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读图材料题汇编
地理七年级下经典读图题空白

地理七年级下经典读图题空白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世界主要的地区》读图题专题训练《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练习一、《日本》练习1.读日本图填空。
国家:A,B ,C 。
岛屿:D ,E ,F,G 。
海洋:H ,I 。
山脉:J 。
2.日本位于亚洲,东临洋,西临海。
日本是个国,海岸线曲折,多,海运便利。
3.日本的国家象征是,它是一座火山,多火山地震带,位于板块和板块交界处。
4.日本民族构成单一,民族占绝对优势,传统服装是。
5.工业集中分布在洋沿岸和海沿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日本的首都是________,它与________海港城市距离最近。
二、《东南亚》练习1.中南半岛地形具有、的特征。
本区是和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5.东南亚是世界上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
是世界最大的橡胶生产国,是世界最大的棕油生产国,是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是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
6.东南亚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缅甸仰光的、泰国的、柬埔寨的、新加坡的、越南的、印度尼西亚的、等都是着名的旅游景点。
7.读东南亚略图,根据图中字母填写所代表的地理名称。
A____ __洋;B_______海;C_______岛;D_______半岛;;J国家。
2.东南亚包括____ ___和__ _____两大部分,位于___ ____洲和_______洲、____ ___洋和_______洋之间的“十字路口”,其中K处为海峡,位于E 半岛和C 岛之间。
东南亚绝大部分地处(高或低)纬度地区,气候类型以气候和气候为主。
其中D处为气候,与图相一致,特征是,I处为气候,与图相一致,特征是。
区多火山、地震,用板块构造学说理论解释其原因。
10.图中东南亚重要的国际性河流是,流经个国家。
(中、缅、老、泰、柬、越)在我国境内名称为。
三、《印度》练习1、读“印度及其邻国相互位置略图”,填空。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期末复习读图专项训练

七年级期末复习读图专项训练一.读亚洲范围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⑪亚洲的地理位置:从东西半球看,大部分位于 半球;从南北半球看,大部分位于 半球;从地球五带的划分看,大部分地处 带;从海陆位置看,西与A 洲接壤,西南以C 运河与B 洲为界;东临E 洋,南临F 洋,北临G 洋。
⑫请写出2~3个亚洲的世界之最。
① ② ③ 二、读日本和俄罗斯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甲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城市A 岛屿 B 海洋C (2)填出乙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油田A 湖泊B 海港C (3)图中地跨东西两半球的国家是 (填甲或乙)(4)在自然资源方面,两国的主要区别是 。
(5)两国工业分布都不平衡,甲国的工业集中分布在 地区,形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是 。
(6)沟通乙国东西部的主要运输方式是 。
乙国与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 省边界线较长,边境贸易活跃。
乙国海岸线漫长,但海运业在交通运输业中所占比重不高,主要原因是 。
三.读日本简图,回答问题:1.岛屿名称:A B C D 2.读图写出城市名称:① ② ③ ④ ⑤ ⑥ 首都是 。
3濒临的海洋:e f h 。
4. 图上填写日本的五大工业区;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 沿岸和 沿岸的狭长地带。
成因是 。
5.图中b 是 山,它是日本最高的 山。
日本多火山地震是因为它位于 板块和 板块的交界处。
6. 日本的经济特点是 。
形成原因。
四.读下页“东南亚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 海,B 洋,C 海峡,D 半岛,E 群岛,F 岛。
2.图中G 是______(国家),首都______。
D 国家,首都 ,H 所在国家是 首都 。
3.图中H 处为 气候,特征是 。
4.为什么说东南亚位于“东方十字路口”上? 五.读马六甲海峡的航线略图,回答问题:1.把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填在横线上:A 洲B 洲C 洲D 洋E 洋F 海峡2.从图上可看出东南亚处于 “ ” 位置。
七年级历史读图题汇总

1、识图题(1)、清军成功反击沙俄侵略军的雅克萨是图中的(填英文字母)。
(2)、年,中俄历史上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签订的地点是图中的(填英文字母)。
(3)《尼布楚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条约签定有何意义?2、识图题1)这是唐朝与哪个民族建立的会盟碑?是哪一年建立的?2)这个少数民族的都城当时称什么?3)列举唐与这个少数民族友好关系的史实?4)此碑后是什么建筑?3、读右图回答问题1)下图中左右两图中的人分别是 _______和___________2)左图中人是何时嫁给右图中的人?3)右图中的人是哪个民族的首领?他的主要功绩是什么?5、看左图回答问题1)这件事物的美称是什么东西?2)在什么战役中使用?组织者是谁?3)火药什么东西时候用于军事?有什么意义?6、读右图回答问题1)图中的机构叫___________2)哪朝政府特许的统一经营管理贸易机构?3)此机构的主要职责是__________4)这个机构表明当时政府开始推行什么政策?7、看左图回答问题1)左图中这个人物是____________2)他是哪个时期的人物_______他有一项重大的发明是_____________3)这项发明有何意义?8、读右图填空1)图中是哪个石窟的雕像?___________2)大部分开凿于何时?__________,具有什么价值?9、看下图填空图一图二图三图四1)图一是世界上现存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它是《》。
2)图二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请问他描述的是北宋都城在当时的繁荣景象。
3)图三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单孔大石桥——赵州桥,请问它的设计者是。
4)图四是《步辇图》,请问画中唐太宗接见的是哪国的求婚使节。
10、材料一:看下图材料二:乾隆皇帝在给英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结合材料和书本知识,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2)事件中最远到达什么地方?3)这件事有什么历史意义?4)材料二反映清朝对外采取的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严重后果?11、读右图回答问题(1)他是谁?(2)他在历史上有什么贡献?12、读元朝大运河图,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七年级下经典读图题

