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锡、铁、锑、钡及其化合物等)肺沉着病的诊断

合集下载

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肺沉着病预防控制

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肺沉着病预防控制

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肺沉着病预防控制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肺沉着病预防控制金属粉尘是指较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微小固体颗粒,又称金属气溶胶。

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肺沉着病是指人体吸入某些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后,该物质滞留于肺中,而无明显的肺部病变;有时可伴有轻度反应性纤维化,或对肺功能造成一定影响,但多为可复性变化,临床病人症状多不明显。

目前认为职业性接触的金属粉尘有铝、铍、锡、铁、锑、钡、铜、钴、镍、钛等30多种,其中有近20多种金属粉尘可造成职业危害。

造成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沉着病的常见金属有铁、钡、锡、锑及其相关化合物等。

相关行业及岗位我国矿产资源丰富,在金属冶炼、加工、研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以及某些特殊金属矿产的开采和粉碎加工过程中,常有大量的金属粉尘产生。

锡主要用于制造黄铜、青铜及巴必脱合金等。

锡尘的接触主要是锡及其制品在研磨、焙烧、筛粉,包装的过程中也可能产生细小的锡及其氧化物的微粒子。

铁尘接触的行业包括铁矿的开采、运输、粉碎、冶炼及合金生产等;此外,钢的研磨可产生金属铁粉尘,在焊接作业中可产生氧化铁烟尘。

机械铸件的铲边、磨光,金属研磨(铁丸、钢球)以及工业漆料氧化铁红(Fe203)的生产、加工均可产生铁尘或含铁混合尘(含二氧化硅、石棉等)。

锑的用途很广,广泛用于制造各种合金、合成橡胶、纺织工业的煤染剂、油漆、玻璃、陶瓷工业的颜料以及其他一些工业。

工业上,硫酸钡的用途非常广泛,主要作为扩充剂和充填剂,应用在造纸业、纺织业、染料业、油印业、玻璃陶瓷制造、电子工业等行业中.由于硫酸钡的广泛应用,不论在钡矿的开采、硫酸钡的合成、加工及应用过程中,工人均有长期吸入钡尘的机会。

健康影响及症状锡及其化学物。

锡是一种柔软、韧性、毒性较低的重金属。

当锡尘或烟雾被吸入或沉积于肺部时,可产生致密X线阴影,称锡末沉着症或锡肺。

职业病尘肺病诊断标准

职业病尘肺病诊断标准

职业病尘肺病诊断标准
根据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和行业卫生标准,对尘肺病进行诊断时需要符合以下标准:
1. 职业暴露史:患者必须有不同程度的长期职业性尘肺病危害物接触史,如石棉、煤尘、铁尘等。

同时需要排除非职业性和间歇性的尘肺病危害。

2. 症状和体征:患者出现一系列与职业尘肺病相适应的症状和体征,如咳嗽、咳痰、胸闷、乏力、气短、胸痛等。

临床体征方面可表现为呼吸系统受限、肺部啰音、肺活量降低、氧合功能减退等。

3.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或CT检查显示肺部存在典型的尘肺病影像学改变,如结节、磨玻璃影、小叶内间隔增厚、斑片状阴影等。

4. 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显示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气流受限,如FEV1/FVC比值减低,肺活量下降,通气功能受限等。

5. 确认职业性关联:需要尽可能排除其他非职业性尘肺病的可能,并确定患者病变与长期职业性尘肺病危害物接触之间的关联性。

诊断尘肺病需要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并由经验丰富的专业医生进行判断。

同时,尘肺病的诊断还需要排除其他与尘肺病症状相似的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

尘肺鉴定标准

尘肺鉴定标准

尘肺鉴定标准尘肺是一种由于长期吸入粉尘颗粒而引起的职业病,主要发生在煤矿、金属矿山、建筑工地等工作环境中。

尘肺病的鉴定标准对于确诊患者的病情评估和劳动能力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尘肺鉴定标准的相关内容,以便读者对该疾病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尘肺病的鉴定标准。

1. 临床表现鉴定,尘肺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患者需符合一定的临床表现标准才能被确诊为尘肺病。

