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上册期中考试试题3

合集下载

山东省聊城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聊城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化学试题2024.11本试卷分第I 卷和第II 卷,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

2.答第I 卷选择题时,将每小题答案选出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第II 卷题目的答案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纸)规定的位置上。

写在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_1、 N_14、 O_16、 S_32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中,与反应速率有关的是A.炒菜时加味精B.卤水点豆腐C.水果罐头中加入维生素D.食盐中加碘酸钾2.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装置正确的是测量中和反应反应热测定某溶液的调控滴定速度通过注射器活塞右移,验证与反应放热ABCD3.下列关于合成氨的说法正确的是A.适当延长反应时间,可以提高合成氨气的平衡产率B.升温会导致原料的平衡转化率降低C.压强越大,合成氨的综合效益越好D.铁触媒能减小该反应的焓变4.关于下列的判断正确的是A. B.C pHNa 2H O ΔH ()()()2OH aq H aq H O l -++=1ΔH ()()()()332OH aq CH COOH aq CH COO aq H O l --+=+2ΔH ()()()233CO aq H aq HCO aq -+-+=3ΔH ()()()()322HCO aq H aq H O l CO g -++=+4ΔH 12ΔH ΔH <34ΔH ΔH >C. D. 5.反应(I 为中间产物)的反应历程(__为无催化剂,﹍﹍为有催化剂)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为非基元反应B.加入催化剂,对决速步反应的活化能无影响C.提高反应温度,减小D.其他条件一定时,增大压强,反应达到平衡所需时间缩短6.恒温条件,在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中曲线甲所示。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18小题,总分54分)1.(3分)下列物质中,属于可再生的能源是()A.氢气 B. 石油 C. 煤 D.天然气2.(3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燃烧不一定是放热反应B.放热反应不需要从外界吸收任何能量就能发生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总能量D.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的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3.(3分)下列过程中,需要吸收能量的是()A. H+H=H2B.H+Cl=HCl C.I2→I+I D.S+O2=SO24.(3分)在一定条件下,某容器内充入N2和H2合成氨,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开始反应时,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零。

B.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减小,最后降为零。

C.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最后相等。

D.在反应过程中,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加。

5.(3分)在容器中充入SO2和只由18O原子组成的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SO2+O22SO3达到化学平衡时,18O存在于()A.只存在于O2 中B.只存在于O2 、SO2中C.只存在于SO3 、SO2D.SO3 、SO2、O2都存在6.(3分)在一定条件下,体积不变的容器里发生反应2SO2+O22SO3,下列说法说明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SO2 的消耗速率与生成速率相同。

B.SO2 的消耗速率与O2生成速率相同C.SO2 的消耗速率与SO3生成速率相同。

D.SO3生成速率与O2的消耗速率之比为2:17.(3分)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下列对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X能量一定高于MB.Y能量一定高于NC.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8.(3分)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铝片和稀硫酸反应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C.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应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9.(3分)能正确表示可燃物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A.2H2(g)+O2(g)=2H2O(l) △H=-571.6KJ/molB.CH4(g)+2O2(g)=2H2O(g)+CO2(g) △H=-802.3KJ/molC.2CO(g)+O2(g)=2CO2(g) △H=-566KJ/molD.H2(g)+1/2O2(g)=H2O(l) △H=-285.8KJ/mol10.(3分)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υ(A)=0.5 mol/(L·s)B.υ(B)=0.3 mol/(L·s)C.υ(C)=0.8 mol/(L·s)D.υ(D)=1 mol/(L·s)11.(3分)过程的自发性的作用是()A.判断过程的方向B.确定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C.判断过程发生的速率D.判断过程的热效应12.(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逆反应的特征是正反应速率总是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12024-2024学年山西省山西高校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留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干脆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单选题1.下列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是A .太阳能热水器B .自然气动力汽车C .潮汐能发电D .风能发电2.2024年8月,四川九寨沟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员财产损失。