地理七年级下经典读图题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世界主要的地区》读图题专题训练一、《亚洲》练习(1)写出图中序号和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海洋:①②③大洲:④⑤海、海湾:⑥⑦亚洲南部自西向东三大半岛:⑧⑨⑩山脉:A BC D世界上最高的高原:E河流:F GH JK LM(2)亚洲东北部隔海峡与洲相望,西南部以运河与非洲相连。
亚洲与欧洲以山脉、河流、山脉和海峡为界,用在图中画出来。
(3)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部为,平原主要分布在。
亚洲的河流的特点是。
(4)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原因有,世界12中气候类型中亚洲有种,没有和两种。
其中气候显着,亚洲的季风气候:亚洲的形成了世界上最为典型的季风气候,自北向南依次为、、。
季风气候的有利影响:;不利影响: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使得亚洲季风区灾害频繁,这些灾害主要与风的进退有关(在图中画出这种风的风向示意图);分布范围最广的是气候。
(5)在方框内填入气候类型的名称代号甲:热带季风气候乙:温带季风气候丙:热带沙漠气候丁:温带大陆性气候戊:亚热带季风气候(6)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三种气候类型分别是、、,主要影响因素是;亚洲大陆东岸自南向北的气候类型分别是、、、、、,这种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E地区形成气候,原因是。
(7)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二、《东南亚》练习1.中南半岛地形具有、的特征。
本区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原因是。
2.东南亚人口稠密,耕地较少,高温多雨,将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
分析气候条件是。
3.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首都是。
中国陆上邻国有、、。
4.东南亚居民绝大多数是种人,其中和占一定比重。
5.东南亚是世界上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
是世界最大的橡胶生产国,是世界最大的棕油生产国,是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是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
6.东南亚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缅甸仰光的、泰国的、柬埔寨的、新加坡的、越南的、印度尼西亚的、等都是着名的旅游景点。
中考语文——读图题大全

1、请描述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写出它的寓意。
(4分)•[解析]•第一问:用说明性文字介绍画面即可。
•第二问:可从好高骛远、盲目跟从等方面考虑,告戒人们要脚踏实地,在摸索中前进。
[答案]①图画分为上下两半:上半部四只小狗从画面的左边鱼贯而出,走在最前面的一只眼睛上还架着一部望远镜,它们前面的不远处有一敞开口的地窖;下半部画的是前三只小狗直掉入地窖的脚印和走在最后的戴着墨镜、手拄拐杖的盲小狗和它绕过地窖的脚印。
②只有脚踏实地,才有可能向自己的目标靠近。
或:真理有时候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或:自负往往会害了自己。
2、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作答。
(4分)⑴简要说明你对漫画内涵的理解。
(2分)(2)为漫画拟定一个标题。
(不超过10个字)注意:不能以“无题”为题。
(2分)参考答案1)过分溺爱妨碍健康成长2)给我一点空间5、仔细观察右面这枚“国家节水标志”,准确理解标志的含意,然后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空格处填写适当的文字,使上下句衔接自然。
(4分)“国家节水标志”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
绿色的圆形(标志中圆形背景实际为绿色)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
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手又像,象征。
答案:公众参与,人人动手一条蜿蜒的河流聚少成多滴水汇成江河6、请为下面漫画拟一个简洁明了的标题,不超过14个字。
参考答案:老生常谈能不能来点真的新的……7、请为下面漫画拟一个简洁明了的标题,不超过14个字。
参考答案:关爱:此时无声胜有声没有动物,世界将会怎样?11、请为下面漫画拟一个简洁明了的标题,不超过14个字。
参考答案:倾听自然,关爱生命(1)请仔细观察这幅题为“扼杀”的漫画,说明作者的创作意图?(读书就是为了考大学)(2)面对这样的现象你准备给学校哪些建议?(1)这幅漫画尖锐地讽刺了当前教育中存在的一味为了升学而扼杀学生自由发展的天性的现象。
地理七年级下经典读图题空白

