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量测定(二)(定量分析方法)
(优选)药物分析课件第四章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

b
2
(二)容量分析法的有关计算
• 3.含量计算方法:直接滴定法与间接滴定法 • 直接滴定法
含量(%)= V T 100% W
• 在实际工作中,滴定液的浓度可能与药典规定的 浓度并不一致,所以应该进行校正。
F
实际摩尔浓度 规定摩尔浓度
实际摩尔浓度=F
规定摩尔浓度
(二)容量分析法的有关计算
• 直接滴定法的含量计算方法
直接读取 药典规定 自己标定
含量(%)= V T F 100% W
取样量
(二)容量分析法的有关计算
(1)生成物滴定法
(1)生成物滴定法
• 示例三 葡萄糖酸锑钠的含量测定
本法先用葡萄糖酸锑钠与碘离子反应生成碘,再用碘与硫代 硫酸钠反应生成碘离子,相当于是用硫代硫酸钠在滴定葡萄 糖锑钠,因此要找出它们两者的量反应关系,也就是a和b。
• 示例四 司可巴比妥钠的含量测定
取本品约0.1g,精密称定,置250mL碘瓶中,加水10mL,振 摇使溶解,精密加溴滴定液(0.05mol/L) 25mL,再加盐酸 5mL,立即密塞,并振摇1min,在暗处放置15min后,注 意微开瓶塞,加碘化钾试液10mL,立即密塞,摇匀后,用 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mol/L)滴定,至终点时,加淀粉指 示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并将滴定得的结果用空白试验 校正。
精密称取本品0.3630g加稀盐酸回流1小时后,放冷,用亚 硝酸钠液(0.1010mol/L)滴定,用去20.00mL。每1mL 亚硝酸钠液(0.1mol/L)相当于17.92mg的C10H13O2N, 请计算非那西丁的含量。
W 被测药物反应的质量 A WB 被测药物的摩尔质量 aM A bM B
滴定液反应的质量 滴定液的摩尔质量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定性、定量分析(未知样品中苯甲酸含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饮料中的苯甲酸
一. 实验目的:
1. 学习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测定原理; 2.掌握高效液相色谱仪(HP1100)的定性、定量 分析方法。
(2)定量分析(ESTD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未知样品中的苯甲酸含量,将 已配置浓度不同的苯甲酸标准溶液也进入色谱系统,绘制 浓度——峰面积的标准曲线。如流速和泵的压力在整个实 验过程中是恒定的,测定它们在色谱图上的保留时间 ( T0或保留距离)和峰面积A后,可直接用 T0 定性,用峰 面积作为定量测定的参数,注入未知样品后,得知未知样 品的峰面积,查标准曲线,求出未知样中的苯甲酸的含量 。
四.实验步骤:(ESTD法) 1. 标准储备液的配置:准确量取0.144克苯甲酸钠试剂 , 用 纯 水 或 去 离 子 水 溶 解 , 定 容 到 100 毫 升 , 浓 度 为 1.44mg/ml. 分别取此标准液5 ml,2.5 ml,1 ml, 0.5 ml稀 释为10 ml,则浓度分别为0.72 mg/ml,0.36 mg/ml,0.144 mg/ml,0.072 mg/ml。 2. 打开计算机,开仪器,稳定后,打开桌面的ONLINE 工作站。 设定方法:设置泵的流速为1ml/min,柱温为室温( 40度左右),停止时间为4min,流动相比例(甲醇:水 =60;40),当流动相通过色谱柱约5-10min,记录仪上基 线稳定后,开始进样。 3. 进样:进样阀放在装载的位置上,用注射器取25微升 浓度最低的标准样(比进样阀上的定量环多5-10微升以上 ),注入进样阀中。
药典中常见的定量分析方法简介

吸光系数法 盐酸氟奋乃静的含量测定:取本品,精密 称定,加盐酸溶液(9→1000)溶解并定量 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10μg的溶液,照分光 光度法,在255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 吸收系数为553~593。
药典中常见的定量分析方法简介
贝诺酯片含量测定
• 取本品1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 适量(约相当于贝诺酯片15mg),置100ml 容量瓶中,加无水乙醇适量,振摇,微温, 使贝诺酯溶解后,放冷。加无水乙醇稀释 至刻度,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 置100ml容量瓶中,加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 摇匀,按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 240nm得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按C17H15NO5 得吸光系数为药7典4中常5见计的定算量分析,方法即简介 得。
• 高氯酸法的标准溶液是什么?指示剂是什么?溶剂是什么?
