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简支后连续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设计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先简支后连续施工法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先简支后连续施工法摘要:在现代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各类土木建筑建设的数量和规模也在逐渐增加和扩大,因此为了更好地确保其整体的施工便利性和安全性,将需要基于不同的区域情况做好优化选择。
其中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是一种新型的预应力结构。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是当今高速公路上普遍采用的一种新型结构。
本文主要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特性和设计原理进行综述,而后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先简支后连续施工法进行探究,以期更好地使其能够在恰当的施工技术选择下提升桥梁的整体稳定性。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桥梁设计;桥梁施工引言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基建工程正在以空前的速度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而质量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是一种结构,其具有整体性能好,结构刚度大,变形小,抗震性能好等特点,尤其是主梁变形挠度较低,桥面伸缩缝较少,使用起来各更加便利和安全。
这些特点使其在公路、城市、铁路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连续梁桥的施工工艺有:满堂支架法、悬臂法、顶推法、先简支后连续法等,笔者主要结合多年的工程实践,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先简支后连续施工法进行分析。
1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先简支后连续施工法概述在桥梁技术发展中,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国家相继出现大量的先简支后连续结构。
特别是美国内布拉斯加州林肯市修建的两个桥梁,在“先简支后连续”的建筑体系在建设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此之后,许多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在国外相继涌现。
我国在桥梁施工中应用这一技术的时间与国外的差距不大,并且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的不断深入,前简支后连续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技术在近几年来取得长足的进步。
在全国多个省市进行相关的理论和模型实验,在国家的西部交通科技计划中也有专门的课题。
2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特点一般的框架结构由于跨度小、柱网密,不能适应各种用途,而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先简支后连续梁桥施工

浅谈先简支后连续梁桥的施工摘要: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先简支后连续梁桥的施工工艺,并简单阐述了施工技术控制措施,希望能对今后类似桥梁施工有所帮助。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湿接缝,临时支座先简支后连续是桥梁施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施工方法。
一般是先在场地进行主梁的预制,现场吊装将整跨梁架设于支座后形成简支梁,然后在永久支座处通过现浇连接接头段混凝土,张拉负弯矩区域的预应力筋使之成为真正的连续梁结构体系。
该施工方法的主要特点是施工方法简单可行,施工质量可靠,实现了桥梁施工的工厂化、标准化和装配化。
概括地讲是采用简支梁的施工工艺,达到建造连续梁的目的。
1 工程概况莒南县许道口大桥上部结构为14×30 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正弯矩区钢绞线为5<j 15. 24及4<j 15. 24圆束,墩顶负弯矩区钢绞线为5<j 15. 24及4<j 15. 24扁束,全桥共三联;每联为5孔+4孔+5孔。
下部结构为桥墩柱式墩扩大基础,桥台为u型台扩大基础.桥中桥台及5号,9号墩顶部为四氟滑板橡胶支座, 其余墩顶均为板式橡胶固定支座。
2 施工顺序及方法2.1 施工顺序上部结构施工每联共分五个阶段完成。
以第一联为例:第一阶段,主梁预制、张拉正弯矩区钢束、孔道压浆安装临时支座并吊装到设计位置;第二阶段,安装1号,4号墩顶处的永久支座,浇筑相应墩顶处的主梁纵向湿接缝、现浇横梁及相应墩顶1/ 6跨度范围内的横向现浇桥面板,然后进行顶板扁束穿束、张拉、孔道压浆工作;第三阶段,安装2号墩顶处的永久支座并进行相应的混凝土施工、张拉、压浆工作;第四阶段,安装3号墩顶固定支座并进行相应的混凝土施工、张拉、压浆工作;第五阶段,浇筑剩余部分的横向现浇桥面板,解除临时支座进行体系转换施工,最后浇筑桥面铺装混凝土,施工防水层护栏及沥青混凝土铺装等。
实际上按结构受力状态又可分为简支梁阶段、体系转换阶段、连续梁阶段。
连续梁桥的先简支后连续T梁设计

