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反应复习课研究
离子反应期末复习课解析

1
一、离子反应基本概念及其分类:
1.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强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叫做强
_________电__解__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弱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只有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叫
A.2FeCl3+ H2S =2FeCl2 + S↓+ 2H+ +2Cl-
B.2Fe3+ + H2S =2Fe2+ + S↓
C.Fe3+ + H2S = Fe2+ +S↓+2H+
D.2Fe3+ + H2S =2Fe2+ + S↓+2H+
6答案 D
10
例7.能用H++OH- ==H2O表示的离子反 应为( ) A.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溶液 B.氢氧化铜溶液和硫酸溶液 C.氢氧化钡溶液和硫酸溶液 D.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14
例12.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
(A)小苏打溶液跟烧碱溶液反应:
(B)HCO3-+OH-=CO32-+H2O (B)二氧化碳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
CO2+CO32-+H2O=HCO3-
(C)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Ca2++2ClO-+H2O+CO2=CaCO3↓+2HClO
(D)氯气通入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离子反应教案15篇

离子反应教案15篇1、离子反应〔1〕试验探究试验操作现象试验分析1、向盛有2mL硫酸铜溶液的试管里加入2mL稀氯化钠溶液2、向盛有2mL硫酸铜溶液的试管里加入2mL稀氯化钡溶液〔2〕离子反应的概念电解质溶液的反应实质上就是电离出的某些离子之间的反应。
有离子参与的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不肯定全部的物质都是以离子形式存在,但至少有一种物质是以离子形式存在。
2、离子方程式〔1〕定义:用实际参与反应的________________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它不仅表示一个详细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写、拆、删、查”。
“写”: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拆”:反应物和生成物,以其在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态涌现;如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其他物质写化学式:如单质、沉淀、气体、水〔难电离物质〕、氧化物、非电解质、多元弱酸酸式根〔如HCO3-、HSO3-、HS-〕等。
“删”:删去两边相同的离子即没有参与反应的离子。
“查”:检查两边_______和________是否相等,反应条件,沉淀符号,气体符号等。
考前须知:①只有离子反应才能写出离子方程式。
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参与的反应,不能写成离子方程式。
如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反应,虽然反应物都是电解质,但此反应不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两种物质都没有电离出离子,即此反应不属于离子反应,不能写成离子方程式,只能写化学方程式。
另浓硫酸、浓磷酸与固体的反应不能写成离子方程式。
②微溶物作为反应物,假设是澄清溶液写离子符号,假设是悬浊液写化学式.微溶物作为生成物,一般写成化学式(标↓)。
③氨水作为反应物时写成NH3H2O;作为生成物,假设有加热条件或浓度很大时,可写NH3(标↑)。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误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分析:①留意看离子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不可主观臆造产物及反应,如铁与稀硫酸反应写成2Fe+6H+=2Fe3++ 3H2 ↑就不符合客观事实。
人教版高中化学考点知识点复习课《离子反应》课件

H+
H+
H+
H+
重要的离子方程式归纳: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钠与水的反应
2、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3、NO2与水的反应 4、铝与NaOH溶液的反应
5、氯化铝与少量、过量的NaOH溶液的反应
6、氯化铝与氨水的反应
7、硫酸与氢氧化钡的反应
8、 Cl2与NaOH溶液的反应
9、 Cu与FeCl3溶液的反应
10、 Cl 与FeCl 溶液的反应
离子反应的复习课
一、考点归纳: 1、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判断正误 3、离子共存
二、知识梳理
1、电解质、非电解质 2、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注意:弱酸的酸式盐中的酸式根离子在溶液中不能拆,如NaHCO3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写、拆、删、查
能拆的:三酸、四碱、可溶盐 必须写化学式的(即不能拆的):
单质、气体、氧化物、水、难溶物(沉淀)、 弱酸、弱碱、浓硫酸
一要会写,二要会判断正误 (五看)
例题分析:
3、离子共存
①复分解反应类 ②氧化还原反应类
③络合反应类
(1)生成沉淀的:
大部分金属离子与OH-、CO32-;
Ag+与Cl-;Ba2+与SO42-等 (2)与H+不能共存的: OH-、CO32-、HCO3-、SO32-、
(3)与OH-不能共存的:HSO3-、CH3COO-、ClO-等 H+、NH4+、HCO3-、大部分金属离子
(4)发生氧化还原的: Fe3+与S2-、I-;
Fe2+与H+、NO3-等 (5)发生络合反应的:
Fe3+与SCN-等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课教案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课教案
一、导入(5分钟)
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离子概念,并询问他们对离子反应的了解程度。
2. 提出问题:在化学实验中,为什么会产生气泡、沉淀或颜色变化等现象?
