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物理必修1第四章第三节
必修一第四章 3 牛顿第二定律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人教版物理 ·必修1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答案:(1)7.5 m/s2,方向水平向右 车厢可能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或向左做匀减速 直线运动 (2)12.5 N
人教版物理 ·必修1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2.质量为 2 kg 的物体置于水平面上,用 10 N 的水平拉力使它从静止开始运动,第 3 s 末物体的速度达到 6 m/s,此时撤去外力,求: (1)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2)撤去拉力后物体能继续滑行的距离.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F 解析:由 a= 知,合力不为 0 时,加速度不为 0,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力方向相同, m 不一定与物体速度方向相同,A、C 对,B 错.加速度大小与物体速度大小无关,如 自由落体的物体,v=0 时,其加速度仍为 g,D 错.
答案:BD
人教版物理 ·必修1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2.(多选)质量为 1 kg 的物体受 3 N 和 4 N 的两个共点力的作用,物体的加速度可能 是( ) B.7 m/s2 D.9 m/s2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1. (多选)如图所示,一辆有动力驱动的小车上有一水平放置的弹簧,其左端固定在 小车上,右端与一小球相连,设在某一段时间内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且弹簧处于压缩 状态,若忽略小球与小车间的摩擦力,则在此段时间内小车可能是( )
A.向右做加速运动 C.向左做加速运动
B.向右做减速运动 D.向左做减速运动
人教版物理 ·必修1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二、力的单位 1.国际单位
牛顿 ,简称 牛 ,符号为 N .
2.1 N 的定义
高中物理目录

高一上学期(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认识运动(参照物与质点的概念)第二节时间位移(时间与时刻的概念,位移与路程的概念)第三节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如何使用打点计时器)第四节物体运动的速度(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概念速率的概念)第五节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加速度的概念)第六节用图象描述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图像与位移时间图像)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第一节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第二节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第三节从自由落体到匀变速直线运.第四节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行驶.第三章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第一节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第二节研究摩擦力第三节力的等效和替换第四节力的合成与分解第五节共点力的平衡条件第六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第四章力与运动第一节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与牛顿第一定律.第二节影响加速度的因素第三节探究物体运动与受力的关系第四节牛顿第二定律第五节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第六节超重和失重第七节力学单位高一下学期(必修2)第一章抛体运动第01节什么是抛体运动第02节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第03节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第04节平抛物体的运动第05节斜抛物体的运动(不考)第二章圆周运动第01节匀速圆周运动第02节向心力第03节离心现象及其应用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第01节万有引力定律第02节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第03节飞向太空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第01节功第02节动能势能第03节探究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第04节机械能守恒定律第05节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第06节能量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第07节功率第08节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第五章经典力学与物理学的革命第01节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第02节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第03节量子化现象第04节物理学—人类文明进步的阶.