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诗词《上阳白发人-愍怨旷也》的诗意赏析
白居易唐诗《上阳白发人》原文鉴赏

白居易唐诗《上阳白发人》原文鉴赏白居易唐诗《上阳白发人》原文鉴赏《上阳白发人》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政治讽喻诗。
此诗通过描写一位上阳宫女长达四十余年的幽禁遭遇,揭示了“后宫佳丽三千人”的悲惨命运,同时对封建帝王强制征选民间女子以满足自己淫欲的罪恶行径提出强烈的控诉。
全诗兼用叙事、抒情、写景、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音韵转换灵活,长短句错落有致,语言浅显,含义深刻,充分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
上阳白发人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
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
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
同时采择百余人,零落年深残此身。
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
皆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
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
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
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
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
春日迟,日迟独坐天难暮。
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
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记年。
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
今日宫中年最老,大家遥赐“尚书”号。
小头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
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
上阳人,苦最多。
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君不见昔时吕向《美人赋》,又不见今日上阳白发歌!注释(1)上阳:唐宫名,在洛阳皇宫内苑的东面。
白发人:指年老宫女。
(2)绿衣监使:太监。
唐制中太监着深绿或淡绿衣。
(3)承恩:蒙受恩泽。
(4)杨妃:杨贵妃。
遥侧目:远远地用斜眼看,表嫉妒。
(5)耿耿:微微的光明。
萧萧:风声。
(6)啭(zhuàn):(7)尚书:官职名。
(8)(xié)、履(lǚ):都是指鞋。
(9)美人赋:“天宝末,有密采艳色者,当时号花鸟使,吕向献《美人赋》以讽之。
”。
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上阳白发人》意思-赏析

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上阳白发人》意思|赏析译文上阳宫人啊,上阳宫人,当年的花容月貌已经暗暗消失;如今垂暮之年,白发如银。
绿衣监使守着宫门,一下就关闭了上阳人多少个春天。
说起来,还是玄宗末年被选进皇宫,进宫时刚十六,现在已是六十。
一起被选的本有一百多人,然而,日久年深,凋零净尽,如今剩下只老身一人。
想当初,吞声忍泪,痛别亲人,被扶进车子里不准哭泣。
都说进了皇宫便会承受恩宠,因为自己是那样的如花似玉。
哪晓得一进宫,还没等到见君王一面,就被杨贵妃远远地冷眼相看。
我遭到嫉妒,被偷偷地送进上阳宫,落得一辈子独守空房。
住在空房中,秋夜那样漫长,长夜无睡意,天又不肯亮。
一盏残灯,光线昏昏沉沉,照着背影,投映在墙壁上;只听到夜雨萧萧,敲打着门窗;春日的白天是那样慢,那样慢啊,独自坐着看天,天又黑得那样晚。
宫里的黄莺儿百啭千啼,本该让人感到欣喜,我却满怀愁绪,厌烦去听;梁上的燕子成双成对,同飞同栖,是多么地让人羡慕,但我老了,再也引不起丝毫的嫉妒。
黄莺归去了,燕子飞走了,宫中长年冷清寂寥。
就这样送春,迎秋,已记不得过了多少年。
只知对着深宫,望着天上月,看它东边出来,西边落下,已经四五百回圆缺。
现如今,在这上阳宫中,就数我最老。
皇帝听说后,远远地赐了个女尚书的称号。
我穿的还是小头鞋子、窄窄的衣裳;还是用那青黛画眉,画得又细又长。
外边的人们没有看见,看见了一定要笑话,因为这种妆扮,还是天宝末年的时髦样子。
上阳宫人哪,苦可以说是最多:年轻也苦,老了也苦。
一生孤苦,可又能怎样?你不曾看到那时吕向的《美人赋》?你又没见到今日的《上阳宫人白发歌》?作者:佚名上阳宫宫女很多,有些宫女从未得到皇帝接见,终身等于幽禁宫中。
古代宫女生活相当痛苦。
所以序有愍怨旷也的说法。
愍,同情。
怨旷,指成年了没婚配的人。
女人称怨女,男人称旷夫。
这里偏指怨女。
开头几句是说,上阳那老宫女,青春红颜悄悄地、不知不觉地衰老了,而白发不断地新生。
上扬白发人古诗鉴赏