地震救援中须要运用大量的消毒剂,下列消毒剂属于强电解质的是A .次氯酸B .二氧化氯C .酒精D .高锰酸钾 3.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其运用目的与反应速率有关的是 A .抗氧化剂 B .调味剂 C .着色剂 D .增稠剂4.向饱和石灰水中投入0.56g 氧化钙,并复原到原来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的pH 增大 B .溶液中c (Ca 2+)不变 C .OH -数目不变 D .析出的Ca(OH)2质量为0.74g5.与纯水的电离相像,液氨中也存在着微弱的电离:2NH 3⇌NH 4++NH 2-,据此推断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液氨中含有NH 3、NH 4+、NH 2-微粒B .其他条件不变,若增加液氨的量,电离平衡将正向移动C .只要不加入其他物质,液氨中c(NH 4+)=c(NH 2-) D .肯定温度下液氨中c(NH 4+)• c(NH 2-)是一个常数6.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H 2(g)+O 2(g) =2H 2O(l) ∆H= -571.6 kJ·mol -1,2CH 3OH(l)+3O 2(g) =2CO 2(g)+4H 2O(l) ∆H= -1452 kJ·mol -1,H +(aq)+OH -(aq) =H 2O(l) ∆H= -57.3 kJ·mol -1。

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共3套)

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共3套)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化学科目试题满分:100分;时间:50分钟;说明: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00分。

请将所有答案按题要求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请上交答题卡,保留好原试卷。

第Ⅰ卷(共42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能正确表示物质的燃烧热的是()A CO(g)+1/2O2(g)=CO2(g)△;H=-283.0kJ/molB C(s)+1/2O2(g)=CO(g);△H=-110.5kJ/molC H2(g)+1/2O2(g)=H2O(g)△;H=-241.8kJ/molD2C8H18(l)+25O2(g)=16CO2(g)+18H2O(l)△;H=-11036kJ/mol2.T℃时,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平衡时X、Y的转化率相同B达到平衡后,将容器体积压缩为1L,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 T℃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2Z(g),平衡常数K=40D T℃时,若起始时X为0.71mol,Y为1.00mol,则平衡时Y的转化率约为60%3、反应2X(g)+Y(g)2Z△H<0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产物Z的物质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T1>T2,P1<P2C T1<T2,P1>P2B T1>T2,P1>P2D T1<T2,P1<P24、在 0.1mol·L -1CH 3COOH 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 3COOH = CH 3COO - + H +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加入少量 NaOH 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加入少量 0.1mol·L -1HCl 溶液,溶液中 c(H +)减小D.加入少量 CH 3COONa 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5、下列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室温下,氨水与氯化铵的 pH = 7 的混合溶液中:c(Cl -) = c( NH 4+)B pH = 1 的一元酸和 pH = 13 的一元碱等体积混合:c(OH -) = c(H +)C 0.1 mol/L 的(NH 4)2SO 4 溶液中:c( NH 4+) > c(SO 42-) > c(OH -) > c(H +)D 0.1 mol/L 的 NaHCO 3 溶液中,c(HCO 3-) > c(CO 32-) > c(H 2CO 3)6、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1.0 mol/L KNO 3 溶液:H +、Fe 2+、Cl -、SO 42-B 能溶解 Al 2O 3 的溶液:Na +、K +、Cl -、SiO 32-C 无色透明溶液中:Al 3+、Cu 2+、Cl - 、HCO 3-D 使甲基橙变色的溶液: Mg 2+、K +、Cl - 、SO 42-7、如图是常温下向 20.0 mL 的盐酸中,逐滴加入 0.10 mol· L -1 NaOH 溶液时,溶液的 pH 随NaOH 溶液的体积 V (mL)变化的曲线,根据图像所得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原盐酸的浓度为 0.10 mol·L -1B x 的值为 2.0C pH =12 时,V 值为 20.4D 原盐酸的浓度为 1.0 mol·L -1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8 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4 小题,共 58 分)8、(12 分) 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题高二化学(选修)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作答第Ⅰ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等写在答题卡上并贴上条形码。

2.将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使用机读卡的用2B铅笔在机读卡上填涂),非选择题一律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机读卡和答题卡交监考人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Mn-55第Ⅰ卷(选择题,共39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3题,每题3分,共39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中国载人登月初步飞行方案公布,计划2030年前实现登月。

