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外部性理论

合集下载

第3章 外部性理论

第3章 外部性理论

第三章外部性理论环境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最大限度的削弱以致消除外部不经济性的影响。

1.外部性的定义2.外部性的类型3.外部性理论的应用社会成本:应用公共资源生产一种既定的产品,对整个社会来说所发生的成本。

边际社会成本:在相应产量所确定的社会成本的基础上,每增加以单位产量的产品所带来的社会成本的附加额。

私人成本: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成本,一般是由企业使用的资源的价格来决定的。

边际私人成本:在相应产量的私人成本的基础上,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量多带来的私人成本的附加额。

效益:在从事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包括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

私人效益:指企业(私人)在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经济利益。

社会效益:指社会在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经济效益。

边际效益:企业在相应产量确定的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每增加以单位产量的产品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增加额。

第一节外部性的定义定义:外部性是指在没有市场交换的条件下,一个单位的生产行为(或者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影响了其他生产单位的生产或称(或者消费者的生活标准),则说明为外部性。

外部性:外部经济性和外部不经济性。

外部经济性:由于其他的经济主体的存在而使该主体受益,希望能够增大该种影响。

1.产生外部经济性,社会效益大于私人效益。

2.产生外部经济性,边际社会效益大于边际私人效益。

差额就是外部环境效益,也就是外部经济性。

3.生产者的投资生产量是由边际私人效益和边际成本决定的,小于由边际社会效益和边际成本决定的生产量。

4.如果当生产量达到边际社会效益和边际成本决定的量时,则应降低生产成本。

5.如果外部经济性得不到有效的补偿,则会导致资源配置失误。

(导致生产量过大,导致生产过剩)外部不经济性:由于其他主体的存在而使该主体受损,希望能够减少这种影响。

1.产生外部不经济性,边际社会成本大于边际私人成本。

差额就是外部环境成本。

2.消费者的消费量是由边际效益和边际私人成本决定的,大于边际效益和边际社会成本决定的消费量。

第三章----外部性理论-Microsoft-Word-文档

第三章----外部性理论-Microsoft-Word-文档

第三章外部性理论外部性的定义外部性的类型外部性的理论应用教学目的:1.理解外部性的定义,了解外部性的类型。

2.能够图解外部经济性和外部不经济性,掌握科斯条件下的庇古税。

教学重点与难点:帕累托最优定价,科斯条件下的庇古税。

第一节外部性的定义外部性定义图解外部性一、外部性的定义1.外部性的定义:英国经济学Marshall,A.提出来的概念。

外部性: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对其它经济主体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并没有通过货币形式或市场机制反映出来。

换句话说:外部性是指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的现象。

2.图解外部性第二节外部性的类型外部性的分类外部性的特征外部性的测度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一、外部性的分类1. 按有无产权划分公共外部性私人外部性2.按影响方向划分正的外部性(外部经济):指某个经济行为主体的行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

负的外部性(外部不经济):指某个经济行为主体的行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人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

3.按影响途径划分•金钱的(市场的)外部经济例:(1)鞋的需求量增加会导致皮革价格上升,影响皮包消费者的利益,但会刺激皮包制造商改造工艺,集约生产,提高皮革的利用效率。

(2)铁路开通与马车运输废业(3)火车提速与飞机乘客减少的关系特点:通过市场来实现:生产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技术的外部经济概念的缘由:Pigou,A.C.例:(1)渔场过量捕捞的例子(2)某一工厂处理废气的技术水平于洗衣价格4)可转移的外部性二、外部性特征1.外部性独立于市场机制之外。

