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多不下雨
关于龙的民间俗语

关于龙的民间俗语导读:本文关于龙的民间俗语,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养儿沿屋栋。
龙是龙,鳖是鳖,喇叭是铜锅是铁。
龙生一子混九江,老母猪子多尽吃糠。
龙行一步,草木皆舂。
龙行一步,鳖爬十年。
龙归晚洞云犹湿,麝过青山草木春。
龙虎相斗,鱼龟遭殃。
龙虎相斗,必有一伤。
龙无云不行,鱼无水不生。
龙一条胜过蚯蚓一畚箕。
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
二龙相斗,鱼鳖虾蟹受伤。
独龙难斗两头蛇。
(一作强龙。
)鲤鱼跳龙门,身价百倍。
不下大海,难捉蛟龙。
猛虎不在当道卧,困龙也有上天时。
宁为蛇头,不为龙尾。
擒龙要下海,打虎要上山。
擒龙不怕浪涛涌,打虎不怕虎逞凶。
蚯蚓成不了龙。
涉浅水者得虾,涉深水者得蛟龙。
射虎不成重练箭,斩龙不断再磨刀。
身无斩龙刀,也敢下东海。
是龙来去大海,是蛇草里钻。
是龙到处行雨,是蛇到处伤人。
是龙就上天,是蛇就钻地。
一龙阻住于江水。
在家似龙,出外似鼠。
老虎嘴里拔脱牙,青龙头下拣明珠。
龙蟠泥中未有云,不能生彼升天翼。
龙有蛇之一麟,不害其为灵;玉有石之一脉,不害其为宝。
莫为霜台愁岁暮,潜龙须待一声雷。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一渊不两蛟。
积水成渊,蛟龙兴焉。
龙游凤舞,岁乐民喜。
龙之未升,与鱼鳖为伍;及其升天,鳞不可睹。
龙与蛇师为亲家。
龙血入地为琥珀。
虎啸而谷风至,龙举而景云往。
龙下频主旱,多龙多旱。
龙游苍海虎归山。
龙多死靠不下雨,人多死靠不做活。
龙多搁起雨,子多搁死爷。
批龙鳞易,捋虎须难。
龙不离海,虎不离山。
龙斗虎争,苦了小獐。
龙斗鱼损。
龙多旱,人多乱。
龙多不治水,鸡多不下蛋,媳妇多了婆婆做饭。
龙归沧海,虎入深山。
龙交龙,凤交凤,老鼠的朋友会打洞。
含龙谚语

含龙谚语导读:1、两个人舞龙,有头有尾。
2、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
3、虎啸风生,龙腾云起。
4、龙归晚洞云犹湿,麝过青山草木春。
5、射虎不成重练箭,斩龙不断再磨刀。
6、唱戏的穿龙袍,成不了皇帝。
7、千万不要去招惹龙,无论你是什么。
8、龙不离海,虎不离山。
9、龙虎交战,龟鳖受灾。
10、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
11、龙头不拉拉马尾,用力不对路。
12、不下大海,难捉蛟龙。
13、龙多搁起雨,子多搁死爷。
14、四海龙王动刀兵,里里外外都是水。
15、龙斗虎争,苦了小獐。
16、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17、未草里头藏龙身,农家出英才。
18、宁为蛇头,不为龙尾。
19、龙下频主旱,多龙多旱。
20、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养儿沿屋栋。
21、龙生一子混九江,老母猪子多尽吃糠。
22、龙行一步,草木皆舂。
23、河里划龙船,同心协力。
24、在家似龙,出外似鼠。
25、龙怕揭鳞,虎怕抽筋。
26、龙船上装大粪,臭名远扬。
27、佘太君的龙头拐杖,有钱也买不至。
28、猛虎不在当道卧,困龙也有上天时。
29、擒龙要下海,打虎要上山。
30、龙居浅水遭虾戏,虎落平川被犬欺。
31、麻布袋做龙袍,不是这块料。
32、龙行一步,鳖爬十年。
33、八月十五看龙灯,迟了大半年。
34、龙交龙,凤交凤,老鼠的朋友会打洞。
35、龙游凤舞,岁乐民喜。
36、不害其为宝。
莫为霜台愁岁暮,潜龙须待一声雷。
37、云从龙,风从虎。
38、要饭的给龙王上供,穷人有个穷心。
39、龙是龙,鳖是鳖,喇叭是铜锅是铁。
40、涉浅水者得虾,涉深水者得蛟龙。
41、叶公好龙,怕是真的。
42、虎啸而谷风至,龙举而景云往。
43、是龙到处行雨,是蛇到处伤人。
44、积水成渊,蛟龙兴焉。
45、龙多死靠不下雨,人多死靠不做活。
46、龙生九种,九种各别。
47、是龙就上天,是蛇就钻地。
48、老虎嘴里拔脱牙,青龙头下拣明珠。
49、二月二,龙抬头。
50、烂板桥上的龙王,不是好东西。
51、龙归沧海,虎入深山。
龙的谚语(优秀6篇)

