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凝之妻谢氏传-谢道韫

合集下载

《咏雪》原文、译文及赏析

《咏雪》原文、译文及赏析

《咏雪》原文、译文及赏析《咏雪》这是一则千古佳话,表现了女才子谢道韫杰出的诗歌才华、对事物细致的观察和具有灵活想象力。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咏雪》原文、译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咏雪 / 咏雪联句南北朝:刘义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

”太傅大笑起来。

她就是谢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注释谢太傅:即谢安(.320年-385年),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

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

死后追赠为太傅。

内集:家庭聚会。

儿女:子侄辈。

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俄而:不久,不一会儿。

骤:急,紧。

欣然:高兴的样子。

何所似:像什么。

何,什么;似,像。

胡儿:即谢朗。

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

做过东阳太守。

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未若:倒不如。

因:凭借。

即:是。

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

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赏析这是一则千古佳话,表现了女才子谢道韫杰出的诗歌才华、对事物细致的观察和具有灵活想象力。

据《晋书·王凝之妻谢氏传》及《世说新语·言语》篇载,谢安寒雪日尝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安欣然唱韵,兄子朗及兄女道韫赓歌(诗即如上),安大笑乐。

谢安所乐,在于裙钗不让须眉,侄女之诗才,更在侄子之上。

按谢朗少有文名,《世说新语·言语》篇引《续晋阳秋》称他“文义艳发”,《文学》篇引《中兴书》说他“博涉有逸才”。

谢道韫生平简介

谢道韫生平简介

谢道韫简介
王凝之的妻子是谁王凝之的妻子谢道韫简介
王凝之(?-399年),字叔平,书圣王羲之次子,中书令王献之的哥哥,东晋末年官员、将领、书法家。

善草书、隶书。

作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是谢安的兄长谢奕之女谢道韫的丈夫。

深信五斗米道,孙恩攻打会稽时,不听手下进言,不设防备,祷告后相信已请得“鬼兵”助阵,因而与诸子一同遇害。

王凝之并非一个才华高妙的人,也不是个魏晋风流的代表者。

就算跟他的弟兄相比,也只能算是平庸者,考其一生,更是迂腐无比。

在黄长睿云:“王氏凝、操、徽、涣之四子书,与子敬(献之)书具传,皆得家范而体各不同。

凝之得其韵,操之得其体,徽之得其势,涣之得其貌,献之得其源。

谢道韫(生卒年不详),字令姜,东晋时女诗人,是宰相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也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的妻子。

谢道韫留下来的事迹不多,其中最著名的故事,记载在《世说新语》中:谢安在一个雪天和子侄们讨论可用何物比喻飞雪。

谢安的侄子谢朗说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则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因其比喻精妙而受到众人的称许。

也因为这个著名的故事,她与汉代的班昭、蔡琰等人成为中国古代才女的代表人,而“咏絮之才”也成为后来人称许有文才的女性的常用的词语,这段事迹亦为《三字经》“蔡文姬,能辨琴。

谢道韫,能咏吟。

”所提及。

在孙恩之乱时,丈夫王凝之为会稽内史,但守备不力,逃出被抓被杀,谢道韫听闻敌至,举措自若,拿刀出门杀敌数人才被抓[1]。

孙恩因感其节义,故赦免道韫及其族人。

王凝之死后,谢道韫在会稽独居,终生未改嫁。

世说新语两则原文及翻译

世说新语两则原文及翻译

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世说新语两则》中,两个故事都是写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

《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

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

《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侃侃而谈的故事。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世说新语两则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世说新语两则一:《咏雪》原文谢太傅(1)寒雪日内集(2),与儿女讲论文义(3)。

俄而雪骤(4),公欣然(5)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6)曰:“撒盐空中差可拟(7)。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8)”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9),左将军王凝之(10)妻也。

