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轮-第八章-第3讲-盐类的水解-第1课时
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 最终版

①NaCl ②CH3COONa ③Na2CO3
是否 依据 水解 (水解微粒)
否
溶液 酸碱性
中性 碱性
是
是
CH3COO— CO32—
碱性
酸性 中性
④NH4Cl
⑤CH3COONH4
是 用滴管加 NH4+
1滴溶液 于试纸上
小结:
什么样的盐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环节三:水解平衡的影响因素
FeCl3 溶液 加入 沸水
?
pH=1.6
环节二:寻找水解反应规律
请预测以下盐溶液的酸碱性? Q2:
盐
①NaCl ②CH3COONa
溶液 酸碱性
中性 碱性 碱性
依据
H2O
CH3COO— CO32—
③Na2CO3
④NH4Cl ⑤CH3COONH4
H+
+ OH—
酸性 酸/中/ 碱性
NH4+ NH4+ CH3COO—
分组实验——验证猜想
1、温度 (水解反应吸热)
FeCl3 溶液 加入 冷水
请你来分析
溶 液 配 制
FeCl3
1mol/L
炸 油 条
3、双水解
泡 沫 灭 火 器
2、溶液酸碱性
【资料卡片】
实验室配制FeCl3溶液的方法:
将FeCl3 粉末溶于浓盐酸中,再加水稀
释至指定浓度。
思考:为什么要先溶于浓盐酸中?
<运用丁达尔现象检验>
现象
物质
微粒种类 Fe3+
+3Cl—
OH—
+H+
FeCl3
H2O
溶质
Fe3++3H2O
《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ppt

【疑问】盐溶液中c(H+)和c(OH-)是否一定相 等呢?盐溶液是否一定呈中性呢?
【实验】用PH试纸测量一下相同浓度的几种盐 ①NaCl 、②NH4Cl、 ③Al2(SO4)3 、 ④Na2CO3 溶液的PH,并说明它们的酸碱性。
【结果】 溶液呈中性的有:NaCl 溶液呈酸性的有:NH4Cl 、 Al2(SO4)3 PH > 溶液呈碱性的有:Na2CO3
刚才的实验中,相同浓度下: pH值: Al2(SO4)3 <NH4Cl (酸性)。为什么呢? [分析]碱性:NH3· 2O> Al(OH)3 H [结论]越弱越水解。 例:已知酸性:CH3COOH >H2CO3 回答下列问题: 1) Na2CO3溶液显 碱 性; CH3COONa溶液显 碱 性。 2)相同浓度的Na2CO3、 CH3COONa溶液,PH更 大的是 Na2CO3 。
1. Na2S
2. K3PO4
3. FeCl3
H S-+ OH – H 2S+ OH – H PO42-+ OH – H 2PO4-+ OH – H 3PO4 + OH –
1.第一步:S2- +H2O 第二步:HS-+ H2O 2.第一步:PO43- +H2O 第二步:H PO42-+ H2O 第三步:H 2PO4-+ H2O 3. Fe3+ + 3H2O
盐的 类型
酸碱性
中性
碱性
碱性
酸性
请根据盐类水解规律,完成下表。
盐溶液 1) Na2SO4 强酸 强碱盐 2) Na2S 强碱 弱酸盐 3) K3PO4 强碱 弱酸盐 4) AlCI3 强酸 弱碱盐 5) NaClO 强碱 弱酸盐 6) FeCl3
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

盐类水解(第一课时)大钟高中化学组张秀菊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盐类水解的原理和规律②通过学生分组实验,训练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释或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③掌握盐的水解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2.过程与方法①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盐溶液呈现酸碱性的成因,从中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②能从微粒间相互作用这一微观本质的角度去理解盐溶液呈现酸碱性这一宏观现象。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实验活动中学会相互协作、共同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理论的兴趣,以及全面看问题的唯物主义思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盐类水解的本质2.教学难点盐类水解的本质及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反馈练习1、等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的酸HA与碱NaOH混合后,溶液的酸碱性是()A、酸性B、中性C、碱性D、不能确定2、在Na2CO3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A、C(Na+)=2C(CO32-) B、C(H+)>C(OH-)C、C(CO32-)>C(HCO3-)D、C(HCO3-)>C(OH-)3、CH3COOH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若反应后PH为7,那么:()A、CH3COOH与NaOH的质量相等B、CH3COOH与NaOH的物质的量相等C、 NaOH过量D、CH3COOH过量4、下列盐类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HS-+H2O H3O++S2-B、NH4++H2O NH3·H2O+H+C、CO32-+H2O H2CO3+2OH-D、Fe3++3H2O Fe(OH)3+3H+。
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优秀版)word资料