高二上学期(选修3—1 选修3—2)第一章电场第01节认识电场第02节探究静电力第03节电场强度第04节电势和电势差第05节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第06节示波器的奥秘第07节了解电容器第08节静电与新技术第二章电路第01节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第02节对电阻的进一步研究第03节研究闭合电路第04节认识多用电表第05节电功率第06节走进门电路(不作要求)第07节了解集成电路(不作要求)第三章磁场第01节我们周围的磁象第02节认识磁场第03节探究安培力第04节安培力的应用第05节研究洛伦兹力第06节洛伦兹力与现代技术选修3—2第一章电磁感应第01节电磁感应现象第02节研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第03节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第04节法拉弟电磁感应定律第05节法拉弟电磁感应定律应用(.第06节法拉弟电磁感应定律应用(.第07节自感现象及其应用(不作要求)第08节涡流现象及其应用(不作要求)高二下学期(选修3--2 选修3--5)选修3—2剩下的内容第二章交变电流第01节认识变交电流第02节交变电流的描述第03节表征交变电流的物理量第04节电感器对交变电流的作用第05节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作用第06节变压器第07节远距离输电选修3--5第一章碰撞与动量守恒第01节物体的碰撞第02节动量动量守恒定律第03节动量守恒定律在碰撞中的应.第04节反冲运动第05节自然界中的守恒定律第二章波粒二象性第01节光电效应第02节光子第03节康普顿效应及其解释(不作要求)第04节光的波粒二象性第05节德布罗意波(不作要求)第三章原子结构之谜第01节敲开原子的大门第02节原子的结构第03节氢原子光谱第04节原子的能级结构第四章原子核第01节走进原子核第02节核衰变与核反应方程第03节放射性同位素第04节核力与结合能第05节裂变和聚变第06节核能利用第07节小粒子与大宇宙暑假上的内容(选修3-4)第一章机械振动第01节初识简谐运动第02节简谐运动的力和能量特征第03节简谐运动的公式描述第04节探究单摆的振动周期第05节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第06节受迫振动共振第二章机械波第01节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第02节机械波的图象描述第03节惠更斯原理及其应用(不作要求)第04节波的干涉与衍射第05节多普勒效应(不作要求)第三章电磁振荡与电磁波第01节电磁振荡第02节电磁场与电磁波第03节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第04节电磁波谱第05节电磁波的应用第四章光第01节光的折射定律第02节测定介质的折射率第03节认识光的全反射现象第04节光的干涉第05节用双缝干涉实验测定光的波.第06节光的衍射和偏振第07节激光第五章相对论第01节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第02节时空相对性第03节质能方程与相对论速度合成.第04节广义相对论第05节宇宙学简介暑假选修(3-3)第一章分子动理论第01节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第02节测量分子的大小第03节分子的热运动第04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第05节物体的内能第06节气体分子运动的统计规律第二章固体、液体和气体第01节晶体的宏观特征第02节晶体的微观结构第03节固体新材料第04节液体的性质液晶第05节液体的表面张力第06节气体状态量第07节气体实验定律(Ⅰ)第08节气体实验定律(Ⅱ)第09节饱和蒸汽空气的湿度第三章热力学基础第01节内能功热量第02节热力学第一定律第03节能量守恒定律第04节热力学第二定律第05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06节研究性学习能源的开发利.说明:高中物理包括必修1、必修2选修1-1、1-2选修2-1、2-2、2-3选修3-1、3-2、3-3、3-4、3-5其中必修和选修3作为考试内容。
物理必修1第四章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1、 理想实验的魅力(1) 亚里士多德: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2) 伽利略: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3) 笛卡尔:除非物体受到外力作用,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 牛顿物理学的基石——惯性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2) 牛顿第一定律不是由实验总结出来的规律,它是牛顿在伽利略实验的基础上,加上理想化的推理得出的规律(3) 牛顿第一定律成立的条件是:物体不受外力或者合外力为零 3、 惯性与质量(1) 惯性的定义:物体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2) 惯性的理解:普遍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无关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其他因素如受力情况、运动情况无关唯一性: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表现形式:在不受力条件下,惯性表现出“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在受力条件下,惯性表现为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4、 惯性不是力(1) 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是物体本身的属性,而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 惯性的大小决定于物体本身质量的大小,力的大小决定与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弱2121x x a a (3)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惯性却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第二节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1、 加速度与力的关系(1)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2) 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的基本思路:质量m 一定的物体在不同作用力F 作用下的加速度a ,分析a 与F 的关系 表格如下2、 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F 一定测量不同质量m 的物体在统一作用力F 作用下的加速度a ,3、 测量物体物体的加速度方法(1) 如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测量位移x 和时间t ,由22t xa =计算 (2) 由打点计时器打纸带,由公式2aT x =∆求出(3) 初速度为零的两个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相同时间内位移分别为21x x 、,由2at 21x =得2121x x a a =,可测量不同情况下物体加速度的比值 4、 提供和测量物体所受的恒力 5、 数据处理方法: (1) 计算法 (2) 图像法 6、 结论:(1) 当m 一定时,误差范围内,a 与F 成正比 (2) 当F 一定时,误差范围内,a 与m 成反比第三节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1、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物体加速的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2、 公式F=kma3、 力的单位:力学的单位是牛顿,符号N ,使质量为1kg 的物体产生1m/s 的加速度的力为1N4、 在国际单位中,k=1,在应用公式F=ma 进行计算时,F 、m 、a 的单位必须统一为国际单位5、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决定物体产生的加速度: 当物体受到合外力的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合外力的方向和初速度方向沿同一直线且方向相同——→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物体受到合外力的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合外力的方向和初速度方向沿同一直线且方向相反——→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5、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1) 确定研究对象(2) 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画出受力分析图(3) 选定正方向或建立直角坐标系,通常选加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或将加速度的方向作为某一坐标轴的正方向(4) 求合力(5)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6) 把已知量统一单位后代入方程求解 (7) 必要时进行检验或讨论 例题1 水平路面上质量是30kg 的手推车,在受到60N 的水平推力时做加速度为1.52/s m 的匀加速运动,如果撤去推力,车的加速度是多少?N F F F F 155.130-60ma ,ma =⨯=-==-阻阻2/5.0mF-a a m -s m F -==''=,阻 第四节 力学的单位制1、 基本单位:长度l (m );时间t (s );质量m (kg )2、 导出单位:力:N ;速度:m/s ;加速度: 第五节 牛顿第三定律一、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1、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引力、弹力、摩擦力等2、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物体相互作用的一对力,另一个力则称为该力的反作用力 (1) 只要有力发生,就一定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2)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说明力是成对出现的(3)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相对的,其中一个是作用力,另外一个就是反作用力 二、 牛顿第三定律:1、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 在同一条直线上2、 表达式:F F '-=3、 五性:(1) 反向性: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 同时性:同时长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3) 同性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时性质相同的力,例如:作用力是弹力,反作用力也一定是弹力,作用力是摩擦力,反作用力也一定时摩擦力(4) 异体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在两个物体上都产生各自的作用效果,这两个作用效果是绝对不可抵消的(5) 无关性:只要两个物体发生相互作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就存在上述关系,与物体的质量大小、形状和运动状态无关例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A 、 甲物体受乙物体的作用,则乙物体一定同时受到甲物体的作用B 、 甲物体对乙物体的作用一定是作用力,而乙物体对甲物体的作用一定是反作用力 C 、 若把甲、乙两个物体看成质点,则甲、乙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在甲、乙两物体的连线上D 、 若甲物体对乙物体的作用力竖直向上,则乙物体对甲物体的作用力也一定竖直向上三、 物体的受力分析1、 研究对象的选取:受力分析就是要分析研究对象受到的力。