龙的谚语(优秀6篇)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用到过谚语吧,谚语是熟语的一种,是流传于民间、言简意赅的话语。
那么,你知道都有哪些民间谚语吗?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分享的6篇《龙的谚语》,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龙的谚语俗语篇一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藏龙卧虎: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
车水马龙:车象流水,马象游龙。
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成龙配套:搭配起来,成为完整的系统。
乘龙佳婿:乘龙:女子乘坐于龙上得道成仙。
佳婿:称意的女婿。
旧时指才貌双全的女婿。
也用作誉称别人的女婿。
乘龙快婿:乘龙:女子乘坐于龙上得道成仙。
快婿:称意的女婿。
旧时指才貌双全的女婿。
也用作誉称别人的女婿。
打凤捞龙:凤、龙:这里指人才。
比喻搜索、物色难得的人才。
得婿如龙:形容得到称心如意的佳婿。
二龙戏珠:两条龙相对,戏玩着一颗宝珠。
风从虎,云从龙: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
风虎云龙:虎啸生风,龙起生云。
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
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伏虎降龙:伏:屈服;降:用用威力使屈服。
用威力使猛虎和恶龙屈服。
形容力量强大,能战胜一切敌人和困难。
伏龙凤雏:伏龙:(卧龙)诸葛孔明。
凤雏:庞士元。
两人都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军事家。
后指隐而未现的有较高学问和能耐的人。
龟龙鳞凤: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尊贵、吉祥的四种动物。
比喻身处高位德盖四海的人。
龟龙片甲:比喻无论巨细都搜罗进来的好东西。
虎斗龙争:形容斗争或竞赛很激烈。
虎踞龙盘: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虎卧龙跳:形容字势雄浑超逸。
虎穴龙潭:龙潜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
比喻极险恶的地方。
画龙点睛: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
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活龙活现: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象亲眼看到一般。
骥子龙文:骥子:千里马;龙文:骏马名,旧时多指神童。
原为佳子弟的代称。
后多比喻英才。
教你计算几龙治水,几牛耕田,几人分饼

教你计算几龙治水,几牛耕田,几人分饼诗云:天龙治水望丰年,神牛下界好耕田;人少饼多吃喝厚,得辛金重有余钱。
几龙治水:辰为龙,是司雨之神,管雨的龙神少了,管不过来了,就忙忙碌碌四处播雨以至大涝;管雨的龙神多了,就像“三个和尚无水吃”一样以至大旱,因此,民间自古就有“龙多不下雨”的谚语。
几牛耕田:丑为牛,在古代是代耕劳动力,以此来判断当年耕种和收成的好坏。
耕田的牛越多,生产力越充沛;耕田的牛越少,生产力越匮乏。
谚云:“牛多好耕田”、“一牛耕田耕不撤,九牛耕田牛有歇。
”几马驮谷:午为马,驮谷的马越多,谷子越丰收;驮谷的马越少,谷子越歉收。
几屠共猪:亥为猪,几名屠夫共卖一头猪,屠夫多则猪价上涨,反之则降。
几人分饼:“丙”谐音“饼”,代表食物。
分饼的人少,则年景丰收,吃喝有余;分饼的人多,则庄稼歉收,年景不强。
几日得辛:“辛”五行属“金”,代表财富,“得辛”即招财进宝之意。
民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得辛”的日子越多越好,代表财运滚滚、天天发财。
另一种是“得辛”的日子越少越好,代表财神爷快到,今年快发。