经济活动对他人的影响并不反映在市场机制的运行过程中,而是在市场运行机制之外。

市场机制的基本特征是,如果经济主体的活动引起了其他经济主体收益的增减变化,这一经济主体必须以价格形式向对方索要或支付货币。

如果发生了外部性,那么就不会有表现为价格形式的货币支付。

因此,外部性发生于市场运行机制之外。

2.外部性产生于决策范围之外而具有伴随性3.外部性与受损者之间具有某种关联性4.外部性具有某种强制性。

第三章外部性理论

第三章外部性理论

本章结束!
外部边际成本(MEC) 外部边际成本(MEC)的三种情况
第二节
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外部边际成本(MEC) 外部边际成本(MEC)的三种情况 对负的外部效应来说,这种情况发 对负的外部效应来说, 生的可能性一般较小,为什么?? 生的可能性一般较小,为什么?? 原因是:外部边际成本的递减实际 原因是: 上意味着污染造成的总损害将按一个递 减的比率增加;而在某一点之后, 减的比率增加;而在某一点之后,追加 的污染不会带来进一步的损害.显而易见, 的污染不会带来进一步的损害.显而易见, 污染损失不可能存在一个最高限额. 污染损失不可能存在一个最高限额.
价格、效益和成本(元) 45 30 25 10 X Y D’=MPB+W=MSB D=MPB 0 10 12 疫苗接种量(万人次) R U V Z S=MSC
第三节
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三、矫正性的财政补贴与正的外部效应的内在化 矫正性财政补贴的作用 (1)将外部边际效益加计到私人边际效 益之上; (2)将产量调整到MSB=MSC; (3)增加带有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 务的消费者所获得的效益,从而鼓励这类物 品或服务的消费.
第三章 第一节 主要内容
外部性理论
外部效应的涵义及分类 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外部效应的内在化
第一节 外部效应的涵义及分类
一、外部效应的涵义
外部效应是指某些个人或企业 外部效应是指某些个人或企业 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人或企业, 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人或企业, 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 或没有获得相应的报酬的现象。 或没有获得相应的报酬的现象。 换言之, 换言之,外部效应就是未在价格 中得以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 益。
第三节

第三章 外部性理论

第三章 外部性理论

二、外部性的帕累托最优定价
1、不可减少的外部性: 工厂空气污染问题有两种解决方法,(1)工厂排 放到有效率的水平上(2)受害者采取有效的防护 措施;总之应对污染者征收等于社会边际损害的 税或费。 2、可减少的外部性 工厂垃圾堆放问题,如对堆放地点没有限制选边 际损害最少的地方堆放;若对堆放地点有限制, 则选择收费最少,边际损害最少的地方,这两种 选择都是有效率的。对外部性的来源征收庇古税, 对受害者不提供补充刺激。
还应该注意:
(1)外部性不仅仅等同于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 系。(城市居民吃粮食,但是他的消费并没有进入农 民的生产函数,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外部性。) (2)这种外部影响是否是故意的。例如,一个人开车 时故意把泥水溅到他不喜欢的某个行人的身上,虽然 这个行人无法选择他“消费”的泥水数量,但这种影 响不可以视为是一种外部性。 (3)要区别货币外部性和技术外部性,货币外部性不 是真的外部性,只有技术外部性才是真正的外部性。 (4)当补偿(或者赔偿)行为发生时,不能说不存在 外部性,而只能说减少了外部性。
2、外部不经济性:i因为Xnj的存在而受损,希望j能减少Xnj。 例如上游的居民伐木给下游的居民带来损害。
当存在外部不经济性时, MSC>MPC,差额是 MEC。但是一个个人利 益最大化的种树人砍伐树 木时,其砍伐水平由MB 和MPC决定,这时私人 砍伐水平Q1大于由MB和 MSC决定的有效水平Q。 当要求砍伐水平达到Q时, 必须提高伐木的价格或对 伐木者征税。因此,如果 外部不经济性得不到有效 纠正,也会导致资源的配 臵失误。
二、外部经济性和外部不经济性的模型分析
1、外部经济性
(i因为Xnj的存在而受益,希望j能增加Xnj 。例如上游 居民植树,保护水土,下游居民受益,此时植树这一 行为的社会效益大于私人效益,产生外部经济性。)