注释:(1)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河南太康)人。

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

死后追赠为太傅。

(2)内集:家庭聚会。

(3)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这里当“子侄辈”讲,即年轻一辈。

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讲:讲解。

论:讨论。

(4)俄而雪骤: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迅速。

(5)欣然:高兴的样子。

(6)胡儿:即谢朗。

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

做过东阳太守。

(7)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差,大致、差不多。

拟,相比。

(8)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儿漫天飘起。

未若:不如比作。

因:凭借(“因”在这里有特殊含义)(9)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

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王凝之的妻子。

(10)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翻译: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年轻一辈的人讲解诗文。

不一会儿,雪下得很大,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说:“差不多可以比作把盐撒在空中。

王凝之妻 阅读附答案

王凝之妻 阅读附答案

王凝之妻阅读附答案
王凝之妻
 凝之①妻谢氏,字道韫,安西将军奕之女也。

聪识有才辩。

叔父安②尝内集,俄而雪骤下,安曰:“何所似也?”安兄子朗曰:“散盐空中差可拟。

”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安大悦。

 凝之弟献之尝与宾客谈议,词理将屈,道韫遣婢白献之曰:“欲为小郎解围。

”乃施青绫步鄣③自蔽,申献之前议,客不能屈。

 及遭孙恩之难,举厝自若,既闻夫及诸子已为贼所害,方命婢肩舆抽刃出门。

乱兵稍至,手杀数人,乃被虏。

其外孙刘涛时年数岁,贼又欲害之,道韫曰:“事在王门,何关他族!必其如此,宁先见杀。

”恩虽毒虐,为之改容,乃不害涛。

 【注释】①凝之:王凝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

②安:指谢安。

③步鄣:用以遮蔽风尘或视线的一种屏障。

 10.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4分)
 (1)叔父安尝内集(2)及遭孙恩之难
 (3)手杀数人_(4)为之改容
 11.下列每组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何陋之有贼又欲害之
 B.其外孙刘涛时年数岁其真不知马也
 C.乃密布字印乃施青绫步鄣自蔽
 D.欲为小郎解围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1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划线的句子。

(2分)
 既闻夫及诸子已为贼所害。

伟大人物谢道韫(349—409)

伟大人物谢道韫(349—409)

“王夫人神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顾家妇清心玉映, 自有闺房之秀 ” 作为谢道韫的堂弟,谢玄十分推崇这个姐姐,到处夸赞她。 偏偏当时有个叫张玄的人,很不服气。见谢玄夸姐姐,他就 赞自己的妹妹:“我有个妹妹,那才叫好呢!”大家看他总 是这么夸赞,心里自然也很想比较一番,这两个女子到底谁 更好。可惜的是,这两位都是出自名门,在当时的社会背景 之下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见到的。好在有个叫济尼的出家 人见过两位闺秀,于是大家就问他:这两位小姐谁更出色呢? 济尼当然谁也不想得罪,就这样回答:“王夫人神清散朗, 故有林下风气;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 。当时 的晋人,崇尚的就是清谈,讲求的就是一个人的风度气质, 追求的就是疏狂的个性。
《拟嵇中散咏松诗》
遥望山上松,隆冬不能凋。 愿想游下憩,瞻彼万仞条。 腾跃未能升,顿足俟王乔。 时哉不我与,大运所飘颻
谢道韫的故事:
•吟雪咏絮,一语成名 •不意王郎 •林下之风 •勇退贼寇
•辩才过人
谢 安:白雪纷纷何所似? 谢 朗:撒盐空中差可拟, 谢道韫:未若柳絮因风起
故事发生在一个严冬飞雪的日子,谢太傅(谢安)召集家里的人,给子侄们讲 论文章的道理。不一会儿,雪越下越大,越下越急。谢太傅面对雪景,高兴 地问道:“这纷纷扬扬的白雪,你们说说它像什么?”谢朗回答:“把盐撒 在空中,差不多与之相比。”谢朗是谢安的二哥谢据的儿子,谢安听了侄儿 的回答后,没置可否,只是默不作声。 谢道韫随即答道:“满天飞舞的雪花 就像春天随风起舞的柳絮。”谢太傅听到这里,高兴地大笑起来。 雪花的特点是洁白、轻飘,谢朗用“撒盐”作比,只注重了色彩的相似,而 没有着眼雪花轻盈飘动的形态。 盐的特点是粒小而质重,撒在空中,只能迅速落下,根本不会随风飞舞。 谢道韫用“柳絮”作比,不仅抓住了色彩洁白这个相似点,而且又抓住了形 态轻飘这一更具特征的相关点,她的比喻巧妙贴切,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谢朗的比喻显得浅露拙劣,与之相比逊色多了。因而,谢道韫的比喻赢得谢 太傅的赞可。

