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东北临湘地区钾质煌斑岩~(40)Ar-~(39)Ar定年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合集下载

湘东北新元古代过铝质花岗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讨论

湘东北新元古代过铝质花岗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讨论

卷(Volume )31,期(Number )1,总(S UM )112页(Pages )126~136,2007,2(February,2007)大地构造与成矿学Geotect onica etMetall ogenia收稿日期:2006-03-09;改回日期:2006-05-10基金项目:本文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473017)和中科院知识创新项目(KZCXZ -S W -117)资助.第一作者简介:李鹏春(1978-),男,博士,构造地质学专业.Email:li pch@llas .ac .cn湘东北新元古代过铝质花岗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讨论李鹏春1,2,3,陈广浩1,许德如1,贺转利1,2,符巩固1,2(1.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3.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甘肃兰州730000)摘 要:湘东北位于扬子板块东南缘江南造山带中段,出露的新元古代花岗岩有长三背、大围山和葛藤岭等岩体,同属于九岭岩体的一部分。

湘东北新元古代花岗岩Si O 2含量变化于60%~72%、Ca O 为0.6%~3%、Na 2O 为1.98%~3.72%、K 2O 为2.95%~4.99%之间,A /C NK >1.1,富集K 、Rb 、Ba 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 I L E )和轻稀土元素(LREE /HREE =3.1~10.5)、Eu 负异常明显(δEu =0.37~0.58),而Nb 、Ta 、Ti 等高场强元素(HFSE )相对亏损。

这些特征表明湘东北新元古代花岗岩来源于过铝质熔体,岩石类型上类似于富黑云母过铝花岗岩类(CPG ),可能来源于富黑云母的变泥质沉积岩的熔融,如中元古代冷家溪群变质沉积岩等,形成于同碰撞环境,可能与陆壳加厚导致的剪切重熔有关。

关键词:地球化学;过铝质花岗岩;同碰撞;新元古代;湖南省东北部中图分类号:P5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1552(2007)01201262110 引 言沿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交接部位(即扬子板块东南缘)发育的大量前寒武纪过铝花岗岩类,由于其所处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一直以来对于其成因及构造环境的认识存在分歧。

湘东北地区石蛤蟆花岗岩体SHRIMP U—Pb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

湘东北地区石蛤蟆花岗岩体SHRIMP U—Pb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
年 龄及 地 球 化 学 特 征
姚 宇军 , 马铁 球 , 柯 军 , 道远 周 柏
( 湖南省地 质调查 院, 南长 沙 4 0 1 ) 湖 1 0 1
摘 要 : 布 于 湖 南 东 北 部 的 石 蛤 蟆 岩体 侵 位 于新 元 古 代 地 层 中 。 由微 细 粒 斑 状 黑 云母 花 岗 闪 长 岩 和 细 粒 斑 状 分 黑 云 母 二 长 花 岗 岩 等 两 期 侵 入 体 组成 。 过 锆 石 S I - P 通 HR MPU- b法 测 得 岩 体 侵 位 年 龄 为 1 7土2Ma(d , S D 5 2)M W 一 0 9 , 岩 时 代 为 晚 侏 罗世 。SO 一 6. 6 ~ 6 . 3 , 2 NaO一 1 3 ~ 1 5 , 石 属 镁 质 、 铝 质 一 过 铝 .8成 i 8 2 85 K O/ 2 .7 .9岩 准 微 质 、 钾 钙 碱 性 一 玄 岩 系列 ; 石 明 显 富集 大 离 子 亲 石 元 素 , 损 高 场 强 元 素 , b S 较 低 (. O 05 )E E 高 钾 岩 亏 R /r O4 ~ . 6 ; R E较 高 (7. 8 1 38 )E 1 1 4 ~ 8 . 1 , u为 弱 负 异 常 (E 一0 8 ~ 09 ) ( a Y ) 一2 . I 5 8 ; 较 高 的 e d值 ( 5 1 ) 8 u . 6 . 3 ,L / b N 7 I  ̄4 . 7 具 N 一 . 1 和