连续梁桥的先简支后连续T梁设计
T梁设计
摘要:先简支后连续T梁是国内外高速公路上常用的一种桥梁结构新形式,具有施工简易、行车条件好且经济合理,并兼备简支梁与连续梁桥的优点.以三跨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T梁为例.简要介绍随岳高速公路中广泛采用的先简支后连续梁桥的结构设计特点和计算方法.
关键词:连续梁桥;先简支后连续;T梁
1简支转连续梁桥特点
随州至岳阳高速公路位于湖北省境内的京珠国道主干线和太原至澳门国家重点公路之间,是湖北省规划的五纵三横一环公路主骨架网中的
一纵。
在随岳高速公路南段的设计中,绝大部分特大大桥上部构造采用先简支后连续的T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先简支后连续的梁桥,先在场地进行梁桥的预制,再吊装至墩台上就位,此时为一般简支体系,然后通过现场浇注梁缝连接段混凝土,张拉负弯矩区域的预应力钢筋,使之成为结构的连续梁体系.与简支梁比,该结构减少了伸缩缝数量,有利于行车和改善外观质量及结构受力。
2设计基本资料
2.1主要技术标准
某桥设计荷载为公路一I级;桥面宽度为2(0.5m+净-11.5m+0.75m),桥梁总宽26m,双向四车道;桥面横坡为2%;设计行车速度为100km。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先简支后连续梁设计【最新版】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先简支后连续梁设计摘要:通过结合桥梁设计实例,对该桥梁上部结构采用先简支后结构连续形式,设计中采取先简支后连续的双支座结构以及设置墩顶负弯矩钢筋等一系列可行的设计措施。
从本工程实施效果表明,该桥梁运营期间一切正常,表明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实例。
关键词:桥梁工程;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先简支后连续梁;设计要点0引言连续梁具有变形小、结构刚度好、伸缩缝少、行车平顺舒适、整体稳定性好、抗折性能好等特点,在公路工程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1]。
但是这种梁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投入较多的施工设备,并且施工工艺较为复杂,施工难度大。
而采用先简支后连续梁可以有效克服以上这些缺点,因此先简支后连续梁在公路工程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笔者将结合具体的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先简支后连续梁桥设计实例,简要探讨具体的设计要点。
1工程概况某桥梁全长53.08m,桥梁中心桩号K5+136,桥梁轴线与河道的交叉角度为105°。
本桥为双幅桥,上部采用3~16m后张法预应力连续空心板,下部采用双柱式墩台,钻孔灌注桩基础,设计水位23.672m。
本桥上部结构体系为先简支后结构连续,预制空心板按部分预应力A 类构件设计,现浇连续段按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
全桥采用3孔16m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空心板,全桥长53.08m。
全桥共设1联,桥面横坡为双向2%,桥梁横断面由18块空心板组成,板高0.8m。
如表1所示为本工程的主要设计技术指标。
表1 主要设计技术指标设计荷载桥面宽度桥面横坡地震动峰值环境类别公路Ⅰ级2×(净-11.5+2× 0.5m防撞护栏)双向2% 0.15g Ⅰ类2连续梁的结构分析与设计2.1 结构分析与设计在连续梁中,主要是将板梁分成两部分,分别为预制梁和现浇段。
首先对预制梁进行安装,使其形成简支结构,接着再对湿接头处进行现浇处理,使之形成连续的结构形式,然后在支座顶面10cm整体化混凝土部分和现浇段处进行负弯矩钢筋的配置。
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桥设计

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桥设计计算—、设计基本资料1、桥梁线形布置:平面线形为直线,无竖曲线,设单向纵坡2%o2、主要技术标准(1 )桥跨布置:2x30m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总体布置如图]所示;主梁横断面布置如图2所示,T梁截面尺寸如图3所示.主梁一般构造如图4所示。
(2 )荷载等级:公路一I (学号为奇数的),公路II级(学号为偶数的\人群荷载3.0kN/m2 (学号数字能被4整除的),人群荷载4.0kN/m2 (学号数字能被3 整除的),人群荷载3.5kN/m2 (学号数字为其他的X(3 )桥梁宽度:2x( 1.75m+O.5m+10.75+0.5 )m+lm=28m,单幅桥横坡为2%。
(4 )航道等级:无通航要求。
(5 )设计洪水频率:1/100。
(6哋震动参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05g地黑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 , 采用简易设防。
(7)设计基准期:100年。
(8 )结构重要性系数:1.1。
3、主要材料(1 )混凝土:30m预制T形梁及其现浇接缝、封锚、墩顶现浇连续段和桥面现浇层均采用C50混凝土,基桩采用C25 ,其余均采用C30。
(2 )普通钢筋:普通钢筋必须符合QB1499-1998'和QB13013-1991,标准的规定,其中:钢筋直径D>12nmi全部采用HRB335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fsk=335MPa ;钢筋直径D < 12mm全部采用R235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f sk=235MPa o(3 )钢材:所采用的钢材技术标准必须符合《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GB/T700-1988 )规定的Q235 ,选用的焊接材料应符合《碳钢焊条》(GB/T5117-1995 )及《低合金钢焊条》(GB/T5118-1995 )的要求,并与所采用的钢材材质和强度相适用,达到与母材等强度的要求。
(4 )预应力钢绞线:采用《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中的<p S15.2,抗拉强度标准值f P k= 1860Mpa,公称直径15.2mm , 弹性模量Ep=1.95xlO5Mpa,技术标准必须符合ASTM416-90和GB5224-95 ,钢绞线的性能应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95)的要求。
5×35米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T梁预制施工方案