“王凝之谢夫人既往王氏”释证

“王凝之谢夫人既往王氏”释证
中图分 类号 : 0 . 文 献标识 码 : 文章编 号 :0 784 ( 0 1 0 -0 80 1 62 2 A 10 . 4 2 1 ) 1 9 -9 4 0 《 世说 新 语 》 以 下 简 称 为 “ 世 说 》 ) 物 ( 《 ”人
众 多 , 关人 物 的称 呼 方 式 也 比较 复杂 , 有 由此 给
疑 难 问题 。然 而 , 过 境 迁 , 朝 的 读 书人 所 拥 时 南
有 的历史 常 识 在 后代 也 就 升 格 为 学 问。《 世
说》 的这 则 故 事 又 见 于 《 书 》 九 十 六 《 女 晋 卷 列 传 ・ 王凝 之妻 谢 氏传 》:
王凝 之 妻 谢 氏 , 道 韫 , 西将 军 奕之 字 安 女也 …… 初 适 凝 之 , , 不 乐。安 日: 还 甚
日” 句 话 是 没 有 问 题 的 。 然 而 , 太 平 御 览 》 这 《 卷五二o《 亲部》 o《 妻》 所引 《 书》 宗 一 夫 类 晋
却 向 我 们透 露 了 与此 有重 大 差 异 的信 息 :
王凝 之 妻谢 氏 , 字道 韫 , 弈之 女 也 。初 适 凝 之 , , 不 乐 。 弈 日 : 王 郎 , 少 还 甚 “ 逸 子, 恶, 不 汝何 恨 也 ? 答 日 : 一 门叔 父 , ” “ 则
掾 独 处 彼 方 , 当 悒 悒 … … ( 朝 梁 陶 弘 甚 南
“ 郎, 少子 , 恶, 何 恨 也? 答 日: 王 逸 不 汝 ”


门叔 父 , 有 阿 大 、 则 中郎 ; 从 兄 弟 复 群
收 稿 日期 :00 1・8 2 1—1 2 作者 简介 : 范子烨 (9 4 ) 男 , 16 一 , 黑龙江嫩江人 , 博士 , 究员 , 研 教授 , 首都师范大学 中国诗歌 研究 中心 兼职研究 员 , 主 要 从 事 中 古 文学 与 文化 研 究 。

(文言文阅读题)王凝之妻(晋书)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阅读题)王凝之妻(晋书)阅读附答案

王凝之妻(晋书)阅读附答案文言文阅读题晋书王凝之妻凝之①妻谢氏,字道韫,安西将军奕之女也。

聪识有才辩。

叔父安②尝内集,俄而雪骤下,安曰:何所似也?安兄子朗曰:散盐空中差可拟。

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安大悦。

凝之弟献之尝与宾客谈议,词理将屈,道韫遣婢白献之曰:欲为小郎解围。

乃施青绫步鄣③自蔽,申献之前议,客不能屈。

及遭孙恩之难,举厝自若,既闻夫及诸子已为贼所害,方命婢肩舆抽刃出门。

乱兵稍至,手杀数人,乃被虏。

其外孙刘涛时年数岁,贼又欲害之,道韫曰:事在王门,何关他族!必其如此,宁先见杀。

恩虽毒虐,为之改容,乃不害涛。

【注释】①凝之:王凝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

②安:指谢安。

③步鄣:用以遮蔽风尘或视线的一种屏障。

10.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4分)(1)叔父安尝内集(2)及遭孙恩之难__(3)手杀数人_ (4)为之改容11.下列每组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何陋之有贼又欲害之B.其外孙刘涛时年数岁其真不知马也C.乃密布字印乃施青绫步鄣自蔽D.欲为小郎解围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1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划线的句子。