第三章 外部性理论

第三章 外部性理论

政府确定排放总量,企业可以对排放权进行交
易。 2.可交易许可证的优势:总量控制、激励效应 3.可交易许可证的劣势:制度设计的公平问题
2 .外部性的类别 (1)货币外部性和技术外部性
考虑如下两个例子: (1)汽油价格高于3美元1加仑时,你决定买一辆小点的、省油的
汽车。不幸的是,数以百万的人也跟你有同样的想法,结果是, 小车的价格平均提高了好几百美元。其他人决定买一个小车导致 你受到损害,因为他们的行为提高了你打算买的车的价格;
(4)机会主义行为 由于主观信息的不对称,可能会造成机会主义行为。 这种双方可能存在的机会主义行为将会导致谈判破裂, 无法达成有效的结果。
(5)个人不愿意创建市场
(6)集体行动的困境
五、外部性的政府解决办法
1.“庀古税”与财政补贴 ①“庀古税”是一种矫正性税收。通过征税调整私人 边际成本,达到市场效率水平。其操作方法:对带有 负外部性的物品、劳务或行为,征收相当于其外部边 际成本大小的税收,从而将私人边际成本提高到与社 会边际成本相等,实现负外部性的内部化。 ②财政补贴是一种矫正性补贴。通过征税调整私人边 际收益,达到市场效率水平。其操作方法是:对带有 正外部性的物品、劳务或行为的主体,按外部边际收 益的大小发放补贴,从而将私人边际收益提高到与社 会边际收益相等的水平,实现正外部性的内部化。
可以通过外部性各方的自愿谈判,将外部性内部化, 从而达到有效率的结果;有效结果的达成,与谁拥有 初始权利无关。
4.科斯定理失效 (1)存在收入效应 法定权利的分配决定了谁付费谁受益,因此它会影 响人们的收入。由付费带来的显著收入效应会影响均 衡的位置。 (2)法定权利难以界定 (3)外部性的主观性 当需要主观信息才能进行谈判时,交易成本可能相 当高昂。

第三章 外部性理论(新)

第三章 外部性理论(新)
边 际 效 益 边 际 成 本 P1 P0 私人边际效益
社会边际效益
\
边际成本
E1 E0
O
Q0
Q1
生产量
正的外部性与资源配置
3.庇古税收
外部性实际上是边际私人收益与边际社会收益、边际 私人成本与边际社会成本的不一致;
庇古法则:如果要达到社会总福利的最大化,任何经
济活动的边际社会收益与边际社会成本必须相等。因
1.1外部性理论的渊源及演进
(1)马歇尔的外部性理论:
1890 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
在分析厂商的生产成本时首次提出“外
部经济”的概念,为正确分析外部性问 题奠定了基础;
(2)庇古的观点:
1920 年出版《福利经济学》认为 “ 外部
性造成了私人边际产品与社会边际产品的之间
的不一致 ”。在治理外部性的经济手段方面,
Fi f ( X i , X i , X i , , X i , X j )
1 2 3 m n
i j
则可以说生产者(或消费者)j 对生产者
(或消费者)i 存在外部影响。
环境资源保护活动中的外部性
• 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对环境造成了影响而又没 有将这些影响计入市场交易的成本与价格之中; • 外部不经济性是使经济主体忽视环境保护即不愿 意在环境保护方面投资的内在原因;或者说包括 资源开发利用活动在内的经济活动的外部不经济 性,是造成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基本原因;
用时空转移来解释环境外部性
认为外部性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可以转移的,
环境外部性的风险可以在空间上和时间上转移。
时空转移的原因在于经济活动的分散性,各代人 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将环境风险转移给下一 代,形成环境风险的时间转移。而不同区域的人 出于对区域利益的考虑,将环境风险转移给了其

第三章____外部性与物品分类_张_

第三章____外部性与物品分类_张_

• 二、公共政策方法 • (一)管制 • 针对负外部性,政府认为可以通过禁令和颁 布标准来实现最优外部性。 • (二)经济手段 • 1、押金——退款制度 • 2、补贴 • 3、庇古税收 • 庇古税的出发点是最优的负外部性,补贴的出 发点则是最优的正外部性。 • (三)法庭谈判
第三章外Βιβλιοθήκη 性第一节 外部性理论概述 一、外部性的基本概念 含义:就是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者消费者的 活动对其它消费者或生产者的一种成本或效益外 溢的现象。
• 二、外部性及市场效率分析 • (一)生产的外部性 • 1、生产的正外部性:市场最优量小于社会 最适量,社会总福利减少。(图像) • 2、生产的负外部性:市场最优量大于社会 最适量,社会总福利变小。(图像) • (二)消费的外部性 • 1、消费的正外部性:市场最优量小于社会 最适量,社会总福利减少。(图像) • 2、消费的负外部性:市场最优量大于社会 最适量,社会总福利变小。(图像)
• •
• • • • • • •
第二节 解决外部性的政策主张 当出现外部性时,依靠市场是不能解决这种损害的, 即所谓市场失灵。如何才能实现最优外部性是外部性内 部化的终极目标。从外部性概念的提出至今,主要有四 种方法: 一、私人解决方法 (一)社会道德的约束 (二)慈善行为 (三)形成产业链——产权交易 (四)签订协议——转让许可证: 1、制度内容 2、可转让许可证的运作:确定环境容量;分割排污权; 建立排污市场,进行管理和监督。 3、可转让许可证的优点