第3 3卷
第 2期
RES OURCES S URVE 8 Y L ENVI RONM E NT
V o .3 N o. 1 3 2
文章 编 号 : 6 14 1 ( 0 2 0 — 7 — 9 1 7 — 8 4 2 1 ) 20 7 0

湘西北下寒武统黑色岩系地球化学特征(游先军,戴塔根,息朝庄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9.2)

湘西北下寒武统黑色岩系地球化学特征(游先军,戴塔根,息朝庄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9.2)
卷 ( V olum e) 33, 期 ( N umb er) 2, 总 ( SUM ) 121 页 ( Pages) 304 ~ 312, 2009, 5 ( M ay, 2009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Geotecton ica etM eta llogenia
湘西北下寒武统黑色岩系地球化学特征
游先军 1, 2, 戴塔根 1, 息朝庄 1, 王明艳3, 4, 邹艳红 1
图 1 湘西北下寒武统露头分区及 N -iM o-V 矿点分布图 D istr ibu ting m ap show in g the lower Cam br ian outcrops, subareas and the N -iM o-V d eposits of northw estern H unan
3 地球化学特征
3. 1 主量元素特征 三个典型钼镍多金属矿床和两个钒矿床中的磷
块岩及其 他岩石的 主量元素 成分见表 1。可以看 到, S iO2 的含量范围为 10. 54% ~ 87. 10% , 平均为 51. 15% , 样品天门 山 - 1、天门山 - 3 含量较低, 可 能磷块岩中混有少量的粘土矿物、碳酸盐矿物和磷 酸盐矿物。烧失量含量范 围为 2. 16% ~ 23. 26% , 平均为 15. 74% , 除天门山 - 3、土地垭 22 9. 59 1. 39 0. 04 1. 98 10. 45 0. 05 1. 31 3. 07 13. 08 23. 26 103. 05
50. 32 0. 31 9. 38 5. 02 0. 70 0. 03 3. 81 5. 05 0. 07 2. 99 0. 20 4. 73 19. 89 102. 50
2. 2 磷块岩 本类磷块岩主要有泥质磷块岩、碳酸盐化微晶

百科知识精选钾镁煌斑岩

百科知识精选钾镁煌斑岩

中国产地2007年底,湖北大洪山火山地质公园委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对该地区的地质考察报告已完成。

专家们在大洪山发现了世界上罕见的钾镁煌斑岩岩带,从而证实了大洪山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

1972年底,省地质八队在随州长岗镇杨家湾考察,发现了暴露在山脊上的罕见岩体,首次提出该岩体可能是金伯利岩。

1988年,一支研究组进驻大洪山,进行了长期的实地考察。

2007年7—9月,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专家多次进入大洪山。

他们认为,大洪山地处我国中央造山带南侧、秦岭造山带与扬子板块的接合部,是一条巨型的碰撞带(断裂带)。

根据考察,大洪山多为海底火山,位于琵琶咀水库南部的火山遗迹是目前发现的唯一陆相火山,喷出时代为晚白垩纪(7000万~6500万年)。

近10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大洪山“金伯利岩”实为钾镁煌斑岩。

随后,专家在随州、宜城、钟祥、京山发现了近百个钾镁煌斑岩体,构成长约70公里、宽1—6公里的岩带。

该岩带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钾镁煌斑岩中规模最大、岩体数目最多的岩带。

它在世界上分布极少,尤其是由海底火山爆发形成的钾镁煌斑岩在世界上尚属首例。

它含金刚石的可能性虽被否定,但科研价值不容忽视。

来源20世纪70年代末,在澳大利亚发现了富含金刚石的钾镁煌斑岩,引起世人瞩目。

与金伯利岩相比,钾镁煌斑岩SiO2含量高(40%);MgO、K2O含量高于一般镁铁质岩,而Al2O3含量低,是一种过钾质岩类。

矿物中除含橄榄石(粗晶或斑晶)、金云母(斑晶及嵌晶)外,还含钾碱镁闪石和白榴石、透辉石。

副矿物以含铁矿物为主,类型复杂,也含铬铁矿、石榴子石和硫化物等。

其基质可含玻璃质,但多已脱玻化。

简介钾镁煌斑岩(lamproite),它是一种过碱性镁质火山岩,主要由白榴石、火山玻璃形成,可含辉石、橄榄石等矿物,典型产地为澳大利亚西部阿盖尔(Argyle)。