(2分)既闻夫及诸子已为贼所害。

13.从上文中可以看出谢道韫是怎样的一个人?(2分)参考答案10.(1)曾经(2)等到(3)亲手,亲自(4)神色(神情、脸色)(4分,每点1分)11.C(2分)12.听说丈夫和几个儿子已经被孙恩杀害。

(2分)13.聪慧有才气;举措自若(临危不惧,大义凛然)(2分,每点1分)【解析】10.试题分析:先要梳理文字,读懂文章,根据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比较判断各项字词释义。

尝古今异义,曾经;及古今异义,等到;容,古今异义,脸色。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1.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句子的出处,分析其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进行比较。

高中语文写作素材之谢道韫

高中语文写作素材之谢道韫

写作素材之谢道韫谢道韫(约376 年前后在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

东晋女诗人。

东晋后期打败苻坚的百万大军的一代名将谢安之侄女,安西将军谢奕之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王羲之之子王凝之之妻。

公元399 年王凝之为孙恩起义军所杀,她一直寡居会稽。

谢道韫识知精明,聪慧能辩,叔父谢安曾问她:“《毛诗》何句最佳?”答:“吉甫作颂,穆如清风。

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

”安称赞她有“雅人深致”。

一次谢安召集儿女子侄讲论文义,俄而大雪骤下,安问道:“白雪纷纷何所似?”安侄谢朗答:“撒盐空中差可拟。

” 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

”安大悦。

这一咏雪名句,盛为人所传诵。

今存散文《论语赞》一篇和《泰山吟》(一作《登山》、《拟嵇中散咏松诗》二首。

《拟嵇中散咏松诗》借歌咏松树以抒发人生无常的感慨。

谢道韫和丈夫王凝之有四子一女。

四子是蕴之,平之,亨之,恩之。

一女成人后嫁给庾氏。

据《晋书" 烈女传》记载,谢道韫的子女在孙恩之乱中全部遇难,所以说,她虽出身名门,却也命运多舛。

谢道韫《泰山吟》: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非复匠,云构发自然。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有“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云: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其中“咏絮才”用的是东晋才女谢道韫的故事。

据《晋书·王凝之妻谢氏传》: “王凝之妻谢道韫,聪明有才辩,尝内集,雪骤下,叔谢安曰:‘何所拟也?'安兄子朗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安大悦,众承许之。

”后世常称赞能诗善文的女子为“咏絮才”。

可惜谢道韫的咏雪佳作有句无篇。

这首《泰山吟》虽不及她的咏雪句著名,亦差可见其文才气度。

诗咏泰山,一开始就大气磅礴。

巍峨泰山屹立神州之东,与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遥相对峙,故有东岳之称。

作者描写它雄伟蕃秀,高耸入云,第二句中的“冲”字,极写泰山逶迤而上,直刺云天的气势,既传神且有动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晋女诗人。

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

生卒年不详。

谢奕之女,王凝之之妻,聪慧有才辩。

曾在家遇雪,叔父谢安召集众子侄论文义,俄而雪骤,安问:“何所似也?”谢朗答:“撒盐空中差可拟。

”道韫答:“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安大为称赏。

后世因称女子的文学才能为“咏絮才”。

又有一次,凝之弟献之与宾客谈议,词理将屈,道韫在青绫屏障后参加谈论,发挥献之前议,宾客不能折屈。

她风韵高迈,谢安称她有“雅人深致”,时人评论她神情散朗,有林下风气。

她的《登山》诗写道:“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复非匠,云构发自然。

”描写东岳景象,颇得自然之趣;《拟嵇中散咏松》则仍带有玄言习气,表现出从“庄老告退”到“山水方滋”之间的演化。

谢道韫所著诗、赋、颂、诔原集为两卷,已佚。

今存文1篇、诗2首,收入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和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谢道韫谢道韫,陈郡阳夏(今太康)人,东晋著名女诗人。

