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章 外部性理论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第三章外部性

Qk
Q(数量)
案例——泰国虾类养殖的外部性
泰国苏拉塔尼省海岸的沙颇村,1100公顷的红树林湿地中一半多因 为村民开展商品虾养殖场而消失 养虾是当地主要产业,红果树林可以作为鱼类繁殖场所,可以作 为暴风雨和土壤侵蚀的屏障。 当地红树林破坏,引发捕捞量下降、暴风雨和水污染
经济学家研究证明,进一步破坏红树林湿地导致的生态服务价值损失 超出了取而代之的虾类养殖场的价值。保护剩余的红树林是有效率的 选择。
外部性类型-3
技术外部性和货币外部性 货币外部性:在纯粹竞争的条件下,当一个人 的活动水平影响另一个人的财务状况时,不一 定导致资源配置不当。 货币外部性产生于经济 活动中一些投入和产出的价格变化,但不会改 变生产函数,假外部性 技术外部性:作为一个自变量改变生产者的生 产函数或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作为一个因变量, 改变了生产者的产出水平或消费者的效用水平。
MC
数量
外部不经济性
价格
P1 P
MSC
MPC
•产量过高,Q1>Q MB •产生过多污染
O
Q
Q1
数量
生产无氟冰箱的企业
由于生产者选择了市场最优量的生产量,在市场最优量与社 会最适量之间的那段产量产生的社会福利没有能实现,因此, 在生产具有正外部性的情况下,社会总剩余变小了。
再生纸的消费
当消费者选择了市场最优量的消费量,在市场最优量与社会 最适量之间的那段产量产生的社会福利没有能实现,市场自 身的配置没有达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Pn P0
SS
F PS
N
G
E
SD
O
Qn‘ Qe’
Qk
Q(数量)
环境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市场失效
外部性理论

一、外部性的定义
外部性是在没有市场交换的情况下,一个生产 单位的生产行为(或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影响了 其他生产单位(或消费者)的生产过程(或生活 标准),如果
则可以说生产者(消费者)j对生产者(或消费者) i存在外部影响。
按照传统福利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外部性 是一种经济力量对于另一种经济力量的 “非市场性”的附带影响,是经济力量相 互作用的结果。
外部影响的内部化:即微观经济单位能够因 其产生的外部经济而向得益者收取相应的费 用,或者因其产生的外部不经济支付相应的 补偿,从而使经济意义上的外部性不存在。
我们在理解外部性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 (1)这种外部影响是否是故意的。例如,一个人 开车时故意把泥水溅到他不喜欢的某个行人的身 上,虽然这个行人无法选择他“消费”的泥水数 量,但这种影响不可以视为是一种外部性。
所谓非市场性,是指这种影响并没有通过
市场价格机制反映出来,即受益不付费, 受损无补偿。
外部收益和外部成本:是指受影响者因外部 经济而得到的收益和因外部不经济而受到的 损失。
在现实中,生产和消费都有可能产生外部性。
例如:某人在院子周围种花栽草,邻居受益不付费; 某人在公共场所吸烟,其他人受损但无人得到补偿; 大企业修路用于运输,沿线居民和小企业乘车使用。
❖ 外部不经济性和外部经济性都是一种低效率资源配置状态, 而且游离于市场之外。
❖ 边际社会效益:生产者的某种生产活动带给 社会的有利影响。
❖ 边际社会成本:生产者的某种活动带给社会 的不利影响。
外部经济性
价格
MSB
P1
MC
P
MEB
MPB
O
Q1 Q
数量
当存在外部经济性时,边际社会效益MSB大于边际私人效益 MPB。差额是外部环境效益MEB。私人植树量Q1小于由 MSB和MC决定的有效植树量Q 。当要求私人植树量达到Q 时,必须降低植树的成本。
外部性理论