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优秀版)word资料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教材涉及的知识面较宽、综合性较强,是前面已学过的离子反应、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离子积以及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的综合应用,因此,本节的教学与前面的教学有密切的联系,学生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将直接影响本节的学习。
在后面的教材编排中,有很多地方也要用到盐类水解的相关知识,比如:明矾的净水原理以及高三教材中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等等。
所以本节教材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在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理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学情分析】由于学生连续学了两章全新的理论知识,这些知识没有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形象,且难度也较大,这时学生心理上难免会产生一定的疲倦感和畏惧感。
本节课中让学生通过实验主动探究,引导学生自己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处理,能够让学生体验化学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本节内容前,学生已经对离子反应,强弱电解质的电离,化学平衡的建立以及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等知识有了一定的基础,具备了分析溶液中各种离子水解平衡的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能解释强酸弱碱盐和强碱弱酸盐的水解。
(2)能应用盐类水解规律判断盐溶液酸碱性。
(3)学会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和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探究实验,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讨论交流,逐渐形成分析、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养成实事求是、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2)在建立新概念的过程中,树立辨证统一分析问题的思维模式。
【教学重点】盐类的水解的实质和规律【教学难点】盐类的水解的实质【教学方法】讲述法、实验法、归纳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NaCl ,Na2CO3,NaHCO3,NH4Cl,Na2SO4,CH3COONa,(NH4)2SO4七种溶液、PH试纸、玻棒学生准备:预习、查阅相关资料【教学过程】【板书设计】§3.3【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选修4)【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师:我们知道酸的水溶液显酸性、碱的水溶液显碱性。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08章 第3讲 盐类的水解课件

(3)考虑盐受热时是否分解。Ca(HCO3)2、NaHCO3、KMnO4
固体受热易分解,因此蒸干灼烧后分别为:
归纳 Ca(HCO3)2―→CaCO3 ; NaHCO3―→Na2CO3 ; 拓展 KMnO4―→K2MnO4+MnO2。
(4)还原性盐在蒸干时会被 O2 氧化。如 Na2SO3(aq)―蒸―干→
[提示] 加入稀H2SO4是为了抑制Fe2+的水解,加入铁 屑是为了防止Fe2+被氧化。
1.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四种溶液中,NH+ 4 浓度最大的
是
()
A.NH4Cl
B.NH4HCO3
C.NH4HSO4
D.NH4NO3
解析:NH4HCO3 中 HCO-3 的水解促进 NH+4 的水解,c(NH+4 ) 最小,NH4HSO4 中 H+抑制 NH+4 的水解,c(NH+4 )最大。
解析:CH3COONa、Na2S、NaHCO3均为强碱弱酸盐, 溶液呈碱性,AlCl3为强酸弱碱盐,溶液呈酸性。
答案:(1)碱 CH3COO-+H2
3COOH+OH-
(2)碱 S2-+H2
-+OH-
(3)酸 Al3++3H2
3+3H+
(4)碱 HCO-3 +H2
2CO3+OH-
5.常温下,0.1 mol/L的下列五种溶液,其pH由大到小 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 ①NaHCO3 ②NaClO ③NH4Cl ④NaCl ⑤CH3COONa
水原理 化肥 的使用
3H2
3(胶体)+3H+
铵态氮肥与草木灰不得混用,原因是 2NH+4 +
CO23-===2NH3↑+CO2↑+H2O
[特别提醒] 利用Fe3+易水解的特点可以除去溶液中的Fe3+, 如:除去Cu2+中混有的Fe2+、Fe3+的方法:由于Fe3+极易 水解,故而常用降低溶液中c(H+)的方法促进Fe3+水解,进 而保证Cu2+不被消耗且Fe3+可以被除去。 (1)除Fe3+常用试剂:CuO、Cu(OH)2、Cu2(OH)2CO3、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

盐溶液能显出中性、酸性、碱性!!!
水溶液之所以显酸性或碱性,是由于水溶液中c(H ) 和 + c(OH )不相等。通常盐既不会电离出H ,也不会电离 出OH ,那为什么盐溶液也能显出酸性或碱性?
探究3
盐的水盐溶液为什么有不同 的酸碱性?
H+
+和 NaCl 电离出的 Na + OH Cl-不影响H2O电离出 + Cl- 的 H+和OH_浓度
练 习
1. 对于盐类的水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D) A. 盐类的水解过程破坏了纯水的电离平衡
B. 盐类的水解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过程
C. 盐类水解的结果使溶液不一定呈中性 D. 盐类水解通常都是吸热的,所有盐类都能水解 2. 下列各物质投入水中,因促进水的电离而使溶液呈 酸性的是(D )
A. HCl
厦门市教研员赴临夏县 开展教学教研支持活动
临夏县中学
祁黎炎
生活小常识
1. 带有油污的餐具难以清洗,用纯碱溶液 清洗比较容易洗干净。 2. 可以用明矾或硫酸铝等凝聚剂,除去天 然水中的悬浮杂质。
3. 蜜蜂叮咬后,会感到非常疼痛,可以在
患处涂抹纯碱、小苏打以课时)
盐类型 强酸强碱盐 酸碱性 盐溶液 中性 KCl
盐类型 强酸强碱盐
酸碱性
中性
二、盐的类型和其水溶液酸碱性
盐的类型 盐溶液酸碱性 A. NH4Cl 强酸强碱盐 强酸弱碱盐 强碱弱酸盐
中性
酸性
碱性
练习:判断下列哪个选项中的盐溶液显中性(B) B. Na2SO4
C. NH4NO3
D. CH3COONa
+
酸
强酸 弱酸 强碱 弱碱
? ? ? ?
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