她是东晋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谢安侄女,左将军王凝之妻。

谢道韫素有雄才,文思敏锐,兼长于书法。

原来诗文2卷,可惜早已散佚,现仅存《登山》、《拟稽中散咏松》等诗。

谢道韫(349—409),东晋女诗人,著名才女。

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

她出身于晋代王、谢两大家族中的谢家,成人后又是王家的媳妇。

谢道韫是东晋后期打败苻坚的百万大军的一代名将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王凝之的妻子。

谢道韫聪慧有才辩,被后人称之为绝代才女、奇女。

在谢家众多的儿女中,历史上所说的“谢家风范”,在谢道韫身上表现得最为突出。

因此,谢道韫的才情倍受伯父谢安的欣赏。

有一次,谢安问谢道韫:“《毛诗》中哪首诗写得最好?”谢道韫轻松地回答道:“周朝贤臣文能安邦、武能治国的尹吉甫写的《民》一诗最好,其诗‘词清句丽,穆如春风’。

”谢安与自己的这位侄女也有着同样的感觉。

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谢道韫对《诗经》也读得如此之熟。

谢安当即称赞谢道韫颇有“雅人的深致”。

还有一年冬天,天空中雪花纷纷扬扬,谢家子弟正围坐在火炉旁谈诗论文。

雪越下越大,谢安笑了笑问在座的侄儿侄女们:“白雪纷纷何所似(大雪纷纷而下像什么样子)?”谢朗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像是空中撒下的一把白花花的盐)。

”谢朗是谢安的二哥谢据的儿子,谢安听了侄儿的回答后,没置可否,只是默不作声。

谢道韫随即答道:“未若柳絮因风起(满天飞舞的雪花就像春天随风起舞的柳絮)。

”听了谢道韫的回答,谢安一面鼓掌,一面口中对谢道韫的文学才华赞赏不已。

此后,人们称有文学才能的女子为“咏絮之才”。

从此谢安心中一直在暗自盘算,一定要给自己的这位侄女物色一位才华相配的丈夫。

时下人们都知道王家子弟个个才华出众,谢安自然也想到在王家子弟中挑选一个。

谢安最初的意思是想将侄女许配给王羲之的第五子王徽之,不久得知王徽之“雪夜访戴”一事以后,谢安担心王徽之是一个办事随心所欲,不能始终如一的人。

因而选择了他的哥哥,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做他的侄女婿。

王凝之字叔平,为人禀性忠厚,行止端方。

有较深厚的文学造诣,工草隶。

历任江州刺史、左将军及会稽内史。

谢道韫15岁时嫁到王家后,恪尽妇道,受到王家老少的一致好评,都认为她是一位难得的好媳妇。

晋代清谈之风盛行,文人雅士,经常围坐在一起,一杯茶,一壶酒,天南地北,无所不谈。

连大家闺秀也常常参与其中,发表各种高见,不过女子参加其中的讨论,则先要设置好“青绫幕幢”,然后,端坐其中,使那些与之对谈的男性士人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谢道韫有一次,凝之的弟弟献之与友人讨论诗文,正被友人说得理屈词穷,处于尴尬境地之时,被从这儿经过的他的嫂嫂谢道韫听到了。

谢道韫二话没说,立即躲到屏风后面参加了讨论。

谢道韫接着献之的话说下去,并在他的基础上引经据典,大加发挥,讲得条条有理,使友人无言以对,只好甘拜下风。

在座的人对谢道韫的才华无不折服。

不过谢道韫嫁给凝之后,对她的这位丈夫还是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一次,谢道韫的叔父问她:“王郎(指王凝之),逸少(王羲之)子,不恶,汝何恨也?”道韫回答说:“一门叔父则有阿大(指谢安),中郎(指谢万),群从兄弟复有封(谢韶的小名),胡(谢郎的小名),羯(谢玄的小名),末(谢川的小名),不意天壤之间乃有王郎!”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丈夫王凝之比起她的众位叔父及各个兄弟那要差得多。