地理七年级下经典读图题空白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世界主要的地区》读图题专题训练《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练习一、《日本》练习1.读日本图填空。
国家:A,B ,C 。
岛屿:D ,E ,F,G 。
海洋:H ,I 。
山脉:J 。
2.日本位于亚洲,东临洋,西临海。
日本是个国,海岸线曲折,多,海运便利。
3.日本的国家象征是,它是一座火山,多火山地震带,位于板块和板块交界处。
4.日本民族构成单一,民族占绝对优势,传统服装是。
5.工业集中分布在洋沿岸和海沿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日本的首都是________,它与________海港城市距离最近。
二、《东南亚》练习1.中南半岛地形具有、的特征。
本区是和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5.东南亚是世界上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
是世界最大的橡胶生产国,是世界最大的棕油生产国,是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是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
6.东南亚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缅甸仰光的、泰国的、柬埔寨的、新加坡的、越南的、印度尼西亚的、等都是着名的旅游景点。
7.读东南亚略图,根据图中字母填写所代表的地理名称。
A____ __洋;B_______海;C_______岛;D_______半岛;;J国家。
2.东南亚包括____ ___和__ _____两大部分,位于___ ____洲和_______洲、____ ___洋和_______洋之间的“十字路口”,其中K处为海峡,位于E 半岛和C 岛之间。
东南亚绝大部分地处(高或低)纬度地区,气候类型以气候和气候为主。
其中D处为气候,与图相一致,特征是,I处为气候,与图相一致,特征是。
区多火山、地震,用板块构造学说理论解释其原因。
10.图中东南亚重要的国际性河流是,流经个国家。
(中、缅、老、泰、柬、越)在我国境内名称为。
三、《印度》练习1、读“印度及其邻国相互位置略图”,填空。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材料题型阅读及答案

材料题型阅读(满分:27分时间:30分钟)(一)(9分)材料一:我国古代用农历计时,用阳历划分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把五天叫一候,3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为72候24节气。
材料二:厉害了!中国“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于2016年11月30日下午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四节气也是大自然的语言,它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如“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再如民间有“霜降吃柿子防感冒”的谚语,日久天长,这些经验被沉淀、总结下来后,就形成了纷繁多样的月令、农谚、民俗、民谚,世代相传,规范、指导着中国人的生活。
材料三: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也反映了典型北方气候特点。
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
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
春秋时期的著作《尚书》中就已经对节气有所记述,西汉刘安著的《淮南子》一书里就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了。
材料四:由于我国地域广阔,二十四节气还带有明显的区域性色彩。
如“霜降”一般在阳历10月23日左右,意指这一节气的来临,大地将产生初次结霜的现象。
但在我国南方的福建省南部、海南省等地区,全年无霜。
而在东北的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等北方地区的初霜,则常早于这个时间。
1.结合材料分析二十四节气“带有明显的区域性色彩“的原因有哪些。
(3分)①我国地域广阔;②二十四节气是以黄河流域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
2.请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对“清明”这一节气的认识。
(3分)【示例】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古时也叫三月节,有2 000多年历史。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材料题型阅读及答案