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四章:牛顿第三定律有答案

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四章:牛顿第三定律一、多选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有的物体只对别的物体施力而本身不受力B. 牛顿第三定律对各种性质的力都适用C. 当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做加速运动时,牛顿第三定律不适用D. 当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没有直接接触时,牛顿第三定律也适用2. 用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做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验,点击实验菜单中“力的相互作用”.把两个力探头的挂钩钩在一起,向相反方向拉动,观察显示器屏幕上出现的结果如图所示.观察分析两个力传感器的相互作用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以得到以下实验结论()A.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同时存在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相反3. 如图所示,小车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二人用力向相反方向拉小车,不计小车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甲拉小车的力和乙拉小车的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小车静止时甲拉小车的力和乙拉小车的力是一对平衡力C.若小车加速向右运动表明小车拉甲的力大于甲拉小车的力D. 无论小车怎样运动,乙拉小车的力都等于小车拉乙的力4.手托一物体加速向上运动,则()A. 手对物体的托力和物体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 手对物体的托力和物体对手的压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 物体对手的压力大于物体的重力D. 手对物体托力大于物体对手的压力二、选择题。
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大小相等B. 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C. 方向相反D. 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在交通不便的地区,马车运输依然十分普遍,如图所示,马拉着车在水平路面上加速前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马对车的拉力大于车对马的拉力B.马对车的拉力小于车对马的拉力C.马对车的拉力等于车对马的拉力D.只有当马车匀速前进时,马对车的拉力才等于车对马的拉力如图所示,小球用一根轻弹簧悬于天花板下,已画出重物和弹簧的受力图.关于这四个力的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F1与F4是一对平衡力B.F2与F3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 F2的施力物体是弹簧D.F3的施力物体是小球如图所示,击球员用棒球棍回击飞过来的棒球时,球棒击棒球的力()A. 比球撞击球棒的力更早产生B. 与球撞击球棒的力同时产生C. 大于球撞击球棒的力D. 小于球撞击球棒的力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受到桌面对它的支持力,对支持力的反作用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作用力是物体受到的重力,作用在地球上B.反作用力是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作用在桌面上C.反作用力是物体对地球的引力,作用在物体上D.支持力没有反作用力人在沼泽地行走时容易下陷,下陷时()A. 人对沼泽地地面的压力大于沼泽地地面对人的支持力B. 人对沼泽地地面的压力等于沼泽地地面对人的支持力C. 人对沼泽地地面的压力小于沼泽地地面对人的支持力D.无法确定一架飞机起飞后不久遭到鸟击,致使飞机发生故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飞机和鸟主动撞击的一方施加的作用力大B.鸟对飞机的作用力等于飞机对鸟的作用力C.撞击后鸟亡,说明鸟对飞机的作用力小于飞机对鸟的作用力D.撞击后机损,说明鸟对飞机的作用力大于飞机对鸟的作用力如图所示,一同学在水平桌面上将三个形状不规则的石块成功叠放在一起,保持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块b对a的支持力与a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石块b对a的支持力一定等于a受到的重力C.石块c受到水平桌面向左的摩擦力D.石块c对b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上甲、乙两人发生口角,甲打了乙的胸口一拳致使乙受伤.法院判决甲应支付乙的医药费.甲狡辩说:我打了乙一拳,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乙对我也有相同大小的作用力,所以,乙并没有吃亏.那么法官对这一事件判决的依据在哪里()A. 甲打乙的力大于乙对甲的作用力,判决甲支付乙的医药费B. 由于是甲用拳打乙的胸,所以甲对乙的力远大于乙胸对甲拳的作用力,故判决甲支付乙的医药费C.甲打乙的力等于乙对甲的作用力,但甲的拳能承受的力大于乙的胸能承受的力,所以乙受伤而甲未受伤,且从主观上说甲主动打乙,故判决甲支付乙的医药费D.甲对乙的力在先,乙对甲的力在后,所以判决甲给乙付医药费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在冰面上“拔河”.两人中间位置处有一分界线,约定先使对方过分界线者为赢.若绳子质量不计,冰面可看成光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D.