药典中常见的定量分析方法简介
• 应用较广的沉淀滴定法是什么?其指示剂是什么? • 配位滴定法的标准溶液是什么?指示剂是什么?
药典中常见的定量分析方法简介
紫外分光光度法
药典中常见的定量分析方法简介
基本原理
单色光辐射穿过被测溶液时,在一定浓度 范围内被该物质吸收的量与该物质的浓度 和液层厚度成正比。
液各2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
•
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
药典中常见的定量分析方法简介
气相色谱法
药典中常见的定量分析方法简介
基本原理
采用气体为流动相流经装有填充剂得色谱 柱进行分离测定得色谱方法。
药典中常见的定量分析方法简介
应用
溶剂残留量得检查、乙醇检查、挥发性杂 质检查、维生素E及其制剂的含量测定。
• 一般用回收率(%)表示。 • 准确度应在规定的范围内测试。
中国药典2020年版 9101 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9101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分析方法验证(analytical method validation)的目的是证明建立的方法适合于相应检测要求。
在建立药品质量标准、变更药品生产工艺和制剂组分、修订原分析方法时,需对分析方法进行验证。
生物制品质量控制中采用的方法包括理化分析方法和生物学测定方法,其中理化分析方法的验证原则与化学药品基本相同,所以可参照本指导原则进行,但在进行具体验证时还需要结合生物制品的特点考虑;相对于理化分析方法而言,生物学测定方法存在更多的影响因素,因此本指导原则不涉及生物学测定方法验证的内容。
验证的分析项目:鉴别试验、杂质检查(限度或定量分析)、含量测定(包括特性参数和含量/效价测定,其中特性参数如:药物溶出度、释放度等)。
验证的指标有:专属性、准确度、精密度(包括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重现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范围、耐用性。
在分析方法中,须用标准物质进行试验。
由于分析方法具有各自的特点中,并随分析对象而变化,因此需要视具体情况拟订验证的指标。
表1列出的分析项目和相应的验证指标可供参考。
表1检验项目和验证指标项目内容鉴别杂质测定含量测定-特性参数-含量或效价测定定量限度专属性②++++准确度-+-+精密度重复性-+-+中间精密度-+①-+①检测限(LOD)--③+-定量限(LOQ)-+--线性-+-+范围-+-+耐用性++++ 1已有重现性验证,不需要验证中间精密度;2如一种方法不够专属,可用其他分析方法予以补充;3视具体情况予以验证。
方法学验证内容如下:一、专属性专属性系指在其他成分(如杂质、降解产物、辅料等)可能存在下,采用的分析方法能正确测定出被测物的能力。
鉴别反应、杂质检査和含量测定方法,均应考察其专属性。
如方法专属性不强,应采用一种或多种不同原理的方法予以补充。
1.鉴别反应应能区分可能共存的物质或结构相似的化合物。
不含被测成分的供试品,以及结构相似或组分中的有关化合物,应均呈阴性反应。
含量测定(二)(定量分析方法)解读

V 为供试品消耗滴定液的体积(ml); V0 为空白试验消耗滴定液的体积(ml)
T 为滴定度(mg/ml);
F 为滴定液浓度校正因数
m 为供试品取样量(g)
校正因数F
滴定液实际浓度 F 滴定液规定浓度
实例分析
• 呋塞米含量测定:取本品0.4988g,加乙醇30ml, 微温使溶解,放冷,加甲酚红指示液4滴与麝香草 酚蓝指示液1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003 mol/L)滴定至溶液显紫红色,消耗氢氧化钠滴 定液(0.1003mol/L)14.86ml;并将滴定的结果 用空白试验校正,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 (0.1003mol/L)0.05ml。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 (0.1mol/L)相当于33.07mg的呋塞米。按干燥品 计算,含C12H11ClN2O5S不得少于99.0%。