谢道韫对丈夫王凝之的评价是正确的。

其后,以海盗起家的匪盗孙恩作乱,并率兵进攻会稽。

时任会稽内史的王凝之,手握军政大权。

面对强敌的进攻,部下劝他早作准备,而一味相信道教的他却居然相信道祖能保佑一郡百姓不遭涂炭,于是闭门祈祷,然后告诉部下说:“吾已请大道,许鬼兵相助,贼自破矣。

”致使贼兵一到城下,便长驱直入,王凝之及其子女都被贼兵杀害。

谢道韫目睹丈夫和儿女蒙难的惨状,怒火万丈,于是手持兵器带着家中的女仆向贼兵冲去。

谢道韫杀死贼兵数人。

然而终因寡不敌众,被贼兵俘虏,此时她还抱着只有3岁的外孙刘涛。

孙恩以为谢道韫抱的这个孩子就是王家的后代,随即下令部下将这孩子杀死。

谢道韫面对刽子手,正气凛然地对孙恩厉声喊道:“事涉王门,何关他族?这个孩子是我的外孙刘涛,你们一定要杀他,那就先杀了我吧!”孙恩早已听说过谢道韫是一位才华出众的女子,今日又见她义正词严,毫不畏惧的样子,不免也被她所折服,于是改容相待,不但没有杀死她的外孙刘涛,而且也没有加害于谢道韫,还派人将她和她的外孙刘涛一起送回会稽。

从此谢道韫寡居会稽,直至离开人世。

孙恩之乱平定之后不久,新任会稽郡守的刘柳前来拜访过谢道韫。

事后,刘柳常对人夸奖谢道韫说:“内史夫人风致高远,词理无滞,诚挚感人,一席谈论,受惠无穷。

”谢道韫所著诗、文集原有两卷,后散佚,今存文1篇,诗2首。

谢道韫和丈夫王凝之有四子一女。

四子是蕴之,平之,亨之,恩之。

一女成人后嫁给庾氏。

据《晋书?烈女传》记载,谢道韫的子女在孙恩之乱中全部遇难。

谢道韫临事不乱晋代王、谢两族,世代替缨,朝廷倚之为柱石。

既有所谓“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又有所谓“山阴道上桂花初,王谢风流荡晋书”的说法。

而“旧谢道韫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则又状写出人事沧桑,令人不胜感慨。

谢道韫是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谢家风范,在她身上表露无遗,长大后嫁给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门当户对,传为佳话。

“袒腹东床”就是王羲之的故事。

太傅郗鉴在晋室东渡以后,派遣门人到丞相王导府中为女儿都璿提亲,对王氏子弟来说,这是一个婚嬅高门的难得机会,一个个神气端肃,扭捏作态,唯独王羲之毫不在乎依旧袒腹而卧在东窗床上,不料郗鉴选中的就是这个“袒腹东床”的少年郎,从而为后人留下“东床快婿”的佳话。

王羲之的夫人为他生下了七子一女,一个个都成了东晋社会的名流。

王羲之更以书法冠绝古今,称为:“书圣”,他的儿子王献之传其衣钵,功力虽然略逊其父也颇得真谛,后世合称“二王”。

谢道韫叔父就是“淝水之战”中东晋政权中,措国家如磐石的谢安。

晋室东渡之初,谢安与王羲之同寓居在风光明媚的会稽,游山眺水,饮酒赋诗,放情丘壑,兴寄烟霞。

谢安在谢氏诸子弟中,似乎特别欣赏侄女谢道温的聪颖与才情。

有一天谢安问她:“毛诗何句最佳?”谢道温答道:“吉甫作诵,穆如清风。

”吉甫就是周朝的贤臣尹吉甫。

“吉甫作诵”是指的尹吉甫写的“丞民之诗”,这诗赞美周宣王的卿士仲山甫,帮助周宣王成就中兴之治。

诗,辞清句丽,传诵不衰。

谢安也不无同感,称赞谢道温颇有雅人深致。

还有一次,在北风怒吼,雪花纷飞的寒冷冬天,一家人围炉闲谈,谢安问大家:“大雪纷纷而下,象是什么样子?”谢朗应声道:“撒盐空中差可拟。

”谢道温接着说:“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安为之击掌赞叹,因此在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为她找到一个才堪匹配的好丈夫。