第三章--外部性理论

第三章--外部性理论
庇古手段也被称为是利用或完善市场的做法。
庇古税示意图(图中,MEC、MNPB分别为边际外部成本、边际净私 人收益):
成本/收益
O
MNPB
MNPB′
F

t
Q1
MEC
产量/污染物排
Q0
放量
➢ 2.科斯手段:明确产权 科斯认为,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况下,庇古是完全错误的。科斯将外部性
产生的原因归结为产权未得到清晰界定,认为有效的产权会降低甚至消除外 部性。科斯手段侧重于运用产权理论和市场机制解决环境资源生产和消费中 的外部性问题。也被称为创设市场的方法。
其次,产权是一组权利(所有权及由此派生的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 权等),是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阿尔钦认为,产权是 “授予特定的个人某种‘权威’的方法,利用这种权威可从不被禁止的使用方式 中,选择任意一种对待物品的使用方式”。因此,“使用的权利”是指社会规定 对财产可以做什么和不可以做什么的权利。如雇佣者使用劳动力只能在市场上购 买,必须支付工资,而不能采用奴役的手段;个人可以在其所有的土地上种植谷 物、放养牲畜,但不能栽种鸦片等。因此,与其把产权看作是对物品的有条件的 拥有,不如把产权看作一定范围内的与物品相关的行为选择权。
代际外部性与代际公平问题:未来世代不可能对当代资源的利用方案 进行投票。如果当代的资源利用建立在一种对未来的良好的主观意愿之 上,那是不负责任的。与其说贴现率反映了时间偏好,倒不如说反映了 一种代际歧视,或起码是缺乏远见和自私自利的表现。在资源利用中即 便不能考虑到无限个世代,谨慎也应该是应有的态度。
➢ 3.技术外部性与货币外部性
货币外部性通常通过改变相对价格进行传导。而技术外部性通常是 通过非市场渠道进行传导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外部性的分类
外部经济性和外部不经济性
生产外部性和消费外部性
公共外部性和私人外部性:外部性是否具有
公共物品的性质(即对某人的影响是否会减 少对其他人的影响) 可转移的外部性:指受害者有机会向第三方 “转移”的外部性现象。如垃圾转移、用污 染水做豆腐卖给别人等,也就是“向受害者 征税或收费”现象。
成本地就资源配置进行协商,那么,他们就可以自 己解决外部性问题。 (2)指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只要交易费用较低且 交易有利可图,无论经济当事人哪一方拥有产权, 都存在向社会最优点移动的自然趋势。
科斯条件下的产权交易(由谈判达到的外部性消除)
科斯条件下的庇古税
在科斯条件下,庇古税本身将造成资源配置失误
外部经济性
当存在外部经济性时,边际社会效益MSB大于边 际私人效益MPB。差额是外部环境效益MEB。以 植树为例:
价格 P! P* MEB O
MSB
MPB MC
Q1
Q*
植树量
私人植树量Q1小于由MSB和MC决定的有效植树量Q*
外部不经济性
当存在外部不经济性时,边际社会成本MSC大于边 际私人成本MPC。差额是外部环境成本MEC。以伐 木为例:
1、简述外部性的定义及其各种类型。 2、辨析私人物品外部性和公共物品外部性的区别,讨论两种 情况下利用谈判(交易)达到有效率资源配置的可能性。 3、试讨论“外部性”概念在环境经济学中的适用性及其应用。 4、简述环境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5、试述环境外部性内在化的基本途径? 6、经济学家认为污染问题是各种外部现象中的一种,当一个 部门的决策以无意的方式危害到其他部门而又没有给予相应 的补偿时就产生了外部性。这是否意味着造成污染的单位, 如发电厂,对受到其排放影响的部门给予补偿后污染问题就 解决了呢?
为了取得最佳的社会效果,则必须对这两种力量
外部性的受害者
目前对外部性受害者的三种观点:
(1)受害者应得到补偿 (2)在某些条件下,应对受害者征税 (3)不能对受害者征税 科斯认为:不仅不应当赔偿受害者,还应向他 们征税,因为他们工厂施加了“外部”成本。 合理的做法:为了激励受害者的自我防护行 动,不能向其进行赔偿与征税(但这要看具 体情况确定)。
货币外部性和技术外部性:货币外部性(假外部性)
是外部效果通过价格变化转换来体现的一种外部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外部性是不会导致市场失 效的(如皮鞋需求量与皮革的价格关系,制造成本 并未改变);技术外部性是不能反映在价格变化或 通过市场体系表现的外部现象。但两者都会引起一 些相关变量的价格与价值的变化。
按照传统福利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外部性是
一种经济力量对于另一种经济力量的“非市 场性”的附带影响,是经济力量相互作用的 结果。(所谓非市场性,是指这种影响并没 有通过市场价格机制反映出来)。
外部性的后果导致资源的低效配置 外部性可以分为正外部性(或称外部经济、
正外部经济效应)和负外部性(或称外部不 经济、负外部经济效应)。
经济刺激型方法
经济刺激型方法:利用经济手段, 间接作用于
政策对象, 刺激其改变行为的方法。
它主要包括:
财产或权益损失的直接赔偿 基于污染权的市场交易方法 非市场性的经济手段
财产或权益损失的直接赔偿方法的局限性:
(1)诉讼费用或交易费用可能很高 (2)法院裁决可能过严 (3)环境问题的扩散性 (4)环境损失的滞后性
CD与JK相交于F点,F点为正确的社会产出 对A征 收庇古税后,将导致CD下移至MN,此时的最优点为P, 最优活动水平由OE转为OG,偏离了最优的活动水平。
第四节 环境外部不经济性的内部化
所谓环境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就是使生产
者或消费者产生的外部成本,进入它们的生 产和消费决策,由它们自己承担或“内部消 化”,即环境政策领域中普遍接受的“污染 者负担”或“污染者付费”原则。 环境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可分为两大类:命 令控制型方法和经济刺激型方法。
命令控制型方法
命令控制型方法:是指有关行政当局根据相关的法
律、规章条例和标准等,直接规定活动者产生外部 不经济性的允许数量及其方式。即运用行政和法律 手段, 直接作用于政策对象, 强制其执行环境标准的 方法。 它可以分为直接管制和间接管制两种。 直接管制是直接对污染物排放进行规定。 间接管制一般是通过对生产投入或消费的前端过程 中,可能产生的污染物数量进行规定,最终达到控 制污染排放的目的。
如果给空气污染确定一个合理的负价格,将 会增加电力生产的成本,使供给曲线Se左移 , 达到新的均衡点(Pe’ , Qe’)。
外部性的帕累托最优定价
非竞争的外部性:如工厂的废气污染。解决办法:
政府向排污企业征税。
竞争的外部性:对于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
外部性导致市场失灵的结果,就是生产者生产的 产品相对于整个社会的要求来说,如造纸厂,若 废水治理成本未被计入,则将降低其生产成本, 导致其最优价格偏低,而产出水平过高。解决办 法:政府向排污企业征税。 都予以纠正,否则就不能判断经济体系是否朝有 利于社会的方向变化。
外部性与产权
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保证资源最优配置的财产权
结构,应该具有如下四个条件: (1)产权的明确性,即明确规定财产所有的各种权利、 权利的限制以及破坏这些权利的处罚规定等 (2)产权的排他性,或称专有性,即产权所有者拥有资 源带来的所有效益 (3)产权的可转让性,即所有财产权可以在双方自愿交 换的条件下,从一个所有者转移到另一个所有者 (4) 产权的强制性,即财产权应该保证免于其它人的侵 犯,并使得破坏权利所得到的惩罚要大于其非法收入
个行动的某些效益或费用不在决策者的考虑 范围内的时候所产生的一种低效率的现象, 它将导致市场失灵。 外部性计量(社会成本或效益与私人成本或 效益之间的差值) 边际外部成本:MSC=MPC+MEC 边际外部效益:MSB=MPB+MEB
外部性基于对资源价格的影响,将进一步影响资源 的配置 ,以燃煤发电厂的污染行为例:
与环境相关的外部性,主要是生产和消费上的外部 不经济性,尤其是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性,且都不是 货币外部性。
第三节 外部性理论的应用
外部性对价格与资源配置影响 外部性的帕累托最优定价 外部性的受害者 外部性与产权 科斯条件下的庇古税
外部性对价格与资源配置影响
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分析,外部性是表示当一
第三章 外部性理论
第一节 外部性定义
第二节 外部性分类 第三节 外部性理论的应用 第四节 环境外部不经济性的内部化
第一节 外部性的定义
一、外部性的定义
外部性是在没有市场交换的情况下,一个生产单位的生 产行为(或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影响了其他生产单位(或 消费者)的生产过程(或生活标准),如果
则可以说生产者(或消费者)j对生产者(或消费者)i 存在外部影响。其中Fi是生产者i的生产函数或消费者i的 效用函数; 是生产者(或消费者)i的内部影响因素, 是生产者(或消费者)j对i施加的影响。
私人砍伐水平Q1大于由MB和MSC决定的有效水平Q
我们在理解外部性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1 )如果能从确定的经济条件中推导出被破坏的
原因,且能确定产生这种破坏的形式,这时才能确 定存在外部性。 ( 2 )故意的外部影响不能算是外部性。例如,一 个人开车时故意把泥水溅到他不喜欢的某个行人的 身上,虽然这个行人无法选择他“消费”的泥水数 量,但这种影响不可以视为是一种外部性。 ( 3 )外部性不完全等同于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关 系。如城市居民与农民之间的粮食关系问题。 ( 4 )当补偿(或者赔偿)行为发生时,不能说不 存在外部性,而只能说减少了外部性。
基于污染权的市场交易方法:排污权交易 非市场性的经济手段:是指根据价值规律,
利用价格、税收、信贷、投资、微观刺激 和宏观经济调节等经济杠杆,调整或影响 有关当事人产生和消除污染行为的一类政 策。包括排污收费、产品收费、使用者收 费、管理收费、税收减免、押金制以及广 泛采用的补助金制度等。