公式推导
实例分析
• 司可巴比妥钠原料药含量测定:取本品0.1041g,置250ml 碘瓶中,加水10m1,振摇使溶解,精密加溴滴定液 (0.1mol/L)25ml,再加盐酸5ml,立即密塞并振摇1min, 在暗处静置15min后,注意微开瓶塞,加碘化钾试液10ml, 立即密塞,摇匀后,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012mol/L) 滴定,至近终点时,加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 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溴滴定液(0.1mo1/L) 相当于13.01mg的C12H17N2NaO3。按干燥品计算,含 C12H17N2NaO3不得少于98.5%。已知样品消耗硫代硫酸钠滴 定液(0.1012mol/L)17.20ml,空白实验消耗硫代硫酸钠滴 定液(0.1012mol/L)25.02ml。
m
A 为测定的吸光度;
中药制剂检测技术第五章含量测定

乙醚
方法 热浸法 热浸法 热浸法
冷浸法
限度(%) ≥60.0 ≥60.0
≥80mg/片 ≥3.0
≥8.0
≥1.2
≥0.35 ≥0.40
≥0.10 ≥0.30
≥0.25 ≥25.0
三、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
本法系以水为溶剂,对制剂中水溶性成分进行提取,并计 算其在制剂中的含量(%)。本法包括冷浸法和热浸法。后者适 用于不含或少含淀粉、粘液质等成分的样品。
薄层扫描法(TLCS)系指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在薄层板上, 对薄层色谱中有紫外或可见吸收的斑点或经照射能激发产生 荧光的斑点进行扫描,将扫描得到的图谱及积分值用于药品 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
二、特点
具有分离分析双重功能。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比 较,具有多通道效应,可同时平行分离分析多个 样品;流动相用量少且选择范围宽、更换方便; 固定相为一次性使用,对样品的预处理要求不高 等优点。目前随着制板、点样、展开等操作的仪 器化及仪器性能的改进,该法检测的灵敏度,结 果的精密度与准确度均大大提高,在中药及其制 剂检验中,已成为重要的分析方法。《中国药典》 中有32个中成药品种采用该法进行含量测定。
3.注意事项 (1)回流加热乙醚须在水浴上进行。 (2)蒸发皿中挥去乙醚须在室温下风橱中进行。 (3)加热挥去浸出物中挥发性成分时,应缓缓加 热至 105℃ 4.实例
(1)儿康宁糖浆正丁醇浸出物的测定
(2)刺五加浸膏的甲醇浸出物测定
五、挥发性醚浸出物测定法
本法以乙醚为溶剂,对制剂中挥发性醚溶性成分进行提取,并计算 其在制剂中的含量(W/W %)。本法主要用于含挥发性成分较多的 制剂,专属性较强。
m1- m2 含量(W/W %) = ms ×100%
第四章 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与验证

第四章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与验证1、药物的含量:指药物中所含主成分的量,是评价药物质量的重要标准。
2、可供药物含量测定的分析方法:(1)容量分析法①优点:操作简便,结果准确,方法耐用性高。
②缺点:方法缺乏专属性。
③适用:适用于对结果准确度与精密度要求较高的样品的测定。
(2)光谱分析法①优点: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并具有一定的准确度。
②缺点:方法专属性稍差。
③适用:适用于对灵敏度要求较高、样本量较大的分析项目。
(3)色谱分析法①优点:高灵敏度与高专属性,并具有一定的准确度。
②缺点:结果计算需要对照品。
③适用:适用于对方法的专属性与灵敏度要求较高的复杂样品的含量测定。
3、为确保分析结果的可靠性,要求分析方法应准确、稳定、耐用。
4、验证内容包括:准确度、精密度、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范围和耐用性。
