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默写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附答案)《〈论语〉十二章》1.在《〈论语〉十二章》中,孑L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2.在《〈论语〉十二章》中,"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3.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 "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II4.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曰〃••疋 _______ ,O5.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定义的句子曰”"At. _ ,__ 。

6.在《〈论语>十二章》中,"—”两句很好地阐释了"文”和"质”的关系: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

7.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任重”的原因是,"道远”的原因是"。

8.在《〈论语〉十二章》中,孑L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簧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其中功亏一簧是因为,而能够持之以恒是因为.9.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做人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自己都不想做的,就不要希望别人也能做到的句子是"—,—”.10.《〈论语〉十二章》中,孔子教育学生要多读《诗经》、多学诗,因为学诗可以激发热情,可以提高观察力,还"—,—”,意思是还可以团结群众,抒发不满。

11.在《〈论语〉十二章》中,孑L子对有道德、有修养的君子在吃饭和居住方面提出了要求的句子”—,O12.在《〈论语〉十二章》中,孑L子对君子在做事和说话方面提出了要求”,还要求君子”,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好学的表现。

13.《论语•泰伯》中表明知识分子必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而其原因是"一“.14.在《〈论语〉十二章》中,孑L子用解释了颜渊什么是”仁”的疑惑,并强调一旦做到这一点,就能达到”的效果。

人教版高二语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人教版高二语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高二语文理解性默写《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屈原《湘夫人》开头为全诗定下感情基调的写景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苏洵《六国论》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陆游《书愤》记述两次抗金胜仗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孟浩然《夜归鹿门歌》表现诗人隐居处境况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卒章显志,体现全诗主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杜牧《阿房宫赋》结尾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圆序》中说明因大自然美景召唤而相聚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杜甫《蜀相》概括诸葛亮一生丰功伟绩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表现宇宙永恒,生命代代相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杜甫《登岳阳楼》描写洞庭湖水浩瀚壮阔,无边无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韦庄《菩萨蛮》中描写江南景色美和人物美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李白《将进酒》中感叹岁月流逝,人生易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杜甫《阁夜》中写夜哭、夷歌之凄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周邦彦《苏幕遮》荷花触动诗人思乡之情,描写荷花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李煜《虞美人》将抽象的“愁思”形象化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李贺《李凭箜篌引》描写音乐可以震破五色石,引来一场秋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修五二、理解性默写1.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起笔二句“归去来兮,_______________”表达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文背诵篇目(60篇)理解性默写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文背诵篇目(60篇)理解性默写

知识一高考古诗文背诵篇目(60篇)一、文言文(20篇)(一)必修(10篇)《论语》十二章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学而》)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强化练习】❶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 ?”❷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实行仁德,在于自己,不在于别人的句子是:“, ?”❸在《<论语>十二章》中,“, ”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一生去实践,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

❹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 。

”❺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 。

高中语文理解性默写大全及答案

高中语文理解性默写大全及答案

《沁园春·长沙》理解性默写一、情景默写1.在《沁园春·长沙》中,面对大千世界,词人发出慨叹,表现词人雄心壮志的词句是:, ,?2.“。

”两句在《沁园春·长沙》中起过渡作用,描写词人旧地重游,引发了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3.在《沁园春·长沙》中表现同学少年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蔑视反动者的词句是:,,。

4.《沁园春·长沙》中“,”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劈波斩浪的气魄。

5.《沁园春·长沙》中用动物来表现生机勃勃的秋景的两句是:,。

6.《沁园春·长沙》中“,”两句表现了青年学子意气奔放,正当强劲有力之时。

7.《沁园春·长沙》中点明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的句子是“,,。

”8.《沁园春·长沙》中运用对偶的手法描写动态景物的两句是“,。

”9.《沁园春·长沙》中,词人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自然之景,发出了“,”的慨叹,表现了自己的雄心壮志。

10.《沁园春·长沙》中,“。

”两句引出词人对往昔生活的追忆。

11.《沁园春·长沙》中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谁主沉浮”这一问题的句子是“,,”。

12.《沁园春·长沙》上片中描写近景并使用动静结合手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沁园春·长沙》中起过渡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沁园春·长沙》一词中表现青年学子撰写文章评论国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沁园春·长沙》中表现词人年轻时评论时政,书写激浊扬清文章的两句是:,。