为侄女择婿,最理想的对象当然是王家的儿子。

最初本来颇为属意王羲之的长子王徽之的卓尔不群。

但王徽之的一件事使谢安打消了这个念头。

在一个雪夜,王徽之独自饮酒,突然渴望会一会老朋友戴逮,于是立即泛舟刻溪,到半途意兴阑珊,又立即驾舟回府。

有人问起,答道:“乘兴而来,兴尽而去,何必见怪!”谢安认为他恐怕不是那种贯彻始终的人,因而选择了他的弟弟王凝之。

书法王凝之禀性忠厚,文学造诣极深,草书隶书也写得很好,笃信道教,行止端方。

当时王羲之正担任会稽内史的职务,全家大小都住在这个远离战火,风光秀美的地方。

正所谓“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春暖花开的时候,名流雅集。

在一次兰亭集会中,大家即景赋诗为文,王羲之留下著名的《兰亭集序》,大大地感叹人生,发出“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的哀叹,这篇序文关健还在字美。

据传唐太宗将它随葬,后来唐太宗墓被盗,就此失传。

谢道温嫁到王家以后,克尽妇道,温、良、恭、俭、让,样样做到,王羲之全家都认为她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媳妇。

魏晋时代,清谈之风大炽,一炷香,一盏清茶,一杯醇酒,便可以海阔天空地谈论不休,大家闺秀有时也参加讨论,由于汉代以来儒家地位独尊,当时男女授受不亲的礼防也渐受重视,所以大家闺秀参与清谈,常张设青绫幕幢以自蔽,使对谈的男性客人,只闻其声而不见其娇面。

有一次丈夫的小弟弟王献之与友人谈论诗文,正处在下风,被经过的谢道温听到了。

她躲在屏风后听了一会,然后叫婢女告诉王献之,她愿出来为小叔子解围,王献之与客人异口同声表示愿意聆听的她的高论。

谢道温端坐在青绫幕樟之后,将王献之的前议加以肯定,然而引经据典围绕主题进一步发挥,立意高远,头头是道,客人词穷而甘拜下风。

临危不乱,从容不迫,理直气壮,但然处之,常能使艰难困苦的局面化险为夷,这种“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刚毅气质,谢道韫是受到她叔父谢安极大的影响,谢安的临危不惧是很有名的。

肥水之战时,他端坐家中与人下棋,前方捷报已到,也一直端坐把棋下完。

晋穆帝永和三年,桓温镇守长江上游,曾在蓝田大败秦兵,后又收复京师洛阳,可惜都因后继不足而功败垂成,留下:“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沧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浩叹。

书法桓温兵多将广,这年他率兵入朝,当时都城沸沸扬扬,相率猜疑,都说桓温无故入朝,不是来废幼主,就是来诛王、谢巨族。

当时谢安、王坦之都在朝为官,奉朝命赴新亭迎接桓温,百官随行出都,个个惶惊不已。

桓温在新亭大陈兵卫,延见朝士,百官惟恐得罪,都只敢向桓温遥拜。

谢安这时是吏部尚书,从容走到桓温面前,谢安见到帐后罗列甲士,坐定后即对桓温说:“诸侯有道,守在四邻,明公何须帐后置甲士乎?”桓温只好答道:“恐有猝变,不得不然。

”于是挥退甲士,掬诚欢谈多时,方才动身,同入建康。

谢道温深受叔父谢安的薰陶,在不久之后的会稽城破时,就表现出临危不乱的豪雄气势,赢得一致称赞。

王凝之在谢安的保荐下,曾出任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一直作到主管一郡军政大权的会稽内史。

一年,海盗起家的匪首孙恩率众攻打会稽,书呆子气十足而又相信道教的王凝之居然不加设防,相信道祖必能庇佑一郡生灵,每天闭门默祷,第二天对诸将佐说:“我已请得道祖允诺,派遣天兵天将相助,城池可保无虞,贼兵一定会自取灭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