§4-1 定量分析方法的分类与特点一、容量分析法容量分析法:也称滴定法。
是将已知浓度的滴定液(标准物质溶液)由滴定管滴加到被测药物的溶液中,直至滴定液与被测药物反应完全(通过适当方法指示),然后根据滴定液的浓度和被消耗的体积,按化学计量关系计算出被测药物的含量。
当滴定液与被测药物完全作用时,反应达到化学计量点。
在进行容量分析时,当反应达到化学计量点时应停止滴定,并准确获取滴定液被消耗的体积。
但在滴定过程中反应体系常常无外观现象的变化,必须借助适当的方法指示化学计量点的到达。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借助指示剂的颜色或电子设备的电流或电压变化来判断化学计量点。
指示剂的颜色或检测设备的电信号的突变点通常被称为滴定终点。
但滴定终点与滴定反应的化学计量点不一定恰好符合,二者之差被称为滴定误差。
滴定误差是容量分析法中系统误差的重要来源之一,为了减少滴定误差,要选用合适的指示剂或指示方法(如在非水溶液中常见用电位滴定法),使滴定终点尽可能的接近滴定反应的化学计量点。
(一)容量分析法的特点与适用范围1、容量分析法的特点(1)方法简便易行:本法所用仪器廉价易得,操作简便、快速。
含量测定

反应式:
3 C6 H7 N3O 2 KBrO3 3 C6 H5 NO2 3 N 2 2 KBr 3 H 2 O
3 T 0.01667 137 .14 3.429(mg ml) 2 每1ml溴酸钾滴定液(0.01667mol/L)
C6 H8 O6 I 2 C6 H 6 O6 2 HI
2013-6-26
每1ml碘滴定液(0.05mol/L)相当于8.806mg的C6H8O6
1 T 0.05 176 .13 8.806(mg/ml ) 1
6
1. 滴定度
溴酸钾法测定异烟肼(C6H7N3O=137.14)的含量,
重复性: 用于评价连续进样系统响应的重复性能 RSD ≥ 1.5 拖尾因子(T): 用于评价色谱峰的对称性
W0.05 h T 2d1
2013-6-26 26
3. 测定法与计算
前提:A与B反应为aA + Bb,当a:b=CA:CB时
(1)空白实验时A与B完全反应,滴定液A总体积
V总= VB0×FB
(2)滴定时,待测药物消耗的滴定液A体积为
V = V总- VBS×FB= VB0×FB – VBS×FB
2013-6-26 15
(3) 剩余量滴定法P274
司可巴比妥钠含量测定: 本品约0.1g, 加水10ml溶
2013-6-26 16
(3) 剩余量滴定法
司可巴比妥钠M=260.27, 与溴摩尔比为1:1
滴定度 T m a M 0.1 1 260 .27 13.01 (mg/ml)
b 1
(V 0 V S ) Na 2S2O3 FNa 2S2O3 TBr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为标示量
一、原料药百分含量的计算
• (一)滴定分析法
• (二)分光光度法 • (三)色谱法(HPLC、GC)
(一)滴定分析法
• 1.直接滴定法 • 2.剩余滴定法
1.直接滴定法
冷,加酚酞指示剂3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
(0.1008mol/L)滴定至粉红色,消耗量18.47ml。每
1ml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27.04ml的甲 苯磺丁脲。《中国药典》现行版规定本品含甲苯磺丁 脲应为标示量的95.0%~105%。试计算本品的标示量 百分含量,并判断是否符合规定。
• 内标溶液的制备:取炔诺酮,加甲醇制成每 1ml中含0.40mg的溶液,即得。 • 测定法:精密称取供试品12.48mg,配成 25ml,精密量取该溶液与内标溶液各5ml, 置25ml录色谱图,测得
数据如下:
• 内标溶液测得数据如下:
(V0 V) T F 10 含量% 100% m
3
0.1012 (25.02 17.20) 13.01 103 0.1 100% 98.7% 0.1043
测定结果大于98.5%, 故本品含量合格。
(二)分光光度法
• 1.对照品对照法 • 2.吸收系数法
AX mR AR 含量% 100% m
对照品平均峰面积:
2490189 2492796 2492178 2491721 3
