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_2017年高中化学专题1认识有机化合物1.1.1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课堂反馈
高中化学 专题1 第一单元 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教案 选修5

第一单元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知道有机化学的重大意义。
●课标解读了解有机化学的发展史,及其在生产、生活科技中的重要应用。
●教学地位本课时是系统学习有机化学的开始,是提高学好有机化学的前提。
(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在人类已知的化合物中,有机物占了绝大多数。
并且新合成的有机物数量数以万计,极大的丰富了我们的物质世界,满足了日益增长的社会需要和生活需要,因此今天先来了解有机物的发展的应用。
●教学流程设计安排课前阅读教材P2~5,完成【课前自主导学】,完成【思考交流】讨论。
⇒步骤1:导入新课,教学地位分析。
⇒步骤2:【思考交流1】要强调出含C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
对【思考交流2】要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涉及的有机物。
⇒步骤3:对【探究1】要让学生自己阅读“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差异与联系”,进而完成【例1】和【变式训练1】,教师点评。
⇓步骤6:5分钟完成【当堂双基达标】,教师点评答案。
⇐步骤5:回顾本课所讲,归纳【课堂小结】,并给予强调。
⇐步骤4:对【探究2】要让学生结合图表和网络查找,了解有机化学的综合应用,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例2】进而学生独立完成【变式训练2】。
有条件的前提下,给学生介绍有机化学的发展史。
课标解读重点难点1.了解有机化学的发展史。
2.了解有机化学在生产、生活、科技与能源方面的重大作用。
1.举例说明有机化学在生活、药物化学中的重要应用。
(重点) 2.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难点)有机化学的发展1.19世纪初,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提出有机化学的概念。
有机化学即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方法与应用的科学。
2.19世纪中叶以前,科学家提出“生命力论”,认为有机物只能由动物或植物产生,不可能通过人工的方法将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
3.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用无机盐氰酸铵(NH4CNO)合成了尿素[CO(NH2)2],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由无机化合物合成有机物,尿素的人工合成开启了有机合成的大门,动摇了“生命力论”的基础。
高二有机化学优质课件2:1.1.1有机化学的发展

尿素 分子式: CO(NH2)2
碳酸 H2CO3
有机物
无机物
结论:有机物和无机物并无绝对的界限。
• 21世纪有机化学面临的一些挑战
• 利用计算机设计重要的目标分子以及合成它 们的有效途径。
• 发明更轻、更耐用、价格更低廉和可循环利 用的材料。
• 认识酶具有高效活性的原因,设计可与最好 的酶相媲美的人工仿生催化剂, 并利用它们 合成及生产重要的材料。
第1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烃
第一节 认识有机化学
第1课时
பைடு நூலகம்
有机化学的发展
隐形眼镜
人造心脏
有机化学的发展
• 有机化学作为一门学科萌发于17世纪, 创立并成熟于18、19世纪。20世纪这 一学科已发展成一门内容丰富,涵盖 面广,充满活力的学科,21世纪它又 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
比较尿素和碳酸 结构简式:
• 发明不会长期存留、专一性更强的农用化 学品,开发安全的食品添加剂。
• 合成一些像肌肉等生理体系一样具有刺激响 应性的材料。
• 合成可以自组装成有序体系并具备重要功能 的新物质。发展清洁燃料以及将煤转化为清 洁燃料的技术。
• 21世纪有机化学面临的一些挑战
• 透彻认识生命的化学本质,包括大脑和记 忆的化学本质。
• 制造模仿生物细胞功能的、有组织的化学 系统。
• 开发并生产治疗各种重大疾病的特效药物, 了解个体基因差异对特定药物 的不同反 应,能够更好地将药物送到身体指定部位。
1.1《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学案1