登月发射使用的火箭是长征9号火箭,火箭采用煤油、液氢、液氧等无毒无污染推进剂。

分解水可以制取氢气,分解时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断开H-O键放出能量B.反应物的总键能大于生成物的总键能C.该条件下生成物比反应物更为稳定D.寻找合适催化剂可不需要额外提供能量实现分解水2.下列有关电化学实验装置或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A.加入3Fe+可以使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B.该反应的催化剂是2Fe+C.步骤①是整个反应的决速步骤D.若不加3Fe+,则正反应的活化能比逆反应的大6.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由实验可知,甲、乙、丙所涉及的反应都能使温度计读数上升B.将实验甲中的铝片更换为等质量的铝粉后释放出的热量相同C.实验丙中将环形玻璃搅拌器改为铜质搅拌棒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D.实验丙中若用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醋酸溶液代替盐酸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①H 会偏小7.下列关于溶液酸碱性说法正确的是A.某温度下纯水中c(OH-)=4×10-7mol·L-1,则该温度下0.1mol·L-1的盐酸的pH<1 B.25① pH=3的稀硫酸与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7C.将pH=4的盐酸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D.c(H+) >c(OH-)的溶液一定呈酸性H,其工作原理如图,防水透气膜只8.2022年我国十大科技突破——海水直接电解制2能水分子通过。

高二上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高二上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高二上期期中考试(化学)(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14小题,总分42分)1.(3分)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A. 生物质能B. 地热能C. 氢能D. 化石燃料2.(3分)关于强、弱电解质及非电解质的组合完全正确的是()3.(3分)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代表燃烧热的是()A.CH4 ( g ) + 3/2O2 ( g ) = 2H2O ( l ) + CO ( g ) △H1B.S ( s ) + 3/2O2 ( g ) = SO3 ( s ) △H2C.C6H12O6 ( s ) + 6O2 ( g ) = 6CO2 (g) + 6H2O ( l ) △H3D.2CO ( g ) + O2 ( g ) = 2CO2 ( g ) △H44.(3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 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的热量多C. 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反应是吸热反应D. 由C(石墨)→C(金刚石)ΔH=+1.9 kJ/mol,可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5.(3分)下列实验事实不能证明醋酸是弱酸的是()A.相同pH的醋酸溶液和盐酸分别与同样颗粒大小的锌反应时,产生H2的起始速率相等B.常温下,测得0.1 mol·L-1醋酸溶液的pH=4C.常温下,将pH=1的醋酸溶液稀释1 000倍,测得pH<4D.在相同条件下,醋酸溶液的导电性比盐酸的弱6.(3分)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7.(3分)已知H—H键能为436 kJ/mol,H—N键能为391kJ/mol,根据:N2(g) +3H2(g) =2NH3(g) ΔH= -92.4 kJ/mol,则N≡N键的键能是( )A.431 kJ/mol B.946 kJ/mol C.649 kJ/mol D.869 kJ/mol8.(3分)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pH=1的溶液中:Fe2+、NO3-、SO42-、Na+B.由水电离出的c(H+)=1×10-14mol/L的溶液中:Ca2+、Cl-、HCO3-、K+C.c(H+)/c(OH-)= 1×1012的溶液中:NH4+、Cl-、NO3-、Al3+D.c(Fe3+)=0.1mol/L的溶液中:K+、ClO-、SO42-、SCN-9.(3分)在一可变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xB(g)4C(g),达到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mol/L,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将容器的容积缩小到原来的1/2,再次达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1.2mol/L。

2023-2024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答案解析(附后)

2023-2024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答案解析(附后)

2023-2024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42分。

1.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和的内能之和为akJB. 该反应每生成2个AB分子,吸收能量C. 该反应每生成1mol AB,放出能量bkJD. 反应,则2.用如图装置进行铁的电化学腐蚀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一段时间后,左侧试管发热,导管口有气泡产生。

A. 铁发生的电极反应:B. 铁腐蚀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C. 炭粉的存在对铁腐蚀的速率无影响D. 导管口产生气泡证明铁发生了析氢腐蚀3.已知反应:①②相关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化学键键能a b c 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C.D.4.某种培根型碱性氢氧燃料电池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出口Ⅰ处有水生成B. 循环泵可使电解质溶液不断浓缩、循环C. 电池放电时,向镍电极Ⅰ的方向迁移D. 正极电极反应为:5.M与N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P,其反应速率分别用、、表示。

