。
3、闻一多1925年发表了《诗的格律》,提出格律包括两个方面:
(1)视觉方面,表现为节的匀称、句的均齐;
(2)听觉方面,则有格式,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
稍后,他进一步提诗的“三美”: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他本人在留美期间及归国后所写的诗歌,就以秾丽的词藻、严格的韵律等而突出了诗歌的形式美,从而被认为有唯美倾向。
请看他的《死水》的前两节: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饭∣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诗句以音节、平仄的变化和隔行押一韵而具有音乐美,以色彩性词藻的运用而具有绘画美,又以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具有建筑美。
他的观点得到同仁的赞同,徐志摩、梁实秋、饶孟侃等都写文章探讨诗的格律。
另外,前期新月派还引进了商籁体(十四行诗)。
4、前期新月派对于新诗的发展是有贡献的,他们的理论与实践代表了新诗的一个流派,不仅在现代诗坛产生了影响,且至今不乏借鉴意义。
(二)象征诗派
1、1925年11月,一本表达方式独特的诗集《微雨》出版,作者叫李金发,《微雨》中的诗是他在法国留学时的作品,深受法国象征主义诗人的影响。
它的出版标志着中国象征诗派的形成。
请看其中的《题自写像》的第一节:
即月眠江底,
还能与紫色之林微笑。
耶稣教徒之灵,
吁,太多情了。
2、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的法国象征主义诗歌运动代表着一种哲学和文学思潮;波德莱尔、马拉美、魏尔伦和兰波是前期的代表诗人。
3、以后李金发又出版了《食客与凶年》、《为幸福而歌》等集子,成为象征派的代表诗人;其他还有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姚蓬子等。
4、对于象征诗派的艺术追求,后来朱自清在《新诗的进步》(1947年《新诗杂谈》)中的分析十分到位:
象征诗派要表现的是些微妙的情境,比喻是他们的生命;但是“远取譬”而不是“近取譬”。
所谓远近不指比喻的材料而指比喻的方法;他们能在普通人以为不同的事物中间看出同来。
他们发现事物的新关系,并且用最经济的方法将这关系组织成诗;所谓“最经济”就是将一些联络的字句省掉,让读者运用自己的想象力搭起桥来。
没有看惯的只觉得是一盘散沙,但实在不是沙,是有机体。
要看出有机体得有相当的修养与训练。
5、进入第二个十年,穆、冯、姚等都加入了左联,不写象征诗了,象征诗派已不复存在。
只有李金发还有创作,但已没有多大的影响了。
6、中国象征诗派的出现,丰富了中国的诗坛;它的存在时间不长,主要是因为中国社会形势发展使然,也受到中国审美趣味的制约;而作为一种艺术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却在80年代后的中国诗坛被接受和承传。
还有早期无产阶级诗歌。
它是1923年以来早期共产党人邓中夏、恽代英、沈泽民等关于“革命文学”的主张在诗歌方面的体现。
他们强调文学的功利性,认为文学要为革命斗争服务。
最早在创作方面体现上述特点的是蒋光慈,作品结集有诗文集《新梦》;另郭沫若的《前茅》等也可划归该类。
无产阶级诗歌在第二个十年的文学即左翼文学成为新的文学主潮后,得到长足发展,形成流派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