5×35米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T梁预制施工方案T梁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位于大渡河上游,桥长195米;桥型布置为5×35米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T梁;全幅每孔3片梁,全桥15片梁。
预应力T梁的预应力筋采用φs 15.2mm 的钢铰线,其抗拉强度标准值 fpk=1860MPa,=0.75fpk=1395MPa。
T梁所用混凝土为C50。
张拉控制应力σcom二、工程总体目标总的指导思想:本项目坚持“科学管理、文明施工,严格控制、统一规范,优质安全、保证工期”的指导思想,打造优质工程、精品工程。
1、质量目标:符合《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的规定,精心施工,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一次验收符合标准,合格率达到100%。
2 、工期目标:总工期2个月,计划开工日期2011年4月15日,计划竣工日期:2011年6月15日。
3、安全目标:消灭责任性员工重大伤亡事故,杜绝责任性大及以上、交通事故和火灾压力容器爆炸事故。
4 、环保目标:施工过程中严格制定并实施完善的环保、水保方案和措施,确保工程所处的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
符合国家及地方政府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要求。
5、成本目标:贯彻执行业主、及作业队成本控制目标,严格将工程成本控制在合同规定投资以内。
三、总体施工方案××××桥T梁制梁场集中预制,该梁场位于副桥西岸路基上,靠近副桥西岸0#桥台,T梁预制完成后7天且强度≥90%即可张拉、压浆。
梁片张拉、压浆完后,由龙门吊起吊出坑,使用炮车直接运送至副桥开始安装。
预制场地配备2台由三角架组拼而成的80t自行龙门吊机,龙门吊配备5吨的小滑轮组,以用于制梁和吊梁。
梁板架设采用160t 架桥机进行吊装的方案。
架设完毕后,立即进行横隔板和湿接缝钢筋的焊接等工作,使其连接成一个整体,以便架桥机和运梁平车在上行走。
先简支后连续小箱梁预制施工工艺标准方案

先简支后连续小箱梁预制施工工艺标准FHEC—QH—30-2—20071、使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先简支后连续小箱梁的预制施工,其他后张法板梁的预制施工可参照执行。
2、编制主要应用标准和规范2。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2。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2.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2.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19952.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预应力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7303、施工准备3。
1技术准备3。
1。
1施工人员要熟悉施工图纸和施工现场情况.3.1.2项目总工程师要向施工技术人员进行书面的一级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 3.1.3对于箱梁的预制台座和模板要进行专项设计,保证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
预制台座和模板的制作精度要满足《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的要求。
3.1.4开始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技术、操作、质量、安全二级交底,确保施工过程的工程质量、人身安全。
3.2机具准备3.2.1混凝土拌和和运输设备:HZS50型混凝土搅拌站一台,混凝土运输车两辆。
3。
2.2混凝土浇注和振捣设备:5t龙门吊一台,Ф50mm振捣棒二根,Ф30mm振捣棒一根,附着式振捣器若干.3。
2。
3钢筋加工设备:钢筋调直机一台,钢筋切断机一台,钢筋弯曲机一台,电焊机两台.3。
2。
4钢绞线张拉和压浆设备:200t千斤顶两台,高压油泵两台,水泥搅拌机一台,压浆泵一台.3。
2.5其它设备:3m3装载机一台,150kw发电机一台.3.3材料准备3.3。
1原材料:碎石、砂子、水泥、水、外加剂、钢筋、钢绞线等原材料必须按相应的试验规程检验,质量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标准。
先简支后连续梁施工工法

先简支后连续梁施工工法先简支后连续梁施工工法一、前言先简支后连续梁施工工法是一种常用于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的工艺。
该工法的特点是能够减小施工过程中的不均匀应力和变形,提高施工速度和质量,适用于各种桥梁工程。
二、工法特点先简支后连续梁施工工法通过先建立简支梁,然后将简支梁与预制的连续梁进行衔接,形成连续梁结构。
这种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简支梁的建设通过减小跨度,降低了难度和施工风险;2. 简支梁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更简单和快速的工艺,提高施工速度;3. 简支梁的建设可以提前完成,提高了整体工程的施工周期;4. 连续梁的施工在简支梁建设完成后进行,保证了连续梁的质量和稳定性。
三、适应范围先简支后连续梁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种桥梁工程,特别是大跨度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
该工法能够满足桥梁工程的设计要求,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四、工艺原理先简支后连续梁施工工法的实际应用是基于以下工艺原理:1. 建立简支梁:在连续梁的两端先建立简支梁,通过减小跨度和采取简单的施工工艺,降低了施工的难度和风险。
2. 衔接连续梁:在简支梁建设完成后,将预制的连续梁与简支梁进行衔接,形成连续梁结构。
通过优化衔接工艺和控制衔接质量,保证了连续梁的稳定性和强度。
五、施工工艺先简支后连续梁施工工法的施工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梁体预制:按照设计要求预制连续梁梁体,并进行质量控制和检查。
2. 简支梁施工:在连续梁两端建立简支梁,采用适当的支架和脚手架支撑结构,进行梁体混凝土浇筑和养护。
3. 连续梁衔接:在简支梁建设完成后,进行连续梁的衔接工作,包括接头加固、钢筋混凝土浇筑和养护等工序。
4. 连续梁施工:施工完成后,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检验,保证连续梁的质量和稳定性。
六、劳动组织在先简支后连续梁施工工法中,需要合理组织施工人员的劳动力,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劳动组织应包括施工人员的任务分配和协调、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安全防护等方面。
七、机具设备该工法所需的机具设备包括起重机、模板支撑系统、混凝土搅拌机、输送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