材料题型阅读(满分:27分时间:30分钟)(一)(9分)材料一:我国古代用农历计时,用阳历划分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把五天叫一候,3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为72候24节气。
材料二:厉害了!中国“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于2016年11月30日下午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四节气也是大自然的语言,它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如“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再如民间有“霜降吃柿子防感冒”的谚语,日久天长,这些经验被沉淀、总结下来后,就形成了纷繁多样的月令、农谚、民俗、民谚,世代相传,规范、指导着中国人的生活。
材料三: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也反映了典型北方气候特点。
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
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
春秋时期的著作《尚书》中就已经对节气有所记述,西汉刘安著的《淮南子》一书里就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了。
材料四:由于我国地域广阔,二十四节气还带有明显的区域性色彩。
如“霜降”一般在阳历10月23日左右,意指这一节气的来临,大地将产生初次结霜的现象。
但在我国南方的福建省南部、海南省等地区,全年无霜。
而在东北的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等北方地区的初霜,则常早于这个时间。
1.结合材料分析二十四节气“带有明显的区域性色彩“的原因有哪些。
(3分)①我国地域广阔;②二十四节气是以黄河流域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
2.请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对“清明”这一节气的认识。
(3分)【示例】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古时也叫三月节,有2 000多年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北实验初中2013级七·下语文期末复习
读图、材料题汇编
1.读图表,回答问题。
(3分)
右图是对不同学历段学生关注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的人数
比例统计,请认真读图,然后写出你的结论。
结论:
【解析:这是一道读图题。
根据题干“不同学历段学生关注国内外重大 新闻事件的人数比例”的提示,认真读图表。
明确图表的主题,要横看、 纵看,进行横比、纵比,特别要注意图表中的数据变化,看数据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通过比较得出答案。
答案:学历(或:文化程度)越高对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关注度越高。
(意思相近即可)】
2. 2.请仔细观察下边名为“自卫”
意义。
(4分)
画面内容:
讽刺意义:
【解析:此题属于图文转换题。
首先要客观地、有条理地将画面及文字内容
描述出来,然后结合画面、文字揭示其讽刺意义。
答案:画面内容:某人正在一处旅游景点的石狮上书写“到此一……”,
还没写完,石狮奋起自卫,恼怒地给了他一记耳光,并气愤地说:“我叫你 写!”(画面描述完整,语言简洁即可) 讽刺意义:讽刺一些人在旅游中到处乱写乱画,破坏风景文物的不文明行为。
(语言简洁,大意相同即可)】
3.阅读下面的漫画,结合当前有学生沉迷于游戏的现象,把画中母子两人的对话补充完整。
要求:①用语简明,能反映画面内容,每句话不超过5个字(不含标点);②补充完整后的对话
(1) (2)
(1)母:该睡觉了! 子:
(2)母: 子:
【解析:解答此题需要仔细观察漫画,且进入情境、角色。
图(1),月亮挂在漆黑的天幕,说明夜已深,母亲劝儿子“该睡觉了”,此时的儿子玩意正浓,联系现实生活可以断定儿子会说“再玩会儿”。
图(2),日上三竿,母亲会催促儿子起床,儿子则因昨晚玩电脑睡得太晚,此刻睡意正浓,要求“再睡会儿”。
答案:(1)再玩会儿。
(2)该起床了! 再睡会儿。
】
4.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回答问题。
(4分)
(1)请概括漫画的主要内容。
(2)你能说出漫画的讽刺意义吗?
【解析:漫画类题目答题步骤如下:读画-析画-悟画-述画。
①读画。
先观察画面的构成要素:长着眼睛和手、戴着口罩的地球,汽车和汽车
尾气;②析画。
弄清要素之间的关系——因为汽车尾气,地球才戴上口罩;③悟画。
联系现在的环境污染现象,
寓意就明确了——人类过多的向空气中排放废气,污染了地球的环境。
我们应该逐步改善地球的空气质量。
④述画。
根据要求简洁地表述。
】
【答案:(1)过多的汽车尾气让地球戴上了口罩。
(2)人类过多的向空气中排放废气,污染了地球的环境。
我们应该逐步改善地球的空气质量。
】
5.语文活动:请在下面两幅图中任选一幅,说说你从图中读出了什么。
(4分)
我读出了:
【解析:标题是图画的“眼睛”,结合形象思考寓意,透过夸张的手法了解图画的意图,再联系生活来理解图画的要义。
答案:图一示例一:这个“污”字实际上是一幅漫画,它的含义有:水是万物的生命之源,它对人类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当这一重要的自然资源遭到污染后,人类最终得到的结果只能是“亏”。
示例二:这幅漫画让人思索,促人警醒,使人对“若污则亏”这一规律不要置若罔闻。
它以特殊的形式呼吁人类要全力保护好自己所生存的自然环境。
】
【图二示例一:荷具有美好的形象:亭亭玉立,不蔓不枝,高雅圣洁,中通外直,清新脱俗,具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充满勃勃生机,真可谓花中的谦谦君子。
示例二:荷花的出众离不开叶的衬托。
莲叶有默默奉献的精神,不追名逐利,不好大喜功,甘愿一直扮演着陪衬者和守护神的角色。
(任意选取一幅,要求理解正确,分析具体,语言表述凝练流畅)】
6.阅读下列有关某乡镇儿童自理能力和健康状况的调查表,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3分)
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什么结论?
【解析:对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进行相关数据的比较,从“自理能力”“营养状况”“视力情况”三个角度归纳结果即可。
答案:示例:留守儿童的自理能力普遍较强,视力较好,但营养状况较差。
】
7.右图是中国节能认证标志,
仔细观察,写一段解说文字。
要求:说明主体部分(蓝色。
周围汉字和英文除外)的构成要素、
含义及其造型特点,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3分)
【解析:徽标漫画类题目答题步骤如下:第一步,宏观把握徽标(行业性图标)外形特点,注意中英文大小写和变体,以及涉及的时间、事物等。
第二步,根据其外形展开联想。
第三步,条理清楚地表述。
】
【答案:标志由“energy”的第一个字母“e”、中间的变形汉字“节”构成一个圆形图案。
“节”字由古长城、烽火台图形和“能”的汉语拼音首字母“n”构成。
图案为蓝色。
整体图案的含义为中国节能,通过节能还天空、海洋于蓝色。
图案设计中英文兼收并蓄,物形与文字浑然一体,结构紧凑,意味深长,可谓独具匠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