若乙收绳的速度比甲快,则乙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冬天的北方,人们常用狗拉雪橇,如图所示,一条狗用水平拉力拉着雪橇在雪面上加速前进.关于狗拉雪橇的力与雪橇拉狗的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狗拉雪橇的力与雪橇拉狗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始终相等B.狗拉雪橇加速前进,狗拉雪橇的力大于雪橇拉狗的力C.狗拉雪橇的力与雪橇拉狗的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始终相等D.只有狗拉雪橇匀速前进,狗拉雪橇的力才等于雪橇拉狗的力如图所示为阿特伍德设计的装置,不考虑绳与滑轮的质量,不计轴承摩擦、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初始时两人均站在水平地面上,当位于左侧的甲用力向上攀爬时,位于右侧的乙始终用力抓住绳子,最终至少一人能到达滑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甲的质量较大,则乙先到达滑轮B.若甲的质量较大,则甲、乙同时到达滑轮C.若甲、乙质量相同,则乙先到达滑轮D.若甲、乙质量相同,则甲先到达滑轮关于相互作用力及平衡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平衡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B.平衡力就是相互作用力C. 任何时刻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D.相互作用力同时产生但不一定同时消失三、解答题。
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光第三节光的干涉课后习题答案

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光第三节光的干涉课后习题答案1.光的干涉现象对认识光的本性有什么意义?解析:干涉现象是一切波所具有的特性,所以光的干涉现象说明了光是一种波.2.两列光干涉时光屏上的亮条纹和暗条纹到两个光源的距离与波长有什么关系?解析:光屏上的点到两个光源的距离差ΔX=(2n+1)λ2(n=0,1,2,3......)时,出现暗条纹;光屏上的点到两个光源的距离差ΔX=nλ(n=0,1,2,3......)时,出现亮条纹。
3.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光屏上某点p到双缝S1和S2 的路程差为7.5×10-7m,如果用频率6.0×1014Hz的黄光照射双缝,试通过计算分析P点出现的是亮条纹还是暗条纹。
解析:根据题中的信息可得:λ=vf =3×1086×1014=12×10-6m ,所以ΔX12λ=3,即路程差是半波长的整数倍,所以P点是暗条纹。
4.劈尖干涉是一种薄膜干涉,如图所示。
将一块平板玻璃放置在另一平板玻璃之上,在一端夹入两张纸片,从而在两玻璃表面之间形成一个劈形空气薄膜,当光从上方入射后,从上往下看到的干涉条纹有如下特点:(1)任意一条明条纹或暗条纹所在位置下面的薄膜厚度相等;(2)任意相邻明条纹或暗条纹所对应的薄膜厚度差恒定。
现若在如图所示装置中抽去一张纸片,则当光入射到劈形空气薄膜后,从上往下可以观察到干涉条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解析:从空气膜的上下表面分别反射的两列光是相干光,其光程差为△x=2d即光程差为空气层厚度的2倍,当光程差△x=2d=nλ时λ,显然此处表现为亮条纹,故相邻亮条纹之间的空气层的厚度差12抽去一张纸片后空气层的倾角变小,故相邻亮条纹(或暗条纹)之间的距离变大,故干涉条纹变疏。
解析二:由薄膜干涉的原理和特点可知,干涉条纹是由膜的上、下表面反射的光叠加干涉而形成的,某一明条纹或暗条纹的位置就由上、下表面反射光的路程差决定,且相邻明条纹或暗条纹对应的该路程差是恒定的,而该路程差又决定于条纹下对应膜的厚度,即相邻明条纹或暗条纹下面对应的膜的厚度也是恒定的.当抽去一纸片后,劈形空气膜的劈尖角-上、下表面所夹的角变小,相同的厚度差对应的水平间距离变大,所以相邻的明条纹或暗条纹间距变大,即条纹变疏。
2019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物理选择性必修1目录

普通高中教科书物理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动量守恒定律
第一节、动量
第二节、动量定理
第三节、动量守恒定律
第四节、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第五节、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第六节、反冲现象火箭
第二章:机械振动
第一节、简谐运动
第二节、简谐运动的描述
第三节、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
第四节、单摆
第五节、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第六节、受迫振动共振
第三章:机械波
第一节、波的形成
第二节、波的描述
第三节、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
第四节、波的干涉
第五节、多普勒效应
第四章:光
第一节、光的折射
第二节、全反射
第三节、光的干涉
第四节、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第五节、光的衍射
第六节、光的偏振激光。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第3讲(教师版)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第3讲(学生版)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为某幼儿园的一个滑梯,一名质量为m的儿童正沿滑梯匀速下滑。
若滑梯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儿童与滑梯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mgθA.儿童受到滑梯的支持力为sinmgθ,这个力就是她对滑梯的压力B.儿童受到的支持力为cosC.儿童受到沿滑梯向下的摩擦力,所以她下滑D.儿童受到滑梯的作用力的大小等于她受到的重力大小【答案】D【详解】A.儿童做匀速运动,对儿童进行受力分析,在垂直于滑梯方向,儿童受到滑mgθ,故A错误。