按照上面的说法:2018年,二龙治水、十一牛耕田,四马驮谷、九屠共猪,八人分饼,三日得辛。
这种说法的原理,原来是这样的,关于几龙治水:根据“六十甲子法”。
从农历正月初一数起,数到正月十二,共十二天,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属,其中“辰”属便是“龙”。
如果“辰”字排在初九,当年就是九龙治水。
排在初二就是“二龙治水”。
“龙多是靠天无雨,龙少水涝禾无成”;俗话说,“龙多靠,龙少涝”,意思是说龙越少,水越多;龙越多,水越少。
初一二逢辰,是一二龙治水,行雨均平,春夏秋冬雨水应之高田,全收麻豆麦也。
初三四逢辰,是三四龙行雨,雨水调均,高低大收。
初五六逢辰,是五六龙,半凶半吉,种宜早,大收之年。
初七八逢辰,七八龙治水,春秋月有虫蝗,遍伤人民,五谷长价,百姓饥荒,乡村饿死。
初九十逢辰,九十龙治水,本年大水,又有秋旱,苗焦枯,五谷不收,一水一流半收。
出水蛟龙的励志名句

出水蛟龙的励志名句
1.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
2.龙多思靠,人多思拗。
3.龙多死靠不下雨,人多死靠不做活。
4.龙多旱,人多了乱。
5.龙生龙子,虎生虎。
6.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麻雀生儿钻瓦缝。
7.吾辈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遍化龙。
8.这条龙色泽鲜艳,栩栩如生,好似即将腾云驾雾从展览馆冲出飞向天空。
9.龙给我的感觉是凶猛的,也是美丽的,但我觉得龙并不是表面上的那么凶猛。
10.在中国古代神话中,龙是一种神灵,它掌管着天地的雨水,并且能幻化成人形。
11.龙的形象主要包括头冠饰角目耳鼻嘴眉足鳞(羽毛)尾和躯体等部分。
我们称之为“真龙"
12.龙是一种神异动物,具有九种动物合而为一之九不像的形象,为兼备各种动物之所长的异类。
13.龙是传说中的神异动物,特征是能兴云作雨的生物。
后来成为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
黄金法则

黄金法则一、黄金法则之心态篇1.卡瑞尔公式:解除烦恼的万灵方案,你的心可以构筑一个地狱,更能够缔造一处天堂2.酸葡萄效应:走好心灵的平衡木,提高你的快乐商数3.野马的结局:别让恶劣情绪毁了你,坏脾气是一种奢侈品4.塞里格曼效应:永远对绝望说“不”,只要自己不跪着,没有人会比你高5.沉没成本:放弃,是勇气更是智慧,坚持到底不一定就能胜利6.踢猫效应:不做情绪的污染源,我的心情,我做主7.比林定律:学会拒绝,生活可以更轻松,说“不”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权利8.史华兹论断:幸与不幸,存乎一心,幸福就在你的手心里9.痛苦如盐:心宽天地阔,苦痛的深浅取决于心的大小10.跷跷板互惠原则:互利互助才能皆大欢喜,人生不是一场独舞二、黄金法则之成长篇,11.印刻效应:先入易为主,慎重选择追随者12.俄狄普斯情结:心理健康的一道坎,人生路上的另类考验13.“延迟满足”效应:等待是人生的必修课,忍耐是成熟与健康的标志14.定位效应:清楚自己的角色,找到正确的位置很重要15.蜕皮效应:成长就是不断地超越自我,远离舒适区16.篮球架原理:人生是场马拉松,抢快,不一定就赢17.蘑菇定律:守得云开见日出,有价值才有机会18.巴纳姆效应:自信才能不迷信,有主见才能无偏见19.蔡戈尼效应:掌控生活与工作的平衡,和谐的才是成熟的20.萨盖定律:目标太多等于没有目标,确定来自唯一21.反馈效应:反省是成长的加速器,自省是一种重要的修养22.柴斯特菲尔德名言:谦虚才能更快地进步,海纳百川皆因地势低23.“饿老鼠、饱老鼠”效应:因为有限所以珍贵,生命是用来珍视的不是用来挥霍的24.比伦定律:什么都不做才不会出错,失败是一种财富25.特里法则:错误是成长的契机,任何改正都是进步26.猴子的教训:该放手时就放手,贪婪是最大的祸端27.“路径依赖”理论: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最初的决定就是最后的归宿28.自我选择效应:自己的人生由自己决定,99.9%都是选择三、黄金法则之生活篇,29.墨菲定律:不要奢求尽善尽美,做最坏的打算,争取最好的结果30.社会促进效应:竞争和期待催生优秀,他人的目光是最好的鞭策31.刻板印象:心存偏见有碍交际,不要戴有色眼镜看人32.“登门槛。