16.《沁园春·长沙》中表现了词人年轻时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两句是:,。

17.《沁园春·长沙》中景物描写富有层次,其中最具动态美的两句是:,。

2021届新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60篇)(记忆版)

2021届新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60篇)(记忆版)

2021届新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60篇)(记忆版)《论语》十二章(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人而不仁,如礼何?(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奏乐也不管用的句子是:人而不仁,如乐何?(3)在《<论语>十二章》中,“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4)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5)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了定义的句子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7)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的原因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8)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仁以为己任”和“死而后已”。

(9)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其中功亏一篑是因为“吾止也”,而能够持之以恒是因为“吾往也”。

(10)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之道主要有三个方面,这三方面分别是: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做人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自己都不想做的,就不要希望别人也能做到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教育学生要多读《诗经》,因为学诗可以激发热情,可以提高观察力,还“可以群,可以怨”,意思是还可以团结群众,抒发不满。

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及答案

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及答案

中考古诗词练习(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岳阳楼记》中描写夜晚洞庭湖波光月影的语句是: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5)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小石潭记》)(6)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岳阳楼记》)(7)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8)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9)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出师表》)(10)面对离别,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为归京的友人吟诵:“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表达依依不舍之情;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与入川的朋友作别:“天涯若比邻,海内存知己”,尽显洒脱旷达之意。

(11)范仲淹几经沉浮,数遭贬谪,但始终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为民请命,实践了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岳阳楼记》)(12)今年四月,浙江一位老人捐献出的眼角膜让两位盲人重见光明。

老人的这种精神正是龚自珍《己亥杂诗》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的写照。

(1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1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15)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16)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运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方法描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17)在我国历代文人中,许多人具有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就是这种高尚情操的具体体现。

(18)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新高考高考语文默写必背篇目60篇

新高考高考语文默写必背篇目60篇

新高考语文默写必背篇目60篇该60篇高考默写必会篇目,2023年使用参考地区:山东、河北、重庆、湖北、湖南、福建、广东、海南、辽宁、浙江、江苏、黑龙江、吉林、山西、安徽、云南、西藏。

下面列举60篇名目内容和解析:一、必修(10篇)1.《论语》十二章①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解析] 孔子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

②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解析] 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③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解析] 君子与小人价值指向不同,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

④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解析] 见到有德行的人就向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反省自身的缺点。

⑤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壅也》)[解析] 文与质是对立的统一,互相依存,不可分离。

⑥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解析] 作为一个士人,一个君子,必须要有宽广、坚韧的品质,因为自己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⑦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子罕》)[解析] 孔子在这里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

⑧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解析] “智”“仁”“勇”是孔子所推崇的善的道德品质。

⑨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解析] 孔子把“忠恕之道”看成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条准则,无论是否己所欲,都不能强加给别人。

⑩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 [解析] 孔子在这里论述了文学的社会作用是“兴、观、群、怨”。

高考语文常考名句默写148句

高考语文常考名句默写148句

语文丨高考语文常考名句默写148句,想拿高分就收藏,学霸早已倒背如流身上,就是要向先进典型学习,加强自身修养,而对于反面典型要对照反省,引以为戒。

2.李白在《蜀道难》中通过描写行人手摸星辰、仰天叹息来衬托蜀道之高险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改变自之短暂,个体之渺小。

6.庄子在《逍遥游》结尾中列举出三类人的“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句“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意思。

9.《爱莲说》中作者以菊花与莲花作对比,指出莲花是花中君子,描写菊花10.为人处世很难做到两全其美。

《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在处理“生”1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痛惜后人不知汲取教训,必将让再后来的人为之诗人极度苦闷、难以排解的心情,为下文情绪的抒发奠定了基调。

它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样,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

写出了琵琶女运用丰富多变的技法,演奏当时名曲的情形。

美丽而遭不幸的女子比喻自己因遭嫉妒而被谗毁,以致被君王弃用。

主人摆脱官场俗务后的轻松自在,两耳清静,又没有繁琐的政务劳累自己的身体。

任凭小船飘荡而越过广阔江面的情景。

20.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2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2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采纳了邹忌的劝谏,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广动的姿态。