二、理论讲解(15分钟)
1. 介绍离子反应的定义和特点,说明离子反应的重要性。
2. 讲解离子反应式的书写方法,包括离子的符号表示和平衡化学方程式的起草。
三、示例分析(10分钟)
1. 给出一个简单的离子反应题目,让学生尝试书写反应式。
2. 分析学生的答案,引导他们找出错误,并指导正确的解题方法。
四、练习与巩固(15分钟)
1. 给学生分发练习题,让他们尝试解答。
2. 课堂上进行批改,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3. 组织学生专项练习,加深对离子反应的理解。
五、应用拓展(10分钟)
1. 分组讨论化学实验中的离子反应现象,并设计实验方案。
2. 在班级中展示并解释各组的实验方案,让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在实际问题中。
六、总结与作业(5分钟)
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要点,强调离子反应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并预习下一堂课内容。
七、课后反思
1. 整理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评估授课效果。
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问题,调整教学方法,做好下一堂课的准备。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复习课 教案

课题备课人:时间:课型:学情分析学生在第一课时已经学习了有关电解质以及电离、电离方程式的相关内容,通过对前面内容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所以课堂上进行适当引导和讲解可以使学生掌握离子反应的相关内容。
尽管学生已经学习了离子反应发生条件,但对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还不够熟练,对于有些物质,学生不知道该不该拆;另外,学生对于有些弱酸、弱碱等物质,不理解为什么在溶液中有分子形式存在,所以,对于有些离子能不能共存不能够明确判断。
本节课,针对这两个问题,通过习题强化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教学目标1.掌握判断离子反应书写的正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步骤。
2.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明确试题考察的知识点。
3.熟记常见不能共存的离子。
查漏补缺复习巩固.重难点难点:离子能否共存的判断重点:1、掌握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明确物质该拆不拆。
2、离子反应书写正误的判断。
授课流程、内容、时间双边活动设计意图一、引入:时间---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电解质能够导电是因为它们在水溶液发生了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
那么对于溶液体系中由电解质电离出的这些离子之间又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又会表现出哪些行为呢?其实对于物质在溶液中所进行的大多数反应其实都是他们电离出的离子之间的反应。
那么他们之间的反应又具有哪些规律和特点呢?那么从这一节课开始我们将进入到离子反应相关内容的学习中来系统的来了解一下离子反应。
板书课题离子反应[教师]:思考:空气、CH3COOH、HCl、NaOH、AgCl、H2O、Cu、S02、 NH3、蔗糖、乙醇、NaCl溶液、MgO中哪些是电解质,哪些是非电解质。
并写出HCl、NaOH、NaCl在水中电离方程式,学生回答完毕后进入新课。
1、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化学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
三、出示自学指导:时间---阅读课本43-46页,填写学案中知识梳理部分。
离子反应复习课教案

离子反应复习课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离子反应概念和发生的条件(2)运用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离子在溶液能否大量共存(3)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的判断二、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分析,归纳,总结等多种手段掌握离子反应有关的问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归纳总结的能力【重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离子共存【难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教学设计】【投影】有关离子反应题型的高考题学生思考【过渡】这两道我们留到最后再来讲评。
从这两道题目,我们可以看出离子反应这一节一直是高考题中的热点之一,一般主要考查的是离子方程式书写以及正误判断,离子共存问题等,那么我们这节课就此来复习《离子反应》。
板书:一、离子反应1、概念:溶液中离子之间,以及离子及分子或原子之间发生的反应。
【思考】1、下列反应哪些为离子反应①Na与水;②盐酸与Ca(OH)2反应;③NH4Cl(固体)+Cu(OH)2(固体); ④Na2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⑤KI溶液与溴水学生思考,回答:①②③⑤为离子反应2、在离子反应中离子浓度有什么变化?学生回答:使某些离子浓度降低板书:2、本质:是溶液中某些离子浓度减小【提问】那么要如何才能导致离子浓度减小呢?学生思考教师引导:从上面的四个离子反应中,我们可以看出Na与水反应是产生气体,盐酸与Ca(OH)2反应生成水这种弱电解质,Na2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而KI溶液与溴水则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我们可以归纳出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板书:3、发生条件①发生复分解反应(包括生成沉淀,气体或挥发性物质)②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过渡】我们都知道离子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表示方法。