2. 影像学鉴定,通过X光、CT等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到尘肺患者肺部的病变情况,包括结节、纤维化、肺气肿等表现。

根据不同的影像学表现,可以确定尘肺病的病情程度及类型。

3. 肺功能检测鉴定,通过肺功能检测,可以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情况,包括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速等指标。

肺功能检测结果对于尘肺病的鉴定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4. 病因学鉴定,尘肺病的发病与工作环境中的粉尘颗粒密切相关,因此病因学鉴定是尘肺病鉴定的重要内容之一。

需要对患者的工作史、接触史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5. 病理学鉴定,对于已故患者的尸检结果,可以通过病理学鉴定确定尘肺病的诊断,包括肺部组织的病变情况、病变类型等。

二、尘肺鉴定标准的意义。

1. 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尘肺鉴定标准可以帮助医生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评估,为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2. 对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尘肺鉴定标准可以帮助劳动者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包括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等方面。

3. 对尘肺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尘肺鉴定标准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对尘肺病的早期筛查、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三、尘肺鉴定标准的完善。

1. 加强尘肺病的监测和报告工作,建立健全的尘肺病病例登记制度,及时掌握尘肺病的发病情况。

2. 完善尘肺鉴定标准,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科学研究成果,不断完善尘肺鉴定标准,提高其科学性和准确性。

3. 加强对尘肺病防治工作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广大劳动者对尘肺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职业性尘肺病诊断标准

职业性尘肺病诊断标准

职业性尘肺病诊断标准职业性尘肺病是一种由于长期吸入粉尘颗粒而引起的职业病,主要发生在煤矿、金属矿山、建筑工地、陶瓷、化工等行业的工人中。

尘肺病的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防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职业性尘肺病的诊断标准,以帮助医生和相关人员更好地识别和治疗患者。

一、病史询问。

医生在诊断职业性尘肺病时,首先应详细询问患者的工作史和生活史,了解其长期从事的工作环境和接触的粉尘类型,以及是否有吸入粉尘的行为。

同时,还需了解患者的症状表现和病程,包括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的持续时间和变化情况。

二、体格检查。

医生在体格检查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道症状和体征,包括呼吸音、啰音、胸廓变形等情况。

此外,还需要进行肺功能检查,包括呼吸功能检测和胸部X光检查,以评估患者的肺部功能和影像学表现。

三、实验室检查。

对于疑似职业性尘肺病的患者,医生还可以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如痰液检查、血常规、血生化等检查,以帮助确认诊断。

其中,痰液检查可以发现痰中的煤尘或其他粉尘颗粒,血常规和血生化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炎症指标和肺部功能。

四、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职业性尘肺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包括X光胸片和CT检查。

X光胸片可以发现肺部纤维化、斑片状阴影等病变,而CT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结节、纤维化等病变,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五、职业接触史和环境检测。

除了对患者本人的病史和检查外,医生还应了解患者所在工作环境的粉尘暴露情况,包括粉尘类型、浓度、暴露时间等情况。

同时,还可以进行工作场所的环境检测,以评估粉尘暴露水平,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六、其他辅助检查。

在诊断职业性尘肺病时,医生还可以进行其他辅助检查,如支气管镜检查、肺功能影像学检查等,以全面评估患者的肺部功能和病变情况,为治疗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诊断职业性尘肺病需要综合运用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职业接触史和环境检测等多种手段,以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和病因,为治疗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下册 职业病诊断标准汇编 201907 (1)

下册  职业病诊断标准汇编    201907 (1)