第三章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教学案例)黄建明(增城市新塘中学广东广州 511356)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的核心是平衡理论在盐溶液中的具体应用。
教材的呈现方式,充分体现了宏观(实验现象)、微观(溶液中粒子组成和相互影响)、符号(离子方程式)及其应用的统一,各部分穿插进行,力图帮助学生构建多维的认知体系。
这节的思维含量很高,方法多样。
如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主要采用归纳法,对微观粒子的研究采用演绎法。
在内容上,对以往所学的知识,作了进一步深化。
如对盐的分类方法作了扩充,增加了按形成该盐的酸和碱的强弱进行分类的标准。
引导学生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进行再认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盐类水解的本质是盐电离出来的阴、阳离子与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促进水的电离平衡。
(4)能够运用盐类水解知识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能选择适当的方法来测定或比较溶液的酸碱性;能书写常见盐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1)通过P54“科学探究”,初步学习运用归纳法总结盐类水解的基本规律。
(2)通过P55“思考与交流”以及补充表格(教案设计)的填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不同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推导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树立“透过现象,发现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点。
(2)通过对溶液中微观粒子间的相互作用的分析,形成化学的一个基本观念---微粒观。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教学重点:盐类水解的本质;本节教学难点:水解反应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第1课时【引入】初三我们就已经认识到Na2CO3又叫“纯碱”,明明是盐,为何又叫“碱”呢?还有必修1第三章的这幅插图又如何解释?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
【学生活动】1、邀请一位学生上讲台完成下列科学探究。
① 请用PH 试纸测定表中所列溶液的酸碱性。
【教师归纳】广泛pH试纸精度1 溶液酸碱度的测试方法 精密pH 试纸 精度0.2-0.3 pH 计 精度0.01或0.1广泛pH 试纸的使用方法:用滴管吸取待测液体,滴在PH 试纸上(或用玻璃棒沾取待测液体,涂在PH 试纸),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从而确定溶液的PH 。
盐类的水解(第1课时) ppt

NH4Cl 溶液
CH3COONa 溶液
=
>
<
溶液中存在的 微粒 有无弱电解质 生成 对水的电离平 衡有何影响
无 无影响
有 促进
有 促进
Na+、Cl-、H+、 OH-、H2O
NH4+ 、Cl-、H+、 Na+、CH COO3 OH-、H2O、 、 H+、OH-、H2O、 、 NH3H2O CH3COOH
根据盐类水解的定义结合盐的组成及其溶 根据盐类水解的定义结合盐的组成及其溶 液的酸碱性分析 归纳盐类水解的条件、 分析、 液的酸碱性分析、归纳盐类水解的条件、实质 是什么?有什么规律? 是什么?有什么规律?
2.盐类水解的条件: 易溶于水、 2.盐类水解的条件: 盐类水解的条件 易溶于水、在水溶液中 能够电离出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 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 能够电离出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 由于生成了弱电解质,而 3.盐类水解的实质: 3.盐类水解的实质: 盐类水解的实质 由于生成了弱电解质 而 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促进了水的电离 促进了水的电离。 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 促进了水的电离。
1.盐类水解的定义: 1.盐类水解的定义: 盐类水解的定义
结合CH3COONa和NH4Cl的水解机理,分析归纳… 的水解机理, 结合 和 的水解机理
H 2O
H
+
+
OH
-
CH3COONa = Na+ + CH3COONH4Cl = Cl- + NH4+
在溶液中由盐电离产生的离子( 在溶液中由盐电离产生的离子(弱酸阴离子 或弱碱阳离子)与水电离产生的H 或弱碱阳离子)与水电离产生的 +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就叫做盐类的水解 解反应,简称盐类的水解。 解反应,简称盐类的水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比较盐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
如:Na2CO3 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的顺序:
8. 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上的应用
(1)FeCl3、KAl (SO4)2· 2O等可作净水剂. 12H
(2)泡沫式灭火器内反应原理
NaHCO3和Al2(SO4)3混合可发生双水解反应:
3HCO3- + Al3+=Al(OH)3↓+ 3CO2↑
↑
条件
移动方 H+数 pH值 向
Fe3+的 水解率
现象
升温 通HCl
加水
加NaHC CH3COONa
平衡移动 [CH3COO-] [OH-]
水解程度
通入HCl 升温 加水 加NaOH 加HAc 加NH4Cl
7. 判断盐溶液中离子种类多少
生成的CO2将胶状Al(OH)3吹出可形成泡沫
炸油条时面粉中常加入少量的明矾和小苏打
双水解产生的CO2使油条变得疏松可口
(3) 纯碱液去油污且热的效果更好 在碱性条件下去油污能力强
CO32-+H2O HCO3-+H2O HCO3- +OH- (吸热) H2CO3 +OH(吸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