关于龙的俗语谚语

关于龙的俗语谚语导读:本文关于龙的俗语谚语,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关于龙的俗语谚语】二月二,龙抬头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擒龙要下海,打虎要上山。
吃饭象条龙,做活象条虫。
龙无云不行,鱼无水不生。
龙虎交战,龟鳖受灾。
龙肝凤胆拢歹医。
龙不离海,虎不离山。
龙斗虎争,苦了小獐。
龙斗鱼损。
龙多旱,人多乱。
龙多不治水,鸡多不下蛋,媳妇多了婆婆做饭。
龙归沧海,虎入深山。
龙交龙,凤交凤,老鼠的朋友会打洞。
龙居浅水遭虾戏,虎落平川被犬欺。
龙逢浅水遭虾戏,凤入深林被雀欺。
龙怕揭鳞,虎怕抽筋。
龙生九种,九种各别。
二月二,龙抬头。
龙下三泷,舟楫莫当。
龙行熟路。
龙眼识球,凤眼识宝,牛眼识青草。
云从龙,风从虎。
虎啸风生,龙腾云起。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养儿沿屋栋。
龙是龙,鳖是鳖,喇叭是铜锅是铁。
龙生一子混九江,老母猪子多尽吃糠。
龙行一步,草木皆舂。
龙行一步,鳖爬十年。
龙归晚洞云犹湿,麝过青山草木春。
龙虎相斗,鱼龟遭殃。
龙虎相斗,必有一伤。
龙无云不行,鱼无水不生。
龙一条胜过蚯蚓一畚箕。
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
二龙相斗,鱼鳖虾蟹受伤。
独龙难斗两头蛇。
(一作强龙。
)鲤鱼跳龙门,身价百倍。
不下大海,难捉蛟龙。
猛虎不在当道卧,困龙也有上天时。
宁为蛇头,不为龙尾。
擒龙要下海,打虎要上山。
擒龙不怕浪涛涌,打虎不怕虎逞凶。
蚯蚓成不了龙。
涉浅水者得虾,涉深水者得蛟龙。
射虎不成重练箭,斩龙不断再磨刀。
身无斩龙刀,也敢下东海。
是龙来去大海,是蛇草里钻。
是龙到处行雨,是蛇到处伤人。
是龙就上天,是蛇就钻地。
一龙阻住于江水。
在家似龙,出外似鼠。
老虎嘴里拔脱牙,青龙头下拣明珠。
龙蟠泥中未有云,不能生彼升天翼。
龙有蛇之一麟,不害其为灵;玉有石之一脉,不害其为宝。
莫为霜台愁岁暮,潜龙须待一声雷。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一渊不两蛟。
积水成渊,蛟龙兴焉。
龙游凤舞,岁乐民喜。
龙之未升,与鱼鳖为伍;及其升天,鳞不可睹。
龙与蛇师为亲家。
与龙有关的谚语

与龙有关的谚语与龙有关的谚语1、龙生九种,九种各别。
2、是龙就上天,是蛇就钻地。
3、身无斩龙刀,也敢下东海。
4、吃饭象条龙,做活象条虫5、龙怕揭鳞,虎怕抽筋。
6、龙交龙,凤交凤,老鼠的伴侣会打洞。
7、龙眼识球,凤眼识宝,牛眼识青草。
8、猛虎不在当道卧,困龙也有上天时。
9、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10、在家似龙,出外似鼠。
11、龙不离海,虎不离山。
12、是龙来去大海,是蛇草里钻。
13、龙多不治水,鸡多不下蛋,媳妇多了婆婆做饭。
14、龙逢浅水遭虾戏,凤入深林被雀欺。
15、龙一条胜过蚯蚓一畚箕。
16、龙归晚洞云犹湿,麝过青山草木春。
17、莫为霜台愁岁暮,潜龙须待一声雷。
18、龙蟠泥中未有云,不能生彼升天翼。
19、龙虎交战,龟鳖受灾(龙争虎斗,原系两强的争斗(交战),与属于弱者的龟鳖无关,但最终遭殃受害者竟是龟鳖,形容强者相争,殃及无辜的弱者,亦即两方相...20、龙生一子混九江,老母猪子多尽吃糠。
21、龙下三泷,舟楫莫当。
22、龙是龙,鳖是鳖,喇叭是铜锅是铁。
23、积水成渊,蛟龙兴焉。
24、擒龙要下海,打虎要上山。
25、擒龙不怕浪涛涌,打虎不怕虎逞凶。
26、是龙到处行雨,是蛇到处伤人。
27、龙无云不行,鱼无水不生28、龙斗虎争,苦了小獐。
29、龙虎相斗,鱼龟遭殃。
30、龙行一步,草木皆舂。
31、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
32、千万不要去招惹龙,无论你是什么33、批龙鳞易,捋虎须难。
34、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35、龙游凤舞,岁乐民喜。
36、龙多死靠不下雨,人多死靠不做活。
37、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养儿沿屋栋。