465
73 GBZ 77—2019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诊断 481
74 GBZ 78-2010 职业性化学源性猝死诊断标准
492
75 GBZ 79-2013 职业性急性中毒性肾病的诊断
500
76 GBZ 80-2002 职业性急性一甲胺中毒诊断标准
506
77 GBZ 81-2002 职业性磷中毒诊断标准
394
64 GBZ 67-2015 职业性铍病的诊断
400
65 GBZ 68-2013 职业性苯中毒的诊断
405
66 GBZ 69-2011 职业性慢性三硝基甲苯中毒的诊断
412
67 GBZ 70-2015 职业性尘肺病的诊断
419
68 GBZ 71-2013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的诊断 总则
434
482
GBZ 77-2019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诊断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所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诊断和处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职业病诊断标准汇编
(下册)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职业卫生标准研究室
2019 年 7 月 12 日
序号 标准编号
1 GBZ 3-2006 2 GBZ 4-2002 3 GBZ 5-2016 4 GBZ 6-2002 5 GBZ 7-2014 6 GBZ 8-2002 7 GBZ 9-2002 8 GBZ 10-2002 9 GBZ 11-2014 10 GBZ 12-2014 11 GBZ 13-2016 12 GBZ 14-2015 13 GBZ 15-2002 14 GBZ 16-2014 15 GBZ 17-2015 16 GBZ 18-2013 17 GBZ 19-2002 18 GBZ 20—2019 19 GBZ 21-2006 20 GBZ 22-2002 21 GBZ 23-2002 22 GBZ 24-2017 23 GBZ 25-2014 24 GBZ 26-2007 25 GBZ 27-2002 26 GBZ 28-2010 27 GBZ 29-2011 28 GBZ 30-2015 29 GBZ 31-2002 30 GBZ 32-2015

尘肺病诊断标准

尘肺病诊断标准

尘肺病诊断标准尘肺病是一种由于长期吸入粉尘颗粒而引起的职业病,主要发生在煤矿、金属矿山、建筑工地等工作环境中。

尘肺病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及早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尘肺病的诊断标准,以便医务人员和相关从业人员能够及时识别和处理该疾病。

一、临床表现。

尘肺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咳嗽、气促、胸闷、胸痛等症状。

患者可能会出现咳痰、咯血、发热等情况。

在初期,患者可能并不明显,但随着疾病的进展,症状会逐渐加重。

二、影像学检查。

X线胸片是尘肺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X线胸片可以观察到肺部的纹理增粗、斑点状阴影、肺纹理稀疏等情况。

此外,CT检查也是诊断尘肺病的重要手段,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的病变情况。

三、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是评估患者肺部功能状态的重要方法。

尘肺病患者的肺功能通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受损,如呼气流量降低、肺活量减少等情况。

通过肺功能检查,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患者的肺部功能状态,有助于诊断和治疗的制定。

四、病史与职业史。

患者的病史和职业史对尘肺病的诊断也具有重要意义。

医生需要了解患者长期接触的粉尘类型、工作年限、工作环境等情况,结合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有助于明确诊断尘肺病。

五、其他辅助检查。

除了上述常规检查外,还可以通过支气管镜检查、痰液细菌培养等辅助检查手段来辅助诊断尘肺病。

综上所述,尘肺病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肺功能检查、病史与职业史等多方面的信息。

只有全面、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才能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因此,医务人员在诊断尘肺病时,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综合分析各项检查结果,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希望本文所述的尘肺病诊断标准能够为相关医务人员提供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诊断和治疗尘肺病患者,减少尘肺病对患者健康的影响。

同时,也希望广大从业人员能够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减少粉尘对健康的危害,共同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尘肺分类与诊断

尘肺分类与诊断

尘肺分类与诊断尘肺是指职业病中的肺部疾病,是由于长期暴露在含有尘埃和有害化学物质的工作环境中,导致空气中的粉尘和化学物质在肺部沉积而引起的肺部疾病。

尘肺的分类与诊断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尘肺的分类按照尘土颗粒的大小,分为矽肺、炭肺和重金属尘肺。

1. 矽肺:矽肺是由于长期吸入二氧化硅而引起的肺部疾病。

尘肺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一种类型。

矽肺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肺泡壁增厚,肺泡内部出现较多的黑色素。

2. 炭肺:炭肺是由于吸入炭、木炭、焦炭等微细粉尘而引起的肺部疾病。

炭肺的病理变化表现为肺泡内出现黑色素沉积并可能引起肺气肿。

3. 重金属尘肺:重金属尘肺是长期吸入含有重金属微粒的尘埃所引起的肺部疾病。

比如:铁、铜、锌等金属微粒在肺部积累,会导致纤维化或浸润性病变。

按照临床症状,尘肺可分为急性和慢性。

1. 急性尘肺:急性尘肺通常是在短时间内吸入大量尘埃、细粉尘等颗粒物而引起的急性病变,表现为突发性呼吸困难、胸痛、发热等症状。

2. 慢性尘肺:慢性尘肺则是通过数十年甚至几十年的慢性暴露于有害微粒而引起的病变,通常表现为慢性咳嗽、气喘、出现胸部疼痛、乏力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还可能会出现心脏和肺部功能异常等综合症状。