是一种含有钻石的原岩。

煌斑岩呈深褐色,开挖后会变软。

遇水则强度变差,属于软弱夹层,对地质不利。

湘东北钠质煌斑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湘东北钠质煌斑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湘东北钠质煌斑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贾大成;胡瑞忠;卢焱;谢桂青;丘学林【期刊名称】《自然科学进展》【年(卷),期】2003(013)001【摘要】在湘东北中生代陆内拉张带中发现了一组特殊的钠质煌斑岩.岩石以富Na 2 O,高TiO 2 和Nb,Ta,Nd,LREE弱富集以及不出现负铕异常为特征.测得Rb-Sr同位素年龄为136Ma.Sr同位素初始比值为0.705331,Nd同位素初始比值为0.512639~0.512654,ε Nd (t)值为+3.5~+3.8.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组成具有洋岛玄武岩(OIB)地幔源区性质,构成特殊的钠质煌斑岩地幔源区.推测钠质煌斑岩形成于板内软流圈地幔上涌的地幔热点式构造环境,来自软流圈含挥发分的流体/熔体与下地幔的交代作用可能是制约钠质煌斑岩形成和陆内拉张的主要因素.【总页数】5页(P52-56)【作者】贾大成;胡瑞忠;卢焱;谢桂青;丘学林【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长春,130026;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长春,130026;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州,5103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相关文献】1.攀西古裂谷钠质碱性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地质意义--以红格、白马和鸡街岩体为例 [J], 夏斌;刘红英;张玉泉2.华夏陆块钠质高镁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J], 郭恒飞;巫建华;郭国林3.江西安远路迳金伯利质煌斑岩筒的Rb-Sr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叶松;杨眉;叶德隆;邰道乾;任迎新4.湘东北地区晚燕山期细碧质玄武岩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J], 许德如;贺转利;李鹏春;陈广浩;夏斌;符巩固5.塔里木盆地西南缘乌鲁瓦提煌斑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J], 晁文迪;陈帅;宋志程;姜安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湖南宁乡钾镁煌斑岩及相关岩石重砂锆石地球化学特征、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湖南宁乡钾镁煌斑岩及相关岩石重砂锆石地球化学特征、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4 un zo nr—xt np c o .G a gh uE t E i Iset n& Q aa t eB ra , u nzo 2 5, hn ; y i u rni ueu G a gh u5 3 C ia n 1 0
5 N t nl e sa dJw l eh o g d ns a v e t , e ig10 , hn ) . a o a G m n e er T c n l yA miirt eC ne B in 0 0 C ia i y o t i r j 1 3
a dL I n A—CPM S me s r me t Th ic n n lm p o tsfo di e e o ai n e e al a e smia e au e n. e zr o si a r ie r m f r ntlc to sg n r ly h v i lrg — f o h mi a ha a trsi s Th Pb d t fzr o u g ss ta h a p o ts we e pr b b y fr d c e c lc r c e it . c e U— a i o ic ns s g e t h tt e lm r ie r o a l o me ng
是 目前 已知 矿物 同位 素体 系 中封 闭温
度较 高 的 ,因 而是 确 定 岩 浆 岩 结 晶年 龄 的 理 想 对 象 。结 合锆石 的阴极 发光 图像 、锆 石 微 区 u P —b年 钾镁 煌斑 岩岩 体主 要为火 山管 道 相 ,部 分为脉 状浅 成侵 人相 ,其火 山活动形 式 与玄武 岩火 山活动 形式 相似 。岩 体多成 群或 狭 长带状 分 布 ,以岩管或 岩脉 产 出 ,呈 北 西 向展 布 ,岩 带 大 约 长 5 k m,宽