已知、、之间有以下关系:、,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A. B. C. D.6.室温下,用溶液、溶液和蒸馏水进行如下表所示的5个实验,分别测量浑浊度随时间的变化。

溶液溶液蒸馏水浑浊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编号①10②9③x④9⑤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验③中B. 实验①②③或③④⑤均可说明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该反应速率C.降低溶液浓度比降低溶液浓度对该反应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程度更大D. 将装有实验②的试剂的试管浸泡在热水中一段时间后再混合,其浑浊度曲线应为a7.Li可与发生系列反应:,,,,。

科学家据此设计某锂硫电池,示意图如下。

放电时,炭/硫复合电极处生成、2、4、6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电池中的电解质溶液可以用水溶液B. 放电时,电子由炭/硫复合电极经用电器流向Li电极C. 放电时,生成的若穿过聚合物隔膜到达Li电极表面,不会与Li直接发生反应D. 放电时,当全部转化为时,理论上消耗8.电解溶液制备NaOH和的装置示意图如图。

甘肃省兰州市第五中学2025届化学高二上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

甘肃省兰州市第五中学2025届化学高二上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

甘肃省兰州市第五中学2025届化学高二上期中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 铅笔将试卷类型(B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醇类的是( ) A .C 3H 7OH B .C 6H 5CH 2OH C .C 6H 5OH D .甘油2、已知①相同温度下:K sp [Zn(OH)2]>K sp [ZnS],K sp [MgCO 3]>K sp [Mg(OH)2];②电离出2-S 的能力:FeS >H 2S >CuS ,则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A .将FeS 加入稀盐酸中:2+2FeS+2H =Fe +H S +↑B .向4CuSO 溶液中通2H S 气体:22Cu +H S=CuS +2H ++↓C .将2ZnCl 溶液和2Na S 溶液混合:2+2-222Zn +S +2H O=Zn(OH)+H S ↓↑D .向少量32Mg(HCO )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 溶液:2+--2-3232Mg +2HCO +4OH =Mg(OH)+2CO +2H O ↓3、用如图装置电解K 2SO 4溶液,同时制备H 2SO 4溶液和KOH 溶液,Ⅱ中装入K 2SO 4溶液,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Ⅰ区生成H 2SO 4B .a 是阴离子交换膜C .Ⅱ区的K +进入Ⅰ区D .Ⅲ区溶液的pH 会升高4、下列物质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 A .油脂B .淀粉C .葡萄糖D .纤维素5、在一定条件下,将1mol 的CO 和1mol 水蒸气通入容器中发生下述反应: CO +H 2O CO 2+H 2,达到平衡后,测得CO 2为0.6mol ,再通入0.4mol 水蒸气,又达到平衡后,CO 2的物质的量为A.等于0.6mol B.等于1molC.大于0.6mol且小于1mol D.大于1mol6、下列各组关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归类正确的()A B C D强电解质Fe NaCl CaCO3HNO3弱电解质CH3COOH BaSO4H2CO3Fe(OH)3非电解质蔗糖CCl4酒精H2OA.A B.B C.C D.D7、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该反应的ΔH=E2-E1C.使用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D.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但不改变ΔH8、如图所示,杠杆 AB 两端分别挂有体积相同.质量相等的空心铜球和空心铁球,调节杠杆并使其在水中保持平衡,然后小心地向烧杯中央滴入 M 的浓溶液,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杠杆的偏向判断正确的是(实验过程中,不考虑两球的浮力变化)()A.当 M为盐酸、杠杆为导体时,A 端高,B 端低B.当 M为 AgNO3、杠杆为导体时,A 端高,B 端低C.当 M为 CuSO4、杠杆为导体时,A 端低,B 端高D.当 M为 CuSO4、杠杆为绝缘体时,A 端低,B 端高9、在不同情况下测得A(g)+3B(g)⇌2C(g)+2D(g)的下列反应速率,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A .v(D)=0.4mol•L -1•s -1 B .v(C)=0.5 mol•L -1•s -1 C .v(B)=0.6 mol•L -1•s -1D .v (A)=2mol•L -1•min -110、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 .液氧、 烧碱、 碘酒 B .生石灰、熟石灰、 胆矾 C .铜、 干冰、 冰水 D .空气、 氮气、 白磷11、在一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化学反应:22()()CO g H g +2()(),CO g H O g +其化学平衡常数K 和温度T 的关系如下表: T/℃ 700 800 830 1 000 1 200 K0.60.91.01.72.6则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 .可测量容器总压变化来判定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C .若在某平衡状态时,c(CO 2)·c(H 2)=c(CO)·c(H 2O),此时的温度为830℃D .若平衡时两种反应物的转化率相等,则起始投入时n(CO 2):n(H 2)=1:1 12、最容易与氢气反应形成气态氢化物的单质是 A .O 2 B .F 2 C .N 2 D .Cl 213、用电解法可提纯含有某些含氧酸根杂质的粗KOH 溶液,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期中考试试卷化学命题人:房颖飞审题人:朱继处说明:1、本试卷分第I、II 两卷,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2、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S:32 O:16 Cu:64 Cl:35.5第Ⅰ卷(选择题共43分)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计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请将正确答案填在后面的答题卡里)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能是二次能源 B.水力是二次能源C.天然气是二次能源 D. 水煤气是一次能源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将CO2通入BaCl2溶液中至饱和,无沉淀产生;再通人SO2,产生沉淀B.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仍不溶解C.向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NaHSO4溶液,沉淀消失D.纯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较慢;再加入少量CuSO4固体,速率不改变3.已知汽车尾气无害化处理反应为2NO(g)+2CO(g)N2(g)+2CO2(g)。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降低B.使用高效催化剂可有效提高正反应速率C.反应达到平衡后,NO的反应速率保持恒定D.单位时间内消耗CO和CO2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4.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5.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 2(g)+ 12O 2(g)SO 3(g) △H = ―98.32kJ /mol ,在容器中充入2molSO 2 和1molO 2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为A . 196.64kJB . 196.64kJ /molC . <196.64kJD . >196.64kJ6.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HCl 和NaOH 反映的中和热△H =-57.3kJ/mol ,则H 2SO 4和Ca(OH)2反映的中和热△H=2×(-57.3)kJ/molB .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 ,则2CO 2(g)===2CO(g)+O 2(g)反应的△H =+2×283.0kJ/molC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 .1mol 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7.对平衡CO 2(g )CO 2(aq );△H= -19.75kJ/mol ,为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采用的方法是( ) A .升温增压 B .降温减压 C .升温减压 D .降温增压8.反应:A(气)+3B(气) 2C(气) ∆H<0 达平衡后,将气体混和物的温度降低,下列叙 述中正确的是( )A 、正反应速率加大,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 、正反应速率变小,逆反应速率加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 、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 、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变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9.在新制的氯水中存在平衡:Cl 2+H 2O HCl+HClO 。