二、尘肺的诊断尘肺的诊断借助了多种不同的方法,包括临床表现、肺功能检查、CT、放射性核素扫描等。

1. 临床表现诊断:常见的症状包括气急、咳嗽、吐痰、胸痛、疲劳等,如果居住或工作在高度污染的环境中,出现这些症状时,就应该怀疑是否为尘肺。

2. 材料检测诊断:在怀疑尘肺时,可以进行颗粒物质的检测,通过检查空气内颗粒物的种类和含量来确定是否存在有害粉尘。

3. 肺功能检查诊断:肺功能检查是一种常见的诊断方法,能够帮助判断肺部功能是否受到影响,是否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4. CT、放射性核素扫描诊断:当初步诊断未能明确时,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CT、放射性核素扫描来检测肺部的结构,从而更准确地确定诊断。

锡、铁、锑、钡及其化合物等致尘肺沉着病研究进展

锡、铁、锑、钡及其化合物等致尘肺沉着病研究进展
职业 与健康
2 0 1 5 年 1 月第 3 1 卷第 1 期
O e e u p a n d H e a l t h , J a n . 2 0 1 5 , V o 1 . 3 1 , N o . 1
・1 2 5 ・


述 ・
锡、 铁、 锑、 钡及其 化合物等致尘肺沉着病研 究进 展
A bs t r ac t : Th e me t a l - a n d・ ・ i t s — c o mp o un d・ - du s t - ・ i nd uc e d pn e umo c o ni o s i s r e f e r s t o me t a l a nd i t s c o mpo u nd d us t d ep o s i t i n t he l u n g b y
刘钊 , 徐 应 军 , 李 宝平 , 郭宁 玷
L I UZ h a o , XU Y i n g - j u n, L I B a o - p i n g ,G U O N 讯g
1 . 河北联合大学 a 公共卫 生学 院 ; b管理学 院, 河北省唐 山市 0 6 3 0 0 0 ; 2 . 煤炭总医院
Re s e a r c h pr o gr e s s o n pne um o c o ni o s i s c a us e d by t i n,i r o n,a nt i mo ny,b ar i um a nd t he i r c o m po un ds
r e s e a r c he r s be l i e v e d t ha t t h e p ul mo n a r y l e s i o n s c a us e d b y t i n, i r o n, a nt i mo n y, b a iu r m a n d t he i r c o mpo u nd s a r e be n i g n, a n 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性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锡、铁、锑、钡及其化合物等)
肺沉着病的诊断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锡、铁、锑、钡及其化合物等)所致肺沉着病的诊断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仅适用于职业接触锡、铁、锑、钡及其化合物粉尘所致肺沉着病的诊断及处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6180 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
GBZ 70 职业性尘肺病的诊断
3 术语和定义
职业性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肺沉着病 occupational pulmonary thesaurosis induced by dust of metal and its compounds
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锡、铁、锑、钡及其化合物粉尘,引起吞噬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的肺巨噬细胞在终末细支气管及周围肺泡腔内聚集并沉积的肺部疾病,可伴有轻度肺组织纤维增生。

4 诊断原则
根据可靠的锡、铁、锑、钡及其化合物粉尘职业接触史,以胸部X射线影像学表现为主要依据,结合工作场所职业卫生学、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及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参考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排除其他类似肺部疾病,方可诊断。

5 诊断
职业接触锡、铁、锑、钡及其化合物粉尘五年以上,X射线高仟伏或数字摄影(DR)后前位胸片表现为双肺弥漫性的小结节影。

可伴有不同程度咳嗽、胸闷等呼吸系统损害临床表现。

6 处理原则
6.1 治疗原则
及时脱离职业性锡、铁、锑、钡及其化合物粉尘作业,必要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

6.2 其他处理
如需劳动能力鉴定者,按GB/T 16180处理。

7 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
参见附录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