桂北融水地区钾镁煌斑岩Ar-Ar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桂北融水地区钾镁煌斑岩Ar-Ar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广西桂中北地区尽管已发现有大量近源金刚石 重 砂 指 示 矿 物 (如 铬 镁 铝 榴 石 、铬 尖 晶 石 等 ),并发现 有许多基性、超基性岩及煌斑岩脉(Li X i a n h u a et al. , 1997;W a n g Lei et al. ,2015;L i n M u s e n et al. ,2016), 显示该区可能存在含金刚石母岩。最近,W a n g X i n y u et al.(2013)报道了在桂中北地区融水、都安首次发现 有金云钾镁煌斑岩。本文选取桂北融水地区金云钾 镁 煌 斑 岩 为 研 究 对 象 ,通 过 对 其 野 外 地 质 特 征 、岩石 地 球 化 学 和 年 代 学 特 征 的 研 究 ,对 其 岩 石 成 因 、形成 时代及地质构造演化意义进行了探讨。
桂北融水地区钾镁煌斑岩arar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1987第四系古近纪白垩系侏罗系三叠系二叠系石炭系上泥盆统中下泥盆统奥陶系寒武系quaternaryzpaleogenecretaceousjurassictriassicpermiancarboniferousdjoifianssqhh明明middlelowerdevoniano震旦系新元古界neoproterozoic燕山晚期燕山早期华力西期花岗岩花岗岩花岗岩mesopaleolateyanshanianearlyyanshanianvariscanneoproterozoicproterozoicgranitegranitegranitegraniteif岗古岩代钾镁煌斑岩lamproite实测推测断层fault不整合界面unconformitysurface采样地点samplinglocation池洞大断裂
长 期 争 议 悬 而 未 决 的 重 要 地 质 问 题 。 本 文 研 究 表 明 ,融 水 地 区 金 云 钾 镁 煌 斑 岩 的 金 云 母 (斑 晶 、基 质 )4° A r-39A r 冷 却 封 闭 年 龄 为 2 0 3 〜 2 0 4 M a ,表 明 其 形 成 于 晚 三 叠 世 。 岩 石 S i0 2 为 5 5 . 6 8 % 〜 5 6 . 8 5 % , 高 钾 (1<20 / \ 3 20 = 1 . 8 7 ~ 3_ 0 6 ) 、高 M g # (71. 9 0 〜 73. 2 0 ) 、轻 稀 土 富 集 、重 稀 土 相 对 亏 损 ,轻 重 稀 土 分 异 明 显 ,E u 略 亏 损 ,富 集 大 离 子 亲 石 元 素 ,亏 损 高 场 强 元 素 ,地 球 化 学 特 征 表 明 其 来 源 于 俯 冲 流 体 交 代 的 富 集 地 幔 特 征 。 上 述 研 究 表 明 ,扬 子 克 拉 通 东 南 缘 桂 北 地 区 中 生 代 岩 石 圈 地 幔 为 经 历 俯 冲 流 体 交 代 的 富 集 地 幔 ,并 于 晚 三 叠 世 经 历 了 重 要 的 岩 石 圈 伸 展 减 薄 构 造 事 件 ,其 形 成 可 能 与 古 太 平 洋 板 块 平 板 式 俯 冲 有 关 。