38、宁为蛇头,不为龙尾。
39、龙行一步,鳖爬十年。
40、不下大海,难捉蛟龙。
41、龙归沧海,虎入深山。
42、龙虎相斗,必有一伤。
43、擒龙要下海,打虎要上山44、龙无云不行,鱼无水不生。
45、龙肝凤胆拢歹医(龙肝凤胆指稀有高贵的药材。
拢:全部。
歹医:很难或无法医治。
谓病入膏肓,再好的药材也无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苑
敏治罪,蒋琬不同意,说:“吾实不如前人,无可推也。
”他不予追究,也不抓“小辫”,这是实实在在的虚心,也是以团结为重的宽恕。
这种谦虚、自责、善待逆耳之言的精神,风范垂后,值得效法。
又据《经济参考报》报道,为更好地迈出两个文明建设的步伐,中共福建省三明市委恳请市民揭短。
该市曾两次召开市民座谈会。
市委书记在开场白中首先声明,座谈会不是请大家来唱赞歌,而是要大家讲缺点,摆问题,以达到沟通思想,增加共识,找出差距,改进工作的目的。
与会市民从大到全市发展战略,小到修建公共厕所,都提出了批评和建议。
三明市委这
种谦虚、自责、欢迎揭短的精神,同样值得效法,值得颂扬。
然而有的领导就缺少这种欢迎揭短的雅量。
他们高高在上,不愿与群众心灵沟通,视群众为陌路人;他们甘心当“阿Q”,不愿别人揭他们那些“疮疤”,稍一触及,就以为同他“过不去”;他们尊奉“一言堂”,不愿让群众议论、评价;他们“爱吹不爱批”,文过饰非,弄虚作假,浮夸成风。
有的甚至对批评自己的同志打击报复。
这样的单位,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死气沉沉,“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有些领导不能正确对待批评,不愿听“逆耳之言”,其根本原因,恐怕还是个公仆意识问题。
他们没有站到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这个大局上想问题,而是“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个人得失高于一切,所以听不得批评,揭不得短。
古人云:“众口嚣嚣,兴邦之道也。
”古人子产认为“众口嚣嚣”,议论时政,“其所善者,吾将行之;其所恶者,吾将改之”,这样便“可以成美”。
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只有真诚、主动地倾听各种善言、忠言乃至逆耳之言,才能耳聪目明,多智多谋。
批评虽然逆耳,却能医治思想上的疾病,纠正工作中的偏误。
切望各级领导能以蒋琬、三明市委为鉴,从我做起,从本单位做起,认认真真地对待群众的批评,切切实实地欢迎群众揭短,做到闻过则喜,闻过则改。
□
记得小时候,故乡的村头有座龙王庙。
年遇大旱,村里人都插上柳条,披上蓑衣,敲着锣鼓,抬着猪羊供品前去祈祷,以求龙王兴风降雨。
然而老龙王偏偏不买账,太阳照样烘烤,农田依旧龟裂。
至此,村子里的乡亲们说:“准是天上的龙太多了,谁也不管事儿了!”于是,“龙多不下雨”这句话便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子里。
随着岁月的流逝,到了今天,民众中传出“官多不做事”一语,我想此语与深藏在我脑海里的“龙多不下雨”实乃有异曲同工之妙。
史书上记载,唐朝时中央只设三省六部,地方官员似乎不是很多。
从古戏里看,一个县里吃“皇粮”的也只是一个县令,再加上几个衙役、师爷。
可如今,在一个普通的小城里,县官一级的干部就有好几百。
官多了,照理事情该好办。
其实不然,“庙”多层次多,官多婆婆多,见庙就得烧香,为官必须画圈。
其实,笼统地说“官多不做事”,未免有些失之偏颇。
应当肯定,我们的干部多数还是办正事、办好事的。
就是那些“不做事”的官儿也没闲着,有的在“文山”上爬行,有的在“会海”里漫游。
他们迎来送往,陪吃陪喝,也忙得不亦乐乎。
难怪他们还有怨言,上级部门总来人,你不陪有什么办法?
官儿一多,必然层次多、副职多、闲职多,机构臃肿,设置重叠,促成官僚主义的发展。
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已经带头精简机构,分流人员。
我想,各地也到了改变那种“官多不做事”的时候了。
□龙多
不下雨
康大东
44A J A19987
前进论坛QI N IN L U N T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