女歌唱后的悲伤之前,它在后世成了表达悲伤凄切的代名词。

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羞怯的情态,她调弦校音,信手弹来。

29.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推己及人,想到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慕先贤、愿保持清白献身正道的决心。

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3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自己被贬后,无论春天江花盛开还是秋天美好33.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表现“自己所交往的都是有修养的饱学之士,没34.庄子《逍遥游》通过舟对水的依赖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35.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豁达胸怀和奋发向上、36.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37.《琵琶行》中,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借动物的鸣叫声表现环境氛围的荒凉38.《赤壁赋》中,写苏子扣舷而歌,抒发其向往美好事物而不可得的怅惘39.《行路难》中,以四个连续的动作,表现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内心依旧描写和衬托了琵琶曲无穷的艺术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诗文默写复习检测题
一、按原文填空。
1、天上的风雨来了, 。
2、成功的花, !然而当初它的
芽儿, , 。
3、潮平两岸阔, 。
乡书何处达, 。
4、 ,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
周郎便, 。
5、 ,松间沙路净无
泥, 。
6、 ? ,
才不愧我们的真面。
7、我们是新人, 。
8、 ,冷露无声湿桂花。
9、我欲乘风归去, , 。
10、 , ,此事古
难全。但愿人长久, 。
11、青山有幸埋忠骨, 。
1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 。
二、理解性填空。
1、 苏轼《水调歌头》中表现诗人旷达的情怀和乐观的
情致的诗句是 , , 。
表达了诗人对千古离人的美好祝愿的诗句是
, 。
2、湖南岳阳楼把楼中所观景色与古仁人的忧国忧民情怀
相结合的对联是 , 。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出自唐朝诗人
王湾的《 》,“ , ”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
景物,暗示着 ,蕴含自然的理趣。
4、《次北固山下》中借鸿雁传书的故事,表达浓浓的思
乡之情的诗句是 , 。
6、杜牧的《赤壁》中,以两个美女的命运象征国家命运
的诗句是 , 。
7、苏轼的《浣溪沙》一词中描写清泉寺优美的自然景色
的诗句是 , 。
表现诗人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诗句
是 , 。
8、《十五夜望月》中描写中秋夜景 的诗句是
, 。对月怀远,委婉地表
达别离思聚的情意的诗句
是 , 。
9、林则徐表明自己的磊落河刚正的对联
是 ; 。
10、革命烈士方志敏托物言志的对联
是 , 。
11、“月”是古代诗人笔下常见的景物,如“床前明月光”
等,你知道的有哪些?请再写出四个写“月”的诗句(其
中一句应来自课外),并说明作者、出处。
(1) (2)
(3) (4)
二、段落默写
1、鲁迅多角度描写月下夜航的段落。
2、写郑人买履的可笑言行的句子。
3、写楚人剑坠水中后可笑行为的句子。
作者对这件事的评价是什么?
(二)
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
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朱阁, 绮户, 无眠。不应有恨,何
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
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长娟。
1、词中横线上依次应填上的词是( )
A、照 转 低 B、低 照 转 C、转 照 低
D、转 低 照
2、对下列词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是( )
A、不胜:忍受不住,承受不了B、清影:水中的影子。
C、何事:为什么。 D、但愿:只希望
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是( )
A、今夕/是/何年 B、又恐/琼楼玉宇
C、我欲/乘风/归去 D、何事长/向别时圆
4、这首词上片写是 ,下片写的是
;上片问 ,下片问 ,
但归根到底是问 。
5、词中对月抒怀,道尽千载离人心声的名句
是 , ;满含哲理,表达作者
豁达胸襟是 , , ;
想象奇丽,描绘仙界气象空灵的名句是 ,
, , 。
6、作者在词中表达了一个美好的愿望,这个愿望是(用
原句回答) , 。
7、“不应有恨 ”是不是没有“恨”?怎样才能没有“恨”?

8、“阙”在词中读 ,“琼”在词中读 ,“绮”
在词中读 。
9、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组是( )
A、“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一句,反映了作者现
实与理想、出世与入世的矛盾思想。
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表现了作者由幻境回到
了现实,表达了对人间生活的赞美。
C、“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是作者怅恨久别,
用埋怨的口吻对月亮无可奈何地反问。
D、这首词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之后,消极地逃避现实,
想躲到天上宫阙去,不问世事的思想。因此,整首词的
感情基调是消极悲观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