个旧老厂钾质煌斑岩矿物学特征及其锆石U-Pb和黑云母40Ar-39Ar年龄

个旧老厂钾质煌斑岩矿物学特征及其锆石U-Pb和黑云母40Ar-39Ar年龄

2 . S c h o o l o fE a r t h S c i e n c e s a n d R e s o u r c e s ,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o fGe o s c i e n c e s , B e i j i n g 1 0 0 0 8 3 , C h i n a
mi n e r a l o g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we r e s t ud i e d b y me a ns of e l e c t r o n mi c r o p r o b e ;t he g e o c h r o no l o g y o f l a m pr o ph y r e s wa s a l s o s t u di e d b y t he z i r c o n TI MS U— P b a n d bi o t i t e Ar _ 3 9 Ar me t h o ds Bo t h p yr o x e ne ph e n o c r ys t a n d mi c r o l i t e
微 晶属壳 幔混 源 型镁 质黑 云母 ;中长石 斑 晶偏 基性 ( An : 圳) ,透长 石微 晶偏 酸性 ( An ) 。煌 斑 岩 2颗 锆 石 T I MS U— P b年龄 ( 8 7 . 1 + 1 . 3 )Ma为捕获 的 围岩 ( 老 卡花 岗岩体 ) 锆石 的年龄 。煌斑 岩脉 的 6个 黑云母 0 A r . Ar 同位素 坪年龄 集 中在 7 5 ~ 7 0 Ma间( 平均 7 2 . 9 Ma ) ,代表 煌斑 岩侵位 时代 ,稍 晚于个 旧中酸性 岩浆活 动的 时代 ( 8 5  ̄ 7 8 Ma ) 。 个 旧老厂 钾质煌 斑 岩脉代 表壳 . 幔 的相 互作 用,岩浆起 源于 古特 提斯洋 壳板块俯 冲的残 留板片对 地 幔楔 的交 代 富集作用 而形成 的地 幔源 区。煌斑 岩浆 侵位 的构造 背景为俯 冲. 碰 撞后 的板 内拉伸环境 。 关键 词 :钾 质煌斑 岩 ;锆石 u. P b年龄 ;电子探针 ;黑 云母 。 Ar . Ar 年龄 :老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斜 煌斑岩 : 石具斑 状结 构 。 晶主要 由黑 云 岩 斑
1 岩石 产 出背景 及 岩 石 基 本 特 征
临湘 地 区 的煌 斑 岩 主要 见 于临 湘 市 南 西 约 1 2 k 的市 白石 园林 场西 侧 、临 湘市 南东 约 3 m 的 m 5k 龙 源乡东侧 等二 处 。煌 斑岩 呈岩 脉 ( ) 墙 状侵入月