第1次测定 第2次测定 第3次测定
2634858 2491721 100% 93.99% 含量% 28.13 2763699 25.13 99.5% 2491721 100% 94.49% 含量% 29.35 2536847 25.13 99.5% 2491721 100% 93.94% 含量% 27.10 93.99% 94.49% 93.94% 平均含量 % 94.1% 3 25.13 99.5
V T F 10 W 标示量% 100% m S
0.1008 5.948 3 18.47 27.04 10 0.1 10 100% 99.9% 0.5996 0.5
3
含量合格
(一)滴定分析法
• • 2.注射剂 直接滴定法
•
剩余滴定法
(1)直接滴定法:
称取头孢唑林钠供试品3份,分别为28.13mg、
29.35mg和27.10mg,按上法测定,分别取10µl溶液注
入液相色谱仪,测得峰面积分别为2634858、2763699 和2536847,求供试品的百分含量。
AX CR V D AR 含量% 100% m
供试品和对照品配制溶液的方法、稀释倍数完全相同,故
• 盐酸普鲁卡因注射剂(规格1ml∶50mg)
含量测定:精密量取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
AX CX f AS / C S
AS CS f D
m
为内标物质的峰面积或峰高; 为内标物质的浓度(mg/ml); 为校正因子; 为供试品的稀释倍数; 为供试品的质量(g)
实例分析
• 氢化可的松原料药含量测定:
•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 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70∶30)为流动 相;检测波长为240nm。理论板数按氢化可的 松峰计算不低于2000,氢化可的松峰与内标物 质峰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V T F 10 每支容量 标示量% 100% m S
3
m
S
为供试品的取样量(ml);
为标示量,即每支注射剂的标示量(g);
每支容量指每支注射剂的容积(ml);
(2)剩余滴定法:
3
(V0 V) T F 10 每支容量 标示量% 100% m S
C R 13.75 / 25 0.55 mg / ml) (
AS / C S 4020000 0.40 / 校正因子( f ) 1.6345 AR / C R 3381565 0.55 /
AX 2989311 CR f 1.6345 0.49 m g / m l) ( AS / C S 4020105 0.40 /
• (一)滴定分析法
• (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 (三)色谱法(HPLC、PC)
(一)滴定分析法
• • 1.片剂 直接滴定法
•
剩余滴定法
(1)直接滴定法:
V T F 10 W 标示量% 100% m S
(V V0 ) T F 10 W 标示量% 100% m S
酚蓝指示液1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003
mol/L)滴定至溶液显紫红色,消耗氢氧化钠滴 定液(0.1003mol/L)14.86ml;并将滴定的结果 用空白试验校正,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 (0.1003mol/L)0.05ml。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
(0.1mol/L)相当于33.07mg的呋塞米。按干燥品
测定结果在98.0%~102.0%范围内 故本品含量合格。
2.吸收系数法
A 1 V D 1% E1cm 100 含量% 100% m
A
为测定的吸光度; 为供试品初次配制的体积(ml); 为供试品的稀释倍数;
1% E1cm 为供试品的百分吸收系数;
V
D m
为供试品的质量(g)。
• 对乙酰氨基酚原料药含量测定:精密称取对乙 酰氨基酚0.0411g,置250ml量瓶中,加0.4% 氢氧化钠溶液50ml,加水至刻度,摇匀,精密 量取5ml,置100ml量瓶中,加0.4%氢氧化钠 溶液10ml,加水至刻度,摇匀。依照分光光度 法,在257nm波长处测得吸收度为0.582。按