梯的支持力与其重力在此方向上的分力等大反向,大小为cosB.儿童对滑梯的压力与儿童受到滑梯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B错误。
C.儿童相对于滑梯向下滑动,儿童受到滑梯的摩擦力方向与儿童相对滑梯的运动方向相反,方向沿滑梯向上,故C错误。
D.儿童做匀速运动,其所受合外力为零,所以他受到的重力与滑梯对他的总的作用力等大反向,故D正确。
故选D。
2.台球又称桌球或者弹子球,其中含有丰富的物理知识,如图所示,某位台球爱好者在练习台球时,在B点用杆击打台球,使台球获得一定的速度向右运动,台球碰撞球台右侧边框C并立即反弹,之后又碰撞球台左侧边框A,最终停在B点,台球的运动路径可看做一条直线,且台球和左、右两侧边框各碰撞一次,则台球运动过程中的速度随时-更符合实际的是()间变化的图像v tA.B.C.D.【答案】A【详解】由题可知若台球初速度的方向为正,台球开始向右做减速直线运动,在碰撞右侧边框C后并立即反弹,反弹后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之后继续向左做减速直线运动,再与左侧边框A发生碰撞后并反弹,反弹后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接着向右做减速运动,最后停在B点。
故选A。
3.运动员把冰壶沿水平冰面投出,让冰壶在冰面上自由滑行,在不与其他冰壶碰撞的情况下,最终停在远处的某个位置。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11、“绳模型”如上图所示,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过点情况。
(注意:绳对小球只能产生拉力)(1)小球能过点的临界条件:绳子和轨道对小球刚好没有力的作用(2)小球能过点条件:v≥(当v>时,绳对球产生拉力,轨道对球产生压力)(3)不能过点条件:v<(实际上球还没有到点时,就脱离了轨道)2、“杆模型”,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过点情况(注意:轻杆和细线不同,轻杆对小球既能产生拉力,又能产生推力。
)(1)小球能过点的临界条件:v=0,f=mg(f为支持力)(2)当0f>0(f为支持力)(3)当v=时,f=0(4)当v>时,f随v增大而增大,且f>0(f为拉力)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2线速度v=s/t=2πr/t2.角速度ω=φ/t=2π/t=2πf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4.向心力f心=mv^2/r=mω^2_=m(2π/t)^2_周期与频率t=1/f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米(m)角度(φ):弧度(rad)频率(f):赫(hz)周期(t):秒(s)转速(n):r/s半径(r):米(m)线速度(v):m/s角速度(ω):rad/s向心加速度:m/s2注:(1)向心力可以由具体某个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
(2)做匀速度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但动量不断改变。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3第一节认识运动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参考系1.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参照物称为参考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物理必修1第四章第3节
《牛顿第二定律》导学案
班级 组别 姓名
【学习目标】
1.记住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内容和数学公式。
2.知道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及相互关系。
3.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是怎样定义的。
4.会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学习重点】
牛顿第二定律的特点。
【学习难点】
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学法指导】
1.通过对上节课实验结论的总结,归纳得到物体的加速度跟它的质量及所受外力的关系,进而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体会大师的做法与勇气。
2.培养自己的概括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知识链接】
第三章第二节: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学习过程】
知识点一:牛顿第二定律
(1)预习与思考
由上节课对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结果可知: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
将此结论写成比例式就是
a ∝ F ,a ∝
m 1, 即 a ∝m
F ,或 上述比例式写成等式就是 式中k 是比例系数。
实际上F是物体受到的 。
力的单位“牛顿(N )”的定义
在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kma 中,k 的数值取决于F 、m 、a 所选取的单位。
若选择合适的单位使k =1,则可使上式最为简单。
如果F 、m 、a 的单位均已被确定,则k 的数值就不能任意选择。
现在的情况是m 、a 的单位已被确定,在国际单位制中它们的单位分别是kg 、m/s 2,而F 的单位尚未确定。
于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规定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为:使质量是1kg 的物体产生 的加速度的力为1N ,即
1N=1kg·m/s 2。