那要如何来书写离子方程式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复习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板书:二、离子方程式1、书写:写、拆、删、查讲解:现在我们以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中的离子反应为例回顾一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第一步“写”写出符合客观事实的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CO2↑+H2O第二步“拆”把能写成离子的物质拆成离子形式2Na++ CO32-+2H++2Cl-==2Na++2Cl-+ CO2↑+H2O第三步“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CO32-+2H+-== CO2↑+H2O第四步“查”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总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学案上练习1 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归纳注意点】我们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是,要注意哪些物质可以拆成离子形式,哪些物质不可以拆成离子形式。
基于内容和学情的创新教学设计——从一节《离子反应》高三复习课例点评谈起

关键词 : 离子 反 应 ; 高 三复 习 ; 创 新 设 计
文章编号 : 1 0 0 8 — 0 5 4 6 ( 2 0 1 3 ) 1 2 — 0 0 3 8 — 0 3 d o i : 1 0 . 3 9 6 9  ̄. i s s n . 1 0 0 8 - 0 5 4 6 . 2 0 1 3 . 1 2 . 0 1 6
・
课堂教学研究 ・
基于 内容和 学情 的创新教 学设计 冰
— —
从 一节《 离子反应》 高三复习课例点评谈起
沈世 红
( 南通 市教育科学研 究 中心
江苏 南通
2老师的一 节高三化 学复 习课 《 离子反应》 谈起 , 阐述 了高三化 学课 堂教 学“ 基于 内容 和学情’ ’ 的创
加而 提供 切 实 、 有 效 的帮 助 。 帕克 ・ 帕尔 默认 为 “ 教 学 提供通 达 灵魂 的镜 子 ” …,高三 化学教 学 亦是 如此 , 吴
Na C 1
Na
加 热
Na H CO3 — Na 2 CO3
H2 0
Q1 : 工业 上 由氯 化钠 可制备 哪些化学 物 质? ( 传 统
Q 5 : 反应 ③是 向饱 和 的氯 化钠 溶液 中通 人 N H 。 和 C O 有 先后顺 序 吗? 为什 么 ? ( 离子 反应 的方 向性 问题 ) 吴 老 师 的复 习课教 学设 计 。 由学生 最 熟 知 的工业 上氯 化钠 可 以生 产 的产 品 出发 。 从 反 应类 型 的判 断 引 入 离子 反应 讨论 的由头 , 自然贴 切 而又 富有 思 考性 .
错式” 展开 , 常常由习题开始 , 也在习题 中结束 。由于 复 习课 所 学知 识没 有 新课教 学 时 的陌生 感 , 学 生也 就 失去了继续探究的欲望 , 高三化学教学在很大程度上 只是 变成 了一种 矫正 、 一 种定 位 、 一种 强化 , 学 生 对课
一轮复习学案:2.2离子反应(第III课时)

一、内容及其解析1.内容:根据离子反应学会判断溶液中的离子共存问题。
2.解析:离子共存是重要的化学概念和理论,也是高中教学的难点之一,同时也是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
二、目标及其解析1、目标:(1)、通过复习基础知识,是学生能够熟练地判断离子共存的问题。
(2)、通过练习,使学生归纳出离子共存的规律。
(3)、学会分析、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
2、解析:复习了离子反应后,学生对这一基本概念有了基础的认识,但学生的知识还不够系统化,在分析问题的时候会断章取义。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离子共存知识的归纳。
难点:离子共存知识的归纳。
2、解析:四、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在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中,学生没有将众多的知识整理,使之网络化并进行有序的存储,因而在提取、再现、辨认时,或出现错误,或发生障碍,或不完整,物之间相互反应的规律不清晰,在解决问题时缺乏信心等都会造成在该题上丢分。
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基本流程(二)教学情境[引入]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可以发生电离,以离子形式存在,那么将不同的溶液混合后,溶液中的离子仍然存在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板书] 离子共存1、溶液颜色问题1:在我们已学过的离子中,有哪些离子是有颜色的?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顾、总结知识。
例1:2、溶液的酸碱性问题2:判断下列几种情况溶液的酸碱性:(1)在pH 1的溶液中,(2)使紫色石蕊溶液呈红色(3)使红色石蕊变蓝(4)c(H+)为10-13(5)加入铝粉有氢气产生(6)在水电离出的c(H+)=1×10-13mol·L-1的溶液中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顾、总结知识。
例2: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在pH=1的溶液中:Fe2+、、Cl-、Na+B.pH=11的溶液中:CO32-、Na+、AlO2-、NO-C.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HCO3-、SO42-、NH4+D.由水电离出的c(OH-)=10-13mol·L-1的溶液中:Na+、Ba2+、Cl-、Br-3、三种特殊情况在例题2的A选项中我们知道了“NO-3+H+”组合具有强氧化性,能与S2-、Fe2+、I-、SO2-3等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一定能导电× 22、自身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都 是电解质 √ 23、NH3、SO2的水溶液能导电,故NH3、SO2都是 电解质 × 24、乙醇、蔗糖都是非电解质 √ 25、电解质的导电过程实质伴随氧化还原反应。√ 26、强酸、强碱、大部分盐都是强电解质。√ 27、在相同条件下,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比若电 解质的强 √ 28、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比弱电解质的强 × 29、强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是完全电离的√ 30、两种强电解质溶液混合后导电能力一定更强 ×