加入少量下列物质能使c(HClO)增大 ( )A .CaSO 4B .NaOHC .CaCO 3D .HCl 10.已知:H 2(g)+I 2(g)2HI(g);△H < 0。

有相同容积的定容密闭容器甲和乙,甲中加入H 2和I 2各0.1 mol ,乙中加入HI 0.2 mol ,相同温度下分别达到平衡。

欲使甲中HI 的平衡浓度大于乙中HI 的平衡浓度,应采取的措施是 A .甲、乙提高相同温度 B .甲中加入0.1 mol He ,乙不变 C .甲降低温度,乙不变D .甲增加0.1 mol H 2,乙增加0.1 mol I 211.高温下,某反应达平衡,平衡常数K =()()()()c c c c ∙∙222CO H O CO H .恒容时,温度升高,H 2浓度减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B .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 2浓度一定减小C .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D .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H 2O=CO 2+H 212.某温度下,在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2C(g)达到平衡时,A 、B 和C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6mol 、3mol 和6mol 。

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作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A .均减半B .均加倍C .均增加2molD .均减少2mol 13.恒温恒压下,在容积可变的器皿中,反应2NO 2(g)N 2O 4(g) 达到平衡后,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NO 2,又达到平衡时,N 2O 4的体积分数 A .不变 B .增大 C .减小 D .无法判断14.已知:4NH 3(g)+5O 2(g)=4NO(g)+6H 2(g). △H=-1025kJ/mol 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