第一节外部性理论1、含义:外部性(Externality)是指在缺乏任何相关交易的情况下,一方所承受的、由另一方所导致的后果。
用效用函数表示为:U A =U A (X1 ,X2 ,X3 ,X4…… ;Y )。
其中X i (I=1,2,3 ……,n) 表示 A 的行为,Y 表示除A 以外的所有其他个体的行为。
其经济学含义是:一个人的效用除由其自身决定外,还受他人行为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不能由其自身控制的。
换言之,一个人的福利不仅取决于自身的行为,而且还取决于其他人的行为。
2、分类:1)外部成本:如果一些人的生产或消费使另一些人蒙受损失而前者未补偿后者,就称为外部成本,或负的外部经济;(2)外部收益:如果一些人的生产或消费使另一些人受益而前者无法向后者收费,就称为外部收益,或正的外部经济。
3、外部性理论的渊源及演进(1)马歇尔的外部性理论:马歇尔在1890 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外部经济”的概念。
大致内容是:一个厂商的生产成本既取决于该工业的规模,也取决于各个厂商本身的规模。
在分析这一问题时,马歇尔直接使用了外部经济的概念,为正确分析外部性问题奠定了基础。
(2)庇古的观点:庇古1920 年出版的《价值与财富》一书中论述了外部性,认为“ 外部性造成了私人边际产品与社会边际产品的之间的不一致”,并认为经济学家有责任解决这一问题。
在治理外部性的经济手段方面,庇古从“ 公共产品” 问题入手,分析了厂商生产过程中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问题,认为两种成本的差异构成了外部性,从而提出了征收“ 庇古税” 作为治理外部性的方法,所以经济学上把征收“ 庇古税” 以治理外部性的经济手段叫庇古手段。
(3)奈特的观点:奈特在1924年发表的《社会成本解释中的一些错误》的论文,对庇古外部性成本的计算提出了异议。
奈特认为,庇古在平均成本计算时没有把土地的费用计算在内,而只是把可变生产要素的成本计算在内,这种方法是错误的。
第三章 外部效应理论

样,两人你有情我有意,必然一拍即合,达成协议。
第二种假设,是医生有权在此行医。此时如果制糖商想让
医生搬走,就必须付200多美元,这比他自己搬走,多了100 美元,很不划算,所以,他会自己主动搬走。可见,虽然两 种假设截然相反,但结果却完全一致,都是制糖商搬迁。 但是有一个大的前提,就是交易费用为零,什么是交易 费用呢,就是搜寻、谈判和监督合同实施等交易费用。
现象感知
制造并销售纸张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出二噁英,一旦进入 环境,增加了人们患癌的危险,生出畸形儿,但利己的造纸企 业并没有考虑他她们引起的污染的全部成本,除非政府阻止或 限制它这么做;
汽车排放废气到空气中,但并不为此支付费用; 狂吠的狗产生噪音干扰邻居,狗主人并不承担噪音的全部成本 ; 高速公路两旁的风景令人心旷神怡,但过往的行人并不为此风 景付费; 修复历史建筑另周围的人享受到建筑的魅力和感受到历史的沧 桑; 但建筑物的所有者得不到修复的全部利益,往往肯快遗弃这些 建筑物。
第三章 外部效应理论
本章主要内容
一、外部效应的含义与分类 二、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三、外部效应的治理
Hale Waihona Puke 一个案例 20世纪初的一天,列车在绿草如茵的 英格兰大地上飞驰。车上坐着英国经济学 家A· C· 庇古(庇古税和庇古补贴)。他边 欣赏风光,边对同伴说:列车在田间经过 ,机车喷出的火花(当时是蒸汽机车)飞到麦 穗上,给农民造成了损失,但铁路公司并 不用向农民赔偿。这正是市场经济的无能 为力之处,称为“市场失灵”。
一个诊所,他们之间的问题出现了,医生向法院起诉,说隔壁 生产糖果的机器,发出了噪音,搅得他心神不定,而且没法使 用听诊器,来给病人做检查。因此,他要求制糖商停止生产。 法院很爽快地满足了他的要求。
第三章____外部性与物品分类_张_

• 二、公共政策方法 • (一)管制 • 针对负外部性,政府认为可以通过禁令和颁 布标准来实现最优外部性。 • (二)经济手段 • 1、押金——退款制度 • 2、补贴 • 3、庇古税收 • 庇古税的出发点是最优的负外部性,补贴的出 发点则是最优的正外部性。 • (三)法庭谈判
第三章外Βιβλιοθήκη 性第一节 外部性理论概述 一、外部性的基本概念 含义:就是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者消费者的 活动对其它消费者或生产者的一种成本或效益外 溢的现象。
• 二、外部性及市场效率分析 • (一)生产的外部性 • 1、生产的正外部性:市场最优量小于社会 最适量,社会总福利减少。(图像) • 2、生产的负外部性:市场最优量大于社会 最适量,社会总福利变小。(图像) • (二)消费的外部性 • 1、消费的正外部性:市场最优量小于社会 最适量,社会总福利减少。(图像) • 2、消费的负外部性:市场最优量大于社会 最适量,社会总福利变小。(图像)
• •
• • • • • • •
第二节 解决外部性的政策主张 当出现外部性时,依靠市场是不能解决这种损害的, 即所谓市场失灵。如何才能实现最优外部性是外部性内 部化的终极目标。从外部性概念的提出至今,主要有四 种方法: 一、私人解决方法 (一)社会道德的约束 (二)慈善行为 (三)形成产业链——产权交易 (四)签订协议——转让许可证: 1、制度内容 2、可转让许可证的运作:确定环境容量;分割排污权; 建立排污市场,进行管理和监督。 3、可转让许可证的优点
第三章 经济效率与外部性