S2O32-和H+不能大量共存,因为S2O32-+2H+=S↓ +SO2↑+H2O ⑻发生络合反应: Fe3++3SCN- =Fe(SCN)3
离子反应的类型: 主要有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⒌离子反应表示的方法: 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五、离子方程式
⒈ 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 做离子方程式。 ⒉ 意义:不仅可以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而且还可以 表示所有同类型的化学反应。 ⒊ 书写方法:例:写出MnO2与浓盐酸反应的 离子方程式。 一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二拆:把易溶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难溶难电离物 质及气体写成化学式。 三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四查:方程式两边的原子、电荷、电子转移是否守恒。
注意: ⑴①易溶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 强酸:稀硫酸、硝酸、盐酸、氢卤酸(HF除外)等。 强碱:NaOH、KOH、Ba(OH)2、 Ca(OH)2等 易溶于水的盐:钠盐、钾盐、硝酸盐、铵盐等。 ②难溶于水的物质写成化学式:
Mg2+
Al3+ Zn2+ OHCu2+ Fe2+ Fe3+
Ba2+ SO42Ag+
⑹ 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 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如常见的还原性离子:I-、Fe2+、S2-、HS-、 SO32-、、HSO3-、Br-等 常见的强氧化性离子:ClO-、MnO4-、 Fe3+、Cr2O72-等
⑺ 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发生氧化还原的离子反应
如NO3-和上述还原性离子在中性溶液中可以共存, 但在有大量H+存在情况下则不能共存; S2-和SO3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 条件下则由于发生2S2-+SO32-+6H+=3S↓+3H2O反应 不能存在。 MnO4-和Cl- 在中性溶液或碱性溶液中可以共存, 但在有大量H+存在情况下则不能共存;
⒋ 强弱电解质判断的依据: ⑴ 强弱电解质的根本区别是全部电离还是部分 电离,而不是根据溶液导电性的强弱来划分的, 也不是根据溶解度的大小来划分的。 ⑵ BaSO4、CaCO3难溶于水,但它们是强电解 质。
⒌ 电解质强弱与物质溶解性强弱的区别
类型
实例
溶解 情况 溶解 平衡 溶解 平衡
电离情况
类别 强电解 质
4、酸碱盐的定义:
从电离的角度,给出酸、碱、盐的定义。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 (H+)的化合物叫做酸。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 子(OH-)的化合物叫做碱。
盐:电离时能生成金属阳离子(包括NH4+) 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5、电解质溶液导电性:
⑴ 电解质导电的实质:
⑷ 因复分解反应有沉淀生成。 (溶解性口诀: 解释: 钾钠铵硝样样溶,磷酸二 氢盐相同,氯盐不溶银亚汞,硫酸盐类不溶铅 钙钡和银,其它末及也不溶。) ⑸ 弱酸阴离子与弱碱阳离子因发生互相促进而 发生绝对双水解都生成沉淀,或者一种生成沉 淀另一种生成气体,或者一种生成沉淀另一种 生成弱电解质。 例如:Al3+与HCO3-、 CO32-、S2-、AlO2-等。
强电解质 物质结构 电离程度
弱电解质 部分共价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部 分共价化合物 全部、不存在电 离平衡 离子 强
强酸、强碱、绝 大多数的盐
部分、存在电离 平衡 离子、分子 弱
弱酸、弱碱、水
粒子存在形式 导电性(同浓度)
例子
பைடு நூலகம்
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强电解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 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强电解质是易溶化合物,弱电解质是难 溶化合物 C.SO3溶于水后导电性很强,所以SO3是强 电解质 D.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不一定比弱电解 质的导电性强
⒊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⑴生成难溶的物质 中学化学中常见的难溶物: 金属:Fe等 非金属:S、Si、C等
氧化物:Al2O3、SiO2等
酸:H2SiO3等 碱:Mg(OH)2、Al(OH)3、Cu(OH)2、Fe(OH)3等 盐:AgCl、CaCO3、BaCO3、BaSO4等 注:当有关离子浓度足够大时,生成微溶物的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
反应物的某些离 子浓度的减小
本 质
条 件
应 用
离子共存问题 离子检验问题
生成难溶难电离易 挥发物质,发生氧 化还原反应
四、离子反应
⒈定义:凡是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 反应前后离子浓度的改变(例如反应物浓度的减小) ⒉本质: 例:在稀硫酸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能反应的请分别写出 离子方程式。
①③⑤ 例: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_______ ,属于电 ④ 解质的是_______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⑥ ④ _______ ,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_ 。