上扬白发人古诗鉴赏阳人,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
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
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
同时采择百余人,零落年深残此身。
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
皆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
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
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
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
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
春日迟,日迟独坐天难暮。
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
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记年。
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
今日宫中年最老,大家遥赐“尚书”号。
小头鞵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
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
上阳人,苦最多。
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君不见昔时吕向《美人赋》,又不见今日上阳白发歌!【赏析】上阳宫宫女很多,有些宫女从未得到皇帝接见,终身等于幽禁宫中。
古代宫女生活相当痛苦。
所以诗序有“愍怨旷也”的说法。
“愍”,同情。
“怨旷”,指成年了没婚配的人。
女人称“怨女”,男人称“旷夫”。
这里偏指怨女。
开头几句是说,上阳那老宫女,青春红颜悄悄地、不知不觉地衰老了,而白发不断地新生。
太监把守的宫门,自从宫女们被关进上阳宫以后,一幽闭就是多少年过去了。
“玄宗末岁”指唐玄宗天宝末年(天宝年间为742年—756年),当时女子刚被选入宫中,才只有十六岁,一转眼已到六十了。
同时从民间采择来的宫女有百十多个,一个个都凋零死去了。
多年后只剩下这一个老宫女了。
“绿衣监”,是唐代掌管宫闱出入和宫人簿籍的太监。
从七品下,六、七品官穿绿色官服。
“入时十六今六十”,这里的岁数不是实指,而是指进去时很年轻,等几十年过后已经很老了。
这几句概述了上阳宫女被幽闭在上阳宫达半个世纪之久,写出了她凄惨的一生,以充满哀怨忧郁之情的笔调,总括了全诗的内容,有统摄全篇的作用。
接着转入该诗的主要部分,写她入宫后的遭遇及幽闭后的愁苦。
“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
皆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
白居易《上阳白发人》诗歌鉴赏

白居易《上阳白发人》诗歌鉴赏本文是关于白居易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上阳白发人白居易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
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
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
同时采择百余人,零落年深残此身。
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皆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
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
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
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
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
春日迟,日迟独坐天难暮;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
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记年。
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
今日宫中年最老,大家遥赐尚书号。
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
上阳人,苦最多。
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君不见昔时吕向《美人赋》;又不见今日上阳白发歌!这是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七首,是一首著名的政治讽谕诗。
诗的标题下,作者注云:“愍怨旷也。
”古时,称成年无夫之女为怨女,成年而无妻之男为旷夫。
这里“怨旷”并举,实际写的只是怨女,是指被幽禁在宫延中的可怜女子。
原诗前另有一小序说:“天宝五载以后,杨贵妃专宠,后宫人无复进幸矣。
六宫有美色者,辄置别所,上阳是其一也。
贞元中尚存焉。
”上阳,指当时东都洛阳的皇帝行宫上阳宫。
诗中没有一般化地罗列所谓“后宫人”的种种遭遇,而是选取了一个终生被禁锢的宫女做为典型,不写她的青年和中年,而是写她的垂暮之年,不写她的希望,而是写她的绝望之情。
通过这位老宫女一生的悲惨遭遇,极形象而又富有概括力地显示了所谓“后宫佳丽三千人”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封建最高统治者摧残无辜女性的罪恶行径。
开头八句,以简洁的素描,勾勒了上阳宫的环境和老宫女的身世。
上阳宫已没有往日的豪华,再不见喧赫的车马,更没有轻妙的歌舞,诗人看到的是绿衣监使严密监守下一闭多少春的宫门,上阳宫死一般的沉寂,简直象一座监狱,一座活坟墓。
诗人以无限忧郁、哀叹的调子,弹出了全篇作品的主旋律。
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作文