第一单元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一、知识要点与结构(学生课前预习)P1~6一、有机物的概述1.概念:。
2.组成元素:除外,通常还有、、、、及卤素等。
二、有机化学的发展1.我国早期有机化学(1)3 000多年前已经用作为燃料。
(2)2 000多年前就掌握了和的开采技术。
(3)从植物中提取、和等物质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
2.有机化学的形成(1)19世纪初,瑞典化学家提出了有机化学概念。
(2)19世纪中叶以前,科学家提出“”,认为有机物只能由动物或植物产生,不可能通过人工的方法将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
(3)1828年,德国化学家利用无机物合成了第一种有机物,冲破了“生命力论”学说的束缚,打破了的界限。
3.现代有机化学(1)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
(2)与其他学科融合形成了、以及等多个新型学科。
(3)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标志着人类合成蛋白质时代的开始。
三、有机化学的应用1.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有机物。
、油脂、蛋白质、石油天然橡胶2.具有特殊功能的有机物的合成和使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
3.有机物在维持生命活动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4.利用药物(大多数是有机物)治疗疾病已经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思考讨论: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吗?。
有机物与无机物的比较:特别提醒:有机物与无机物在性质及反应的差别上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不同的有机物有其特殊的性质。
例如,乙酸及其金属盐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有机物的燃烧反应一般很快;但CCl 4不但不能燃烧,而且可以灭火。
二、课堂例题知识点1 有机化学的发展例1:下列关于著名化学家的名字、国籍及主要贡献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高中化学专题1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单元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1

解析 有机物多数易燃,而硅酸盐、大理石、金属化合物都难燃烧, 故选 C 项。
12/11/2021
第十七页,共三十七页。
答案
解析
10.有机化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21 世纪的今天,有机化学已经 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和生产、国防及科研的各个领域。下列研究属于 有机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的是( )
A.是一种烃 C.属于无机物 答案 D
B.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属于有机物
12/11/2021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七页。
答案
解析 有机物是指含碳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等除外);烃是指仅 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高分子化合物是相对分子质量大于 104 的 化合物。故选 D。
12/11/2021
答案
解析 气球需要较好的弹性,硫化程度不宜过高,故 A 错误;医用乳胶 手套需要较好的弹性,硫化程度不宜过高,故 B 错误;汽车外胎应具有弹性 差、强度大的特征,硫化程度较高时符合要求,故 C 正确;橡皮筋需要较好 的弹性,硫化程度不宜过高,故 D 错误。
12/11/2021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七页。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七页。
14.中美学者共同合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碳氢分子,其中一个分子由 1134 个碳原子和 1146 个氢原子构成。关于此物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属于烃类化合物 B.比金刚石的硬度要小 C.在常温下呈气态 D.能在空气中燃烧
答案 C
12/11/2021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七页。
答案 B
12/11/2021
第七页,共三十七页。
答案
解析 有机物的来源:①从自然界中动物、植物等生物体中获得的天然 有机物;②由非生物体合成的自然界中原来没有的有机物,如合成橡胶、合 成纤维、药物等。有机物虽然是含碳的化合物,但是一些含碳的化合物,如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碳酸氢盐等因为其结构及性质与无机物相似, 故属于无机物。有机物的组成中除主要有碳元素之外,通常还有氢、氧、氮、 硫、磷、卤素等其他元素。因此当有机物完全燃烧时,生成的产物不一定只 有二氧化碳和水。若有机物的组成只含碳、氢两种元素或含碳、氢、氧三种 元素时,这类有机物完全燃烧时就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课堂新坐标2016_2017学年高中化学专题1认识有机化合物第2单元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第2课时手性

手性分子和有机反应研究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具有手性碳原子的物质往往具有旋光性,存在对映异构体,下列化合物中存在对映异构体的是( )
A.C6H5CH(CH3)OCH3
B.CH3CH3
C.甲烷
【解析】A项中含有手性碳原子,其结构为。
【答案】 A
2.下列具有手性碳原子的分子是( )
A.CH4B.CH3Cl
C.CH2Cl2D.CHClBrF
【解析】与4个不同基团相连的碳原子叫手性碳原子,又叫不对称碳原子。
【答案】 D
3.下列物质存在对映异构的是( )
A.CH3—CH2—CH3
【解析】C项中有手性碳原子,存在对映异构。
【答案】 C
4.下列分子为手性分子的是( )
A.CH3CH2Cl
【解析】B项中有一个碳为手性碳原子。
【答案】 B
5.借助先进的实验仪器和方法,可用于测定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和有机化学反应历程,下列实验方法主要用于测定有机化学反应历程的是( )
A.同位素示踪法B.核磁共振法
C.红外光谱法D.李比希法
【答案】 A
6.已知在水溶液中存在平衡:
与CH3CH2OH发生酯化反应时,不可能生成的是( )
2OD.H2O
C.H18
【解析】酯化反应的实质是:“羧酸脱—OH,醇脱—H”。
依题给条件,写出2个化学方程式:。
江苏版高中化学专题1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单元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课件苏教版选修5