复习思考题
7、假设一个木浆厂位于淮河岸边。生产每吨木浆的私人边际成本(MC) 满足: MC=10+0.5Y 这里Y表示生产的木浆吨数。除上述私人边际成本外,还发生了外部成本。 生产每吨木浆所产生的污染物流入河中,造成的价值损失为10元。这就 是一种外部成本,因为它由社会承担,而不是由污染厂商自身承担。社 会从生产每吨木浆中所得到的边际收益(MB)满足: MB=30-0.5Y 利润最大化要求产出水平满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此外社会纯收 益的最大化意味着边际社会收益等于边际社会成本。请用图表或通过计 算回答下列问题: (1)画图表示边际成本(MC)、边际收益(MB)、边际外部成本(EMC) 和边际社会成本(SMC)。 (2)假设厂商获得的边际收益等于社会从木浆上获得的边际收益,请推导 出取得利润最大化的木浆产出。 (3)推导出使社会纯收益最大化的木浆产出。在这里,社会纯收益=(总) 社会收益—(总)社会成本。 (4)解释为什么木浆的社会有效产出低于私人利润最大化时的产出。 (5)当不生产木浆时,使社会满意的边际外部成本应是多大?
管制的前提:必须有一些污染控制法律,如
环境保护法和具体领域的污染控制法。 管理者认为管制手段的环境效果具有较大的 确定性,而且它是一项严肃的政策 但企业认为他们可以通过谈判对管制施加影 响,并通过拖延谈判来延长实施管制的时间。
管制手段的局限性:
(1)政府对产生污染的产品和活动的控制信息需求量 太大,难以及时获取。 (2)政府很难及时对新的环境状况和变化作出反应。 (3)直接管制很难考虑企业间的技术差异或污染物处 理边际费用差异。 (4)管制机构很难借助于传统的管理手段,解决成千 上万个小型分散的污染源及其污染防止问题。
外部性是与非有效的财产权结构相关联 重新确定产权是解决外部性的有效一种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