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上阳白发人》阳人,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
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
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
同时采择百余人,零落年深残此身。
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
皆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
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
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
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
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
春日迟,日迟独坐天难暮。
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
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记年。
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
今日宫中年最老,大家遥赐尚书号。
小头鞵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
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
上阳人,苦最多。
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君不见昔时吕向《美人赋》,又不见今日上阳白发歌!赏析上阳宫宫女很多,有些宫女从未得到皇帝接见,终身等于幽禁宫中。
古代宫女生活相当痛苦。
所以诗序有愍怨旷也的说法。
愍,同情。
怨旷,指成年了没婚配的人。
女人称怨女,男人称旷夫。
这里偏指怨女。
开头几句是说,上阳那老宫女,青春红颜悄悄地、不知不觉地衰老了,而白发不断地新生。
太监把守的宫门,自从宫女们被关进上阳宫以后,一幽闭就是多少年过去了。
玄宗末岁指唐玄宗天宝末年(天宝年间为年—年),当时女子刚被选入宫中,才只有十六岁,一转眼已到六十了。
同时从民间采择来的宫女有百十多个,一个个都凋零死去了。
多年后只剩下这一个老宫女了。
绿衣监,是唐代掌管宫闱出入和宫人簿籍的太监。
从七品下,六、七品官穿绿色官服。
入时十六今六十,这里的岁数不是实指,而是指进去时很年轻,等几十年过后已经很老了。
这几句概述了上阳宫女被幽闭在上阳宫达半个世纪之久,写出了她凄惨的一生,以充满哀怨忧郁之情的笔调,总括了全诗的内容,有统摄全篇的作用。
接着转入该诗的主要部分,写她入宫后的遭遇及幽闭后的愁苦。
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
皆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
这四句写她当年别亲入宫的悲恸场景,意思是说,回想当年离别亲人时,她忍悲吞声被家人扶进车里边,并嘱咐她不要哭。
白居易《上阳白发人》

• 强调“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 而作”;要求所作诗篇,“其辞质而 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 欲闻之者深戒也;其辞核而实,使采 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律,可以播于 乐章歌曲也。总而言之,为君、为臣、 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 也。”力求使诗歌的内容与形式同生 活取得密切的联系。其作多能反映当 时社会的真实情况,发挥文学的积极 作用,并使唐代诗歌得到新的发展。
白居易的诗论主张
• 强调诗的教育作用和社会功能,认为诗歌 必须为政治服务,必须“补察时政、裨补 时阙”、“上下交和、内外胥悦”。他提 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的口号。认为诗歌应该反映人民疾苦: “惟歌生民病”、“但伤民病痛”。将诗 歌和政治、人民生活紧密结合,这是白居 易诗论的核心 • 认为文学必须植根于现实生活,是现实生 活的反映。《策林》六十九说:“大凡人 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 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与元九书》 也说:“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 每与人言,多询时务。”。
(三)文本解读
• 1.主题: –这是一首别开生面的宫怨诗。全诗共四 十四句,二百七十多字。诗中没有一般 化地罗列后宫女子的种种遭遇,而是选 取一个终生被幽禁的宫女为典型。不写 她的青年和中年,而是写她的垂暮之年; 不写她的希望,而是写她的绝望。通过 这位宫女一生的悲惨遭遇,形象概括地 反映了所谓“后宫佳丽三千人”的悲惨 命运,揭露了宫廷生活的黑暗、残酷, 控诉了封建帝王广选姬嫔、摧残无辜女 性的行径。
白居易与新乐府运动
• 唐代中期以白居易为代表的现实主义 诗人所倡导的诗歌革新运动。因自制 新题以写时事,故与古题乐府相对而 称“新乐府”。汉末建安时期,著名 诗人曹操等曾用乐府来写时事,但袭 用古题。唐代伟大诗人杜甫进而“因 事立题”,初露新乐府端倪,却未形 成一时风气。至唐贞元、元和时期, 张籍、王建、白居易、元稹等目击朝 政腐败,为描写民生疾苦,匡救时弊, 深感沿袭古题乐府已不能适应时代要 求,遂在继承乐府诗的现实主义创作 传统的基础上,提倡“即事名篇”, 兴起了著名的新乐府运动。
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
全诗翻译赏析及
作者出处
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上阳白发人》上阳人,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
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
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
同时采择百余人,零落年深残此身。
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
皆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
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
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
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
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
春日迟,日迟独坐天难暮。
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
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记年。
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
今日宫中年最老,大家遥赐尚书号。
小头鞵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
元稹《行宫》与白居易的《上阳白发人》对比鉴赏