Vo .7. O. 13 N 1 Fe , 01 b.2 0
G E0 Lo GY N I CH I A N
湘东北临湘地 区钾质煌斑岩 r3 r 一9 定年及其 A 地球化 学特征
马 铁 球 陈 俊 郭 乐群 柏 道 远 何 江 南
4 %) 角 闪石 (% 1%) 单斜 辉 石 ( . 一 %)石 英 0 , 5 一0 , 05 1 , %
4 一 A 测 年及其岩石 地球化学特 征作详 细介 绍 . O ∞r Ar 并
在此基础上 简单讨论煌斑 岩形成的构造背景
(% 2 等组 成 。副矿 物有 磷灰石 一 1 一 %) 磁铁 矿等 。
关 键 词 : 质 煌 斑 岩 ;A _ 9 r 龄 ; 球 化 学 特 征 : 东北 钾 帅 r3 年 -A 地 湘 文献 标 志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0 3 5 ( 0 0 0 — 0 6 0 10 — 6 7 2 1 )1 0 5 — 8
中图 分 类 号 : 5 81 P 8 .3
解石 、 泥石 等 交代 呈 假象 。其 大 小 为 1 3mm, 绿  ̄ 其
含量 占岩石 的 3 5 基 质 主要 由斜长石 (0 、 %一 %。 5 %) 黑
基金 项 目 : 中国 地质 调 查 局 “ 国地 质 构造 区划 综 合 研 究 与 区 域地 质 志修 编 ” 目 (22 1 8 13 ) 助 。 中 项 1 10 0 10 2 资
5 %。基 质 主要 由透 长 石 (5 5 %) 黑 云 母 (5 4 %~ 0 , 3%一
山 、 化 、 口、 浦 、 东 、 阳 、 水 江 、 永 一 安 洞 溆 祁 桂 冷 江 带 : 钠质 碱性煌斑 岩分 布在湘东北 广泛地 区[ 1钾 1] 0: , 1
镁煌斑岩则 分布于宁远Ⅱ 宁乡一带 而在湘东北 临 及 湘地 区 , 者在 《 笔 湖南省 区域地 质 志》 编志 过程 中 , 通 过野外工作发现 除前人 发现 的钠 质碱性煌斑 岩外 . 还 分布 较多 的钾 质碱 性煌斑 岩类 型 .本 文就 煌斑岩 的
( 南省 地 质 调 查 院 , 南 长 沙 4 0 1 ) 湖 湖 1 0 1
提 要 : 出露 于 湘 东 北 临 湘地 区 的煌 斑 岩 脉 群 进 行 了 同位 素 年 龄 测 定 及 岩 石 地 球 化 学 分 析 。研 究 表 明 。 斑 岩 的 全 对 煌 岩 一 r , 年龄 为 f1 . 2 ) , 成 于早 白垩 世 岩 石 地 球 化 学 方 面 . 石 属 碱 性 系列 、 质一 超 钾 质 煌 斑 岩 ; 195 . Ma形 + 2 岩 钾 富
煌 斑岩—— 特 别是碱 性煌斑 岩 与金矿 化有密 切 联 系 . 来越 受 到关 注和 重视 [ ] 有 人认 为煌 斑 岩 越 1 - 4 至少可 视为 良好 的找 矿标 志 .是 金矿化 的物 质来 源
元古 代雷 神庙组 和小 木坪组 之 中 . 多沿 断裂 带分 布 ,
走 向近东 西 向或 北西 西 向 , 个别 近南北 向( 1 。脉 图 )
作者简 介: 马铁球 , ,9 6年生 , 男 15 高级工程师 , 长期从事 区域地质调查工作 ; ma : tqu 8 s acm。 E- rmaei1@ i . l i n o
第3卷 第 1 7 期
宽 1 5m. 十几 米至近 百米 煌 斑岩 脉分 布区伴 随 ~ 长 有 同方 向的 闪长 岩脉 和花 岗闪长 斑岩 脉分布 。煌斑
岩呈 灰绿色 . 质地 致 密 . 主要 岩石 类型 有云煌 岩及 云
斜 煌斑 岩两 种
之 [] 湖南 境 内 的煌斑 岩 也分 布较 广 泛 路 凤 5 - 6 按 香等 据煌 斑岩 K O、 和 o 根 Na O 的含量 分类 ,
收稿 日期 :09 0 — 7 改 回 日期 :0 9 1 - 0 2 0— 9 2 : 2 0 — 0 3
母 、 象角 闪石 、 假 假象 斜长 石等 组成 。斑 晶的 自形 程
度较 好 . 云母 为 自形 板 片状 、 闪石 为 自形 柱状 、 黑 角 斜长 石为 自形板 状 . 角闪石 和斜 长石 已被绢 云母 、 方
集 大 离 子 亲 石 元 素 (IE LL )和 高场 强 元 素 ( S )稀 土 元 素 分 配 模 式 为 相 似 的右 倾 轻 稀 土 富 集 型 ; 有 较 小 的 T HFE : 具 DM Ⅱ值 ( . G ) 1 a 和较 低 的 s ()一 .)上 述 特 征 暗示 煌 斑 岩 物 质来 源 于异 常 ( 代 富集 ) 幔 , 成 于后 造 山 陆 内 拉 5 Nd t( 7 。 3 交 地 形 张 减 薄 的构 造 环 境
大致有钾 质碱性 煌斑 岩 、钠 质碱 性煌斑 岩 和钾 镁煌 斑 岩等 钾质碱 性煌斑 岩分 布在 湘 中、 西南 的锡 矿 湘
云煌岩 : 岩石 具斑 状结构 , 晶成分 主要 为黑云 斑 母、 透长 石等 : 云母 斑 晶为 自形 晶 , 的边 缘 呈 凹 黑 有 凸不平 的“ 谍状 ” 缘 : 长 石斑 晶为板 状 或短 柱 雉 边 透 状 . 时见卡 氏双 晶 . 缘有 的与石英 呈 显微文 象交 有 边 生 . 晶大小 为 05 21 1。 晶含 量 占岩 石 的 3 一 斑 . 11斑 ~ 1 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