从而,k =1,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就简化为
F=ma
(2)合作与探究
1. 对牛顿第二定律理解
牛顿第二定律揭示了加速度与力及质量的关系,着重解决了加速度的大小、方向和决定因素等问题。
请同学们认真讨论,从以下几方面加深对牛顿第二定律理解:
① 因果性 只要物体所受合力不为0(无论合力多么的小),物体就获得加速度,即力是产生 的原因。
力决定加速度,力与速度、速度的变化没有直接的关系。
②矢量性F=ma是一个矢量式,加速度与合外力都是。
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由它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决定,且总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同向性),而物体的速度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之间则并无这种关系。
应用时应规定正方向,凡是与正方向相同的力和加速度取正值,反之取负值,在一般情况下取加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
③瞬时性牛顿第二定律表示的是力的瞬时作用规律。
物体在某一时刻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是由该物体在这一时刻所受到的合外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的。
当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发生变化时,它的加速度随即也要发生变化,F=ma对运动过程的每一瞬时成立。
加速度与力是同一时刻的对应量,即同时(虽有因果关系,但却不分先后)、同时变化、同时。
④同体性加速度和合外力还有质量是对应于同一个物体的,所以分析问题时一定要确定好研究对象,把研究对象全过程的受力情况都搞清楚。
⑤相对性加速度a是相对于地面的(或相对于地面静止和匀速运动的物体),即相对于惯性参考系的。
牛顿第二定律仅适用于惯性参考系,在非惯性参考系中应用时,必须引入惯性力(参见本章第1节“科学漫步”栏目中的“惯性参考系”)。
2.力的独立作用原理
所谓力的独立作用原理,是指当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每个力各自独立地使物体产生一个加速度,就好像其他力不存在一样。
物体的加速度等于各个力单独存在时所产生加速度的矢量和。
根据力的独立作用原理,合力在x方向的分力产生x方向的加速度,合力在y方向的分力产生y方向的加速度。
牛顿第二定律的分量式为
F x=ma x,F y=ma y。
3. 阅读课本例题完成课本“问题与练习”4、5两题。
【学习小结】
1.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是 。
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是 。
2.牛顿第二定律应用时的一般步骤:
①确定 。
②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画出 。
③求出合力。
注意用国际单位制统一各个物理量的单位。
④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规律建立方程并求解。
【当堂检测】
1.关于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 及其变形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由F=ma 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加速度成反比
B .由a
F m =
可知,物体的质量与其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其运动的加速度成反比 C .由m
F a =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 D .由a F m =可知,物体的质量可以通过测量它所受的合外力和它的加速度而求得 2.一个物体只受到一个逐渐减小的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速度的方向相同,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和速度大小将( )
A. 加速度逐渐减小,速度逐渐减小,速度减小变慢了
B. 加速度逐渐增大,速度逐渐减小,速度减小变快了
C. 加速度逐渐增大,速度逐渐增大,速度增大变快了
D. 加速度逐渐减小,速度逐渐增大,速度增大变慢了
3.如图所示,轻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一个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
高度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接触弹簧后把弹簧压缩到一定程度后停止下
落。
在小球下落的这一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小球刚接触弹簧瞬间速度最大
B. 从小球接触弹簧起加速度变为竖直向上
C. 从小球接触弹簧到到达最低点,小球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 从小球接触弹簧到到达最低点,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4.一物体在几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现使其中向东的一个力F 的值逐渐减小到零,又逐渐使其恢复到原值(方向不变),则 ( )
A .物体始终向西运动
B .物体先向西运动后向东运动
C .物体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 .物体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5.某质量为1 000kg 的汽车在平直路面上试车,当达到72km /h
的速度时关闭发动机,经
过20s停下来,汽车受到的阻力是多大?重新起步加速时牵引力为2 000 N,产生的加速度应为多大?(假定试车过程中汽车受到的阻力不变)
【自我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