元稹《行宫》与白居易的《上阳白发人》对比鉴赏元稹《行宫》与白居易的《上阳白发人》对比鉴赏引导语:《行宫》是元稹的作品,该诗以小见大地点明了唐朝衰败的重要原因。
《行宫》与白居易的《上阳白发人》极为相似,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对比鉴赏一下这两首诗。
行宫元稹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赏析此诗首句点明地点:古行宫;二句暗示时间:红花盛开之季;三句介绍人物;白头宫女;四句描绘动作:闲坐说玄宗。
构筑了一幅完整动人的图画。
当年花容月貌,娇姿艳质,辗转落入宫中,寂寞幽怨;此时青春消逝,红颜憔悴;闲坐无聊,只有谈论已往。
此情此景,十分凄绝。
这首诗平实,但很有概括力,也很含蓄,并给人以想象的天地,历史沧桑之感尽在不言之中。
诗人塑造意境,艺术上主要运用了两种表现手法。
一是以少总多。
我国古典诗歌讲究精炼,写景、言情、叙事都要以少总多。
这首诗正具有举一而反三,字少而意多的特点。
四句诗,首句指明地点,是一座空虚冷落的古行宫;次句暗示环境和时间,宫中红花盛开,正当春天季节;三句交代人物,几个白头宫女,与末句联系起来推想,可知是玄宗天宝末年进宫而幸存下来的老宫人;末句描写动作,宫女们正闲坐回忆、谈论天宝遗事。
二十个字,地点、时间、人物、动作,全都表现出来了,构成了一幅非常生动的画面。
这个画面触发读者联翩的浮想:宫女们年轻时都是月貌花容,娇姿艳质,这些美丽的宫女被禁闭在这冷落的古行宫之中,成日价寂寞无聊,看着宫花,花开花落,年复一年,青春消逝,红颜憔悴,白发频添,如此被摧残,往事不堪重省。
然而,她们被禁闭冷宫,与世隔绝,别无话题,却只能回顾天宝时代玄宗遗事,此景此情,令人凄绝。
“寥落”、“寂寞”、“闲坐”,既描绘当时的情景,也反映诗人的倾向。
凄凉的身世,哀怨的情怀,盛衰的感慨,二十个字描绘出那样生动的`画面,表现出那样深刻的意思,所以宋洪迈《容斋随笔》卷二说这首诗“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以为这首诗是王建所作,并说“语意绝妙,合(王)建七言《宫词》百首,不易此二十字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白居易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文学分享
白居易诗词《上阳白发人-愍怨旷也》的诗
意赏析
本文是关于白居易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
评和分享。
《上阳白发人-愍怨旷也》 白居易
上阳人,红颜闇老白发新。
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
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
同时采择百馀人,零落年深残此身。
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
皆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
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
妬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
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
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
春日迟,日迟独坐天难暮。
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
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记年。
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
今日宫中年最老,大家遥赐尚书号。
有关白居易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文学分享
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
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
上阳人,苦最多。
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
君不见昔时吕向美人赋,
又不见今日上阳白发歌。
注释:
上阳:唐宫名,在洛阳皇宫内苑的东面。
白发人:指年老宫女。
绿衣监使:太监。唐制中太监着深绿或淡绿衣。
杨妃:杨贵妃。遥侧目:远远地用斜眼看,表嫉妒。
妬:同“妒”
耿耿:微微的光明。
美人赋:“天宝末,有密采艳色者,当时号花鸟使,吕向献《美
人赋》以讽之。”
赏析: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所谓的浩荡皇恩,其实
只是后宫女子悲惨的命运。诗人通过对上阳女子一生遭遇的叙述,揭
露了封建帝王流淫无耻,摧残无辜女性的罪恶行径。暮宫女绝望睥呼
声,凄凉悱恻,怨可通天。愤怒的控诉,字字都是血泪凝成,令 人
不忍多闻。
诗前八旬勾画上阳宫的环境和老宫女的身世,死寂的宫中,没有
有关白居易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文学分享
春光,没有生气,没有豪华喧闹,没有轻歌曼舞,整个上阳宫就是封
建帝王设置的监狱和坟墓。入宫十六,而今六十。妙龄少女变成白发
老妇,四十来年苦度韶光。次八旬是对往事的追忆,重现发如花似玉
的妙龄女子被迫入宫时的悲恸场面,与亲人告别,只有泪水,不闻哭
声,这也是对皇恩浩荡的绝大讽刺。接下两节,以两个具体场景,细
写上阳宫女子被除数幽禁一生的痛苦生活。空房秋夜,谁能入睡!秋
风冷雨,孤灯相伴,形影相吊。凄凉的环境与上阳女孤独内心融合一
起,悲剧气氛极浓。春光明媚也只令人心碎,燕子欢飞,黄莺轻啼,
更显出上阳女的愁苦。春去秋来,经颜已衰,却意外得了“尚书”的
名号,是嘲笑、是怜悯?
此诗通俗明了,音韵灵活,句式错落有致,叙事写景抒情议论有
机结合,极富感染力。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