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15.人体血液内的血红蛋白(Hb)易与O 2结合生成HbO 2,因此具有输氧能力,CO 吸入肺中发生反应:CO+HbO 2O 2+HbCO ,37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220。

HbCO 的浓度达到HbO 2浓度的0.02倍,会使人智力受损。

据此,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CO 与HbO 2反应的平衡常数K =)HbO ()CO ()HbCO ()O (22c c c c ⋅⋅B .人体吸入的CO 越多,与血红蛋白结合的O 2越少C .当吸入的CO 与O 2浓度之比大于或等于0.02时,人的智力才会受损D .把CO 中毒的病人放入高压氧仓中解毒,其原理是使上述平衡向左移动16.难挥发性二硫化钽(TaS 2 )可采用如下装置提纯。

将不纯的TaS 2 粉末装入石英管一端,抽真空后引入适量碘并封管,置于加热炉中。

反应如下:TaS 2 (s )+2I 2 (g) TaI 4 (g)+S 2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不同温度区域,TaI 4 的量保持不变B .在提纯过程中,I 2 的作用是将TaS 2 从高温区转移到低温区1123K1023KC.在提纯过程中,I2 的量不断减少D.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与TaI4 和S2 的浓度乘积成反比17. 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①NH4I(s)NH3(g)+HI(g);②2HI(g)H2(g)+I2(g)。

达到平衡时,c(H2)=0.5mol·L-1,c(HI)=4mol·L-1,则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 ) A.9 B . 16 C.20 D.2518.在一恒定的容器中充入2 mol A和1 mol B发生反应:2A(g)+B(g)x C(g),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W%;若维持容器的容积和温度不变,按起始物质的量A:0.6 mol、B:0.3 mol、C:1.4 mol充入容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W%,则x值为A.只能为2B.只能为3C.可能是2,也可能是3D.无法确定19.工业上制备纯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SiCl(g)+2H2(g) Si(s)+4HCl(g);△H=+QkJ·mol-1(Q>0)某温度、压强下,将一定量的反应物通入密闭容器进行以上的反应(此条件下为可逆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若增大压强能提高SiCl4的转化率B.若反应开始时SiCl4为1mol,则达到平衡时,吸收热量为QkJC.反应至4min时,若HCl的浓度为0.12mol·L-1,则H2的反应速率为0.03mol/(L·min) D.当反应吸收热量为0.025QkJ时,生成的HCl通入100mL1mol·L-1的NaOH恰好反应高二化学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7分)答题卡二.填空题(共47分)20.(13分)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

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

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如果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 (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________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填“偏大”、“偏小”、“无影响”21.(8分)2SO2(g)+O2(g) 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1mol SO2(g)氧化为1mol SO3的ΔH= —99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C分别表示、,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有无影响?。

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B点升高还是降低?,理由是;(2)图中△H= KJ·mol—1;(3)V2O5的催化循环机理可能为:V2O5氧化SO2时,自身被还原为四价钒化合物;四价钒化合物再被氧气氧化。

写出该催化循环机理的化学方程式,。

22.(6分)在100℃和200kPa的条件下,反应aA(g) bB(g)+c C(g)建立平衡后,在不加入任何物质的条件下逐步增大体系的压强(维护温度不变),下表列出的不同压强下反应建立平衡时物质B的浓度。

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压强从200kPa增加到500kPa时,平衡转移(填“正向”或“逆向”或“不”),其原因可能是。

(2)压强从500kPa增加到1000kPa时,平衡方向转移(填“正向”或“逆向”或“不”),其原因可能为23.[10分]超音速飞机在平流层飞行时,尾气中的NO会破坏臭氧层。

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催化技术将尾气中的NO和CO转变成CO2和N2,其反应为:2NO+2CO 催化剂2CO2+N2。

为了测定在某种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速率,在某温度下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的NO 和CO浓度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均不考虑温度变化对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1)在上述条件下反应能够自发进行,则反应的△H0(填写“>”、“<”、“=”)。

(2)前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

(3)假设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能提高NO转化率的是。

A.选用更有效的催化剂B.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C.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D.缩小容器的体积(4)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质量催化剂时,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