Y1
MRT XY
dY dX
O
X1
X
第一节 经济效率理论
三、消费的高效率
消费的效率问题解决在给定产品种类和数量的情况下, 如前(X1、Y1),如何在不同的消费者之间进行配臵才 是有效率的。 假设一个社会只有两个消费者A和B ,他们消费两种产品 X和Y,则消费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为:
MRS
– 产权是使用资源的规则 – 产权是一组权利 – 产权是行为权利
外部性问题是由于产权界定不清或不当引起的。
第二节 外部性理论
四、外部性的矫正
产权与科斯定理
科斯定理 如果交易费用为零,不管产权初始如何安排,当事人之间的谈判 (即市场机制)都会导致帕累托最优。 案例:走失的牛对邻近土地的庄稼破坏
Q3 Q2 Q1 O L Q Q31 Q22 Q
Q1Q3
K O L
第一节 经济效率理论
二、生产的高效率
X Y MRTS LK MRTS LK
图示:埃奇沃斯箱形图(Edgeworth box)
LY LY´
K KX KX´ 生 产 契 约 曲 线
QY3 QY2
F G E
QX3 QX2 QX1 QY1
X
X
A
第一节 经济效率理论
四、生产和消费同时高效率
从效用可能性曲线到效用边界。
UB A
效用边界代表帕累托效率 帕累托改进
B C
O
UA
第一节 经济效率理论
五、社会福利函数
定义:所有社会成员效用水平的函数
W F U1 , U 2 , U 3 ,, U n
W F U A , U B
第3次外部性理论教案

环境经济学课程教案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简答
1 、何谓外部性?外部性的基本类型有那些?
2 、试述环境外部性不经济性内部化的基本途径及各种的局限性。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1.《环境经济学》,钱翌、张培栋化学工业出版社
2.《环境经济学》(第三版),李克国主编中国环境出版社
教学反思:
填表说明:1. 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一次课(二节)写一份上述格式教案。
重复班只填写一份。
2. 课次为授课次序,填1、2、3⋯⋯等。
3.授课方式填理论课、实验课、讨论课、习题课等。
4.方法及手段如:案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等。
公共经济学第三章外部效应理论

产权不明晰
当产权未能明确界定或受到限 制时,个体可能无法获得其行 为产生的全部收益或承担全部 成本,导致市场机制无法有效 运作。
公共物品特性
某些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 争性,如公共绿地、道路等, 使得个体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忽 视其对其他个体的影响。
外部效应的影响
市场失灵
外部效应的存在可能导致市场机制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影响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公共卫生教育
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居民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05
案例分析
正外部效应案例
教育
当一个家庭送孩子上学,不仅孩子受益,整个社会 也会从中受益,因为受过教育的公民通常能够创造 更多的社会价值。
研究与开发
企业进行研究和开发活动,可能会产生新的技术和 发明,这些技术和发明可能会被整个社会所利用, 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
排放权交易是一种有效的解决 负外部效应的方法,通过建立 排放权市场,允许企业之间买 卖排放权,以降低整个社会的 污染水平。
排污权交易的优点在于能够利 用市场机制,使企业更加主动 地采取减少排放的措施,同时 也能够降低政府的监管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排放权交易需 要建立完善的交易市场和监管 机制,以确保公平和有效性。
公共设施
例如,公路、桥梁和公园等公共设施的建设,不仅 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便利和休闲场所,同时也为整个 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设施。
负外部效应案例
污染
工厂排放污染物,可能会对周边 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居民的健康 和生活质量。
噪音
机场、铁路和公路等交通工具产 生的噪音可能会对周边居民产生 干扰,影响其正常生活。
举例
一个企业的生产活动产生了噪音和废气,对周围居民的生活和 健康造成了影响,而该企业并未为此付出相应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