①汞 ②液氯 ③氯水 ④氯化钠晶体 ⑤ 盐酸 ⑥干冰 ⑦金刚石
概念辨析: ⒈电解质都是化合物 √ ⒉化合物都是电解质 × ⒊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 √ ⒋一种化合物不是电解质就是非电解质 √ ⒌一种氧化物不是金属氧化物就是非金属氧化 物√ ⒍一种氧化物不是酸性氧化物就是碱性氧化物 × ⒎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 × ⒏离子化合物都是电解质 √ ⒐非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 √ ⒑共价化合物都是非电解质 ×
2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一定能导电 22、自身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都 是电解质 23、NH3、SO2的水溶液能导电,故NH3、SO2都是 电解质 24、乙醇、蔗糖都是非电解质 25、电解质的导电过程实质伴随氧化还原反应。 26、强酸、强碱、大部分盐都是强电解质。 27、在相同条件下,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比若电 解质的强 28、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比弱电解质的强 29、强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是完全电离的。 30、两种强电解质溶液混合后导电能力一定更强
三、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⒈定义: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全部电离成离 子的电解质。如强酸、强碱和大部分的盐。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有部分电离 成离子的电解质 。如弱酸、弱碱、水等。 ⒉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⑴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用“=” ⑵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用“ ” 多元弱酸要分步电离例:H2CO3 练: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NaHCO3、NaHSO4、H3PO4、NH3· H2O ⒊强、弱电解质的比较
11氧化物都是非电解质 12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非电解质 (如:水) 13非电解质一定不是离子化合物 14酸、碱、大多数的盐都是电解质 15有机化合物都是非电解质 16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都是电解质 17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纯净物都是电解质 18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都是电解质 19在水溶液中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不是电解质 20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都不能导电的物质 是非电解质
⒉电解: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从而使阴、 阳离子在两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的过程。 ⒊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 电解方程式
二、电解质 非电解质 ⒈定义: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 做电解质;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⒉判断电解质、非电解质时的注意事项 ⑴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例:Fe、O2 ⑵对于电解质而言,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只要 有一种情况能导电即可。例:NaCl、Al2O3、 H2SO4、 HCl ⑶必须注意溶液中导电的离子是否来自电解质本身。 例:NH3、CO2、SO2等溶于水能导电,但它们不是 电解质,因为导电的离子不是电解质自身电离的。 ⒊范围:酸、碱、盐是电解质,离子型氧化物(如 Na2O)是电解质,水是极弱电解质,大部分有机物 是非电解质,。
4.常见的离子反应一般可分为以下情况: ⑴ 弱酸的正酸根或酸式酸根与H+能反应,主要 是由于生成弱酸;如S2-、HS-都和H+反应生成 H2S。 ⑵ 弱碱的阳离子与OH-能发生反应,主要是由 于生成弱碱或难溶的氢氧化物。 ⑶弱酸的酸式酸根与OH-能发生反应,主要是由 于生成弱酸的正酸根。如: HSO3-、HS-都和 OH-反应分别生成SO32-、、S2-和水。
A.加入BaCl2溶液 B.加入CH3COONa溶液 C.加入Na2CO3溶液 D.加入Zn E.加入NaNO3溶液
Ba2++SO42-=BaSO4 ↓ CH3COO-+H+=CH3COOH
CO32-+2H+=H2O+CO2↑
Zn+2H+=H2 ↑+Zn2+ 不反应
又:氯气溶于水的反应:Cl2+H2O=H++Cl-+HClO
也能发生,由微溶物生成难溶物的反应也能发生。
⑵生成难电离的物质:
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易溶难电离的物质不多:
H2O、CH3COOH、H2CO3、H2SO3、 H2S、HF、C6H5OH、 NH3· H2O、 Fe(SCN)3、[Ag (NH3)2]+等 ⑶生成挥发性的物质: CO2、SO2、NH3等 ⑷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1、两种弱电解质溶液混合后导电能力一定 更弱 32、电解质都溶于水 33、非电解质都溶于水 34、强电解质都溶于水 35、弱电解质都溶于水 36、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37、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38、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39、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