5.(1)衣服上沾有动、植物油污,用水洗不掉,但可用汽油洗去,这是因为大 多数有机物_难__溶__于__水__,而_易__溶__于__有__机__溶__剂__。有机化工厂附近严禁火种,这 是因为绝大多数有机物_易__燃__烧___。 (2)把四氯化碳加入碘水中,充分振荡后静置,发现液体分为两层,上层呈无 色,是水层,下层呈紫色,是CCl4层。这一实验说明了CCl4_不__溶__(填“易溶” 或“不溶”)于水,密度比水__大__(填“大”或“小”);碘在_C__C_l_4 _中的溶解 度大于在_水___中的溶解度。
12345
2.环保部门为了使城市生活垃圾得到合理利用,近年来逐步实施了生活垃圾分
类投放的办法,塑料袋、废纸、旧橡胶制品等属于
√A.有机物
B.无机物
C.盐类
D.非金属单质
12345
3.在科学史上,中国有很多重大的发明和发现,以下发明和发现属于化学史上
中国对世界的贡献的是
①指南针 ②造纸 ③火药 ④印刷术 ⑤炼铜、炼铁 ⑥合成尿素
3.物质种类的比较 目前,人类发现和合成的有机物已超过7 000万种。从1995年开始,每年新发 现和合成的有机物已超过100万种,远远多于无机物的种类数。
归纳总结
有机物与无机物的比较与联系 (1)一般以是否含有碳元素为标准来划分有机物和无机物,但是CO、CO2、 H2CO3、碳酸盐、金属碳化物、氰化物、硫氰化物等物质,虽然含有碳元素, 但它们的组成和性质跟无机物相似,一般将它们视为无机物。 (2)有机物与无机物无绝对界限,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二、有机物与无机物的比较
1.概念的比较 绝大多数含 碳 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除有机物外 的其他化合物称为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专题1 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单元 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
1.下列常见物质的主要成分不是有机物的是
( )
A.塑胶跑道 B.面包
C.植物油 D.水泥
解析 水泥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答案 D
2.下列事件表明有机化学成为一门独立化学分支的是
( )
A.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首次在实验室里合成了尿素
B.19世纪初,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首次使用“有机”一词,并提出了“有机化学”和“有
机化合物”的概念
C.1965年我国科学家人工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D.1830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创立了有机化合物的定量分析方法
解析 有机化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化学分支,开始进入科学研究领域是从瑞典化学家贝采利
乌斯首先使用“有机”一词开始的。1806年贝采利乌斯首先把从生物有机体中取得的一些
物质同天然矿物质区别开来,提出“有机化合物”的概念。
答案 B
3.1828年,填平无机物与有机物间鸿沟的科学巨匠维勒将一种无机盐直接转变为有机物尿素
CO(NH2)2],维勒使用的无机盐是
( )
A.NH4NO3 B.(NH4)2CO3
C.CH3COONH4 D.NH4CNO
解析 无机盐直接转变为尿素CO(NH2)2],根据元素守恒,该无机盐的分子式为CH4N2O。符
合该要求的只有D项。
答案 D
4.迄今为止,人类发现和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已超过7 000万种。从1995年开始,每年新发现
和新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已超过100万种。请你解释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
答案 碳原子可以形成4个共价键,向4个方向延伸,且碳原子自身结合能力强,可以形
成链状、环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