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北师大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第2单元 第4讲 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精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产阶级 革命政党。 (3)性质:第一个全国性的
(4)作用:推动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2.武昌起义 (1)条件 ①思想条件: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形势不断高涨,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②组织条件:革命党人建立共进会等革命团体、积极进行宣传组织工作。
武汉 成为资产 ③力量准备: 革命党人发动新军士兵和下级军官为革命力量,
[学会读史] 主旨归纳 信息解读
史料一:清朝政权向民国 ①“中国版的‘光荣革命’”→作者认为辛亥 的和平转移 史料二: 1912 年四川小学 课程指导思想的突出变化 革命政权转移,实现了权力的和平转移 ②“凡有尊儒崇满清及不合共和国宗旨等课, 分别订正”→四川小学课程指导思想以共和国 为宗旨
[学会用史] (1)根据史料一回答,为什么辛亥革命被称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采取 这种方式实现政权转移有何价值?
提示:原因:以国会为中心,采用谈判、妥协、法制的形式和平转移政权。 价值:避免社会动荡,有利于社会稳定。 (2)根据史料二概括 1912 年四川小学课程指导思想的突出变化,并分析其积 极作用。 提示:变化:从重儒家经典向突出共和国宗旨转变。作用:有助于提高国 民素质,有助于宣传和维护民主共和。
(3)有评论认为辛亥革命在耸立起彪炳千秋的丰碑的同时,也留下了启迪后 人的明鉴。根据史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其原因。
提示:不足:对列强抱有幻想,不敢公开反帝,表现出妥协性。原因:中 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软弱和政治上不成熟。
史论归纳 运用多元史观评价辛亥革命 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推翻了清 革命史观 朝的统治,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打击了 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现 代 化 史 观
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 政治 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使人民获得 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 经济 思想 提高了资产阶级政治地位, 颁布了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 法令措施,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促进了篮。
(2)经过:1911 年 10 月 10 日,起义爆发,成立革命政权——湖北军政府 。 12 日占领武汉三镇。 (3)意义:推动了全国各地的反清斗争的迅猛发展,形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 命的高潮。
3.中华民国的建立 (1)成立:
1912 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2)成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①颁布: 1912 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
②内容:主权属于 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享有人身、居住、 言论等自由;国民有选举、被选举权利以及纳税和服兵役的义务。
③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④意义:体现了民主精神,反映了人的解放和社会解放的历史要求,具有反 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A.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C.北伐战争进展迅速
B [1853 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与材料“鄂垣祸起仓卒。呜呼,川乱未已, 鄂乱又起”不符,故 A 项错误。1911 年 5 月,四川发生保路风潮,清政府急调 湖北新军入川镇压。鉴于湖北防务空虚,湖北革命党人乘机起义, 各省纷纷响 应,与材料中“川乱未已,鄂乱又起”相符,故 B 项正确。1926 年,国民政府 决定北伐,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1927 年初,国民政府由广州 迁往武汉,与材料中“此次川乱偏于西隅”“鄂垣祸起仓卒”不符,故 C 项错 误。南昌起义在江西,与材料中“川乱……鄂乱”不符,故 D 项错误。]
[易误辨析]
正确认识辛亥革命的成果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 度,而不是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其并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 质。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国家政体采用的是 责任内阁制而不是总统制。
NO.2 理解——史料研习· 史论归纳 对辛亥革命的评价 史料一 以南京临时国会为中心舞台,惜阴堂为幕后磋商场所,南北通过
谈判、妥协与法制程序,终于完成了清朝政权向民国的和平转移。①有学者将 此称之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我看是恰如其分的。我们看到,辛亥革命政 权转移等一切重大政治议题,都经过了国会,没有打大仗,减少了流血,这是 值得高度评价的。 ——袁刚《国会与辛亥革命》
史料二 1912 年四川军政府令:“②前清小学教科书,凡有尊儒崇满清及 不合共和国宗旨等课,分别订正。”9 月又饬废止读经,禁用清朝会典律系等为 教科书。高初等小学加授缝纫课,高小改中国文为国文,中国史为本国史,格 致课改为理科,增设英语,又饬注意体操、音乐、图画、手工等科。 ——贾大泉《四川通史》卷七
4.历史意义 (1)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 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
民主共和观念从此深入人心。
(3)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4)对亚洲及全世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产生了 巨大的影响。
社会史观
废除了一些陈规陋习, 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物质生活和 礼仪习俗的变革 促进了中国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 在政治文明和精
文明史观
神文明中表现尤为突出, 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 里程碑
NO.3 应用——对点训练·落实强化 1.(2016· 江苏南通、扬州三模)据《申报》载:“鄂垣祸起仓卒。呜呼,川 乱未已,鄂乱又起,何今日祸变之多耶?夫春间乱犹在沿海,此次川乱偏于西 隅,今则革党势力已蔓延于长江流域矣,其情形之危更非川粤乱可比。”这一 记载反映了( ) B.武昌起义的爆发 D.南昌起义的成功
高 考 三 大 能 力 培 养
学 科 两 大 素 养 讲 练
第4讲
高 考 主 题 知 识 串 讲
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课 时 限 时 训 练
考点 1|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NO.1 识记——主干梳理· 知识自查 一、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1.同盟会的建立 (1)成立:1905 年在日本东京成立。 (2)纲领: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作为政治纲领。 孙中山将其概括为“三民主义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