二、制剂标示量的百分含量计算
片剂标示量百分含量的计算:
每片实测的含量 标示量% 100% 标示量 供试品中测得量 平均片重(g) 100% 供试品重(g) 标示量
注射剂标示量百分含量的计算
每支实测的含量 标示量% 100% 标示量 供试品中测得量 每支容量(m l) 100% 供试品取量( l) 标示量 m
200ml量瓶中,加乙醇150ml,于温水浴中加热,振
摇使奥沙西泮溶解,放冷,用乙醇稀释至刻度,摇
匀,精密量取5ml,置100ml量瓶中,用乙醇稀释至
刻度,摇匀,在229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为0.480;
另精密称取奥沙西泮对照品0.0149g,同法操作,测
得229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为0.460;药典规定本
C8H9NO2的百分吸收系数为719计算对乙酰氨
基酚的百分含量。
实例分析
A 1 V D 1% E1cm 100 含量% 100% m
0.582 1 100 250 5 100% 98.5% 719 100 0.0411
(三)色谱法(HPLC、GC)
• 1.外标法 • 2.内标加校正因子法
AS
AR
为内标物质的峰面积或峰高; 为对照品的峰面积或峰高; 为内标物质的浓度(mg/l); 为对照品的浓度(mg/l)。
CS
CR
(2)计算供试品的百分含量:
f AX CS D V Cx D V 含量% 100% m AS m
AX 为供试品(或其杂质)峰面积或峰高; C X 为供试品(或其杂质)的浓度(mg/ml);
CX D V 0.49 25 含量 100% 100% 98.2% m 12.48
实例分析
• 某药厂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外标法测定头孢唑林钠含量,
取含量为99.5%的头孢唑林钠对照品25.13mg,配成溶
液,取此溶液10µ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峰面积,3次
测定值分别为:2490189、2492796和2492178;另外
品按干燥品计算,含C15H11ClN2O2应为98.0%~ 102.0%。该供试品含量是否合格?
Ax CR V D AR 含量% 100% m
0.0149 5 0.480 100 200 5 100% 99.0% 200 100 0.460 0.0159
保留时间
峰面积
供试品 内标物
7.25 11.00
2989311 4020105
• 另取氢化可的松对照品13.75mg,配成25ml,
同法测定。测得数据如下:
保留时间 对照品 内标物 7.25 11.00
峰面积 3381565 4020000
按内标法以峰面积计算,求供试品的百分含量:
CS = 0.4(mg/ml);
2.剩余滴定法
(V0 V) T F 10 含量% 100% m
公式推导
3
实例分析
• 司可巴比妥钠原料药含量测定:取本品0.1041g,置250ml
碘瓶中,加水10m1,振摇使溶解,精密加溴滴定液 (0.1mol/L)25ml,再加盐酸5ml,立即密塞并振摇1min, 在暗处静置15min后,注意微开瓶塞,加碘化钾试液10ml, 立即密塞,摇匀后,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012mol/L) 滴定,至近终点时,加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 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溴滴定液(0.1mo1/L) 相当于13.01mg的C12H17N2NaO3。按干燥品计算,含 C12H17N2NaO3不得少于98.5%。已知样品消耗硫代硫酸钠滴 定液(0.1012mol/L)17.20ml,空白实验消耗硫代硫酸钠滴 定液(0.1012mol/L)25.02ml。
(V V0 ) T F 10 含量% 100% m
V
为供试品消耗滴定液的体积(ml); 为空白试验消耗滴定液的体积(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